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的论文

浅谈莎士比亚的爱情观

【摘要】莎士比亚在自己的一系列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看法。他推崇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反对爱情中含有功利性目的;主张在爱情生活中要宽容,因为嫉妒往往会招致灾祸;认为人们应当遵守“爱情秩序”,反对人们越轨。莎士比亚的爱情观的形成有其深厚社会原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的大变革,社会意识必然受到影响,爱情观作为社会意识的晴雨表必然发生变化。

【关键字】莎士比亚;爱情观;一见钟情;历史由来

莎士比亚的一生中创作丰富,有很多内容以爱情为题材,以恋爱为主题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莎士比亚的爱情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 莎士比亚的爱情观内涵

莎士比亚自始至终推崇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在他的许多作品里我们都能寻到这种爱情模式的踪影。如在《空爱一场》中,拿瓦尔国王和他的朋友们本已立誓苦修,禁绝女色,但美丽的法国公主和她的女侍们的出现,却使他们不能自持,把誓言抛到一边,想尽办法去讨好自己所爱的女人的欢心。在《训悍妇》中,鲁禅希欧与毕安卡一见钟情。而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这种一见钟情被表述到了极致。沉浸在失恋痛苦中的罗密欧一见到朱丽叶便改换了心情。他感叹到:“啊!她比满堂的火炬还要亮。她好像是挂在黑夜的颊上,有如黑人戴的宝石耳坠;平时不宜戴,在尘世也嫌太宝贵!……以前我可曾恋爱过?否认吧,我的眼!真正的美人我今晚才初次看见。”与朱丽叶的相遇使罗密欧瞬时忘记了伤痛,那个他曾苦苦追求的美丽的罗萨兰在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情中已经黯然失色。而朱丽叶也是芳心萌动:“我竟为了我惟一嫉恨的人而倾倒!当初不该遇到他,现在又嫌太晚了!”而且这种一见钟情似乎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鼓励人去克服一切障碍,朱丽叶是这样说的:“啊,罗密欧,罗密欧!你为什么是罗密欧?否认你的父亲,放弃你的姓氏;如果你不肯,那么只消发誓做我的爱人,我便不再是一个卡帕莱特家的人。”这对一见钟情的恋人最终为了爱情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他们的爱情中,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他们并不了解对方的底细,只是为对方的爱情而感动,并且情愿为对方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的爱情,也是莎士比亚的文学世界中理想爱情的楷模。

也许正因为一见钟情的非功利性,所以这种模式才倍受莎士比亚的推崇。在悲剧《李尔王》中,莎士比亚借法兰西王之口表明自己的观点:“爱情若牵连到本身以外的各种顾虑,便不是真爱情了。你愿否娶她?她的自身便是妆奁。”所以在考狄利亚失去了李尔王的宠爱并一无所有之后,法兰西王毫不犹豫地娶她做法兰西的王后,他这样表明自己的心迹:“最美丽的考狄利亚,你因为贫所以实在是最富;被人舍弃,实在最可贵;被人蔑视,实在最可爱!你和你的美德,我现在据为己有,人弃我取,这总该是合法的……我的爱竟燃烧成炙热尊敬……她便是我的法国臣民的王后……”

同是在《李尔王》中,为了功利的目的,哀德蒙同时做李尔王的两个女儿刚乃绮和瑞干的情夫,他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对于姊妹两个我都许下爱,这个猜忌那个,就如被蛇咬过的人猜疑毒蛇一般。两个之中我要哪一个?……要寡妇,把她的姊姊刚乃绮要气疯了;她的丈夫还活着,我也难得如愿以偿。目前我还可利用他协助作战;事毕之后,让那嫌弃他的那个女人自己设法谋害他。……战争结束了之后,他们落在我的手里,他休想能得到赦免;……”但最终,哀德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的阴谋败露,自己死在曾被他陷害的哥哥爱德加的剑下, 他的两个情妇也因争风吃醋而同归于尽。带有功利性的爱情是一剂毒药,戕害了人的身心,而纯洁美好的爱情则具有一种净化作用,它不仅净化了恋人的心灵,也能净化这个污浊的世界,甚至能启迪人的智慧。虽然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他们的真爱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们的行最终化解了卡帕莱特家族和蒙特鸠家族的世仇,他们握手言和了,虽然这和平来的有些凄凉,但毕竟还给了人们一个和平的世界,维洛那城的市民们不用再受家族相斗的惊扰了。纯美的爱情也往往使人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威尼斯商人》中,深爱着丈夫的鲍西娅为救丈夫的朋友而女扮男妆来到了威尼斯的法庭,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的解决了威尼斯公爵和他的大臣们为之束手的问题,从心存仇恨准备谋害安东尼奥的夏洛克手里救出了丈夫的朋友,而且让夏洛克一败涂地:财产被没收,甚至被要求改信基督教。

