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格式与范文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

题 目:内部审计促进公司有效治理的理论分析

院 (系):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财政金融系

年 级: 20×× 级

专 业: 会 计

学 班 级: 会计20××(3)班

学 号: ××

姓 名: ××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20×× 年 5月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引言………………………………………………………………………………………………..4

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涵义及关系…………………………………………………………5

1.1从国内外两方面定义内部审计…………………………………………………………...5

1.2从国内外两方面定义公司治理……………………………………………………………5

1.3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6

2、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6

2.1内部审计减少信息不对称…………………………………………………………………6

2.2内部审计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6

2.3内部审计职能推动公司价值的增加………………………………………………………6

2.4内部审计客观推动外部治理的完善………………………………………………………6

2.5内部审计人员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7

3、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对内部审计的影响…………………………………………………….7

3.1以股东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7

3.2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7

3.3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8

3.4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8

4、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8

4.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其独立性…………………………………………………………….8

4.2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模式………………………………………………………………….8

4.3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过于狭窄…………………………………………………………….9

4.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下…………………………………………………………………...10

5、关于实现我国内部审计促进有效治理的建议………………………………………………10

5.1针对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整合途径,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10

5.2实现审计模式的优化……………………………………………………………………...11

5.3转变内部审计职能………………………………………………………………………...11

5.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12

结语………………………………………………………………………………………………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内部审计促进公司有效治理的理论分析

摘 要

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合理性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并且其层次高低制约着内部审计的发展。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手段,对公司治理行为有效性起到质量上的保障作用。文章立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相关性,把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理论层面探讨如何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如何促进有效治理的问题。最后对改进我国内部审计促进有效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存在问题 建议

Internal audit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bstract

Sou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for the work of internal audit basis, and its high and low levels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 The internal audit i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a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necessary means to act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 quality guarantee. The article based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relevance of internal audit, internal audi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combine the two,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point of view of internal audit, internal audit how to promote effective governance issues. Finally,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 to promot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nternal audit made a number of constructive comments.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ing Internal audit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blems recommendations

引 言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公司治理作为维持企业正常运作,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手段, 受到了企业经营决策者、投资者、立法者以及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无疑是企业以及理论界探索的重大课题。在建立良好的治理机制, 培养企业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能力过程中, 内部审计责无旁贷, 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 可以实现治理活动的优化, 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良性循环。

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涵义及关系

1.1从国内外两方面定义内部审计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给出了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

(2)我国徐政旦教授、朱荣恩教授将内部审计定义为: 内部审计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 在单位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专职的审计人员, 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对单位的财政收支活动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 提出报告并做出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实际上是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管工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内部审计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与到公司的管理、治理中去,协助最终目标的完成1。

1.2从国内外两方面定义公司治理

(1)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林梅耶尔把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的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科克伦(philipLCoehran)和沃特克(stevenLWartiek)把公司治理看作是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2)在我国,理论界对公司治理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吴敬琏、林毅夫等人的观点: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现阶段对于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3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 尹维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精要》,中信出版社,20xx年2月第1版

公司治理的定义: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来源于中国审计网 20xx年3月14日)

从起源上看,两者都是由于两权分离而需要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 互为前提,两者相互交又,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企业的运行机制体系。公司治理是一整套的制度框架, 而内部审计则是为捍卫这套制度所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机制和手段。

2、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1内部审计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根据公司治理理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从而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比如供货商希望了解公司真实的经营信息,以此来决定是否继续供应货物;股东关心公司的真实业绩;管理层则报有为粉饰业绩、提高报酬而扭曲信息的动机等等。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公司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而内部审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2.2内部审计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美国的一系列公司丑闻(如世通公司)不断地敲响了公司治理方面的警钟,人们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公司治理机制中的漏洞。国际审计师协会递交美国国会的建议书中又指出:有效的公司治理建立在四个主要条件之上: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是应该起到很大作用的。在我国,则由于一股独大这样一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内部审计的这一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2.3内部审计职能推动公司价值的增加

在公司治理环境的要求下,内部审计目标与价值增值的治理目标渐趋一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中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客观独立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实现价值增加并提高组织的经营效率。这也恰好说明内部审计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查错纠弊,账户审核提升到了帮助组织增加价值。

2.4内部审计客观上推动外部治理的完善

将公司治理机制看作是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观点。外部治理的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是否提供了值得信赖的外部审计,而当今的外部审计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内部审计。如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时就相当重视内审人员的意见,因为内审人员通常对内部控制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再如内审人员日常工作中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控制可以大大减少注册会计师的实质性测试,使其工作更加效果明显。内部审计客观上推动外部治理的完善。

2.5内部审计人员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评价者,是对公司治理状况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将评估结果报告给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使各有关责任人对没有达到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及时加以纠正,以保证公司治理的质量和力度,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为管理层设立公司治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提供咨询,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的质量。

