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系 毕业论文 范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林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系别班级: 指导教师:

2010 年 6 月 16 日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园林系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卡 学生姓名

专业

园林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高级讲师

科室

园林教研室

论文题目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论文完成时间

导师评语: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时间

答辩地点

答辩组成员

答辩评语:

答辩主审签字: 年 月 日

论文成绩

答辩组长

年 月 日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摘 要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世界艺术之奇观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

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

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

从而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

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

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值得深思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朴素自然

目录

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 1

1.1 中国古典园林 1

1.1.1 商周时期 1

1.1.2 秦汉时期 1

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1.1.4 隋朝时期 1

1.1.5 宋朝元朝时期 2

1.1.6 明清时期 2

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3

2.1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2.1.1 人工山水园 3

2.1.2 天然山水园 3

2.2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3

2.2.1 皇家园林 3

2.2.2 私家园林 3

2.2.3 寺观园林 3

2.3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4

2.3.1 北方类型 4

2.3.2 江南类型 4

2.3.3 岭南类型 4

3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4

3.1 筑山 4 3

3.2 理池 5

3.3 植物 5

3.4 建筑 5

3.5 书画 6

4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4.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4.2 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4.3 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4.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6 6 7 7 7

4.5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4.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5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5.1 厅 7

5.2 堂 8

5.3 楼 8

5.4 阁 8

5.5 榭 8

5.6 舫 8

5.7 廊 8

5.8 亭 8

5.9 塔 9

5.10 桥 9

5.11 墙 9

6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6.1 抑景 9

6.2 添景 9

6.3 夹景 9

6.4 对景 10

6.5 框景 10

6.6 漏景 10

6.7 借景 10

7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7.1 造园艺术

师法自然 10

7.2 分隔空间

融于自然 10

7.3 园林建筑

顺应自然 11

7.4 树木花卉

表现自然 11

总结 11

参考资料 11

致谢 12

7 7 7 9 10

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

1.1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

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

它历史悠久

文化含量丰富

个性特征鲜明

而又多采多姿

极具艺术魅力

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

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

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1.1.1 商周时期

据有关典籍记载

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

其时称之为囿

商纣王"好酒淫乐

益收狗马奇物

充牣宫室

益广沙丘苑台

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

周文王建灵囿

"方七十里

其间草木茂盛

鸟兽繁衍

最初的"囿"

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

放养禽兽

供帝王狩猎

所以也叫游囿

天子、诸侯都有囿

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

"天子百里

诸侯四十"

1.1.2 秦汉时期

据记载

秦始皇在位时开始兴建的大型园林宫苑阿房

但由于失度的规划

没能完工

在渭河南岸开辟上林苑

掘水池引来渭水

东西200里

南北20里

池中筑土为蓬莱山

象征东海仙境

秦始皇一生忙于征讨巡狩

又大肆营造咸阳宫殿和骊山皇陵

似还来不及细致经营园林

汉起称苑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

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

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

还举行朝贺

处理朝政

据说上林苑是汉武帝在150年之后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 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

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

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

岛上建宫室亭台

植奇花异草

自然成趣

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

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一度社会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

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

当时的园林由树和灌木、小桥流水和山石组成风景造型的山水田园式园林

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

司马炎的"琼圃园"、"灵芝园"

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

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

真正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还是在隋唐之后

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

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

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

引用到园景创作上

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

寓画意于景

寄山水为情

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

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1.1.4 隋朝时期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

社会经济一度繁荣

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糜

造园之风大兴

隋炀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

求胜地造宫苑"

迁都洛阳之后

"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

以及嘉木异草、珍禽奇兽"

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

一时间古都洛阳成了以园林著称的京都

宫苑都穷极豪华

《隋书·地理志》载:"西苑周二百里

"在苑内修建了16院

各有院名

相当于16座园中之园

园内理水、筑山、植物种植和建筑营造的工程极其浩大 在城市与乡村日益隔离的情况下

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 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

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

不出家门

却能享"主入山门绿

水隐湖中花"的乐趣

因而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都市

也就成了皇家宫苑和王府宅第花园聚集的地方 隋炀帝除了在首都兴建园苑外

还到处建筑行宫别院

他三下扬州看琼花

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的花园里

唐太宗"励精图治

国运昌盛"

社会进入了盛唐时代

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

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

宫殿建筑雕栏玉砌

格外显得华丽

"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 都旖旎空前

当年唐太宗在西安骊山所建的"汤泉宫"

后来被唐玄宗改作"华清宫"

1.1.5 宋朝元朝时期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

特别是在用石方面

有较大发展

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

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

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

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

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

"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 此外

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园 现今开封相国寺里展出的几块湖石

形体确乎奇异不凡

苏州、扬州、北京等地也都有"花石纲"遗物

均甚奇观

这期间

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1.1.6 明清时期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

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它们在创作思想上

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

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 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

