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

医学科学研究

探索生命和疾病的现象,阐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防病治病的方法,这就是医学科学研究。

具有如下特点:

(一) 研究对象特殊

(二) 研究方法困难

(三) 研究内容复杂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一、根据研究性质分: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二、根据研究对象与场地分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调查研究

三、根据创新程度、认识的深度、研究方式、研究范畴等又可分为很多类。

医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选题定题

建立假说

科研设计

实验观察

数据处理

论文形成

成果应用

科研设计(research design)

一项科研工作,经过选题和定题两个阶段之后,便会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全面设想。将这一设想加以条理化,系统的说明研究者对此问题的认识,拟进行何种实验或观察,具体做法如何,预期的目标是什么,用多长时间来完成,需要给予哪些帮助和支持等,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成的文字资料,即为科研设计。在科研课题的公开招标中,科研设计书实际上也就是投标的标书。

科研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立题

亦称命题,即为一研究课题拟定一最适当之题目,做为该项研究的课题名称。这个题目是科研设计的总纲或其指导中心,也可以说设计中的全部内容皆由此而发,假说、实验、措施等皆为此而设,因此它必须是整个科设想与过程的高度浓缩物。一个好的课题名称,能使人对该项研究工作一目了然、不仅可知其目的、内容和主要方法,甚至透过题目还能看出其假说的科学性。欲达此目的,立题必须力争做到鲜明、具体、确切,若能同时反映出“立意新颖”则属更佳。

目前,有些科研设计的立题尚不够理想,其中最常见的毛病,不是题目过大就是笼统模糊,有的甚至使人观后不解其意或者文题不尽符合。

例如,“中医疗法对结石病的疗效研究”一题,就不符合鲜明、具体、确切的要求。这个题目使人阅后不能获得一个明确的概念,因为它存在着一系列令人不解的问题。“中医疗法”指的

是什么样的疗法,用什么药物?“结石病”是哪个部位的结石病,是病人的还是实验动物的?“疗效”指的是什么,是止痛、是排石、还是结石溶解??这些问题都说不清楚。结石病乃一类疾病之总称,可以发主在身体的许多地方,即使是“胆道结石、”或“尿路结石”也概括了好几个不同的部位,何况还有胃结石、胰结石、涎腺结石、结膜结石等等;再说不同器官或部位的结石可以引起不同的病理改变,不同成分的结石又各有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状。既然是科学研究,就需要对一些不同的情况适当加以明确。“中医疗法”的范围更是十分广泛,在传统医学中它几乎可以包罗万象;若将“结石病的中医疗法”做为一部书名,似乎还可以考虑,不过即使它是一部巨著也未必能把这一方面问题全部包括进去,何况此处仅仅是一项研究课题的名称。固此,可以说这个题目既过于庞大又模糊不清。

若将前一立题改为“金钱草煎剂对肾结石病人排石效果的初步观察”或“金钱草浸膏对大鼠尿路结石溶解作用的初步研究”之类,比原来的题目可能会更好一些,至少不致于产生一系列疑问,基本上能使人得到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在科研工作方面,对上述修改题目中的金钱草煎剂或浸膏称为“处理因素”、肾结石病人或实验动物大鼠称为“受试对象”;排石效果或溶石作用称为“预期效应”;初步观察或初步研究是对该项工作的一种定性。处理因素(受试对象、预期效应是科研工作中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因此在立题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可能时应明确加以表达。

在拟定某些(而不是全部)研究课题的名称时,可适当考虑采用下列形式:

立题 = 处理因素(具体而不含糊)

+受试对象(明确而不省略)

+预期效应(限定而不笼统)

+工作定性(适当表达留有余地)

当然,大的研究题目亦并非绝对不能成立,如果确是从宏观出发制定一项大的科研计划,其题目必然也会很大;但此类题目毕竟是属于战略性的,其下一系列分题仍需各有一战术性的题目名称。战略性题目是总的探索方向,战述性的题目则是一个个具体的进攻目标。

二、前言

有的科研设计书专门设有这一项,并明确规定应该填写的内容;有的则以“简要说明”代之,其性质与前者基本相同。许多科研设计书内虽无此项要求,设计者也常主动加上一段,称为前言、引言、序言或绪言。这一小段文字主要是引导文章开端,起“破题”作用,在一段文章中往往是不可少的,但在科研设计书中(特别是填写式的)若无此项目则完全可以不要,可直接入手一开头就写“立题依据”。

三、立题依据

此项内容要求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应该着重说明选定此一课题的出发点以及主观与客观的条件是什么,选题的独创性、完成的可能性及其实际意义(实用性)如何。必要时尚需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是根据什么临床经验、动物实验或其他间接经验提出来的。情报调研的情况和预试验的初步结果亦应在本项中反映出来,以增加确立这一选题的依据性。 有些科研设计在填写本项时,不是内容过多而是文字太少,叙述往往过于简单或较为抽象。应该认识到,三言两语、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的办法,对于争取课题的批准是不利的,选题依据若不充分,课题的成立就很困难。在陈述客观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需要情况时,应该实事求是,而不要用主观臆断来代替客观事实。几乎任何人都不会说自己研究的课题客观上不需要,但也不要动辄就把“迫切需要”或“急待解决”之类的词汇拿来作为“依据”。人们常常会对这些空洞的说法提出疑问,其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大?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具体而不抽象,摆出事实,言之有据,令人信服。

四、国内外现状

国外现状与国内现状应分别叙述,不要忽外忽内搅在一起。先以数语简要交代一下有关该问

题的历史沿革并非不可,但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久远追溯。文字不宜过长,亦无须把外国人的话都重复一遍,重点是介绍有关这一问题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状况。

把握好本项内容的关键在于“全”和“新”两个字。即全面掌握情况,除日常所见到的一些资料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定题之前要进行一次系统的文献查阅并广泛收集信息;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时间上的和认识深度上的比较,自然可以了解到哪些成果或结论是新的和最新的,这就是现状。

然而,有些设计者未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常常是随便找几篇近期文献,便以此为据作为“国内外”现状加以介绍。由于文献的查阅面和收集范围很窄,所了解到的情况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较的余地也不会太多,自己选定的课题是在创新还是在重复他人早已做过的工作,实无把握。一旦有人指出:“该问题早已有了结论,请阅某年某期某刊某文”,这样一来不仅现状“失真”,整个课题设计就等于一张废纸。

五、目前水平与发展趋势

前一项是要求摆出已有的客观事实,这一项则要求陈述自己的主观见解。因此,重点是对最近的一些同类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推测将要出现的势头和指出未来的方向。例如,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当前在同类研究中有何不足之处,有无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或结论,有待进一步阐明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知识的空白点在哪里,推进或发展此一问题的关键何在,等等。在推测未来时还应指出,最近有关本课题的动向是什么,都有些什么新的苗头,正在朝哪方面前进,发展速度如何;有时还需要对当前的某些发展趋势做出估价和判断,是应该努力追赶或超过,还是应该改变研究方向。这些都需要以高度的洞察力进行观察,并用冷静的头脑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当然,所有这些认识和见解,均应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呼应起来。

遗憾的是,在某些科研设计中常将本项内容与前述国内外现状合二而一,也有的是将前一项中的部分内容在本项中加以重复,或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客观事实与主观见解搅在一起,很难使人看出研究者的认识与判断究竟如何。这些不足之处,往往可以反映出设计者在思路上不够清晰,或者是思维上的懒惰,应该注意克服。

