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

文献综述

班级:09经济一班

学生:张   

学号:20093229

一、   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有效的配置劳动力资源,引导剩余劳动力有效迁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把为数众多的农业剩余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城市人口。这个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乡城劳动力迁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城市化水平较滞后,农村劳动力迁移了之后也并未都得到妥善安置,迁移问题层出不穷。20##年初,我国出现大规模民工回流现象,以浙江、广东等地为代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在城市未得到满意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求而不得,陷入“用工荒”的窘境,这样的矛盾再次警醒了我们关注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迁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向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国外研究较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国内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真正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可以这样说,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研究成果都是很丰硕的,而随着我国目前劳动力迁移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的现状,我国学者对相关的研究更加关注和努力。

从时间上来看,国外最早研究劳动力迁移问题的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配第在其著作《政治算术》(1690)中阐述了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在于比较利益的差异。但在这个阶段,配第更侧重了对比较利益的研究阐述,并未系统深入的研究劳动力迁移的问题。之后,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德国学者李斯特和马克思也都在这一问题上做了相关的论述。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全面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多种理论,其中较受认可的有如下几种。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即为人熟知的刘易斯模型。刘易斯模型将一国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位居主导地位、代表着先进生产率的工业部门随着资本积累扩大而实现自身的壮大,并吸引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进而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弥补了刘易斯模型中过于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的缺陷。1970年,美经济学家托达罗发表了《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建立了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其模型和理论弥补了前人理论思虑不周之处,比刘易斯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但仍不具有可广泛应用的普遍性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斯塔克和布鲁姆等人对托达罗模型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提出了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修改了以往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前提。除了上述主要代表性理论外,舒尔茨、库兹涅茨、钱纳里、乔根森等人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劳动力转移问题并形成一系列较为经典的理论。这些西方理论构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的很多研究都参考了这些理论的思路或研究方法。

我国国内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30、4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吴景超的《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7年),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1945年)等。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政府长期采用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政策,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很少。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制度改革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学者渐渐重视对相关而难题的研究且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发展迅速,直至今日这一问题仍是我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重点。30年来,我国学者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研究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理论成果。

蔡昉在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领域著作较多也比较受认可。其主要著作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口流动的方式与途径》等。关于人口流动发生的背景和原因,蔡昉认为,中国改革前推行重工业优先战略,限制人口流动,压制除重工业外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从而减少了其劳动需求。改革开放后政府放松了对农民择业和企业用工的管制,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由此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蔡昉还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无论是对迁出地还是对迁入地来说都有正向的拉动经济的影响,并且,在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经减弱的情况下,在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劳动力规模的同时,农村劳动力有序化转移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城市地区。

陈吉元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为代表作,主张应区别农业劳动力利用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三元经济理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业经济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和传统农业部门及现代工业部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另一支独立的力量,由此构成了我国三元经济结构的布局。陈吉元主张,应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新的产业部门产生,从而吸收大量农业劳动力就业;应重视中小企业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鼓励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跨国流动;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等。

韩俊以《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为代表作,在借鉴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兼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三方面的问题。他主张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聚,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传统城市化机制尚未变革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

上述学者在对我国劳动力迁移的总体性研究方面是极具代表性的,还有很多学者就我国劳动力迁移的某一问题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国内在研究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方面,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集中于研究经济因素。高国力(1995)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越高;杜鹰、李实、张平(1997)等人从农村收入或资源禀赋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认为农业资源禀赋的缺乏和农业收入低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蔡昉(2001)从具有较低的务农收入的农民最有可能作出转移决策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相对收入的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白云涛、甘小文(2005)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利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动因是经济收入因素。二是集中于研究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赵耀辉(1999)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程名望、史清华(2005) 的研究证实了该结论。朱农(2002) 发现教育仅仅对于男性的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 对女性则没有。赵耀辉(1997) 发现, 年龄对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史清华等(2004)认为“在面对市场经济风险中, 男性敢于挑战风险的能力和勇气显著高于女性”。史清华等(2004)通过对进城农民工进城障碍的分析, 得出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 农民工在进城动因上也存在差异”的结论。而程名望(2005) 的研究也证实了该发现。三是集中考察宏观政策变化尤其是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的变化因素。蔡昉(2001)研究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他认为,传统的发展战略及户籍制度安排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制度障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李培林(2003)的研究也表明了对户籍制度等的改进,将促使农民工顺畅的进城务工;程名望等(2005) 的研究也表明, 城镇拉力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 因而解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工作思路, 必须尽快转移到城镇拉力诸因素上来, 特别是在户口、子女入学、就业机会等方面消除歧视, 提供城镇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等。

