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春雨意外伤害事情经过的公示

关于李春雨意外伤害事情经过的公示 现有我单位学生李春雨,男,9岁,于20xx年11月7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慎将左臂踝骨摔骨折。现予以公示,公示期十天,公示期内如对以上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拨打举报电话。

联系电话:县医疗保险所 3110933 3261062

六沟民族小学:3070151

六沟民族小学(盖章)

20xx年11月7日

 

第二篇: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事前预防

第七章 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事前预防

第一节 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问题评估

一、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概述

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很多是由潜在危机引发出来的。德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博尔诺夫认为,只要人们生存于世,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是不开避免的,危机是把“双刃剑”,它在破坏的同时,也让人们不断走向成熟。危机是从潜在的危机转化而来的,潜在的危机在转化之前具有可控性,只要我们把握得当,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我们是可以预防潜在危机转化成危机的。

潜在危机与危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危机具有破坏性和意外性等特点,它的发生令人始料未及,并且会不同程度地给社会或个人造成破坏、混乱和恐慌;而潜在危机是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出来的,意指事物内部包含的否定性,常被用来说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孕育的新趋势,由于在运动中尚未构成相对独立的新事物,暂时作为未来新事物可以产生的可能性存在于原有事物或运动过程中。因此我们可以将潜在危机理解为危机的可能性。

二、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的类型和特征

(一)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的类型

1、学习危机

大学与高中的学习方式差别很大。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方式基本上都围绕着学习,学习的自主性相对较小,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要求怎么学,他们就怎么学,而且学习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而在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增强,玩电脑游戏等各种诱惑开始增多,学习的目的不再是高考,开始变得不明确。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对学习的要求,贻误了学习;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大学新的学习方式而自暴自弃;部分来自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因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而出现厌学;等等。

2、生活危机

生活危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困难。由于当前我国对高校的财政投入有限,大学生求学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家庭,这样一来,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就很难在学校中维

持相当水平的生活;其次是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除了学习以外,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安排,自理能力非常弱,洗衣服﹑整理个人衣物等能力差,没有办法独立生活;最后是患有先天性或传染性等疾病的学生,维持日常生活存在困难,或接受治疗需要大量费用,等等。

3、心理危机

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个人、家庭、同学、社会等等。常见的有:

(1)因人际关系引发的。现在的大学生年龄构成基本上都是80后,部分低年级学生甚至是90后,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相对来说,他们个性张扬,依赖父母,缺乏与人合作。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有时显得无所适从,在处理与宿舍舍友、同班同学以及社团团友等关系上显得很不成熟,疏于考虑。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就容易产生被孤立的感觉,心理危机随之产生。

(2)因恋爱情感等引发的。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大学生逐步进入成年人行列,很多人对感情的认识也逐渐由朦胧、肤浅转向理性、成熟,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开始谈恋爱。面对感情,大学生们理性不足而冲动有余,没有办法正确处理好情感问题,久而久之,造成了一系列感情危机。近年来,高校发生了一些自杀事件,很多都与情感受挫有关系。

(3)因家庭突然变故引发的。家庭中某一个成员出现伤亡,或者家庭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家庭变故,容易引发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使大学生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情况。

4、就业前景危机

这种危机容易出现在毕业生以及临近毕业的学生群体中。当今,受经济形势以及大学生自身能力等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却发现社会竞争空前激烈,要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职业和岗位是需要经受重重考验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大学生容易心灰意冷。

(二)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的特征

1、隐蔽性

它未爆发,包含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察觉。

2、可转化性

潜在危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突然转化成为真正的具有破坏性的危机。如一个学生因为学习、交际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情绪低落,容易产生自杀的想法,这个就是潜在的危机问题,可能突然有一天又受到一些刺激,并因此走上了绝路,潜在危机就转化为了危机。

3、可控性

并不是所有潜在危机都会转化成危机,一些学生可能自我恢复和调节能力比较强,能自己消化潜在危机;或者可能由于学校及时介入,避免了危机的发生;也可能是得到了父母﹑周围同学的及时支持和帮助而渡过难关。可以说,潜在危机并不可怕,只要处理得当,它就不会转化成危机。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潜在危机转化成危机往往会有一个临界点,临界点之前,是我们处理的最佳时机,而错过了这个时机,潜在危机就不开避免地转化成危机了。