爱情应该是相互信任和宽容的,嫉妒则往往会让爱情窒息。在莎士比亚笔下不乏因嫉妒而导致惨剧的例子。在《冬天的故事》中,因为王后赫迈欧尼热情的挽留丈夫的朋友波希米亚王波利克塞尼斯,引起了丈夫利昂蒂斯的嫉妒,他怀疑王后与波希米亚王有染,把即将分娩的王后关进大牢;在女儿出生后,他又疑心女儿为妻子与波利克塞尼斯所生,命人将女儿抛至蛮荒之地,并要产后身体尚未恢复的郝迈欧尼当众受审,致使王后昏厥(后被人救起藏匿);而小王子也因为父王禁止其与母亲相见忧郁而死。利昂蒂斯因嫉妒受到了惩罚:阿波罗他是一个“善妒的暴君”,“倘若弃婴不能寻获,国王将毕生无嗣!”在悲剧《奥瑟罗》中,伊阿古则巧妙地利用“嫉妒”来报复奥瑟罗,他无中生有地挑起了奥瑟罗对苔丝德蒙娜的疑心。妒嫉蒙蔽了奥瑟罗的心智,使他不能明辨是非,杀死了深爱着他的贞洁的妻子,当真相大白之后,极度的懊悔又使奥瑟罗自刺身亡,一段真情就这样因嫉妒而灰飞烟灭。莎士比亚以出色的戏剧情节向人们展示了嫉妒的危害,也毫不容情地在剧中嘲弄了善妒者:在《温莎的风流妇人》中,福德一心想抓住自己的太太和别人通奸的证据,结果一次次地当众出丑。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是主张恋爱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莎士比亚已经不再欣赏《破晓歌》写的那些破坏爱情秩序的骑士,而是竭力主张爱情婚姻中的“秩序”是不容破坏的。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是莎士比亚最大的心愿:在《仲夏夜之梦》中,由于受到蛊惑而迷乱的爱情最终在仙王的干预下回复到正常的轨道,有情之人终得以结合。莎士比亚厌恶那些企图破坏爱情秩序的人,往往让他们受到捉弄和惩罚,在《温莎的风流妇人》中,那个妄图插足别人家庭的福斯塔夫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维洛那二绅士》中,那背叛爱情企图破坏爱情秩序的普洛蒂阿斯也被迫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为了维护爱情的秩序,莎士比亚也规定了夫妻之间相互的责任和义务,他是这样表述的:“你的丈夫即是你的主人,你的生命,你的监护人,你的头脑,你的君王;他是维护你的人,为了抚养你而在海上陆上辛苦奔波,在风暴中度夜,在寒冷中度日,而你暖暖的躺在家里,高枕无忧;他要你献出的只是爱情,和颜悦色,真心的服从;欠下的如此之多,偿付的实在少了。一个女人对于她丈夫之忠顺,有如臣民之对于君王;……我们的气力也是那样的弱,我们的弱简直是无可比拟,好像是强大之至,其实是弱小之极。……所以……把你们的手放在你们丈夫的脚底:为表示这种忠顺,如果他喜欢,我的手已准备好,让他享受一番。”

二 莎士比亚爱情观的历史由来

14世纪以后,西欧在封建制的基础上,生产力发展了,出现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英国在农业和工商业上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扩大商品经济。蒸气机和纺织机的发明,促进了毛纺业的繁荣,从而加快了圈地运动。农民遭受灭顶之灾,而城市却大为发展,人们也从封建土地束缚中被逼着迁徙流离,既经历了风雨,也开拓了视野。另外,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受到科学的证实,从而加速了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雄厚起来。在14至17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对内剥削,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农民丧失土地,对外掠夺,在经济上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原始积累,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改良,平民、农民革命相继爆发。1517年马丁·路德(1483-1546)的宗教改革也重重打击了罗马教皇的统治,人们开始了信仰上的动摇。在这种经济、政治、宗教、社会的大变革中,社会意识必然受到影响,导致了人文主义的诞生。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主张人权,反对神权、神信,宣传人权、人信,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科学知识;反对思想压抑,提倡言论自由,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统一,反对神秘梦幻,直面现实人生。

