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反思

那是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五上午的第三节课,上课铃声响了,我习惯性的空着双手,踏着轻快的步伐,向初二2班的教室走去,一走进入教室,看到满是埋头苦“学”的“学子”,我这“副科”自然也不敢怠慢,赶快配合,腾出更多时间让他们自修其它科。为了不破坏这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我连站在讲台上受学生的“行师礼”都免了,嘴里很自然地说出那句老话:“同学们好,看来大家都挺忙的,那按老规矩,同学们自己把握时间做练习吧,不要大声说话就行了”。 “啊,又是自习,又是学习”“是啊,老师,整天都在学习,我们好累”“连想放松的时间都没有”“老师,我们上美术课吧,画画吧,就权当是放松课吧”??可别说,这下真的使我的内心深深的震撼了,一时间接不上话来,有些不知所措,有些尴尬更有些愧疚。好久,好久!我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那好吧!那哪位同学借我课本”。我的反应是那么的牵强,说完我迈着缓慢的脚步走上讲台,又准备开始 “读”课本的教学了,问了几位同学拿课本,不是丢了就是撕了,搞笑的是墙上贴的、椅背上垫着的居然尽是美术课本。“那好吧,我们今天不上课本上的新课了,就画人物简笔画吧,画你最熟悉的同学,有哪位同学乐意站在讲台当模特,让台下的同学画呢?”“我”“我”“我”??我声音一落,整个班沸腾了起来。这种激情,是我教这个班以来,从未有过的。我被他们这种激情给深深的感染了,随即,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最后整堂课在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可想而知,这堂课是成功的,这种好效果也是我远远意想不到的。

现在的美术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美术教学,难度大。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走出局外,可以看到几点客观原因。

1.社会观念因素:封建观念长期驾驭着中国的农村,农村家庭中的思想观念依然陈旧。美术,他们的理解似乎就是“画画=不务正业”。

2.“升学率”因素:“升学率”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的“硬道理”,学校要发展靠的就是这个“硬道理”了。自然,美术课程做为“副科”的身份,跟“升学率”的“主角”根本沾不上边。

3.教材本身因素: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教委投入课改的精力加大,教材更具人性和深度了,但并不完全顾及“因材施教”教育环境的理念。许多不同层次的学校用起来自然力不从心,越起到相反的效果。 此外,当然还有师资力量等的因素。

我们分析完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有些是可以改善的,有些只能望而却步,如此,不能改变只能适应了。反过来,如果这些因素都存在,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就亮“红”灯了吗,其实不然,我觉得我们还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推动美术教学:兴趣、手段、学校的足够重视。

一、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愿学的内动力。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兴趣做某件事,他身心一旦受到激发,大脑及身体的诸多器官就积极活跃起来,做事的效率就高。要学生学好美术,就要激发学生爱好美术的兴趣,只有当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更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趣,提问题,留悬念激趣,让学生在学中玩中求趣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愉乐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参观大自然、赏析美术作品,培养他们向往美、追求美和享受美的意识。

二、手段。

首先,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和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反感和产生厌学情绪,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反之,在教学中把美术中美而有趣的形象巧妙设计以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的能力,学习就不会显得乏味了。

其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尽管用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它们的目标还是一致的,终究是在传授传统的知识,久而久之,自然也会枯燥无味。如此看来,如何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成了评价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不同于传统教学之所在。美术课的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的独特性质,决定了美术科教师总不能绷着脸在严肃的氛围中结

束课堂。例如,可以在练习课堂中播放一些轻音乐,这样,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心情愉快,思维自然更加敏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让学生得到视、听觉美的全面感受。当然,一个完整的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丰富的教学表情,和谐、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也是关键,教学效果会更佳。

最后,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因材施教”。面对农村班级,不要认为他们不喜欢美术科,只拼命为“升学”而奋斗,其实他们也有很多爱好,也想放松。这个时候,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他们的特点,不一定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量身而作,给他们上一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此外,在平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后进生的培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点,允许他们有自己思考和创作的空间。

三、争取学校足够的重视。

一个好的教师,不会埋怨教学环境如何的不好,只会发现和创造一些条件,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得更好。美术科要有发展,学校的重视少不了,教师更要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我平时经常带一些有美术爱好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美术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生活的热爱,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我想自己会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更加努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争取培养出更多有美术爱好的学生,让学校的美术教育取得突破。

