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验式作文教学

1

山东(课改进行时:体验式作文教学)

(1)我们为什么要做体验式作文——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 2

(2)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 3

(3)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 ........................................................................................................ 5

桓台县世纪中学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实验 ..................................................................................... 14

设境?体验?自主——《体验式作文问题与策略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 ................................. 21

我手写我心——有感于体验式作文 ............................................................................................ 34

一所农村中学的作文教改之路 ..................................................................................................... 36

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张扬个性——“体验式作文”子课题结题报告 ............................ 40 2

(1)我们为什么要做体验式作文——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崔雪梅发布于 2012-04-16 22:26

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1.重视理论指导,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作文指导课,教师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

授着怎样审题,怎样选材,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于是学生的作文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式,毫 无个性可言。

2.重视范文的讲解,忽视情景的创设。不少老师每次在学生作文前,都要找来一些所

谓的范文,对学生进行所谓的开拓思路,忽视对范文所描述―情境‖的创设。失去了真实情境 体验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会束手无策,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对作文失去了信心。

3.教学随意,不能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不少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或者随便

从作文书上找个题目,往黑板一写了事,或者机械照搬教材后面设置的题目,似乎一学期的 作文训练已经到位。没有关注到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没有 对教材进行有效地整合,更没有设计出一条科学的写作训练体系。

4.过于注重作文的形式美,忽略生活的真实感受。在学生作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老师这 样的评价:―文中多处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显得更生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简洁明 了!‖―语言华美,遣词造句极具功力!‖,还有什么―段落清晰,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教师在指导或讲评作文时,过多地关注形式,而对于学生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独特感悟却视 而不见。久而久之,孩子真实的天性,就被套上了固定的枷锁,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带着成 人面具的稚嫩的脸。

(二)学生写作现状的忧虑

1.生活体验的缺少,导致成文时的空洞。

部分学生平时不写日记,懒于观察,不愿做积累素材和选择材料的工作,习惯于做―无

米之炊‖。有的甚至从小学写到初中。如只要写感人的事,就必定会写―奶奶雨中送伞‖―父母 送子就医‖―教师带病上课‖等;如要写好朋友和同学,一定是品学兼优,帮助孩子过马路,雨 天给同学送伞,双休日帮助邻居做好事等。缺乏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认识,造成文章内 容肤浅,缺乏深度。

2.屡写屡―败‖的畏难心理与屡抄屡―胜‖的侥幸心理,导致写作水平的下降。

一些学生由于开始不会写作文而常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歧视,因而产生自卑畏难

心理;作文时写一页、撕一页,揉一页,却还是不愿请人给自己加以指导或提出修改意见。 勉强写出的作文,往往尽是一些空话、套话或假话。畏难心理使得部分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 趣。还有一些学生对作文,既不敢轻视,又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便心存侥幸,走捷径—— 抄袭范文,弄来几本作文书,或从网上下载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作文时,将范文改头换面, 3

牵扯话题,炮制出―应试佳作‖,助长了投机取巧的坏习气。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 就像折断翅膀的鸟一样,丧失了独立飞行的能力。

3.对生活的迷惘和麻木,导致写作时无从下笔。

面对作文题,有些学生总是举棋不定,不知从何下笔,陷入一种迷惘的心理状态。

如果命题是单项型的,如《生日快乐》,大部他学生都觉得好写,有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 的生日,还有祖国六十周年的生日,但到底写什么事呢?他们往往犹豫不决,一时难以下笔。

如果命题是多见型的,如《我的初中生活》,他们又觉得太熟悉,每天都生活在校园中,哪 有什么值得写的?原因就是学生对这些―屡见‖而每认为―不鲜‖的材料熟视无睹,不能调整这 众多纷乱的信息,进行集中思维,因此确定不了写作点,坠入了迷惘的烟海之中。

4.成文构思时的懒惰与修改时的满足,导致学生作文缺少创意与精品。

学生在写作之前大多不列提纲,不打草稿。写完之后往往就自视大功告成,一交了之。 缺乏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不愿认真修改文章。还有的学生虽然有修改的愿望,但不知如 何改,存在一种茫然的心理。这样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内涵

加达默尔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 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因此,体验不是一般的经历,而是生命 的经历。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冲动、精神的觉醒和智慧的发现。对于体验,获得过茅 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有过独到的理论:―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也就是写自 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 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中最重要的,也 是最感动人的地方。‖ 写作是一种生活,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有感 不发不畅,这种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写作就应把这种―本真‖的东 西展示出来。

作文,是学生描写生活的过程,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作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

材。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生活就越精彩。因此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描绘生活, 先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是描绘的前提,描绘是体验的升华,只有两者完美结合,作文 才会文情并茂。

体验式作文,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学会表达。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

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激发情 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 体验自主创作,让作文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

(2)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崔雪梅发布于 2012-04-16 22:27

4

我市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彻底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陈旧模式,形成了一条五线交织的

有序有格的网络序列训练体系。这五条线分别是:主题活动线、技巧训练线、文体训练线、 作文修改线、逻辑思维线。

1.丰富的主题设计。

体验式作文教学继承了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以主题为章节单元的编排传统。在安排主题

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有学生熟知的校园生活,有走进 自然、品读山水的,有感悟亲情的歌颂友谊的,有走进节日,感受节日文化的,有尊重生命, 感悟人生的,有走进大师,品味文学作品的魅力等等。主题活动的丰富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 写作的热情。如初一语文上册第一章主题为―情暖校园‖,安排了两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分别 是:―我的老师‖,―同桌的你‖。主题的设置尽量考虑到与教材同步,同时又兼顾中学生的成 长以及地域文化的特点。

2.全面的技巧训练。

体验式作文教学在注重学生主题活动体验的前提下,并没有对技巧的训练加以否定,

因为必要的方法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但这种训练不是无序随意、 重复低效的。而是更注重统筹安排,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四年级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次 作文练什么,怎样练,要心中有数,如初中一年级可以进行简单记叙文训练,简单的写人写 事训练,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要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初中四年级更侧重 于综合训练。做到有分有合,有序有格,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一步一个台 阶地在实践着作文成长的道路。

3.完备的文体训练。

体验式作文教学不是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的能力和

终身发展负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既注重记叙文、散文的 训练,也重视对学生进行说明文、议论文的训练;既注重应用文体如书信、调查报告,读(观)

后感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实用文体的训练,如短信、广告、颁奖词,海报设计等。既重视了 活动的体验,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又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可以说我们的体验式作文教学 简直是学生生活的万花筒。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4.实用的作文修改训练。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修改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没

有反思就不会有进步。因此,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作文修改是重要的环节。从认识作文修 改符号,到锤炼字词句,段落的修改,篇章结构的修改等,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逐步养 成修改的习惯。

5.清晰的逻辑思维训练。

5

任何事物都不是靠一朝一夕完成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它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思维

规律,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只会严重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体验式 作文教学的实施中,我们在每条线索的设置中,都遵循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 合,由表象到深刻的螺旋式上升的序列训练思路。这条训练思路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

(3)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

崔雪梅发布于 2012-04-16 22:29

(一)在导语中引发体验

体验式作文教学在环节的设置上,尤其是在导语的设置上,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每句导语都力求对学生循循善诱,对学生以鼓励性启发性语言,如:

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儿童时代,告别了多姿多彩的小学校园,带着希望,怀着梦想,也

许还有一点忐忑不安,我们走进了中学的大门。我们将面对新的老师,结识新的同学,面临 新的环境,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就让我们怀着憧憬一起走进中学生活,去感悟中学生活的多 姿多彩吧!

在引领学生阅读名家名篇时,导语这样写道:

在我们学过的初中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老师的文章,在动笔之前,让我们先一起走近作 家魏巍的老师,再现蔡芸芝先生的音容笑貌。

几句简短的话语,十分亲切自然地把学生引向对中学生活的感悟。

可以说,在我们的体验式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引领,对作文技巧的点拨,不再是空

洞的教条,而是潜移默化为―写作小贴士‖―修改小贴士‖―温馨提示‖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 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润物无声‖般的引领下,学习作文的兴趣自然 而然产生。

(二)在生活中丰富体验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流云小诗·诗》中写道:―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

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 在生活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 的目光引向生活,在生活中学写作文,写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让他 们的真情在体验中肆意流淌,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

那么,怎样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呢?

1.引导学生积累体验。良师益友、同学情谊、校园风波、日常琐事,都是写作的题材; 严父慈母、邻里关系、街坊趣事、小巷轶闻都是作文的源泉;上学路上、走亲访友的途中都 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正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 生活的源是无穷的,只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生活处处皆文章。 6

2.引导学生挖掘体验。社会是实践体验的大舞台,也是作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标‖

提出,学生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他们如果长期蜷 缩于课堂,被拘束在学校小天地之中,是很难写出对社会生活有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的好作 文来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思想,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而且促使他们面对现实,在实践中学会善于观察,敏于应变,发现问题,揭示本质,从而写 出能够探索生活真谛,把握时代脉搏的作文。社会实践类体验作文的形式体裁多种多样,记 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新闻、通讯、调查报告、游记、访谈录等都是很好的写作形式。 如,在初中四年级,我们设置了―调查与研究‖活动单元,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

去关注学生的热点——早恋问题,上网问题,中学生消费问题等等,通过这次社会探究,既 学习了掌握了调查报告的写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浓缩体验。教师要创设让学生情绪比较激动、喜欢质疑的作文环境。

教师可列举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典型事件、现象,让学生调动生活阅历,从选材、立意、构思 等方面去思考。尽管可能没有过切身的体会,但报纸、新闻、杂志的熏染,使他们也会站在 独特的角度,各抒己见,自由争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丰富其生活阅历,多些作 文素材,使他们的在今后作文中不会―无米可炊‖,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三)在活动中唤醒体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

力,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 ,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作。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大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学 生真正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1.给学生充分的写作实践活动时空。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学生的写作才能有充分

的思维与素材准备,写作的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每次作文活动要提前两周布置,让学生通 过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聊一聊、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评一评, 充分地动耳、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课外练笔、写日记、做读书笔记、 办手抄报、举行演讲比赛、去图书室、上网查资料等活动,提高写作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全面落实写作实践活动的效果。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

师的思维空间决定着学生思维空间的发展。在学生作文活动的准备中,我们开展了大量的有 个性特色活动,如:海报设计,焦点访谈,解说词,精彩回放,调查问卷,明星档案卡,颁 奖词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写作的快乐。要尽量避免给学 生布置―死‖命题,让学生在富有创意的写作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作文的兴趣。

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有力地拓宽了作文题材,使作文教学有了广度;体

验活动有利于挖掘作文的主题,使作文教学有了深度;多样的活动促进了表现手法的变化, 使作文教学有了灵活度;当然,在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享受到无比的乐趣,作文兴趣油然 而生,大大增强了作文教学的参与度。

7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活动。课堂体验是体验作文最基本的内容,教师通过游戏、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短剧表演等形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观察、谈论、争 议、表演甚至玩耍等活动过程中产生情绪情感体验,完成思维训练,形成作文材料,为写作 做好准备。如初二语文上册单元活动——班级趣事,我们就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范例编写校园 课本剧。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语言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很 好的锻炼。临淄皇城中学葛晓丽老师执教的语文活动课《找试题》:葛老师预先告诉学生要 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 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 变化……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就是用 300 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 学生作文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非常顺手。

―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

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还一边无 何奈何地摇头,尴尬地望着学生;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

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 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 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 产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

(四)在经典中诱发体验

未见高山便知其巍峨,未见大海便知其深邃,未见宇宙便知其渺远,这是阅读的力量。 书籍包含了世界万物,人间真情。因此在注重丰富活动体验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经典的 熏染。

1.在美文品读中丰富内涵。

阅读是最直接、最便利的诱发体验的方式了。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理解社会、理解他

人,是体验生活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的平台,让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名著, 也可以从报刊书籍中精心筛选出那些短小精悍、以情感人抑或以智启人的文章,让学生进行 阅读。以读促写,做到读写结合。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从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 拨指导,不仅欣赏了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美文。 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借鉴范例的过程。在阅 读中体验,让学生深深地震撼,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思想的火花。当然学生欣赏美文的过 程是一个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