三、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的评估

(一)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评估的内容

我们要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区分和把握大学生的特点,掌握大学生的学习信息,还要动态地、客观地、发展地记录下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建立学生发展动态档案,组建“数据库”,及时掌握基础性的可靠资料,以便有据可查,做到对大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

1、大学生心理档案库

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大学生心理成长轨迹的反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档案中记录的大学生情况要随着大学生心理发展而不断变化,特别是人格、智力、心理健康等方面,要定期实施测评和进行分析。借助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我们能从中了解到有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特点等。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也就是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诸如家庭成员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不和、生活条件改变、遭遇重大挫折等。二是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

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保存原始材料。建立心理档案要尽量做到材料的客观性,努力克服主管因素的影响,少用或不用评价性语言,多用原始记录语言,这样就能够真实记录学生的心理特点。

(2)要对心理档案的内容进行保密。心理档案的许多资料涉及学生个人隐私,对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资料严格保密是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特别是属于学生个人隐私的信息,更应严格保密。因而要对相关文件和文档设置密码或权限,只有特定的人才能查阅。

(3)及时更新心理档案,避免材料的局限性。大学生的心理是随其年龄、环境等条件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心理档案材料是过去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既不能直接说明现在,更不能直接描述未来,它只可帮助我们预测趋势,制定教育对策。我们要充分把握好这一点,通过建立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测评、学院学生心理危机汇报、学生心理咨询等制度,不断更新心理档案的内容,确保信息的实效性,并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库。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库后,还要建立动态定期分析制度,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方法,建立信息分析平台。通过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并反馈警示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学生要跟踪查访、追踪研究,及早发出预警信号。通过学生心理档案这个“心理晴雨表”,我们不但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外部表象,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同时期的心理优势和薄弱环节,进而自觉地加强自我教育、自我训练,正确认识和调整自己。

2、建立特殊群体学生信息库

特殊群体学生包括了前文述及的具有学习、生活、心理以及就业前景危机的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特殊群体的学生上。要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首先要全面摸清、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建立他们的信息库。在建档的过程中,除了要了解个人的基本情况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殊性有针对性收集信息。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

生群体的信息库,就应该包含学生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消费情况、学杂费的支付能力情况、学习工作等平时表现情况、心理生理状况及思想动态等;对于有心理障碍学生的信息库,应包括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家庭成长环境、求学的历程、平时和班集体及寝室同学交往的情况及交友情况等;对于有就业前景危机学生的信息库,应包括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收入情况、就业期望、实习经历、大学学习成绩等。

建立特殊群体档案,目的是使我们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对象更明确,根据不同特殊对象分清难易程度,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和解决方法。如对于有就业前景危机的学生,我们可以帮助其正确地看待社会竞争,提高就业技巧,树立就业信心,同时尽可能为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潜在危机就回自然消失。同时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信息库,还可以防止因辅导员换岗而原有基础性材料丢失情况的发生。

(二)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评估的的途径和人员

对于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潜在危机,我们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重点关注一些具有常见潜在问题的学生,包括因学习、生活和情感压力,诱发心理疾病或有心理疾病倾向的、受以外事件刺激等而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异常的学生;有先天性或传染性疾病的学生;经常违纪的学生;经济困难的学生;出现不及格科目、需要重修多门功课的、难以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将被退学、将无法毕业的学生;等等。 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视角的信息来源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

1、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和骨干学生的作用,编制“信息网”

辅导员一定要深入班级和学生当中,特别是那些问题多、矛盾尖锐的地方,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情绪热点,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倾向和趋势,对学生的意见和要求进行理性分析,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存在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树立起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望提高了,学生遇到困难就会及时向辅导员求助,发现问题也会及时向辅导员报告。同时,辅导员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从最基层的监测点抓起,层层落实,自上而下,形成信息链条,保证信息准确上传下达,这样,辅导员的信息渠道就畅通了,就能够掌握工

作的主动权。

(1)抓好学生干部这支队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辅导员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一方面可以及时传达学校,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主要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推行学生宿舍长制度。宿舍是大学生的“家”,学生在宿舍中学习、生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意外伤害事件征兆都可能在宿舍中表现出来。很多高校实施了宿舍长制度,明确宿舍长具有关心宿舍同学、活跃宿舍气氛、报告信息等工作职责,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宿舍长,通过培训提高其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等工作能力,通过奖励办法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激活宿舍这个基础组织。普通危机事件,通过宿舍长就可能得以解决;一些危机事件一出现苗头,宿舍长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报告,可使辅导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有利于危机的化解。