六、研究目标与内容

包括阶段的和最终目标,即该项研究工作的段落和终点。因此,在此项中应着重说明这一研究课题最后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研究中将分作几个步骤,都需要做些什么,拟从何处入手,重点研究哪个侧面,主攻方向是什么,到达哪一步或什么程度算是完成,将出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等。总之,要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十分清楚地规定出自己的研究任务。

七、研究方法

这是科研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核心部分,全部内容都旨在说明“如何具体地进行研究”,因此这一项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指导整个实验过程的重要依据,是达到研究目的的一项重要保证。实验设计要为验证假说选择一种最佳方案;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换取最大的科学研究成果。在正确的实验设计指导下,可使实验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取得更多的数据资料,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设计方案的类型有多种,采用哪一种最合适,主要取决于研究的内容与目的。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案,均应重点说明受试对象的种类、选用标准、抽样方法、样本含量、对照分组,处理因素的性质、质量、强度、施加方法,效应观察的项目或指标、检测方法、判断标准,以及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和统计学处理方法等。为实验所制定的操作规程和记录表格,亦应在本项内容中加以说明,具体的条文和格式可附于科研设计书之后。

总之,研究方法或其实验设计,就是针对题意并遵循科研三原则(重复、对照,随机化),对科研三要素(对象、因素、效应)进行合理安排的一个过程。有关科研三原则和三要素的一些具体问题,将在后面另设一章进行专门讨论。

八、现有研究条件

研究条件主要指人员条件和物质条件两个方面。人员条件包括研究组成员的数量与质量,特别是科研工作经验、现有技术水平和能投入该项研究的时间,本项只要求重点介绍课题负责人的主要情况,例如在医学科研方面曾做过哪些工作,在与本课有关的方面都做过些什么等;其他一般情况以及研究组的其他成员,可在另一项“组织与人员”中介绍。物质条件包括仪器、设备、材料、经济力量以及研究对象(包括实验动物)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本项研究所需之仪器和设备是否齐全或基本具备,其性能如何,精确度有多高、可供使用的程度有多大等亦需作一说明。一些较大的研究课题,还要说明有无专门的实验室或其他实验措施。若为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必须清楚交代本单位现有床位数、年均住院病人数以及病种构成指标概况等。如果是一项跨单位的协作研究,则协作单位的现有研究条件亦应一并提供。

研究条件是保证完成课题的重要基础,因而在课题审批的过程中对于此项内容亦颇重视。有些设计者在陈述现有研究条件时,总是想把情况说得好一些,旨在表明完成设计中所列各项内容问题不大,目标可望实现;但在仪器设备方面有时也会产生一种矛盾心理,因为此项内容与请求资助的经费金额有一定的制约关系。若仪器设备完全齐备则申请经费过多缺乏理由,若仪器设备不足又唯恐因现有研究条件不够而课题难获批准。科研人员想通过课题研究为自己的实验室建设多增加一些仪器设备,这种心情和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科研经费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还是实事求是。

九、计划进度指标

本项内容要求说明两个问题:①完成整个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时间,②几项主要工作的具体进度计划(各研究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时间)。制定出这种指标,既便于有关方面随时进行检查,又有利于研究组各成员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对于督促课题的如期完成很有好处。 较大的研究课题,则应以分题或阶段为单位制定出明确的进度计划,包括试验准备、人员培训、实验观察、整理资料、阶段性交流、年度小结、成果报告等,均应一一作出具体安排。交叉项目较多的进度计划,用文字叙述往往不便,可采用简单而又清楚的“进度显示表”加以表示。显示表左侧纵列为“工作项目”,顶端横栏为科研周期的几个年度,每一年度下再分为12个月或者4个季度,表体中则用一条条起止符号标明各项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如此可以大大减轻文字叙述的繁乱之感。

十、研究经费预算

过去,我国的科学研究经费,一直是由政府有关单位以无偿科研拨款形式支付之;近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这种形式正在发生着改变,在某些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的科研合同中,已经出现了关于如何偿还科研经费的条文,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医学科研所需经费,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形式为最佳,人们也正在积极研究和探索之中。

编制研究经费概算时,大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仪器设备费

按照规定科研经费不得用于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只能用于该项课题所不可缺少的某些中、小型仪器设备的补充。就是说课题所需之主要设备原已具有,只需添置个别的一两件仪器、便可保证课题的顺利完成,或者是可以明显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不属于此类性质者不得编入研究经费概算。

拟购置的仪器设备,必须写明理由和用途,以及仪器的名称、型号、厂家、性能、金额等;同时要对供货渠道加以落实,以保证在科研经费下达后可以立即购得。通常有一些科研设计,只简单写一仪器名称与金额,不注明型号、性能等。当今的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很快,不同型

号者不仅性能不同,价格差异亦颇悬殊。科研管理部门一要考虑所购仪器是否已经过时或属淘汰之列,二要考察申请仪器名称与金额是否相符,故填写时需详加注明。亦有些较为粗心的设计者,仅根据商业广告甚至道听途说便提出申请,而科研经费下达后却购置不到,有钱无物仍难开题。尤其是向国外订货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仪器才能到手,再经过安装调试甚至索赔等,科研进度计划常会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这类情况亦应加以注意。

(二)试剂材料费

科研工作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试剂,此类试剂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时奇缺,因此亦需事先落实。实验材料除试剂以外,还有以下三类:①课题所需要的特殊材料,如各种气体、液体、血清、培养基、实验动物等;②低值易耗品,如各种瓶罐、试管、烧瓶、滴管、玻片、棉花、纱布、泡沫塑料、胶管、注射器等;③记录用材料,如各种表格、卡片、描记图纸、微机打印纸以及某些声像记录材料等。上述所有材料和试剂,均应分别注明其用途、名称、规格、数量和金额。

(三)技术协作费

研究课题中的某些个别项目,研究组本身或本单位有时难以完成,需委托其他专业单位予以协助或聘请技术顾问等,此类开支属于技术协作费。包括:①专项试制费,如特殊设计的用具、支架、器械等的制造与安装等;②特殊试验费,如某些医用材料的弹性试验、硬度试验、耐磨试验等;③单项检查费,如CT、核磁共振、多普勒、超声、放射同位素检查等;④单项化验费,如某些专门的免疫学检验、内分泌学检验、病理组织学检验等;⑤单项技术费,如分光技术、层析技术、微量测定、超速离心、超低温冷冻以及电镜、计算机的使用等等,这些费用亦需一一注明单价与次数,而后计算出总金额。

(四)其他费用支出

此中包括情报调研、图书资料、人员培训、经验交流、差旅交通、仪器维修、办公用品等所需各项费用。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涉及到其他的人,则经济补贴问题亦需加以考虑,如临时工的工资、集体制医务人员的工资补贴、乡村脱产干部的误工补贴、志愿受试者的营养保健费、以及某些人员的伙食补助费、加班费、劳务费等。这些费用既应合理报酬又应防止滥发。

以上四类费用分别计算并汇总以后,便形成该项设计中研究经费预算的总金额,同时应注明本单位的开户银行及帐号、请求拨款的日期和货币种类。一些较小的课题因金额不大常一次性拨款;周期较长的大课题,一般皆按年度计算分期拨款,并与研究工作的进度相合拍,有些科研设计书附有一定格式的课题经费预算表,可按其规定要求逐项编制。