3、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审计机制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优化审计行为,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制度安排,包括审计目标、审计组织机构设置、审计信息传递、审计权安排和审计规范等制度。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是以公司治理为主线,建立与公司治理目标相适应的审计目标。由于公司治理中涉及股东、董事会或监事会、经理层之间不同的权力边界,因而不同的权力边界下的审计机制也是不同的。基于公司治理的审计机制取决于所处的基础性制度环境,如公司可以利用的外部监控机制、兼并和重组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另外,各利益相关者在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及权责利关系等,也制约着审计机制。

3.1以股东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

在以股东为中心的治理结构中,股东和股东会通过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或者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实现审计目标,股东和股东会实际控制内部审计机制,审计的目的是维护股东利益。显而易见,这种审计模式有其合理性,但是相对忽略了小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可能会造成不同利益公司的矛盾。

3.2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

经营者一般包括执行董事和高级经理人员。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为了强调组织效率而非资源配置,形成经营者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们实际掌握的权力超过了股东会和董事会,公司治理和决策中心在经营者,并且领导内部审计。显然,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存在缺陷的——过分强调经营者的自主权,监督约束机制效果差,从而对经营者代理责任的审计也就缺乏说服力。

在中国,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受调查的621家公司中,总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占到36.07%3。剔除了其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比对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以及股本扩张能力(净资产增长率)等12个指标,得出的结论是在制造业中,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的公司,公司的绩效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3.3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 3程新生,《公司治理重点审计机制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第94页。

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中,审计机制的建立也以其为核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董事会类型等。由于董事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赋予审计部门较大的权力,可以对整个公司财务活动、经营活动进行审计,有利于发挥审计职能。通过对中国621家上市公司研究,董事会领导内部审计的公司,在主要绩效指标方面,表现更为有效。

3.4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

由于治理环境而导致的经营层与监事会成员相互独立,将监督、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产生了监事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监事会承担了监督职能。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形成的内部审计机制,监事会有权评价、约束经理层行为,掌握较大决策权,并且由其考评审计绩效。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审计机制主要存在于德国、日本和荷兰等国,而在我国,对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约束因素进行的调查表明,来自监事会的监督约束只占3.4%(李维安,2001),由此可见,监事会的监督效率是低下的。在实证研究中,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的公司与设立内部审计、不设立内部审计的公司绩效相比,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模式的公示绩效是不错的;而将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的公司与财务部门领导内部审计、财务总监领导内部审计的公司绩效相比,其绩效是欠佳的。

4、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4.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其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监督区别于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等其他经济监督的重要特征,是审计发挥作用必备的内在条件。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客观、公正及权威的必要条件。就现状而言,国内的很多公司内部审计基础比较薄弱,不少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据研究(程新生,2005),在受调查的公司中,约有26.21%的受访对象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超过了四分之一。

现阶段我国的上市公司发展还不够成熟,各公司特点也不尽相同,存在各种内部审计类型并存的局面,内部审计独立性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还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的监督和指导,甚至接受政府审计的指令实施有关审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内部审计效能的发挥。

4.2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模式

我国的上市公司独特性在于不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这些使大股东轻易地通过合法地表决方式控制了上市公司。我国企业普遍实行的是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模式(如图14)。监事会成员大多数来自公司内部,4资料来源:《公司致力中的审计机制研究》,程新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第160页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公司职工推选,一部分是由股东提名。职工由于工作上受公司董事会和经理的领导,很难对其进行监督;而股东方面的监事由于缺少必要的渠道,很难了解公司经营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监事会的职能一般仅仅限于事后监督检查,监事会无权提名和任免董事,使监事会权利弱化,监事会名不副实,形同虚设。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仅有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更无董事和经理的任免权。因此从逻辑角度来讲,监事会也不能选择有效监督;同样,董事、经理也知道监事不会监督,因而敢于采取违规策略,以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其职能受限,出现不可避免的缺陷。

据调查,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公司规模最大;在业绩方面,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模式公司业绩最差;在对待负债问题上,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模式的公司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在资金管理上,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模式的公司表现最差。从以上的分析看出,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公司采用业绩指标较差的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与范文

4.3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过于狭窄

运行中的公司治理没将内部审计完全纳入到公司治理的框架中,公司治理运作不规范,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需求不严格。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是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在经理层的领导下,对接受分权的其他职能部门、下属企业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直到现在我国多数公司的内部审计还仅限于财务领域,重点集中在检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查错防弊上,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现代公司经营管理中,账面资料的错误弊端会越来越少,操作也会越来越规范,公司的所有者真正关心的是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下

就我国当前的状况而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都是财会人员出身,其中不少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因此使内审的重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同时,内审人员对内部审计风险意识较差,也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及有效开展。

5、关于实现我国内部审计促进有效治理的建议

5.1针对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整合途径,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