(3)建立党员与学生宿舍的联系制度,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可以发挥这个优势,建议党员与学生宿舍的联系制度,让每个党员联系几个宿舍,定期走访,关心所联系宿舍同学,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辅导员报告。有的辅导员还在学生队伍中专门安排信息员队伍,通过专门的信息员队伍收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提倡的。

2、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大学生拥有电脑的比例也非常高,有些学校,学生是人均一台电脑。很多大学生使用电脑的目的是上网,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们通过网络获得新知识,同时也在网上这个虚拟世界中发布个人观点、转载关注内容、参与一些问题的讨论等。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因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新知识、新技术上的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学校内部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专门的信息采集、监控体系,全面掌握信息,并预测各类事件的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学校应安排专人对网上讨论活跃区、涉及时政和社会问题及校园生活主题的版面、论坛以及QQ群进行24小时监控。

3、定期深入学生宿舍和班级

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宿舍和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深入学生宿舍,一方面可以近距离与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查学生在宿舍中有没有使用违规电器等;还可以宣传学校的有关规定。因而,定期深入学生宿舍值得提倡,有助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进理解,并及时发现不良苗头。部分学校要求辅导员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了解情况,值得提倡。

4、根据不同时期特点重点排查不同问题

不同时期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一样,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排查问题。如在毕业生就业期间,我们要着重关注就业有困难的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存在困难的学生;每学年开始阶段,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了解他们交学费的情况;新生入学期间要重点关注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渡过难关。

5、定期开展心理测评

开展心理测评,有助于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发现一些不良的苗头。有关此方面的内容将在本书的其他章节涉及,这里就不展开相关论述了。

6、加强与授课教师的沟通

授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容易发现大学生的异常行为情况,如经常旷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明显等。我们应建立与授课教师沟通的渠道,及时向他们了解情况;或者授课老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辅导员通报,这样就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学生上课时表现出来的异常情况,并及早介入处理。

(三)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机评估的应对方式

获得信息后,还需要对信息去伪存真。要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对可能发生的大学生危机事件作出判断。潜在危机信息的评估是与意外伤害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等紧密相连的,没有明确和深入地检查和评估,随之的干预措施就很难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消除意外伤害事件等既定目标将会难以实现。

1、信息确认

对于一个危机信息,首先要分析和确认它的真实性,任何虚假、失真的信息都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就要多方确认。如当有人报告说“××同学失踪”,我们就应该首先确认这个信息是否属实,可以通过其

朋友、同学、父母等渠道确认该学生的具体行踪。

2、分析危机环境

分析危机环境,指的是对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危机发生的校园管理、文化、周边社会等环境因素的了解、评价和预测。通过学生所在外部环境的分析探究,掌握客观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了解与危机事件相关的微观动向,从而敏锐地察觉环境的各种变化,保证当环境出现不利因素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3、危机预测

包括预测危机的严重程度,以及各种替代解决办法、应付机制、支持系统等,如从哪些机构、社会团体或个人中获得支持和帮助等等。

根据预测的结果,我们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危机事件类型和危机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快速而及时地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如有生命危险的及时送院治疗,有心理危机的进行危机干预,以及向相关领导汇报情况,等等,尽可能将潜在危机消除,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第二节 高校的预防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措施

一、建立预防高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工作体系

建立预防高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工作体系是高校为了能尽早发现突发事件来临,建立一套能感应危机来临的信号报告系统,并能够判断这些信号与意外伤害事件之间的关系,帮助高校管理者迅速转入大学生意外伤害应急管理状态,采取及时的行动。它的作用在于: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及时收集与评判有关学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各种信息,提前发出危机预报;有利于学校进行快速的应急反应。如果把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种大学生意外伤害都能概括,便能够大大缩短应对意外伤害事件的时间,有助于避免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麻痹心理,大学生意外伤害一旦爆发就能快速作出反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意外伤害的监测效果。设计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能够持续不断地对各种信息进行监测和评估,在危测效果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减少人们对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差异判断。

(一)预防高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的组织机构

高校预防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机构成员应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和可以迅速联系到的学校核心部门负责人,一般由党办校办、学生处、保卫处、教务处及各二级学

院等主要领导组成,成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具有大学生意外伤害的预防管理意识。2、能预测和排查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危机。3、了解具体的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类型。4、当大学生意外伤害出现时能迅速反应、清晰评估、快速处理和启动学校应急的系统程序。小组成员还应该包括有心理咨询专家、医学专家、信息专家等。小组成员的广泛性能够保证大学生意外伤害应急预案的各个环节得以实现。

