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报告范例

心理学案例报告范例:社交恐怖症案例分析报告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7-12-02 02:58 - 阅读:2656 - 评论:0

摘要:杨晓(化名),女,25岁,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直视别人,怕别人看出不自然表情,不敢和别人交往,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系

统症状。明知这种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精神痛苦2年。诊断为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神经症,社交恐怖症,运用森田疗法结合系统脱敏疗法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杨晓,女性,25岁,未婚,中专文化,私人企业工作,来自农村,姐2人,父母健在,家庭经济状态一般。

2、个人成长史:

家住农村,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怕见人,特别爱面子,争强好胜。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

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有一次因放学回家晚了,父亲以为在外贪玩,我还未来得及解释,就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个耳光,瞬间脸上出

现红红的手掌印,疼得像火烧似的,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

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

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3、精神状态:

着装整洁,貌龄相称,谈话中总是低着头说话,不敢正视人,偶尔抬头看人,便立即躲闪,并表现出局促不安、紧张脸红。明知这

种反应是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并因此而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未患过严重疾病,但上班后害怕与人交流,怕别人注视自己,与人讲话紧张,伴心慌、脸红、气促,好像全身发抖;自

己单独时候无任何反应。

5、社会功能:

不敢与人交往,说话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以至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回避社交场合,产生辞职的想法。

二、主诉:

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不自然的表情2年,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个人陈述:

毕业后进了一家文化传播媒体广告公司,负责电脑设计工作,与人沟通较少。近2年来不愿与人交往,说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

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单位男同事接触,觉得男人

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很内向、很古怪的人”。开会时常常因为紧张,对领导开会具体内容不清。更糟糕的是,现在在女同事、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开始很少去社交场所,包括同学聚会、同事婚礼等,都要找借口推辞,很少与人接触。

工作中负责电脑设计排版,最近效率明显降低,仍然不愿和同事交流。同事说她工作一般还那么清高,自己感觉很痛苦,曾力图克服这

个问题,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主动来寻求

帮助。

四、 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反映:杨晓从小个性内向,孤僻,不合群,对事敏感,家庭和睦,姐姐对她百依百顺,过度宠爱,使她更加娇嫩。她上小学三年级

之前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周围亲戚及外人夸奖她,同学之间的仰视,使她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点,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人,

比其他同龄人都强,应该得到夸奖和宠爱。有一次在班会上,因不慎讲错一句话,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回家后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持

续好长时间。自此,学习成绩开始下滑。

五、 心理测验结果:

(1)做SAS量表(标准分为75分),说明焦虑症状明显;

(2)做SDS量表(标准分为65分),说明抑郁情绪明显;

(3)做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躯体化1.6、强迫症状2.1、人际关系敏感1.8、抑郁2.1、 焦虑2.2 、恐怖3.1 、其他1.2。

由上可以看出,杨晓最显著的是恐怖因子分值高,其次是焦虑、抑郁、强迫因子分值较高。

六、 诊断

1、诊断结果: 非精神性心理紊乱

神经症

社交恐怖症

2、诊断依据:

(1)患者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和有强烈的求治愿望。根据郭念锋(1986)正常与异常心理学原则三项原则,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紊乱。

(2)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不自然的表情,不敢和别人交往,发作时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曾力图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根据ICD-10有关社交恐怖的确诊标准,完全符合焦虑,主要发生在与人交往的特定社交情境,而独处是则不发生,并对恐怖情景的回避为核心症状。

(3)病程两年,评3分;自己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评2分;妨碍了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回避社交场合,评2分;根据许又新神经症诊断评分7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1]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焦虑症和恐怖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两者不同。形成恐怖症的焦虑是有特定的物体或处境所产生的,为了减轻焦虑有回避行为。焦虑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而本求助者却是对人特有的紧焦虑状态,因此排除焦虑症。

(3)与强迫性神经症鉴别:强迫症是对来自自身的某种思想、观念或行为不克制地去想、去做;而恐怖症所害怕的客体和处境是来自外界的。所以排除强迫症。 [2]

4、病因分析:

(1)生物性原因:求助者女性,25岁。

(2)社会性因素:

①家庭教养严厉。

②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同男孩交往不正经”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和错误认知,以至于不敢和异性交往,逐渐发展到不敢与人交往,出