申报科研课题的重要目的之一,往往是想获得有关方面的一些经济资助。如果这种资助是由国家给予的无偿拨款,则应明确以下几点认识。第一,资助毕竟只是一种“资金帮助”性质,而非完全依赖或实报实销,主要力量和设备等尚需自行解决,不宜主次颠倒,否则未尝不可以认为现有研究条件不具备。第二,专款必须专用,下达的经费只能用于与该项课题研究有密切关系的支出,不得滥用或挪作它用。第三,应该精打细算,我国的财力日前尚不充裕,一项课题不可能花钱大多,需要发扬我国科技人员传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减少开支。第四,坚持实事求是,以较低的或适当的标准编制经费预算,不打“埋伏”,不带“水分”,不有意加大经费金额;审批部门亦应同样坚持实事求是,并充分理解和相信我国的科技人员,在经费审核方面既应有合理的削减,也需要有主动的补加。如此,才能清除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克服日趋严重的讨价还价现象,树立起一种高尚的良好的科研风气。 十一、参考文献问题

在科研设计中(特别是前述第三、四、五项内容)常需引用一些重要的观点、数据、结论等,对此必须注明其出处,以便于审查时进行核对。如果所涉及的参考文献不多,亦可在正文中的引句之后注明之;若参考文献在五条以上,最好是在引句处用肩号标明顺序,末尾单独设

立“参考文献”一项。个别的科研设计有在文末写一“参考文献从略”者,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科研设计不能与一 篇普通的文章相比,而且科研设计书也不象某些刊物那样有较严格的篇幅限制,因而“从略”是没有道理的,只能反应其“三严”较差。

科研情报调研

信息资源、智力资源、经济资源是推进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科技情报、思维活动、实验条件便构成了科研工作的三大支拄。科技情报是有关科学知识和科技进步情况的最新报道。如果没有科技情报,就不可能了解当前人们在科研实践方面的活动情况及其认识水平,找不到需要进一步思维与实验的起点,研究课题便无从谈起。不会收集情报就等于没有情报。所谓情报调研,是指对所需之情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在科研工作中要想做到这一点有时并不容易,但又必须努力争取做到。

科技文献的一般特征

凡记录科学知识或传递科技信息的有形载体,皆可称为科技文献。对于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来说便是科研参考资料。科技文献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科技文献是科技发展的记录

二、 科技文献是科学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三、 科技文献的种类

(一)科技期刊

(二)科技图书

(三)其他科技文献

四、 科技文献的类型

(一)印刷性文献

(二)缩微型文献

(三)机读型文献

(四)声像型文献

现代科技文献的特点

(一) 数量增加迅速

(二) 类型变化多样

(三) 分散交叉重复

(四) 有效周期缩短

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

科学研究工作除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建立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否则就难以谈到创新和取得优秀成果。只有在系统地掌握了有关本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发展水平与动向,并充分研究了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之后,才能很好地进行选题与定题,少走弯路和避免重复劳动。为了争取做到这一步、在着手进行研究之前和研究过程当中,文献检索是必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科技人员必须学会文献检索

不善于查找文献或者未能认真地检索文献,是造成课题重复和无效劳动的重要原因。前些年曾经有人指出过,我国科学院系统的课题约40%是在重复国外已经完成的项目。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外国亦有之,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例如,美国与英国之间有10-20%的科研项目是互相重复的;美国国内也有约10%的科研课题是在重复以前的结果。美国自己亦曾作过估计,由于查阅文献不够以致科研工作重复而造成的浪费,至少要占科研经费总金额的10~42%。

尽管科技文献检索工作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日益重视,但仍有不少科技人员不善于或者不

会进行文献检索,例如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日本、19xx年曾对其28874名大学教师(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49%、讲师和助教占51%)进行过调查,结果是查阅文献非常困难的高达37%,比较困难的占60%,不困难的仅有3%。据19xx年的调查,我国上海工交系统近10万名科技人员中,能阅读专业外文资料者约1万人,后者中能对国外科技文献进行检索的1000余人,占科技人员总数1%略强。江西医学院19xx年底亦曾做过一次调查,在收回的292份调查表中(高级职称者96名、中级职称者196名)会使用检索工具书刊者仅73人(25%),完全不会使用者219人(75%)。在前述73人中,会使用一种或两种检索书刊者48名,会使用三种以上者仅25名(此中20名是近两年参加该校文献检索学习班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6%。看来在科技人员中积极开展科技文献检索知识的普及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第十次太平洋科学会议上曾通过一项倡议:建议各国将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列入高等技术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去。目前许多科技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此项教育,如美国化学会对其330个化工学院的调查表明,有96%的院校皆对其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并有40%的院校将此项内容列入了教学大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教育部早在19xx年对这方面就作出过规定,19xx年又专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指示,目前在全国高校中基本上均已贯彻执行。遗憾的是,现处于临床和科研第一线的早年的大学毕业生却未能获得这方面知识,故应积极补上这一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科技文献检索工县

俗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取得科研成果,必须先做好科技文献检索工作,而要想加强和完善科技文献检索工作,则又必须不断充实、改进和提高可供利用的种种检索工具。时值今日,有关科技文献的检索工具不仅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而且可供利用的手段亦日趋现代化。

什么叫文献检索工具?情报工作者收集大量分散的文献经过加工和标引纳入检索系统,使用者又通过此一检索系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这就是文献检索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便是检索工具。简单他说,凡能向人们提供查找一次文献线索者均可称为文献检索工具。除提供线索外,文献检索工具还具有信息报道和知识积累作用。

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式有手工检索与机械检索两种。供手工检索用的主要是印刷型的书刊或卡片,需通过人工一步步进行查阅,此虽比遍览群刊省时省力得多,但仍需耗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机械检索除卡片式机电检索系统和光电检索系统外,目前主要是指以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计算机检索,若能很好地对其加以应用,基本可以满足现代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情报检索的需要。有关电子计算机文献检索的一些必要知识,将在后面进行专门的讨论。 供手工检索用的印刷型期刊,在当前的文献检索中仍占有重要位置、尽管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将全面走向计算机化。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共出版约4000种检索性刊物,占期刊总数的4%左右,其中为人们所常用者约2000种。在这些检索性刊物中,属于自然科学者约占80%。 供医学科学研究使用的文献检索工具种类也很多,从目前的实标情况来看,我国医学科研人员较常使用的检索性期刊(不包括种技图书检索和电子计算机检索)有如下几种:①中文类有《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学)、《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学)、《中国医学文摘》(系列);②英文类有《医学索引》(美)、《医学文摘》(荷兰)、《生物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美)、《国际药学文摘》(美);③日文类有《医学中央杂志》、《科学技术文献速报》;④俄文类有《医学文摘杂志》、《文摘杂志》(系列);⑤德文类有《(分科)文摘》(系列);③法文类有《医学文摘》(系列)。

在上面所列的这些检索性刊物中,使用最频繁的是《医学索引》(IM)、《医学文摘》(EM)、《生物学文摘》(BA)、《化学文摘》(CA)。由于这四种检索性刊物在医学科研工作中常说常写,所以不少人习惯地将其简称为“一引三摘”或“医门把卡”(IMEMBACA)。

科技文献检索方法

分为手工式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大类。

手工式检索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 追溯法

(二) 循环法

(三) 常用法

科技文献检索的要求

准、全、快!