(二)重视建立信息监测系统和安全预警机制

预防大学生意外伤害最理想的目标是防止其不发生,工作重点是致力于实现这个目标。一般来说,各类大学生意外伤害都有萌芽、发展、显露、爆发到平息的过程,发生之前会出现一定的征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情报体系,超前掌握事件发展动态,超前防范,超前处置。信息监测是应用预测技术对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进行估计。这种估计是通过对危机先兆和起因的严密观察,并对所获信息进行处理、评价而取得的。目前高校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根据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所掌握的个人信息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隐患,经分析后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学校安全现状进行评价,通过对学校伤害事故成因系统的分析,对其发生、发展及造成的危害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状态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对于已有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对即将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防范措施的报警和调控系统,形成一套完成的安全预警机制。

一套完整的高校安全预警机制包括学校安全系统现状评估、变化趋势预测、调控方案三个部分。

首先,评估学校系统安全现状。准确恰当地反映学校安全系统的现实状态是对其未来状态进行预测的基础,也是对系统提出警示和防范、调控方案的基础,是整个预警的基点。

其次,预测未来学校安全状态的变化趋势。趋势预测要根据学校安全系统的现状分析与评估,预测未来某一时期内学校安全系统是否可能出现功能失衡,是否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及其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并根据预测结果决定是否发出警示信息。依据当前现状和变化趋势,学校安全状况划分为无警情(常态)、轻警情(非常态;一般事件,Ⅳ级)、中度警情(警示级;较大事件,Ⅲ级)、重警情(危

险级;重大事件,Ⅱ级)和特重警情(极度危险级;特别重大事件,Ⅰ级)五个等级,并依次采用绿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对其进行警示。

最后,建立现代化全方位技防安全体系。按照安全物防是基础,安全技防是手段,安全人防是根本的策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校园110指挥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全方位构建立体安全网,实现防范工作由人防被动型向技防主动型、重点控制向全方位管控的转变,建立起新型的安全防范体系。

(三)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大学生意外伤害能力

高校预防大学生意外伤害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即突发事件应变预案。预案通常由预防大学生意外伤害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它具有详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急管理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预案的适用情形、应急管理的原则、大学生意外伤害预防措施、组成机构及其分工,各机构的和岗位的权责、应急管理需要的物质、人员、资金预算、应急管理预案的落实和保障措施、恢复和重建计划、相关的奖惩措施和注意事项等。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对校园的火灾、治安、人身伤害、自然灾害、群体事件等大学生意外伤害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管理预案。切实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应急技能和业务水平,提高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效果。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和演练,纳入高校管理人员考核重要指标,举行应急技能比赛,不断从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处理和应急中总结反省等措施,切实提高高校管理人员应对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处理技能,形成例如自然灾害应急能手、人为灾害处理能手、安全事件管理能手等系列的应急人才体系。

(四)畅通与高校外部的沟通渠道

外部沟通指学校与学校之外,包括媒体、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等的沟通。在高校的应急管理中,保持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良好沟通,一方面可以帮助高校尽可能多地获取各种经验或教训,对本校的大学生意外伤害的预防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高校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高校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此外,高校还应当保持与公众、学生家长和学校周边社区等与学校相关环境的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状况,从而消除隐患,为高校预防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设立层层防线。

(五) 实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结合”的防范管理

人防、物防和技防是安全防范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人防和物防是古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历经时间长河的检验,成效卓著而显见,是安全防范的基础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又有一种全新的高科技含量的安全防范手段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技防。技防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应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后提出的,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都将或早或迟地运用到技防上来,因此,技防的发展前景广阔。正因为如此技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在高校防范大学生意外伤害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监控设施更是受到重视。应该实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结合”的防范体系:人防是这个体系中的核心,物防和技防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二、引入保险机制,降低事故风险

在诸如学生伤害事故等涉及经济赔偿的危机事件管理中,高校往往会因事故责任与赔偿等问题与学生或家长发生纠纷,高校可能要从紧张的教育经费中支取赔偿费用,而受害学生也可能因为得不到及时的赔偿而耽误治疗。对于此类赔偿经费来源,可以通过鼓励学校、学生参加保险的方式,由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负担办学风险,应当是比较有效和可行的解决途径。校园保险机制具有分担危险、补偿损失等功能,既可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又可以为高校在经济上“松绑”。

