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本

第一章 规划总说明

一 概述

1.区位:桐乡市振东新区(中心区2-5-2地块部分2、部分3)项目位于桐乡环城东路东侧、振兴东路南侧。东、南两侧均为规划城市次干道。

2.用地范围:本案地块大致为缺东北角的矩形,南北长约250米,东西长约260米,地块沿城市干道。该地块占地55095.74平米,用地性质为商住用地。

3.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内的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强电、弱电、燃气、管线综合等和总图专业设计。

二 设计依据

1.桐乡市规划建设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村)规条字:XZGT2006179(改);

2.有关国家及地方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年版)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8)《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03

(9)《桐乡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

(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 JGJ37-87

(11) 地块地质勘察报告

(12) 国家及浙江省有关城市建设管理法规、规划及建筑、结构、设备等设计规范及相关文件。

3.当地有关气象资料(参照杭嘉湖地区)

大气压力 冬季 1025.1mbar

夏季 1005.3mbar

最多风向 冬季 西北

夏季 东南

冬季 采暖 -1。 C

空调 -4 。C

最冷月平均 3.8 。C

夏季 空调 34 。C

最热月平均 28.6 。C

温球 28.2。 C

通风 33 。C

室外相对温度 最冷月平均 77%

最热月平均 80%

最热月14时平均 42%

通风 33 。C

室外风速 冬季 2.3m/s

夏季 2.2m/s

4.场地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现有场地经地质勘察分析,认为场地稳定,适宜建设本工程项目,地层分布较为复杂,地基等级为二级,场地土类别为三类。

三 总体规划

1.工程设计规模

(1)本案工程由2栋26层的写字楼,沿振兴东路和环城东路北部的3层商业,以及43栋低层住宅组成,设计总建筑面积104716平方米。

(2)物业形态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和住宅。

2.设计特点

(1)指导思想:本案位于桐乡市城区东侧,西北两侧均临城市主干道,东北隔街相望为规划中的大型公园,交通条件与商业气氛以及居住环境十分成熟。在此区位分析基础上,设计致力于创造出一种富有人文气息,平面形态流畅,适宜于居住、商业的现代化高品质商住小区和现代写字楼,为城市桐乡市发展创造一个新的活力辐射点。

(2)新建建筑物后退周边用地的最小距离:

部分2:后退振兴路16M,后退环城东路2.5M,后退东侧界限10M,后退道路交叉口2.5M。

部分3:后退环城东路12M,后退南侧界限8M,后退东侧界限12M。

住宅建筑间距按照1:1.3H控制。

(3)总体规划布局:

本案用地范围相对规整,横贯基地东西的滨水风貌带把基地分为北面的商业办公区和南面的住宅区。基地北侧和西侧沿2条主干道沿街布置办公楼的商业裙房,在西北角区域形成一个市民小广场,可以很好的起到集聚人流提升人气的作用。其上是两栋26层的办公楼。商业裙房一层南边局部设置有一层开放式的地上车库,并留有消防通道。上面设置屋顶花园,是二楼商业空间向户外的延伸空间。靠近环城东路的商业裙房布置有小区会所,里面配置有丰富多彩的娱乐、餐饮和健身等功能。会所通过一座造型新颖得的桥梁与公寓区交通。商业裙房地下一层、二层设置有地下车库,满足商业办公大量停车的需求,其中在地下二层结合停车库布置两个防护单元的人防设施。

(4)住宅区的规划我们引入“岛居”的概念,每个岛屿自成组团,四周均通过水与外界隔离开来。该布局结合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这种聚落的形态正是自古以来最适合居住的藏风水的布局,并且在景观上也作出了呼应和增强。岛上户户濒水,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面临水,且都能享有一个良好的景观视角。住宅区道路采用内环的车行道路,将各个岛屿连接在一起,尤其中央的岛屿,私密性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的布局让居住区更加安静,相互之间的影响降到最低。大面积的水体绿化大大提升了该居住区环境品质。(环境水处理见彩图篇水处理模式图)

(5)交通流线:

商办区:办公写字楼主要入口分别放在两塔楼相对应的沿街处,西北角的弧形入口作为商业的主要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分别放在商业裙房的西边和东边。一层地上车库入口布置在裙房东边,通过屋顶花园下面的通道和南边小广场形成交通环路,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住宅区:小区主要入口放在基地西边,通过一个景观广场强化其导向作用。内部道路呈环形,与每个组团道路交通,交通层次清晰。南边为次要出入口。

四.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用地面积:55095.7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04716平方米

其中:

住宅区:27491平方米

住宅:27147平方米

物业用房:344平方米

商办区:77225平方米

其中:

