会计类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专业专科毕业作业

题 目:学 号:

姓 名:

学 校:

指导教师:

作业成绩: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

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

第一章 前言............................................................................................... 3

第二章 论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基础 .................................................... 4

2.1 、 公允价值的含义及特征 ........................................................ 4

2.2 、公允价值会计与历史成本的关系 ...................................... 5

2.3 、公允价值产生原因 .................................................................. 6

第三章 公允价值会计的现实运用 ........................................................ 7

3.1 、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点 .............................................................. 7

3.2 公允价值会计的弊端 .............................................................. 7

3.3 公允价值的现实运用情况 ........................................................ 8

第四章 公允价值的发展方向 .............................................................. 9

4.1 公允价值的运用所面临的问题 ................................................ 9

4.2 公允价值的趋势展望 ................................................................ 9

第五章 结论............................................................................................. 12

第一章 前言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虽然任何其他的计量属性期都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但顺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计量方法,公允价值会计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有用的会计计量模式.文章重点讨论的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和历程以、公允价值在运用中的优缺点及公允价值会计的现实运用情况.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和使用已是大势所趋,为我国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也必然会带来影响.

第二章 论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基础

2.1 、 公允价值的含义及特征

公允价值作为一个会计计量属性体系的总称,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基本原则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况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没有受到强制的,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商定的对价的金额。”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的表述基本一致。微小的差异在于,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给出了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的原则。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而不是在强迫或清算拍卖交易的中,交换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我国的会计准则基于与国际会计准则和以上国家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类似的理解,将公允坐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以上的一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公允价值具有一下几个特征:

(1)虽然公允价值必须在公平交易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才能产生,但若无相反的证据证明所进行的交易时不公正的或非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2)计量客体的价值凡不是在市场上达成的,而是其他不同主体的主观价值判断形成的都不视作公允价值,因为不同主体得出的价值信息缺乏可比性。

(3)在某些事项不存在的实际交易情况下,则可在市场上寻找类似的交易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

有时在市场上也寻找不出类似的交易价格,则必须在合理的基础上估计相关的计量属性,除非市场上存在相反的证据证明该估计是非正确的。

2.2 公允价值会计与历史成本的关系

历史成本, 就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他等价物。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 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 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

我国一直以来,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有助于对各项资产、负债项目的确认和对计量结果的验证和控制,同时可防止企业随意改动资产价格造成经营成果虚假或任意操纵企业的经营业绩。但这样做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如果发生物价变动,资产的市价低于原账面价值,则期末需按差额计提减值准则;若市价高于原账面价值,则不需做任何会计处理。尤其是当市价远远高于原账面价值时,资产的账面价值根本就不能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真正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紧密结合价值,它要求以当期的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出相关资产的价值。其带来的影响尤其表现在金融、投资性房地产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取得初始资产的成本通常非常低,后来由于土地、资源的局限性,经济的发展等原因,造成资产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能比较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

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具有以下两大特点:第一,相比历史成本强调的是某一时点状态,公允价值更加注重动态过程。随着时间流动,公允价值也会不断变化,每个时点上的公允价值都不同。历史成本注重已经发生的事项,一旦入账一般情况不做调整,只有在对取得成本和收入进行跨期配比时才进行估计。而公允价值能及时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即使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了变化,就必须对账面价值调整并在表内反映、表外披露。第二,公允价值站在市场角度用公平成交价进行计量,其形成并不一定要通过真实交易,也可以是虚拟出来的。只要存在公平交易的客观市场环境,公允价值就是“最可能”达成交易的价格。历史成本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前提的,必须存在确实的交易才能凭有关证据进行会计记录。公允价值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认为不能把公允价值会计与历史成本会计完全对立起来,而应该认为公允

价值会计是历史成本会计的延续和发展,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市场机制不健全、货币币值比较稳定的历史时期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的阶段可以把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会计综合采用,而现今经济就处于这种时期,公允价值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已跃升为与历史成本计量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模式。而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法律的监管力度和人员素质的差异,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由于公允价值的不易计量性让粉饰会计利润的企业钻了空子。在未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采取公允价值会计,但这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弃历史成本计量,因为在资产和存货购买时的历史成本价格就是在初始计量时点的公允价值。

2.3 、公允价值产生原因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因其客观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得到普遍的认同,而成为现代会计理论基础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资本发展,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存在明显缺陷,一直以来,不断受到稳健原则、通货膨胀、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技术的冲击,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越发认识到,有必要在一些业务中采用公允价值作为新的会计计量属性,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公允价值计量应运而生了。

公允价值的发展源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两个根本的质量特征。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人们日益关注对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财务报告过度关注历史、成本和利润,忽视未来现金流量,而公允价值计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第三章 公允价值会计的现实运用

3.1 、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点

(1)符合会计的相关性、配比性、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要求,直接客观的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并保持“随行随市”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有用性。能合理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2)有利于企业资本的保全。在现行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对于企业回购是十分不利的。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管何时耗费,均按现行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核算,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成能力,企业实物资本的到维护。

(3)更合理地反映企业情况。公允价值计量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这样能更确切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当局的经营业绩。

(4)有利用解决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使经营者以单纯的利润为中心转变为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中心,立足于长期发展。

(5)可以更全面反映收益情况。公允价值属性要求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这样即使当期并未出售资产,也可以在账面上反映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给资产所有者带来的利得和损失。

3.2 公允价值会计的弊端

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尽管公允价值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它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仍然有很多缺点。

(1 )可操作性差,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持。运尽管在近几十年会计学界更加赞成以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但是,各国仍然没有及其准确的方法来解决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问题。公允价值的使用是建立在市场上存在同类资产或者类似资产而且该市场存在活跃市场的基础上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对所有资产