2.在教材的开发中注重经典启迪。

在体验式作文教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读一读。我们选取了与章节

单元主题相关的名家名篇类文让学生进行最直接的阅读体验,如在进行初一上册作文训练 《童心是诗》这一章节时,我们选取了作家冯骥才的《歪儿》周岩壁《系在风筝线上的……》 8

柳若兰《童年旧事》等,依此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启迪,写作方法的指导。如初四主体章节: 岁月如歌——文学长廊中的人物形象单元,我们选取了动作描写具有代表性的《儒林外史》 中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描写,环境描写选取了《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神态语言 描写选取了《红楼梦》王熙凤的出场。这些经典作品,给学生以极大的视觉和心灵的震撼。 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正如美国作家约翰·卢保克说:―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 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所反映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 更加多姿迷人一样。‖

3.在作文的训练中回味经典魅力。

阅读经典,品读经典的最终目的是把经典的魅力转化为为写作服务。因此我们在初四

年级上册,特别设置了相关的单元,如:戏曲世界——走进莎翁;岁月如歌——文学长廊中 的典型人物;寻找鲁迅等单元,让学生去走进大师,与圣哲对话;在艺术长河里神游,与人 物笑语。让学生像大师一样去关注民生,关注那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用尊敬的眼光 去打量他们,理解他们,唤醒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五)在指导中感悟体验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初中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审美

标准上也有了自己的尺度。已开始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因此教师的作文指导要以人为中心, 因势利导。

1.循循善诱,融洽情感,真实体验。―感人心者,莫选乎情‖。作文教学也是师生情感

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配合默契,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 畏惧心理,引发他们写作的真情实感。学生在作文中才能敞开心扉说真话。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做一点这样地尝试:

(1)经常与学生聊天,有意识地―逗‖他们说话。开展书评、读书心得报告会,定期开 展读书笔记交流、摘抄和妙语精粹展览,努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将作文题目、要求等透露给作文困难生,提前指导,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3)允许作文困难生写自己爱写的事物,不一定要按的命题去写。以达到―我口写我 心,我手作我文‖。

(4)教师在纠正作文困难生作文中的错误时,尽量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要求他们,把命 令改为建议。

2.立足基础,尊重差异,区别体验。很多学生把作文看得高深莫测,视写作文为畏途,

谈作文而色变。有鉴于此,作文教学中要适当放低起点,使尽量多的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我们在指导写作思路时不扼杀他们的思维火花,视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及时表扬鼓励,形成 乐于作文的好风气。对于写得好的学生作文,应该先给全体同学朗读一遍,然后指出这篇作 文好在哪里,最后再报出作者姓名,或让学生猜一猜是谁写的。每次讲评好的作文时,要使 9

选出的作文一篇更比一篇精采,使学生越听越爱听。不仅要表扬‖尖子‖生;也要表扬有进步 的学生,介绍其中的一段或某些写得好的词句,使他们对写好作文充满希望和信心。

(六)在选题中引导体验

体验式作文教学特别重视命题。命题或话题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学生内心世

界也是异常丰富的,如果我们命题或提供话题时,从学生喜怒哀乐中捕捉情感的火花,让他

们写自己所知所感所想所愿的事情,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就能为其创设积极作 文的氛围,使之以愉悦的情感进入写作。反之,陈旧的,假而大的命题,就难以唤起学生写 作的欲望,而且会使学生因无话可说而退避三舍,视若畏途。

1.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英国十九世纪教育家约翰·珞克说:―一个人在对任何题目发表意见之前,他应该是先熟

悉那个题目,否则叫他去说,就等于叫一个瞎子去谈颜色或叫一个聋子去听音乐一样愚蠢。‖ 可见作文命题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的生活是 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课堂学习、课外生活,同学间的趣事,团队活动时的笑声;爱唠叨的 妈妈,刚学会的小实验,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公园里的见闻;田野风光,家乡变化……这些 都被学生感知、经过情感体验而贮存在记忆库房之中。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 写这些他们所熟悉的、理解的、特别是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 事,实物实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些诸如《一场精彩的比赛》、 《童年趣事》、《童年玩伴》《让位握住你的手》《秋天的故事》《那一刻,我流泪了》《心

痛的时刻》等题目,学生自然乐作不疲;随着第二课堂的开展,我们还尝试了一些探究性的 活动,如《科海探奇》,让学生去开展一些诸如小发明、小制作、变废为宝的丰富多彩的创 造活动,让学生在科海之风的吹拂下,发现一个绚丽多姿,妙不可言的―世外桃源‖。中考历 来被人们称作是坐向标。这几年,中考作文命题以关注生活为基本导向。如:―美就在身边‖―生 日快乐‖,作文竞赛命题―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等,由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不少学生调动生 活积累,将真情通过笔端从心田流淌出来,写出了许多有切实生活感悟的好文章。

2.作文命题应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树立正确的思想,提高审美情趣。

重视―学生作文心理需求‖不能理解为一味地迎合,学生的生活圈子狭窄,命题应有利于 引导他们观察体验生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如《珍藏的记忆》、《为他 人喝彩》《伸出你的手》《难忘那首歌》等之类的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也可从 报刊上选一些感人事例来命题,如《让生命更加美丽》《最美的阳光》《难忘那瞬间》等, 让学生讴歌真、善、美,见贤思齐。这样学生就能审题与认识同步,作文与做人并进。

3.作文命题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只有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社会生活,作文题目才能常 命常新。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是作文题目常命常新的源泉。这些都给作文命题带来契机。我们

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看社会热点新闻,亦可设计一些诸如《最近,我很关心- 10

—–》、《星光伴我成长》等题目。学生情动于衷,必然文思如潮。网络是学生最喜欢而教 师屡禁不止的媒体,许多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QQ、飞信空间,如何引领学生在虚拟世 界里为自己建一个心灵的家园。从而达到为语文教学服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为 此,我们在初四年级专门设置了―博客——心灵的家园‖单元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去设 施博客,给博客命名,写健康向上的博文。这些活动新颖有趣,在被称为禁区的园地中学生 的世界观与写作水平有了大的提高。

4.巧设文题。命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有话要说,―如鲠在

喉,不吐不快‖,使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事,更不是苦事,激发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写作兴趣自然就高了。教师也可改变命题方式,鼓励学生自拟题目,巧拟文题,激发学生写 作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开掘主题的能力,真正使他们做到有感而发, 有的放矢,有为而作。这对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展个性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这里说的提 倡学生自己命题,并不是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把学生自己命题理解为自由命题, 而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训练的连续性、阶段性要求,在文体上、内容上规定出大体的范围,在 这个大体范围内把命题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

(六)在审题中激发体验

体验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它具有潜隐性和长期性,是人

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是学习的核心部分。但体验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精神生 命的拓展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因此,作文审题中,我们更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思索,深入理解, 形成深层感悟,体验命题中所蕴含的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或积极的态度、信念与价值观, 进而转化为教养,铸塑心灵、健全心理和完美人格,使学生在审题立意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1.激发学生联系体验。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积累,唤起回忆自己所经历的生活,从而体

味命题所构成的背景,领会其中蕴含的感情,获得理解命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真正体验领会到出题者的情感及

命题中的内蕴,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促使学生改变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心理倾向,最终摆 脱对教师去给他们审题的依赖。

3.促动学生交流体验。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通

的空间,尽情地―自主参与‖与―自由表达‖,这种友好的竞争,活跃的研讨,它必然引发学生 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命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找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 会竟相迸射。

4.引领学生释放体验。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使之善于倾诉,乐于交流。在审题过 程中,运用激励评价,倾注期待―沉默层‖的每一次举手,每一个―生成性理解‖。

(七)在行文中抒发体验

11

在进行了充分的体验,活动,阅读之后,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欲望,那么我们就 要引导学生去表达,在行文中抒写自己的体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1.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启动思维。在命题或提供话题后,学生若产生强烈的表现欲,

这时必须尽快使学生进入写作过程。教师可给学生三至五分钟时间默想,起到安定心境、稳 定情绪、启动思路的作用。

2.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激发想象。牛顿讲过:―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

发现。‖又有人称:想象是思维的翅膀。―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谭底水无痕‖,足见想象的魅 力。学生结合在生活中的体验,开启想象思路,拓展思维空间,写出有新意、有诗意的好文 章来。

3.引导学生捕捉形象。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去捕捉与文题关

联的一些生活形象,在表达中去丰富意象。这样,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聪明智慧富有灵性, 行文才会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呼之欲出、形象逼真的效果,在行文中蕴含 自己的情感与旨趣。

4.引导学生锻炼语言、品味语言。行文时不要老停留在―我要写什么‖的程度上,而应

对―我要怎么写‖、―这样写得好不好‖的问题紧抓不放,结合所写事件或法理去揣摩、咀嚼、 品茗所写的内容中的词语,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去优美句子,贯通全文。

(八)在修改中提升体验

许多学生在写完一篇文章之后,经常处于如释重负的主观满足之中,对文章的修改表

现出冷漠无趣,缺乏动力,甚至对自己的―作品‖看一看的兴趣也没有。那么最好的修改方式 就是以―读‖代改。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较对字句,在读中把握结构,在读中感知 语言,在读中感悟体验,在读中再次渲泄情感。让学生以一种欣赏的心境去读己文品己文, 试着去修改达成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以及文章结构的严谨美和文章思路的逻辑美等。因 此,教师要改变作文修改观念,以―读‖代改,让―读‖成为学生作文修改导线,读中激情,读 中体验,读中感悟,培养积极的作文修改心向。

1.初读入情,修改字句。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边读边感知语言。在读中较对

错别字和病句,在读中―叙说‖事件或事理,在读中明确文章大意。修改后只要读得充分,读 得流利,语言的整体正确运用就在其中了,就容易进入学生自己在文中蕴含的情感。

2.复读悟情,整合词句。让学生选择自己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词句,读读、想想、

划划、写写,运用多种感官,潜心体会词句的含义,与自己写的文章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 然后谈谈自己的感悟:为什么这些词句写得好?也可以是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教师指导 的重点放在―扣读导悟,以读见悟‖上,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准确优美的运用。

3.精读动情,提升主题。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动情地读读整段话,品出其

中之味。―以声传情‖,让学生与自己、与文章对话,渲泄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对作文的主 12

观色彩的理解和个性化的体验,在读中自然流露情感,从中受到情绪感染,激发修改动机。 品味领悟作文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的同时,自觉自愿地去修改深化作文的内容、思想和感情。

(九)在批阅中探究体验

―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这是我们的写作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

作文水平低,不会写作,语言表达能力又不强,所以学生见写作文就头疼。写作文时为了交 差,只能硬着头皮搜肠刮肚,胡拼硬凑。他们在长期的毫无成就感的写作经历中长大,缺乏 成就感,丧失写作兴趣。因此,如何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写作中得到成就感, 以便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产生主动写作的欲望。成为我们作文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1.放宽标准,对学生激励引领。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精批细改‖,我们的老师

十分勤奋敬业,结果是导致把许多学生的作文从头改到尾,―血色‖ 满纸,以致摧残学生的 写作欲望。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要鼓励和商榷的语气要多,批评和指责的话要 少。要给学生逐步提高的时间。在批阅时不妨故意降低评改尺度,对病句及文句章法尽量多 就少改。多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运用了倒叙的写法,想不到你还会变式作文,不错!‖―这句 话写活了当时的情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充分展示了文中人物和你自己的个性‖。多采用宽 容的态度:―如果结局这段文字删去,留下想象的无穷空间,就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 猜想‖,―这几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替换吗?‖

2.寻找星光,让学生品尝喜悦。我们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给学生以鼓励,因为学生总是期盼老师能够给他哪怕是一点点的肯定。因此,批改时要充分 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应让学生获得作文的成功与喜悦。教师要用宽容心态和独到眼 光去发现作文中的亮点。赏心悦目的文字书写、大胆创新的观点、个性化的语言、独到新颖 的感悟,甚至小到一个佳句、一个妙词等等,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每次都出满分作文,每 次讲评都会以―星‖的指数来判定作文的等级。星光闪烁,才会把学生带到激越亢奋的写作佳 境中。

