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格式及写作规范

外国语学院英语论文格式规范

一、题目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除了英语小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另外:除了题目外,论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二、作者

外国语学院 2001级英语教育

1030120011XX XXX 指导老师:XXX

(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三、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

四、关键词

【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English; 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

五、正文

1. 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

2.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 …. And it can be clearly seen in the below examples:

(1)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2) I am not a poet. 我不是诗人。

(正文中的例子以(1),(2)…为序号排列,直至最后一个例子;而①, ②…则为脚注或尾注的上标序号)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3.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idioms

(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的编号:1. ,2., 3.,…;节的编号:1.1,1.2…,2.1,2.2…;小节的编号为:1.1.1, 1.1.2…。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

In conclusion, ….

3.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dioms

….

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

(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

3.2.1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i) ….

….

(ii) ….

….

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号,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

常亮,―关于英语的偏离否定‖[J] 。《外国语文》,1993,4:44。

冯树健,―否定之否定新说‖[J] 。《英语辅导》,1998,6:11。

李光陵,―不完全否定浅析‖ [J] 。《大学英语》,2000,30:30。

(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所有文献的排列顺序:尾注:按照编号顺序。夹注:英文文献----网络文献----汉语文献,各个文献的先后以作者的姓氏字母或拼音为序,不用单独加序号或编号;每个参考文献的第二行起必须缩进4个英文字符;1.5倍行距;另外,与文中的夹注一一对应;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写法请参照写作指南中附件2的内容)

(以下内容单独一页)

英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 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专利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举例】

[13]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 07 26.

8.标准

【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举例】

[14]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9.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举例】

[1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

//www./pub/wml.txt/980810 2.html, 1998 08 16/1998 10 04.

[17]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英文版 [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特别说明:凡出现在"参考文献"项中的标点符号都失去了其原有意义,且其中所有标点必须是半角,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有半角/全解转换,则换到半角状态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没有这一转换功能,直接关闭中文输入法,在英文输入状态下输入即可.

其实,很多输入法(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搜狐输入法)都提供了四种组合:

(1)中文标点+ 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而这时,我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是一定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2)中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这时,我还是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也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上面列出的符号,中间没有任何的空格,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我看只是-的宽度有一点点不同,其它都一样

(3)英文标点+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4)英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从这两项可以明显的看出,半角和全角其实最大的差别是所占的宽度不一样,这一点对于数字来说最为明显,而英文标点明显要比中文标点细小很多(也许因为英文中,标点的功能没有中文那么复杂,就是说英文中标点符号的能力没有中文那么强大)

所以,很多人在写"参考文献" 时,总是觉得用英文标点+半角很不清楚,间距也太小,其实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你觉得真的太小不好看,就用英文标点+全角吧而在[1] 之后,一般也都有一个空格

更为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从附件中下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查看,不过,很长很烦,拿出点耐心看吧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应置于本页页脚,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英语学位论文打印排版规范

汉英习语的对比研究

(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摘要】汉英的习语问题是个既简单有复杂……

……

……

(中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黑体五号字,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缩进2个汉字字符,方括号中的―摘要‖两个字之间空一格;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楷体五号字,不加粗,单倍行距;第二行起要顶格;字数约400字,约8-10行;)

【关键词】习语;对比;英语;汉语

(中文关键词:题目采用黑体五号字,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缩进2个汉字字符;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楷体五号字,不加粗,单倍行距;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不空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

一、基本格式:

论文只能打印在每页纸的一面上,不得打印在正反面上。论文纸的大小尺寸为A4纸打印。侧面装订。

二、题名页:

论文题名页上打印格式基本相近,中、英文对照,中文题目页在第一页,英文题目页在第二页。一般由顶部往下三分之一页处打印论文题目,论文题目都用大写字母,下隔八行打印论文调查者姓名、所属电大,再下隔八行视实际情况打上提交日期XX年XX月XX日以及课程名称:论文项目设计

上述各项内容都应打印在论文题名页的中间部位。

三、摘要及关键词页

摘要及关键词页上打印格式同论文题名页,中、英文对照,中文题目页在上,英文题目页在下。一般根据提要的内容多少安排打印。中文题目摘要采用宋体一号,加粗,摘要正文部分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字题目部分采用宋体三号,加粗,关键字短语部分采用宋体,小四号。英文题目摘要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摘要正文部分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小四。

四、致谢页

学员可以自选致谢页,一般不要求写中文。英文大标题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正文部分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小四。

五、目录页

英文大标题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小标题部分统一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三号,加粗。注意在右方注明对应的页号,中间虚线连接。

六、正文页

论文的正文需隔行打印,正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小四。大标题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三号、加粗字。副标题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三号、加粗。

七、尾注、参考文献页与附录页

尾注、参考文献页与附录页(大标题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一号,加粗)正文部分如尾注、参考文献目录与附录可不必隔行打印,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科技论文或学位论文(一)