让学生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内在的创造性、造型表现欲望与外部存在的美术相碰撞,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的终极目标,我觉得这才是21世纪我们美术教育者所追求的共同方向。

有了这些,我相信我们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也会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二篇:生活和文化中的美术花的世界的教学案例和反思

游戏、生活和文化中的美术——《花的世界》的教学案例和反思

奉化市居敬小学 方幼波

一.案例背景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划分,本课当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里的一课内容。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就是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立体创作,即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则要求培养学生认识、发表、探究、发现、创造、展示、介绍“花”的美及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材料创作、装饰、美化生活,美化自身的能力,就是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即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突出让学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培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兴趣,激发大胆发表、展示、表演的勇气,这就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特征,强调了体验乐趣产生兴趣,并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美术教学中,以上的三个目标决不能孤立对待,他们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过程与方法是关键,只有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才能带动知识与技能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都是在学习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实现的。二.设计理念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俗话说:“我听了,我就忘记了;我看了,我就记住了;我做了,我就会了。”因此,在有条件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直接感受;毫不吝惜的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去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在交流中丰富间接体验,在创作中发挥出创造热情。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花”这一主题,以丰富、多样、开放、综合、发散的内容文字、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生活动图及作业要求,提示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主要教学要求和线索。如以美术学习内容为主线,提供了体现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材料美的图片,显现了引导学生感受、思考、发表、讨论、探究、合作、创作、展示、表演过程的文字内容及联结自然、文学、历史等学科的信息和线索,为师生的综合学习提供了宽泛的选择和拓展空间,通过隐性的学习方式内容的展现,引导师生共同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三.案例过程

教学目标:1、认知: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立体创作。2、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培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兴趣,激发大胆发表、展示、表演的勇气。3、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发现、创造、展示、介绍“花”的美及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材料创作、装饰、美化生活,美化自身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2、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3、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师生角色活动的共同参与、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美的情境的创设、丰富教学资料的展示、游戏形式的思维训练、教师亲切耐心细致的引导鼓励、及时的教学反馈评价调控、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教学分层突破的策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①各种花的盆栽、摄影图片、课件②各类教具(蝴蝶、蜜蜂等小动物头饰)③花的应用、装饰图片。

2、学生课前准备:①收集花的图片,各种媒材。②收集关于花的故事传说、知识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受美,引导分析认识美

[一]角色扮演,导入新课:

1、创设鲜花盛开的情境,教师扮演蝴蝶角色引导学生欣赏教室里的各类鲜花。师:小朋友们,大地妈妈非常爱漂亮,它给我们也送来了很多漂亮的花。让我们去看看吧!师: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太阳花,因为它有很多中颜色,很漂亮!

生2:我最喜欢兰花,因为兰花很香。

生3:我最喜欢的花是梅花,因为它不怕冷。

、、、、、、师:你们欣赏的这些花美吗?美在哪里?

生1:这些花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黄色的。这些颜色很漂亮。生2:我记得有一种花很大,有很多花瓣,很美。

生3:我觉得喇叭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样子很好看。

师:我们小朋友觉得花的颜色很好看,就是花的色彩美,样子很漂亮,就是花的形状美,花还有一样让我们喜欢的东西,比如刚才有个小朋友说的兰花,是什么呢?(边说边板书)生4:我觉得花很香,这也是花的好处。

师:对,花的气息也很美。(边说边板书)

2、师生共同小结出花的自然美——形状美、色彩美、气息美。

3、欣赏鲜花实物,师生共同分析认识花的生长结构:花一般可由枝、叶、花朵构成(二)、合作探索理解美,发现运用创作美

[一]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四季里的花所表现的品格、象征意义及品格之美。

1、欣赏四季花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花是什么季节里开的呢?叫什么名字?2、教师讲述《兰花》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绍兴市市花——兰花的品格。3、师生共同浏览欣赏教师引导每组选择一种鲜花为题分组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水仙、莲花、菊花、梅花”图,师引导学生分组分层进行讨论汇报:①这种花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季节里?有什么样的品格呢?②谁知道这种花或其他花的故事呢?

4、角色游戏形式进行训练,加深对花的品格内在美的理解:

5、师生共同以图文连线找朋友的游戏形式进行对花的品格判断。

6、教师小结各组的汇报及表现,对各组进行鼓励。

[二]赏析探讨以“花”为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分层进行学生的感知、想象、审美、探索、创作、评价能力训练1、赏析探讨艺术家李嵩(宋)的《花篮图》、凡高(荷兰)的《向日葵、关山月(现代)的《雪梅》平面作品,教师逐层引导学生

观察分析、分组讨论发表:。

(1)这些画中的花盛开在什么季节?给了你们什么感觉?花儿象什么?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2)画家们用了什么材料、工具、方法把花表现的那么美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工具、方法来创作美丽的花呢?