3.淡化分数,为学生树立信心。作文的批阅不是简单的给一个分数而重在检查作文过

程的进步。所以对待优生的学生作文的评价不要求全责备,不吝啬分数。几次过低的得分, 可以浇灭学生写作的希望之火;而逐步上升的分数或偶尔的高分,又可能让学生鼓起难得的 信心。

4.多元互改,使学生成为主体。新课改理念认为: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促进

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作文评价作为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写作发展的重要途径。 多元互改,就是让学生也试着做评价的主人,从―教师主体评价一元化‖过渡到―师生共同参与 的多元化‖,让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处在主体地位,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从根本上打破传统 作文批改中的教师―一锤定音‖,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各抒己见。要求学生 在互评互改中要认真―发现‖,要多从别人的作文中寻找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在合作互改中 提升作文能力。从某种角度而言,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写出的批语,发表的看法,较之教师, 对自己或同学更有启发性,更能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13

(十)在评价中深化体验

体验式作文重情感体验和感悟,重学生个性化的认识、个性化的语言,凸显了语文的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传统的作文评价不足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在新课标和新作文教 学理念的前提下,我认为,建立动态生成性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贯彻与实 施。

什么叫―动态生成‖?我们知道,学生是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多方面的影响下成长的,

其在成长过程中阅历和生活经验都在不断得到丰富,这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的变化,在这一复杂的变化过程中,其语言习惯的养成、情感思想的形成是在逐步生成的、 不断变化的,其过程是动态的。

―动态生成‖这一评价方式旨在使教师对学生作文作出全面的评价,其重要的操作方法是 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写作档案——《体验式作文教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 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教程》的实施, 为每个学生纪录了每次作文的基本情况,是学生作文发展的完整地轨迹。它已经上升为不是 单纯的作文训练,而是学生初中四年心路历程、成长过程的反映,也是人生中的一段美好的 回忆。

1.教师评价

教师要用心阅读学生的作文,这样才能够从正确的角度对学生的作文作恰当的批改并

且在批改上要做到多就少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去推敲他们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及所流露 出来的思想情感。

2.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教师评价只起到一个指引的作用,教师应把更为充裕的课堂评价时间留给学生,让 每一个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改活动中,让他们在习作的评改过程中得到启发与积累。 这里,学生的评价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和前提,让学自己品味被

教师肯定或未被教师发现的但自己觉得好的词句,修改或重新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自我评价 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为核心和纽带,让学生把自己作文 的读给同小组的同学听,以孩子的眼光共同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和不足,并让小组成员对不足 之处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从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 需要强调的是:在学生评价的同时,教师应以主持人的身份参加,起到组织串联的作

用,并且认真聆听学生关于作文的评价。当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时遇到障碍时,教师应当 适当借机作一些疏导。

3.―社会‖评价

―善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点为学生营造作文展示的天地,可以通过宣

传窗、学校广播站、校刊等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的天地;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报刊杂志的投稿; 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的竞赛等。在这一系列列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评定。 14

几年来,我在我的班级成立了―秋柳诗社‖,出版了诗集《秋柳诗韵》,为我所教过的班

级学生印刷了五本作文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这既使小作者得到鼓励,同时 也激励起了其他同学写作的积极性。

桓台县世纪中学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实验

桓台县世纪中学 牛晓彬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和困惑:

1.学生习作选材陈旧、单一

不少学生一写作文就是历史故事、名人事例或复述看过的故事,即使是写自己的生活

经历,选材也是过于陈旧单调,不是雨天妈妈送伞,就是病中爸爸悉心呵护,再就是老师熬 夜批改作业,好同学搬家转学后,我对她的思念……如初四年级的一次考试作文题为《令人 感动的选择》,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的材料是汶川地震中用自己的生命护佑学生的英雄教师, 2008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造成一窝蜂写―热点‖事件,选材的撞车现象严重,类似的作 文太多,鲜有个性。其实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人物、事件中选材,抓住一个生活瞬间,细腻 描绘这种令人感动的选择,反而能取得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比如有学生写和妈妈发生了冲 突,自己正和妈妈争执不下时,不经意间发现保养一向很好的妈妈,眼角已爬上了鱼尾纹, 瞬时,心里浮上了难言的滋味,那一刻,她选择了不再和妈妈争执,而是主动示弱,向妈妈 道歉,这个选择不仅感动了妈妈,也感动了自己……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只有植根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发现鲜活的素材,同时,

只有从平凡小事入手,才能找到真正的生活,因为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件毕竟在现 实生活中发生的几率不高。伟大的作家总是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令人感动的画面,如朱自 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背影》,每次读来,都会有一种潸然泪下的冲动,作者笔下父亲那背影 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个读者心中。

2.缺乏对生活的理性思考,立意肤浅

散文大家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辩‖完美的结合,是散文写作的

最高境界。而我们的学生作文平淡,格调不高的原因,恰恰就是缺少了思想性,缺少了对读 者心灵的震撼,思维的启迪。其实,写作不是为了再现,而是为了表现,更是为了抵达一个 又一个心灵的世界。《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读史铁生的文章,常常会引起我们对自己生 命乃至灵魂的追问,如他的《合欢树》《秋天的怀念》,就是因为他的文章来自于作者对人 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思想的深度。而我们的学生正是缺乏一种思考生活的意识,不 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感悟升华,上升为一种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理性思考。作 文教学应是―求异‖,而非―求同‖。

15

3.文体意识淡薄,泛泛地抒情议论

中考作文尽管在―文体要求‖部分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说明,但是初中阶段,我

们认为主要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叙事的基础上能抒情,会议论。而学生作文中文 体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要么是大段大段的故事概述加蜻蜓点水式地分析议论,要么是一段 举例夹一段议论……

上述考试作文《令人感动的选择》,同样存在以上问题,学生缺乏明晰的文体意识和

严谨的构思过程,信笔开河,笔随兴至,最后不知所云,写成―四不像‖的文章,其实是对考 试的一种敷衍。

4.缺乏个性与创新,千篇一律

《令人感动的选择》这个题目,不少学生采用了复制的写法,复述一个自己读过的故

事,全文照抄照搬。做的比较巧妙的是将以往的满分作文进行改装或套用,如一名学生借用 了06 年淄博中考满分作文《让爱升高一度》的构思和素材,只是将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了自 己,因为缺乏创新,还是得不到高分。其实,即使是陈旧的素材,只要能翻出新意,同样能 赢得高分。上海市2004 年的一篇满分作文《我的视线——记一把蓝色的雨伞》就是在陈旧 的素材上翻出新意的佳作。

5.没有―故事‖,缺少细节的简单乏味

没有矛盾难以成为小说,没有矛盾难以成为戏剧。同样,没有矛盾也难以成为耐人寻

味的故事。―世界是由故事组成的‖,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往往简单复制生活,对事情的来龙 去脉的叙述无主次、无详略,不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段来展示人物、表达情感;不善于抓 住生活细节,展示人物之间、情感前后的矛盾冲突,往往打开作文就―一眼看到底‖,没有气 氛的烘托与渲染,没有悬念的吸引,没有事件的起伏跌宕,没有情感的波澜……这样的作文 自然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之所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正是作者抓住了父亲在特定情境中特有的动作,加以细致刻画,在读者面前再现了父亲爬过 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这背影就在读者心目中定格、放大,仿佛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让人 难以忘怀。

基于以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以及我们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我们明确地意

识到只有对作文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作文教学的序列,克服过去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 和盲目性,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养成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才能突破作文教学 中的―瓶颈‖,找到作文教学的出口。正在我们积极探索时,淄博市教研室引进了山东省―十五‖ 教育科学规化课题―体验式作文教学‖,开题会就在我校召开,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听了崔雪梅 老师的开题报告后,倍感兴奋,因为―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理念与我们的想法正相吻合,于 是我校率先申报了此课题的实验学校,并获取实验学校资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6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及―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 求有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学 生成长的生命轨迹,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 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2.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展示生命

的―原生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马克思也多次提到, 人要―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作文就是学生生命的体验,作文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 作文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作文过程与生命活动 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3.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

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的再创造过程。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 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4. 体验活动理论:在实际教育语境中,体验是一种产生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从活

动的构成看,每一个活动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结果。作为活动 目标和结果的体验,主要包含反思、理解、感受、感悟、感动、直觉、发现、整合和建构等 认知与情感因素;作为活动过程的体验,强调情境创设与亲历过程,具有―过程与方法‖之意

义;作为活动方式的体验,即将体验视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以体验式作文教学为突破口,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新课标的实施,促进教师的专 业化成长。

3.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一至初四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2.初一至初四学生写作心理研究

3.探索初一至初四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模式和操作方法

4.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对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

17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研究初期,通过调查初一至初四作文教学现状及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等选择、确定课题;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了解本校学生个性心理表现及教师作文教 学个性心理表现等,分析作文教学现状及成因。

2.文献研究法: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学习,明确本课

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等,不断学习并借鉴成功经验, 推进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行动研究法:利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践、反思、改进中探索体验式作文教 学的有效性策略。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训练

及教师作文教学进行长期的成长记录,研究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有无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 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

5.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 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初中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基本程序。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7.1—2007.3

1.学习《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体验活动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

2.对我校作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 存在的问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在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供研究的思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07.4—2009.11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阶段,主要依据研究计划组织实施,不断探索研究方法,优化 研究途径,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力争研究的实效。

1.开展理论学习,从网上和刊物上查找有关资料。

2.开展公开课、观摩课、评课等活动。

3.及时总结,定期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09.12—2010.2

分析总结课题实施情况。

18

六、课题研究过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措施

本课题的前期准备比较充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了让研究工作的开展正常、 有序进行,课题组还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1.让理论学习实实在在。有人说,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实践就只能在低层次上

重复。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手段,紧抓研究人员的业余自学。我们专门购买了一批和课题相 关的理论书籍,通过这些理论专著的学习,使课题组成员开阔眼界,自觉提高自己的教科研

水平。

2.制定规范、合理的研究制度。①每学期初,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制订出课题研究计

划及研究主要内容,主要方法,使组员们有的放矢,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②课题组的每位 组员每学期至少在组内上一节课题研讨课,并充分发挥每节课的作用,组织组员自评、互评, 写好课题研究记录,使每个组员了解其他组员的研究动态,以便于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统一认识。③每个组员每学期围绕课题写一篇研究论文或心得体会或教学设计或作文教学叙 事。④课题组每月集中活动一次,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研讨,还要交流研究进展情况,分享经 验,提出困惑,以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3.进行形式丰富多样的课题研讨。①沙龙式研讨。我们进行沙龙式研讨的目的在于,

让教师的教育理念愈辩愈明,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每次活动,做到有准备,有记 录。大家自由言说,形成宽松、热烈的研讨氛围。②作文教学叙事。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把有 关教与学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并通过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 育及其意义的理解。③课堂教学。我们以研讨课的形式,立足课堂进行这方面的探讨。

(二)进行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

1.在课题实施的不同阶段,我们有效组织研究力量,深入开展研究

2007 年1 月-2003 年3 月,这一期间课题组组长马会芹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扎扎

实实地开展理论学习,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强化 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其后课题组中心成员牛晓彬、牟维和、汤永等带领其他教师认真实 践,研究学生体验活动方案,并形成文本,组织学生在作前按照活动方案的设计,分组进行 搜集材料、亲身体验、汇总材料、展示交流等活动,初步积累了原始研究材料。

2008 年秋,以学科负责制为机制的学科组成立,课题组长改由牛晓彬老师担任。随后

我们加强了课题研究的力量,不断吸收青年教师进入课题组,并由他们担纲作文研究课、观 摩课的教学。通过我校学校课程的研发与推动,课题组更注重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将语文综 合性活动课与作文教学、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每月一次的课题组活 动,研讨热烈,智慧碰撞,收益良多。

2.课题遭遇研究的瓶颈时,我们在学习、交流中统一认识

19

研究初期,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学生 完成习作,其中不乏佳作。比如,《爸爸的秘密》、《日记风波》、《我们都是一家人》、

