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 农华东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 广西崇左江州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1620 发表日期:

2010-12-08 11:50:43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现了教师、学生是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体育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案例分

----呼啦圈的功效 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现了教师、学生是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体育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学的资源来源于生活,呼啦圈的开发来源于学生的一次课件活动,在课间及放学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利用一些呼啦圈,自发地开展玩圈的游戏活动,并且轻松活泼、兴致盎然。我深受启发,在一次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讨活动中,我以“圈的游戏”为主题,进行了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课中我结合体育新课程教学理念,对素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创编教材,并考虑教材的实用性,资源的开发性,努力将新课程理念回归到课堂中去。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了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情绪高涨、参与性强,同时使教学资源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案例描述:

本课充分挖掘呼啦圈的健身功能,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丰富想像、合作创新,课堂中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场面,实现小小呼啦圈带来的功效。

一、以导激情:与呼啦圈建立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戏圈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

1、 以“我们来玩圈”引入课的学习;

2、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各种圈的游戏;比比谁玩得花样最多?

二、以导激思:激发学生积极想像、创造、开发呼啦圈的健身功能,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生成了以下一些圈的游戏方法:

1、老师问学生,你们能用呼啦圈进行各种跳跃的练习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单脚跳圈、双脚跳圈、单跳双落、左右交换跳等等。

2、学生合作用圈创造各种跳跃的游戏“如各种拼图的跳跃游戏、造房子等等

3、在跳圈的基础上我们能用圈进行各种跑的游戏吗?教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下被调了起来,他们开动脑筋又玩出了带圈跑、障碍跑、接力跑等方法。教师充分运用这些通过学生想象设计的生成

的资源,开展了个人表演、同学比赛、小组展示、集体模仿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体验、充分展示。

三、以导激练:在教师的情景的创设下,让学生进行各种跑跳游戏的综合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跑跳游戏综合活动,在活动中有的小组设计的是飞跃水潭,用圈做小河,跨过去、跳过去??有的小组设计的是穿越小树林,用圈做标志进行“S”练习??还有的小组进行跑跳障碍的接力等等。

在学生综合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设计了跨越小河----穿越森林---钻过山洞的游戏,在这些一定的情境的激发下,学生积极思维得到了激发,学生能及时调整好圈,开展体育各项基本活动的锻炼。

分析与讨论:

一、尊重动态生成的资源,使课堂变得更有生命活力。

新课程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

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动态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让课堂富有生命活力,这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里的具体体现。

在课中充分给学生了自主选择、自我学练、自主创新的机会,安排5分钟学生自创玩圈的时间,开启学生的心智,实现充分活动、充分体验、

充分锻炼。如:自玩圈时,学生想象创造出了十余种的玩法,这都是由学生自己生成、创设的学习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开展了个体表演、同学游戏、小组合作、团队活动,促动学生思维的绽放,情感的暴露。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合作体验,动态生成自己的思想、创新自己的动作、提高自身的技能。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在就不一定按部就班的完成预设的教学设计,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观察学生的动态生成的活动内容,即时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以此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学练习惯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一个重点就是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充分给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学练、自主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加强合作交流、研究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个体、小组、团队活动中,实现充分感悟、充分体验、充分锻炼,而不是单一的教师令行禁止。

案例积极引导学生玩一玩、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转一转、搭一搭等活动,以乐增趣,以情激趣,体验玩圈的乐趣;并引导学生分组学练、合作探究,创新设计跨越小河、穿越森林、穿过山洞、“S”形跑等各种小游戏,在游戏中唤起学生的情趣,丰富学生的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时时产生新鲜感,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在玩中练、玩中乐、玩中育。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真正价值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自己的一种能力,使学生会学习、会锻炼,从而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三、合理开发体育器材资源,丰富体育的教材体系

