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实施细则范本1

目   录

1、   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方案.

2、   旁站监理方案

3、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4、   预应力管桩监理细则

5、   模板监理细则

6、   钢筋工程监理细则

7、   钢筋焊接及连接监理细则

8、   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

9、   电气安装监理细则

10、给排水、消防工程监理细则


安全文明施工

监理细则


安全文明施工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青田温溪三小校园改建工程,由青田县教育局投资建设,该工程位青田县温溪镇东岸村。工程总建筑面积2794.3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为15.36米,层高:3.6米,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建设单位:青田县教育局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青田县建筑规划设计院

地质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浙江建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监理工作的流程

                                  

不符要求

                                       

                                     

                                发现问             

发现问题,提出意见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①安全生产控制

督促施工单位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安全施工相关要求和安全无事故目标。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及有关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1)检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有效的奖罚办法,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各项分包合同或协议必须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

    2)检查新工人上岗前培训。新工人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书面记录须经受教育者本人签名确认。工人换岗时,应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3)检查安全交底。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必须作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书面交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2、审核施工单位的安全专项方案

安全专项方案包括临时施工用电、脚手架、支模架、物料提升机、塔吊、基坑支护、施工机具、消防等专项施工方案,应全面、具体,并针对工程结构、施工特点、场地以及气候条件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查后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签字盖章后有效,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施工。

3、在安全控制中应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又应以人为安全控制的核心。因此,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到:

1)成立安全文明生产领导小组,并落实责任人。

2)对施工现场人员要求进行文明施工、安全教育。

3)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4、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从事电工、架子工、电焊(气焊)工、起重机械工、塔吊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市级以上劳动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领取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卷扬机、搅拌机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建设厅认可的单位培训,经考核合格,领取统一发放的机械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培训领取的上岗证必须随身携带,以便检查。

5、安全检查

 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检查要有重点、有标准、有要求,并作书面记录,履行签字手续。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建立登记、复查、销项制度,制定相应整改计划,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应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现场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整改不力的施工现场,有权责令停工整顿。

1)高处作业

 在无外脚手架施工作业时,从二层楼面开始,每层设置安全平网或防护挡板,再设一道随着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遇特殊情况无法设置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临街临道一侧外脚手架应张挂安全平网。(安全网必须采用市安监站认可的生产厂产品)

2)脚手架

 脚手架沿外墙四周连通,并与建筑物有可靠的拉结,以加强其侧向稳定。在外架搭设过程中,垂直运输用的物料提升机,需要同时跟上。外脚手架在沿道路一侧第三步架处搭设防护棚,宽度按要求设置,上面满铺竹脚手片。外脚手架完成后,必须用安全密目网围护。

 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搭拆外。由专业班组具有上岗证的工人,进行搭拆施工,严格要求三步架体一验收,整体架子和井架完工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分别张挂合格证,方可使用。

 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技术要求:

 ①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每层里外立杆均设水平拉杆,转角处立杆必须加密。

②架体立杆距离墙体不超过20厘米。

 ③脚手架应设拉结点,同墙体内的予埋钢筋拉结,水平不超过7米,垂直不超过4米。

 ④脚手架必须设置护栏杆,踢脚杆。

⑤ 脚手架两端开始每隔7根立杆设置剪刀撑一组。

    3)“三宝”“四口”防护

     ①现场进出大门应有“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标语,安全帽应正确使用、规范佩戴,系好帽带,不准乱抛、乱扔、用于坐和垫,不得使用缺衬、缺带或破损的安全帽。

     ②现场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带,搭拆物料提升机、脚手架等高空作业时应系安全带,使用时高挂低用,高挂在牢固、可靠的物体上,使用后应专人负责妥善保养,经常检查,发现霉变、硬脆、断裂等现象应及时更换。

     ③现场必须重视临边“四口”防护,用两色相间的钢管作护栏材料。楼梯踏步及平台临边必须设牢固的临时防护栏或篱笆;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2m 的安全防护门或双道固定的防护栏杆,井内底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电梯井道一律采取落地满堂架施工。预留洞口、坑井的防护要有严密的防护盖板,1.5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两道防护栏杆,洞口号上张挂安全网。阳台、楼面、屋面等临边防护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如果防护栏杆过高要挂安全网封闭,防护要严密。

4)模板工程

    本工程采用木模,支撑系统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是模板支设安全的关键,施工时应按专项方案设置排距、立柱,不允许使用不合格材料。立杆底脚在地面设垫块,并设地笼,以防沉降不均。
    模板的拆除,必须在试块达到规范允许条件下,并得到我方审批后,方可组织拆模。拆除模板前,班组长应对班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在拆模范围内设立警戒区域,并设指挥员,拆模应按顺序拆除,严禁无规则拆模。模板拆除后,应对场地进行清理,分类堆放。

    现场钢管、扣件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5)物料提升机

物料提升机必须按标准搭设,安装前必须有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后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履行签字手续,验收合格后张挂《井架验收合格证》方可使用。操作定人、定机、定岗,必须持岗上证。

架体底座地基必须地面平夯实,安装在砼基础上,并采用地脚螺栓或轧桩紧固,架体边大于2m应采用双导轨。各类防护设施必须齐全有效,吊盘必须装防坠落保险装置和上下限位装置,每层依靠时有灵敏可靠制动停靠装置。采用墙式应用刚性支撑与建筑物牢固连接,每增高6m加设一组水平拉结点固定在主体结构上。顶部悬臂内侧有加固措施,严禁与脚手架连接。必须装设避雷装置,接地电阻≤10Ω。

物料提升机四周防护应严密,楼层卸料平台应稳固,两侧设0.9-1.2m两道防护栏或防护篱笆,进料口必须装有防护门或防护栏。底层进出口须安装安全门。进出料口装设安全门,两侧设不低于1m的安全挡板或网片防护,吊盘严禁乘人。底层及进料口搭设防护棚。

6)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按照专项方案进行架设。夜间施工危险、潮湿场所具有适度照明。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生活设施和堆放建筑材料等。脚手架与外电架空层线路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与10KV以下的架空层路边线,最小水平不得小于2m,否则必须采用防护措施,设置防护屏、围护片等进行全封闭,并悬挂醒目的警示牌。

施工用电室外线路用绝缘电线沿墙或架设在专用电线杆架空敷设“三相五线”制,固定在绝缘字上,严禁架设在脚手架上。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使用橡胶绝缘电缆,室外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护套线,电线必须符合有关质量要求。

手持照明灯具,危险和潮湿场所以及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均采用安全电压。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作接零保护,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

配电箱及开关箱采用铁质材料制作,导线从下底面进线和出线,并有防水弯,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应控制在1.3-1.5m之内,门锁齐全,有防雨措施,下班时断电锁门。配电箱及开关箱内装设触漏电保护器,做到三级保护,末端触电保护器工作电流不大于30MA。金属外壳应接地或接零保护,断丝严禁用铜丝或其他金属代替使用。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各类电器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接地体使用L50×5角钢或Φ50钢管,2.5m长,不得使用螺纹钢,接地电阻值满足规定要求。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配电箱处必须设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10Ω。

7)搅拌机、电焊机、潜水泵等其他机具

搅拌机搭设防雨操作棚,机体安装坚实稳固,排水畅通,各类离合器、制动器灵敏有效,钢丝绳、防护罩安全有效,料斗的保险挂钩齐全有效,操作杆必须有保险装置,停止作业挂上保险勾,有接地或接零保护,装设触漏电保护器,定人、定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经常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保持机身清洁。