(一)国外防范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经验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推行赔偿责任的社会化,建立学校事故保险制度,如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政府在保险制度中都专门设有学校责任险。日本绝大多数学校都加入了学校健康会,一旦出现学校事故,学校或教师负有赔偿责任时,即可要求学校健康会支付赔偿;德国则将学校事故纳入法律规定之内,大中小学生以及幼儿园儿童都在事故保险之列,学生一旦遭遇人身伤害导致人身、财产安全受损时,即可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护及帮助。国内一些商业公司也从单位责任险种中开发出了学校责任险,并已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开展业务。

(二)将保险业引入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赔偿中

实际上,我国法律法规对适用保险制度分散学生伤害事故风险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

励中小学生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在学校保险的设立方面,上海市走在全国各城市的前列,其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20xx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率先与上海市政府合作设立了学校责任险。具体做法是:以市或者区、县为单位组织学校为学生责任投保,由上海市教委认定为符合上海市设置条件。经上海市和区县政府正式批准的中小学费,在上海市委统一组织下,由市政府出资为全市3000所中小学校,按照在册的学生人数投保,标准为每人每年3元的保险费,在上海市委统一组织下,由市政府出资为全市3000所中小学向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购买责任险,以每位学生每年3元保险金计算,保障每位学生每年累计可获得赔偿限额20万元。如学校发生学生重大集体伤害事故,每个学校每次可获得最高理赔300万元。

近几年,上海教委与保险公司又联手出台了学生宿舍(公寓)安全综合保险方案,学生在学生公寓遭受人身意外伤害导致伤残、死亡和物品遭受损失,保险公司将向学校赔付,最高赔偿金额每年可达到10.2万元,保险费用的来源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高校向保险公司办理责任保险,投保人是学校而不是学生个人,所需费用则从教育经费中列支,属于学校行为。等于说学校拿钱,为学生在校园意外伤害买了单,也不会给家长增加额外经济负担。这是全国首个为在校大学生设立的保险险种,预示着上海市正尝试通过社会化手段来为高校的伤害事故赔偿进行经济上的分担。

当然,要求各地都效法上海由政府出资为每一所学校投保学校责任险还不现实。我们鼓励具备经济条件的学校自行投保学校责任险,这是学校为预防和转移办学风险、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所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今后,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在册学生人数及保险公司学校责任险的保险费率标准,选择服务质量好、理赔快捷、信用度高的保险公司,以及学校发展资金投保学校责任险,其保险金纳入学校的办学成本支出。

其次,国内还有一种涉及学生在校造成人身伤亡的学生以外伤害险。这是由学生或其家长自愿出钱、为学生自己的人身安全向保险公司买的保险,属于自然

人的人寿险范畴,投保人和受益人都是特定的,需要遵循保险自愿的原则进行。

有关专家特别强调,学校再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可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比如,联系保险公司到学校宣传学生以外伤害险的意义,但不能擅自运用行政手段要求学生出钱投保,不能直接参与学生意外险费收取代办费。 由学校或学生家长投保责任事故险,保险公司参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并为处理学生伤害事故问题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可转移风险责任,使损害赔偿社会化,这是解决当前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的一剂良方,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三、高度重视高校安全隐患排查和管理

(一)建立学生安全管理规范体系

1、高校应该制定和完善学生安全规章制度

对现有的涉及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和检查,完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如门卫制度、教师执勤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并认真贯彻执行,责任到人,确保每项安全制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的,应迅速制订;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内容不健全的,应尽快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跟上新形势的,应及时修改。

2、高校应该加强校园设施的管理

每年因学校环境不安全导致大学生受伤的意外伤害事件,约占全部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一半。因此,在完善高校各种“软件”以防范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同时,“硬件”保障也不能忽略。只有“软硬结合”,才有可能杜绝大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要建立一定的隐患排查机制,确保有关部门对高校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详细的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对达不到安全标准的设施要全部撤换,对老化破损的设备要及时修复更新,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如检查学校的校舍、场地、公共设施,以及供学生使用的实验、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等是否有明显不安全因素;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有明显疏漏,是否存在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通过定期的自查自纠,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3、学校实行稳定形势定期研判制度

经常排查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加强信息搜集与归纳、分析与梳理。另外,在高度重视敏感时期,如重大

时政外交事件、重大节庆、大型文体活动以及各类重大大学生意外伤害处置期间的稳定工作,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政府部门对于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检查