现内容泛化。

(3)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

①成长中同男孩交往是不正经的错误观念和认知。

②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

③个性特征:追求完美,性格内向,孤僻、敏感。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目标的制定: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改变“同男性交往是不正经”的错误观念和认知;

②改善当前与人交往时的紧张局面,可以面对面交流20分钟;③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到中国常模以下。

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理论原理与方法

1、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1)森田疗法是由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创立的,是以治疗神经症为特点的心理治疗,其本质是通过亲自体验去理解以达到治疗目

的,是一种超越言语合理性的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包括:

①(森田)神经质

森田的神经症理论简单地说是一种素质论,神经质的倾向任何人都有,他把这种倾向强烈者称为神经质。

②疑病性素质

森田把神经质发生的基础称为疑病性素质,具有这种素质的人对自己的心身过分地担心,在某种情况下,把任何人都常有的感受、情绪、想法过分地认为是病态,并对之倾注苦恼,实际上什么病也没有,却主观上渐渐地构成病。

③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

森田认为神经质的人“生的欲望”过分强烈,他所指的生的欲望包括从自我保存、食欲等本能的到想获得被人们的承认、向上发展的那

种社会心理的欲望。而死的恐怖中包含了在对欲望追求的同时,怕引起失败,对死及疾病的恐怖,怕种种具有心理价值的东西失去等等。生

的欲望和死的恐怖二者平衡时,则身心健康,两者对立则死的恐怖便会占优势成为引起神经质病态的根源。

④心理机制——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

森田认为神经质发病最重要的是疑病性素质,对症状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精神交互作用,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在疑病基础上所产生的

某种感觉,由于注意力的集中使此种感觉更加敏感,过敏的感觉进一步使注意更加集中并逐渐固定,从而形成症状,形成疾病。而人的主客观,情感和理智,理解与体验之间常有矛盾,森田称之为思想矛盾,如用理智去解决这些矛盾就会导致精神交互作用,精神交互作用是一种心理机制的表现,而思想矛盾是促使精神交互作用发生、持续下去的动力学机制,这在神经质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

(2)森田疗法特点:

①强调用“从现在开始”,“让现实生活中充满活力”等,让病人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②重视患者的实际行动,即“重在行动”、“顺其自然”、像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外表如果能像正常人一样,则心理自然健康起来。

③在现实中接受治疗。让求助者在普通人生活的环境中,给予生活的知道,建立正常人的生活模式,树立自尊心和信心。

④性格修养。帮助求助者努力去扬长避短,通过治疗中的实际行动去陶冶性格、改变性格。

(3)森田疗法的具体应用

通过咨询师与求助者一对一的一周一次的交谈,咨询师同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师在尽可能了解其各方面情况后,不以症

状作为讨论主要内容,鼓励求助者面对现实生活,放弃神经质的抵抗症状的立场,认识到事物不以自己的主观愿望而转移,认识到接受

症状的本来面目,不试图去控制,症状就会改观,最后鼓励求助者要承担自己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在咨询中,咨询师应尽可能用提问

方式启发求助者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过多地采用说服方式,治疗的关键是帮助求助者理解顺应自然的原理。

2、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法是有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建的,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

引起焦虑的作用。

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训练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于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

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界逐渐脱敏。

(三)评估:

做了SAS;SDS;SCL-90三种量表。

(四)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②对咨询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③对咨询方案、收费、时间等,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等方面的规则;

③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②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③ 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权利:

①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其作出明确的理由,并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将转介给另外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②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相关资料;

义务:

①介绍心理咨询的原理和方法;

②介绍国家收费标准;

③介绍自己的业务专长。

(五)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共咨询12次。

咨询收费:50元/次。

心理测验收费:SAS 30元/次,SDS 30元/次,SCL-90 40元/次.

