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读后感

读《大学》有感

我这次回家借着时间充裕把《大学》好好地品味了一番。里面确实有很多大道理,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所说的“格物”。为什么这个能让我印象最深呢?在这我先卖个关子。先给大家介绍介绍下《大学》吧!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三大纲领”,“八条要目”。而这三大纲领是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要目是指的是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里面最重要最重要的条目是格物、致知。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细分为:则格物致知属“穷理”的功夫,诚意、正心属“正心”的功夫,穷理又是正心的基础。而大学的第一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全书的总纲。在书里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的作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懂得了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和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方向;有了确定的方向,才能做到心静不乱;心静不乱,然后才能做到神思安稳;神思安稳,然后才能认真考虑;考虑周到以后,才能有所收获。我们为人处事,如果能够抓住纲领,明确事物的本末先后,那就是懂得“大学”的道理了。人生的道理也是这样,有了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奋斗起来就不会迷失方向,精神抖擞,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介绍完《大学》那就开始说说什么是格物吧!要说什么是格物就要说说它出自在哪。它出自大学前半部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所以说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你看看这是不是跟我们《马克思原理》所学的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说实话看这格物确实有些不怎么明白,但一说到实践那就没问题了!这其实就想告诉我们要真正的学到知识不仅仅是看书本的内容。仅仅是书本的是绝对不够的,还有在社会中的知识!并且你在生活会更加理解书本里所讲地知识,使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要知道书本的知识原本就是先人在社会格物后写在书上以此传给后人的!永远只知道书本里的知识那就只是书呆子。书呆子也许会风光一时但他一定会被社会淘汰。因为他只知道知识无法将知识放出来来为人类服务。你说不会应用有什么用?说到这我就想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认为我们不能再像高中的一样死读书,社会不需要那样的人。我们在大学是学的是一种思维,一种大学生的思维!大学不是仅仅在学一种技能,那是技校的学生的任务。如果我们只是在学书本的,学一种技能,那就只是高中生,职业技术学生!那我们的区别是什么?所以说要去社会中认识来以此来得到一

种思考!

 

第二篇:《大学的使命》读后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题 目 《大学的使命》读后感 姓 名 张 青 任课教师王 小 丁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 年 级 2 0 0 9 级 院系名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完成时间 二零一零年六月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南充

《大学的使命》读后感

张青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大学的使命》

大学的使命读后感

是奥尔特加在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的基础

上修改而成的。本书出版于19xx年,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原则,明显超越了国别和时代的局限,具有较高的理论预见性,对于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仍不乏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字:奥尔特加;大学的使命;

奥尔特加,全名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Jose Ortega Y Gasset,1883~1955),20世纪西班牙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存在主义者加缪甚至曾誉之为自尼采以来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然而,奥尔特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封闭于象牙塔中的学者,而是一位典型的“公共型知识分子”,他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哲学家和政治家等多种职业。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敏锐的思维,使他具有一般学者所没有的广阔视野,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曾被西班牙人誉为“共和国之父”。与此同时,他在学术方面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研究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哲学、美学、文艺评论、政治、历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大学的使命》是他在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紧扣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痛快淋漓地剖析当时欧洲大学的弊端,进而提出和论证自己独特的改革思路。本书出版于19xx年,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原则,明显超越了国别和时代的局限,具有较高的理论预见性,对于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仍不乏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的使命

奥尔特加认为,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目的是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接受高等教育”。

[1]:51要实现这一点,大学教育应包括“文化的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并要求人们“必须清晰分辨彼此极为不同的三件事情:科学、文化和需要高深学识的职业或专业”。 [1]:74