《爱的温度》等。一段时期之后,课题组老师就此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为了―体验‖ 而―体验‖,作文教学又成了新的―老一套‖。比如,―走进春天‖体验式作文,学生关注的往往是 游玩的本身,写的作文常常千篇一律,仿佛是在作游览的实况转播。

针对课题研究存在的困惑,我们在全体成员之间开展了多次沙龙式探讨,大家在思维 的交流碰撞中统一了认识:

关于体验,在创设体验情境方面,大家一致认为要把握其以下几个特征:

(1)体验的情感性。

体验的情感性,是指体验产生情感。情感是体验的核心。

(2)体验的意义性

(3)体验的主体性

体验总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的,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总会形成不同的体验。

(4)体验的亲历性

体验的主体性同时意味着体验的亲历性,不亲身经历体验的过程,主体是不可能形成 某种体验的。

在对体验的表达上,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体验要―真‖

体验要―真‖,是指体验必须真实,事情真实,情感真实。著名教育专家班华教授认为: ―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 种体会和感受。‖ 由此,如果胡编乱造就根本谈不上是体验了。

(2)体验要―细‖

体验要―细‖,这里的―细‖,指的是―细处‖、―细节‖、―细腻‖。只有关注这样的细节、细处, 才可以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体验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可信度和感召力,使体验更具有独特的

个性。

(3)体验要―深‖

作为教育学概念,体验是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

成意义的活动。因此,体验不仅要真、要细,还要有深度。肤浅的体验印象不深,认识只是 浮光掠影,甚至可能只是有―体‖(经历)无―验‖(感悟)。只有深刻的体验,才会让人一辈 子难忘,才更具有独特性。

20

3.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体验情境中学习做事和做人

学生写作文,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都离不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如何看待周围

的人、事、物,怎样评价自己做过的事,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能力和情感因素。因此, 作文教学不单是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的训练,同时也是思想认识和道德品格的训练。

4.聚焦课堂,学会表达

狄尔泰在分析―体验‖对人的重要性的同时认为,体验如果不通过―表达‖进行外化是无效

的。这一哲学思想对我们作文教学的启示是: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体 验,并让学生学会表达自身的体验,并知道如何理解人们对自己体验的表达。

对于初中生来说,想为自己―特定的思想内容‖寻觅到一个尽可能适合的文字表达,还存

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刚开始我们上课题研究课时,学生进行活动体验的时候,个个情绪 高昂,可拿起笔来却不知如何去写了。有的即使硬着头皮写了,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混乱,语 言平淡。我们意识到,没有―用心去观察、去体会‖,有时―放胆文‖,也会―放‖不出来。 找到存在问题后,我们在体验活动中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体会了。就

拿―走进春天‖来说吧,我们就不止一次让学生聆听春天的脚步——春天来了,花苞探出了小 脑袋;春天她有脚呀,花儿终于怒放了;春天的脚步真快呀,花儿依依不舍地离开枝头,投 入大地母亲的怀中。我们没法挽留春天,可在一次次用心地观察体验中,学生们将春天永远 地留在了他们一篇篇灵动的习作里。就这样,我们把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使教师在不断的 实践与反思中积累经验,及时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修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反思

(一)实验成果

根据本课题的作文训练要求,创设体验情境,激发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

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健康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发展学生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评改等作文能力。

(二)其他成果

1.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体验式作文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与相关教学论文的撰写。

3.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

4.通过举办成果汇报会成果展览,我校形成了人人重教学科研的局面。

(三)研究反思

课题研究已到了尾声,从各方面来看,学生的作文也的确得到了提高,但仍有许多困 惑,特别有两点思考需在这里提出:

21

1.课题旨在让学生将作文和体验密切联系起来,自由写作,写心中所想、眼中所见等, 但建构起一篇质量较高的作文,这还得依靠写作技巧,那么如何把握写作技巧的学习尺度?

2.作文教学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作

文教学只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让出发点和归宿点回归到―人‖,才是真正的成功。那么, 怎样才能将做人与作文真正统一起来?怎样以作文来促进做人?

总之,写作不只是文字表达的技巧与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认识、道德

修养与多种思维能力的问题。有许许多多方面要重新认真研究,有许许多多事情要过细地去 做。尽管在研究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领导重视,课题组成员同心协力,迎难而上,我们 仍然按照既定方案完成了课题实验。我们坚信:只要去做,就不怕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远 方的目标,就一定会脚踏实地的去研究、去探索!

桓台县世纪中学

牛晓彬

设境?体验?自主——《体验式作文问题与策略研究》子课题结题

报告

葛小丽发布于 2012-04-16 22:52

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一中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作文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与弱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处于盲目自流,高

耗低效的状态.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程度不高的原因,一是缺乏实践,作文的‖原材料‖贫乏. 文艺创作的源泉是生活,学生作文的源泉也是生活.由于缺乏素材,只得东拼西凑,作文成了一 种负担.二是主观意志命题作文太多,学生本来就缺乏生活,又要写出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命 题作文,只能是勉为其难.在新课改蓬勃开展的今天,如何尽快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培养学生 将来参与社会所必需的作文能力,我们在总结分析以往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参加了市教研室 体验作文‖的课题实验研究.并提出了―体验式情境创设与研究‖子课题。本课题被列为省‖十五‖ 重点规划课题。从2006 年12 月起,我们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二.研究目标:

作文是生活体验与语文学自然结合的产物,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我们认为学生 作文应扎扎实实锤炼学生的基本功,提高写作素质才是至关重要的,它应是我们作文教学的 立足点,出发点.‖体验作文‖课题实验是以培养学生将来参与社会所必需的能力为基本价值取 向,其核心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 摩,积淀语言,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用一颗对世界敏感 的心去感受生命的脉搏和体验人生的丰富.本课题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年龄,心理, 22

生理特征,通过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力求表 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培养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是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产生写作的愿望和激情, 养成一种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思考的写作习惯,自觉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展开想象,自主 作文.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的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养成好的写作 习惯:能坚持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并积极投稿.

实验目标:探索达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心理特点,通 过施以教育和影响,开展语文实验,探索达到培养目标的有效的教学原则,师生关系,教学管理 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社会实践活动.

三.理论基础:

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杜威说:‖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

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教师就应当遵循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学生提 供一定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本课题就是遵循这一教育原则,旨在通过各种体验,给 学生提供限于校本条件的最优发展环境.在本课题的实施中,教师的角色正如杜威所诠释的 那样更多的是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的参谋,助手,真正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2.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早在75 年前就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 认为‖教与学都应做为中心‖,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新课标》也 要求‖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作文中离 不开情感的体验,生活即作文.

唯物辩证法原理.‖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体验式作文把客观语文生活情景作为刺激学生自主体验语文生活的条件,引起学生写作兴趣 与情感等内因的改变,自主投入对语文生活的体验中去,在写作过程中实现对外因的改造.

四.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法和经验总结法。即在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从问题出发形成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反馈、调整研究方案。加强学生个性化 写作的研究,收集、学习近几年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主要运 用探索实验法,凸现体验,重点对教材,教学进程和方法以及相关评价作探索性的改革.通过本 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力求实现以下基本目标:

1.活化语文教材,凸现体验,重组,取舍,形成一定的以学生体验为特色的层递性系列.

2.建立多方合作的课外基本读物筛选,交流,更新方式或机制.

3.校正学生在作文中的各种弊病,使大部分学生能写出自己的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写作 水平.

4.寻求,总结能激发学生体验,在体验中提高便于操作的基本方法或模式.另外,我们还十

分注重健全管理制度,重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坚持‖三全‖,‖四有‖,‖五个转变‖(即‖全 23

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评价‖;‖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原始材料实验数据有积累‖;‖ 观念上从课题研究神秘色彩转变为大众化,态度上从应付转变为主动,从重开题结题转变为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实施过程从重检查监督转变为重过程知道与评价,从单纯写论文转变为 立足于作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实践‖),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整个作文训练体式中,以育人为总目标,以―情(情感)‖为纽带,以―悟(感悟)‖为

核心,以―技(技巧)‖为支点,以―活(自主、开放)‖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自由、持续、 全面的发展。集生活阅历、知识修养、认识能力、创造才华、语言表达于一炉的作文教学, 自始自终都要以人为本,追求人人爱作文,人人能作文,人人作好文;实现叶老概括的―自 能作文,不待教师教;自能改文,不待教师改‖的理想境界。

(二).研究内容

体验有多种类型,从主体参与度看,可以分为被动体验与主动体验;从学习内容看,可以分 为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从学习过程看,可以分为接受性体验与创造性体验.凸现体验,就要注 重学生的深入参与,突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作品乃至作者之间的多向交流与沟通,不 强求整齐划一而要尊重个性.因此,本实验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品质,产生写作兴趣.

写作品质是写作训练的认识,兴趣,态度,方法和习惯,这是作文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写作

态度的培养,写作方法的传授,写作习惯的形成,是为写作实践奠定基础.良好的写作品质是写 作的基本功,写作品质的培养应作为写作的入门训练来抓.

第二.引导体验生活,挖掘写作素材

1.科学合理地重组教材.以教材中的典型文章为例子,架起教材与学生与生活的桥梁.让

学生‖感‖而‖悟‖其情(文章表达的感情),‖感‖而‖悟‖其喻(比喻,象征),‖感‖而‖悟‖其理(哲理)‖感‖ 而‖悟‖其趣(情趣),‖感‖而‖悟‖其虚(虚幻,想像).能真正地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感受作者生 活体验.

2.引源头活水.生活是个丰富的大舞台,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永恒

主题,关注日常生活现象,积累生活,挖掘写作之源,激发创作兴趣.这里我们开设了以下八种作 文材料积累课:现场观察课, 动手操作课,参观访问课,社会调查课,人物采访课,感受体验课, 收视课,课外阅读课.引导学生通过看,做,问,查,访,听等多种途径来体验生活,搜集写作素材. 第三.开展丰富的语文专题活动,创设写作氛围.

1.每月组织作文竞赛,故事演讲会等,以学生自命题为主,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写作风格, 个性化的语言)。

24

2.开展作品展品活动: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手抄报,剪报等作品展品活动。 3.开展写作

交流活动.组织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或朗诵自己的美文佳作(自命题作文),或述说自己的写作历 程,或发表自己的创作经验……

4.办好‖文学社和文学社刊.

5.组织和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积极投稿.

