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范文2篇

美丽的故事

——浅淡《我的父亲母亲》之美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讲述的是发生在北方农村的一个故事,母亲招娣,当年曾是一位善良漂亮的农家姑娘,后来,父亲高中毕业,被派来村里教书,二人相互倾暮,遂发生爱情。几经周折,二人走到一起,并相濡以沫,深爱一生,直到父亲去世。母亲用当时农村最隆重的礼节,将父亲从县医院抬回家乡埋葬,演译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影片看来,赏心悦目,如诗如画,给人以品之不尽的艺术享受。播映之后,迅速征服了广大的电影观众。应该说,《我》剧是成功的,拍摄是精美的,而这种精美,又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大体分来,可成三层,也即:外表之美、深层之美、象征之美。以下分而述之。

一:如诗如画的外表之美

外表之美,顾名思义,即通过直观形像让人感觉到的那种美,也即表层之美。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外表之美,是审美主体感受到的那种最浅层的视觉存在,是编导者们将观众引入内容,让观众读解深刻的一种表层形式。由于它能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故最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像。在《我》剧中,导演正是运用了这一普遍美学原则,使得这种外表之美随处可见,俯首可拾。

父亲来了,被派到母亲的家中吃饭。母亲精心地梳妆打扮一番,去学校迎接父亲。一路上,幽远的山,碧绿的水,空旷的田野,远处牧童行短笛,隐隐传来,像一幅画,一首诗,一种音乐。接到父亲,母亲和父亲若即若离地走着,此时,画面流动,音乐缠绵,给人以品之不尽的审美享受。父亲去世了,一行人在母亲的坚持下,将父亲抬回村里。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山白了,树白了,大地一片银妆素裹,母亲在前边走着,众人就这么默默地走着。镜头在这里反复运用,于是,一种悲壮之美的情境,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还有演员的选择,音乐的配置,建在村外的学校,以及学校不远处那个供母亲打水时就可倾听父亲的水井和井边的轳辘,都透出一种独运的匠心,都有一种厚重的美学观念孕于其中,都令观者在观赏过程中拍案叫绝,感叹不已。

《我》剧的这种外表之美,虽然不是作品的本质目的,但毕竟它是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重要桥梁,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表层之美,才使观众在审美过程找到一种进入审美的甬道。

二、于表象背后的精神之美

毫无疑问,表层之美的展示,绝不可能是一部有出息的作品的最终目的,一部出色的作品展现表层之美的同时,肯定还有另一种更为厚重的东西寓于其中,而通观《我》剧,我们分明已经看到了那种厚重,那种寓于人物和主题之中的精神之美。

父亲的外表现在看来多多少少有一些过时和土气,但如果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知道,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父亲的着装、打扮乃至发式,在当时都是非常流行的。然而父亲的美并不全在于此,父亲的美还表现在他的精神世界之中,表现在他放弃好的工作,好的环境,孤身一人来到乡下,在最需要知识的地方传播着知识的那种忘我的精神,那咱将青春和生命无私奉献给乡村和艰苦郑重选择。而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如果没有整整一代人的付出和努力,今天这个美好的社会,将会永远停留在画饼充饥的想像之中。

而母亲则和父亲有所不同,因为母亲由于眼界所限知识所限,可能不会有像父亲一样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然而母亲的可贵之处却在于,她以最为原始,最为朴素的真挚的情感,在一个父亲极为陌生的乡村,为父亲营造了一个可供安歇,可供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港湾,她以他生命的全部,看护着父亲,照顾着父亲,使父亲那怕是在最艰苦,最难熬和岁月里,都永远有一块净土让他安歇,为他摭挡风雨,可以这样说,如果说父亲是一块钢,那母亲就是淬火的水,如果说父亲是一块玉,那么母亲就是那盏照亮父亲的灯。