爱情婚恋这条作为社会中最为敏感的神经之一,也必然明显受其影响而震颤起来。莎士比亚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以艺术的思维,通过戏剧与诗作,让观众与读者辨识到爱情的性质。莎士比亚的爱情观念,完全摒弃了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冷面孔和修来世的虚谎痴梦;同时,也嘲笑了“柏拉图式”的爱情,即完全受理性支配的爱情,或者说没有欲念的爱情。在人文主义的光照下,人们从神学的“原罪”的阴霭中冲了出来,意识到爱是自然天性的标志和记号,是自我拥有的财富。莎士比亚主张人应当是自己的主宰力量,人的生活要由自己来安排,道路要由自己来选择,人的价值得到尊重。因此,他反对禁欲主义和出世思想,肯定人的情欲的合理性,崇尚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这在他的戏剧中都得到了体现。

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的许多观点都已超越了时代,具有了永恒的价值。他的爱情观的许多方面直至今天都有其现实意义。

注释:

①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第8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P339·

参考文献:

[1] 张琦·不能完成的颠覆———论莎士比亚女性主义研

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1,(4)·

[2] 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1995·

[3]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莎士比亚研究(创刊号)

[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索天章·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及其时代[M]·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第二篇:外国文学史论文

暨 南 大 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三分做作、七分奉承

——分析《伪君子》中答尔丢夫的形象

学 院: 文学院

学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 外国文学史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20XX年 12 月 15 日

三分做作、七分奉承

——分析《伪君子》中答尔丢夫的形象

【摘要】《伪君子》描写答尔丢夫在“三分做作、七分奉承”虔诚的伪装下骗取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巴黎富商奥尔恭,以至奥尔恭将答尔丢夫留在家,把他奉为良心的导师。在披着羊皮的外表下,一度为达到自己的私欲,答尔丢夫狮子大张口,为夺取财产他用自己最拿手的绝活──欺骗和伪装。他拿出世人最尊敬的东西来当美丽的外衣,并让奥尔恭言听计从;几乎把奥尔恭弄得家破人亡。此时,答尔丢夫暴露出伪君子,假虔徒的真面目。在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矛盾发展到自高点时,被国王的“明察秋毫”宣布了“骗子”的终结。最后皆大欢喜。

【关键词】奥尔恭;答尔丢夫;伪君子;欺骗;伦理道德

莫里哀原名让·巴卜梯斯特·波克兰。他是法国喜剧大师,古典主义文论巨匠。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在文学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对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许多学者和思想家极高的评价。

《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作家莫里哀最著名的喜剧之一。高超的写作技巧,崇高的美学价值,使得这出喜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这部莫里哀的代表作,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典范。

《伪君子》中答尔丢夫伪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险狠毒的。这个形象既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他的虚伪拖出了教会荒淫,他骗子精神是当时宗教的本质表露,暴露了宗教的社会危害性,显示出作品强烈的反宗教倾向。答尔丢夫的虚伪概括了人性中所不齿的恶行,揭露了道德的危害性。为什么《伪君子》能成为莫里哀的喜剧中的典范?为什么几百年来社会都在强调重视道德观?在21世界的今天,如何看待答尔丢夫的形象,进而从积极的层面深沉的理解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为现当代人们建设文明社会提供道德上的参阅。