几种常用的检索工具

一、《中目》医学与《外目》医学

二、《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简称IM)

三、《医学文摘》(EXCERPTA MEDICA,简称EM)

四、《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简称BA)

五、《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

六、PubMed医学数据库

医学论文的种类和撰写目的

所谓论文(thesis),就是一种议论性文章,简称议论文,亦称为说理文或论说文。各行各业均可就其有关问题,以文章的形式发表议论。医学论文(medica1 paper, medical thesis)或称医学科学论文(a thesis of medical science),是科学论文(scientific treatise)的一种,可就医学方面的任何一个问题加以论说,文章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医学科研论文(thesis of research of medical science)往往具有较鲜明的学术论文(academic thesis)的色彩,通常为一项医学科研工作的总结资料。凡是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一篇有论点的文章并公诸于世者,皆可称为医学科研论文。为了取得博士、硕士等学位而提出的研究报告,一般称为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academic dissertation),有时亦可简称为论文,如硕士论文(Master’s thesis)。学位论文也是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对其内容与撰写方法等另有要求。

一、医学论文的种类

医学论文依其论述内容之不同、对所揭示的事物或问题的形式与深度等之不同,可有各种各样的格式和写法。几种最常见的医学论文的类型如下:

(一)病例报告

属于描述性研究,主要任务是提供现象与事实,例如对未知病(新发现的病)、罕见病或表现极为特殊的一些病例所进行的观察记录等,病例报告的目的主要是为未来的阐述性研究积累事实材料,当某一疾病(亦包括综合征等)的病例累积到一定数量之后,人们便可对其本质的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其规律性,阐明其外部现象或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其病因学和发病机理等获得更深刻的了解。有一些“××病文献综述——附×例报告”或“××病×例报告——兼作文献复习”之类的文章,正是试图从描述性研究走向阐述性研究的一种过渡类型;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建立学说或形成理论,有些误诊误治的病例报告基本上亦可属于这一类,但其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二)临床分析

指在一定数量的病人中,对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或预后等方面,所进行的观察、分析和讨论。此类文章的病例数不宜过少,病程记录和各种检查资料等必须完善,因为这些都是“分析”的重要基础。分析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通过分析应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和知识,可以用来指导医疗实践并促进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这才是目的。所以,临床分析这类文章的主要的关键在于,有无新的认识、新的见解或新的结论。若将人们已经熟知的东西,通过不同人之手进行多次重复,就失去临床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三)疗效观察

通常是指对一种新的药物或新的治疗方法所进行的评价性研究。评价的主要方式是比较,因体评价时必须配有与之平行的和已知疗效的常用药物或惯用疗法,最后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有一些疗效观察报告采取了“单打一“”的方式,缺少上述的平行比较,因而其结论往往难以令人置信。对于此类研究的要求是:①样本数量不可太少,对照设置必须合理,观察时间不宜过短;②必须全面指出新的与原有的两者间之差别及差别程度,既包括治疗效果的一面,亦包括副作用的一面,以及给药方法或操作方法的优缺点等(疗效与副作用应等量齐观,对后者轻猫淡写并置于极次要的地位是不妥当的);③根据观察结果最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即评价),结论可以是肯定的但亦可是否定的(或两者无差别);得出否定的结论同样属于观察研究的成果,在疗效观察中必须排除“新的总是优于原有的”这一思想方法的干扰。 一些新药产品的临床试验和临床验证亦属于疗效观察研究,除应注意上述各点外,必须按照国家公布的《新药审批办法》中所要求的各项认真执行。

(四)临床病理讨论

有时亦简称为病例讨论。对于某些疑难病例——特别是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或极其特殊的病例——通过临床与病理对照并进行集体讨论,对于帮助人们认识某些疾病的本质可以起到逐步深化的作用,对于不断促进临床医学的进步和积累诊疗经验有其特殊的意义。这种个案性研究,是集合群体智慧对某一事物共同进行探索的一种形式,因此至少应有数名医师参加。根据现有的事实材料,参与讨论者可按照自然科学原理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经验各行己见,最后求得一致认识,并统一到客观事物的本质中去。因此,这种研究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完整而详尽的临床记录和准确的病理检查结果。这些材料相当于一般科研论文中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是展开讨论的基础;如果前者不完整或缺乏科学性则其研究结论就不可靠,临床病理讨论亦同样如此,若其临床及病理资料残缺不全、最后的结论也不易使人相信。当然,这些资料只是进行此一类型研究的“论据”,其后的“讨论”部分则是每个人阐朋观点和进行说理的中心,是“论证”和“论点”的集中反应。通过讨论部分既能反映出此一群体的学术水平,亦能窥知每一成员的认识水平。临床病理讨论的小结相当于一项科研的结论,既应正确又应明确。

(五)实验研究

通常是指在实验室内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当然亦可包括在临床上所进行的某些试验。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实验动物,有时也可能是一种检验方法、操作方法、技术方法或对某种现象的观察等等。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在人体内无法进行或暂时尚不宜在人体上进行的一些项目,通过实验研究或是准备逐步向人体过渡,或是在方法学上加以确定,或是对某种现象给予阐明。因此,对于此类研究报告的主要要求是:①必须提供充足的数据、明确的效应以及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和结论;②需要具体而详细地说明实验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和试剂以及实验动物的种类和品系等。能否满足上述两项要求,是评价一篇实验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

(六)调查报告

为了查明某一事物特征在人群中自然存在的状况,主要依靠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某些疾病的流行状态、发生率或病死率,人群的免疫水平,小学生的发育状况,中学生的近视发生率等等,不通过调查研究就无从了解。调查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要求全面摸清并正确阐明某一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必须提出相应的变革措施和可行的对策。评价一篇调查报告的主要着眼点,除观其内容有无重要的现实意义之外,还应该看是否完成了上述两项任务。调查研究的对象通常是一个人群的总体,因而研究的方式往往依靠从该总体中进行抽样;其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所抽取之样本是否确能代表总体,便成为该项调查研究能否完成第一项任务的关键。只是为了调查而调查,不提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对策或建议、实际上是一种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尽管其文章能哗众取宠、也不具有科学价值。科学研究的

主要方式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对策或建议应是切实可行的,而且通过实践的检验确能看到效果;倘若只是空发议论或夸夸其谈一番,实际上也就等于没有提出建议,没有解决问题。

(七)文献综述

“综述算不算论文”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公正的答案应该是“按质论价”,既不该一律否定又不能全部肯定,如果只是简单的资料罗列和归纳,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三次文献”;然而,若是以已发表的一系列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刻的思维加工进行高度抽象与概括,并透过大量的经验性资料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在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观点与体系,则同样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此类综述当然也是论文,而且有时还可能是更重要的论文,科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有些重要的理论和学说,正是在通过高质量的综合和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综述通常是针对某一专题或某一领域在一定期间内的进展情况进行研究,将该时期内大量分散的材料转化为一个较为集中而又十分有条理的精华整体,不仅能使人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一问题的新动态、新进展、新发现迅速获得了解,而且还能从中明显看出综述者的观点与见解,并通过科学的判断与推理帮助读者展望未来和建立正确的进取目标,这就要求综述的认识深度要大而题目则不宜过大;如果是试图建立理论或学说。则需提供大量的有力事实和充分的可靠数据。

(八)医学述评

有时亦称为评论或社论,此乃另一种体裁的论文形式,大多出自名家或高级编辑之手。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一个学科或领域中的专业活动状况,作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高度的洞察力,能够全面准确地总结该范围内一个时期以来的医学实践,并认识和分析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解决的办法和前进的方向。因此,医学述评往往具有学术指导性文件的性质。这就要求撰写此类文章者必须高瞻远瞩,对于复杂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能作出有见解的评论。对于未来能给人以正确的引导,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