电焊机配线不得乱拉乱搭,焊把、把线绝缘良好,有防雨措施。

乙炔瓶距明火距离不小于10m,与氧气瓶不小于5m,有回火防止器,有保险链、防爆膜,保险装置灵敏,使用合理,气瓶应有明显色标和防震圈,严禁在露天曝晒,皮管头子用轧箍轧牢,严禁使用浮动式等旧式乙炔发生器。

潜水泵电源应完好无损,设置单独触保器,重点加以管理。

平刨、压刨、电锯等机具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的防护罩,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安装触漏电保护器,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专人使用,设护手安全装置,刀口回弹防护措施,电锯设防护挡板或月牙罩,操作必须使用单相电动开关。

手持电动工具(振动器、打夯机、磨石机、砂轮机、切割机、绞丝机、电钻等),应具有防护罩壳齐全,橡皮线不得有破损,必须要有接地或接零保护,并单独配置灵敏有效的触电保护器。

钢筋机械(切断机、调直机、弯曲机、冷拔丝机、点对焊机等)做好保护接地或接零,并装设触漏电保护器,传动部分要有防护罩。机械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压滚、插头等附近的钢筋断头和杂物。钢筋工棚内的电线不得随意拖拉,应固定悬空挂设。

射钉枪应确定专人使用,严格按先装钉后装药的顺序操作,不得用手掌抵住枪口。

8)防护棚

建筑物出入口、通道口、临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地方和机械设备,必须搭设防护棚,棚宽大于通道口、外挑不少于3m,棚顶应满铺脚手片或木板,必要时铺设双层,两侧必须封严。

6、事故处理

现场发生一般事故按有关文件执行。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必须立即通报,并认真保护好事故现场,不得隐瞒、虚报和拖延不报。在24小时内上报主管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按照发生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和处理,并及时结案。

②文明施工控制

施工现场应当达到环境美化,场布合理,施工有序等文明施工标准。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施工现场必须在明显处设置“五牌一图”和其他标牌

1)工程场布图标明:工程建筑方位,生产、生活设施,各类材料堆场和机械设备设置区域,围墙、大门、进出通道、水电走向等。按施工三阶段(基础、主体、装饰)及时调整场布图。

2)工程概况牌示意图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设计、施工、质量监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单位名称,工程层数、面积、总高度,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和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名单。

3)现场张挂“十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十个不准”、“起重机械十个不准吊”、“门卫、机械操作规程牌”、“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标牌,以及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宣传标语牌。

2、施工围墙、道路、场地的设置

1)施工现场周边设2.5m高围墙,围拦应严密,不缺档,内外刷白,书写标语,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占道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批,办好手续。

2)进出大门通道必须畅通,有回车余地。大门应坚固、美观,大门内外有30M2以上的砼硬地面。工地出入口100米内无建筑垃圾,50米内无建筑污染。。

3)现场内道路畅通、平整、整洁,无坑洼积水,重要部位地坪砼硬化。

4)场内有通畅的排水设施和沉淀池,排水系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保证污水不外溢,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工地排放废污水必须向有关部门办理排污许可证。

5)作好安全保卫工作,按有关规定配备门卫值班人员,落实防偷防盗措施,办理治安许可证手续。

3、临设工程的设置

1)应按经审批同意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值班室、办公室等临时设施,采用活动房,内外墙刷白。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环境规定,并制定卫生制度,落实专人清扫,保持卫生清洁,防止四害孳生。

2)食堂、宿舍、厕所、浴室等生活设施搭设在生活区。

食堂必须卫生清洁,符合“食堂卫生法”各项要求,炊事人员应持“健康证”着白装上岗,食堂应设置冰柜,做到生熟贮藏分开。

宿舍采用活动宿舍房,宿舍床铺搭设统一、整齐,采用统一的被褥、床铺。内外及床上用品应整洁、卫生,不乱倒污物和便溺。

生活区设浴室,不准露天场地洗澡。

厕所应符合有关卫生防疫要求,厕所内外墙刷白,设冲洗设施,落实专人清扫冲洗,定期喷洒消毒药水。高层施工楼层也设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的便溺设施,保持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卫生。

施工现场设茶水供应处,茶水桶应卫生清洁,经常消毒,防止疾病传染,并配备药箱和常用急救药物。

    4、环境保护

施工作业现场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努力降低施工产生的噪声;在清理场地、外脚手架时应防止粉尘飞扬,污染周围环境;车辆进出,做到不抛洒、不滴漏,严禁污染道路;化灰池布置合理,灰浆严格控制不外溢,灰渣集中堆放不乱倒。夜间作业应符合环保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工地周边居民公告,取得谅解。

5、现场堆放

1)按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布局堆放各类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等,并按不同规格、品种堆放整齐,标牌分类标识。

2)不同型号水泥应分类入库,不得混放。

3)扣件、预埋件等零散材料应设置围栏堆放。

4)塑钢门窗制品应有防雨措施,堆放整齐不乱。

5)基础挖土,土方及时外运,临时堆放不得越高1.5m。

6、班组管理

1)现场人员按规定登记造册,外来劳务人员的三证(身份证、劳务证、计划生育证)和暂住证必须齐全有效,经有关部门培训教育才能上岗作业,人员变动情况应及时掌握,并作好调整手续。进出人员及时注、销。

2)要求每天工完场清,废料清扫成堆,整理作业场所整洁有序。

3)作业场所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设置遮挡设施或容器集装,并及时组织清理外运。

4)遵守劳动纪律,杜绝“黄、赌、毒”情况发生。

7、防火管理

1)施工单位应建立消防领导小组和消防组织,制定消防管理制度,落实消防责任制。

2)重要部位(木工、油漆间、仓库、宿舍、明火作业区等)应有消防设施和隔离措施,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有专人管理。

     3)使用明火作业,必须办好审批手续,并有专人监护。

     4)设置好消防给水系统,按要求配备灭火器。

     5)生产、生活设施(宿舍、食堂)应符合消防要求,无火险隐患。宿舍内不得私自垒灶和烧电炉烘煮食物、用灯具取暖烘物,电线不得乱拉乱接。

四、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开展安全监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自治区、地区有关文件搞好文明施工。

1、现场监理将采取安装验收和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并着重加强对高处作业防护、脚手架、“三宝四口”、物料提升机、基坑支护、模板工程、施工机具等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发现隐患,应督促有关人员限期解决,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应立即制止。

2、在现场巡视、旁站监理中发现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不安全因素,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做好安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参与组织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的处理;

3、现场施工用电严格遵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及要求进行检查。

4、随时取得气象预报资料,根据气象预报,提前作好防风、防雨措施,切实按措施严格执行实施,并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生产。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常备消暑物品;冬季做好保暖工作。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表采用JGJ59-99有关表格)


旁站监理方案

1、工程概况

青田温溪三小校园改建工程,由青田县教育局投资建设,该工程位青田县温溪镇东岸村。工程总建筑面积2794.3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为15.36米,层高:3.6米,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建设单位:青田县教育局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青田县建筑规划设计院

地质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浙江建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根据设计和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编制本工程旁站监理方案,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对照实施。

2、旁站依据

   2.1 建设工程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

 2.2 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主要有《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等。

2.3 合同:

本工程的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4 设计文件:

本工程的地质勘测资料、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设计说明、设计指定的标准图集、设计交底会议纪要、设计变更文件、经设计确认的工程变更文件等)。

2.5 施工及监理文件: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监理规划。

3、旁站监理的范围

       施工阶段,工程保修阶段

4、旁站监理的程序和方式

4.1 旁站监理的程序

(1)、对旁站监理人员进行旁站交底、配备旁站监理设施。

(2)、对施工单位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及上一道工序质量报验等进行检查。

(3)、具备旁站监理条件时,旁站监理人员应按照旁站监理内容实施旁站监理工作,并做好旁站监理记录。

(4)、旁站监理过程中,旁站监理人员发现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上报。

(5)、旁站结束后,旁站监理人员在公司统一印制的《旁站记录》上签字,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有关技术人员签认。

4.2 旁站监理的方式:采取现场监督、检查的方式。

5、旁站监理人员及职责

5.1、旁站监理人员

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5.2、旁站监理人员的职责

(1)、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3)、检查现场建筑材料、建筑配件、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对须进行复验的材料、配件在现场监督施工企业取样,送具有资格的第三方复验。

(4)、对砼的浇捣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砼试块是否在现场取样、是否按要求进行重量计量、塌落度是否按规定进行试验、地下室的后浇带的清理是否符合要求等。

(5)、对防水施工的细部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6)、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6、施工现场质量检查记录及旁站监理记录

6.1 施工现场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合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有关施工质量记录要求的表格进行填写,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做出检查结论。

6.2 旁站监理记录

旁站监理记录是监理工程师依法行使有关签字权的重要依据。对于需要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凡没有实施旁站监理记录的,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将旁站监理记录按要求进行存档。


工程质量通病  防治

监理细则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括

    青田温溪三小校园改建工程,由青田县教育局投资建设,该工程位青田县温溪镇东岸村。工程总建筑面积2794.3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为15.36米,层高:3.6米,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建设单位:青田县教育局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青田县建筑规划设计院

地质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浙江建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引用文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细则》(试行)

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和经监理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管理质量措施

砌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1、底层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三道焊接工件网片或2Ø8mm钢筋伸入墙体不小于600mm;或在窗台标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厚度不小于80mm,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Ø8mm,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500mm的配筋砌体,或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Omm与墙体同宽的钢筋砼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3、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4、钢筋砼阳台栏板、扶手钢筋必须与结构墙体有可靠拉结措施,拉结筋必须予埋;金属栏杆、扶手,必须与结构墙体有可靠的锚固措施。

5、门垛或窗间墙小于360mm时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6、重质墙体应设置在梁体中部,不宜直接布置于板上,否则应在梁板设计时采取可靠的措施。

7、在两种不同材料交接处,应采用宽度≥300mm、1mm厚钢板网(网眼尺寸不小于10mm×10mm)抹灰或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8、设置砖砌女儿墙的平屋面工程、构造柱及其拉结筋应按规定设置;女儿墙根部应设高度≥250 mm的钢筋混凝土防渗反梁。女儿墙顶应设高度≥60 m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

跃层退台部位应有预防开裂的构造措施。

9、水电管线布线设计时,应避免对墙体的削弱,并应与结构专业密切配合。

10、砖在砌筑前必须提前浇水湿润(除冬季施工有规定外),确保在砌筑时含水率达到10%-15%。

1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和混合粉。

12、砌体应灰缝饱满密实、组砌方法正确、接槎规范、拉接筋敷设符合要求(砌体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13、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在砌筑现场加水二次拌制。

14、填充墙应分二次砌筑(即在1.4m处、1.4m以上分二次砌筑,应留置不少于5~7天的间歇期)。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30~80mm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若采取梳砖补砌时,对双侧和中部三角空隙应用预制混凝土块填塞、补砌应留置不少于7天的间歇期或在结构验收后进行。

15、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

16、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17、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18、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3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20d。

19、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20、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20mm×20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取出木条浇水湿润,干燥后再用1:3膨胀水泥砂浆嵌实。

21、当门窗洞口上至梁底距离小于200mm时,门窗过梁应与结构梁整浇。

22、上料口、过人洞封堵时,顶端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填实。

23、严禁在承重砌体上开凿横槽;严禁在已砌筑完成的门垛、窗间墙上开凿线管槽和接线盒孔洞;如设计上有布置的,必须在砌筑时预埋或留置孔槽。在砌体上开槽时应采用机械切割;管道埋设完毕后,回填应采用适当材料,填封密实牢固,抹灰层应设置金属网。

24、配电箱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打凿。消防箱、配电箱、开关箱等背面的抹灰层应采用防止开裂的措施。

25、冬期施工的外墙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且宜将砂浆强度等级按常温施工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围护外墙不宜冬期施工,如因特殊情况,应有相应保温措施。
    2). 拌合砂浆应采用两步投料法,水温不得超过80℃(一般40℃为宜),砂浆出罐温度不得超过40℃,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

3). 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砌筑时不准随意往砂浆内加热水,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应积存,以免冻结降低砌体强度。

4). 砖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遇水浸泡后受冻的砖不能使用;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

5). 砌体工程施工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可控制在约10—12mm;视气温和日照情况,砌体用砖块可少量浇水湿润,浇水不宜过多,且随浇随用,砖表面不得有游离水。在气温低于、等于0℃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砌筑时应注意砌体与砂浆的挤揉。

6). 冬期施工中,应调整作息时间,砌筑在日出后两小时进行,日落前两小时休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做好覆盖保温工作。

7). 冬期施工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加不少于1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测试检验砂浆强度。

8). 外墙面施工操作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C。

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1、住宅的建筑平面有凹口及洞口时,凹口、洞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大小房间尺寸悬殊的小板、顶层端头板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即上部负筋在本跨拉通布置。

柱边角部板上部负筋长度应从柱边起算。剪力墙部位板负筋宜适当加强。

2、二层、屋面平面的负筋应有相当于1/2负筋面积的钢筋纵向贯通。平面纵向较长的建筑物应每层均匀布置不少于三开间的双层筋,或通长布置相当于1/3负筋面积以上的贯通钢筋。

3、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2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90mm)。

楼板厚度≥160 mm时,跨中上筋将支座1/2负筋面积拉通,或另设Ø8@200mm钢筋网并与支座负筋搭接。

4、平面横向尺寸变化大的开间、屋面及建筑物两端单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

外墙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且不应少于7Ø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圈梁转角处应增加2Φ12转角筋。同时,应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措施。

5、在现浇板断面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温度收缩钢筋在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

6、除底层框架结构外,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mm。

7、现浇板砼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否则必须有减少混凝土收缩的设计措施。

8、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超长结构应进行温度变形分析,板内配筋沿超长方向的间距不>150 mm,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减少温度应力产生的影响。

9、阳台及外走廊、檐口等栏板长度大于等于6m时,分布筋间距不大于200mm。超过12m后,分布筋间距不大于150mm。

10、预埋管线不应集中通过楼板,应分散布置。结构设计中对予埋管线较集中的板应采取板中、板上错开布置,不应重叠布置,且预埋管线在同一位置重叠不得超过两层。

11、主次梁间附加筋的设置除应满足计算外,尚应明确如何识别主次梁,以避免施工出错。混凝土梁腰筋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宜适当加强。

12、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应当将设计不当引起的钢筋过密、管道过密、构造措施不当等情况以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改进意见。