国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和方式的探讨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张培刚为代表,主张就地转移, 依靠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吸纳农业劳动力, 而现阶段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二种观点以林毅夫为代表, 主张异地转移, 即“离土又离乡、进厂也进城”, 主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协调起来鼓励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综合应用以上两种途径, 即“乡镇消化, 城市导流, 国内移民, 国际输出, 协调配合, 共同吸纳”(刘伯文,2004) 。

在估计和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一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学者们的研究都一致表明,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林毅夫(1996) 认为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之间的置换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 胡永安(1998)、潘文(2000) 也用实证分析支持了此观点。二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赵耀辉(1997)、李实(1999)的著作中都对此有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外出劳动力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率, 而且他们的转移还会对家庭中其他劳动力劳动报酬率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三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评价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分配效应,是社会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李实(1997)、张平(1998)等人的研究表明, 非农收入是拉开省际农民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原因, 而且, 农户收入非农化的结构变化主导着收入差距拉开。他们的研究还揭示: 现阶段拉开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工业化进程差异而导致的就业机会差异上。也就是说, 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成为影响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四是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市发展的关系,此问题也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开展以农民工问题为专题研究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有: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2003)、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2007)、韩长斌《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2007)、简新华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2008)等等,各学者在农民工专题研究方面都开始关注制度改革。由国务院研究室组织全国有关专家调查撰写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2006)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联系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实况,“民工荒”和“回流”问题也引起了更多学者的注意。从1990年代的“民工潮”到20##年出现的“民工荒”,以及目前广泛关注的“回流”,都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是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蔡昉、王美艳(2005)认为,“民工荒”现象主要是制度因素导致的。“民工荒”与“回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回流”会带来“民工荒”,“民工荒”的起因并不一定是“回流”,还有可能是劳动力迁移方向改变、劳动力供给不足等原因。

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也日渐兴起。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以年龄划分,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80后、90后农民工。杜书云(2008)认为,农民工之间存在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移居城市的动机较强、务农意识淡薄。丁宏志等(2009)通过分析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即将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历史悠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和模型,且每一种理论模型都有较完整的、系统的分析框架,各种理论流派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在对其影响作用的认识上还存在分歧。国内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参与的专家学者众多,且学者们在理智的参考国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都能注意到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并根据现状的发展不断拓展出新的理论模型,因此,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还是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以及劳动力迁移的动因和障碍因素,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理论成果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但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在概念界定上,由于研究角度不同,一些概念的使用不科学统一;在数据使用上,我国缺乏科学的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来源众多且误差较大,因此对数据的分析准确性有影响;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和统筹性,与国外研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既是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又是我们进行新的研究时需要关注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程名望、史清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 .经济研究.20##-4

[2] 蔡新会.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研究---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4-30

[3] 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3

[4] 徐勇, 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5] 张宏宇.就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J] .中国改革论坛. 20##-12-28

[6]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8] 蔡昉、王美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 . 广东社会科学.2005(2)

[9] 李晓春、马轶群.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J] .管理世界.2004(11)

[10] 赵慧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1-21

[11] 张呈宗.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 . 人口研究.2005(1)

[12]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6

[13]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第二篇:综述论文介绍

综述论文

  综述论文(包括元分析)

  综述论文通过对已发表材料的组织、综合和评价,以及对当前研究进展的考察来澄清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综述论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包括以下内容:

  对问题进行定义;

  总结以前的研究,使读者了解研究的现状;

  辨明文献中各种关系、矛盾、差距及不一致之处;

  建议解决问题的后续步骤。

  综述论文的组织形式是按逻辑关系而不是按研究进程来组织的。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200~300字。

  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3.总结部分: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小结或结语。书写总结时,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

  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三、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综述的写作步骤。

  (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

  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关系不大,但乐于探索的主题;或是科学情报工作者作为研究成果的主题。

  ③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

  ④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

  (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

  (3)阅读和整理文献:阅读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的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4)撰写成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

  2.撰写综述的注意事项。

  (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如已有人发表过类似综述,一般不宜重复,更不能以他人综述之内容作为自己综述的素材。

  (2)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

  (3)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4)综述的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话。

  (5)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6)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为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