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范文点评

TIP3:天生三桥景区有两个入口:1号入口和2号入口,1号入口可以乘坐观光电梯下到天坑底部,2号入口则需要人走到天坑底部。2号入口,不仅沿途被植被挡住,看不到多少风光,而且下山要走很长时间,太过消耗体力,所以大家在去1、2号窗口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人多时才会被引到2号入口),2号入口下来已经到达三桥底部,也就是说:不能自上而下拍摄三桥或天福官驿,除非你再往上爬。

天生三桥还是主要去看看天福官驿的,我觉得从电梯下来之后看到景象还是很有冲击力的。另两处天生桥,会有一些小,但是鬼斧生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天生三桥最后出山的一段路,现在为了满足体力虚弱的旅游者的需求,1公里向上的山路配备了电瓶车15元/人,排队购票排队上车。一不做二不休,自己走上去。

TIP4:地缝,对于北方人来简直就是惊奇爆棚。几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峡谷长5公里,谷深200-500米,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峡谷具有雄、险、峻、秀等特点。景区内的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武隆地缝由入口地缝、中途穿洞、出口地峡三段组成。峡谷两边悬崖千仞、岩壁绝险、植被茂密,地缝极其狭窄,有的仅可通人,仰头望天,一线天光;地峡中溪水长流,泉瀑飞溅,幽幻无穷;穿洞洞体宏大,钟乳密布,中有地下湖泊。(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TIP5:天生三桥里面有2座厕所,一前一后,而地缝里面没有厕所,出口,入口才有厕所,所以请早作准备。最后提醒大家要记得自备饮料,因为三桥,地缝景区内都没有卖东西的地方

1

 

第二篇:爷爷孙子小小说评论

爷爷·孙子(小小说)

孙子三岁了邹老汉才第一次见到。在大城市工作的儿子回乡探亲,迢迢千里带了 孙子,目的也就是让邹老汉有生之年,能亲眼看看后辈人。

孙子健康活泼,70岁的邹老汉自然视若珍宝。

晚饭后,邹老汉背着孙子到打麦场上乘凉。

云淡风轻,一月如钩。邹老汉企图测试孙子的智力,自设题目考孙子: “天上明晃晃的那个物件是啥?”

“是月亮。”

“月亮像啥呀?”

“像??像妈妈的眉毛。”

孙子的妈妈,也就是邹老汉的儿媳妇,邹老汉是见过的。当时还没结婚,儿子带着来这大山沟里蜻蜓点水似的住过两天。邹老汉记得很清楚:儿媳妇的眉头总是皱着,眉毛根本不像月亮,而像两条死蚕。

“不对。”邹老汉宽厚地笑笑,启发道,“再想想,月亮是弯弯的。” “弯弯的??弯弯的就像爷爷的驼背。”

邹老汉的背的确是驼了,是弯了。从八岁起就开始背柴,挑担,扛石头,生活的重负在背上压了几十年,能不驼吗?可是,驼背哪一点像月亮?像老丝瓜还差不多。

“不对。”邹老汉暗自叹息,诱导说:“月亮是弯弯的,头是尖尖的。” “弯弯的,尖尖的??像香蕉!”

香蕉?香蕉是啥物件?邹老汉在伏牛山肚里活了几十年,红薯、核桃、板栗??啥没见过?哪有香蕉这一说?怕是答不出来,随口胡诌的。

邹老汉感到悲哀了,长长叹出一口气。他本想孙子会比自己强的。邹老汉三岁那年,别人问他弯弯的月亮像啥?他一口就符对了:“像镰刀!”好容易的题儿嘛,这娃子咋答不上来哩?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嗨!这娃子,废了!”

小小说评论

《爷爷·孙子》像两尊石像似的坐在月亮下对话,而这场对话却引人深思。 为什么孙子只知道月亮像女人的眉毛,像好吃的香蕉?为什么爷爷只知道月亮像劳动的镰刀?难道这仅仅是爷爷想不通的问题吗?

爷爷问孙子“月亮像什么”,孙子回答说“像妈妈的眉毛”。爷爷却觉得儿媳妇的眉毛总是皱着,根本不像月亮。为什么眉毛总是皱着?从文章中不难看出,孙子的妈妈来自城市,来到大山沟的那两天,因生活习俗、文化水平各不相同,难以适应这样的生活,难免会产生许多的不顺心,眉头便会皱起,所以在爷爷看来只会像死蚕。而在城市里生活的条件各方面都比较好,眉头自然就不会皱起了,总会像弯弯的月亮。这种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城市与农村极大反差的生活条件生活现像,还反应了,随时代的发展,长辈与晚辈所产生的代沟。爷爷只是在儿子还没结婚时见过儿媳妇,可见亲情逐渐疏远。

孙子说“月亮像爷爷的驼背”,爷爷不以为然,“驼背哪一点像月亮?像老丝瓜祸害差不多。”孙子无法理解爷爷生活上的重负,只会用相似的食物说,或许这是小孩子的天性,可这却挖掘出了爷爷一声生活艰难的辛酸。而孙子所说的“月亮像香蕉”更是让爷爷难以理解,只得悲哀地长长地叹一口气 :“嗨!这娃子,废了!”爷孙俩的沟通出现了问题,自认为的有标准答案“月亮像镰刀”这样容易的题都答不对,爷爷以他的生活习俗和狭隘的主观意识的标准去强求孙子,没有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由此怀疑孙子的智力出问题。

而爷爷想不通的原因,却是两代人认识事物的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就像爷爷想不明白香蕉是什么,而孙子恐怕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镰刀这种东西。人们只会往自己熟悉的事物方面回答问题。因此产生了代沟。

然而,作者想让我们知道这仅仅是因为两代人的代沟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更是因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代沟。从爷爷和孙子之间的对话就可以得知,城市与乡村之间是差不多互相隔绝的,城里人无法想象乡下人的生活,而乡下人也无法得知城里人的生活。

如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是基本提高了,可是城乡间的差距开始越来越大,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以及信息方面的传播也是大相径庭。试问,如何解决这令人头疼的问题?

《爷爷·孙子》以爷爷生活在大山沟里,八岁就开始背柴,几十年的重担压弯了背和孙子生活在大城市里,深受父母的呵护为背景,将“月亮弯弯像镰刀”这样一首唱了几千年的儿歌点缀于爷孙俩嘴里,巧妙运用语言描写及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以突出老年人于少年人之间的代沟,而更深一层次地暗示城乡之间的代沟,以独具特色的对话发人深思。

作者巧妙的运用几句简单的对话,就折射出了现今社会的现像,并无形中批判了这种现像,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写作技巧。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信息学院 计本1班 刘永科 11 20113241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