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

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

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

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

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

植被做装点

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

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

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

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

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

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

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

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

到了清末

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

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

西方文化的冲击

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

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

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

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

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造园艺术

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

从而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目的

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看

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般有三种分类法:

2.1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2.1.1 人工山水园

我国造园发展到完全自觉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

尤以城镇内居多

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

犹如点点绿洲

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

2.1.2 天然山水园

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

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

如果选址恰当

则能以少量的花费而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之真趣

2.2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2.2.1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统治阶级看来

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用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

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是帝王的离宫别院

供休息、游玩之用

有的还有处理政务的功能

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皇家园林的几个特征:

(1)、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

尽显帝王气派

如:清代的清漪园占地近300公顷

(2)、 建筑风格多姿多彩

从中既可看到南方小巧园林风格

如杭州苏堤六桥、苏州狮子林、镇江宝塔等景色

也可看见少数民族风格的塔、屋宇结构等雄风

如北海的藏式白塔

甚至还有吸收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

如圆明园

(3)、 功能齐全

皇家园林中集处理政务、受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于一体 甚至有的还设"市肆"

以便买卖

2.2.2 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

建筑小巧玲珑

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注重对自然风光的追求

注重构图

突出主题

建筑点缀

山水为主

意境淡雅

诗情画意浓厚

对造园者的艺术造诣和技巧相对要求更高

现存的私家园林

如北京的恭王府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

上海的豫园等

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

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2.2.3 寺观园林

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

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在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等宗教场所附设的园林

是宗教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产物

如北京碧云寺的水泉院、扬州大明寺东院等

寺观园林服务于宗教活动需要

其目的是创造修身养性的氛围

因此表现出幽静肃穆、超凡脱俗的意境

在都市之中人化出景色优美的自然情趣

将人间喧嚣置之度外

以张扬"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的宗教文化内涵

2.3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2.3.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

因地域宽广

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白郡所在

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3.2 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

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

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因上述条件

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

但究竟面积小

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 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2.3.3 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

终年常绿

又多河川

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

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

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3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3.1 筑山

为表现自然

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

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

象征东海神山

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

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

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

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

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

采用概括、提炼手法

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

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

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

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

玩赏艺术的发展

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

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

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

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

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

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

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

顶壁一气

酷似天然峭壑

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

叠山倒垂的钟乳石

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

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3.2 理池

为表现自然

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

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

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

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

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

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

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

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

一般有三种:

(1)、掩

以建筑和绿化

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临水建筑

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

为突出建筑的地位

不论亭、廊、阁、榭

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

水犹似自其下流出

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 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2)、隔

或筑堤横断于水面

或隔水净廊可渡

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

或涉水点以步石

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

"疏水若为无尽

断处通桥"

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

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

水面很小时

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

可用乱石为岸

怪石纵横、犬牙交错

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

那么虽是一洼水池

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3.3 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花木犹如山峦之发

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

对花木的选择标准:

一讲姿美

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 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

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

如红色的枫叶

青翠的竹叶、白皮松

斑驳的粮榆

白色广玉兰

紫色的紫薇等;

三讲味香

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

月月有花香

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

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

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

莲花象征洁净无暇

兰花象征幽居隐士

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

石榴象征多子多孙

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

古木繁花

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 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

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 碍箭檐垣

让一步可以立根

研数桠不妨封顶

"构建房屋容易

百年成树艰难

除花木外

草皮也十分重要

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 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3.4 建筑

古典园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 古典建筑斗拱梭柱

飞檐起翘

具有庄严雄伟、舒展大方的特色 它不只以形体美为游人所欣赏 还与山水林木相配合

共同形成古典园林风格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 既是景观

又可以用来观景

因此

除去使用功能

还有美学方面的要求

楼台亭阁

轩馆斋榭

经过建筑师巧妙的构思

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术处理

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一于一体 成为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品 它的魅力

来自体量、外型、色彩、质感等因素 加之室内布置陈设的古色古香 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更加强了建筑美的艺术效果 美的建筑

美的陈设

美的环境

彼此依托而构成佳景

园林建筑不像宫殿庙宇那般庄严肃穆 而是采用小体量分散布景

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

更是形式活泼

装饰性强

因地而置

因景而成

在总体布局上

皇家园林为了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 和美学上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

都是采用中轴线布局

主次分明

高低错落

疏朗有致

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严格的中轴线格局 比较灵活

富有变化

通过对、呼应、映衬、虚实等一系列艺术手法 造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

居中可观景

观之能入画

当然

所谓自由布局

并非不讲章法

只是与严谨的中轴线格局比较而言 主厅常是园主人宴聚宾客的地方

是全园的活动中心

也是全园的主要建筑

都是建在地位突出

景色秀丽

足以能影响全园的紧要处所

厅前凿池

隔池堆山作为对观景

左右曲廊回环

大小院落穿插渗透

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

苏州拙政园中园部分

就是这样一个格局

以"远香堂"为主体建筑

布置了一个明媚、幽雅的江南水乡景色

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 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