八、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评估阶段:

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杨晓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尤其是重大事件,并协助杨晓作相关的

心理测验,确定主要问题,作出评估和诊断,与杨晓商定咨询目标。

2、心理帮助阶段

通过交流之后,我认为她的症状可通过森田疗法、系统脱敏疗法,予以改变,首先为她作了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敏感的

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②父母对你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你的性格中形成了较

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③少儿时,你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随日

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④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

你已经内化了的有关两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有意无意地使你批判自己的想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常常处在一种是否与异

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⑤具有性格内向、孤僻、追求完美的个性,在经受心灵创伤后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进一步导致了你的自我感

觉恶化,“症状”便日益严重。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与现实问题交织

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回避社会交往、与人交往紧张的缘故。

由此我建议杨晓接受森田疗法的门诊治疗和系统脱敏法系统性咨询,她愿意接受,并约定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首先正确认识两性间的正常交往,摒弃同男性交往不正经的错误观念和认知,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分析症状的幼稚性和症状不符合成

年人逻辑规律,使求助者认识到其观念如儿童一样幼稚,在成年人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其次建议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同事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忽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两位同事的评价动摇了杨晓的“想象观众”观念,认为“可能我在她们面前是没有自己想象的

那么不自然”。同时让她清楚情绪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去改变,应“顺其自然”,以积极态度面对人生。

最后对她的思考、领悟及行为上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对障碍原因对人际交往方面的进一步讨论作出必要的指导。根据杨晓的实

际情况,帮助她去掉一个“怕”字,去掉社交中的自卑感,树立自强、自信的精神,认识正常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色彩,只不过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应酬,过分注意是多余的,强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治疗的关键。制定了进一步的治疗计划:每天坚持写观

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你的态度;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在想象中将想回避又回避不了、最想见又最

怕见的人(某位同事)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然后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驰的反应,最后

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为其布置了“大目标小步走”的与人接触、交谈的作业;加深对障碍产生原因的认识,淡化负

性心理痕迹,提高挫折承受力,树立正确的交往观。通过对森田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的进一步指导,杨晓的人际关系质量有显著改善,

主动开始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能主动与同事进行交往,原先伴有的心跳,脸红的情况也逐步减轻直至消失。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咨询第12次时,杨晓自述“同男性交往不正经”的错误认知和观念已经改变,认识到与男性接触是很正常的交往,与单位同事相处

、谈话时不再紧张,继续坚持放松训练,执行逐步扩大与人交往的范围。

九、 评估:

杨晓自述“同男性交往不正经”的错误认知和观念已经改变,认识到与男性接触是很正常的交往,与人相处、谈话时不再紧张,能将注

意力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已达到预期目标;我同杨晓交流时发现她不再低头说话,可以正视交谈,不再伴有脸红、

气促的症状;做SAS量表(标准分为42分);做SDS量表(标准分为45分);做SCL-90

自评量表,结果显示:躯体化0.8强迫症状1.5、人际

关系敏感0.8、抑郁1.5、焦虑1.6、恐怖1.6、其他0.7。

SAS 量表的标准分已由刚咨询时的75分下降为结束前的42分,SDS量表的标准分也由刚咨询时的65分下降为结束前的45分, SCL-90自评

量表中其恐怖、焦虑、抑郁、强迫因子下降明显,都达到了正常值,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半年后电话随访,已没有原来不自然的

症状,可以和别人随心所欲交流,可以参加同事聚餐、婚礼等场合,工作中讨论问题自己敢发言了,达到预期目的。

十、 总结

社交恐怖症之所以是后天形成的,也就在于社交能力不是与生惧来的。一方面固然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扩大社交面,一

方面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发展,才可能进行人际交往。因此,社交恐怖实际上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青少年难以避免的。不过,还是

个人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才导致了习惯性的社交恐怖,从而形成社交恐怖症,影响着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治疗上应以心理咨询为主,并辅

以心理治疗,如森田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同时强调增强自信、参加集体活动是战胜社交恐怖的关键。

 

第二篇:经典心理学案例

科学心理学所沿用的研究方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自我观察法——一种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 2.实用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思想;3.以操作主义和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现象学和场论 5.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

6.以整体论作为主要方法论指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统称为名人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短时记忆是未经思维加工的记忆,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长时记忆是经过加工的记忆,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记忆分为3个阶段:认识,保持和再现认识就是将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得信息保持就是将信息储存进大脑的一个过程,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记忆"再现就是将储存的信息提取,或者你可以理解为"回忆"

苏东坡效应

个体的自我,就它的最广的含义说,是一切个体能够叫做“我的”之总和。

狭义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感知与控制的脑的机能活动。

就自我的成分而言,自我可相对区分为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即:

物质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躯体和外部世界中属于他的那一部分的反映。

社会的自我:个体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反映,是个体自我的中心部分。

精神的自我:个体能够感知与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特征,这是个体自我的核心之所在

