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绪论怎么写?

学术论文绪论怎么写?

绪论--提出观点。对本论内容加以简要介绍,把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绪论要求写得精炼、明确,字数不宜多。

常见的绪论写法有: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见解,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

-提示内容要点。

-因事发问,启人思考。

-从日常生活现象写起。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如何写好学术论文之「绪论」

(一)关于学位论文之「绪论」,大致上有四个重点,必须先厘清,并好好掌握。

1.问题提出:研究动机、目的及问题陈述

2.文献评论

3.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

4.论文重点说明

(二)关于「绪论」之写作,吾人所必须掌握的前述四个重点,就是在进行研究计画书撰写时之四大重点。

1.问题提出:

吾人在进行研究计划书之撰写时,就必须对「问题提出」部份特别予以重视,并将它「说清楚,讲明白」,惟有自己先搞清楚自己所欲研究的主题与相关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才有可能谈论其它问题。

2.文献评论:

针对自己所欲研究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在古今中外既存的研究文献上,先了解和搜集既有的研究成果为何?经过一定之处理步骤:概观(归类)、摘要、批判、建议,然后找出其优缺点,同时针对其所采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予以批判,进而提出作者个人针对自己探讨此一主题和相关问题时,应采取何种研究途径与方法较为妥适,以超越他人。

3.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

此三者是具有密切相关的三种不同东西,必须分辨清楚,同时考量,此三者可视

为学位论文的核心或心脏地带,因而一篇学位论文的成败,可以说是系于作者个人对此三者之功力与作法。若处理得宜,则学位论文约有70~80分;若未处理或处理不当,则学位论文常被视为不入流,无法达到最低标准70分。由此可见,吾人在处理学位论文时,对于研究途径、研究架构、研究方法等三者,必须予以特别重视。

4.论文重点说明:

在说明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之后,作者宜根据自己所提出的研究架构作适当的布局,特别是在说明相关之理论与发展史后,必须再针对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其主体之重点,究竟可分成几部份,他们分别在研究架构上各处于何种区块,吾人可依序分章提出探讨。换言,论文的主要章节说明与架构密切相关,且是根据作者自己所提出之架构开展出来的。一个研究架构大致上可分为几个区块,一个章节对应一个区块,由此可见,主要章节说明与研究架构密不可分,唯有先绘制好妥善的研究架构图,始能简单扼要地做好论文重点说明。

(三)关于「问题提出」

1.要扣紧研究主题,然后提出相关问题是什么?有几个?分别为何?

2.要有问题意识,整篇论文之「问题提出」,就是要有「问题意识」,并针对作者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的思考。

3.关于「问题提出」

(1)研究动机与问题界定——所谓问题之界定,指问题背景、问题内涵(欲解决何种问题)、研究范围等。

(2)研究目的、意义、重要性与价值。

(3)关于「研究限制」方面,可在此先提出,但更好的做法是最后在结论中才提出。

(4)关于「研究假设」是否有?若该论文有「研究假设」,如何陈述,必须先搞清楚研究假设之定义后,然后审慎处理之。

(5)论文写作的六个主轴(5WIH)

1.What(事象)何事

2.When(时间)何时

3.Where(空间)何地

4.Who(人物)何人

5.Why(理由)为何

6.How(经过、手段)如何

这六个主轴,最值得处理的为What、Why、How的问题,颇值吾人循此三主轴之一,好好思考。

(6)简言之,关于「问题提出」,就是要扣紧主题,且要有浓烈的「问题意识」,进而针对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掌握住重点,简

单扼要地「说清楚,讲明白」,以利自己和他人一开始就知道作者到底要探讨何问题,解决何问题。

(四)关于「文献评论」

1.文献评论主要是在作者先搞清楚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后,针对自己

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到底在古今中外既存研究文献中,已有那

些研究成果,作者必须先搞清楚,也让别人能很快的作一概括的重点式了解,进而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顾过去前瞻未来,站在该研究领域之前延,针对该主题与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文献探讨之步骤主要有四:

(1)概观(归类)

(2)摘要

(3)批判

(4)建议

3.相关文献之分类,举例如下:

A式(一般性研究):