13、现场应有特殊情况下的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和措施(如停电、预拌混凝土供应中断时的处置措施)。

1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采取控温措施并据此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应根据人员、设备的配置等情况编制,并规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混凝土的供应计划、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具体要求,同时,施工堆载应进行控制。

15、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的质量控制

   (1)水泥进场时,必须附有水泥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对进场的水泥应检查核对其生产厂名、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重量(对袋装水泥应随机抽取20袋,水泥总重量不得少于1000kg)、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及是否受潮等,做好记录并按规定采取试样,进行有关项目的检验。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水泥。

   (2)水泥的检验结果如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应及时向水泥供应单位查明情况,确定处理方案:如该批水泥已经使用,应查清该批水泥的使用情况(使用日期、应用该批水泥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浇筑的结构部位和所生产的制品等),并根据水泥质量情况确定处理方案。

   (3)进场水泥的贮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散装水泥宜在专用的仓罐中贮放;不同品种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仓,并应定期清仓;散装水泥在库内贮放时,水泥库的地面和外墙内侧应进行防潮处理;袋装水泥应在库房内贮放,库房地面应有防潮措施;库内应保持干燥,防止雨露侵入;堆放时,应按品种、标号、出厂编号、到货先后或使用顺序排列成垛,堆垛高度不超过12袋为宜;堆垛应至少离开四周墙壁200mm,各垛之间应留置宽度不小于700mm的通道;当限于条件,露天堆放时,应在距地面不少于300mm的垫板上堆放,垫板下不得积水,水泥堆垛必须用苫布覆盖严密,防止雨露侵入。

2)、砂、石的质量控制

(1)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当采用I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当砂颗粒级配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方允许使用。

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应选用中砂。

(2)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砂,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宜降低砂率。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含泥量不大于3%。

(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时碎石或卵石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时,碎石或卵石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25%。

(4)粗骨料(石子),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距的3/4;对于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最小尺寸的1/3且不得超过40㎜。

(5)砂、石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混入能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并应防止将水泥及掺合料等混入;当运输工具交替装运其它物质(如锻烧白云石、石灰、煤炭、化工原材料等)时,应注意清扫运输工具,勿使混入有害杂物;堆放的场地应平整、排水通畅,宜铺筑混凝土地面。

16、混凝土选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国家、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有关部门鉴定批准生产的产品,确保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条件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选用外加剂的品种,并应经过试验确定其掺量。预拌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

17、预拌混凝土必须做好试配,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水泥用量应控制在270~45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应大于15%; 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 C30及以下混凝土石子用量不得少于1350kg/m3(现浇板控制用水量不大于180 kg/m3)。

18、检测机构、混凝土供应商提出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和相关生产技术资料应当齐全。

19、混凝土进入浇筑现场时应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宜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宜大于150mm。

20、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预拌混凝土严禁现场加水,改变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21、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严禁在虚土上支撑。上层支撑同下层支撑应在同一垂直线位置上,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尽量使用钢管支撑,层高大于4m时必须采用钢管支撑;使用木支撑时,尾径不得小于60mm,间距不得大于800mm,横向拉杆不得少于两道;层高大于3m时须增加拉杆,木模支撑不得二次接长,不得使用斜撑;模板标高控制在﹢2mm,平整度控制在±2mm,板缝控制在2mm以内,并用胶带贴缝;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侧模拆模应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48小时后,底模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拆模。

拆除支撑的楼板作为上部支撑的支承面时,应对楼板的强度、挠度、裂缝进行验算;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拆除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应待后浇带闭合并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22、现浇板板底钢筋绑扎完后方可进行水电管线预埋,结束后方可进行上层钢筋绑扎,严禁钢筋绑扎与水电施工同步。

23、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钢筋间距。应使用定型预制保护层垫块,且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块,在易开裂部位适当加密;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或支撑,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不位移和不被下踩;施工时必须铺设架空通道,防止混凝土浇筑后遭踩踏。

24、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分散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管线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Ø8@150mm、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管线并排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管线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20mm。布置在现浇板上管线的找平层应适当加厚并采取加强措施,施工时应提前考虑局部加强找平层带来的现浇板厚度引起净高变化的问题。

25、混凝土浇筑前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模板和支架进行检查,包括模板支架的形状、尺寸和标高,支架的稳定性,模板缝隙、孔洞封闭情况,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牢靠程度等;必须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产生位移或松动。

2)、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木模应浇水润湿以防过多吸收水泥浆,造成混凝土保护层的疏松:而且木模吸水后膨胀挤严拼缝,可避免漏浆。

3)、应检查钢筋的种类、规格、数量、弯折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等:还需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26、设置板厚标高控制点,严格按照设计板厚浇筑砼。标高控制点标注在柱筋上;当柱间距超过2m时,在梁内焊接钢筋标注;找平时,必须带线找平,面层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

27、混凝土浇筑应一次连续完成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桶;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振捣高度不得大于600mm。

28、混凝土板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和初次抹压工艺,板混凝土在二次振捣后应进行表面一次抹压,终凝前应进行表面二次抹压,以减少板表面的细微龟裂。

29、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800~1000mm。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后浇带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应当单独制配,应采用小坍落度、石料含量大的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交接面浮浆(石子外露1/3,不得将石子打断)和污染(严禁沾染油污),原混凝土面应提前淋水保湿72小时以上,浇筑时不得有明水。后浇带的位置和补浇时间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30、钢筋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确定专人负责,全程控制。

31、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覆盖养护,可采用麻袋或薄膜包裹覆盖,并淋水保湿;对普通混凝土上述过程至少应持续7d,对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32、混凝土浇筑后72小时内,不得进行踩踏、支模、加荷;如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支模加荷时,必须采取蒸汽养护等方法,确保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O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堆载,施工时的临时荷载不得超过设计文件规定的荷载限值,且应分散布置。

33、较大规模的小区应优先采用混凝土现场集中搅拌,可以避免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离散性过大和坍落度损失。

34、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清水免粉刷措施。

35、严禁用机械清理混凝土板面。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堆载。施工时的临时荷载不得超过设计文件规定的荷载限制,且应分散布置。

36、冬期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冬期施工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应在背风的场地进行,或者采取相应的防雨、雪及挡风措施;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雨和冰雪,以防接头脆断。

2). 钢筋绑扎完在浇筑混凝土后应覆盖塑料薄膜,做好保温防护工作,以防雨雪天气梁板面结冰受冻。

3). 配制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不应低于42.5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

4).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具有保温措施。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5). 混凝土浇筑宜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得低于4MPa。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浇筑后应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加盖麻袋等措施进行保温。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2~3倍。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冻。

6).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10时,不得小于5.0N/㎜2,否则应事先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7). 在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水减少剂;混凝土掺防冻剂时,应尽量避开室外温度低于0℃的天气;掺用抗冻剂、引气剂或引水减少剂的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

8). 在进入冬期时,当连续天日平均气温低于5℃,搅拌时间可比常温延长50%左右。

9).  除按常温要求留置试块外,还应增设一组试块与构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在混凝土温度降至0℃时试压,用以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37、 监理部门应加强对进场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在使用预拌混凝土前应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的能力和供货时间段的生产控制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制定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案,对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掺量、坍落度等进行检查。对有特殊要求或大体积及重要部位使用的混凝土,应派专人对混凝土预拌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旁站监督。

