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历模版

 入 院 病 历

姓名:***                      性别:女                        年龄:44岁

职业:干部                     婚否:已婚                      民族:汉族

籍贯:重庆市垫江县             地址:重庆市垫江县桂溪政府

入院时间:20##年4月10日16:00   

记录时间:20##年4月10日 16:30                           

采集时间:20##年4月10日16:10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可靠       

发病节气:清明节后5天

病      史

主  诉:发热、恶寒、咳嗽2天,右侧胸痛半天

现病史: 1989年3月17日,因外出衣着不慎而始感头痛,连及巅顶,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微有咳嗽,恶寒发热,无汗。自以为是“感冒”而服“去痛片”未效,但仍坚持工作。次日病情加重,头痛连及项背,周身酸楚无力,下午3时,突然发热、寒战,咳嗽顿作,痰粘而黄,涕浊,不欲饮食,便秘溲黄,遂到×院急诊。查体温39℃,诊为“上感”,予“感冒冲剂、复方新诺明”口服,并肌注“安痛定”1支,虽然汗出,恶寒减轻,但身热不解,患者所苦有增无减,气粗咳甚,痰多色黄,渴喜冷饮,入夜尤甚。今晨觉右胸掣痛,咳则痛剧不敢深息,痰色转"暗红色",来我院急诊。急查T38℃,WBC2.8×1010/L,N97%,L3%,胸片示右中肺大片阴影,考虑为右中肺大叶性肺炎征象。急诊收入我病区。

病后睡眠、饮食尚可,大便干结,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身体尚可,1987年患过“急性胃肠炎”,经治而愈;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否认“肺结核”及慢性咳嗽史,无咯血史。

循环系统: 否认心悸、心前区疼痛史。

消化系统:否认慢性胃脘疼痛、返酸、嗳气史。

泌尿系统:否认小便濒、数、短、涩史。

内分泌系统:否认多食易饥、畏寒病史。

生殖系统:否认崩漏、带下病史。

神经系统:否认昏迷、晕厥病史。

运动系统:否认肌无力,运动障碍病史。

个人史:出身居住于本地,一直在本地工作。未到过外地久居,未到过疫区,无疫水接触史,爱人及子女身体健康。

月经生育史:13岁初潮,经期5-7天,周期28-30天,经量50ml左右,上次月经末3月20日,G1P1。

              家族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T:38.0℃  P:86次/分  R:20次/分   BP:120/80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步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稍差,急性热病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全身皮肤粘膜红润,无水肿,无黄染,无皮疹、出血点及溃疡,未见瘀斑、肝掌及蜘蛛痣。皮肤弹性可。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及器官:

头颅:头颅无畸形,毛发分布均匀,色黑,有光泽。

眼:眼裂正常大小,两侧对称,眼睑不下垂,无水肿。眼球活动自如,睑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无白斑,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5cm,对光反射灵敏,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辐辏反射存在。

耳:耳廓无畸形、结节,听力可,外耳道无溢脓,乳突区无压痛。

鼻:鼻外观无畸形,鼻腔无异常分泌物,通气可,呼出气味无异常,副鼻窦无压痛。

口:呼出气味无变化,唇色红润,无疱疹,牙龈无溢血、溢脓,舌质红,舌苔黄、腻,伸舌居中,无震颤。口腔粘膜无溃烂。咽喉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溃烂。

颈部:颈部活动自如,无颈强直、颈静脉怒张及异常搏动,无肿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震颤,未闻及血管杂音。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无皮下气肿及静脉曲张。乳房两侧对称,外观无畸形,未能触及肿块。

肺部:

望诊: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均匀,20次/分,双肺呼吸动度对称,

触诊:语颤无增强或减弱,未能触及胸膜摩擦音,

叩诊:叩诊清音,肺下界平肩胛中线第十肋间隙,肺呼吸动度3cm。

听诊:呼吸音粗糙,语音传导正常,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右中肺可闻及湿啰音。

心脏:

望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内1.0cm处,平第五肋间隙,范围约20cm,不弥散,无抬举样搏动。

触诊:未触及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叩诊:叩诊心界大小正常。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9厘米

听诊:心率8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心音分裂,未闻及第三、四心音,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察音。

周围血管征:脉搏86次/分,律齐,脉浮,无脉搏短拙、奇脉,无水冲脉、枪击音及双重杂音等周围血管征。

腹部:

望诊:腹壁对称、平坦,无静脉曲张,未见肠形及胃蠕动波。

触诊: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

叩诊: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痛。

听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肛门直肠:无肛裂、脱肛,无痔疮,肛门直肠指检未见明显异常。

外生殖器:阴毛分布均匀,色黑、有光泽,外阴无异常。

脊柱四肢:脊柱四肢未见畸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感觉无异常。

神经反射:皮肤感觉无异常,双侧膝跳反射、跟腱反射正常。腹壁反射对称。克尼格氏征、布鲁辛斯基征、巴彬基氏征、霍夫曼氏征阴性。

专科情况: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六脉弦滑而数

辅  助  检  查

血常规:RBC4.5×1012/L, Hb140g% WBC2.98×1010/L, N97% L3% 。

尿常规:正常

大便常规:正常

胸部正位片:右中部大片阴影,考虑为右中肺大叶性肺炎征象。

四诊摘要:

患者***,中年女性,素体虽健但较消瘦,此次急性起病,有外感史,刻下发热恶寒并见,发热重于恶寒,咳嗽时作,右胸掣痛,咳嗽加剧,咯暗红色痰,质粘稠而量多。咽干口渴喜冷饮,不欲饮食,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微腻,脉右寸浮滑数,左弦滑数。

辨证分析:

从四诊来看,急性起病,寒热并见,脉浮符合外感发热而不符合内伤发热特点。从治疗过程来看,不符合感冒,更非喉核肿大所致发热。发生于春季,则非冬温。可考虑为风温或春温。后者为伏气温病之一,初起即有里热壅盛津伤较重,口渴尿赤,舌红甚。咳嗽并非必然见症,而本例患者,以热、咳痰、口渴为主,故诊断为风温为宜。患者形体瘦消,喜食辛辣,肺胃素有蕴热,又时值春季,风气当令,患者不慎衣着,外感风热病邪,肌表被束,卫气不达则见头痛,恶寒发热,周身酸楚。肺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肺卫受邪,肺气闭郁不宣,痰热蕴结,清肃之令失常,则见咳嗽鼻塞,咳痰粘稠。痰热阻肺,脉络失和而不通,不通则痛,故见右胸掣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腑气不通,且肺胃内有蕴热,津液受灼,则见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滑略数为内有痰热之象。右寸浮为表邪未尽之征。

综观脉症,病位在肺、胃、大肠,以实热为主,但与阳明腑实证仍有区别,后者一般有身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特点,本证则热、咳、痰、胸痛为主,兼有腑气不通,故属卫气同病、痰热蕴肺,兼有腑气不通、脉络失和之证。

西医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咳嗽胸痛,痰黄转暗红色。

2.右肺中部闻及湿啰音。

3.WBC2.98×1010,N97%,L3%,胸片示:右中肺大片阴影。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风温

卫气同病,痰热蕴肺

西医诊断:大叶性肺炎,右中肺

治则治法:

急则治其标,先以祛邪为主。疏风宣解,清泄化痰,佐以通腑和络。

方药:

1.5%GS500mL加入双黄连注射淮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2.汤药:以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9g    生石膏(先煎)50g   连翘10g    薄荷(后下)5g

银花12g   鲜芦根50g        杏仁10g    炒牛蒡子10g

黄芩10g   全栝蒌50g        丝瓜络10g   酒军9g

煎服方法:上方加水1000ml,煎30分钟,取汁300ml,分2次口服,日1剂。

辨证调护:

宜保暖、避风寒、忌生冷。密切注意呼吸、汗出、脉象、面色之变化。

                                                                                                             医生:XXX

                                  出院诊断:(用手写)

                       医生:***

 

第二篇:面瘫-中医病历模板

首次病程

患者:吕月平,女,67岁。因“口角歪斜一天 ”于2013-09-05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二天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左侧耳后疼痛,遂到小诊所就诊,具体治疗不详,昨日喝水时发现左侧口角漏水,口角向右歪斜。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中医:面瘫;西医:面神经麻痹”收住我科。刻下:患者口角向右歪斜,左侧额纹存在,左眼能闭合,左侧面部板滞,麻木,伸舌偏右,吹气左侧口角不漏气,左耳后完骨处压痛明显。病程中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纳食香馨,夜寐安宁,二便正常。

2.体检:T: 36.2 ℃ P: 78 次/分 R: 20 次/分 BP: 150/10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向右歪斜,左侧额纹存在,左眼能闭合,伸舌偏右,吹气左侧口角不漏气,左耳完骨处压痛明显。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正常,未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约7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不亢进,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3. 辅助检查:心电图:1.窦性心律;2.avl导联T波低平,V1-V3导联T波倒置。头颅CT:腔隙性脑梗死。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因“口角歪斜一天”入院,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四诊合参,辨病当属中医“面瘫”范畴,患者老年女性,络脉空虚,今日天气突然降温,风寒乘虚而入,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肌肉失于约束,发为本病,辨证当属风寒证。本病当与“中风,面痛病”相鉴别。中风: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等临床表现。面痛病:面部如刀割,火灼状疼痛,不能触碰,而无口角歪斜,闭目不能等症。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1.口角歪斜一天

2.查体:BP150/10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向右歪斜,左侧额纹存在,左眼能闭合,伸舌偏右,吹气左侧口角不漏气,左耳完骨处压痛明显,左侧贝尔征阳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约78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3.辅助检查:心电图:1.窦性心律;2.avl导联T波低平,V1-V3导联T波倒置。头颅CT:腔隙性脑梗死

4.鉴别诊断:本病当于中枢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相鉴别。中枢性面瘫:有口角歪斜但额纹正常还伴有偏侧肢体活动障碍,头颅CT可鉴别。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对疼痛敏感,常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疼痛,有明显的“扳机点”,无口角歪斜,与之可鉴别。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面瘫

风寒证

西医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腔隙性脑梗死

诊疗计划:1.完善入院常规检查。2.治疗以针灸、中频理疗、红外线理疗为主,辅以降压,抗病毒、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3.嘱患者尽量避免面部受风寒,畅情志,清淡饮食,中药予以散寒祛风通络治法,方选牵正散加减化裁,方药如下:

白僵蚕10g 防风10g 丹参10g 陈皮6g

神曲6g 红花10g 甘草6g 蒲公英10g

麦冬10g 制半夏10g 麻黄6g 干姜6g

上方诸药按本院常规煎煮,取汁300ml,分两次服用,一日一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