中间用廊连接

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

这种手法

能够突出主体建筑

强化主建筑的艺术感染力

还有助于造成景观

其使用功能和欣赏价值兼而有之

3.5 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是在幽静典雅当中显出物华文茂

"无文景不意

有景景不情"

书画墨迹在造园中有润饰景色

揭示意境的作用

园中必须有书画墨迹并对书画墨迹作出恰到好处的运用

才能"寸山多致

片石生情"

从而把以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

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墨迹在园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

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

或略作变通

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

不仅能够陶冶情操

抒发胸臆

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

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

拓宽意境

书画

主要是用在厅馆布置

厅堂里张挂几张书画

自有一股清逸高雅、书郁墨香的气氛

而且笔情墨趣与园中景色浑然交融

使造园艺术更加典雅完美

4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4.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

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

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

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

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

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4.2 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

营造健良舒适

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

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

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

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

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

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4.3 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院范围

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

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

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

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

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4.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

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 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

参差交错、互相掩映

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

分别表现

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

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4.5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

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

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

"以有限面积

造无限空间"

"大"和"小"是相对的

关键是"假自然之景

创山水真趣

得园林意境"

4.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

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

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

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5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

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5.1 厅

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

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

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

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

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

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

厅前广植花木

叠石为山

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

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5.2 堂

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

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

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

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

体型严整

装修瑰丽

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5.3 楼

楼:是两重以上的屋

故有"重层曰楼"之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

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由于楼高

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

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5.4 阁

阁:与楼近似

但较小巧

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

多为两层的建筑

四面开窗

一般用来藏书、观景

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5.5 榭

榭:多借周围景色构成 一般都是在水边筑平台

平台周围有矮栏杆

屋顶通常用卷棚歇山式

檐角低平

显得十分简洁大方

榭的功用以观赏为主

又可作休息的场所

5.6 舫

舫:园林建筑中舫的概念 是从画舫那里来的

舫不能移

只供人游赏、饮宴及观景、点景 舫与船的构造相似

分头、中、尾三部分

船头有眺台

作赏景之用;中间是下沉式 两侧有长窗

供休息和宴客之用;尾部有楼梯 分作两层

下实上虚

5.7 廊

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 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 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 廊一边通透

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框架 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

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

廊的类型可分为双面空间、单面空间、复廊和双层廊等等

从平面来看

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

5.8 亭

亭:体积小巧

造型别致

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

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

亭子的结构简单

其柱间通透开辟

柱身下设半墙

从亭的平面来看

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 从立体构形来说

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

5.9 塔

塔:是重要的佛教建筑

在园林中往往是构图中心和借景对象

5.10 桥

桥:在园林中不仅供交通运输之用

还有点饰环境和借景障景的作用

5.11 墙

墙:园林的围墙

用于围合及分隔空间

有外墙、内墙之分

墙的造型丰富多彩

常见的有粉墙和云墙

粉墙外饰白灰以砖瓦压顶

云墙呈波浪形

以瓦压饰

墙上常设漏窗

窗景多姿

墙头、墙壁也常有装饰

6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在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

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

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6.1 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

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

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

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取抑景的办法

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

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6.2 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

或自然的山

或人文的塔

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

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 景色显得有层次美

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

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

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6.3 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

或自然的山

或人文的建筑

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

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

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

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

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

远方的苏州桥主景

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6.4 对景

在园林中

或登上亭、台、楼、阁、榭

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 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

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

叫对景

6.5 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

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

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

这便是框景

6.6 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

或走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

常常设以漏窗

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

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 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

透过漏窗的窗隙

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

这叫做漏景

6.7 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

小至私家园林

空间都是有限的

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

才可以小见大

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

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

"园林巧于因借"

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借远方的山

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

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

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

叫应时而借

7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7.1 造园艺术

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

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1)、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 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2)、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

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

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

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

追求天然野趣

7.2 分隔空间

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

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

使之融于自然

表现自然

为此

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

如此

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比如漏窗的运用

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

因而隔而不绝

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

在漏窗内看

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

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

竹树迷离摇曳

亭台楼阁时隐时现

远空蓝天白云飞游

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7.3 园林建筑

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

有山有水

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人工的山

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

人工的水

岸边曲折自如

水中波纹层层递进

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

所有建筑

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

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

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

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7.4 树木花卉

表现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

讲究表现自然

松柏高耸入云

柳枝婀娜垂岸

桃花数里盛开

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

花朵迎面扑香

其形与神

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

融于自然

顺应自然

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

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

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总结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

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

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 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

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一个好的园林作品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

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

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

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

取西方之长

补中国园林之短

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

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中国园林.

[2]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胡长龙. 园林规划设计.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7

致谢

本论文是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

严谨的治学态度

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

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

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 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

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

在此

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

??

??

??

1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