楼地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上下水管、燃气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预留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2、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3、厨、卫间管道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做一圆台,高度为40~50mm,进行24h蓄水试验。

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严禁采用机械清理,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上翻收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5、楼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楼地面低5mm。

6、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7、排烟气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粉刷完成后做防水层处理,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8、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处理。

9、底层地面、地下室墙板、底板须有防渗漏措施。

10、一层阳台的地坪,钢筋砼栏板、扶手与墙体交接处必须设置不小于20mm的施工缝,缝中用弹性防水材料进行嵌缝、防水。

11、一层地坪基层回填土必须分层回填夯实;虚铺厚度应严格控制在300mm以内,回填土应确保质量。

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

2、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

3、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须合格。

4、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全砌成踏步形;

5、外墙涂料粉刷层与外墙面砖交接处应设置分格缝,缝内填嵌弹性防水材料,且平面一致。

6、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在清理浮渣(浮灰)后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实,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7、外墙粉刷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8、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外墙面砖施工完毕1天后应冲水洗净并在表面喷防水剂,使表面形成一层防水保护膜。

9、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应采用钢丝网或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抹灰固定,搭接宽度不小于150㎜。

10、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3mm以内。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抹灰厚度大于30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11、面砖、外粉刷均必须设置分格缝。

12、外墙涂料找平宜采用弹性腻子,腻子厚度不应大于1mm。

13、外墙面砖使用粘结砂浆应与相邻基层材料相容,面砖质量不应大于20kg/m2,单块面砖面积不宜大于0.01 m2;嵌缝应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嵌缝胶浆,并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14、阳台、雨蓬和挑檐等处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窗台、窗眉、腰线等部位排水高差应≥10mm,不应产生倒泛水;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15、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底层与刮糙面层收头位置必须错开。面砖粘结砂浆宜采用梳条状打底,砖背面满涂的方法,确保粘结质量。

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2、门窗框制作尺寸按洞口的尺寸制作,确保安装后窗框和面层间的空隙尺寸为8~15mm;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3、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固定方法如下:①砼墙洞口采用射钉或塑料膨胀螺钉固定;②承重多孔砖墙洞口采用塑料膨胀螺钉固定,并不得固定在砖缝处。③非承重空心砖墙体洞口应采用钻洞填入C20砼或予埋砼实心砌块的方式,用胀锚螺钉固定,不允许直接固定在空心砖薄壁上。④砼(重质、轻质)空心砌块墙体洞口,应采用予埋实心砌块或连接铁件的方式安装。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门窗框与墙身间缝隙,应于洞口清理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5、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清理干净干燥后,贴美纹纸,打密封胶,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胶做到表面光滑,无杂物、气泡。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6、外门窗框料与墙体间缝隙密封完成后,应做淋水试验。

屋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屋面工程的防水层应由经资质审查合格的专业防水队伍进行施工。

2、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3、女儿墙应先用密封材料在根部进行封闭,再铺设防水材料;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4、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应先用密封材料封闭严实,再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防水面层以上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5、柔性防水层,遇檐沟、天沟与女儿墙、露台墙根、设备管线及人孔等部位,均应按规范设置防水附加层。

6、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钢筋网片宜采用焊接型网片。

 2) 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保水养护不小于14d。

 3) 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

7、水落口施工,除做好洞口周边防水密封处理外,应确保泛水坡度正确,排水顺畅。洞口完成后均应加盖篦子或罩子,防止垃圾、树叶堵塞洞口。

8、屋面工程应避免在0℃以下施工,若确因工期需要,应做到以下要求:

1)、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

2)、水泥砂浆粘结保温层施工环境气温不低于5℃。

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粘法施工环境气温不低于5℃、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环境气温不低于-10℃。

4)、溶剂型、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施工环境气温不低于-5℃,水溶型、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施工环境气温不低于5℃。

5)、刚性防水层施工,环境气温不低于5℃。

6)、屋面找平层做好后,应做好覆盖工作,防止找平层被冻裂、空鼓。

9、 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10、加强各道工序管理,做到层层质量把关。加强交接检验,下道工序检查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1、应注意防水施工的条件、施工操作环境,恶劣天气情况下不应进行屋面防水施工。


模板工程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青田温溪三小校园改建工程,由青田县教育局投资建设,该工程位青田县温溪镇东岸村。工程总建筑面积2794.3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为15.36米,层高:3.6米,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建设单位:青田县教育局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青田县建筑规划设计院

地质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浙江建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编写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三、监理控制要点:

   (一)事前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模板的材料宜选用钢材、胶合板,模板支架的材料宜选用钢材等,材料的材质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当采用木材时不宜低于 III等材。

    2、模板的支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保证工程结构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4)模板之间的拼接要做到表面平整,接缝紧密确保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和结构表面平滑。

    3、组合钢模、大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相应规定。

    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对油质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5、模板及其支架要定期维修,钢模板及支架应防止锈蚀。

    6、钢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其荷载设计值可乘以系数0.9予以折减。

    7、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当木材含水率小于25%时,其荷载设计值可乘以系数0.9予以折减。

    8、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

    (a)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b)新浇筑混凝土自重;

    (c)钢筋自重;

    (d)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e)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g)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参与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

注:表中“组合荷载”栏中的字母为对应于下表:

9、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的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 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 1/250;

    (3)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10、支架的立柱或桁架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件固定。

    11、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倒稳定性时,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

    12、施工单位进行支拆模板的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并将交底记录提交监理公司。

    (二)事中过程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3、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 4m 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长的 1/1000~3/1000。

    4、现浇高层建筑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的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

    (2)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

    (3)当采用悬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4)当层间高度大于 5m 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当采用多层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并应符合粤建监字[1998]027号又《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5、当采用分节脱模时,底模的支点应按模板设计设置,各节模板应在同一平面上,高低差不超过 3mm。

    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mm)

    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

     8、模板安装的检查方法:轴线位移,截面尺寸等可用尺量检查;标高用水准仪或拉线检查;每层垂直度用2m托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用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9、模板安装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质安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按规定填写好自检资料报监理公司办理模板工程验收手续,并做好轴线复核签证。

(三)事后控制要点。

    1、混凝土浇捣时,要派专人观察模板,支架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②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3、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②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后,方可拆除。

    ③底模,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2、3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5、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6、模板的拆除应先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并附混凝土强度报告,经监理公司批准后方可拆除。

    7、模板堆放整齐,过高的应有防倾倒措施。

    8、模板的拆除区域应设立警戒线,并设立监护人。


钢筋工程

监理细则

钢筋工程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青田温溪三小校园改建工程,由青田县教育局投资建设,该工程位青田县温溪镇东岸村。工程总建筑面积2794.3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为15.36米,层高:3.6米,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建设单位:青田县教育局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青田县建筑规划设计院

地质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浙江建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J/T 3057-1999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114-97

三、监理控制要点:

  (一)事前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钢筋应有厂家建材产品认证证书、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前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内容应包括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冷弯,进口钢材尚应进行化学成分试验。合格后向监理公司申报进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应进行检验,检验所得到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按二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1.4。

    3.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分批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2)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后应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3)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4)对于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 I 级光面钢筋代换变形(带肋)钢筋;

    (5)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当必须代换时,其代换的钢筋检验所得实际强度,尚应符合第2 条规定。

    (6)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 I 级热轧钢筋制作,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换。

    (二)事中过程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干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锈的钢筋不能使用。

    2.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有关规定。

3.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mm)