(一) 大学要履行传授文化的职能

奥尔特加认为,文化是一个时期里的一种生命思想体系,也是一种赋有我们时代特征的信念。文化不同于科学又与科学密切相关。一方面,文化的独立性和生活化给予了文化生命,这就需要我们对世界和人类具有一个全面的思想认识,它不因科学绝对精确的理论、方法碰巧完结而停止不前。另一方面,文化不能脱离科学,它们紧密相连。首先,文化的内容大多源自科学;其次,文化必须借助科学,解释生命存在的现象;再次,与中世纪时期的大学相比,现代大学已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着一个极度“无文化”的时代。造成欧洲形势动荡的原因是普通的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中一些工程师、内科医生、律师、科学家等“这种新的野蛮人毕竟都是专业人员,要比以前的人更有知识,可同时又要没有文化修养”。 [1]:57

奥尔特加主张大学要培养“每一个人或多个人应该成功地成为一个整体的全面发展的完人” [1]:61 。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并“把文化系确立为大学乃至高等教育的核心”,“向人类传播时代文化的全部,真

[1]:88实展示当今个人生活必须得到阐明的巨大的世界” ,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

是大学驾凌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其次,培养有“文化修养”的人的精神,“从某种

[1]:54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或理智”。大学的使命是通过探索大学文化系科前因

后果的特征,“寻找出拯救科学自身的一种替代力量和因素”;再次,实现大学的基本功能,必须在大学里开展文化教学,开设和教授文化学科。

(二) 大学要进行学术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这一问题上,奥尔特加提出了专业和研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专业和科学之间既区别又有联系。“从严格意义上说,科学单指调查研究,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及其解决的办法等。一旦得出问题的解决办法,随后依照解决办法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是科学研究。”[1]:74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解决问题的办法,它是实践性的。但是,“科学一旦融入专业之中,就必须与其纯科学的地位相分离,并作为专业技术要在一个新的中心和一条新的原理基础上 1

重新得到组织” [1]:82。然而,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也是不同的。他认为,接受一些专业的训练和学习,熟悉和掌握诸多学科的系统化知识内容是科学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科学研究本身。

之后, 作者批判了当时西班牙大学中“探索性研究”占主导支配地位的“唯科学主义思想”,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两部分的内容,不能把这两项根本不

同的任务混为一谈,“社会需要大量的医生、药剂师和教师等,但只需要数量有限的科学家”

[1]:53。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把普通人培养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员。

(三) 大学要教会学生“需要懂得过他的生活”

奥尔特加论述了大学为学生服务职能,使学生融入生活社会环境的问题。他认为,大学课程与教学应围绕生活实际需要。我们必须教授那些能够被学生掌握的知识,而不是认为应该被教授的知识。奥尔特加指出,大学生活必须明确与大学本身特点的功能和其真正的限度相符合。大学的建设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如果科学使生活变得有条理,那么我们现在也应该对科学进行改革” [1]:93 ,使科学具有一种与人类生活相符合的形式。因此,大学不只是一个为学生服务的机构,它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永久的接触,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不仅必须对其所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投身于整个现实生活,融入外部环境,而且,所有这一切不仅因为生活在迅速变化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中符合大学的目的。

大学应该帮助学生塑造“一个有文化的他;把他放在时代的顶点。”学生要通过学习,清楚的认识到现实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自己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同时,人民的生活也确实需要大学的参与,需要大学“从自己的观点——文化的专业的和科学的观点——出发对待和处理当今时代的伟大主题” [1]:101 实现大学的使命。

二、大学的改革

(一)大学改革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和大学“懒散草率”的恶习

奥尔特加认为,政府和大学“好比机器,由于长期的使用甚至滥用,已经变得破损不堪了” [1]:36,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进行改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班牙,对任何改革,包括对政府和大学的改革,都采取了一种普遍保守、固执的反对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在当时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些赞成改革和倡议改革陈旧模式的人士一次又一次地被称作‘大学的敌人’” [1]:35。他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现实感伤不已,竭力提倡政治和教育体制改革。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政府和大学养成了一种“懒散草率”的恶习。如:政府在与国民打交道是采取懒散草率的态度,把法律当作欺诈民众的工具;大学教授会议上乃至学生们平时的各种动作和姿态都充斥一种“使人窒息的沉重的懒散气氛”。西班牙独裁统治时期所实施的变革,就已经把懒散草率引入极其疯狂的境地。因此,“只有对我们的政府进行一次伟大的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大学能够发挥行之有效的作用” [1]:51。