五、问题的提出

流行的作文训练方式的共同弱点是把十分复杂的训练简单化,企图通过自然学科的训

练程式让学生成批地生产出好作品。实践证明,这是不符合作文教学的认知规律的。作文教 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有一定的原理和规律可循。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学生―认识 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把学习写作与学习做人联系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写作将更 加体现出其重要的意义。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

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 地去学习。‖他的话说明了造成目前这种写作教学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

只关注学科,不关注人。现在的中学生厌恶写作文,写不好作文、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为了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作文教学的文学活动化,强化作文的动态机制和作文教学的实践 意识,激励学生热爱作文,自主作文,我们创建了―创设情境·体验生活·自主作文‖训练体式。 以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六、―创设情境·体验生活·自主作文‖训练体式建构

(一)课题的界定:―创设情境·体验生活·自主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

但多年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很不尽人意的,因此它一直是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重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的写作教学,说到底就是写作教学向素质教 育转轨,它要求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创设情境·体验生活·自主作文‖课题实验是以培养学生将来参与社会所必需的能力为基

本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 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甚 至是冲动)。它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中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征,通过施以教育和影响、 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力求表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实验自变量

25

1、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周围事物,欣赏大自然美的风韵;了解社会的风土人情, 参加社会实践,体验接受新的信息,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2、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要求学生作适当的摘抄,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胸藏万卷凭 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3、让学生写随笔,写日记,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笔习惯。

(三)实验因变量

开展―创设情境·体验生活·自主作文‖训练体式的构建研究,不仅能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

的文章来,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各种 能力。

(四)实验原则

1、体验性原则。―体验‖是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客体时所感受到的

无穷意味的心灵战栗。体验型作文教学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真情地体验,体验活动的外 部行为一定要引起学生内部心理变化,从而愉快自主作文。

2、自主性原则。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

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激情是作文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 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为此,实 验本着体验自主、命题自主、立意自主、体裁自主、题材自主、字数自主、评改自主、投稿 自主的原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觉产生写作的欲望,达到我们实验的目的。

3、情意性原则。学生能否进行自主作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对写作

的情感。因此,在注重教师―导‖的技巧手段和学生―作‖的策略方法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调 动学生的内在写作动机和写作情感,并将形成发展这种动机和情感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 内容来抓。

4、开放性原则。教育不应该用疆化的形式作用于人,作文教学思想首先要开放,教师 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自主体验;在写作实践中也应做到形式和内容上的开 放。减少命题作文,提倡学生自命题作文。―我手写我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充分展示开放式作文下学生的个性。

5、实践性原则。要实现学生自主体验,兴趣作文的目标,必须把学生主体实验活动摆

在首要位置,要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及语言实际应用中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语感及兴趣作文的 内驱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

七、研究过程

(一)启动阶段(2006 年12 月至2007 年12 月)

1、选择课题:在调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诸多问题,通过鉴别、筛选,分析

研究实验对象,宣传、发动、组织实验,收集、学习有关资料,确定出本课题。成立课题组 论证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26

2、明确阶段目标。具体来说,初一学生侧重激发写作兴趣,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明

白生活与写作的联系,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初二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个性化写作, 传授写作技法,注意区分借鉴、模仿与抄袭的不同;初三年级侧重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良 好的审美情趣,感受生活中的人性美、人情美,艺术地反映生活。初四年级综合运用各种表 达方式,写出具有文学意味和完整可观的作品。

(二)实践阶段(2007 年12 月至2008 年12 月)

对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调查,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认真组

织研究。围绕阅读体验、实践体验组织写作教学活动,把自主作文品质培养贯穿始终,让学 生多渠道关注生活,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广泛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 健康的人格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爱观察、会思考、勤积累、乐表达的良好习惯,能自主进 行写作,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通过实践,进行听课、评课、座谈、收集各方位反馈信息, 及时分析总结,调整修改方案,形成初步经验。

1、注入―源头活水‖。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学校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作了大

量工作: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学校、家庭、社会三线齐上,通过阅读、欣赏、参观、实践等 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生活。我校每年春季举办球类运动会,秋季举办田径运动会,学校还利用 ―五·四‖、―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或举办歌咏、演讲比赛,或举办征文、书画 展览等。这些活动学生十分乐意参加,既丰富了学生学校生活,又为其写作提供了素材。阅 读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们学校更显规范:辟有专门的阅览室,派专人管理; 各班都有专门图书角;全校建立百种报刊立体阅读体系;初一、初二、初三每周拿出两课时 开设阅读课。学校还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野游等活动,调查厂矿企业,了解自 然环境、风土人情。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参与生活、感知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注入了源 头活水。

2、突出研究重点。我们认为这一课题研究的着力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

生,关注社会,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甚至是冲 动)。作文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没有书面表达的需要,就不可能有书面的表达。作文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一种书面表达需要的情境,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某种活动, 包括假设的某种需要的情境。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 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不要因希望提高学生的某一篇作文水平而―拔苗助长‖,或者―越俎代 庖‖。学生也不要怕写不好作文、完不成作业而―找窍门‖,指望别人辅导,或者摘抄别人的文 章。真实就是说真话,写真话,真心真意,真情实感。创新的东西,有新意的东西,才是真 正意义上属于个性化的东西。创新,有新意,这是个性化的核心。

(三)研究阶段(2008 年12 月至2009 年9 月)

通过实验运作阶段的探索和实践,在分析总结调整修改的基础上,在教材、内容、方 法等方面形成完整规范的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重视社会实践统一规范地开展文学社团活 动。

27

1.规范教学模式。围绕 ―创境、体验、自主‖这一着力点,我们规定了作文个性化指导

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创境生情——体验感悟——思路导引——自主作文‖四步教学法。其 具体构想是:教师创设生活情景和问题情境、或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在兴趣和好奇的趋动 下,激活情感,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摄入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充分体验,形成表象记忆,教师 借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等思索加工,悟出生活之真谛,从而将表象内化为体验, 真正完善对生活的感悟,变―眼中之竹‖为―心中之竹‖。有了生活,更有了对生活感悟,学生 将会产生写作的强烈热情与欲望,有一种―欲吐而后快‖之感,这时,学生将会自觉地把自己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等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通过剪辑编组,按需组合,用语言或文 字加以倾诉。实现―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这一质飞跃,达到我们―创设情境·体 验生活·自主作文‖课题实验研究的目的。整个训练过程始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离不开学生 主体参与,自主性贯穿作文训练的始终,在训练中教师要适时地导情、导理、导法、导行。 其常规流程可用如下图式:

选择摄入 思索加工 剪辑编组 语言表述

生活情景 形成表象 内化体验 按需组合 写成作文

导 情 导 理 导 法 导 行

2、搭建展示平台。兴趣是作文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而激发学生的写作

成就感,增加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体 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我们觉得仅仅班内交流、评赏是不够的,还必须为 学生搭建起展翅的舞台。

28

一是作文竞赛。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作文竞赛。要求

新颖独到,体现作文个性化特色。竞赛后,评出获奖等级,学校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级举行了作文竞赛和征文活动,连年来,一大批学生脱颖而出,他 们的作文或获奖或发表。

二是长期不懈地办好文学社刊《安平文学》,让更多的学生尝试―发表‖的瘾。我校安

平文学社成立较早,也有一定的知名度,2005 年,社刊《安平文学》被评为中国优秀社团 文学刊物。社刊《安平文学》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全体师生,面向中等以上学生,面向语 文教学改革。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我们缜密组织,认真工作,以其为平台,在作文创境.体 验.自主研究实验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每年出刊四期,每期刊登优秀 习作30 多篇。文章选编放宽标准,体现激励性,只要学生作文有特色,有闪光点,有个性, 我们都把它刊登出来,并要求指导老师用简短评语指出特色、凸现个性。同时,我们还坚持 办好一月一期的安平文学社专栏,三年来,我们的社刊、专栏累计发表学生习作1000 余篇, 容量大,周期短,涉及面广,鼓励性强。也正因为如此,每期出刊学生争相阅读,既增强了 学生作文的成就感,又直接促进了学生写作积极性,也增强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成就感。

3、教师―下水‖,率先垂范。这样,既让老师体味到了作文的甘苦、写作的得失,又增

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现在,我校的教师文集已经成为一处亮点,内蕴深厚而又各显特 色。

4.学生文集、个性作品集硕果累累。

从体验式作文之初,我们在倡导教师写文集的同时,学生文集也不甘落后,结成了累

累硕果,个性作品集让人耳目一新,让学生有了成就感,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体验式作文的发 展。

此外,学校每周两次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广播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定期通过宣传橱窗 公布发表学生习作的情况,加大对学生写作的宣传力度,效果十分明显。

(四)总结阶段(2009 年9 月至2009 年10 月)

通过交流座谈,听课,观摩展示等方式,收集多方信息,实验各块负责人对各自的实

验研究进行总结,形成论文;然后由实验课题组汇总写出实验结题报告;成果结集并展示, 整编学生习作,教师教学典型案例。请专家组鉴定,形成经验;结题。

(五)发展阶段

推广经验,跟踪了解实验对象初中毕业后发展情况,做好研究,加强宣传,让后继学 生受到模范例子的熏陶,推进实验不断向前发展。

八、实验研究的成果

(三)几点反思:

虽然本课题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29

学生方面:

(一)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是学生自主作文的途径。

生活是作文的广阔天地,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先丰

富其生活。如果学生没有生活经历、感受,教给他们再多的写作技巧,那也只能是―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要写出比较完美的反映生活的文章,必须以生活为师,观察,观察,再观察。 学生在留意生活的同时也学会了观察生活。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某一事物进行系统观察时,要 求学生做到全面、细致、深入。在观察中参与积极的思维,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经过训练, 学生养成了留意生活的习惯,提高了观察事物的能力。如观察人物中,外貌,能抓住他与众 不同之处,一个动作能反映此人特有的性格特征。观察的植物,每天细小的变化都逃不过他 们的眼睛。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了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在他们的作文中也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有体育课上为骨折小狗治腿伤的滑稽,有费尽心思捉泥鳅的尴尬,也有与伙伴野炊时的乐趣。 作文成了他们与人交流,倾吐心声的乐园。

另外,要求学生抽出时间收看一些时事新闻类、科技类、综合类的电视节目。如央视 的《新闻联播》、《科技博览》、《走近科学》、《地球故事》、《人与自然》等关注社会

热点、关注现实生活。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求知欲,还使他们积累了创作的素材, 增强了他们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

(二)勤于积累、乐于表达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

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了阳光;智慧里

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了翅膀。‖高尔基也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在学校开 设的阅览室,在自己节假休闲之余,广开书源,与好书交朋友。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边记。 时而想想他人谴词造句的妙法;时而写写自己读书后的感受。一学期下来,学生平均每人都 能阅读10 几本以上的好书,有的还多达20 几本。随时摘录优美词句的摘抄本也有了厚厚 的几本。

(三)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是增强作文综合素质的方法。

在素材的收集中,通过活动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开展综合

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学会了合作,懂得了交流,锻炼了能力、积累 了丰富的素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让学生在家给父母剪指甲、梳头、 理解父母为家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对自己的无私关爱。学生既获得了亲身感受,写作时便能 说真话、诉真情。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心。这些都是学生参加活动后带来的可喜变化。 教师方面:

(一)注重引导,形式多样是我们作文指导的模式。

对于初中生而言,作文教学仍不能脱离课堂,一般都是―导‖、―写‖、―评‖的方式,这使

得学生没有兴趣,写作能力永远无法提高。依据作文教学的规律,结合我们的实验的自身特 30

点以及农村中学这一实际,我们在实验中研究了作文教学的多种课型,既要让学生掌握写作 的技巧,又要充分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在兴趣的趋动下自主的、自由的进行写作。在具体 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课型:

1、社会实践课。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于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去捕取素材。就活动

性质、范围而言具体有⑴课堂场境。如举行读书笔记评比交流会。⑵语文场境。如把学生带 到学校的―生物园‖,让他们仔细观察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抓住事物特征,写一点文字, 抄在自己设计的卡片上,署上自己的班级、姓名,然后分别放置在各自所歌咏的景点或实物 上展览,让参观者品评。⑶实践场境。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4)活动场境。教 师运用媒体展示生活片断、生活场景、生活矛盾等,诱发学生兴奋点,然后让学生趁热打铁, 记下自己所见、所闻、所感。

2、阅读吸收课。学生摄取写作素材,除观察体验生活外,更重要的途径就是靠阅读。

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我们特开设阅读吸收课。在这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⑴成立阅读 小组。组织学生到图书阅览室阅读一些通俗易懂的短文或杂志,读一点中外名著。规定每生 第学期阅读量不少于40 万字。对有益的,感兴趣的要摘录,加强记忆。⑵开展知识竞赛。 采用抢答、笔答等形式进行语文知识竞赛,促进学生加强阅读。⑶举行读书报告会。评价影 剧、书刊,指导课外问题。⑷开展―我来推荐一本书‖的交流会。让学生争相读书,形成读书 热潮。

3、写作练笔课。作文是一种反复练习才能得以提高的技能,不写上几千万字,是难以

收到实效的。这里,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且要把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初中学 段写作的始终。为此,我们重点应抓好以下几点:⑴坚持日记练笔。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 增加写作量,积累写作素材,练写作方法,养成经常写作的习惯。这里,我校印制了―今日 观察体验思考练笔本‖,供学生练笔用。⑵办墙报、手抄报、组织文学社。教学生审稿,办 小报,出版自己的刊物,激发写作兴趣。⑶写收视笔记。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紧密结合教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适应学生需求的收视内容,如收看―新闻联 播‖、―东方时空‖、―人与自然‖、―今日说法‖等,引导学生写收视笔记,或简要评析、或人物 述评、或观后感、体裁不限,是在教师宏观指导下的自主写作。⑷互相评议,练习写评语。 这也是加强练笔的有效手段。⑸给定一个话题,限时作文。对初中学生而言,―40 分钟600 字‖就是写作量的目标,―快速优质高效‖,正是限时作文追求的最佳境界。坚持―写、改、评‖ 一条龙,全程自主。⑹口头作文。课前5 分钟听说训练,开展讲故事、说相声、演小品、 演课本剧及其它说唱节目等活动。