办公楼:58080平方米

商业裙房:17438平方米(含物业配套540平方米)

车库:1167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10620平方米(含人防3824.97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17870平方米

建筑密度:32.4%

容积率:1.90

绿地率:43.6%

停车位:577辆

其中:

商办区:343辆

地下车库:215辆

地面停车:128辆

低层住宅区:234辆

室内:106辆

室外:128辆

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

一.本工程建筑类别:

商业办公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设计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低层住宅区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设计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

二.建筑设计:

1.本案建筑单体分布:

沿街商办综合建筑群布置如下:商业裙房一层为层高7米的商铺,商铺店面基本单元面宽4-6米,每个商铺可由1-2个面宽组成。二层、三层为大型商业空间。两栋塔楼为26层的现代风格的办公写字楼。

2.沿街的商业均为3层营业空间布局,单户开间也均为4-6米不等,底层商铺层高达7米,可方便商户内部装修为两层空间使用,上层可作仓储等多用途空间,非常适合桐乡当地的市场。二楼和三楼为非常适合健身俱乐部等业态的大型商业空间,也餐饮休闲、KTV等的理想商业空间。上层大型商业空间的垂直交通过电梯、楼梯解决,楼梯出口直接通向室外,满足消防要求。办公楼层高为3.6米。

3.整个建筑群体考虑到现代化商业和办公楼的要求,在立面造型上,上层的写字楼相对于下层的商铺统一进行立面设计处理,追求一种浑然一体、气势磅礴的立面效果。在材料的选用上,立面主要选用米灰色色调石材干挂和深灰色金属框架的玻璃幕墙为主要材质,3层裙房的商业则采用深褐色的较为厚重的干挂石材,以一种较好整体感表现出现代材料为主的现代建筑的精神面貌。结合细腻凝炼的细部处理很好的提升商铺和办公楼的档次和商业价值。

4.低层住宅立面采用砂岩、砖红色的陶土面砖和局部浅米黄色色调的高级外墙涂料相结合的方式,色调搭配典雅而富有品质感。屋面采用坡屋顶,青瓦屋面,精致的细部处理,变化丰富的材料处理手段,彰显住宅的高贵品质。

5.本工程办公建筑、住宅、小型商业单元按照单元均采用分体式多联机空调。商业大空间内采用多台中央空调。

三.建筑材料及装修标准

1 办公楼和商业采用石材干挂,结合选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建议采用隔热性能较好的中空隔热玻璃。外墙及内墙均采用轻质砌块,内管井壁选用GRC板材。

2 办公楼楼梯间采用水泥楼面,水泥墙裙,乳胶漆饰面顶棚。

3 商铺的卫生间水泥墙裙,其余仅作初装修,洁具暂不安装。

4 住宅建筑外墙立面采用优质的砂岩、外墙陶土面砖和外墙涂料。

5 住宅纸筋灰墙面,平顶刮糙,水泥地坪。

6 住宅门窗采用断热铝合金玻璃窗,窗户玻璃建议采用透明度较高的清玻璃。

7 外墙落水管选用截面为矩形的落水管,色彩根据外墙色调。

第三章 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建于桐乡市振东新区(中心区2-5-2地块部分2、部分3)项目位于桐乡环城东路东侧、振兴东路南侧。东、南两侧均为规划城市次干道。拟建建筑物详见总图和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二)设计依据

1、有关批文等详见建筑专业

2、设计规程、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200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38-2005)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95)

《建筑软土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 33/1001-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94)

(三)、设计说明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由浙江轻纺建筑设计院岩土工程勘察公司提供地质勘察详细勘察报告(WKC8015), 报告中揭示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场地Ⅲ类,环境类别:±0.000以下,按二a类,±0.000以上,按一类;地表下4-2层、6-1~6-3层土、8层和10-1~10-3层,土层比较平缓,厚度较大,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2、设计荷载

基本风压 : 0.45KN/m2

雪荷载: 0.40kn/㎡

办 公: 2.0KN/㎡

商 店: 3.5KN/㎡

卫生间: 2.0KN/㎡

楼梯(多层住宅): 3.5(2.0)KN/㎡

阳台、走道: 2.5KN/㎡

上人屋面: 2.0KN/㎡

不上人屋面: 0.5KN/㎡

3、材料

4、结构选型

商会大厦

a、上部结构

A、B楼均为26层框筒结构,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按六度进行抗震设防,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框架部分抗震等级为三级,核心筒部分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下建筑为二层地下室,负二层为人防和设备,负一层为纯汽车库。