二、撰写论文的目的

医学论文往往能反映一个医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根据论文对该作者的技术业务进行衡量和评价;但若只是为了拿出论文而撰写论文,那就偏离了科学活动的方向,也歪曲了撰写论文的目的。对于医学总体来说,医学论文则是反映医学科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表明医学科研动向的一些信息,也是推动医学进步的有效形式。

撰写医学科研论文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科学积累

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所特有巨大精神财富;但这一财富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而是自古以来经过无数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科学文化才能不断地向前进步。古人著书立说都是为了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并留给后人,所谓“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充分说明了文字记录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方法。今人通过科研活动所获得之种种知识亦应以文字记录下来,一旦发表于世便可成为科学文献而纳入知识宝库,为今人和后人所共有。

(二)学术交流

通过科学研究活动所探索到的新知识不宜据为己有,而应以最快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广泛加以传播,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相互借鉴或促进能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交流知识的方式虽多种多样,而且各有不同的优点,但一般来说宣读、报告、讲座、专题讨论会等都会受到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交流的范围不会太广,有效时段也很短;若能以论文形式通过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不仅可以传播万里,而且还能流传百世,不受时间推移及历史变迁等各种影响。

(三)检验成绩

通过撰写论文,可以考核一段时期内的专业学习情况或技术业务进步情况,从而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增长速度和现有水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论文,为其学业成就或研究成果的重要凭证,可借此而取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临床医师、药师、检验师、护师以及预防保健医师等的论文,则可显示其专业知识不断增长和提高的情况,并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医疗技术水平或学术水平、因而通常作为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完善和促进科研工作

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以及在期刊上的发表,是一项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步。在研究项目即将结束之际,通过撰写论文不仅可进一步完善该项科研,而且能为下一步奠定一些基础。例如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①回顾工作的全过程,若系初搞科研可通过回顾而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科研工作概念;②总结和评价这一次的研究方法有何优缺点,今后应如何进一步改进或提高;③必要时还来得友补救遗漏的资料或增加某些实验,④学习和掌握分析问题与认识问题的逻辑方方法,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⑤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水平,等等。

医学科研论文的一般格式

科技成果不是论文,但论文却是反应科技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研究者运用逻辑思维对其研究成果所作的一种表述。表述的方法虽各有不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科技信息的追求,并通过广泛而频繁的交流和不断地演化,现今的科研论文已形成一种独具一格的写作形式。这种形式也是逻辑思维的必然产物。为了使读者便于理解并能顺利地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作者往往是把要纳入论文的材料划分成若干部分,并按照由浅入深、层层展开、环环相扣、最后由事实而转入结论这一模式来组织文章。由于逻辑关系和思维规律的规定性。使得许多作者对整个材料所做的部分划分大致相同,因此便出现了文章结构的相似性,从而形成了一种科研论文的模式化框架。

下面以我国惯用的医学科研论文的一般格式为顺序,并结合较常见到的一些问题逐项加以讨论。

一、标题 (title)

标题亦称文题、题目、题名或篇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内容的高度精华。拟定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关系着整个作品的形象,因此通常是在论文全部完成之后经过反复推敲而得。标题应选用几个最恰当的词加以逻辑组合,使之能全面、确切、具体而又简明地反应出文章的特定内容。

遗憾的是有些人对科研论文标题的处理不够认真,往往是先立定题目然后照题作文章,并认为只要文与题大致相符即可。有些标题读后使人感到笼统、模糊、平淡或冗长;文题不符或明显谬误者亦有之。兹举数例如下(望请有关作者鉴谅!此处仅为共同探讨,旨在提请人们对论文标题务必给予注意):①《以安定为主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疗效观察》,其定语部分未尝不可理解为“治疗新生儿破伤风主要是使其安定”;原文的定安乃指药名,但表示的方法不够明确,与普通名词容易相混淆的药名应加定语或引号。②《中西医HOAP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1例分析》,主语“中西医HOAP方案”语意不明;HOAP是四个西药名的首字母编写,其前冠以“中西医”三字便令人费思而难解,犯了概念不明确的毛病。③《辽宁由岩毛孩临床探讨(先天性毛发过多症)》,括号内部分通常是用来补充说明其前的词或语意的不足,亦可作为注解或同位语等使用,因此这个标题在逻辑组合上有错误,其括号部分是对“毛孩”一词的补充,也可看成是它的注释或同位语,所以应该放在“临床探讨”之前。④《房水动力学研究 第一部分:用房水荧光素浓度曲线测定观察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静脉注入后家兔的降压机制》,这一标题竟然使用了将近50个字,实在太长,读到末尾时前面的可能已被忘记,因此效果不好;用字太多也容易造成语法上的毛病,本题即其一例。⑤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朋例分析及三尖杉的疗效观察》,其中的“三尖杉”一词严重失真,此乃一植物名称,也是同类植物的一个“属名”,——Cephalotaxus;原文中作为药物使用的是“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仅为前者所含有的一种成分,有如松树与松脂的关系,两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一篇科学研究论文中——特别是论文的标题中——不应出现这样的错误。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此作为一部巨著的书名尚且可以,作为一篇论文的标题未免过于笼统,标题所表达的范围大大超出了文章的实际内容,因此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如果将标题范围缩小到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程度,就会显得更加贴切和真实。另外,还有一些标题不够“干净利索”,左一个圆括弧、右一个破折号。生怕说不清楚;其实,有些注解性成分完全可以放到正文中去,不一定非得挤在标题里。

总之,一个好的论文标题,既能高度概括其文全部内容,又可恰当地反映出文章的本质来,使人一看就能迅速获得一个明确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标题的拟定必须一要清楚、二要精炼,三要准确。在不致发生误解的情况下,标题用字越少越好,可要可不要的字坚决不要;力求看来鲜明、读来上口,如此也有助于对文题的迅速理解和记忆。一般来说超过20字的标题便有嫌过长,30字以上者看起来费劲、读起来吃力,难受欢迎。

有时为了加强效果,或者是标题的语意未尽而需进一步引伸或说明时,亦可加用一个副标题,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是对主标题的补充,一般可在主标题下用破折号引出,但在拟定时亦应遵循上述的一些原则。论文标题有时亦可与科研课题的题目相一致或者雷同,因此本书第三篇科研设计编与方法中有关“立题”一节的内容亦可供参考。

二、作者(author)

论文标题下应有作者的署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和地区邮政编码等。此处的作者应是该项科研课题的承担者及其主要合作者,表示对论文的内容负责,当然也是接受褒奖的依据。

论文的署名必须实事求是,列名者必须是真正参加该项研究的人,而非凡沾边者都得挂上一个名字。只参加部分工作或在某一方面给予了支持的人,可由作者在文章的“致谢”部分加以说明。然而,有关署名问题产生的纠纷近年却时有所闻,例如某医院创造性地完成了一例十指再植,复杂的手术仅用了20个小时,但关于此项报告署名问题却拖了一年零两个月。署名的不正之风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反映出来,如争、拉、送、贿等等;尽管此类行为仅属个别现象,但却败坏了学风,应予制止。

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论文的署名顺序不应以职位高低而论前后,应按对该项研究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列主次。进行科研构思和建立假说、编制科研设计、主持全面工作、承担主要任务、解决关键性问题者、均应视为对该项科研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

一般应避免用单位名称代替作者姓名,因为单位可以变动,人员也具有流动性,时日过久若需查询问题时无人负责,追记功勋亦不得其名,不符合科研管理要求。如果确系一项集体研究可以采用下列形式:①在作者署名的位置上可以“××协作组”代之,但在脚注处应有注释,一一列出参加者的单位和姓名;②非协作组性质的讨论文章或综合报告,应在正文末尾注明执笔人、整理者或综合者的姓名,但在正文中亦需以适当形式将参加者的姓名列出;③由多人共同完成的课题,亦可在标题下只列出少数几位主要研究者的姓名,其他参加者可在脚注处作补充详列。