4、汇报展评课。开展诸如―爱我中华‖说写主题会,读书笔记、生活札记交流会,作文

竞赛,手抄报展品,诗词名句荟萃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交流;或朗诵自己的佳作,或 述说自己的写作历程,或发表自己创作经验,或建构自己的创作理论……,耳濡目染,相互 影响。

5、写作技能课。这类课型要求通过师生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的课内活动,

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实用而有效的知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1)师生一起品评精美文章, 31

从字、词、句到篇、章、段,到构思、立意、布局,畅谈自己阅读体会,从中悟出作文之法;

(2)遇到写作困难,师生共同商议解决,这校既提高了学生写作技能,又体现了合作效益, 拉近了师生距离,加深师生感情;(3)开展―我来设计一堂作文课‖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 计,组内讲解,提高写作技能;(4)师生同写,为学生引好路,搭好桥,同时又对学生以 熏陶感染;(5)选择学生习作(好、中、差)制作成投影片,师生共同修改,通过分析, 弄清成功或失误之处,从中掌握相应写作技法。

(二)多元并举,张扬个性是我们作文评价的目标。

我们的实验理念是:习作评价的主要准则是真情实感;习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纵横比 较。习作评价的主要标尺是注重过程。具体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打破常规,改革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要求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因而对学

生的评价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标准。(1)对学生写作情感态度的评价应用―主动、积极‖定性。

(2)对学生写作品质应用―优、良、差‖等次定性。(3)对学生写作习惯的评价应用―爱观 察、勤积累、乐表达‖定性。(4)对学生修改作文应用―态度积极、过程到位、内容充实、 方法精当‖定性。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作一些评价是应当的,但要注意,要尽 量多给鼓励,基础好的要―玉中指瑕‖,指出不足,基础差的要―沙里淘金‖,择起进步大的地 方给予肯定鼓励,以激发起写作兴趣。另外,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评价应是:

(1)综合评价,绘制学生作文能力发展变量表。学生在一阶段的写作成绩按测试成绩 (占50%)、平时作文成绩(占30%)、活动表现成绩(占20%)进行综合评价。

(2)分层评价。作文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我们在评价时,不能沿用传统

的―一把刀子‖,―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而应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 在系列作文教学中(包括日记、周记、大作文、生活随笔等),根据学生作文达到要

求的程度可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根据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对照给作文打上进步的 等级:A 级、B 级、C 级。到期末作文成绩单中有两项指数:一是作文能力指数,它反映学 生作文的真实状况;二是作文进步指数,它反映学生作文进步的幅度。这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作文能力是三星级的,而进步指数却为C 级;作文能力虽是一星级的,但作文进步却是A 级的。

2、搭建展示平台,体验习作乐趣。

―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搭建一个以展示交流活动为平

台,让每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以往讲评课主角常常是优等生,中下等生往往难有表 现自我的机会,而每一名学生又都有进步、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愿望,都有主动发展的潜

能,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我们一方面要求教师走下讲 台,融入学生之中,把讲台让给学生,尤其是提供给中下等生,让他们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 32

地方,可以是一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一个精彩的片断,甚至可以是一个好词,有滋有味地 读一读,绘声绘色地说一说,让学生在交流评改活动中,去亲身体验感受,揣摩品味,欣赏 辨析,从而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能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 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媒介,借助校刊、广 播、墙报乃至公开发行的报刊,多途径地展示学生的习作。

3、在赏评中导―改‖,让教师解放出来。

创设修改平台,把作文批改与讲评的专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尽量去发现文章中的闪

光点,在自改和互改等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①集体赏改,示范引路。教师选择一两篇有代 表性的习作,促使学生去读一读,议一议,评一评,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受 到启发,为互评互改打下基础。②互评互改,生生合作。学生在明确本次评改重点的基础上, 小组合作进行赏评,学生之间交换作文,自己动手评改他人文章,按照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进行批改。③自评自改,再展风采。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训 练的目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 法得到充分尊重,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三)勤于思考、笔耕不辍,是教师研究水平提高的途径。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更新了,开发资源的意识增强了,教研水平

有了显著的进步。三年来,课题组老师共撰写教学论文、案例50 多篇,有许多论文在国家、 省级获奖和发表。赵文磊老师、王文彩老师辅导学生习作在《语文学习报》上发表,金慧娟 老师辅导的―安平‖______________文学社社员有10 多人次的作品分别在《学苑新报》、《作文周刊》等发

表;先后有8 人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镇课改―先进个人‖;学校连续三年荣获临淄区课堂 教学改革先进单位。语文工作室被评为临淄区先进教研组。

九、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生活的真实与文章的价值取向问题。在研究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源于生活, 真实得没有丝毫水分,但确实没有多大价值,该如何解决?

2、要强调学生自主作文的同时,教师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主导作用,是本课题推广运用 必须继续研究的问题。

3、学科之间的融合还很不够,除了与自然、艺体结合较紧密外,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基本是空白;

4、给学生提供的生活空间还很有限,从学生的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很希望能多亲近 自然,多组织活动;

十、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方法论》,陈东,新华出版社)

33

2、《教育实验研究》,杨章宏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中国当代中学教育实验》吴惠青、郑宏尖主编

6、《教育孩子的艺术》,贺雄飞、韩建国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附 1:组织管理

一、实验时间:三年

二、实验组织:

1.课题顾问

崔雪梅(淄博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王桂芝(临淄区语文教研员)

2.领导小组

于长平(皇城一中校长)

李桂平(皇城一中教学校长)

3.课题负责人: 葛小丽(皇城一中教务主任)

4.实验组成员:

刘英、李波、荣海玲、李国玲、贾海红、赵兴、

于伟、赵文磊、金惠娟、王文彩、杨俊龙、于辉

附 2:学生习作发表或获奖不完全统计:

于燕燕 六年级《漫游玉黛湖》《少年报》 2007/3

张明月六年级《神奇的马莲台》《校园文化报》 2007/7

杨睿 六年级《第一次喂小狗》《学苑新报》 2007/10

杜金鹏六年级《动物时装节》《少年报》 2007/10

张磊 七年级《2050 年的儿童节》《现代教育导报》 2007/7

张语涵七年级《撤除‖三八线‖》《学苑新报》2007/9

高龙飞七年级《我的优点和缺点》《齐鲁晚报》2007/11

徐瑞 七年级《父爱》《淄博日报》2007/3

王玉娇七年级《好人,外公》淄博‖我心中的长辈‖征文优胜奖

34

朱玲 八年级《门》《作文世界》2007/9

陈腾飞八年级《烦恼》《齐鲁晚报》2007/10

单维策八年级《读懂父亲》市妇联征文一等奖 07.6

李松岩九年级《你在我心中》语文学习报

我手写我心——有感于体验式作文

博山七中实验教师刘双云

如果说今天的我较之五年前的我有进步和提升的话,那么,我想感谢的是我们淄博市

的两个研究课题——一是语文教学课堂改革的个性化阅读,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体验式作文的 推行与发展。在市区教研部门的引导鼓励下,在市教研室崔老师和各区县教研员的辛勤付出 和倾力经营下,我与淄博市众多一线语文老师一起在积极尝试和认真参与课题研究中逐渐进 步和成长。我更是获益匪浅,如果没有课程改革,没有体验式作文课题的指导,我无法想象 现在的我心系何处。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正是所谓―文化作文‖盛行的时候,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让我惊叹

不已,自叹弗如。我得承认,那样华丽的文字是相当唬人的,可是,从中找不到写作者自我 的丝毫心理感悟,我只能惊叹却无法融入其中。当背诵和组合的内幕拉开的时候,我是非常 矛盾的,我突然觉得我看到的文字没有生命,而我和学生都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没有美、 没有情感、没有共鸣,只有分数,50 分,让我们的积累、背诵、行文训练变成了一个沉重 的负担。我无法向学生解释,这样的作文训练,除了应付考试,对他们今天或明天的生活有 什么意义,也没有底气要求学生爱语文、爱写作。我在作文教学中迷失了方向。直到2005 年。

2005 年,博山区语文教师学科会召开,我们的教研员康忠悦老师向我们介绍淄博市的

作文改革,并很细致的介绍了体验式作文的定义、特点、要求和活动建议。我一下子就被它 吸引住了,如同一个溺水的人看到了救命的稻草。所有的文章都应是发自于心灵深处,来源 于生活,反馈于生活的精华。学作文就是学表达。在体验中获得的文字可以教会你怎样抒发 自己的喜怒哀乐,怎样描述你一时的智慧闪光,怎样让别人理解你的言行举止,怎样用文字 打动那些与你有共同心灵路程的朋友、甚至是陌生人……这才是有用的知识训练,这才是爱 作文的理由。我庆幸在我参加工作刚有感悟,初见困惑的时候便与体验式作文相遇。我庆幸 遇到了这么认真思索,真真正正为孩子发展,为一线教师教学所需在不遗余力的付出心血的 市区县教研员。

于是我从―我手写我心‖开始探索体验式作文,让学生写―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感悟我的性格,表达我的生活。先从内容开始―体验‖的变革。因为学生生活的单一性,他们 的感悟联想一时间很难打开。我们课题组成员凑到一起,寻找思路。我们的课题组负责人马 35

秀丽老师最终定下来我们初步的尝试——先从细节写起。虽然学生生活是单一的,但每个家 庭,每个人、不同时刻的心灵世界是千差万别的。细节可以表达学生最真挚的情感,可以表 达最个性的自我,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用心感悟生活的习惯。我们几个实验教

师开始做细节训练的尝试,从课文的片段仿写,到积累优美语段的赏析,从班级小活动的设 计引导学生走向体验后的表达。其间,我们的教研员康忠悦老师多次询问,细心点拨,反复 指导,帮助我们参照淄博市课题各阶段计划及市教研室崔老师在05 年中考确定的详细评价 标准,确定各学段的训练点。包括语言生动性训练之动词、形容词的积累与训练;比喻拟人 排比的恰当组合;抒情语言及句式的练笔等等。

当我开始看到学生渐有温度的文字,看到越来越多能打动我的文字时,我知道,我们

的尝试走对了。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学生,当他会适当的表达自己的心理路程时,作文教学的 第一个目标就实现了。我觉得对于初中生而言,能够学以致用,懂得用适当的文字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悟和抒发情感比通晓古今中外的名人历史重要的多。07 年,我们的尝试初见成 效,博山区开展了初中生体验式作文比赛,经过初评后精选出的作品参加了淄博市―语文报 杯‖作文比赛,我记得题目是《生活就应该是这样》,我指导的学生孙童凯获得淄博市初中 组一等奖,08 年试着参加课题组活动,淄博市体验式作文案例设计评选,获得三等奖;陆 续有学生的作文在报刊上发表……成绩的取得带给我很大的鼓舞,学生对作文的深入理解和 对生活感悟力表达力的提高更让我信心倍增——在细致的观察中,她们发现―窗外,依旧是 寒冷的风,依旧是沉着脸的天,树依旧像干枯的手,草依旧是蓬乱的黄发。它们在阳光的照 耀下,那么明显,那么碍眼,很容易就招惹起人心底的无奈。‖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她们开 始懂得用心去体会生活,体会爱——―妈妈的爱总是隐藏在我的身后,扭过头,也看不到它, 哪怕是影子。但爱是不能久藏的,总有一天,妈妈,我会发现你所有的秘密,用我的力量温 暖你。到时候,妈妈,我会像你一样将爱藏在心底,不告诉你。‖她们开始会倾诉:―我多想, 自己从没长大,每天都能骑在你肩头,看夕阳照红我们的影子。我多想,自己从没长大,你 和妈妈没有白发,脸上的皱纹统统抹平,所有大大小小的病痛远远离去。我多想,自己从没 长大,个子还是那么矮。把你当作我的大山,紧握你的两个手指,跟着你满世界的流浪。……‖ 这些源自学生心灵的文字让我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到这个课题中来。08 年在崔老师的指