新课程标准精神要求我们,在学校体育器材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尽量开发一切可以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资源,开发其多种功能,使体育课能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面,让学生从中享受各种体育活动的愉悦。其实体育设施的资源是比较容易开发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目标为核心,合理地开发、整合多种资源。我们往往可以采用一物多用,一物多练,自己开发生活中常见的、学生熟悉的器材,与体育器具结合,合理搭配,那些良好的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往往能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效,更受学生欢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案例充分开发了“呼啦圈”的功能,实现一物多用,也并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圈的多种健身功能,师生利用圈创编一个个富有情趣的体育活动小游戏:从开始的戏圈—-跳圈的游戏—跑的游戏---综合游戏等-系列的活动,不仅解决了教学内容的单一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感,同时也克服了学校器材设施匮乏的困难,丰富了体育课学习的内容,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其实上课的时间,学生只学到了“圈游戏”的部分玩法,还有许多的玩法,如投的方面、跑跳方面可以更加深入等等。通过这次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扩展,从一种活动方法向多种发展。一个小圈可以做那么多的游戏,用类似的易拉罐、小木棒、小毽子等,也可以用来开展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这样学生的业余

体育活动兴趣必将得到更好的培养,锻炼的兴趣和能力也会逐步的增加和提高,体育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体育教师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己要讲什么、为什么要讲、沿着何种思路讲授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设计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的教学效果。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有些教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有些是无法预设的,应该把课堂教学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不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精心的备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的着眼点或侧重点应该跳出传统备课仅关注教材的牢圈,由过去的文字式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样才能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把思考更多地聚焦在备学生上,让备课更务实、更多元化,以满足新课标的教学需要。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案例

体育课堂教学案例

廖国芳 《足 球 滚 滚》

【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2、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走、跑)

3、身体健康:在基本活动中进行各种移动、急停等练习

4、心理健康:体验并简单描述成功时的心情

5、社会适应: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的品质

【教学目标】增强学生走和跑的能力,提高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

【教学内容】分四大组,分别在1米宽×10米的距离跑道上对面站立,每组第一个人开始,听“哨”声统一踢足球滚动向前,交至对面第一位学生,然后依次进行。

【教学要点】 1、准备活动后,按游戏要求分两边排列对面。

2、听“哨”声统一把足球放到脚下从每边起跑线开始。

3、每次足球滚到对面交换后,排在队伍的后面。

4、第一次适应练习,第二次可由学生自己创造性练习。

5、第三次进行教学比赛。

【教学效果预测】1、学生很喜欢此项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 表现。

2、游戏情趣高,孩子喜欢做类似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了各种活动能力。

3、提高了学生的走、跑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的品质。

4、游戏方法规则易懂,器材简单可取,更不占场地,游戏参与力高。

5、游戏活动的各项生理负荷指标适合学生可根据学生年级(年龄)高低大小来随时调整。

【教学结论】通过游戏有效地提高学生走和跑得活动能力,发展学生的力量。

【教学注意】1、距离的远近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定(调节)

2、注意安全,学生在游戏中由于个别能力差异存在,事先在传授讲解方法和规则事仔细讲清楚。

3、组织教学时,最好分八小组进行。

【课后反思】随着新课标不断深入体育课堂教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健康快乐意识和自主意识,本课所设计的《足球滚滚》学生兴趣高,简单易学,场地也不是那么大。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针对学生的体能而安排学习任务。

教学札记

好心情 黄欣

你有好心情,我有好心情,大家就都会有好心情。教师与学生也是如此,但是教师的心情最能影响学生,同时也影响着整节课的气氛。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观察可谓入微,教师的每一丝细小的变化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教师上课,如果脸上挂着笑容,那么这节课学生必定会稍微大胆一些,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气氛也就自然轻松起来;反之,如果教师寒霜罩脸,学生自然噤若寒蝉,不敢随便发言、轻举妄动,变得很被动,人人都绷紧了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营造适当的课堂气氛,太活跃的要压抑,太沉闷的要鼓励,以便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所以教师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很好利用它,让他成为自己得力助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