和负债的活跃市场并不处处可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问题就值得探讨了。很多时候,采用现值技术会是最好的选择。不过,由于现值技术的运用中存在很多主管职业判断因素,所以,公允价值在真实的会计操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障碍。

(2)信息可靠性差。与历史成本的客观性相对,公允价值确定存在的人为因素多,特别是当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我们通常采用将来现金流折现的方法来估计其价值,而折现率的选择及未来现金流的预测都需要主观的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允价值的准确性。

(3)公允价值成为了资本市场助长杀跌的工具。由于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时过于敏感,很多时候成为了资本市场助长工具。在市场过热的情况下,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此时,投资者过于信赖公允价值,往往会因为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收益。

3.3 公允价值的现实运用情况

在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用采用了适度、谨慎的态度,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取了公允价值,是比较合适的。

公允价值的应用,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资产或负债要存在活跃市场或相似市场,这是公允价值运用的外部条件。这里活跃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1)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2)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3)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

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也较严格,如<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由此看来,新会计准则虽然大范围采用了公允价值所出现的问题,准则在这个问题上考虑的还是很谨慎的。

第四章 公允价值的发展方向

4.1 公允价值的运用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公允价值的现实基础还没有解决,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公允价值计量虽可以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增强,但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当监管不到位时,上市公司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粉饰财务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影响其投资决策,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尽管准则处处谨慎,但应用公允价值还是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我们要寻找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并且要在信息对称的公平交易下找到同类相关的资产的市场价格,能否找到这样的一个市场价格以及这个价格是否公允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公允价值可能会被利用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上市公司有大量的关联交易,他们以此来调节利润的现象并不少见。而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能会使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等一系列问题,这既是对会计处理方法的挑战,也是对广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素质的挑战。第三,尽管我国对外公允价值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但在我国,与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只能算是个新生的事物,适应新事物并逐渐使其完善还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4.2 公允价值的趋势展望

从20世纪80年代金融界抛弃历史成本计量方式转而青眯公允价值模式,再到眼前金融危机中资产泡沫的助长器以及助长杀跌证券价格的“凶手”。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不可否认,利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就允许了公司管理层在判定市场价格时有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也就出现了人为提高资产价格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性降低令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

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次贷危机的爆发,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以及

金融创新缺乏监管。面对如今对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争论,我们应该看到,采用这种计量方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问题,并且它的负面作用仍不断出现,但是,不可否认它是现如今最能贴近经济生活符合经济发展的会计计量模式。我国应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评估机构的职业水平,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教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从而使其更好地为金融界甚至整个经济界服务。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具备较强的公允性,它在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转入或对外以非现金资产转出中,能较好地反映该资产的现时价值。充分考虑了现值因素,因而使企业资产更能体现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更加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1)期权会计的发展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期权是一种未来权力选择权的合约。其立足点是未来期间合约的履行情况。由于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的变化,使期权未来经济利益难以确定,在合约的有效期内,期权价值的变动需要再确认和计量,因而公允价值对期权会计,来说是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只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才能全面反映期权价值的动态信息来和未来经济利益。在期权会计核算中采用公允价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预测性。

(2)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实物资本维护的理论

实物资本维护的观点认为资本是企业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者是取得这些能力所需的资金资源。在物价上涨的经济条件下,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耗费的生产能力,在价值补偿中收回的金额将不足以维持企业的再生产,此时企业的生产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进行,维护简单生产。反之,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耗费的生产能力是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价,即使此时物价上涨,生产能力的耗费也会在销售中得到补偿,企业得以维持正常生产,实物资本从而得到维护。

(3)为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目前结论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准则》中,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的,即判断一项销售是否计入收入,首先要看其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报酬是否转移,

是否保留对商品的继续管理权或控制权,经济利益是否能可靠计量。但成本费用的发生则是按历史成本来计量的。二者计量属性不一致,使得会计的相关性、一致性等原则被削弱了。

(4)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在现代财务报表中,重点已由利润表转向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已经成为第一报表。因为资产反映的是企业控制未来的经济利益,负债是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所以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它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的未来提供依据。长期资产计量引入减值损失、划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都是说明“资产至上”即“未来至人”的原理。

(5)采用公允价值符合企业财务目标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企业财务目标有三种不同提法: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前两种财务目标没有考虑可能遭遇风险,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且容易造成企业短期行为的出现,因而认定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础就是将企业置放在一个潜在市场中估计可能出现的收益、风险,将其未来收益折现为现值,从而评估企业价值。这种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未来价值采用现值的计算方法对企业做出的客观评价。这种评价是公允价值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一种充分反映。

(6)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科满足不同利益团体的财务需求,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交易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下,为满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期权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全面反映期权价值的动态信息和未来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公允价值运用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因为他更能反映出资产负债的实际情况。

第五章 结论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在其属性和应用上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加之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又是多种复杂的,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对计量属性的不同要求,不可能将所有的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都统一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会计系统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公认的计量方法接轨,一种自然地选择就是取长补短、兼容并存、适时地选择相应地计量模式,所以,多种计量模式并存会是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葛家澎,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海会计

[2]强锦,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3)

[3]刘水泽,傅荣.高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威,黑龙江对外贸易.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利弊分析.2008(6)

[5]江静.浅析会计准则实施后对公允价值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7(5)

[6]王兰.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探析[J].财会通讯.2007(5)

[7]辛向国.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及挑战[J].财会研究,2007(4)

[8]侯立新,公允价值“原罪”——解新金融分暴背后的会计秘密.[J].财务与会计,

2009.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