我的父亲母亲就是这样,他们各自是一种美,而走在一起以后,又相互照亮着,相互映衬着,使得对方更加耀眼,更加光彩照人,从而变成了一种共同振动的挚爱之美。

由此可见,《我》剧通过外部形态的表像之美,揭示的是由父亲的奉献和母亲的执着碰撞产生的那种爱,那种精神。这种精神让父亲在最艰苦的地方心灵能够安逸,让母亲的生活有了一个明确的航标。有了这种精神,他们的爱才溅出了绚丽的火花

三、大厚重的象征之美

不记得是谁说过了,一切艺术作品的最后所指,都要通往一种象征,而《我》剧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理所当然地也会走入一种象征之美的境界之中。

我们知道,象片是以有限向无限的一种透射,而《我》剧也不例外,也是通过观赏者可以看到表层和意识,走向象征之美的。

来到乡村,父亲作为一代文化人,之于乡村,之于母亲是一种象征,他象征着一种文明、一种进步、一咱知识和比乡村精彩的外部的世界。这个世界对村对母亲,是美的,是五彩斑澜的。是令母亲和乡村向往的。而母亲之于父亲,则象征着一种质朴、纯真和善良。父亲来自于喧嚣的城市,而乡间的田园风光,则可能是父亲走进乡间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那时的乡村还很贫穷和落后,但对于带着憧憬和理想来到这里的父亲来说,漂亮而又善良的母亲,无异于一道令人惑目的亮丽风景,将艰苦的贫穷的山乡,照耀的一片透亮,乃至变成了他实现理想的一块圣地。而这种相互的象征,也构成了父亲和母亲相爱一生和厚重基础。

由此可见,父亲以母亲是一种象征,母亲对父亲也是一种象征,而两个人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我》剧最具有的东西——文明美和质朴美的完美结合。由此,《我》剧才真正的走入了一种深刻,一种具有厚度的美。

整部影片,故事顺畅,叙事连贯,镜头衔接巧妙,在情感表达上驾轻就熟。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但白璧微瑕),影片太过依赖声音进行叙事,削弱了画面本身的叙事能力。

整部影片,镜头的拉伸,色调的处理,灯光的运用,都体现了生活了质感。尤其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拿捏巧妙。很多方面无一不体现着大片的艺术水准。

一部好的影片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但终会给人留下磨砺不掉的印象。《我的父亲母亲》是通过对表层之美的展示而进入精神之美,又从精神之美,走入象征之美的。通过这三层的迭进,使影片遂步进入一种深刻,一种对文明和质朴的观照,而有了这种深刻和观照,影片也就具备了一种深刻的美和品之不尽的艺术魅力。

父与子的人生旅途

——评《那山 那人 那狗》

电影很多时候是一种相当有张力和弹性的产物,某一部电影表达的主题稍微有些剑走偏锋就会使得所对应的受众群体变小。比如放《罪恶之城》和《低俗小说》就绝对有不买账的。但是有一类电影绝对叫大家捧场 ——比如像《那山那人那狗》这样的亲情类电影。

一个考大学失利的青年心不甘的回到了原来的小山村,情不愿的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开始随着父亲开始第一次带有轮回性质的邮递之路。

我原来说,这个相当于中国的“公路片”或者确切的说是“山路片”。故事在父子的跋山涉水中不断 展开。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隔膜不断消溶。你静静的坐在电影院,面前展开的是滋润到掐一下就会出水的画面和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默默的爱。动容,那是应该的。

关于画面

据说霍建起是做美工出身,所以你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把所有的山色水影包容的淋漓尽致。 在侗族姑娘出现的那个黄昏,画面精致绽放到了绝美。倘若说李安的《卧虎藏龙》里的青山翠竹算得上有读书人的雅致和清傲,张艺谋的《英雄》里的水榭上的打斗的背景暗含着出世的洒脱和矛盾纠结,那么,我愿意说霍建起的这部电影背景有小家碧玉的风情和生活的质感。

这本是一部平静的电影,没有英雄要挽救人质,没有公路上的汽车追逐或者你吃纳米,我被克隆的 科幻把戏。平白到你一定要耐下性子去倾听的电影。所以画面语言也这样为电影内容服务着。