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是个模模糊糊的认识。这就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苏东坡效应”。

美国控制论专家创立模糊集合理论

一方面,角色扮演者对“自我”的认识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又使得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增添了难度。鉴此,“苏东坡效应”无疑给我们敲起了警钟。

克服“苏东坡效应”的办法,是深入“此山中”探幽微,跳出“此山外”览全景。概而言之,就是要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视角”的“结合点”上对准“焦距”。

自我认识的透明度与自我的成熟程度是成正比的,对自我认识得愈清晰,其自我的成熟程度 就愈高,反之则低。 自我认识的透明度与自我的成熟程度是成正比的,对自我认识得愈清晰,其自我的成熟程度就愈高,反之则低。

其错误在于: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

1、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 2、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

怎样克服晕轮效应?

第一,注意“投射倾向” 第二,注意“第一印象” 第三,注意“刻板印象” 第四,避免“以貌取人” 第五,避免“循环证实”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社会真实的基础其二,反映了大脑对巨量复杂信息进行简约化处理加工的特性其三,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总是习惯性地从某一群体,而不是从组成这个群体的成员个人角度去认知 其四,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那些十分突出的特征总比那些不醒目的特征更会给认知者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多看效应

心理学家查荣茨的实验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六度分离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

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六度理论:“你和任何一

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

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

人。”

空间实验

1、亲密距离

其范围在15厘米之内,身体上的接触表现为挽臂,促膝谈心。

2、个人距离

其近范围为46~76厘米,恰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3、社交距离

近范围为1.2~2.1米,远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4、公众距离

近范围为3.7~7.6米,远范围7.6米之外。 责任分散 去个体化,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

吃”就是去个体化的典型例子。

鸡尾酒会效应

实验:

最佳的味、景、声组合更容易让人们感觉到节日的气氛。如果将上述这一最佳组合的各要素分离开来的话,任何人也不会感觉到有什么节日气息,只有当它们同时出现在特定的场合时,才体现出圣诞节特有的魅力。

阿希实验

(一)相符行为

个人行为与团体行为相一致,或团体中的一部分人的行为与另一部分人的行为相一致的现

象,主要包括从众、众从和服从。

(二)从众概述

1、从众定义及其分析

从众是个人在社会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从众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容易出现呢?

(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2)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4)不愿意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压力。

2、从众与顺从

顺从行为:行为上与团体一致,但内心态度并未改变,保留着个人原来的观点而去符合客观要求,作出权宜的行为改变。

3、反从众与独立

(三)从众行为的影响方式1、团体规范的影响2、信息影响

(四)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团体规模2、团体凝聚力3、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4、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对个人从众的影响(1)“反从众者”的作用(2)团体成员态度改变对个人从众的影响(3)团体行为与个人认知的差距5、个性特征与性别差异

五)研究从众行为的意义

1、良好的社会风尚应大力宣传,造成一种社会舆论,使人们感到无形压力的存在,从而发生从众行为。

2、反从众行为或独立行为,不能一概认为是消极的,这主要看反从众行为或独立的行为本身的性质。

3、在任何一个团体总有一小部分成员对团体的准则或决议持有不同的观点,这完全是正常的现象。

)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

1、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

(1)一致性(2)独立性(3)权威性

2、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

(1)多数派成员内部意见分歧(2)多数派内部缺乏团体凝聚力

(3)多数派成员不明确所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

三)阻碍众从行为产生的因素

1、少数派成员内部意见的非一致性

2、多数派内部的齐心协力

(四)研究众从行为的意义

1、没有少数派,就不会出现变革2、对众从行为的研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变 革,加速社会的发展进程,并妥善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有关不服从的情况

(1)抗拒(2)消极抵制(3)自由主义的态度4、服从与从众、众从的关系

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他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

爱护,他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都会影响到服从。(2)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也都会影响到他对命令的服从。

(3)情境因素。服从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合法权力。 第二,责任转移。

(三)研究服从行为的意义

1、团体的规范对每一个人来说,不管是否愿意,都必须服从,否则就不可能有正常的社会生活。2、团体领导是团体中的核心人物,对领导的服从也是必要的。3、在服从领导和服从权威人物的问题上,要注意反对盲目的服从。