首先组织结构是维持公司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的支撑。在组织中,各种规范和制度要依赖相关职能机构来发生作用,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是实施内部审计的载体。同样组织结构也为经营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由此在采用不同的整合途径前首先要考虑公司的组织结构,这个地方的组织既指公司整体也包括各个部门的结构。它应根据相互牵制、相互作用的原则设置,并且它也是每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项经济活动不是由一个部门完成,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因而,针对不同的公司组织结构的重点就是要界定关键区域的权、责以及是否有适当的沟通渠道。目前大多数国内公司的管理和组织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深化的道路还是必须进行。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平衡组织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是多数公司,尤其是机构庞大(如包含母子公司、关联公司)的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沟通,向管理当局提醒是否将日常经营性决策与重大战略决策相分离,创造可行的条件来发挥民主决策,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是否有效等等。

其次,利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内部审计系统的运行需要及时、准确地反映信息与信息沟通,畅通的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采用系统化、信息化工具进行内部审计可以避免员工在内控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发生的错误和疏漏,以及道德素质不高在手工操作中发生舞弊的可能。因而,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积极建议管理当局采用这些工具,在已经使用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要关注具体的运用情况。内部审计系统是一个全面的控制系统,因而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情况都需得到关注。

以ERP系统为例,在事前,它可以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审计项目和明确的审计标准,并落实到相应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系统将自动将实际情况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此时,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整体目标分解的合理性;在事中,该系统会对业务操作进行控制,对不符合规范的操作步骤自动拒绝。内审人员重点要关注规范的确定,从而保证系统控制的有效性;事后,系统可以自动核对内部外部数据的发生是否符合制定的逻辑关系,并把异常情况及时提交给相关的监控部门。

最后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全自我监控自我约束机制、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手段,是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其组织地位应是超然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管理部门。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是内部审计发挥 作用的前提,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从而提高其独立性的同时增加其有效性。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应坚持两条原则:①独立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独立行使审计职权。②权威性原则。这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机构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相对就越大。如果仅仅从监督控制角度来定位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从属于公司监事会比较合理,但是公司治理视域下的内部审计着眼于完善公司治理,在监督控制职能基础上对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咨询,以帮助公司管理层实现科学决策。

以完善公司治理为目标之一而设置的审计委员会,其有效运行同样需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因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规模,所在行业风险在不同业务流程的分布状况采取合适的整合方式。

5.2实现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化

在我国,较大的公司很多采取内部审计模式是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模式,而监事会往往只有监督权和建议权,这导致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被削弱。对董事和经理的制裁并不能通过监事会,一般要通过股东大会才能执行。如果仅仅从监督控制角度来定位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模式应从属于公司监事会比较合理,但是公司治理视域下的内部审计一着眼于完善公司治理。在监督控制职能基础上对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咨询,以帮助公司管理层实现决策科学。因此,应优化内部审计模式,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初为形成,在许多方面仍应可以借鉴国外内部审计模式,将内部审计机构置于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之下,即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委员会必须由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独立董事和负责财务的董事组成,并且董事会领导内部审计,在信息传递速度、发现问题及时性方面的效率负责,对改善决策科学性,提高经营效率非常重要,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针对监事会与独立董事职能交叉,进而导致组织冲突的问题,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可以吸取英美、德国、日本模式的优点而形成的现有架构,从运行效果来看是基本适用的,其内部审计模式可概括为两点:(1)双层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模式;(2)双层监督(独立董事、监事会)模式。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化可以从转变内部审计模式的重心做起,以监事会为中心、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双重模式,可以避免但冲模式的职能缺陷和弊端。

5.3转变内部审计职能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账面资料的错误弊端会越来越少,操作也会越来越规范,企业所有者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如何有效防范风险。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应从审查的监督向评价、咨询、服务等方面拓展,内部审计不 11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毕业论文

能仅局限于财务领域,应扩展到企业经济管理和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

5.4提高人员素质

为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管理当局要大力进行相关法律(如《公司法》、《会计法》、《审计法》)的学习和宣传,增强遵纪守法和规范操作的意识;内审部门要努力按照国际内部注册审计师协会审计准则的要求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制订周密的审计计划,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另外,我国上市公司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包括多渠道、多专业地选拔审计人员,积极从外部引进专业人才;既要优化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又要注重对其综合能力(审计、管理等)的培养和考核;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根据需要吸收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参与内审工作,等等。

结语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公司外部环境的复杂化以及实现公司内部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均衡,整合内部审计来优化公司治理是十分必要的。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可以说刚刚处于起步准备阶段,更是任重道远。因而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致谢

在本次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许多帮助,尤其要感谢何迎春老师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的疑问和困难,但是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下,我及时领会和掌握了论文的写作要领,完成我的论文!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程新生.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 张宜霞. 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3

[3] 程新生.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 会计之友,2006

[4] 陈智.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财会月刊,2006.12

[5] 吴爱兰. 企业内部审计及其对策研究. 山东商业会计,2006.1

[6] 范井旗.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 集团经济研究,2005.10

[7] 范文红.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缺陷与重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