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行为偏激儿童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行为偏激儿童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以一位小学生因 “行为偏激”在学校和同学关系紧张,所致的一般心理问题。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诊断等方法,最终发现所谓的“行为偏激”其实是来源于父母亲的个性和教育方式,以及对其过高的期望以及学校老师的不信任所致。通过原因分析,通过运用认知行为游戏模仿改变认知,行为治疗代币法纠正孩子偏激行为,最终使其学习态度大为转变,习得适当行为,消除了其与教师和学生的对立情绪和行为。

一、一般资料

何某,女,9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女。身高大约1.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均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内向胆小,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比较胆小,父母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所以经常被同学们欺负。上大班时,有一次小朋友拿绳子去勒何某的脖子,想牵着她走。何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她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她发现原来这样别人就不会欺负自己了。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一旦同小朋友发生口角,她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都说她“不好惹”。从上小学来四年来,她都能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爱看书,三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功课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2个月升了四年级,换了个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她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听课,成绩下降了。

心理测验结果:

1、《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①测验结果:总粗分57,超过分界值40分;标准分71分,高于常模(50,10)两个标准差。

2、《EPQ少年版》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54分;P:71分;N:62分。

1

3、《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118

二、主诉与个人陈诉

妈妈代诉:孩子最近爱发脾气,在学校不开心和同学关系紧张。 个人陈诉:一周的某节班主任课(数学课)上,明明是她旁边的中队长叫她,她才说了一句话,但老师只批评了她,她感到愤愤不平。何某称,“讨厌班主任老师,对自己不公平”;“现在没兴趣学习”;“爸爸妈妈说心理学老师能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做个好孩子,我不相信,懒得跟他们说”;“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想忍”。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反应:最近,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开始紧张,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现在的班主任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她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咨询师观察:小孩在说话中思维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比较倔强,对咨询师不信任,很有情绪。

四、评估与诊断

(一)综合分析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对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进行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不稳定。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 2

障碍、情绪障碍。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一心理问题 范畴。

诊断依据:

该求助者的“逆反行为”为近期发生,有现实刺激引起,反应强 度可以理解,内容尚未泛化,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

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偏激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二)鉴别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相统一,对症状有自 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典型意义的特异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又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是心理冲突的常形,所以可以排除神经症。

3、由于求助者的行为反应仅一个多月,内容反应只对有关的人员,尚未泛化到其他方面,情绪反应可以理解,所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无明显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从小内向听话,但一次打架的胜利强化了她以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行为;课堂上被老师“冤枉”

心理因素:年龄小,是非辨别不明;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当,孩子没有习得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3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的偏激行为;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治疗,游戏模仿,代币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通过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

模仿法的原理: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取得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她从事相似行为的方法。

代币法的原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好的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

2.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良的社会交往行为上,无论是退缩性行为还是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习成绩的下降,都是因突发生活事件和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的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易导致被动和退缩型人格的养成。

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她特定的年龄阶段,所以运用游戏模仿进行认知行为指 4

导,阳性强化建立积极正确的行为模式。

3.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 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 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 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 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终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面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5

咨询收费:每次8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儿童行为量表CBCL》免费 《EPQ少年版》免费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50元

七、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咨询:时间:20xx年12月8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模仿法、心理测验。

2.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向其父母介绍咨询中的有 关事项与规则;

2)父母做CBCL;儿童EPQ和智力测验,同时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目标;

4)与孩子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 愿;

5)将测验结果反馈父母及孩子,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父母 与孩子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a.“再现”事件:父母与孩子重新讨论“老师冤枉”事件,着 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

b.父母,咨询师,何同学一起扮演老师“冤枉”事件的情景,帮 6

助孩子学习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技巧,认识到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情绪,以及怎样才能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6)布置咨询作业:

a父母有必要与老师去谈一次,让老师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并澄清孩子的“委屈”,给以支持。

b.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观察同学是如何与别人相处的。

第2次咨询:时间:20xx年12月15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突破“偏激行为”应对策略。

方法:

会谈、代币法

过程:

1)行为契约法反馈咨询作业:父母与孩子交流了“委屈”等事件,且母亲与班主任老师谈了孩子的事,班主任了解了“委屈”事件,主动向孩子道了歉,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上课表现有进步;

2)与孩子就"最受欢迎的同学"谈"人际交往"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觉知;

3)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进行演 练。

4)布置咨询作业:

a.父母继续"特意"积极评价:积极寻找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肯定 好话;

b.孩子按"行为契约"行事,诸如:不主动打人、不主动骂人、主 动和同学交往;游戏,有问题和老师家长沟通,严格遵守契约规定。

c.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

第3次咨询:时间:20xx年12月22日

目的:

1)学会合理评价;

2)提高自控力;

7

3)加强亲子交流。

方法:会谈;认知疗法 代币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行为契约"完成顺利,得到老师表扬,并在 某天午餐时有个同学碰了她一下,她也没有生气;

2)进一步分析行为与情绪、同学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对人对事 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班主任及父母;

3)角色扮演,游戏模仿,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

4)咨询作业:

a.找班主任老师的3个优点;

b.执行"代币法",以"代币"量赢得自己愿望的满足,诸如:买某本书、去游乐场一次、零用钱等等。

第4次咨询:时间:20xx年12月29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

3)增强自信心。

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肯定其学习能力,找出学习策略问题;

3)训练"提问法",以提高课堂效率,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

4)布置咨询作业:

a. 选一门课,每天准备好一个问题,带入课堂,在课上找答案; b.收集别人对他的"微笑"与"好话";

c.父母继续"代币"激励。

第5次 20xx年1月6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8

1)反馈作业:评价"提问"应用。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咨询。 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进一步巩固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及家长的评价:

孩子反应:“感觉同学们开始喜欢我了”;“我不再害怕班主任老师了”;“爸爸妈妈经常鼓励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懂得发脾气是没有用的”。

爸爸妈妈反应:“孩子回家后愿意说话了,经常和我们谈起学校发生的事”;“回家后很自觉的做作业了”。“多表扬孩子还是有好处的”。

2.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偏激行 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参与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xx年8月第1版;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xx年8月第1版;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 20xx年8月第1版;

9

 

第二篇:关于学习障碍儿童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关于学习障碍儿童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唐山思达教育—张灿

摘要:孩子出现学习障碍不单纯来自于孩子本身的生理障碍,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孩子的学习,而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养方式也有很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一例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学习障碍,通过注意力训练、学习习惯是一件重要的大事,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关键词:学习习惯 注意力 学习障碍

一、一般人口学资料:

小龙,男孩,今年8岁,独生子,上一年级,家庭基本和睦,无家族精神病史。

二、主要的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专注时间极短,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上课总走神,学习成绩差,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话充耳不闻,讨厌学习,认为学习是件累人的事,在活动中表现霸道常常与其他幼儿抢玩具,或是打小朋友,几乎每天都给老师批评,人际关系不良。他不懂与人相处,易发脾气,经常被人告状。不乐意听取同伴与老师的要求与建议,有时会故意做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语言表达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喜欢讲故事,但没有耐心,经常草草收尾,并且每次结尾都有一个不太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个人成长史:

爸爸、妈妈都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奶奶是中学教师,家中还有姥姥姥爷退休在家。两个大家庭同住一个城市,并且只有这一个小孙子,很是宠爱。什么都给最好的,无论想要什么东西,都会千方百计的满足他,穿衣服和鞋袜时,只要一伸手爷爷奶奶就给穿上了,他的玩具每个屋子都有,并且摆的哪儿都是,从来不收拾,有时上学去书包里也装着玩具。

爸爸经常不在家,小龙对妈妈很依赖,但妈妈工作忙,只能晚上才回家,辅导作业基本由奶奶完成,周末休息时妈妈看护他写作业发现写作业慢就很生气,有打骂现象。因此很讨厌写作业,认为这是大人给的任务。爸爸经常以“悬赏”的方式刺激他学习,有时候是吃西餐,有时候是一个超炫的电动玩具,有一次答应带他去香港迪士尼玩,由于临时有任务没能实现, 小龙一直很生气,说爸爸不讲信用。