地下一层板现浇楼板采用200㎜厚板

地下室顶板现浇楼板采用200㎜厚板

其余多层现浇楼板采用100㎜厚板

屋面现浇楼板采用130㎜厚板

b、基础形式

初步暂定本工程采用φ700挤扩支盘钻孔灌注桩,桩长43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400KN(估算),桩端持力层为10-2层土(粘土),进入持力层1.5m,并按轴线布置;基础形式:承台筏板。

c、结构计算

a、采用PKPM中SATWE软件,4#楼采用PKPM中TAT-8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计算所取参数见附表(一)

附表(一)

b、部分主要计算结果:见附表(二)

附表(二)

多层住宅

a、上部结构

多层现浇楼板采用100㎜厚板

屋面现浇楼板采用100mm厚板

b、基础形式

初步暂定本工程采用φ426夯扩桩,桩长7.2米,桩端持力层为4-2层土(粉质粘土),进入持力层1.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400KN(估算),并按柱布置;基础形式:承台;当其它桩型承载力提高很多时,将另选。

c、结构计算

采用PKPM中TAT-8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计算所取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6、选用的主要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

《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详图》 (03G363)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7、解决的事项

a、施工时是否对周边房屋、道路和市政管线的影响。

b、本工程的室内地坪绝对标高。

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本工程建筑平、立面图。

2、建筑专业提供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有关设计规范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年版)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

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二、设计范围

1.给水系统。

2.消防给水系统。

3.排水系统。

三、室内给水

1. 生活用水量

2. 供水方式

1)市政水压直接供水系统

a.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

b.商铺及地下车库,4层以下(包括4层)办公楼

c.泵房消防蓄水池进水

d.公寓生活用水

2)加压供水系统

a.屋顶水箱。

?屋顶设18m3水箱2座,消防储水18m3。

b.集中水泵房设于地下室内。

?泵房内设540吨消防水池。

?泵房内配无负压给水设备。

四、 室外给水

1.拟由振兴东路、环城东路市政给水管网分别引入DN200给水管,以组成双水源供水

2.泵房消防蓄水池进水管由室外给水管网上引出。

3.室内消火栓泵从消防水池吸水。

4.夏季高峰时市政给水管网最低水压按0.20Mpa选用。

五、雨水排放

1.本工程采用外排水系统。

室外建筑物和地面停车场四周设雨水口汇集地表水。

2.泵房集水坑及地下室地坪排水,由潜水排污泵提升,排入室

外雨水管网。

3.室外雨水管道汇集屋面和地面雨水,接入市政雨水管道。

4.选用杭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10174(1+0.844lgp)

q=——————————

(t+25)1.038

参数选用:(屋面)

(1)重现期 P=5a

(2)集水时间 t=5min

(3)径流系数 Φ=0.9

六、生活污水排放

1.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574m3/d(不包括道路、绿化用水),

故取污水总量487.9m3/d。

2.室内生活污水为合流制排水方式,即实行污、废水合流排放。

3.室外污水管网汇集楼内污水后,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七、管材

1.室内生活引入管、水泵房、立管采用衬塑钢管、横支管采用PP-R管。

2.室内消防管采用镀锌钢管。

3.室内排水管高层采用PVC-U消音螺旋管、多层采用普通PVC-U管。

4.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

5.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加筋管。

八、节水措施

在满足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采取了如下节水措施:

1.每层设水表。公建部分每一个单位设一统一水表计量。

2.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采用节水型产品。

九、主要设备材料表

第五章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年版)  GB50045-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二、设计范围

1.照明、动力、空调配电设计

2.建筑物防雷系统

3.接地安全系统

4.综合布线系统

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三、用电负荷分级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2栋26层的写字楼、沿振兴东路和环城东路北部的3层商业、以及低层住宅组成,建筑面积102921平方米。写字楼建筑类别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二级。住宅区:25870平方米;配套用房:344平方米;商办区:76780平方米。

负荷等级划分:

(1) 一级负荷:本工程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相应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等。

(2) 二级负荷:客梯、生活泵、排水泵。

(3) 三级负荷:其余负荷。

四、供电电源及计量方式

1、本工程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由市电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变电所所设在地上一层。

另设1台500kW自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大楼消防应急备用电源。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为全自动机组,在市电断电后15S内自动起动并带负荷运行。柴油发电机仅供一级负荷用电。

2、计量方式

(1) 计量方式采用高压进线总计量,商场部分单独计量,办公部分一户一表。

(2)各层集中设配电小间兼电表间,按出租户数每户设表,集中计量。

3、负荷估算:

负荷计算,见表

总容量为5948.1KW 同时系数取0.70 计算容量为4163.7KW

本工程计算总负荷4163.7KW,功率因素按0.92计,总视在功率为4525.8KVA,故选用8台500KVA干式变压器和3台500KVA的室外箱式变供电。其中在2栋26层的写字楼下方各设一个变配电房,二个变配电房均设4台500KVA干式变压器供电;公寓部分在室外设3台500KVA的室外箱式变供电。在办公写字楼一层设一开闭所,经开闭所分至各变配电房及室外箱式变。

五、线路敷设

1、两路10KV高压电源由附近开闭所用YJV22-10KV型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埋地引入配电室。

2、所有低压干线由配电室沿桥架敷设至井道后引至各用电点,各电力、照明、空调配电采用树干式或放射式供电。

3、其余用电负荷如电梯等采用阻燃型YJV电缆沿桥架敷设至井道后走桥架至各机房。

4、至重要消防设备,如消防电梯、排烟风机、电动防火卷帘等采用耐火电缆、电线。

六、照明设计

1、本工程设有一般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备用照明、疏散照明)、装饰照明、室外照明。

2、照度标准参照国家民用建筑标准中的要求进行设计,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及采用光源类型和灯具型式如下:

场所 照度(LX) 光源及灯具

办公 300

商铺 300

门厅 200

设备用房 150

楼梯,通道 100

地下车库 75

变配电室 200

储藏室 100

光源类型以荧光为主。

七、防雷及接地

1、本工程为二级防雷建筑。

沿屋顶四周女儿墙装设避雷带以及短型避雷针屋顶两根装饰针相结合的避雷装置,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

3、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子中的主筋,其间距不大于18m。

4、屋顶设避雷网及避雷针以防直击雷;利用大楼柱内主筋作防雷引下线 ,基础钢筋网作防雷接地。三十米以上设均压环。

5、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6、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中心点工作接地、电梯工作接地、计算机工作接地等合一,利用建筑物基础内主筋相互连接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7、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变电所内所有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配电箱至单相插座的接地极设专用的PE接地线。照明和插座分路供电,插座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开关。所有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均可靠接地。

八、电气消防

1.消防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2.消防系统(在办公写字楼部分设置)

(1) 大楼的消防报警线路,由设在底层的消控室引来,所有消防报警及相关设备的控制均由该消控室完成。

(2) 本工程设置总线制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采用二总线智能型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3) 在大楼的公共通道、前室、大厅、商铺及其它用房等设感烟探测器(保护半径为5.8m,保护面积为80m2)。并在各层设置带电话插孔的手动报警按钮(一个防火分区内间距不应小于30m)。

(4) 在大楼各层主要公共通道、前室、大厅装设火灾事故广播扬声器,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

(5) 在大楼的电梯机房、变电室、消防水泵房等装设火警电话分机。

(6) 在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通道、前室、公共活动场所等装设疏散标志灯(配镍镉电池),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采用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60min的蓄电池。

(7) 消防设备用电为双路电源供电,并采用耐火型电缆和电线。

(8) 系统主要功能:

接收火灾报警信号,发出报警信号;

正确显示报警点具体部位及报警时间,并能打印出所有数据,屏幕曲线显示温度和烟浓度信息的趋势;

当火警发生时,联动控制消火栓泵、自喷泵、排烟风机、电动防火卷帘等消防设备,并控制电梯停于底层。

九、弱电设计:

1、电话通讯及宽带网络系统

电话通讯及宽带网络系统引自大楼内一层弱电机房拟设置交换机,根据各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的需求确定引入的电话数量。

在商铺、办公等处设置语音点、数据点。网络系统结构布置选型由专业系统集成商提供

2、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信号引自大楼内一层电视交接间,经放大、分配传输至各使用单位。

3、广播及消防广播系统

本工程办公写字楼内设置有线广播系统,其功能为语音、背景音乐广播及消防广播。控制室设在消防控制室。办公写字楼广播控制室与安防控制室合用,其功能为语音和背景音乐广播。

4、本工程内有线电视、网络、电信及安防系统及室外线路部分由相关的专业工程公司负责设计及施工。

第六章 暖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建筑专业所提条件

二、 设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 Pd=1020.9hPa

冬季 Px=1000.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空调 twk=-4℃

冬季通风 twk=4℃

夏季空调 twk=35.7℃

冬季通风 twk=33℃

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8.5℃

4、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7%

三、空调系统

办公楼采用VRV空调系统。

四、通风设计

1.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平时利用车道自然进风。

2.水泵房设有机械排风系统,机械进风系统。

3.柴油发电机房设有平时排风兼火灾后排毒气系统,柴油发电机冷却进风系统,风机均采用防爆风机。

4.高、低压变配电室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机械进风系统。

5.暗卫生间均设有吊顶式排气扇,接入土建风道,于屋顶设机械排风系统。

6.电梯机房均设有机械排风系统,另设空调插座。

7.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均设置正压送风系统;办公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五、防排烟系统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建筑专业所提条件