关于矛盾与平衡

父亲和儿子之间是有矛盾的,但是这种矛盾在最后得到了化解。父子之间的感情经过了四个层次 的。出门的时候,父亲看到儿子和妻子亲密的道别,可爱的吃醋,而开始上路的时候,儿子和父亲连走路都离了很远,一路上儿子漫不经心的一路走一路跟着收音机唱歌不停,父亲则不断提醒儿子注意脚下的山路。 他们进了一个村子,给五婆送定期要送但是却根本不存在的信。这里是第一个层次的升华。在进 了侗族的村落以后,他们遇到了侗族姑娘并参加了一场侗族婚礼。父亲在这里含蓄的和儿子谈论起爱情。这里为止可以视做第二个层次。

最后在河边儿子执意要背父亲过河,父亲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儿子已经很强壮高大了,父亲趴在儿子的身上开始哽咽起来。这里是第三个层次。

最后则是走过风雨桥头的时候,信件飞起飞落,父亲,儿子和狗一起收集信件,这里是最后一个 层次。在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中牵涉到了第三个人,儿子的美丽的母亲。儿子埋怨父亲总是叫母亲在家等待。父亲缓缓的流露出对母亲的爱。影片的不断出现的儿子的独白和父亲的记忆的回闪避免了讲述母亲的繁冗,使得语素变得集中而简单。

还有一对矛盾是儿子同深山生活方式的矛盾。儿子在山外的世界寻求一种自我认同,但是没有找 到。山里的环境同他追寻的认同感的差距使得矛盾产生。最后经过父亲一路上带有仪式性质的送信之旅。终于使得这个矛盾达到一个平衡。

还要说到的是父亲与山外世界的矛盾。这个构想算是电影的神来之笔。父亲是深山的产物,淳朴而没有一点心机。他和山外的世界是单向绝缘并对立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在片尾,儿子数落父亲接受山外世界的想法,叮嘱父亲注意和村里人的相处。父亲抱怨:山里还这么复杂。儿子出人意料的给出:”生活是复杂的”这样的答案。父亲才发现,其实儿子已经长大。于是父亲不作声。默默接受。 在这里三对矛盾互相交织。三对矛盾最后都达到平衡。

关于旅途所代表的意义

这本是条没有风景可看而且孤独寂寞的旅程。影片也只摘取了父亲和儿子的三天路程的影像。但是这 段旅程却绝对有着别样的意义。

这段旅程是父亲为了叫儿子熟悉以后的邮递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带有仪式性的跋涉。在这次跋涉以后儿子要作为真正的接班人。而父亲也要退休。父亲在山路上跋涉几十年,退休怎么说都带有悲壮色彩,可是父亲却不悲哀,只是在最后流露出少许的留恋。影片没有在这里拿“悲伤”说事。在这段跋涉以后父亲将退休,儿子将继承工作。这样的维系和传承在这个带有仪式性质的跋涉过程中显得意味深长。 这段旅程是儿子对父亲生活的临摹和父亲对自己生活的重演与总结。原来儿子从来没有陪同父亲走过 这么一段路程。这次路程中他体会到了父亲的辛劳和父亲默默流露的对他和母亲的爱。而他以后也要向父亲这样生活。这是一次对父亲生活的临摹。父亲的最后一趟山路过程中,他不断回忆起过去,所有的点滴好像历历在目,然而,以后这样的生活将不复存在。所以这是一次重演与总结。

这段旅程还是一种轮回与延续。路程是轮回的,从家门口出去还要从家门口回来。父亲在路上跋涉了 几十年,儿子要接着跋涉。儿子曾经到过山外的世界,现在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就好像父亲在影片中说的:山里的人为什么喜欢住在山里,那就像是脚放在鞋里舒服一样。儿子是父亲的生命的轮回与延续,也是父亲工作的轮回与延续。电影的命题在这里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命题再一次被强调。

在这部电影中,虽然名字是叫那山那人那狗,但是狗只是被作为拟人化的龙套出现。少了很多值 得渲染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这部电影的时间实在有些久了,于是几乎都是纯粹客观的来看待它,所以语言中少了许多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