    4.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规定。

    5.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6.按本工程的规定:

    (1)竖向构件中≥Φ22 的纵向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Φ22 的纵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或绑扎;

    (2)梁内≥Φ22 的纵向钢筋采用直螺纹和闪光对焊连接,<Φ22 的纵向钢筋采用电弧焊连接;

    (3)地下室底板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和电弧焊连接。

     7.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d 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 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⑴基础及地下室按同一截面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 50%。

    ⑵配双层筋楼板、天面板按同一截面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 25%。

    8.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9.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⑵ 板和墙的冷轧带肋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⑶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⑷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对矩形柱应为 45°角,对多边形柱应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对圆形柱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的切平面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面垂直;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平面的夹角不得小于 45°。

    10.钢筋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mm)

    11.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⑵受拉区域内,I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⑶直径不大于 12mm 的受压 I 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5 倍;

    ⑷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⑸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 0.7 倍。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 300)

      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12.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 1.3 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区不得超过 25%;

    (2)受压区不得超过 50%。

    13.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14.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mm)

   15.直螺纹接头施工现场检验及验收。

    (1)工程中应用直螺纹接头时,该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供有效形式检验报告。

    (2)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连接套出厂合格正。钢筋直螺纹加工的检验记录。

    (3)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

      ①每一种钢筋规格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②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试件数量不少于三根。

      ③接头试件应达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

      ④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 10%进行外观检查,应满足钢筋与连接套的规格一致,接头无完整丝扣外露。

      ⑤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 500 个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 个也作一个验收批计。

      ⑥对接头每一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 3 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进行检验与评定,并作好拉伸试验报告。

      ⑦现场连续检验 10 个验收批,全部单向受拉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验收批接头可扩大一倍。

    16.温度网片检验。

      ⑴ 温度网片之间扣接长度按《钢筋焊接网砼结构技术规程 》(JGJ/T 114-97)取 25d 且不少于 20cm。

      ⑵ 网片同一截面连续搭接数量不得超过 25%。

⑶ 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提前提交有效合格检验报告。

(三)事后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现场进行隐蔽验收时必须严格按《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检验,如发现有违反要求的应予整改,在浇砼过程中,应有铁工在场,即时对浇砼过程中损坏的已绑扎好的钢筋网进行修补。


钢筋连接、焊接工程

监理细则


钢筋焊接及直螺纹连接

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9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96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JGJ 27-86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T 3057-1999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三、监理控制要点

1.事前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规定,钢筋的验收和加工,应按有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单位要向监理公司申报进场,钢筋经检验合格且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1.2 焊条、焊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并经有资质的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

    1.3 钢筋直螺纹连接套的材料必须是经试验确认符合要求的钢材。直螺纹连接套的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 1.10 倍。

    1.4 凡参与直螺纹接头施工的操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1.5 所提供的直螺纹连接套应有产品合格证;套筒两端应有密封盖;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进场时施工单位应进行复检,并报监理公司审核。

    1.6 钢筋直螺纹接头的型式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各项规定。

2.事中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2.1 钢筋施焊前,钢筋的型号、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清除其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给予以矫正或切除。

    2.2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2.3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 d 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 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 50%。

    2.4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2.5 钢筋闪光对焊时,应选择合适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以及变压级次等焊接参数。

  2.5.1 在闪光对焊生产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应尽快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时消除。异常现象和焊接缺陷包括;烧化过份剧烈并产生强烈爆炸声,闪光不稳定,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接头中有缩孔,焊缝金属过烧,接头区域裂纹、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2.5.2 闪光时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⑵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钢筋焊接时不能有明显烧伤;

      ⑶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 4°;

      ⑷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0.1 倍,且不得大于 2mm,外观检查结果,当有 1 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后重新焊接。

      2.5.3 闪光对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3个热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⑵应至少有 2 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延性断裂。当试验结果有 1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上述规定值,或有 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再取 6 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时,或有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应确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2.6 电弧焊接头

    ⑴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型号、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⑵采用搭接焊时,要把钢筋端部按搭接长度要求预弯,使两钢筋在同一轴线上,绑条焊时,两钢筋间端部要留出 2~5mm 的间隙;

    ⑶ 焊接时,每层焊缝完后必须彻底清渣,以保证焊接质量,焊缝应平顺,无气孔、咬伤、夹渍和裂缝缺陷;

    ⑷ 焊缝长度不应小于绑条或搭接长度,焊缝高度不应小于0.25d,且大于 4mm,焊缝宽度要大于 0.7d,且不小于 10mm;

    ⑸ 钢筋电弧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b. 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裂纹;

    c.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数值。

电弧焊允许偏差

2.7 钢筋电焊压力焊焊接头

2.7.1 焊接使用的钢筋端头应平直、干净,不得有马蹄形、压扁、凹凸不平、弯曲歪扭等严重变形。钢筋端部 200mm 范围内不应有锈蚀、油污、混凝土浆等污染。

2.7.2 焊接夹具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便利。夹具的上下径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不得晃动。

2.7.3 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钢筋端面与液态渣池接触,转变为电渣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

2.7.4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应包括焊接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

2.7.5 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 4mm;

②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③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0.1 倍,且不得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2.7.6 电渣压力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3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当试验结果有 1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底于规定值,应再取 6 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 1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应确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2.7.7 电渣压力焊施工安全技术要求:电渣焊使用的焊机设备外壳应接地或接零;焊接电缆必须有完整的绝缘,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缆禁止使用;施工作业时应用干燥的木板作垫板;焊工作业时,应配戴焊工专用手套,绝缘鞋,手套及绝缘物应保持干燥。

2.8 钢筋直螺纹接头

    2.8.1 钢筋连接时,应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2.8.3 直螺纹接头施工现场检验及验收

    ⑴工程中应用直螺纹接头时,该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供有效型式检验报告。

    ⑵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连接套出厂合格证。钢筋直螺纹加工的检验记录。

    ⑶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

    ①每一种钢筋规格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②每种规格钢筋接的试件数量不少于三根。

    ③接头试件应达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

    ④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 10%进行外观检查,应满足钢筋与连接套的规格一致,接头无整丝扣外露。

    ⑤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 500 个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 500 个也作一个验收批计。

    ⑥对接头每一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 3 个试件作拉  伸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进行检验与评定,并作好拉伸试验报告。

3.事后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3.1 钢筋连接后,不能浇水冷却或随意抛掷。

  3.2 钢筋连接完成后,要派专人观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现场进行隐蔽验收时必须严格按《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的要求验收。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予整改,直至整改完毕后方可隐蔽。


混凝土工程

监理细则


混凝土工程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略。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0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三、监理控制要点

(一)事前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组织有关监理人员学习相关图纸、技术资料、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2.各工程项目施工前,组织相关图纸会审,会审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主要审核内容包括:主要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进度计划、机具设备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产品保护措施等。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审批同意,并报业主批准后方可实施。

    3.检查施工单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管理人员资格证和特殊工种);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是否有办理工种间交接验收手续;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已提供由法定有资质单位设计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4.混凝土工程所用有关材料、机械设备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能使用,审核内容包括:材料品种、规格、性能是否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施工配合比规定,作业机械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配备及机械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1).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2).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所用的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粗骨粒径最大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及钢筋间最小净距的 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2,且不得超过 50mm。