How to Write a Technical Paper or Thesis in English (Part One)

这学期旁听了一门博士后期课程的综合讲义课,类似于国内的《科技英语》,主要讲科技论文的英语写作。Mr. Anthony老师来自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这个大学与山口大学一直有很多合作交流。听下来,觉得还是受益颇多,不仅限于英文表达上面,中文写作在许多地方也是融会贯通的。所以将自己所学和所想的总结一下,希望能够对正在读研的朋友们有些帮助。

我们平时所写的科技论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投向各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另一种则是毕业所提交的硕士论文或者博士论文。两者的写法自然有很大区别,但是就逻辑思路上来说是一致的。众所周知,论文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引言(Introduction);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文章的目的及研究方法(Purpose and Method);具体研究内容(Contents);结论和展望(Conclusions or Summary)。

下面分别细说。在这之前,我有个建议:在写任何一部分或者毕业论文的一章时,先圈定好若干关键词(Key words),然后围绕着这几个关键词来写,并不时回头检查有没有偏题太远。

2.1 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占全文的篇幅不多,但却很重要,尤其在投往杂志的论文中。引言中要讲述问题、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目的。

在一篇学位论文中,引言的结构应该像哑铃(Dumb-bell)。从大到小,再从小放大。背景从大方面写起,但是不可以过大显得漫无边际。以我所做的研究为例,我所研究的是岩土中的开挖卸载问题,具体到无粘性散粒体(诸如砂)的卸载行为。那么我最多可以写到―因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出现许多地下开挖工程,诸如各种隧道、地下室、路堑边坡等‖,如果扯到―土木工程或者岩土工程的发展历史‖便有些极度脱节了。大的背景说完之后应该要说到具体的问题,然后是再具体的技术或理论问题(分几个层次视个人研究而定),这就缩小到了哑铃的中心。然后再慢慢放大开去,由具体的问题引发的不同深浅层次的问题。

2.2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可以写在引言中,也可以单独作为一部分或者一章写在论文中。正如Anthony老师所说,文献综述很容易被写成―超市购物单‖。(Super Market Shopping List)。谁做了什么,谁

做了什么,谁又做了什么。。。以前导师也教导我们,写文献综述不能只是罗列甚至直接从别人的原文中剪过来,而是要用自己的话去写,这就要建立在充分理解了别人所做的工作的基础上。

我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往往还会陷入一种困境,越写越多,抓不住重点,觉得很多都多少有些相关,结果就像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种情况,往往也是对自己所做的研究还没有彻底认识清楚的表现。

这里顺便插一句有关文献阅读的问题。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读的,我会先看摘要,再看结论,如果和自己的研究关联很大,再去看具体内容,同时会去特别关注作者如何写引言。发现顶级杂志刊登的文章很多引言都写的特别好,那种看了一目了然特别顺畅的感觉,这无疑是需要功底的。

2.3 既有研究和自己的研究之间的区别(Gap)

这部分一定要写,但是不需要写很长,尤其不需要废话,长刀直入就好了。说明为什么要做自己的研究,自己所做的研究和既有研究的不同之处。一般有以下原因,比如,(1)前人未发现的新视点或新领域(包括新方法、新思路等);(2)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持有不同意见。

2.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或目标一定要写清楚,本研究到底想要干什么以及达到什么预期结果。意义可写可不写,很多研究是不是有实际应用价值或者理论意义,短期内很难判断或者各人所持的意见会很不同,即使自己做了评价也不算数的。

引言和文献综述是要和全文呼应的,写好这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常为之头痛,反复的修改,有时候甚至是全部翻新。但反复修改后,确实发现逻辑思路比之前清楚多了。所以建议大家也反复阅读并修改自己所写的引言和文献综述,直至让自己和别人都明白。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科技论文或学位论文(二)

——文献综述中的四点注意事项

本篇说说文章中尤其是文献综述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概括来说,主要有四点注意事项。

1.引用方式

文献综述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单引,另一种是复引。尤其在开篇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给出综述性的语句。

复引往往都是简述,若干作者做了相似的研究或者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或者针对某个问题有若干种不同的方法或模型等。例如下面的例子:

At the continuum level this―frozen elastic energy‖appears as ??stored plastic work‘‘

[7–11]. …Several such models are currently being used to explain the behaviour of sands and over-consolidated clays, e.g. [13–17].

这种情况下,不会具体地去介绍单个作者的工作,只是一笔带过。

单引则是具体地介绍某一篇文献,***做了什么研究,并得出了什么结论之类。比如:

―As shown by Rice [30], the free energy function is in general a functional of the time history of the internal variables‖。单引往往是作者更加关心的研究,或者可以说与本文的研究有某些联系。

2.要有评论。Be Critical!

