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邵巧倍

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邵巧倍 宁波市鄞州中学 315101 ②①

摘要:抑郁心境是高中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表面原因背后可能存在深层次的原因。心理辅导既应调整其表面原因,更应对背后深层原因予以关注并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解决。本案例李某家庭情感生活不完整,这种心理需求在新环境适应过程中显露出来,倾向于从周围人际环境中得到补偿,但由于采取了被动接受的方式,又因未能得到满足而形成了周期性的抑郁心境。在咨询中,除了要为李某提供强有力的人际支持外,使其认识到问题的深层的内在原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方法引导和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本案例咨询主要采用了“认知疗法”,辅以“人际关系疗法”,并借鉴了“行为疗法”中的某些技术如放松训练使其得到较好解决。

关键字:抑郁 心理咨询 高中生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李X,女,18岁,高二理科重点班学生,性格内倾,独生子女。身高1.65米,体重60公斤,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近一年来情绪低落、失眠,对什么都没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症状常以半个月左右为一周期。暑假结束后学校开学,自感问题加重,痛苦不堪,主动前来咨询。

成长经历:因为父母工作关系,来访者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学初中阶段成绩一直很不错,后保送进入省一级重点中学重点班,仍由爷爷奶奶陪同住学校外面,成绩中游。

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对日常活动及周围的人群和事物,丧失兴趣;精力减退,出现无原因的持续性疲乏;思维迟滞,精神活动减少;敏感多疑,自我评价过低;食欲不振、失眠,自感痛苦。

二、来访者主诉

“我最近感觉很失落、压抑、空虚,总之很郁闷。我的情绪一直起伏不定,凡事不感兴趣,上课老是分神,经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今天就有好几分钟,想小说里面的情节,自己迷失在文字的舞台里。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睡不着,头痛,白天又很疲劳,食欲也很差。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神经衰弱,以前我还住学校集体宿舍,后来就由我爷爷奶奶陪着住在学校外面。

其实我郁闷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家庭关系不太好:我跟我爸不是很经常沟通,他很专制,和我没有共同语言,有时候想主动与他交流,但是每次一到那个时候就说不出口,每次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后来就不大和他交流了;我妈就更不用说了,我跟她都不说话,我尽量不和她见面,吃饭也回自己房间,还锁上门的。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快10个月了,因为她太多管闲事了,高一刚开始的时候,她偷看我日记,还把它复印下来,要拿去给心理医生看,幸好被我发现。不过这个日记的内容,一般人看了也会感觉我心理不太健康,就是很郁闷的那种感觉。后来我就不和她说话了,反正看她很不顺眼,很反感,我也不在家里写日记了。如果人际关系的满分为10分,爸爸还可以打8、9分,妈妈就是0分。

高一的暑假过得很难受,很空虚。我的成绩平平,大概在班级中游,这个学期班上的同学突然一下子都开始用功了,我昨天之前还挺用功,昨天之后就开始分神了,脑子里都是一① 此研究报告曾荣获“宁波市第六届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邵巧倍,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宁波市鄞州中学心理健康教师;0574-66171160,shaoqb@hotmail.com

1 ②

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邵巧倍

些小说场景和内容。我平时也不太喜欢运动什么的,就喜欢看刘墉的书,但是现在也不太看,因为老是因此导致上课走神。我以前也经常这样,大概半个月一周期。平时和同学关系也不太好,都上高二了,班级里还有十几个同学没说过话,平时也不怎么愿意主动跟人家打招呼,怕主动打招呼结果别人没反应,那不是很尴尬,所以也不太想和他们接近。我平时就和三四个同学比较谈得来,但是最近老是感觉好朋友之间‘吃醋’,感觉他们对我还是对别人好,我很敏感、脆弱,关注细节,还很自卑。

昨天,我一个老同学说我‘脆弱得让人可怜’,还说我以后可能会走上自杀这条道路。其实我以前倒是想过自杀,但现在没有。我最担心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还有什么要留恋的?我对什么都没兴趣,我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据咨询师观察发现:该来访者表情迷茫,说话处事节奏较缓慢,性格较内倾,内心较有思想,但说话时不太敢看别人眼睛,交流时显得很被动和矜持,如初次来访时希望咨询师问她问题,她再回答。