(二)防排烟系统

1.地下车库按照防火分区布置机械排烟(兼排风)系统,。各防火分区内当长边大于60m时划分防烟分区,火灾时电动打开相应防烟分区内的所有排烟风口,并连锁启动风机,同时电动关闭该系统的排风口。地下一层火灾时利用车道自然补风,地下二层设有机械补风系统,与相应区域内的排烟系统联动开启。

2.办公和上部大空间房间均设有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超过100 m2的地上房间无自然排烟条件时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3.无自然排烟条件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然有外窗,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设置竖向机械排烟系统,风机置于屋面。各层排烟口采用常闭排烟口,火灾时开启相应区域排烟口,并连锁屋顶风机启动,280℃自动关闭。

4.排烟风机吸入口处设有常开排烟防火阀,280℃自动关闭,连锁风机关停。

5.防烟楼梯间及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本工程地下楼梯间分别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常开百叶送风口;地上楼梯间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常开百叶送风口。核心筒合用前室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常闭送风口,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联动开启着火层的送风口,并连锁启动送风机。

(三)本工程所有消防用风机、风阀的控制均接入消防控制中心,要求能就地启停,在消防控制中心集中监控,远程启停。

第七章 消防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5、《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GBJ140-90 版1997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98(2000版)

7、其他国家和地方、行业颁布的相关消防法规、消防技术规范及管理规定。

二、概述

本项目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住、办公用地。地块由2幢26层高层办公楼及2层

地下室和多层住宅区组成。

高层办公楼消防类别:一类建筑;地上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西侧部分裙房耐火等级:二级

多层住宅区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三、总平面布置

1. 地块南部多层住宅区在南部和平东路和东部规划道路上设置2个车行出入

口,地块内部设有环形道路,道路宽5米。

2.北侧办公区为2幢26层高层办公楼,裙房3层,地下2层,沿振兴东路布置。

办公楼的北侧均有18mmX18m的消防登高场地,并在沿大楼四周设有环形消防车

道。

3.高层建筑间距大于“高规”要求的13m的防火规定。

四、建筑防火设计

(一).消防控制室、消防水箱

办公楼在一层南部沿外墙布置消防控制室,控制室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大楼消防用水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在地下2层的配置了540T的消防水池一

座,和消防给水加压泵房。在办公楼的屋顶均设置18T的消防水箱1只。

(二).消防电梯

2幢办公楼均设置一部消防电梯可以到达各层平面。

(三).防烟防火分区

1.地下部分

1).本项目商会大厦地下为二层地下车库,地下各层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甲级防火门划分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符合规范要求。

2).地下一层、二层车库均分成2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满足关于汽 车库防火分区不超过4000平方米的规定,设备用房与车库均用防火门分 隔。

2.地上部分

1).裙房:西侧三层裙房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其中一层和夹层合为一个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高规》规定的不大于2500平方米的规定。

2).2幢主楼下部裙房一层对外商铺为一个防火分区,南侧办公用房为1个防火分区,一层变配电间,开闭所用甲级防火门分隔自成一个分区。二、三层裙房每层分各分成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高规》2000平方米的规定(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符合规范的要求。

3).主楼部分每层为1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高规》2000平方米的规定(设有自动灭火系统)。

(四).安全疏散

1.地下室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最少设有2个疏散楼梯间,汽车库内人员疏散最远距离不超过60m,其他房间作为一个防火分区时,设有一个对外出口,同时开向相邻的防火分区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

2.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有一个7m宽的双车坡道和一个4.3米宽的车道通向地面,地下二层设有一个7m宽的双车坡道通向 地下一层。

3.每幢办公楼主楼均设置一部2.8m宽的剪刀楼梯和4部电梯,其中1部电梯为消防电梯,可以到达每个楼层。剪刀楼梯为防烟楼梯间,分别设置2个楼梯前室,前室面积大于6平方米,合用前室面积大于10平方米。

4.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均出屋面,楼梯间的门,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管井的门为丙级防火门。

5.主楼裙房部分每个防火分区有2个安全出口通向疏散楼梯间。疏散距离符合

大空间疏散距离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和袋形走道距离规定的要求。

(五).建筑防火构造要求

地下室防火墙采用200厚混凝土墙,240厚蒸压灰砂砖墙,地上部分防火

墙采用200厚蒸压灰砂砖墙砌筑。防火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或可自行关闭的

双帘双轨特技防火卷帘。楼梯间、电梯井、前室等分隔墙体不低于2小时耐火

极限;框架柱不低于3小时耐火极限;凡室内外装饰钢结构架构件等须加设符

合防火保护。凡水井、管井检查门均设丙级防火门。

五、给排水消防

一)、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年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二)、消防设计:

依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性质及国家有关的消防规范要求,小高层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地下车库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灭火器配置.