上学后发现学习成绩很差,处于全班的下游水平,读课文常常丢字落字,经常把8写成3、6读成9,写字慢吞吞并且大小不一。家人和老师都发现他很聪明,玩游戏总是很积极,但不能提学习,上课时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身体总是动来动去,状况百出,老师反映他上课总是跑到桌子底下去捡橡皮,有时一节课橡皮能掉十多次,从第一排爬到最后一排去捡橡皮,有时候明明掉的不是他的东西他也会去捡,并且不尊重老师,对老师让他回座位的要求不屑一顾,经常弄得全班同学哄笑不已,批评罚站都用过了也无济于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写作业总要家人陪着并且每天都要写到11点,并且频繁的上厕所,无论是吃饭还是起床,不叫上五遍以上绝对不行,他的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容易与别人起冲突,一会给这个同学一拳头,一会又把那个同学推到了,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或令人生厌地玩弄同学的东西。

四、评估与诊断

小龙的各方面表现,是典型的学习障碍,中国目前对于学习困难作了如下的界定,

1、 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即智商处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在学习上确实存在着较严重的困难,学习成绩与自身的潜力存在显著的差异;

2、 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既可以是知觉缺陷、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失调、失读症、发展性失语症,也可以使情绪长期不好,环境或教育不利;

3、 学习困难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拼音、推理或数学计算方面能力不足,注意范围狭小,持久性短,社会交往有困难,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精神状况无异常,对于自己的问题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且学习上确实存在读写等方面的困难,注意力持久性短,社会交往困难。综上所述,因此诊断小龙为典型的学习困难(学习障碍)

五、心理分析

通过医学排查及观察分析,我们认为:其成因可以归结为家庭心理因素。小龙大部分时间由隔辈人看护,无论从行为还是物质上都过度满足,造成心理年龄偏小,自理能力差,爸爸的“悬赏”教育导致小龙对一般的刺激不感兴趣,价值观偏离,过分重视物质及自我享受,缺乏学习动机,妈妈的简单粗暴有进一步导致他更加讨厌学习。刺激物过多,导致他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抗干扰能力差。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是“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于生理方面的诸多原因,如:小便间隔时间短、视力远视等,造成了他学习上的不专注,阅读能力及执笔能力差

2、长期生活的家庭环境是一个无什么约束,极其随意的环境,自然养成了他特有的生活态度及行为,如:他不喜欢做的事,不愿意不肯做,而他高兴做的事,全身心的投入。父母工作忙,疏忽与孩子的沟通,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作用,老人对孩子的过份溺爱,造成小龙任性、爱发脾气,使孩子心灵变得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3、 对于为什么学习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家长过度满足孩子导致满足过度饱和,从而缺乏学习动机,没有时间观念

4、生活环境单一,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玩,不与同龄伙伴接触,使他缺少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来到幼儿园渴望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但是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1、矫正错误认知,清楚学习是在自己的事。

2、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时间观念

3、进行阅读训练和执笔练习

4、进行注意力训练,及学习方法的学习,提升抗干扰能力

5、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较为合理的人际交往系统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能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力较为集中,持续时间延长到一节课,上课坚持不乱动,提升抗干扰能力.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其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上,无论是学习的厌恶还是对于课堂怪异的表现,都是因其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良学习习惯,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其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极易导致不自信,及自暴自弃的心理。 因为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他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八、咨询过程

1、 咨询方法:经双方讨论商定咨询以行为疗法中之阳性强化法为中 心,辅以代币制、注意力训练、角色扮演、游戏疗法、认知疗法(言语法)及感觉统合训练、注意力专项训练。

2、 建立咨询关系

辅导关系如何会直接影响到辅导效果,因此,在最初的辅导中,我主要是同小龙聊聊天,做做游戏,不对他做出的事情给予任何评价,使他逐渐消除了对我的抗拒心理

我发现他一谈到学习就会皱起眉头,还会不自然的绞手指,可一说到玩游戏立刻就精神了,自述一天的流程里几乎没有与学习有关的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铠甲勇士”,谈话中他提到妈妈总逼他写作业,“一遍一遍总催我,烦死了”,“写作业手太疼了”,我发现他很多题目都会做,就是审题不清,并且缺乏任务意识及学习动机,并且他写字时坐的歪歪扭扭,有时候还趴着,握笔太紧,写不了几个字就累了。在学校没有固定一起玩的朋友,“xx同学特别讨厌”“老师也不喜欢我,总让我站着”