据与来访者关系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介绍:“她(来访者)待人真诚,比较能够理解他人,比较能够得到他人信任;但生性敏感,容易受伤,情绪变化激烈,易怒,容易因为志趣不同等与人发生争执,并因此导致生活学习等其它关系上的破裂;希望通过与别人人际关系的维持,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一旦不能满足或者感觉不一致或者关系减弱,则情绪反应强烈。

四、心理评估和诊断

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1、智力水平:根据咨询师临床观察、周围人反映以及学业成就水平,该来访者智力正常。

2、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比较严重地偏离了正常水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特别是在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因子上症状明显。各分量表平均分(0~4计分)如下——

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起伏不定,长期感到心情低落等。

3、症状表现:对自身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状况有充分的自知力,可排除有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境低落,同时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并且伴有失眠、乏力、工作效率低、内感性不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受损。

根据以上所有临床资料收集结果和评定,李某可以被诊断为抑郁情绪障碍! 来访者当前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主观感受痛苦,情绪低落; 2、 人际关系敏感、淡漠;

3、 学习活动兴趣、注意力减退; 4、 睡眠问题。

五、心理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和家长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2

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邵巧倍

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建立平等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应用到其他人际关系中;

使来访者认识到内部的冲突,纠正错误观念;

摆脱对自身问题的过分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逃避行为,直接面对客观环境;

在学习生活中,做出新的有效的行动,以改善目前不良人际关系、学习状态;

掌握一定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技巧,改善低落心境,缓解抑郁情绪。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增强来访者的自我认识,完善个性,习得自我成长技巧,增强其情绪调控和社会(人际)适应能力。

六、心理咨询方案的制定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映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负性认知和情绪、行为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绪和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认为,在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临界处,尚存在着模糊状态的意识层面,这种“模糊意识”对人的认知有巨大的影响,一些错误的认知模式,就是受其影响而形成的,以这种错误的认知模式去评价环境或者评价自我,便会出现偏离,从而产生异常的情绪,如抑郁情绪。贝克关于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包含两个层次,即负性自动想法(浅层)和功能失调性假设(深层)。贝克认为,人们从童年期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或图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用于对信息过滤、区分、评估编码,指导对新信息的知觉、对旧信息的回忆及借助图式进行判断与推理,支配和评佑行为。图式形成之后相当稳固,通常不予表达,在其后的生活中继续得到修改和补充。图式指引人对原始材料的收集、记忆和判断,关注和图式一致的信息,在大量的与图式一致、不一致或无关的信息中,图式决定了什么是信息加工的中心,决定着人们的信息选择和对新信息的理解。由于多年的生活经验形成的认知图式,我们能根据图式指引新信息的加工,预测事件的发展,给客观现实赋予某种意义。总之,以往经积积累概念和有组织的知识构成的图式,使人们倾向于选择与图式一致的信息,忽略无关的、不一致的信息,并依据图式理解现实、做出判断和预测事件的后果。

L .Festinger的认知协调理论认为,人的脑内存储着以往的抽象的经验图式,包含了我们的观点、信念、态度等。如果一个新的情形在外部世界出现,感觉通路把新的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按原先的图式进行加工,理解其意义,依本人的态度和期望进行评价。假如我们以挣钱多少来判断成功与否,那么,当一项新工作的工资比目前的高,评价将是积极的;但如果新工作的工资很少,就和自我价值概念相冲突,接受这一工作意味着自我价值降低,于是,我们可能拒绝这一工作,继续去寻求高工资的和大脑储存的假设相一致的工作。这告诉我们,我们评价事件、处理事件时,总是采用适合自己认知假设的方法。

本案例主要采用认知治疗,协助来访者找出这些负性想法和假设,以及其中的逻辑错误,使其明朗化、意识化,并同时辅以人际关系治疗以及行为治疗(音乐治疗和放松训练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七、心理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咨询师发现由于来访者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特点,来访者追求完美但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尽可能地回避困难并在潜意识里拒绝失败事实。来访者对现在的学习和家庭状况显然是不满的,因此造成内心冲突。贝克认为:“只有当认知中的不良成分被揭示出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再认知,并有效予以调整,不良情绪才 3