导下,我开始试着写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的案例,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作文 课堂。应该是从那时起吧,我开始真正有意识的思考作文教学。因为我被一个团队的精神感 染,被一批优秀的教师群体打动。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本也许并不厚实,也许并不完美的书籍,但那是崔老师带领实验

教师近三年的构思和探索。无论是忙碌的教学之余,还是节假日,他们一直在付出着。从作 文体例的构建,到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探索,从每一单元的训练点到每个环节学生可能有的 反映,一次次推翻,一次次重来。我加入这个群体有些晚,可是我知道有时候一个课例要考 虑一周才敢动笔,有的老师泡在网吧里设计案例一呆就是一天,牟维和老师更是常常奋斗到 深夜,乃至凌晨。完成设计后,崔老师会再跟我们每一个人逐字逐句的思考、斟酌、推敲、 修正、再完善。我不知道,这些老师们如此充沛的激情从何而来,也不知道我们十几个人要 36

耗费崔老师多少时间,多少心血。我只能告诉自己,你必须努力、再努力。我做不到最出色, 但一定要最尽力。组稿后期,我们更是常常凑到一起,商量讨论。三遍通稿,每一次都是多 媒体展示,一个人讲解,一群人审核。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设计,甚至关键词句的标点,大 家都细致的一一评议,一一校对。我们都用最积极的心态来面对问题,改得越多,课堂的设 计就会越完善。所以,有时候一天下来,除了午饭,基本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可就在这种参 与和竭尽全力的反思和设计中,我感受到市区教研员、课题组实验教师对这个课题的全力以 赴和精益求精,有这种态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行和发展是值得我们期盼的;我看到为人师 者对教育的认真探究,对课堂活动完善的执着追求,有这种精神,语文教学改革可能遇到的 所有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这种态度和精神,让我长时间处于一种积极进取、自我反思、力 求提高的心态里,受益很深。如今体验式作文历经8 年的探索、尝试、总结、交流,终于 可以与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见面了,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一如既往的付出热情、不断思索, 逐步完善,这个巨大的成果将成为我们作文课堂教学整体繁荣的起点。我相信,在我们共同 努力下,淄博市的语文教学改革将迎来绚丽的春季。

最后,我想代表无数一线普通语文老师,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为学生,为我们的

教育事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我们将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尽我们所能调动学生,爱语文、 爱作文;充分利用优秀的课程资源,全身心的投入到体验式作文课题理论的实践中,教好语 文,上好作文,实现体验式作文课题的既定目标,为淄博市语文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做出

努力!

一所农村中学的作文教改之路

方锋发布于 2012-04-16 23:12

2007 年3 月我校语文组参与了市体验式作文课题研究工作,并以―体验式作文教学策

略之研究‖作为我们的子课题。实验展开伊始,我们充分考虑到了这项研究对我校语文教研 工作的重大意义,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也为了本课题能最大限度地带动我校教师的专 业成长和学生作文水平的大面积提高,我们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 度重视。成立一支由校长担任顾问,业务副校长担任课题主持人,语文教师全员参与的实验 队伍。

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是发动准备阶段:主要做好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准备工作。先分析论证,确立研究

的子课题,然后进行思想发动和理论学习,统一思想,确定实验思路,编制实验方案及实验 计划等。

二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依据研究方案进行初步探索和实验,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

问题并加以纠正,积累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方式,为下一步的实验打下良 好的基础。

37

三是深入探索阶段:实验教师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实践,边实践边总结,探索出适 合我校实际的新型作文教学策略。

四是实验总结验收阶段:实验教师撰写实验总结和实验论文,并将实验成果加以分类 整理。课题组写出总结报告,整理好实验成果,准备接受总课题组的验收。

我们确立的研究目标是:

1、以体验式作文教学为突破口,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 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新课标的实施,促进教师的专 业化成长。

3、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策略,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研究方法则主要通过: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 及趋势。2、叙事研究法。课题研究人员将课题研究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 录下来,并加上自己的反思和感悟。3、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通过计划、行动—— 系统地观察、反思、修正计划——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诊断,提高研究者的工作水平, 达成研究目标。

研究的内容包括:

1、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生活作为作文的源泉。

2、如何命题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3、如何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模仿和创新的关系、限时作文 和生活体验的关系。

4、如何进行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等工作。

5、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我们研究的实践与操作包括:

(一)课题组定期举办各种活动

1、定期举行实验教师座谈会,及时进行交流学习。要求实验教师提前写好下段作文

教学的设计方案,并写出可行性报告,然后举行全体成员参加的座谈会,共同对方案的可行 性进行深入探讨,修正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使方案日臻完善,切实可行。交流平时教学中的 得失成败,实验教师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推动实验的顺利开展。

2、创办体验式作文校刊《新叶》。每月一期,面向全校师生发行,作为体验式作文

的一个展示平台。师生平时的教学写作心得、优秀作品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行的展示和交流, 为师生相互学习搭建桥梁,提高师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热情。

38

3、定期举办体验式作文课堂展示活动。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年级组内实验

教师每人上一次展示课,然后各年级推选出一名实验教师,进行全校性的展示,并组织全体

实验教师进行评课活动,及时总结得失。

4、开设阅读课,指导学生读书。为开阔学生视野,学校统一开设了语文阅读课,每

周一节,学生可以在这里畅快地读书,畅快地交流,教师则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引导学生好 读书,读好书。有组织、有目的地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5、创建体验式作文兴趣小组。兴趣小组人员自愿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定期进行辅导,定期进行作文交流和作文比赛等活动。

6、定期举行体验式作文比赛活动。各年级根据各自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编制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作文比赛,并评选等次,进行奖励。对于比赛中涌现的优秀 作文,一是通过校刊《新叶》进行发表,二是利用宣传橱窗和班级外墙的―佳作欣赏‖专栏进 行展示,三是向各级报刊进行推荐发表。

7、做好师生优秀作品征集和推荐工作。我们要求实验教师要及时记录和总结实验中的

心得体会并写成论文,我们要求学生平时写作中的优秀作品要及时整理保存,我们将这些作 品进行评比筛选,及时投送到各种报刊上发表。

(二)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实践

1、教学生学会观察体验。比如有的老师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物品进行观察,并总

结出得失,然后由物品的观察推及到对人的观察,通过人的外貌、举止体会人的心理,再由 对人的观察推及到对事的观察,由事件的表面现象推及到事件的本质,在观察中学生学会了 看,也学会了思。

2、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多体

验生活,一方面降低作文中一些过高的要求,让学生从作文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爱 上作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3、让学生用日记来感悟生活。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日记做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改变

以前流水帐的形式,一周中要写出几篇有特色的日记。如可以将当天见到的人或物进行细致 的刻画,可以把当天发生的事简要记录下来,进行深刻思考,也可以把以前发生的事回忆出 来,进行重新反思等。

4、让学生自主命题作文。为了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的老师改变了过去老师一

喏千金、学生唯命是从的局面,而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去写,充 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5、让学生进行二次作文。有的老师在写作文之前一周就把作文题目准备好,交给学生,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或去搜集类似内容的文章进行观摩品味,然后才动笔去写,写 39

完后,在班内进行讨论交流,经过讨论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再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或重 写。

6、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有的老师改变了传统的作文讲评方式,在学生写完作文后当

堂就评,采取自评、互评、面批相结合的方式,评完之后接着就是修改,避免了过去讲评作 文相对滞后的问题。

研究结论:

1、写什么的问题。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作文教学不应将写作局限于一种文体或

特定的要求中。因此,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叙事、抒情类文章的训练,也要重视议论、说明 类文章的指导,还应让学生写一些应用性强的文字,如消息新闻、调查报告、对联谜语、知 识小品、故事新编、文章赏析、打油诗、顺口溜等。比如,生活中的小事、报纸刊物电视中 的见闻可以让学生作为写作的素材,学校举行文体活动,也以可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 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等,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组织撰稿、投稿,不拘一格。 一者联系生活,学生有话可写,二者具体实用,学生积极性高。

2、命题方式的问题。学生的写作欲望直接导源于教师的命题,命题的能力是一位教师

作文教学水平的反映。早在50 年代,我国语文教学的前辈们就提出了作文命题的原则应该 使学生能写、会写。教师命题可采取教师限定题目、教师相机命题和学生自由命题等方式。 教师限定题目,是教师根据训练目的和要求给出题目。教师相机命题,是教师在社会、学校 和班级发生一些有影响的事件,或学过某篇课文后,学生有所感触,布置的作文。这样做能 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自由命题的形式,是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命题范围, 让学生自由命题的作文。调查显示,学生多喜欢这样的命题形式,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有话可

说,从而避免了空洞无物和胡编乱造。学生喜欢,可多用这种方式。另外也可以多出几个题 目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写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内容。

3、模仿和创新的问题。写作提倡创新,也贵在创新。但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阅历还

比较浅,创新的能力还比较弱,需要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我们觉得,学生适当写一些模 仿作文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快速提高。学生既可模仿课文也可模仿同龄人的作品。特别是 低年级的同学更适合一些。有人可能怕模仿就抹杀了创新。我们认为其实不然,实际上模仿 也是一种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 虽通人不以为病。‖就连有些名作家都模仿过他人,当年鲁迅先生的成名作《狂人日记》不 就是始于模仿吗?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模仿,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 独特的个性。

4、限时作文与生活体验的问题。限时作文的好处在于:效率高,学生注意力集中,对

学生的思维也是很好的锻炼。防止了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写写停停,或受其他同学的干扰, 学生能沉思冥想,奋笔疾书。但缺陷在于不利于观察体验、学习借鉴、深入挖掘和反复修改, 作文质量相对较差。因此,有时可以进行一些开放性的作文,让学生多一些体验生活,思考 生活的时间。教师在交给学生作文题目后,让学生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的过程, 让学生在不断体验、学习和借鉴中完成习作。但其缺陷也恰恰在于效率低,写作状态比较散 40

漫。鉴于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实行 ―双轨制‖,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 效果。

5、课内写作和课外练笔的问题。课内写作是作文训练的主渠道,课外练笔是课内写作

的有力补充,二者都要充分重视。关于课外练笔,要做到有针对性,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课外练笔,要做好指导的工作,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漫无 目的的瞎练。要掌握好以下原则:数量递减,长写不断;定向多向,开合自如;三级评改, 培养能力;评语激励,真诚平等; 及时反馈,激发成功欲 。

6、写作兴趣的问题。或许在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是可以保证学生有一定写作兴

趣的。另外还应掌握好以下几条原则:保护学生作文个性的原则,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调 动大多数的原则,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等。

研究成果

(一)激发了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以及强烈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自

由地、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两年来,我校有众多学生的习作 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上发表,众多学生习作获分获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

部分学生习作发表情况(略):

(三)创办体验式作文校刊《新叶》,编辑出版了学生优秀作文集《新叶吐绿》。

实验后的思考

虽然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有困惑和无奈。

语文学科的独特性使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感悟的特点。写作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经历。虽然我们力求使学生多积累,但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及个性存在差异, 造成学生积累的差异很大,导致习作水平有了相当的差异。

通过实验,学生的作文兴趣与潜能得到了提高,但各层次的学生发展情况存在很大不

同。优等生原有的基础扎实,观察力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兴趣的保持时间长,因而效 果良好,而表现在中下游学生身上则效果不够显著。今后教学中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张扬个性——“体验式作文”子课题结

题报告

司春艳发布于 2012-04-16 22:59

淄川区淄博第二十六中学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同时是―省级规范化学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校就曾经开

展―大容量作文‖的课题实验。2007 年3 月,我校开展了在淄博市教研室―体验式作文‖大课题 下的子课题―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张扬个性‖的课题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研究,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41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淄博市教研室针对传统观点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改革方案‖。由目前中