2、联想、创作、合作、评价能力初步训练

(1)教师扮演魔术师角色示范花的形状、组合的多种变化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说一说:自己想变出几朵怎样的花?

(2)学生分组竞赛,要求: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选择材料、工具、方法进行“花”的平面创作,作品完成后分组展示。(小组内每人自由创作一朵花,完成后剪下贴在小组的“花圃”里,教师与小组长指挥调控)

(3)师生共同扮演蝴蝶等角色飞入各组“花圃”中赏析评价各小组作品。

3、赏析探讨“花”的立体、半立体作品、花的应用作品,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应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花”的创作及装饰环境、装饰自我的方法:(1)教师逐层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组讨论发表:①你们知道这些花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吗?②小朋友用了什么材料、工具、方法把花表现的那么美呢?③花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什么作用呢?

(2)教师简要介绍用皱纸、卡纸、橡皮泥、毛线制作花的方法,重点示范启发立体花卉的制作及变化方法。

4、联想、创作、合作能力巩固训练

(1)引导小组讨论汇报:你们想用什么材料、工具、方法来创作美丽的花呢?(2)小组合作选择不同的材料方法制做成各种各样盛开的花,完成后共同用作品布置一个“花展”(小组内每人自由创作一朵花,完成后放在小组的展位里,由小组长指挥调控)(三)、展示评价内化美,总结思考拓展美1、师生共同扮演蝴蝶、蜜蜂、蜻蜓、小天使等观众角色飞入各组“花展厅”中赏析、介绍、评价自己组和其他各小组作品(评价引导:形、色是否美、是否有创意?)2、各小组对本课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自评互评。

3、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

(四)、课后延伸: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说一说:.你们还知道关于花的更多知识吗?我国各省市及本地区有哪些出名的花?,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2、学生课后活动:①与家人、同学一起收集关于“花”的资料。②采集花的标本并做成收藏资料卡。③寻找一些新的材料制作“花”的作品。④造一个句子来形容花的自然美或品格美。

四、案例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有兴趣才能促使积极的想象,进而升华为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氛围。教学中,我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讲授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在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所表现的内容也是学生喜欢、熟悉、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易于学生的表现。表现时的方法不再单一,学生们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表现兴趣浓厚,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课教学,我深深体会到美术课程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美术技能,还要教他们学习艺术文

化,也就是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我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相关中外画家的美术作品,感受画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在我的讲授中,体会花的高贵品质,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在师生的交谈中认识到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是教学内容多元化。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也是课程人文性质的具体体现。

在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美术课堂的意义早以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这么一个方寸大小的空间,走出教室、走向室外,调动更多的教学资源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这是以往的教学思想所缺乏的。丰富的、综合性的课堂内容安排,使学生在课堂里通过听、看、闻、触、画、说、唱、玩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多角度、多侧面的体验了花的各种美好品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高涨。在小组的讨论中,每个人都得到了发言的机会,积蓄的情感得到了宣泄的场合。这些学习的过程、经验的积累、新鲜的感受在儿童进行创作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之教会了他们画某某物体的画法、做某某物体的做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

通过这次教学和反思,我想到了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探究,即游戏、生活和文化。

(一)、游戏美术

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因此我就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游戏中进行美术学习。这既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游戏中的美术课堂,我感受到自己那一颗年轻快乐的童心,是他们给我带来了一种心境,能够用心去品尝生活的甘露,在孩子们的嬉戏欢娱中感受到一份快乐,使情绪获得健康的感染。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真谛,体味生活带给我的乐趣。

(二)、生活美术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美术课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因此才会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术教育..... 活中的美术课堂,让我更多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课程,从而促使我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堂内容,才会更多的关注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三)、文化美术

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的介人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ò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这又是美术课程价值的体现。因此在文化中的美术课堂,让我深深感悟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价值与理念的真正体现??在文化中的美术课堂里,我与学生之间是交融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收获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迸发现灵感的过程.....相信在这样课程中的美术课堂,每个学生都会体验到成功,感受到快乐!让我们为这样的新课程美术课堂而一起努力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