1.有关理论方面之相关研究文献

2.一般性之相关研究文献

B式(实证研究):

1.相关概念之文献

2.相关理论研究之文献

3.相关实证研究之文献

4.相关理论之探讨与说明

(1)说明与研究题目有关且与欲探索之研究问题颇具相关之理论为何种理论,可简列数个,并以一个段落说明即可(即N个理论)。

(2)针对所欲探讨之题目与欲研究问题最具相关性且作者最感兴趣的某一个理论详加讨论(即一个理论)。*概念→理论

5.文献评论之最后段落,宜针对前人之研究成果所采用之研究途径、方法作一批判,并说明其优缺点,进而针对作者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作者

自认宜先采用何种研究途径,再采取何种研究方法,以利突显自己的研究法,有别于他人,进而超越他人之研究成果。这些只需在此以3~5行字简单提出即可。至于详细的说明,作者可在下一部份,正式说明研究途径、研究架构、研究方法时再论及。

(五)关于「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

1.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

(1)何谓研究途径(approach)?基本上,是指选择问题与相关数据的标准,主要是指作者拟从何种角度切入去探讨该主题与相关问题。

(2)何谓研究方法(method)?基本上,是指搜集与处理数据的程序与手段,主要是指作者针对自己所欲探讨之主题与相关问题,拟如何进行搜集和分 析资料。

(3)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是二具密切相但不相同的东西,应分辨清楚,不可混同,且前后顺序有别,不可前后倒置,应该先决定采用何种研究途径(approach),然后再决定采用何种研究方法(method),绝对不可先谈研究

方法再谈研究途径,亦不宜只谈研究方法,不谈研究途径。

(4)研究途径宜采一个,若有必要亦可采二种研究途径,但不宜过多,以免自找麻烦。但是研究方法通常采二种以上,以利透过多种研究究方法进行资 料搜和分析,增强研究成果。

2.研究架构

(1)研究架构或称分析架构,是作者针对拟研究主题进行整个思考、研究、分析的架构,此一研究架构是作者解析该主题与相关问题的法宝,最具关键性与重要性,故必须特别审慎处理。

(2)研究架构包括二个重点

1.研究架构图

A.研究架构图如同盖房子的建筑图,极为重要,作者必须心中要有研究架构图,但分二阶段处理:

(A)研究计划书宜有一研究架构图。

(B)学位论文中,是否要有研究架构图应考量所属之专业研究领域之性质、行规各所探讨主题之性质,并经作者与其指导教授研商后,再决定是否放入。

B.研究架构图与研究流程图绝不相同,有些人常将研究流程图误为研究架构图,或将研究流程图植入研究架构图中,此种谬误作者务必特别留意并避免。

2.研究架构图之文字说明

针对所探讨之研究架构之若干重要区块,作一整体说明,并分别说明,约0.5~1页左右即可。

3.整个研究架包括研究架构图与文字说明,共约2页。

4.创见与研究架构具密切关系,因而创新的想法必须在规划研究架构时就植入,并具体突显出来,否则研究之结论难以产生「创见」。

(六)关于「论文重点说明」

1.绪论中的「论文重点说明」,即主要章节说明,它是根据所探讨的主题、提出的研究架构和论文大纲,作一整体思考而呈现出来的。

2.主要章节说明只简单扼要地说明各章节主要重点,每一章节约3~5行字,大多用号表示出所欲探讨之问题与重点,有几章就有几个段落,段落分明,条理清楚,不可长篇大论,且将各章节重点连结在一起,简单扼要即可,约2~ 3页。

3.学位论文完成后之「结论」,亦可以2~3行字,放入绪论四大重点中的最后一落,以利读者在看完绪论后,就能明了该论文之结论,此乃近几年来创新的作法,相当可取,提供各位参考。

 

第二篇:论文绪论

绪 论

1.研究的时代背景

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大众对旅游需求的多元化,以海洋生物和极地动物为观展主体的主题公园,是国内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热点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兴建,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包括大连、天津、成都、青岛、武汉等地的数家大型海洋极地公园。海洋主题公园是集合了海洋生物研究与展示、海洋环境教育推广与科普、海洋极地动物表演、海洋文化传播等多项功能为一身的复合型娱乐旅游空间,是开展海洋科学知识普及、展示海洋极地研究成果、传播海洋极地文化以及满足人们接近海洋、了解海洋的一种主要旅游载体。