“国际统一要求”中有关作者资格(AUTHORSHIP)一项规定:所有作者均应具备作者资格,每一作者皆在本研究中做了足够的工作,并对该文的内容负责。作者的荣誉应建立在实际贡献的基础上,包括①曾参与构思和设计或者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③起草论文或对其内重要的理论内容进行修改和③最后同意定稿论文的发表,以上三条均需具备。只分享部分科研资金或参加资料收集者不能作为作者资格;课题组的一般管理人员亦不足以作为作者。论文中任何一个主要的结论至少须有一位作者负责。以集体名义发表的论文,必须明确对该文

负责的关键人员;对此项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人员则可列于“致谢”部分分别予以承认。编辑有权要求作者提出其“作者资格证明”(assignment of authorship)。

三、提要与关键词(synopsis and key words)

此项内容的名称目前尚不甚一致,有作“提要”或“内容提要”者,亦有作“摘要”或“概要”者。在西方医学期刊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常分别采用Abstract、Synopsis、Summary等不同的词(参见后述)。

提要是置于正文之前的一小段重要文字,其性质不是文章的结论或总结,而是对正文的一个扼要而连贯的重述,以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下面的全文。本段应以精炼明快的笔法,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基本方法,重点说明主要发现、重要数据和初步结论等;应该突出研究中新的发现和重要现象,抓住“创新”与“特色”这两个中心加以叙述。提要应尽可能反映出全文的信息量,忌用含糊不清的词语,也不引证前人的见解。

提要不宜写得过长,目前一般要求在100或150字以下,即不超过全文总字数的2~3%。缺乏高度概括能力的人,提要总是写得很长且难以压缩,要么就是提而不要、要而下全、全而不简、简而不明,这些均需注意克服。

为向编制文献索引的人提供方便,提要下面需列出几个关键词,以利标引。关键词可为单词亦可为词组,它们应能充分反映出文章的中心内容,通常是由标题和提要中选出,但必须使用规范化的主题词。关键词的数目各刊要求不一,少者3~5个,多者3~10个。

“国际统一要求”中亦列有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 Words)一项,其大意是,摘要不超过150个词,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调查的目的、基本步骤(研究对象或实验动物的选择,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主要发现(可能时应提供具体数据及其统计学意义)和重要结论;应该着重于研究或观察中所发现的新的和重要的情况。摘要之下应提供3~10个关键词,以便编制横向参见索引之用。关键词应使用《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主题词表中的医学主题词(MsSH);若主题词表中尚无合适的词可供使用,则可以目前通用的词代之。

四、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亦作导言、前言、序言或绪言,其意皆同。引言是正文的开端部分,起着引导或破题与承题的作用,能给人以一个概括印象并提供预备性知识,以便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内容。 引言不是对提要的重复、扩展或解释,不讨论基本理论问题,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内容也不必赘述,更不要将研究的结论先摆出来。引言的主要内容是交代此项研究的来龙去脉,简要说明课题的缘起与背景、性质与意义、动机与目的、主要理论根据及其基本原理等,同时指出相关领域内前人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和知识空白,以表明本项研究的连续性和需要性,叙述有关本课题的历史沿革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但应注意掌握适当的范围和尺度,一般来说仅简要介绍极密切的有关史料即可,不宜泛泛赘述大量的历史文献,否则就会造成引言的冗长和乏味。本段文字的长短应与论文的性质和篇幅相称,如为学位论文或大型研究报告可写得稍长一些,以一完整之历史概要代替引言,表明研究者对此一课题之纵横己全面掌握;而做为一篇普通的科研论文将在期刊上发表时,则需进行适当的概括和缩减,一般以不超过全文字数的5~10%为宜。如果引言部分写得十分简明扼要,只需三言五语即可说明全部问题,则此一段落的标题“引言”二字完全可从省略。

“国际统一要求”中关于正文(text)的段落组成作了如下说明:“观察和实验文章的正文,通常是——但并非必须是——分为以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为标题的几个部分。长篇论文的某些部分尚需以副标题(第二级标题)标明其内容。尤其是结果和讨论这两部分。其他类型的文章,如病例报告、综述、编者述评等,则常需采用其他的格式,作者可从各个不同刊物的具体要求中获得进一步指导。)对于其中引言部分的要求是:“阐述本文的目的,概括说明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础。只需提及密切相夫的参考文献,无需对主题进行过多的综述;也不要将已发表文章的数据或结论写进去。”

五、方法(methods)

有些人也常将这一部分的段落标题写成研究对象与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临床资料与方法(clinical data and methods)或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等。本段内容主要是体现该项研究的科研构思与实验设计,使人了解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对象的各种情况;也是衡量该论文的科学性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此,若为临床研究,必须说明病例的来源、选择、例数;病人的性别、年龄、分组方法;疾病的种类、病型、病程、诊断标准;处理因素的详细情况,例如处理因素是一种药物时,应说明其名称、剂型、生产厂家、批号等,并详细介绍给药的方法、剂量和疗程标准;此外,观察方法、观测指标、判定标准等更是“方法”中所不可缺少的内容。若为实验研究,则应说明所用动物的种类,品系、只数、雌雄、年龄、体重、饲料、健康状况以及微生物学监测的等级,分组方法、实验方法、效应指标、以及有关处理因素的具体说明等。若为调查研究,应该着重说明被调查对象的确定方式及其各种有关情况,调查的内容、项目、方式方法,以及判断指标的制定和组成等。

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研究,均应交代清楚该项研究的统计学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应注明其牌号、型号、灵敏度等;一些重要的试剂应标明生产厂家、批号和纯度等级;自行创用的方法或作了某些改进的方法必须详细加以叙述,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便于他人进行重复和验证。

“国际统一要求”中有关“方法”一项的说明大意是:要清楚地记述观察或实验对象(包括对照组在内的病人或者实验动物)的选择;详细阐明研究方法、所用仪器(并用括号注明其生产厂家和地址)及实验步骤,以便于其他研究者对此结果的重复验证。要注明建立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的参考文献;对己发表但人们尚不熟悉的方法,可在提供文献的同时作一简要介绍;若为一种新的方法或在实质上作了改进的方法,应说明采用的理由并评价其限度。要确切地说明所使用之全部药物和化学品,包括其一般名称、用量、给药途径等,此外,该要求中在“方法”一项之下,还单独列出了伦理学(Ethics)和统计学(Statistics)两项要求,作了更加细致的说明。如在伦理学一项中指出:当报告实验结果时,若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应该表明实验过程是否符合有关当局制定的人体实验道德标准或赫尔辛基宣言(Helsinki Declaration),也不得使用病人的姓名、缩写名和医院的各种编号(尤其是在一些图片资料中);若受试对象为实验动物,则应表明是否遵守了国家的法令以及有关爱护和使用实验动物的规定。

六、结果(results)

这一部分是研究者的主要劳动成果,是该项工作所获成绩之总汇,但其内容的表现形式却不应该为大量原始记录的堆积和罗列,而应是经过统计学处理并科学地组织起来的一系列重要数据。