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邵巧倍

随之改善。”由此,确定了来访者的咨询方案。方案确定后,我向来访者进行了认知治疗的常规解释,并简要分析了她的情况,要求来访者回去后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感到挫败、最心烦和不安的是什么?想好后写下来,下次咨询时带来。

第二次咨询:

对于上次的问题来访者作了很认真地思考,她说,她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家庭现状,父母工作一向很忙,彼此交流很少,再加上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也基本上跟爷爷奶奶同住,所以情感上非常空虚和寂寞。她时常想自己各方面那么优秀,为什么情绪却总是起伏不定,她从来不对人说,一直憋在心里。我表示理解,并要求她讲讲最感挫败的事情,她说,最感挫败的事情是进入高中后,因为一个班上同学都是最优秀的,所以成绩没有初中的名列前茅,也没有以前那么受老师和同学关注了。理智上,她明白自己在整个年级并不差,可是情感上她无法接受这种失落和挫败,努力挽回自己在班上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处处显示自己的高贵气质,但事与愿违,反而因此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且敏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学习成绩一直在中游,人际关系也很淡漠、敏感。为此一直心烦、不安。听完,我肯定了她的积极配合,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向她解释了认知治疗的相关观点,提出在实际生活中,她的认知中是否存在一些“负性想法”,并要求她从生活或者个别事件中,找出哪些想法是合理或正性的,哪些想法是不太合理或负性的,这些不合理的想法或者信念怎样作用于她的情绪和行为,并要求她坚持写一周的“每日想法日记”,以检验其中的负性想法。

第三、四次咨询:

通过前面两次的咨询和作业,来访者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和认知特点有了一些认识,但是仍不太明确。为此,我们进行了归类和辨析,她的主要负性想法有:

a.“我原来很优秀,所以做什么都应该完美。”

“我要显得很高贵,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

b. “我很优秀,所以我不该有那么多失败和不开心。”

c. “我对文学有很强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别人的理解应该和我一样。”

d.“我一定要说服他们接受我的观点,他们和我争论,代表他们排斥我。”

通过对这些负性想法的讨论和探讨,来访者若有所悟,并能及时在生活中意识到这些负性想法。我趁热打铁,指出,总是审视自己是开心还是痛苦,是否处在抑郁中,这是抑郁周期性复发的又一大原因;所有的人都会痛苦,但普通人是带着痛苦去继续工作,去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来访者过于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时检测自己的心理状态。一旦觉得心情很坏,会导致自己不去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是逃避,去寻求那种快乐的感受。来访者表示非常同意。

第五、六次咨询:

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一定深入认识,但是自感心里还是很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做。 为了能帮助她把这些方面的获益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使她明白可以通过控制抑郁来掌握自己的生活,我们在这两次的咨询中,开始面向来访者的人际关系,寻找其中导致抑郁的人际关系模式,并尝试作出行动。通过咨询发现,该来访者在人际交往中采取被动选择和接受的模式,其中包含“害怕被拒绝”因素,以及对自己“高贵完美气质”的过高期望。其深层原因在于希望通过以上模式,得到情感需求(被关注、被认可等)的满足。

在这些问题引起来访者思考和赞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相关的人际关系指导和训练,分步骤、按程度布置作业(比如“了解同学真实想法”、“迈出主动交流第N步”),并在下次对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检查和反馈。

另外,通过班主任和周围关系好的同学的主动交流沟通和积极反馈,增强其人际主动性的自信心。

第七、八次咨询:

4

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邵巧倍

针对来访者和母亲之间的矛盾,我们商量着进行了一次“空椅子对话技术”,和“母亲”沟通内心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来访者的愤怒情绪。在后来的一次咨询中,她给母亲的打分上升到了6分。接着,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和她的“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父女间的隔阂。这两次咨询促进了她和父母交流的强烈愿望和行动力,在后来的一次尝试之后,她说,没想到原来和父母亲沟通就是这么简单而愉快的一件事情,也没想到父母其实也一直为此苦恼不堪。她的行动能力越来越强。

第九、十次咨询:

解决了上述一些问题,针对她的睡眠和上课注意力集中困难问题,我们开始学习使用音乐治疗、放松训练、想象训练以及三者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而且实用,事实证明她后来一直在坚持练习,并且效果很好,也同时促进了她的学习效率。来访三个月后,我们顺利结束了这次咨询。

整个咨询过程中,我都很注意运用鼓励、支持等技术,着重消除来访者顾虑,提高其行动能力和自信心。在鼓励、支持之下,来访者开始体验内心资源以及为自己做选择的力量,挑战自己的自我局限并将计划付诸行动。

八、心理咨询效果评估

咨询结束半年后,来访者进入高三的紧张备考,通过随访发现,该来访者情况比较稳定。 据来访者自己及其周围人评价:来访者自我感觉情绪起伏较少,基本较稳定,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睡眠质量有所好转,人际关系趋于平和稳定,与父母保持一定的沟通;对自己的人格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信心倍增,各方面状态良好。

咨询师随访发现,本案例咨询效果良好。来访者对抑郁情绪的关注明显减少,能将大部分注意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成绩稳定。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动力明显增强,自我控制感增强,对他人有了更加合适的期望,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完善和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 郭念锋 民族出版社 20xx年版

2.《心理咨询与治疗》 钱铭怡 北大出版社

3.《认知心理治疗》徐俊冕、季建林 贵州教育出版社

4.中国心理咨询网,华夏心理网

5

 

第二篇:一名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名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XXX (姓名)

XXXXXXXX(单位)

摘要:本文针对一位高中生因一次偶然事件导致的强迫性行为进行了咨询,用认知领悟疗法分析了求助者存在的不合理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了其行为模式,最终经过不断的分析讨论以及求助者自身的努力,使症状得以消失。

一、一般资料

赵×,男,18岁,高三理科班学生,性格内向,多疑虑,缺乏判断力,遇事不够果断,常犹豫不决。该求助者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家庭史。近一年来,行为不断强化,虽然知道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临近高考,自感问题加重,前来咨询。

成长经历:父母均为一般工人,由于工作关系,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较少,多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母亲家教比较严格,从小性格较为内向,做事严肃认真,力求完美。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主述:“近一年来,因反复吐痰,影响学习,前来咨询。”

自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值日打扫卫生时,和一个同学打闹,同学不小心把扫帚从他头上扫过。当地人有一种说法,认为扫帚碰到头,就会有坏运气,要想消除坏运气,必须让对方给自己买一瓶水,喝了之后,才可能消除坏运气。开始,不太相信这些,并没有让同学给自己买水,但心里却很不舒服。没想到,过了几天,自己打篮球时,锁骨骨折。此时,他想到了扫帚的事,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厄运真的来了。于是,又要求那个同学给自己买一瓶水,虽然喝了水,但心里还是隐隐约约的担心,厄运未必能完全消除。到了初三,随着担心的加剧,一看到那个同学,他就很担心,必须要向他吐十次口水才能安心。如果哪次没有吐或没吐够数,他就很担心,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会反复担心厄运就要到了。后来发展到进到教室,也要吐痰十次,,回到宿舍也要转身十次才能坐下来看书写作业,上楼梯,一定要数台阶。初三结束后,高一、高二的时候,症状有所缓解,但到高三后,情况越来越糟,一进教室就吐痰,回到宿舍就的转身,这些令他十分烦恼,以至于无法学习,虽然他觉得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另一面,又担心如果不做,厄运就会真的到来。”

1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到:来访者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说到最近的情况,充满了担忧,极力想摆脱这种不良行为,但似乎有心无力。

据班级教师及同寝人员介绍:他最近情绪低落,容易激动,发脾气,比较烦躁,行为同学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学习、生活也比较消极。

四、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选择测试为SCL-90、SDS、SAS。

1、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

躯体化2.3,强迫症状2.6,人际敏感2.5,抑郁2.7,焦虑3.9,敌对1.4,恐怖2.1,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5个。

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2、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5 分,标准分56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3、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44分,标准分55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五、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来访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性格内向,焦虑、痛苦、情绪低落、易烦恼,对各种刺激反应较强,行为反复。按照诊断原则,可以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原因如下: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愿望,无思维逻辑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求助者的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史及遗传史,排除脑器质性病变。