海洋主题公园中包含着形式各异的场馆建筑,其中场馆的建筑形态和建筑外在视觉样式在扮演着一个多重角色,它既是包裹在场馆建筑本身的“建筑表皮”,也是室外主题景观的一部分,甚至是形成海洋极地主题景观的主体部分,在功能上则起到建筑内部使用和外部景观的过渡作用。对于这类特定建筑物的外包装视觉设计和园区内的景观形象视觉设计,目前尚在探索和试探性的设计阶段,并未形成系统的设计体系。原因是这类设计方案涉及到众多的设计学科与门类,其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均有交叉,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设计真空区域。

学科交叉本身就是一种时代主题,交叉点往往涉及到学科最敏感的新增长点。而建筑包装设计中连接了建筑、结构、视觉、传播、景观等一系列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在实际应用的发展中形成了以景观视觉交互为中心、以视觉传递为主要手段的设计方法。本论文的撰写是建立在形象景观设计与视觉语言理解的基础上,以成都极地海洋公园的设计实例为基础,从实例中总结关于视觉语言设计方法在新的建筑景观包装领域的应用规律。尝试分析视觉语言设计中对所承载的信息内容传递过程,用视觉传达的角度论述关于景观包装设计的特点与方向。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针对目前国内出现的新型主题公园形式——海洋极地主题公园,此类项目中涉及的场馆建筑外观设计、景观设计和视觉形象设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探讨和总结设计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找到合理运用视觉语言的规律,为海洋主题公园中的场馆形象包装类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结合成都极地海洋公园的具体设计实例,通过对其中有特点的设计局部进行分析,总结出关于视觉语言在特定项目中的设计方法,并为景观与建筑形象包装行业所运用,完善作为交叉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通过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够探索出较为成熟的建筑景观包装视觉设计规律。

3.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论文具体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即绪论、海洋主题公园建筑包装设计综述、场馆形象包装的建筑表皮作用、视觉符号的编码与解码,海洋公园中指示系统的形象化。

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课题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方法,此部分内容是对本论文大体情况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对整篇文章进行把握。

第一章是对海洋主题公园建筑包装设计的内容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海洋主题公园这类设计类别的产生背景和概况。对其中建筑景观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做主要说明,其设计包含了场馆建筑单体的外观形象包装设计、地面铺装分区设计、指示系统与视觉包装相结合的形象导视设计。这类设计中连接了建筑、结构、视觉传达、传播、景观、心理等一系列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在实际应用的发展中形成了以景观视觉交互为中心、以视觉传递为主要手段的设计方法。

第二章是场馆建筑外观包装的建筑表皮作用,主要介绍了作为建筑表皮存在的包装视觉形象所具有的符号性特征,并结合实际应用论述了有关建筑表皮的发展历史和当代建筑表皮的设计理念。以成都极地海洋公园中的设计成果为具体实例,论述了海洋主题公园中场馆建筑的建筑表皮设计方法。

第三章讲述的是视觉符号的编码与解码。作为建筑景观包装设计,其设计成果主要是以视觉传递的形式展示在游客面前,而建筑包装中视觉语言有着自己特定的运用规律,并且视觉形象的创造是符合视觉语言设计过程的。还通过实例论证了在视觉形象的传递过程中的特点,主要是围绕视觉传递的共鸣性展开,结合行为心理学分析视觉语言的创造规律。

第四章是海洋公园中指示系统的形象化。这其中的指示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括,其指示系统与传统的城市指示系统不同,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通过地面分区形成的区域划分,以场馆建筑包装形成的视觉形象,通过标志性主题雕塑给游客的强化提示,与视觉形象相结合的导视系统。

本篇论文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诸多领域的相关理论,并运用了实证研究法、分析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实际案例出发,通过对海洋主题公园内的视觉形象设计进行分析,力图说明在建筑景观包装领域中视觉语言的运用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