考作文的形式决定,应试作文成为许多学校作文课堂上唯一的训练形式。教师过于强调学科 本位,过于注重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有甚者, ―以不变应万变‖的训练方式也流行开 来。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脱离了学生的生 活实际,致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言之无物,废话、假话、套话盛行。写作教学失去了原有 的生命活力,作文成了只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工具,以至于违背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特点和人 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性的需要。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作文课授课方式单 一,作文教学质量不高,甚至处于几年前的停滞状态。学生写作热情更是偏低。在此背景上, 结合市教研室的课题,我们提出―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张扬个性‖的子课题研究。 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改变教师敷衍塞责,为上课而上课或指导过细、过多,甚至包办、代替的现状,在

教师中树立开放的、融合的、全局的、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形成一种主动改革、自 发研究的教科研氛围。

②改变枯燥无味、选材单一、穷于应付的学生作文现状,积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 挖掘写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真正使学生写出血肉丰满、情感灵动的好作文来。 ③提倡―我手写我心‖,作文不再是东拼西凑,断章取义,生拉硬套的产物,而是学生个 性在生活中得到体现的反映,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④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示范、学生复述;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现状。 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⑤改变单一的作文写作形式,跳出―话题作文‖等应试作文的框架,使作文形式变得多样 起来。

二、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一)为开展课题研究搭建科研平台,为教师创造引入―源头活水‖。

1、 物质上创造条件。

学校给老师订阅了一定数量的、种类的教育报刊、理论专著,订购了足够

的教学参考资料,并且配备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每个教室内都配有电脑、电视、

幻灯机、录音机等;每位实验教师都配备电脑等……这在一定意义上支持了老师们的研究工 作。

2、 精神上予以鼓励。

我校自从建校以来,就十分注重教师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与研究,创造机会搭建教

师的自身发展平台。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观看全国创新作文示范教学录像;组织教师到兄弟单 位学习人家作文教学的宝贵经验;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两级教科研活动等等。我们组织教 42

师到山东邹平学习―随笔化作文―的宝贵经验,并且与我校―体验式作文‖子课题有机融合;派 教师分批次到高阳中学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派教师代表到杜郎口中学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等。尽管学校资金缺乏,我们还是尽最大努力支持语文组的科研工作。

3、 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我们在《教师考评细则》中明确规定,凡是教师论文获奖,指导学生发表作文,指导

学生作文获奖,教科研积极分子评比等,视等级给予精神的和物质上的奖励,从而调动教师 教科研的积极性。

(二) 观念上进行更新。

开题不久,我们就召开实验教师会议,同时制定课题实验计划。老师们认识到,体验

式作文教学思路的提出,既是对长期应试作文教学的颠覆,也是对作文教学新秩序的建构。 它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回到了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生命的自我关怀和生 命的自我提升,它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作文,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获得体验,学 生必须参与生活,主动经历和体验。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善于给 学生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打开他们的心门,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富于个性 的文章。对开展课题研究来说,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得不到转变,领会不了课题理念,这样 研究必定会失败。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决定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上下功夫。

(三)制度上进行完善。

1、 实验教师制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我们立足于课本来制定自己的教研计划,因为课本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尤其是我们所

忽略了的―写作*综合性学习‖。现在,各位教师重新对此重视起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商议, 决定从每个年级的课本中选择两到三例―写作*综合性学习‖来作为自己的重点的教学内容: 六年级:①我爱我家 ②感受自然

七年级:①我也追―星‖ ②感受体育

八年级:①到民间采风去 ②寻觅秋天的踪迹

③好读书,读好书

九年级:①雨的诉说 ②人间自有真情在

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或上网查阅资料。然后将

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交流各自对写作专题的深刻认识。这时教师再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 路,从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在列出写作提纲后誊写成文。 虽然―体验‖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去刻意地、过分呆板地追求关于―体验‖的花巧方式, 而是注重于涓涓细流般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2、 多种形式活跃作文课。

43

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实在有限,学生的作文水平要想在短短的两节课中得到提高似乎不

太可能。我们利用班级墙报、黑板报、壁报栏等形式,为学生开辟展示文采的园地;把―读书 笔记‖作为另一展示文采的工具,不仅提倡―读‘,更要求―写‖。

我校还结合国庆节期间举行的学生军训开展了一次以―军训这五天‖为话题的作文竞赛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初赛,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同年级教师进行初评,每班选定十名学生 参加复赛。这十名学生都已经选拔出来,并且准备一个月的时间,在期中考试之后举行复赛。 届时,将选拔一、二、三等奖,对获奖学生个人、获奖班级进行表彰奖励。

同时,积极配合―语文报杯‖学生作文大赛和淄川区教研室开展的―初三学生作文竞赛‖活 动。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3、 教研活动记录突出对―体验式作文‖理论的学习。

我校规定,语文教师的教研活动记录以课题研究理论为主,利用每一点空间来实现对 这一课题的贯彻实行。

4、 要求每位教师必写下水作文。

为了使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作文,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自己先写下水作文。

三、 我们的研究方向。

(一)关于子课题研究的一些设想。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国内外的许多教师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情智作文‖,―快乐作文‖,―情境作文‖,―乡土作文‖等。这些理论的提出,是教师尊重学生 个体发展的充分体现。但是,不论哪一种形式的教学理论研究都脱离不开―生活‖这个创作的 根本源泉。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也认同这一点。当然,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 问题。学生写作的目的还是为了完成作业,应付老师,作文没有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 师的教学观念也相对陈旧,没有把作文看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就无从谈 到关注学生的需要。

本研究课题―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张扬个性‖与其他研究课题相比,同样强调生活的 必要,针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设计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 语文课堂‖的要求。我们提倡将生活作为写作的源泉,对生活进行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理解, 而不是只凭主观想象进行生搬硬造。这种感受和理解可以是直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 的直接观察,也可以通过各类媒体进行间接观察。

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开阔习作思路。提倡表达真挚细腻的情感,通过对生活

的真实感受,使学生个性在作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达到―张扬个性‖的目的。这是《语 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更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主观体验。提倡他 们将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生动的记录下来。并且,这种生活体验还可以由教师事先设计好 活动方案,并付之实践,注重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取向, 44

思维方法的培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写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形成能力的同时学生个性随之灵动。

研究的依据即―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指导原则‖。我们认为―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张扬

个性‖的研究目标是多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 程‖。我们可以创设作文氛围,尽量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使写作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生 活与作文的一体化‖,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增长见识,增加体验,言之有物又有情。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还可以跨学科领 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尽最大限度的挖掘生活资源,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张扬个性。

(二)我们主要的研究内容。

①作文氛围的创设,内容的开放。让生活成为灵感的源泉,让作文成为生活的缩影,

多方面联系,系统思考,使作文教学在深度、广度上做到既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衔接,又有 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②体验式作文生活素材、资源的研究。此研究内容在界限上与其他子课题研究有相融 之处在所难免。

③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不应该将作文与思想教育割裂开来,语文教 师上好作文课的同时也应该扮演―引路者‖的角色。

④作文方法的研究。我们将根据学生需要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 结合多形式的操作方法,带给学生以全新的写作快乐。

(三)研究过程的设计。

第一阶段(2007、3——2007、7)方案相成阶段。由学校召开课题小组成立会议,制 定相关措施,各实验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

第二阶段(2007、8——2007、12)课题实施阶段。各实验教师将课题研究带入自己

的作文教学课堂,以生活融入作文,以个性促进发展,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第三阶段(2008、1—2008、7)深化研究阶段。将研究内容上升到理论层次,摸索作 文课型,教师间相互展示,评比,交流,合作。

第四阶段(2008、8——2008、12)总结展示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

并进行总结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评选优秀成果,使所有课题组成 员教学理论水平再上新台阶。

(四)研究上的一些创新。

45

创造是写作的生命,体验式作文教学首先立足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它是一种以写作 为落脚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但是,由我们农村中学的资金水平限定,由学生家庭实际情况限定,很难开展较大范 围的体验活动。于是,我们决定改变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来开展课题研究。

1、化―大体验‖为―小体验‖。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将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镜头缩写在室内进行。

例如我们开展的―室内品作文‖活动,就是很好的形式。我们制定了―品茶‖―品月‖―品家乡

菜‖―品同桌‖等的―品‖活动系列。这样,所观察探讨的范围缩小之后,学生同样能够有对生活 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避免了主观想象和闭门造车。下面是学生在―品‖系列作文―品茶‖的 作文片段:

遥想在当年明媚的阳光下,它们于山间枝头随着柔风轻盈快乐地舞蹈。自从得到一只

纤手的青睐后,噩梦便开始了。几番炮制,原本光鲜碧嫩的躯体变得干瘪丑陋。而今,它们 又被抛入一只细长的玻璃杯中。还没等呻吟几声,滚烫的开水就劈头盖脸地打在身上。它们 在水中痛苦地翻腾着,身体被一点一点地拉长扯宽。绿色的血液从肌肤间慢慢渗出来,将折 磨自己的沸水渲染成生命的绿。

渐渐地,仿佛血液已流尽,再也没有了奋力挣扎的念头。水的力量使每一片倔强的茶

叶变得柔软起来。它们有的慢慢浮到水面上去透一口气,有的悠悠落到杯底去享受片刻的安 闲。一分钟的沉默后,就有源于生命的茶香飘散出来,拂过鼻尖,钻进内心深处,让你萌生 出一种先品为快的欲望。

作品灵动明净,语言悠然形象,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与学生课余生活紧密结合。

农村孩子有城市孩子不能比的自然条件,他们时刻与美丽温柔的大自然亲密接触。他

们在承担学业的同时还会承担一定的体力劳动——跟随家长到山坡地里进行或种或收的劳 动,这为孩子叙写农村生活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我们曾经就此开展过―农村劳动‖系列作为, 学生大都写的生机盎然。

3、与学校活动遥相呼应。

开展一次体验式作文的活动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生还要有正常的学习活动。怎样

更好、更节约的利用学生时间呢?我们学校每次举办的课外活动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了用武 之地。

演讲比赛、诗文朗诵会、辩论赛、黑板报比赛,甚至军训活动、实践基地活动都是我 们体验活动的好素材。

46

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进去,既高了他们自身的写作水平,也使得 他们积极性得到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四、我们的研究成果。

1、开展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理念。

实际上我们原有的作文训练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在闭门造车。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老师

们的视野开阔了。他们在关注学生习作(特别是习作分数)的同时,更关注了学生写作的整 个过程。做到了课题伊始提出的―关注学生写作过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观察、阅读、搜集 信息等各种方法,是否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写作过程,是否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开展有效的合作 与交流,是否对写作充满兴趣和信心……‖

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多篇教研论文。司春艳老师的作文课堂教学实录还在《语文教学与 研究读写天地》发表。

2、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

赵英杰同学的作文在第二届―语文报杯‖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淄川区举行的作文评比活

动中,我校三名学生获得一等奖,两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学生习作多次在《创新天地》发表, 作品《月牙船》发表在《读写天地》上。

3、成功开办―山行‖文学社,为学生写作搭建平台。

共出版两辑社刊,发表学生作文百十篇。

4、开通―淄博第二十六中学语文组‖的博客,作文师生发表作品的平台。

五、研究所得的启示。

1、个性化的作文需要个性化的老师。学生的个性来源于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影响 学生个性的生成。

2、学生作文回归生活的时刻,是其作文闪烁最动人光辉的时刻。

3、实施课题教研,教研、教学相得益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写作水平和学生写作的素 质。

4、积极倡导教师写作下水作文,是解决学生盲目审题、胡写乱编的根本途径。

六、一些困惑。

1、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仍然感到理论支持不足。仅凭实验方案中提供的一些理论,开 展更深入的研究仿佛有些底气不足。

2、课题操作性尚待完善。整个体验的过程有些漫长,有时会很难把握一个―度‖。

3、有活动大于写作的嫌疑。往往是准备一两个星期的实践活动,最后的写作活动却显 得并不重要了,似乎违背了开题伊始的―作文教学‖初衷。

47

总结两年多来的课题实践活动,我们付出了劳动,也收获了珍珠。但是我们清醒的认

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将继续为更好的改进作文教学而努力。套用一句屈原的话就是―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暂时结题,却并不等于―______________体验式作文‖就离教学而去。

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之路将无限延伸下去!

淄博第二十六中学语文组

执笔人:司春艳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