在此一段落中所展示的内容和数据,必须按照逻辑顺序递次列出,、不宜忽此忽彼茫然无序,若将缺乏联系的结果并列在一起,往往会使人感到难以理解和领会。对于某些重要的内容或数据可加以强调或作扼要解释。但需注意避免与正文的其他部分相重复。图表在表达或反映某一事物的特征方面有某独特的优越性,但也要考虑到刊物制版和印刷上的某些团难。一般来说,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要制表,凡能以表说明者尽量不要制图,只是在用少量文字难以说明问题或以文字叙述时反而繁赘不清的情况下、方应考虑使用图表。图表的设计应符合统计学原理,绘制的形式和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和要求。统计图表必须简明、恰当、规整、清楚、准确和说明问题,同时应注意避免图、表、文字三者之间不必要的重复。 “结果”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些表格和数字,因此常常显得较为单调或枯燥;然而,它却是整个文章的主干,也是全篇论文的心脏,一切议论皆由此而引发,所有推理将由此而导出,最后结论亦由此而获得,所以对本段内容必须进行反复的整理与核对,保证真实可靠、完整

无缺、清晰具体、准确无误、绝不容许有丝毫的含混不清和差错。

“国际统一要求”中有关“结果”部分的说明较为简单:“按照逻辑顺序通过正文、表、图摆出所得结果;表、图中的所有数据不要在文字中再次重复,只需对一些重要的观察所得加以强调或概括。”

七、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思维和理性认识的部分,可占全篇论文的较大篇幅。本部分的中心任务是将所获得的资料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同时作出科学的解释与评价,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本项研究的结论打下基础。

为此,在讨论中应先将“结果”部分所摆出的资料进行逐项分析,然后再归纳综合起来,这样就能由事物的表象与外部联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联系中去,从而作出正确的推理与判断。当然,推理要合乎逻辑,判断要恰如其分。在推理判断的过程中,要求论据充分,论点明确,用论点统率资料,以资料阐明论点,不能有任何的牵强附会,如此最后才能做到论断正确。在分析的基础上和认识的过程中,尚需注意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必然联系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唯有经过科学的抽象与概括,才能形成科学概念或科学原理。

在讨论中,可以将自己的结果与有关的文献资料加以联系和比较,并说明彼此间的异同之处以及作者的看法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讨论,可以进一步肯定前人的见解或结论,或指出在既有的基础上某一方面又深入了一步;亦可部分甚或全部否定前人的假说或理论,但对此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当与他人的研究结果或结论不相一致时,首先要检查自己的研究方法、过程、条件等有无失当之处,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若果真皆无非议并有令人信服的充足论据,可以推出自己的结果和结论、但仍需注意防止绝对化。与有关文献的联系比较只是讨论内容的一个侧面,论述的中心仍应以自己的材料为主,不宜过多地进行旁征博引,主次颠倒,对本文的结果轻轻带过而不作深入的分析认识,这样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在讨论中,应避免对“结果”中的数据资料进行不必要的重复;要着重讨论研究中新的发现或重要内容。对于尚未成熟的研究应避免先入和暗示,只在拥有充分证据时方可陈述某些可能性或提出新的假说。在讨论将近给束之际,尚应指出目前有关此一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下一步需要探讨的课题或方向。

“国际统一要求”中对于“讨论”一部分的建议是:要着重讨论研究中所发现的新的和重要的方面、以及由此而得出的各种结论;无需重复在引言中或结果中业已详述的数据或其他资料。对于研究中的一些发现的含意及其限度(包括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应加以讨论。观察所得可与其他有关研究结果相联系。研究结论应与研究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但应避免表述不成熟的见解和提出本文数据不足以支持的结论。也不应该在工作尚未完成时就提出或暗示拥有优先权。如果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提出新的假说,但必须有相应的证据;如果认为适当亦可作为一种推荐在讨论中提出。

八、结论(conclusion)

结论可以单独形成一个段落,亦可置于“讨论”之末而不另立段落标题,近年趋于向后一种形式发展。如果长篇文章,而且结论明确、条理分明,仍应设此段落,可以起到鲜明突出并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

结论是科学研究工作追求的目标,因此任何一篇研究论文皆应努力争取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有时是十分复杂的,由于研究的内容不同或科研活动尚未能深入到足够的深度。也可能暂时还难以获得明确的结论,此时便无需在形式上勉强设立“结论”一项,但在“讨论”中仍应明自地陈述目前认识的程度。

结论是从整个论文引申出来的,以研究结果为基础经过理论思维推导而得,是论证的逻辑发展,因而结论必须与材料、结果、讨论相呼应,后者是前者的支持和保证,凡结果中没有的内容及讨论中未提及的问题或论据不足之点,都不得在结论中出现。

结论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抽象与概括,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揭示,也是对论文全部内容的最后论断。结论必须对当初提出的假说做出回答,包括肯定的和否定的。 结论的提出与形成必须十分审慎,切忌轻率。结论有如法律条文,表述的形式和使用的字眼必须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结论中可以包括必要的数据,但不宜过多;应该明确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宜引证他人的理论或尚未明确的问题,也不必要叙述有关观点争论的细节。

九、小结(summary)

小结是文末的收尾部分,在前些年的论文中往往单列一项。通常有两种写法:一是按照一般文章的格局,对全文的始末作一概括性归纳,以结束全篇;另一是按照科研论文的撰写习惯,将本项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作一简要概述,以数行文字集中加以表达。后一种笔法基本上相当于内容提要,因而近些年来不少刊物已明确规定,几正文前有内容提要者文末之小结应删减。

亦有人将此一段落标题写成“总结”、“结语”或“结束语”,其性质与“小结”基本相同。尤其是在难以获得肯定结论的情况下,常以“总结”形式对目前阶段的研究结果作一初步评价。“结语”当然不是“结论”,而是对内容要点的最后简述,并使文章在逐渐拢缩的形式下得以收尾。

十、参考文献(references)

在一篇科研论文的末后,均应按照有关规定正确地列出参考文献。然而,在目前的一些医学论文(包括论文手稿和已刊出的论文)中,参考文献部分存在的问题可谓最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对论文中“参考文献”一项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②文献条目的书写质量较差;③对列出文献的重点和数量掌握不好;④文献条目的书写格式不够标准。 “参考文献”是科研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短篇报道和病例报告(刊出时)可以省略外,在原始论著和综述等文章内皆必不可少。经常可以看到的“参考文献略”之字样,一般只能在文稿经过审阅之后出自编辑之手(为了节省版面),而非作者可以随意拿来遮丑的。有些作者虽列有参考文献但很不重视,认为对正文部分必须精雕细刻,而参考文献则无关紧要,随便列出尽条即可。少数审阅者乃至编辑有时对此部分也不愿花费更多功夫,每每不作从严要求,这也助长了一部分作者漠视参考文就的不正确态度。规范地列出参考文献,不仅是对科学负责和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同时亦可为本文中的某些议论提供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能向读者提供进一步的参考资料或研究线索,因而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和书写。