霍桑实验是指19xx年至19xx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

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连串实验。

(1)照明实验(19xx年11月—19xx年4月)劳动绩效与照明无关

(2)福利实验(1927—1932)人际关系是比福利措施更重要的因素

3)访谈实验(1928—1931)工作绩效与在组织中的身份和地位、人际关系有关

(4)观察研究(1931—1932)“非正式群体”

霍桑实验是20世纪20年代末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实验,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即人际关系理论。这个实验是以科学管理学派提出的假设为前提,即改善工作条件就会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一系列的实验却表明,工作条件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和工厂中非正式组织

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更大。

启示:①重视工作中人的因素。 ②重视非正式组织的重要影响。③揭示了组织中发展持久合作的重要性。

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心理学家克劳特的实验

“标签效应”有其两个方面:即正面、积极的效应和负面、消极的效应。

目的颤抖

由于做事过度用力或意念过于集中,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反而做糟了。

耶尔克斯-道德逊定律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在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学习效率有随随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其最佳水平则为较高的动机强度;在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学习效率反而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下降,其最佳水平为低于中等水平的动机强度;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度居中为最佳水平。

四、出丑效应

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此种现象称为仰巴脚效应。

鲶鱼效应

首先,如果鲶鱼本体代表领导者。

鲶鱼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

1、办事果断、雷厉风行 2、说话算话、强势作风 3、倡导创新、结果导向

4、成就需求、前瞻视野 5、系统视角、敢于变革

其次,如果鲶鱼代表团队中一员。

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 。适当地吸引一些鲶鱼加入团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再次,如果鲶鱼代表让人来劲的工作内容。 工作中的鲶鱼代表着丰富的工作内容、令人来

劲的责权利、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其他岗位体验等等。

恐惧实验

由这个实验华生得出以下结论:

(1)人的各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条件作用逐渐形成的(2)由条件反射形成的情绪具有扩散和迁移作用(3)在适应的条件下可形成分化条件情绪反应

十、社会助长与惰化

一)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

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里特的实验

(二)社会干扰

当场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

效率下降的现象。

(二)社会惰化

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社会惰化的原因有三个 :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

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

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

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 :

(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

、感觉剥夺

(一)感觉的定义

1、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能够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实现自我调节。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创造力已成为当今智力开发的核心

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从松驰状态转入高度紧张状态,需要给予适度的刺激:社会刺激因素 工作刺激因素 自我刺激因素 物质刺激因素

十三、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

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

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过度理由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的实验

过度理由将对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着作用,人们为了

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人们总是喜欢为发生过的行

为寻找原因。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还往往是先找那些

显而易见的。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人

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了。

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给我们两个启示:

第一,不要止步于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入发掘外部理由

背后的原因,哪怕这种理由看上去是一种无稽之谈。

第二,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于

充分的外部理由。

第一,不要止步于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入发掘外部理由

背后的原因,哪怕这种理由看上去是一种无稽之谈。

第二,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于

充分的外部理由。

(二)海德“平衡理论”的主要观点

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调和时,其认知系统便呈现平衡,反之,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矛盾时,其认知系统便呈现不平衡状态。

(三)菲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其一,协调-彼此不发生矛盾;其二,不相关-彼此没有关系;其三,不协调-彼此发生矛盾。

不协调有程度上的差别,这取决于两个因素,

其一,认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不协调认知的重要性越大,它可能造成的不协调程度也就越大。

其二,不协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四)消除认知不协调的方法有哪些?

(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于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状态。

(五)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

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 ,但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

十七、精神奖励实验:

如何奖励下属:①奖励的标准必须有一个可借鉴的标准 ②奖励必须及时 ③在奖励的方式上,不可过分注重物质奖励

怎样处理下属间的冲突 :①下属之间发生冲突之后,领导者必须迅速处理②领导者应始终居于支配全局的有利地位③若冲突双方无法进行协调或和解时,领导者必须本着公平的原则着手解决

十八、希望效应

林德曼的实验

他的实验表明,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自己充满信心,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困难

而存活下来,并取得成功。

九、皮格马利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别人的期许会影响自己的做法

管理者期许的力量

员工自我期许的力量

加勒提亚效应: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期望值极大地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行为结果。 二十、激励实验

从广义上看,激励就是调动人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包括外部因素(目标、诱因)与内部因素(需要等)两方面。

在狭义上,激励(Motivation)指内部因素,即个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degree of readiness)。

“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二)激励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