一、“真小人,伪君子”衍生的伦理

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

答尔丢夫他利用了宗教伪善者的化身来骗取奥尔恭的信任,并居住在奥尔恭家。不但没有以思图报,还假装虔诚,骗取财产。在奥尔恭要赶走儿子,把财产继承权给他时,答儿丢夫的那一系列话语堪称经典:“可是,这件事关系着上帝的利益。他如果再回来,而我跟他再和好,人家必定要说是我在要手腕,说是我觉得自己有罪而对诬赖我的人假装出慈悲的热情,说是我心里怕他不得不敷衍他,这上帝会答应吗?”这句话很形象的反映出了答儿丢夫的虚伪,当然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那就是基督教的虚伪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假仁假义的话随处可见,官话,客套话,大多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这种道德的沦丧尽也道出无数恪守道德观的人内心的忿恨和心灵的心酸;就是在这种道德的沦丧中,他们开始呼吁道德的重现,尤其是那些达官贵族、上层社会人群重建道德。就也是因为这部作品在深层次上摔坏了贵族的利益,莫里哀的这部作品在法国公演时遭到百般的阻难。莫里哀在之后给国王的信中写道:“喜剧的责任既然是通过娱乐改正人的错误,我相信,我要把工作做好,最好就是以滑稽突梯的描画,攻击我的世纪的恶习”①。《伪君子》最初被禁演的主要罪名是所谓“亵渎宗教”。当时法国天主教会仍受制于罗马教皇,宗教势力十分强大。但是这背后所衍生出的伦理这之后得以重建天日,并在广大人群中得以衍生,得以广泛流传。这也就是为什么《伪君子》能够成为莫里哀喜剧中的典范。

二、伦理道德传承的接力棒

当一个社会的主流成为一种大众普遍现象时, 而这种普遍现象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衰败,那么这种普遍现象就会被另一种现象所取代。

答儿丢夫如此虚伪,可为什么还能在社会上生存呢?虽然答儿丢夫在最后被抓了,可是在当时的社会上必定还存在着千千万万的“答儿丢夫”。他们还是这样披着圣徒的外套在这个社会中横行霸道不知廉耻。也符合了当时高层贵族的“主流”,当虚伪成为社会的主流,当盲目成为大众的普遍现象,这样的社会问题也就不寒而栗了。那么又是为什么莫里哀的《伪君子》能够在很多年之后得以公演呢?并且一度让广大人们随之附和。这也就是因为这种虚伪、盲目的普遍现象只是暂时蒙蔽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灵。正如莫里哀后来在《伪君子》的《序言》中所说:“戏里那些人,有本事叫人明白:他们在法国,比起到目前为止我演过的任何人,势力全大” ②。但是他坚持“喜剧的责任”,在构思《伪君子》的时候,就有意针对“圣体会”虚伪的宗教道德、假仁假义的骗子行径,描绘出他们丑恶的嘴脸。当人们发现这种现象对于广大的普通人们造成更多无法估计的损坏时,人们的意识就会开始觉醒。这种觉醒将会冲击原有的制度。在这种冲击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必定会因此而得与衍生,也正是答尔丢夫的这种虚伪的处事之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成为伦理道德的接力棒。

三、以“恶”扬“善”,寻求精神家园

答尔丢夫他是一个贪欲之徒,他贪食、贪睡、贪财、还贪色。这样一个无所不为的人物形象似乎是坏到了几点。人们都几乎到要把他当成是邪恶之徒。把答尔丢夫的欺骗、伪装与贪欲结合在一起,他就成为了一切虚伪之大成者。“占人财产是替上帝增光;夺人妻女是要赞美上帝的光辉;动机纯洁上帝不会怪罪;一件坏事只有被人知道了才是坏事,一声不响所犯的过时不算过失”③ 。这些都是答尔丢夫的自画像。莫里哀则以此做为喜剧性的题材,又不失去笑声,且又达到喜剧性的效果。答尔丢夫一开口便体现其伪君子的本质,不让观众有一分一秒的犹疑,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在向观众体现一个恶人的形象。而这种做法正是喜剧所需要的特点。当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故事矛盾发展到最高点时,国王则以发现答尔丢夫是骗子,把他给“抓走”。结尾处非常仓促,突然之间剧情急转,给人柳暗花明的感觉。但是我们知道,在柳暗花明之前是经过了漫长的寻找努力的,以此题材来给宗教施加压力,同时也象征了王权的胜利。

在剧中,奥尔恭与答尔丢夫交往之后,思想也变得愚钝起来。“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答尔丢夫;把自己的儿子赶出家门,并剥夺儿子的继承权;把性命攸关的文件交给答尔丢夫保管等”不明智的做法导致了他后来的恐惧,而这正是莫里哀对宗教坏作用的嘲讽,抨击宗教。

作者莫里哀在这部《伪君子》中揭露了伪善者的真面目,试图为人类寻找一个永远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①《第一陈情表》,引自《莫里哀喜剧全集》第2卷,第261页。

②莫里哀:《〈达尔杜弗〉的序言》。《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4期。

③莫里哀:《伪君子》,赵少侯译,《外国剧作选》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