透过文献条目的书写质量不仅能看出作者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其学风是否严谨。对此项内容的不重视便导致了书写时的不够认真,草率的态度是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较常见的错误是:外国人的姓与名写颠倒,原文标题抄录不全,缩写刊名不标准,年、卷、页的数码写错,标点符号遗漏或误用,某些外文字母难以辨认,以及汉字与外文的混合使用等等。其中特别是年、卷、页的错写不可原谅,因为此类错误已与外语水平无关,纯属慌张或马虎(如果这种现象较严重,很难保证其正文中的“结果”部分没有错误,也难以想像在其实验过程中所记取的数据全部准确无误)。不论是按照哪一种文献条目格式进行书写,至少在同一篇论文中各条的格式应该统一,标点符号的用法前后应该一致;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则很难求得他人的谅解。所有的文献条自均应按其发表时所用的文种书写,外文文献不作翻译,更不可半译半不译。后者如作者姓名用原文,而将其篇名或书名译成汉文,此显然不妥。 尽管许多刊物在稿约中一再向作者呼吁:“一般论著的参考文献不宜超过10条,文献综述不宜超过20条(或30条),但在送来审阅的稿件中大部分均超过了上述要求。有些人可能存在一种错觉,认为列出的文献条数将与文章的质量成立比,这是不对的。参考文献应以与本项研究确有密切关系而又确实亲自阅读并在重要之处引用者为主;若将稍有联系或仅粗略一瞥甚至根本未曾查阅的文献也都一一列出,实属自欺欺人,无此必要。列出的参考文献不是越

多越好,而是筛选得越恰当越好,把握的原则应该是重质不重量,重要的文献一篇不漏,多余的文献一条不列,方堪称为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条自的基本内容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作者/篇名/出版事项;由于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不同,出版事项中各种组分的排列次序不同,便形成了种种不同的书写格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医学期刊上采用的一种通用格式是:“作者:篇名。刊名 卷(期):起页,年份。”;较少使用的是哈佛(Harvard)体系的格式:“作者,年份。篇名。刊名,卷:起页-止页。”(此格式在其他学科中使用较多)。19xx年我国批准试行的国家标准(GB3179-82)——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中所定的格式是:“作者:篇名,刊名,卷(期)年份:起页(或起页-止页)。”近年新发展起来的温哥华格式则定为“作者。篇名。刊名 年份;卷:起页-止页。” 十一、其他(miscellaneous)

一般的科研论文由前述十项内容已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但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附加一些东西,如致谢、附录、补充等,另外,每篇论文的末尾均应注有明确的日期。

(一)致谢(acknowledgements) 亦有作志谢、附志或附识者。曾对本项研究给予支持、指导、帮助的人或单位,包括提供资料、技术协助、物质支援、基金资助、论文审修等,作者均应向其致以谢意,这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致谢不仅可以表明每个人的贡献,有时亦可冠之以责任,因此必须实事求是,“挂名”之举有欠妥当。致谢一项多置于正文之末(另作一段或用括号括起),但亦可作为文首的脚注。

“国际统一要求”中也特别提到ACKNOWLEDGEMENTS这一项。其大意是:在论文的适当之处(文未或首页)可有一个或数个声明,详细说明①感谢作出贡献但又不具作者资格(authorship)的人,如给予一般支持的科室负责人;②感谢给予技术帮助的人;③感谢给予财力和物质的支持者并说明支援的性质;④可能造成利害冲突的经济关系。从知识方面为科研论文作出贡献而又不具作者资格的人,可在致谢中提出其姓名及其所起之作用,或者是具体说明其贡献——如科学指导、评论科研设计、资料收集、参与临床试验等。但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方可列名,作者有责任从每一个被提名致谢的人那里取得书面同意,因为读者可以据此而推知论文中的数据和结论都是经过他们认可或赞同的。对于技术帮助的致谢应与其他贡献的致谢分开而另成一段。

(二)附录(appendix) 与正文的连贯性不强但又有助于说明问题的一些内容,有时可作为附录或附件置于正文之后。在大型的研究报告中常采用这种形式,一般的科研论文侧应尽量避免赘以附录。

(三)补充(supplement) 在定稿之后——特别是在已经退修返回而尚未刊出之前——若有新的重要的发现,则可采取这种形式予以追记或补充,既不致于打乱原文,又可争取发表时间。当然,这种情况是极少遇到的,也不宜轻易使用。

(四)日期(date) 科学研究中也存在有激烈的竞争,某些重要成果的发表,有时由于一日之差其归属权就会发生变化。论文全部完成后必须以年、月、日结笔。论文的脱稿时间与邮寄时间可能不同,应分别注明,但期刊编辑部常以邮截或收文日为准。刊物发表时一般均注明收稿日期与修回日期,以记日程。

十二、文摘(abstract)

文摘并非科研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是与论文并列的繁简篇;不过,较重要的论著均应在正文之外另附文摘。文摘的主要用途是为二次文献编辑(信息的二次加工处理)提供一个适当的资料模式,同时亦可供读者初步阅读(以决定是否需要去查阅全文)和剪贴文献卡片等。目前我国医学期刊对文摘的要求有两种,一是中文文摘,一是英文文摘;前者可供国内各专科医学文摘期刊选用或其他杂志转载,后者则着眼于国际学术交流。

文摘不是“摘要”或“提要”(参见本节第三项说明),而是在提要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而成的产物。一般来说,文摘需具备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独立性,另一是自含性。独

立性是指其能自成一篇短文,在脱离原文之后仍可供单独使用。亦可被他人所引用,因此在文摘中必须再度出现与正文相同的标题和作者姓名等;统一编排在刊末文摘页中的文摘,还需要加上有关出版事项(包括刊名、年份、卷、期、页)。自含性是指不阅读原文也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并且基本上可以获得与全文同样多的信息量。因此,文摘可比提要写得更详细些,但一般要求不超过300字。文摘末尾亦应附有与原文相同的主题词或关键词。

文摘是对一篇完整的论文进行准确概括而形成的简短陈述。文摘的形式和写法虽无固定的标准格式,但也像科研论文的正文那样,文无定格却有规律。科技文章的类型和内容有种种不同,其文摘形式亦应有所区分,即文摘的写法要根据文章性质而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曾为出版物及文献摘要制订过专门的标准,例如ISO214-1976(E)中建议将文摘形式分为以下三类:①资料件文摘(informative abstract);②陈述性文摘(indicative abstract);③资料-陈述性文摘(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医学科研论文主要应采用第一类形式,在某些情况下(视文章性质与特点)亦可采用第二类或第三类。

资料性文摘亦可称为报道性文摘或情报性文摘,主要适合于描述以实验性工作为内容的论文或其他反映单一主题的文献,绝大部分原始论著皆可采用这一形式,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按这一顺序逐项叙述。亦可将上述顺序作适当的颠倒,一开始就叙述最重要的结果或结论,以突出其位置并表示对该项内容的强调。如果通过文章的标题或摘要中的其他部分,能够足以反映该项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则可不必再单独阐述这两项内容,当然,也不可因此而一般地理解为文摘的“重点”就是结果和结论,对于有关目的和方法的内容可以不加叙述。文摘应具有像文献性质所容许那样的信息性,即应尽可能多地表达论文中所包含的信息数量。叙述时要文字精炼和词意明确,尽量使用标准的医学术语和命名,不用或少用人们所不熟悉的名称、符号、缩略语或首字母组合词,必须使用时应在首次出现处加以注明。文摘也不宜引入正文中的图表、数学方程、化学结构式以及参考文献等,除非极个别的情况一般不要加脚注。

陈述性文摘亦称叙述性文摘或指示性文摘,主要用于概述、综述以及其他长篇议论性或推理性文章。此类文摘的篇幅一般要比资料性文摘短、只对文章的类型、涉及的主要内容或处理问题的方式等作一般陈述性介绍即可,不要求列出更多的具体信息。

资料-陈述性文摘是将前述两种写法融合为一体的短篇形式。根据文献类型和内容的需要,或因文摘篇幅所限不得不只对文献的主要部分作资料性报道,而对其他部分作陈述往介绍时,则可采用这一形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