综合求助者的自述及家长的描述,确定了以下目标:

1、 矫正错误认知

因为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过分溺爱,过分满足,导致孩子无欲无求,缺乏学习动机,认为学习是大人给的任务,探讨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能不能不学习?不学习会有什么后果?联系现在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再现他的情感体验,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2、分析具体原因

针对与孩子探讨写作业的表现,当时的感受,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父母与孩子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一是着急去玩,没审清题;二是不良坐姿及执笔姿势让他感觉很累;三是旁边有人会让他产生依赖,并且他们的催促让其感到厌烦。小便频繁在经医生确诊他并未患病,只是逃避作业逃避学习的一种方式,应让他逐步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

3、代币制

针对当事人对自己的认识及共同分析,设立开心农场,记录每天主动写作业的情况,设立代币制,主动写作业得相应动植物,不主动写则会使动植物生病死亡,同时将审题,坐姿及执笔,抗干扰等情况列入强化内容,施行“时间币”制,(满十个时间币,换一个农作物,满十个农作物就可以升级高级农作物,每升一级给与奖励——视情况而定——以精神奖励为主)父母做好监督工作,并且为其做好条件准备、

4、 感觉统合治疗

针对求助者坐姿及不良行为习惯,手精细动作发展,特制订感觉统合的系列项目进行练习来改善其自控,耐力、注意力持续时间、及手眼

协调手部精细动作等。辅之于执笔姿势训练,提升其执笔能力。加强阅读方法训练,提升其眼部肌肉发展,加强阅读能力。

5、 注意力训练

采用舒尔特方格等形式进行注意力专项训练,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

6、角色扮演游戏

咨询师以老师、同学、家长等身份出现,创设各种有诱惑的情境,帮助求助者去克服各种干扰,对于每一次小的成功都要有相应的正强化。

同时设定相应情景,帮助其体会正确的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愉悦感。

7、布置咨询作业

初步制定“个人行为守则”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建立行为契约,以帮助求助者将行为泛化到生活及学习中,结合家长及学校老师,共同将监督执行,以更好的固化已形成的正确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

a.当事人按“行为契约”行事,诸如:上课铃响主动进教室、东西掉了举手示意老师、对人说话客气使用礼貌用语,上课听讲不捣乱……

b.继续针对当事人对自己的认识,用行为记录表,记录每天遵守“行为契约”的优劣情况。

c.父母、老师注意积极评价:只找优点,充分尊重,鼓励上进

咨询师还针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家长进行了会谈,分析和探讨了适合小龙的教养方式,并从看护人员、日常作息安排及奖惩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家长也表示坚持执行。

九、咨询时间:咨询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

十、咨询效果

1、老师反映:小龙在学习态度上的转变

上课不专注,心不在焉,原因与远视有关,配好眼镜后,他上课的专注时间长了。另外,通过半学期的培养,他小便的次数逐渐减少,趋于正常,这与老师为其提供的宽松的心理环境直接有关。

经过有效的执笔及注意力训练,作业时间缩短,并能够较主动的完成作业,对作业的厌烦情绪降低,做事速度提升,并且不再需要过多提醒,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件事。

小龙在行为习惯上的改变:

小龙在教室中开始是坐不定的,而且经常做些小动作,经过半年的代 币制及强化训练,他基本能专注的听完一堂课了。

2、家长反映:人际关系上的改变

经过角色扮演练习,能够正确区分出对与错,态度缓和,人际交往有很大改善,开始交到好朋友,与同学关系亲近。讲故事内容也开始愉悦,出现好的结局。

3、心理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促进了个性及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

【参考文献】:

1、从容面对儿童的学习困难陈学峰 谢天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2月版

2、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行为矫正 伍新春 胡佩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年1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