1、消防水源及用水量:

消防水源由室外给水管网供给,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80m3,其中: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30 L/S 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 30×3×3.6=214m3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40 L/S 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 40×3×3.6=432m3

设地下消防水池一座(V=540m3),A、B楼屋顶均设水箱储存消防用水量V=18 m3。

2、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防用水设立独立消防给水管网供水,管网沿小区四周呈环布置,干管采用DN150,并在室外设SS100地上式消火栓8套。

3、室内消火栓系统

各楼层均设置消火栓保护,消火栓的布置,保证有二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小于10米,水量不小于5L/S。

为了使消防时高、低层消火栓供水均匀,系统分三个区,-1~9层为一区,10到18层为二区,19~27层为三区,控制栓口处水压在0.5MPa内,同时每个消火栓处设置水泵远距离按钮

消火栓采用口径为DN65,水带长度 L=25米,水枪口径Φ=19mm,。上述消火栓均带有远距离开启水泵按钮。

在室外相应位置设6套SQS100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管网上下呈环布置

消防泵设在地下室泵房内,型号为XBD13.6/40-150×20×7 (Q=30l/s、 H=136m、N=75KW 2台)一用一备。消防泵自灌自控,出水管设检查用压力表和放水阀,

消火栓泵由消火栓启动按钮启动、由消控中心启动和手动启动。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除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外,全楼各处均设自动喷水系统,喷洒灭火系统地下室按中危险II级考虑,地上部分按中危险I级考虑。设计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8m3

本系统按中危险级要求(Ⅱ)设计,喷水强度8L/m2.min,作用面积160m2,最不利点喷头水压为100Kpa.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地下室泵房内各设有自动喷水加压泵二台(一备一用)。系统平时由屋面消防水箱及自动喷洒稳压装置稳压。

喷头温级:车库采用68℃级直立型喷头,其余部位根据装修要求采用吊顶型或其他型喷头。

大楼设ZSZ-150湿式报警阀,每套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在800个以内,压力不超过1450KPa,报警阀设在地下水泵房.

5.CO2灭火系统

地下室柴油发电机房内设有高压CO2灭火系统,由专业厂家负责设计安装。

6.手提式灭火器

本工程各区各层均按规范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灭火器。

六、电气消防设计

1、供电系统

(1)、负荷等级:

(a) 一级负荷: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等。

(b) 二级负荷:客梯、生活泵、排水泵。

(c) 三级负荷:其余负荷。

(2)、本工程采用二路10kV电源供电,设柴油发电机仅供一级负荷用电。

(3)、消防配电系统:对各类消防设备、事故照明等设备用电均采用双回路电源以放射式供电, 并在末端自动切换的配电方式。

(4)、配电设备选择: 本建筑物内部均为正常工作环境, 消防配电设备选用耐热型。

2、火灾事故照明

(1)、变配电间,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泵房等的照明100%为应急照明;公共走廊的一般照明兼应急照明用,设不带电池的双电源供电方式;疏散指示灯按自带蓄电池常亮设计。

(2)、在大空间用房、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道设疏散导流标志灯。

(3)、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或由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统一管理,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照明。走廊通控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4)、对保证继续工作用的火灾事故照明需连续供电,对供疏散用的火灾疏散照明其连续点燃时间不得小于60min。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本工程设置一套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消防控制室设于大楼一层。

(3)、火灾报警探测器除火灾报警探测器主要采用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地下车库处采用感温探测器。在各楼梯口、出入口、疏散通道等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4)、本工程设消防专用通讯系统。

消防控制室设专用通讯主机,并设有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在变配电所、电梯机房、消控中心、消防水泵房处设专用消防电话分机;在手动报警按钮与消火栓报警按钮等处设消防对讲电话插孔。

(5)、本工程采用消防广播作为火灾警报装置。

(6)、系统布线: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信号、控制线路采用阻燃型铜芯导线,通讯线路均采用阻燃屏蔽型铜芯导线。消防系统导线采用穿金属管沿墙、顶棚等处暗敷。

第八章 燃气设计专篇

一.小区燃气气源由市政燃气管道供应。小区管网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主干管道成环状布置,以保证燃气供应的可靠性。