3、根据求助者对自身症状有完整的自知力和强烈的求医行为,首先排除精神病性心理紊乱。

根据许又新教授对神经症的诊断标准:病程7个月,评2分;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和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学习效率显著下降,有反复强迫行为表现,评2分;总分为6分,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结合SCL-90和SAS、SDS的阳性分数分析,该求助者虽有轻度抑郁和焦虑症状,但其强迫症状为主要症状,故考虑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2

根据以上所作的评估与诊断,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下: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出现的反复强迫行为,使学习步入正轨,多和老师同学接触,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顺利的参加高考。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使用原理:认知领悟疗法、行为疗法。

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恐惧和不安全感,这种情绪又经“万一”的担心而体现出来。因此,要使患者了解那种盲目的、不符合正常逻辑的认识和情感以及冲动来自何处,帮助患者真正认识到他所采取的措施是可笑的、幼稚的。从而自觉的放弃他。治疗的重点之二是让病人认识到,怕万一出错的想法也是属于幼稚的症状,是初级思考式的体现。最后使病人对症状“顺其自然”。因此,只有通过认知领悟疗法让病人明白了症状产生背后的根源,才能从行为上改变自己。

行为疗法比较适合于以强迫动作作为主症的病。包括系统脱敏法、思维阻断法、宣泄法等。这种疗法对于消除强迫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根据上述分析及求助者比较年轻、文化水平较高的特点,采用认知领悟疗法以及行为疗法比较合适。

2、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协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2)有权利选择咨询师。

(3)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4)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循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

(2)遵守和执行双方协定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尊重咨询师,按照约定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遇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标准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由于是学校学生,属于义务咨询。

八、咨询过程

1、咨询阶段大致分:

(1)咨询初期阶段:了解求助者的情况,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

(2)咨询中期阶段:帮助来访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3)咨询巩固阶段:检查和巩固成果。

2、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

目的:

4

(1)了解基本情况,搜集相关信息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

(2)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咨询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与规则。

(3)与求助者交谈,收集相关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4)做SAS、SDS、SCL-90的心理测验。

具体:赵某的行为很明显是强迫行为,第一次咨询,耐心听完其讲解后,对其表示理解,并进一步说出了他的苦恼,因过渡担忧导致行为的反复,同时,高考逼近,进一步导致紧张,吐口水和转身频率增高。在共情的基础上,赵某得到了接纳和认可,并树立了治疗的信心,进而在赵某同意的基础上,做了相关测验,以有利于进一步诊断。

第二次:

目的:

(1)确定咨询目标,经双方协商制定咨询方案。

(2)采取认知领悟疗法,使其认识到强迫行为的原因,看到问题的本质。 方法:会谈法、认知领悟疗法

具体:针对赵某的问题,详细向赵某解释了他病症背后的原因:扫帚碰头带来厄运,是一种迷信说法,把扫帚碰头和厄运联系起来不符合逻辑。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锁骨骨折的事情,当事人把锁骨骨折和厄运相联系也是幼稚的,不合常理的。面对高考,当事人可能不够自信,担心学习搞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当事人采取了一种幼稚的方法来释放和缓解这种担心,就是吐口水,转身。其实,吐口水、转身和学习是互不相干的两件事。而当事人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压力大。听了这样的解释,当事人说确实是这样的。咨询结束后,建议赵某回去好好思考我说的话是否有道理,并希望帮助赵某看到问题的本质。

第三次:

目的:运用行为疗法中思维阻断法来协助赵某克服其强迫行为。

方法:行为疗法

具体:和赵某一起探讨阻断时所用的语言“停止”,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赵某必 5

须很坚定的对自己说“停止”,然后平静地对自己暗示说“我现在没事了,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吧”。同时建议带着病症生活,对这些症状采取“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策略。赵某承诺回去一定尝试着做。后来,在接下来的咨询中,经过赵某的努力,他的症状逐渐减轻了。

九、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感觉情绪稳定了许多,心情也恢复了平静,强迫行为已基本消失。”

2、心理咨询师的评估:

半年后,赵某的症状已完全消失,并顺利的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一所本科学校。

参考文献: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xx年7月版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