社会参与,家庭和学校配合。意外伤害不仅是个人行为,其发生还有复杂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因此,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参与和家庭配合。伤害的预防控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家庭和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高学生防范意识,针对相关因素,加强防范措施,控制和降低学生伤害,提高学生健康水平。首先,可在各高校之间建立校际安全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应对的策略,交流宝贵经验。如定期召开省内或国内高校安全工作交流会和研讨会,集思广益,将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进行推广,其次,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要积极配合,群策群力,与高校共同打造安全的教育环境。如公安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周边治安环境的治理,交通部门应加强对高校附近的交通安全管理,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卫生状况的检查监督等等,给大学生一个安心,安宁,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丰富大学生预防意外伤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要确保意外伤害教育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我们必须因地制宜,贴近学生实际,以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来开展,避免填鸭式教育,在内容上努力做到推陈出新,紧扣现实情况,不可过于陈旧。

(一)案例教育

媒体上有关意外伤害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校园内也会发生各种类型的意外伤害事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鲜活的案例教育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意外伤害经验,提高意外伤害处理的能力。《广州日报》曾刊登出这样一则事件:一个女士在傍晚时分遭遇劫匪骑摩托车抢包,该女士始终紧抓包不肯放手,被摩托车拖行几十米,劫匪见没有得手,遂松开包,该女士的包保住了,但其手、脚等多处受重伤,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花费一大笔医疗费,后经了解,该女士包中并无贵重物品,现金也仅有几十元。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如果我是受害者”的讨论,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出谋献策,思考遇到意外伤害时财物与人身伤害孰重孰轻问题,并让学生知道如发生不幸遇到类似意外伤害时

该如何应对。我们还可以针对大学生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情况,收集相关的成功范例,并在学生中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加深学生对意外伤害的印象,鼓励大学生们积极应对意外伤害,增强克服意外伤害的勇气和信息,这种教育办法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模拟演练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政府会针对地震、火灾、台风以及反恐怖活动等大学生意外伤害进行救灾反应演练。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活动。如20xx年的6月,广西南宁市政府未雨绸缪,针对汛期风险,且市民防洪防汛意识薄弱等问题,组织了一次全民皆兵的防洪演习,假想了管涌、决口、破堤分洪三种险情,调动了21个单位、600多名警官直接参加、并筹措了一批抢险物资和设备。巧合的是,演习刚过,意外伤害就发生了。从7月4日起强台风连接袭击华南地区,南宁市遭遇了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正是由于前几天的社会抗洪演习,使得在如此重大的灾难面前,市民生活安详平稳,公共服务如常。 中山大学每年都进行消防演练:报警中心接到报警电话,称XX地方发生了大火,并简要介绍了火灾情况,请求支援。接到报警电话后,报警中心立即派出专业人员驾驶消防车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火灾”现场,架起了水枪开始灭火,并升起云梯搭救受困人员,搭救出来的“伤员”也被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在“火灾”现场,有工作人员指导大学生如何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指导受困人员有序“逃生”。参加完消防演练后,很多大学生表示,此演练生动地展现了火灾发生以及灭火、救人的全过程,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演练,大家掌握了报警、灭火器使用以及逃生等技巧。

我们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模拟意外伤害训练。比如让两个大学生在台上分别扮演受害者和歹徒,模拟抢劫案中受害者如何与歹徒斗智斗勇进行周旋。表演结束后,学生参与讨论如何更好地处理此类意外伤害事件。通过模拟意外伤害,让大家身临其境地体验意外伤害,并掌握类似意外伤害的应对办法。

(三)专家授课

学生工作团队在开展意外伤害教育过程中,要学会整合资源,发挥多方面力量,此项工作毕竟不是哪个人或哪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我们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可以与校内有关部门如保卫和后勤等部门共同开展活动,也可

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构建立体的有效而深入的意外伤害教育体系。笔者以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邀请专家开展系列讲座

如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告诉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关于防盗防骗,可以邀请对此富有经验的公安民警来开展讲座,如中山大学每年都邀请属地派出所所长来校做讲座,内容丰富,获得学生的广泛欢迎;有关地震问题,可以邀请地质专家来校开设讲座;等等。学生当中容易发生什么样的意外伤害,我们就邀请此方面的专家到校开展讲座,由专家帮助大学生丰富意外伤害知识,提高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