二.小区住宅燃气采用楼幢调压,低压入户。

三.小区公建采用中压供气供应生活用热和空调用热。

四.住宅燃气计量采用IC卡预付费计量系统。

五.燃气管道采用聚乙烯塑料燃气管道。

六.住宅厨房间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设燃气泄漏自动报警装置。

第九章 人防设计

一、建筑人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年版

3. 国家、省市其它有关法规和规定。

4. 设计依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设计要求及方案审查意见书。

2、人防建筑设计

1.本工程人防地下室设在地下二层,设计人防建筑面积3824.97m2,掩蔽面积为3406.4m2 ,掩蔽人数为3400 人 ,平时为地下汽车库。

2.本工程人防地下室分为二个防护单元。本设计人防等级为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掩蔽部防化等级为丙级,平时作为汽车库,防护单元设四个出入口。共分8个抗暴单元。

3.人防地下室中两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皆自成系统。相邻防护单元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隔墙,墙上开设门洞处,在其两侧设置防护密闭门及战时封堵,战时安装,外砌370砖墙保护。相邻抗爆单元之间设置抗爆隔墙,用粗砂砂袋砌筑,厚度不小于500,墙上开设连通口处,在洞口一侧设置抗爆挡墙。

4.染毒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了整体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密闭隔墙,厚度≥250mm。防空地下室室内外出入口处的临空墙皆为钢筋混凝土浇注,密闭隔墙上开设门洞,皆设置密闭门。

5.扩散室、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密闭通道、滤毒室等处的排水地漏皆为防爆破地漏。设于地下二层的扩散室、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密闭通道、滤毒室等处的结构板降300,以便安装防爆地漏。

6.人防口部设计:

防护单元的出入口设计不仅具有抗冲击波的能力,还具有防辐射污染的能力。 在室外主要出入口处设有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及扩散室。在室内次要出入口

处设有密闭通道、滤毒室、进风机室、扩散室。

7.人防防护区与非人防区之间连通口的设计:

防护单元与非防护单元之间采用临战封堵。

8.辅助房间设计:

(1)各防护单元内设置了男女干厕(临战砌筑)和战时水箱,临战时砌筑隔墙和安装水箱。

9.墙体:

(1)地下室填充墙采用240厚蒸压灰砂砖。人防临战砌筑的抗爆隔墙与抗爆挡墙壁为用用粗砂砂袋砌筑,厚度不小于500厚。

10.防火设计:

(1)防火分区均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划分,已经反映在各专业图中。

(2)本工程所有内隔墙图纸上注明者外,均应做到板(梁)底并堵塞严密。

二、给排水人防设计

本工程按六级人防设计,设有二个人防防护单元。人防防护单元使用人数3400

人,其战时用水储存在战时水池内,水池在临战时构筑,用水量仅考虑战时饮用水

量、生活用水量及口部洗消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标准见下表:

口部洗消用水标准为10L/m2 ,储水量为10m3。

在每个人防防护单元设1个80M3的饮用水箱及1个70M3的生活用水水箱,其中包括10m3口部洗消用水量。生活用水的供给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给,变频调速水泵在临战时安装。

战时水池给水管应予留到位,各种管道穿人防防护结构处均予埋套管。

人防排水用排水坑收集,用潜水泵提升排出,但在隔绝防护时间内,人防地下室不得向外部排水。

设计中给排水管道水平穿越人防墙的管径不大于DN150mm,所有穿越人防墙的管道均在人防洁净区一側加设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闸阀。人防预装部分内按当地要求安装。

三、人防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

2.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二. 设计范围

防空地下室战时电气电讯系统。

三. 战时电源

1. 负荷:应急照明、基本通信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为一级负荷,战时风机、战时水泵和正常照明为二级负荷。

2. 人防配电电源取自地下一层变电所,战时应急电源取自区域人防电源。一级负荷由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另配电源做为内部应急电源。

四. 战时电力照明

1. 采用平战结合原则设计。

2. 平时照明系统同时作为战时照明使用。

3. 战时配电箱均为挂墙明装。

五. 接地系统

1.平时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战时区域电源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战时区域电源进线PE线在引入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接地装置利用平时接地装置(地下室结构钢筋网)。

2. 人防工程内将以下导电部分做等单位联结

PE干线;

建筑物内金属管道和金属物;

建筑物结构钢筋,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金属门框;

室内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接地装置。

六. 通信:本人防工程内设战时电话分机,战时通信线路穿入口预留防护密闭管引入。

四、暖通人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二、战时通风设置

本工程防空地下室设于地下二层,设有二个人员掩蔽单元,为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平时为汽车库。在防护单元内设置了战时清洁式、滤毒式和隔绝式通风系统;新风标准为:清洁式通风≥5(m3/h·人),滤毒式通风≥2(m3/h·人)。平时用风井均设置集气室作为战时防护。