不论从个人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精神激励应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的追求将被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奥格登的警觉实验

组别 激励方式 误差次数

A 无激励 24

B 个人精神激励 8

C 集体精神激励 14

D 个人物质激励 11

2.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的原则对田径对员进行的实验

正激励是主动性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激励

3.内激励与外激励相结合、以内激励为主的原则 对外酬的感觉

低---------------------------------------高

1.理由不足(不稳定)

2.觉得受到外激(稳定)

3.觉得受到内激(稳定)

4.理由过分(不稳定)

在只有外酬(情况2)或毫无外酬但工作本身十分有趣、有吸引力(情况3)时,人们分别处于外激或内激状态,情况就较简单,行为具有稳定性质,内激励与外激励呈正相关关系,二者相得益彰。但当既无外酬、工作又很枯燥、行为的理由不足(情况

1)或既有强有力的外酬、活动本身又很有兴趣、行为的理由过分(情况4)时,情况较为复杂,难于判断行为的原因,行为具有不稳定的性质,内激励与外激励呈负相关 理由不足”实验

“理由过分”实验

二者的负相关关系,体现了内激励的主导作用,超出了常识之外,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从而导致错误的激励措施。

二十一、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是指在治疗中向病人提供安慰剂、由治疗的期望而造成的症状减轻或病情的好转。

安慰剂效应属于暗示效应。

一、团体公约

团体的公约、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比个别劝说的效果要好。

管理启示:

二、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 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要学会面对自己。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第四,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

破窗效应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19xx年提出“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 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四、登门槛效应

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五、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xx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拆屋效应也是谈判中常用的和有效的技巧

六、身体语言

解读身体语言之辞典

重复 、矛盾、等同、强调、调节

解读身体语言之意在言外

配合、自信、紧张、缺乏安全感、挫折、防卫

七、投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

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

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

的特征。

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正如考试失败,并不一定会导致侵犯他人。挫折主要导致产生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

九、半途效应

乐羊子的故事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有两个:

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上,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跳蚤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时,便灰心丧气,认为这件事自己永远都办不到,并忽视自身力量的壮大和外界条件的改变,放弃实现目标的努力。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陷在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一次次丧失唾手可得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一生。

启示:面对挑战,积极地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可以盖过一个人

高超的能力和美好的容貌,而成为斩断荆棘的利器。

二、毛虫实验

从众心理的产生

认清压力 勇于表现 做你自己

习惯为什么如此难以改变呢?就因为它们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

改变习惯(潜意识)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有意识地与潜意识进行沟通与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才能生成一套新的潜意识的运行程序。

七个培养习惯的步骤:

渴望、决定、宣告、坚定、去做、找个同伴、依靠自己

情绪实验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心理现象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凡不能满足人的渴求的事物,或与人的意向相违背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性质的体验,如忿怒、哀怨、憎恨等。

(二)情绪、情感和需要

(三)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情绪通常是在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态度,对于这些受社会关系制约的态度的反映,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 。 情绪与情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

一方面人的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的高级情感,也可能以鲜明的、暴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另一方面,那些与人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能由赋予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是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人类体现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的。

四、蛇桥实验

启示: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如果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得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反而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五、延迟满足实验

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网络依赖

“T型人格”是一种爱寻求刺激的、爱冒险的人格特征,它分为T+型和T-型。T+型从事的冒险活动是被社会所认可的;T-型所从事的冒险就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

六、心理放大镜

在人际关系中,有人总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令对方原形毕露,显得一无是处,也使得自己无法信任他人,交到朋友。

七、社会顾虑

瓦伯纳与阿尔伯的实验

在大众面前感到不自在,这就是所谓社会顾虑倾向。社会顾虑倾向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研究的结果认为他(她)与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但不管怎样,社会顾虑倾向是作为团体情境下个体心理效应的一种。

要真正克服惧怕当众讲话的心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害怕当众说话。

2、应当以适当方式对演讲进行充分的准备。

3、在演讲的过程中还应当尽量避免自己不安的反面刺激。

4、尽量了解你的听众,这也是减少社会顾虑的有效办法。

八、蜜蜂实验

哲学解读: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2)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轻举妄动”。

管理启示:

管理模糊性、管理不确定性、管理变革,业已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头号任务。不确定性已经并将长期成为折磨企业的一种“慢性疾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