2、编制《意外伤害预防手册》

日本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基本上都编写有《意外伤害管理和应对手册》或者《防灾教育指导资料》等教材,指导各类学校开展意外伤害预防和应对教育,学校也会编制相关的手册。其中防地震小册子中提醒大家时刻提防地震,里面包含了丰富实用的各种知识,如针对在地震中受伤的人绝大多数是被倒下的家具砸伤的,就指导各家将衣柜等高大家具固定在墙上,防止家具倒下伤人;要求居民在家中准备手电筒以及三天左右的饮用水和食品;等等。

现在我国部门高校也编制了《意外伤害预防手册》,将各类意外伤害知识收录集中,特别强调如何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

3、通过漫画等方式宣传意外伤害知识

某学校曾在某段时间发生了几宗诈骗案,案情均比较相似:某学生在校园闲逛时,旁边停下了一部轿车问路,学生指明之后对方还觉得不清楚,于是邀请学生先坐上车。在车上,对方说他们是XX大公司的员工,如果学生有兴趣的话毕业后可以到他们公司就业等,并使出了各种伎俩,博得该学生的信任。很快,对方就进入正题,说公司现在急着给他们打一笔款,问能不能借用这个学生的银行卡一用。学生放松了警惕,告诉了他们账号和密码等信息,于是这些匪徒顺利拿到卡,取走了里面的钱款,并伺机逃跑。案件发生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并用漫画的形式将案件的整个过程描述出来,贴在多个宣传栏上。此形式耳目一新,让人在轻松中接受了深刻的教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课堂教学

从大学新生入学起开展意外伤害教育,意外伤害教育全程化。意外伤害不可避免,可能发生在大学生活的任何一个阶段,因而意外伤害教育绝对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它应该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中,要从新生入校那一刻就开始抓,将新生的意外伤害教育纳入新生教育的范畴。大学新生刚刚结束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对大学校园环境感到新奇,加之远离父母,心理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极易忽略对个人安全的防范,缺乏对意外伤害的警惕。很多犯罪分子也正是利用大学新生的弱点实施诈骗,使他们蒙受损失。将意外伤害教育纳入新生教育中,让意外伤害教育成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凸显意外伤害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新生的警惕性,从入大学的一刻就具备一定的意外伤害知识,做好应对意外伤害的准备,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就安排了安全教育,这个是非常好的现场。

第三节 大学生预防意外伤害的应对措施

一、不断普及意外伤害预防知识

纵观现实中发生的意外伤害,很多都是源自对意外伤害知识的无知。如当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学生可能不懂防火知识,错误地将实验室的防火大门打开,火借风势,越烧越大,零星火种成了火灾,使实验室损失惨重,自己也可能受伤。可以说,对火灾知识的无知导致了意外伤害的发生,因而我们必须大普及意外伤害相关知识。

我国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四类:一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深林草原火灾等;二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三是公共卫生时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卫生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大学生意外伤害等。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公共事件又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要面对来自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意外伤害。

要让大学生了解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规律,鼓励他们通过自学等方式广泛获取有关意外伤害的科学知识。如对于地震,要了解什么是地震、地震的成因,如何解读地震速报信息,如何通过观察气象异常来预测地震等等。对于心理健康,要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哪行行为容易对心理健康不利,以及保持乐观的情绪,排除不良的情绪;要助人为乐、善待别人,心胸大度,学会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要有广泛的爱好,并通过培养生活中的幽默感等方式保持健康心理,掌握防盗、防窃的基本知识等等。

二、广泛培养大学生防范意外伤害意识

树立起正确的应对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意识,关键是加强大学生危机教育。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对危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每每危机突然来临时,大多数人都会方寸大乱,最后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此,日本大力推行全民危机教育,19xx年5月,日本内阁做出决定,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作为“防灾周”,在此期间举办各种危机宣传普及活动。除此之外,每年还举办两次“全国火灾预防活动”(3月1日和11月9日)、“水防月”(5月或6月)、“危险品安全周”(6月第二周)、“雪崩防灾周”(12月1~7日)等等,活动形式有展览、媒体宣传、标语、演讲会、模拟体验等。日本开展的这些危机教育,提高了民众应对危机的能力,每当危机来临都能讲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如20xx年日本发生地震,震情虽然比较严重,但震后并没有出现恐慌,秩序井然,救援工作也比较顺利,灾民基本上得到了妥善安置。可以说,危机教育有利于减灾防灾。实践证明,加强危机教育,有助于社会的稳定,能够提高社会的成熟程度,从而获得危机管理的良好效果。