第十章 节能设计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民用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标准》(GBJ26-95)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GBJ19-87)

4、《采暖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

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应重视确立正确的生态设计理念,本工程从节能方面着力探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利用太阳能采暖,防止冷风渗透、摸索创新墙体保温,屋顶保温及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等技术措施,尽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绿色能源及再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及现有资源,给后辈留下可持续发展的余地。公共建筑能耗包括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保暖以及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用能消耗,对于建筑专业就是改善和提高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三.能源种类

本项目能源为电力、液化气和自来水。

四.建设物节能设计

1.屋面设隔热保温层,公共建筑传热系数不大于0.7W/m2.k。住宅建筑传热

系数不大于1.0W/m2.k。

2.外墙面部分做保温砂浆,公共建筑传热系数不大于1.0W/m2.k。住宅

建筑传热系数不大于1.5W/m2.k。

3.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窗面积的30%。

4.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GB7107的4级。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低于GB/T15225

规定的3级。外窗采用中空玻璃,控制相应的传热系数符合节能的要求。

5.给水系统采用变频泵。

6.本工程采用节能电器设备,如节能型变压器,节能型灯具及光源,功率因数采用电力电容器电动或手动补偿,各供配电回路采用新系列开关,接触器等。

7.每个低压输出回路均设有电能计量表,便于管理。

8.有电源插座回路均设有漏电保护装置。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和防疫

一、编制依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二、建筑卫生、环保设计

1.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汽车尾气、厨房油烟污水、卫生间臭气、水泵及通风设备噪声、区块内外交通噪声。

2.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与雨水排放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处理与粪便污水分流,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

3.废气处理:地下汽车尾气收集后,统一高空排放;厨房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由管道经主楼管井出屋面高空排放。

4.噪音控制:设备用房设于地下室,水泵、风机等采用低噪音设备,对噪音较大的通风机采用消音器或消声风道处理,建筑外墙玻璃采用中空玻璃,以减少道路交通噪音对建筑室内的影响。

5.与电梯井道相邻的居住空间墙面采用隔声处理。

6.垃圾收集点有专业的人员定期清运,方便使用又保持卫生。

三、给排水环保设计

1.卫生间内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2.生活供水设备采用变频供水设备,减少水质二次污染。

3.室内采用雨、污、废分流制,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

4.泵房设在地下二层,水泵好管边设有减震隔声措施。

5.进出水管上装软接头防止噪声及震动,冷却塔采用超低噪声型。

6.尽量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供水以节能,每户装水表计量以便节约用水,空调用水循环使用。

四、暖通环保设计

1.本工程所选空调通风设备均为高效低噪音设备,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则采用消声器或消声风管处理,以便噪声值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数值。

2.风管与设备均采用软连接。

3.风管材料采用不燃型防腐材料。

4.汽车库等废水均沿建筑管道高空排放。

5.地下室的水泵等采用减震台座或橡胶减震垫减震。

6.在室内卫生方面,对于不能自然通风的房间或发热量较大的房间如地下室等均设计了机械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卫生间均设计有机械通风,其换气次数值见通风设计部分,空调房间均按有关规定设计了新风系统,其新风量值见空调设计部分。

7.地下室汽车库设计机械送、排风系统,汽车尾气经捕集后沿管道井出建筑主楼屋面排出。

五、防静电及电击

1.选用的电气设备均使用环境相适应。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符合电气安装全规定,当无法满足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对潮湿场所的用电设备采用漏电保护。

2.低压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各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各变电所内所有不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均须可靠接地,接地装置采用建筑物的基础内钢筋作综合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所有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电气竖井内敷设专用的接地干线(扁钢),各建筑物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

六、建筑防雷

1.防雷等级

(1)根据自然条件、当地雷电日数、建筑物的高度和重要程度,区块内的建筑按二级防雷建筑物考虑设防。

2.防雷措施

(1)在屋顶沿女儿墙暗设避雷带,屋角处加短针,作雷电接闪器。

(2)从首层起,每隔三层利用结构圈梁水平钢筋与避雷引下线焊接成均压网,至45米处楼层起,每向上三层在结构圈梁内加设一条25X4mm扁钢与避雷引下线焊接成水平环形避雷带。

(3)避雷、电气接地利用建筑结构底板主钢筋网作接地体。

(4)避雷接地引下线利用柱内2根以上主钢筋。

(5)一般电气接地引线为50X5镀锌扁钢。

(6)变电所接地为50X5镀锌扁钢。

(7)弱电设备接地为BVR-25mm2铜绞线,用硬塑料管保护,单点接地。

(8)电气接地采用TN-S系统。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9)各建筑均采用总等电位接地,卫生间采用局部等电位接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