文献综述不是列举,不能够只说―谁谁谁做了什么‖,而要给出自己的评论,也就是Be Critical! 前人的研究得出了什么样的主要结论,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或者既有研究还有什么需要改进和补充的地方,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

例如:―However these models have proved inadequate to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more heavily over-consolidated clays and sands.‖(然而这些模型被证明无法充分地解释粘土和砂的超固结行为)

3.动词的时态选择

动词的时态很重要,却也常常是我们容易迷惑的地方。在未上这门课之前,我也是稀里糊涂的,尤其对何时用现在时、何时用过去时搞不清楚。科技文献中一般多采用被动语态,有时候也会采用团体主动语态,比如we do…,切忌说I do…。动词包括两类,一类是报道动词(Reporting Verb); 另一类是信息动词(Information Verb)。下面这个例句:

A major cause of dilation in granular material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ndividual grains must ride up over each other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shear strains, as was graphically demonstrated by Reynolds

[2].

这里,was demonstrated就是报道动词,谁做了、指出了、发现了…什么;is due to

是信息动词,是表述具体的信息中所用到的动词。这两类动词用何种时态,很有讲究。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中用的较多的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对于报道动词:(1)如果是单引某个研究,往往用过去时,因为这是所引作者已经完成的研究,比如Roscoe

[3] observed the localization phenomenon in different soils using test walls and the centrifuge

technique.;(2)如果是表述一般的评论或信息,则用现在时,比如‖Soil is known to be much influenced by stress path.‖(土被认为受到应力路径的很大影响),这个结论是大家所熟知的并公认的。(3)对于研究的评论或复引时文献中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多用现在完成时或者过去完成时。比如: Collins and Houlsby [23], following earlier work by Ziegler [24], have shown that, in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flow rule will be non-associated.

对于信息动词:(1)如果是一般的结论(被大家所公认或者熟知),现在时;(2)所引作者的结论或研究内容只在当时或者过去某段时间内成立,或者你对该作者的结论持有不同的意见时,则用过去时或者过去完成时。表示你认为这个研究给出的信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连接词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时虽然引用的是不同作者的文章,但是有些研究之间应该有某些共同点或者与你所做的研究有些相互联系。所以我们在引述别人的研究工作时,适当地用一些连接词将这些文献串起来,往往会使得文章读起来更顺畅一些。比如, Besides, go further, similarly,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on the other hand……(此外、进一步…、类似地、同时、因此、另一方面……)。这些连接词会引导读者,更容易看明白文章的逻辑顺序,以及作者所引用文献的目的性。

这种连接词不仅是在文献综述中其作用,在全文的其它地方也是一样的,灵活运用它们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用英语写好一篇科技论文或学位论文(三)

——常用动词和图表的描述等

1. 常用报道(叙述)动词(reporting verb)

科技论文中绝大多数时候使用被动语态,非要用第一人称的时候,也不会出现I或my, 而是we或our。这样的叙述方式少不了报道(叙述)动词(Reporting verb),那么常用的动词都有哪些呢?

下面这些词你一定会在文献中经常看到。

argued (被评论)

done (被做)

conducted(被实施)

discussed (被讨论)

developed (被开发)

depicted (被描述)

examined (被调查)

evaluated (被评价)

found (被发现)

performed (被执行)

presented (被介绍)

point out (被指出)

reported (被报道)

studied (被研究)

shown (被显示)

specified (被详述)

suggested(被建议)……

叙述动词最好不要过于单调,比如全文下来净是it is studied, 或者下结论的时候净是found。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能重复,科技论文不需要很花哨的词,稍有变化地选择贴切的动词是最好的。

2. 描述图表

在描述图表的时候,要用现在时态。相比较来说,可替换的叙述动词比较少。如果不喜欢过于单调,可以变换句式。比如以下三种叙述方法:

(1)Fig1.1//Table 1 displays/shows/presents/indicates……;

亦或(2)it is known/seen from Fig1.1//Table 1 that;

亦或(3)……is(are) listed/summarized/presented/shown in Fig1.1//Table 1。

3. 副词的灵活运用

有时候单单一个动词并不够很好地表达意思,因为很多东西都有程度之分。这时,副词的修饰很必要。比如,almost, closely, completely, definitely, highly, relatively, rarely, rather, significantly等等。

4.下结论的语气

下结论要慎重,结论要有依据,要与前文呼应,不能太突兀。另外要特别注意语气。相当肯定的语气当然最好,你能够给出充足的证据,理论上实际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那么可以理直气壮地下结论。如果对研究结果还有疑问,不是那么肯定,那么语气就要弱一些,比如加一些might (be), likely (to be), could (be), it seems……,表示含有某种推测,并非100%的肯定。

但是语气也不能太弱,全文中较弱的语气不能够占上风,否则将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