   (3).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

   (4).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的规定。

   (5).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经试验后确定。

5.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混凝土搅拌须保证原材料称量准确,偏差满足下表要求混

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注: ①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检查使用中衡器有无合格标签;

         ②骨料含水率测定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到达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还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3).采用泵送混凝土时:①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②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③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 45min 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④在泵送过程,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4).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5).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 2m,当浇筑高度超过 3m 时,应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 50~100mm 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1~1.5h,再继续浇筑。

  (6).浇筑层的厚度按捣实混凝土的方法不同而加以控制。

  (7).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

注:当混凝土掺有速凝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8).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②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 50mm;③当采用表面振捣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④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⑤当采用振动台振实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1~3KN/m2。

  (9).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②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上 20~30mm 处;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④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何浇筑,施工缝应留置次梁跨度的中间 1/3 范围内;⑤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 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⑥双向受力楼板,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10).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2MPa;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③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④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11).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当须留置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2).在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平施工缝,必须低于地脚螺栓底端,其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 150mm;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 30mm 时,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四分之三处;②垂直施工缝,其与地脚脚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50mm,且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 5 倍。

  (13).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 1.0;②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准;③垂直施工缝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 500~600mm,间距为 500mm,在台阶式施工缝垂直面上也应补插钢筋;④施工缝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在其表面抹 10~15mm 厚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一层水泥砂浆。

  (14).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②采用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不少于 7d,对掺加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④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15).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暴露的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1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1.2MPa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及道路是否畅顺。

  (1).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应浇水湿润,且不得有积水。

  (2).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

  (3).作业期间,木工、钢筋工跟班检查,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事中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施工过程监理控制要点

   (1).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正确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接缝应严密,若接缝宽超过 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检查模板安装是否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且浇捣前对模板浇水湿润。

   (3).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并按规定使用振动器。

   (4).在重新开始浇混凝土前应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5).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小直径钢筋,垫块间距宜密些,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安全排除后才移动。

   (6).对于竖向结构侧模应防止模板脚吊脚;在浇注混凝土前先浇 50~100mm 厚的水泥浆。

   (7).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用抹子认真抹平。

    2.混凝土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检查,且在监理日志中详细记录。

   (1).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

   (2).检查混凝土质量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尚应进行抗渗性试验、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具体要求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中所规定。

  (3).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三)事后监理控制要点

    1.混凝土表面缺陷面积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 1:2~1:2.5 的水泥砂浆抹平,施工前,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1).出现蜂窝、露石和露筋的部位应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先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2).对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合同设计等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中应收集整理以下资料。

  (1).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性能试验报告。

  (2).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

  (3).混凝土试块检验报告。

    3.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供应商应提供下列资料:

  (1).水泥品种、标号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

  (3).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

  (4).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

  (5).混凝土配合比和标准试件强度。

    4.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加强产品保护:

  (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任意踩踏板面筋,不能碰动预埋件的插筋。

  (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牢固和严密。

  (3).已浇筑楼板,楼板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4).侧模板拆除时要确保混凝土表面不致损伤。

  (5).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四)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要点

   1.配制 C60 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简称高强混凝土),应选择标号不低于 525 号,且质量稳定的水泥,优质骨料及高效减水剂,宜掺用具有一定活性的优质矿物掺合料。

    2.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活性不宜低于 57 MPa。

    3. 配制高强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31.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 5.0%,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 1.0%,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宜大于 0.5% 。

    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粗骨料除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外,对碎石尚应进行岩石立方体抗压试验,其结果不应小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的 1.5 倍。

    4. 配制高强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 2.6,含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 2.0%,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宜大于 1.0% 。

    5.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C60 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经验选取;

    (2)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550 Kg / m3;

    (4)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的步骤应按规定进行,但其中水灰比的增减值宜为 0.02~0.03;

    (5)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提出后,尚应用该配合比进行 6~10次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给排水、消防

监理细则

给排水、消防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括

略。

二、工作依据

    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施工图纸,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3.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三、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内容                  

    1.检查图纸资料是否齐全,如分期供图有无供图计划;

    2.阅读图纸和技术资料,为图纸会审做好准备;

    3.审核分包单位资质,资质是否符合分包项目的条件、其技术力量、管理能力、劳力、资源、设备、施工经验等是否具备承担分包项目的能力;

    4.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否设产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和质量控制措施,质量管理体系架构人员的到们情况有无虚设现象,各种专业人员的岗位证、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等;审查施工报验计划的划分;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和质量分级控制点是否设置合理;施工流程安排是否合理,交叉作业是否协调,有无进场材料检验计划,材料供应计划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等;

5.审查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编制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地要求,有无在出现不利因素的情况下的赶工措施;

6.检查施工准备工作完成情况:

    6.1 机械准备情况:各种必要的施工机械进场情况,如(弯管现、切管机、套丝机、冲击钻、PP-R 管的热熔设备、卡箍连接的压坑设备、焊机、加压泵、压力表等);

  6.2 人员到位情况:检查质保体系的各岗位人员到位情况、技术操作人员进场后是否经过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脶是否持有效证件,消防承包单位资质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

  6.3 审查材料准备情况:材料的质量是工程的基础,施工单位在选购材料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规定;消防组件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50261-96)(2003 年版)第 3.0.3.2条规定,对进场的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试验法参照3.0.5.5 条执行;本分部工程的材料在采购时应向供应商索要一年内有效的质量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和 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材料进场后按照 GB50261-96(2003 年版)第 3.0.4 条进行外观检查验收;同时还要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各种指标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上,选用的各种配件(水表、消火栓、饮水器、喷头等)其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阀门铸造规矩、表面光洁,无裂纹、开启灵活、关闭严密、填料密封完好,阀门进场验收应符合 3.0.6 条要求;

6.4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数量按GB50242-20##年第3.2.4条执行、试验持续时间按 3.2.5 条执行。

    6.5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给、排水、消防给水专业应根据本专业图纸了解预埋情况,跟进预埋套管和预留孔洞的数量、位置,做到准确留设,不遗漏,管道穿过墙壁、梁、楼板应设置套管,安装在楼内的大套管其顶部高出饰面 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顶部应高出装饰面 50mm、底部与楼板底部相平,在梁和墙壁的套管两端与饰面相平;

6.6 管道安装前,对土建的基面进行验收,对基面的外形尺寸、标高、坐标、坡度以及预留洞和预埋件要对图纸进行核验。

四、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给水管道安装要点

  1.1 埋地管道必须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坚实土层或铺设在按设计要求经夯实的松散土层上,管道支撑或支墩不准铺设在未经处理的被扰动过的松土上,沟槽内遇有块石要清除,扰动过的土层要经过处理,防止管道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质量事故,管道铺设的高程和座标要符合设计要求;埋地管道安装完成后,沟槽回填前,先做好管道试压和防腐,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1.2 暗装管道应在管沟未盖沟板或吊顶未封闭前进行安装,管道试压和防腐验收后才允许封闭;

    1.3 明装管道应在土建结构完成后进行,管道托架、吊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外形整齐;

    1.4 立管安装应在土建结构完成后进行,各层标高控制线要准确,暗装管道的竖井内模板架物清除干净,并有防坠落措施,层间管道井的封堵符合设计要求;立管明装完成后,施工方应报监理检查管道的垂直度与墙壁的间距、预留分管口的高度,阀门安装朝向等是否正确;立管暗装:检查管道井内用于固定管道的卡件、型钢支撑是否牢固,检查预留支管留口位置是否正确,留口处是否加装临时丝堵;