(一)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辩证地看待危机

博尔诺夫认为,人的生命发展并不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有一些深埋与人类存在的本质中,对人类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非连续现象(比如遭遇危机、挫折等等)会打断生命发展的正常进程,使生命发展发生转向,从而改变人的生活甚至命运,因为生命发展实质上市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他认为,只要人们生存于世,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人产生无法摆脱的苦难而不得不中断正常的生活秩序,威胁人的生活,给人的

生活带来灾难,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危机是可以战胜的,一旦人们渡过了危机,就会开始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博尔诺夫还说:“向某个新的生活阶段的过渡只有通过危机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即使是在青春期表现得最突出的那种成熟危机也不是令人遗憾的伴生现象,而是与成熟的过程必然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人如果不能坚定地渡过困扰人的危机,就不能获得内在的独立性。只有在危机中或经历过危机,我们才能成熟起来。”温家宝总理说过一句话,“一个伟大和智慧的民族,从灾难中一定会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一定会懂得比平时多得多的道理,一定会掌握比平时多得多的科学”。

危机诚然是要毁坏现状的灾害,但是,如果处理的好,它又会成为创造新生的契机;危机固然要使人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如果处理得好,它会为人们提供更大的补偿。用辩证地眼光来看待危机,就是要看到危机发生对于社会来说,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社会效果。就像人体生病会将一段时间内体内积攒的各种毒素释放出来一样,公共危机的爆发也可以帮助社会将自身的不安定因素释放出来,这样可以减少或者杜绝根本性、颠覆性的社会危机的爆发,在无意中舒缓了社会安全的压力。

(二)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好应对意外伤害的准备

意外伤害不可避免,但并不可怕,它是可以克服的,要掌握好各种求生技巧,做好应对意外伤害的准备。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他们应对意外伤害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健康心态,遇到意外伤害时,在短暂的恐惧、惊慌、忙乱等正常的反应后,要立即恢复冷静、尽快想办法求生。其次,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做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时刻警惕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在外勤工助学时,要充分意识到可能发生交通意外等,因为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并尽量避开人少的地方,防止被抢事件发生;在做实验时,要估计到因实验物品而引发的事故,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妥善保管好实验物品;在公共场所要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不能随意放置,防止被盗??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三、培养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应对能力

应对意外伤害、保护生命,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办法就是自救和互救。

(一)学会在意外伤害中求救

借助一些可以借助的力量,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的程度,包括:1、学会使用常用的求助电话,如遇到被盗、被抢、打架等紧急情况时,拨打报警电话110;发生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遇到发病和各种需要救护的紧急情况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或红十字会的急救电话999;遇到交通事故时,拨打交通警报电话122。

2、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如心情不好或想不开时,要积极寻求朋友、家人的帮助,严重时要寻求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专业机构和人士的帮助;遇到危险时发出呼喊等求助信号,寻求他人支援;等等。

(二)学会在意外伤害中自救

意外伤害来临时,当周边无人可求救时,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并分析意外伤害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进行自救。自救的知识非常丰富,在这里仅举数例,如地震时,应该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或两个承重墙夹角的地方,充分利用地形和身边的物体进行自救,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过滤毒烟,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或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心理压力大时,应及时调整心态,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旅游、运动、听音乐等,来放松自己,而不能将压力埋到心底;遭遇抢劫财物等意外伤害事件时,要灵活应对,尽可能避免由抢劫转化为人身伤害;等等。

(三)掌握在意外伤害互救的能力

作为大学生,要具有社会责任感,遇到危险要互相救助,与他人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渡过意外伤害,如在意外伤害中与他人互相鼓励;多关心学习、生活压力大的同学;互相提醒危险等等。如某日凌晨4时,某学校男生宿舍一张凳子被碰翻撞到地上,发出了比较大的响声。响声将同宿舍的另外两名同学惊醒了,两位同学立即起来查看,发现舍友颓然坐在地上,问他问题时已经言语不清,只说是头很晕,要擦点活络油。两名同学立即意识到舍友出了问题了,于是立即打120求救。救护车很快就将患者送到医院抢救。后经检查,患者是因脑血管畸形而突然脑出血,医生称情况非常紧急,如果患者晚半小时送到医院,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同宿舍同学掌握了意外伤害知识,及时求救,抢救及时,患者的性命被保住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