(二)大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是“仿效别国”,缺乏创造

19 世纪以来,“自由探索的氛围加上德国人的天赋才能和个性, 使得德国在科学领域取

[1]:49得的成就掩盖了德国大学存在的本已明显的缺陷”。西班牙大学和教授仿效英国中等教

育和德国高等教育的做法和依据是犯下致命的错误。首先,在仿效过程中,“我们回避了为试图解决问题所作的种种具有创造性的努力,从而不能认识到借用别国方法解决问题的真正本质” [1]:47 ,这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悲剧性的迟滞现象;其次,“一个伟大的国家,必定有伟大的学校;同样,没有伟大的学校,也就成不了伟大的国家”[1]:48。如果一个民族政治腐败,它是不可能拥有完善的学校体系的。如果学校确实是国家的一个职能机构,与其内部人为创造的教学气氛相比,它更多地依赖于客观存在所处的民族文化氛围。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平衡是造就一所好学校的一个基本条件。

(三)大学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大学改革的重要策略

2

奥尔特加认为,只有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才能进行改革。强有力的事实根据已经“使我们当中那些最迟钝的人也相信政府和大学都需要改革”。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一个体育词汇,作为个人,这种良好的竞技状态是具有超越自我的决心,使自己变得更加机智、兴奋和敏捷,不沉溺于种种无意义的消遣。但是,当时西班牙没有这么一个良好精神状态的群体担负起改革政府和大学的使命。他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群体,所有的努力会因群体缺乏必备的素质

而失败。“正如懒散草率是邪恶之源一样,一场本质上是懒散草率的改革,也显然于事无补”

[1]:42 ,而且是有害的。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不可阻挡的,他告诫大学生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介入西班牙的公共事务,向政府请愿,参与大学的改革。因为,历史也可能跳跃式前进。具有良好精神状态的一代人能够完成几个世纪来未能实现的目标,仅“依赖于渐进变化,并认为每一项历史成就

[1]:44都是通过逐步准备的手段取得的观点,是过去一个世纪犯下的一个典型的错误” , 当前

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挑战。[3]

三、奥尔加特思想中有待商榷的观点

奥尔特加的教育思想体系井然,推理严密,视野开阔,见解深刻,其中不少创造性的真知灼见,不但至今尚未过时,而且几乎可视为直接针对当前中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现状而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如,“大学的使命”的提出,可谓高屋建瓴;“教育的经济原理”,好比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在大学教育中的运用,颇富启发性;关于“文化综合性”和“文化教学”的建设性思想,简直具有“大学教育之哥白尼式革命”的深远意义,对时下中国高校大力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也不无理论指导意义。但是,教育是一种极其微妙的艺术,世上并无一种绝对正确的教育思想,奥尔特加的教育哲学也决非尽善尽美。

在分析当时西班牙大学改革的使命方面,批判盲目“仿效别国”的弊端,而在文化上既提出“文化趋同综合”观点,又反对吸收外来文化;主张大学教育包括“文化的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强调大学和科学发展两者的互动促进,却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例如科学研究,是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而不是大学直接的基本功能” [1]:74 另外,“普通学生并不需要学习如何从事科学研究,这是一条总的原则” [1]:77 ,“妄称普通学生可成为科学家,这是一种荒谬和虚荣的表现”,“在大学里的时候,迫使他零零碎碎地学习那些历史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须的技术而耗费时间是一个错误” [1]:78 等, 这些观点无疑是片面乃至错误的,是我们在学习研究中也要批判的糟粕。

参考文献:

[1] [西班牙]奥尔托加·加塞特著. 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 [美]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历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4

[3] 李建辉.大学的根本使命和出路在于改革——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的教育改革思想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04.07.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