    1.5 支管安装:支管安装应在墙体砌筑完成、装修之前进行,首先核定支管安装高度,不同卫生器具的冷热预留口应为左热右冷,上热下冷。

    1.6 管道试压冲洗:给水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综合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放净空气,冲满水后加压,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后进行渗漏检查,试水压力降压在允许范畴内即为合格;给水管道的试验压力参照水施工-01 第一部分第十四条规定执行。

    1.7 管道冲洗:管道在试压完成后可进行管道冲洗,管道冲洗应保证充足的冲洗流量,冲洗洁净后方可办理验收手续;并做好验收记录;生活给水系统管道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摘自 GB50242-2002第 4.2.3 条)。

    2.排水管道安装要点

    2.1 按照水施-01 第二部分系统说明第二条,排水系统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 PVC-U 排水管;室内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和空调凝结水、排水管采用 PVC-U 管;转换层以下楼层和厨房排水和天面排水采用卡箍式连接铸铁管;

    2.2 横管、立管的安装必须按照水施-01 第二部份第三处的间距设置伸缩节,管道支架设置间距应符合第四条规定;埋地 PVC-U 管

的壁厚及施工要求应符合第七条要求;

    2.3 硬聚氯乙烯(PVC-U)管所用的粘接剂应是同一厂家配套产品,应与卫生洁具边妆相适宜,并有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管材内外表面光洁、无气泡、裂纹,管壁厚薄均匀,色泽一致,管件制造规矩,光滑,无毛刺,承口与插口配套;

    2.4 埋地管道安装前先对沟槽进行验收,验收应符合水施第二部份第(七)2 条要求,不同管径的坡度应符合第一部份第五条要求;

      埋地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先用细砂回填至管顶 100mm,上覆过筛土、夯;实时勿碰损管道;托吊管粘牢后再向水流方向找坡度,最后将预留洞封严和堵紧;

    2.5 卫生间内的排水管道安装,需等防水施工完成并经蓄水试验合格后进行,由于厕所排水管在沉箱内暗装,隐蔽后不能复验,安装完成后先做灌水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隐蔽,灌水试验应符合GB50242-2002第5.2.1 条要求;水平安装铸铁排水管的坡度应符合5.2.2条要求,卡箍连接铸铁管施工时两管口端应平直,无缝隙,沟槽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平直、卡箍安装方向一致;

    2.6 隐蔽埋地的排水管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试验结果应符合GB50242-2002第5.2.1条要求,生活污水塑料管的坡度应符合5.2.3条要求,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按5.2.5条规定做通球试验;

    2.7 雨水立管安装完成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灌水试验持续 1 小时,以不参、不漏为合格。

    3.卫生器具安装

3.1 卫生器具的安装应采用预埋螺栓工膨胀螺栓安装固定,有饰面的浴盆,应留有通向浴盆排水口的检修门;

3.2 卫生器具的支、托架必须防腐良好,安装平整、牢固,与器

具接触紧密、平稳;

    3.3 与排水管连接的各卫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均应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与楼板的接合部位应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渗、防漏措施;

    3.4 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应紧密不漏,其固定支架、管卡等到支撑位置正确、牢固与管道接触平整;

    3.5 卫生器具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GB50242-2002 第 7.2.3 条的规定,给水配件安装标高允许偏差符合 7.3.2 条规定,排水管道安装的通话偏差符合 7.4.3 条规定;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管径和坡度应符合 7.4.4 条规定。

    4.成品保护

    4.1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将所有外露管口封闭严密,防止杂物进入;

    4.2 严禁利用塑料管道作为脚手架的支点工安全带的吊点,不允许明火烘烤塑料管,以防管道变形。

    5.消防给水管工程安装要点

    5.1 用于消防系统的设备、构件、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消防箱的选用及箱内配置应符合水消施-01 说明的第1条规定,管封的选用参照水施-01第三(一)条,管道接口形式按照水施-01 第三(二)条规定施工;

    5.2 喷头、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等主要组件和稳压泵、自动排气阀、信号阀、止回阀、泄水阀、减压阀等应经相应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

    5.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 设备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安装图等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文件;

    ② 设计单位已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③ 对采用的系统组件、管件及设备、材料已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5.4 消防管道安装时要清除管内杂物,采用螺纹连接的管道安装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 2-3 扣的外露螺纹,多采的麻丝应请理干净并做防腐处理,当采用法兰连接时衬垫的得凸入管内,其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不准安放双垫或斜垫,连接后不得减少过水横断面面积,当采用卡箍连接时,两管口端应平整,连接处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卡箍安装方向一致;

5.5、管道安装应固定牢固,管道支、吊架之间的距离符合水施-01第(四)、2条要求;

5.6、管道支架与喷头之间距离不宜小于 300mm,与未端喷头之间距离不宜大于 750 mm;

5.7、配水支管上的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道设置的吊架不宜小于 1 个,由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喷头需调整位置时,两喷头之间距离小于 1.8 米时,可隔段设置吊架,但吊架间距不应大于 3.6 米;

5.8、当管子的公称直径并于大于 50 mm 和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5.9、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本消防系统设置未标注工作压力,现设定屋面消防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用于稳压设备的增压泵和气压罐的工作压力,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参照GB50261-96(20##年版)第6条内容执行;

5.10、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防腐处理,管道防腐应符合水施-01第三、(四)条要求;

5.11、消防水泵接合器和消防栓的位置应方便操作,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全阀及止回阀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阀门开启灵活。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由于地面标高超偏或调整,有关项目未进行相应调整,造成管道预留口、器具、设备等的标高偏差;

2、由于砖、柱尺寸调整或偏差,造成管道位移,管道吃墙或影响门窗扇启闭;

3、由于水、电专业设计配合不当,施工肾图不细,造成管道、设备与电气开关、插座等设施距离过近或重叠,影响安全和使用;

4、管道穿越楼板处、没用与楼板同标号的混凝土按正确工序进行堵洞,切断主筋后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防水层地面的管洞周围处理不好,造成渗漏;

5、防水层施工完工后剔除打洞,埋没管道及排水器;

6、地漏埋没未考虑厕浴间与走廊地面高差,未考虑面层厚度,造成排水不入地漏以及地面倒坡、影响地面及墙面的防水性能;

7、支、托、吊架规格、间距、标高不符合要求,构造及固定做法不对,固定不牢、不平不正、与管道接触不好;

8、支、托、吊架金属件未经除绣,防腐,或除锈、防腐清理灰浆不彻底,即进行安装,面漆遍数不够或漏刷;

9、管道或支墩铺放在松土上,支墩砌筑不符合要求;

10、管道坡度起差、甚至倒坡、预留口不准,局部塌落或压弯;

11、水压试验,耐压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程序及方法不符合要求,结论不确切,签证不全,试验部位不全,有漏试区段,阀门安装前的产品质量未按规定进行取样试验,试验有缺项、漏项;

12、主要材料,设备无出厂合格证,无进场验收手续;

13、给水管道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堵塞,问题是:

    13.1 安装前不认真清膛,断口有毛刺或缩口;

    13.2 甩口不及时封堵,水箱不及时加盖;

    13.3 不按规定进行冲洗及道水试验。

14、冷热水管道或水龙头,上、下、左、右位置颠倒。

六、给、排水工程安装质量要求:

给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质量要求(GB50242-2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