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国美术史全册 终极小抄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有色矿物质颜料进行描述,入窑烧制后呈现赭红、黑、白等色图案,与器物造型和谐统一,达到美化装饰的效果,这种陶器统称彩陶,以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为主要代表。

黑陶:是在陶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窑内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黑陶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其中以山东龙口文化出土的薄胎蛋壳黑陶杯以其别致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而著称。

拟形陶器:是指有动物和人物外形的陶制容器。雕刻与彩绘并用,五官位置均匀适当,也具有基本的体面区分和转折。有人头的拟形陶器比较多,其用途很可能与原始宗教有关。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青铜礼器:用于各种礼仪场合如祭祀和宴会等,它的主要功能则是用来体现奴隶主贵族的权势威严,并区分他们的尊卑等级以维护统治秩序。礼器又可分为炊煮器如鼎、鬲、等,食器如盂、豆等,酒器如觚、爵、斝、壶等,水器如盘、鉴等。 画像石、画像砖:是一种兼具了绘画、雕刻或浮雕等因素的艺术形式,比起绘制在粉壁上的壁画更能保存长久。所谓画像石,是在石块上雕刻画像而成:画像砖,是在泥坯上模印画像后烧成的砖块。它们用于墓室或祠堂等建筑的构件。

武氏祠画像石:是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即形象外型作平面的凸起,形状轮廓的内部则以阴线刻,形象外凹下部分,用尖刀凿成密密的平行条纹,这种技法,称之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画像严谨规整,画面一般不打注意纵深空间感的表现,物象多取近景平列,具有剪影式的效果,形成严谨古朴、简洁传神的艺术风格。

马踏飞燕:整个造型比例准确,劲健雄强,充满非凡的生命力。姿态作昂首嘶鸣、飞跃奔跑状,三足腾空,只有后足右蹄踏在一只飞鸟的背上,正在与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的诗句相吻合,显然奔马的驰跃已经超过了疾速的飞鸟。

疏体:疏体相对密体而言,指用笔疏略,不作细致刻画,以少胜多的一种画法,以张僧繇和吴道子为代表。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疏体”:“张、

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密体:指笔迹周密,描画细腻,不以疏略为要的一种画法,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

粉本:在勾好的底稿上依墨线密刺针孔,然后覆在纸或绢上,用粉扑打,再依旧粉痕的轮廓落墨。这是古代勾画稿子的一种方法。

昙曜五窟:指文成帝和平元年,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的五所,也就是今天的云冈石窟。规模宏大,设计独特。五个窟的主体造像象征五世帝王,宣扬“皇帝即是如来”的思想。主尊形体异常高大,给礼拜者以威严和压抑的感觉,是君权、神权集于一身的象征。雕像雄伟,面相方圆,鼻梁挺直,衣纹处理简介质朴,反映了西北凉州和中亚造像的影响。

吴带当风:吴道子,盛唐画家,也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他中年风格成熟,笔迹疏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衣褶圆转生动,如迎风飘举,有“吴带当风”之称。

吴家样:突出人物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刻画,还创作了流畅挺劲的线条 ,赋予线条更强的表现力 运动感和节奏感。人物衣褶圆转多变,飘然若举,人物形象更加飘逸生动。这种形象突破了北齐曹仲达以来的“曹家样”的影响而与之齐名,被宋代评论家概括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子,曹仲达,北齐画家,所画人物,衣服被处理得紧贴身躯,人体结构关系清晰可见,宛如刚从水中走出一般,即所谓“曹衣出水”。他按这种技法画的梵像被称为“曹衣出水” 周家样:周昉是盛唐时期的最负盛名的善画仕女题材的画家他创造的水月观音形象也象他笔下的仕女一样,不仅色彩柔丽,尽善尽美,而且妙相庄严,体态丰满有富贵气息,成为广为流传的佛画样式,被称为“周家样”。

经变:是“变相”的一种,都是佛像画术语》“变相”指用绘画或雕刻表现的佛经故事。故事内容分为三种:一是用绘画表现某佛教至尊及其侍从在所领区内的种种活动,称为“经变”。一是根据释迦摩尼传记,将佛一生的故事单独或一系列图绘出来,称为“佛传”一是将释迦牟尼降生净饭王家为太子以前的许多世的故事经典,绘成独幅或连环画,称为“本生”

昭陵六骏: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规模巨大,前有献陵,后又寝宫。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骑过的

战马,昭陵六骏分别以乖觉侍立、缓步徐行和奋勇奔驰等情态刻画,风姿各异,形象生动。昭陵六骏表现出纯熟的浮雕创作技巧,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是唐代陵墓雕刻的代表作。

唐三彩:在铅釉白色黏土胎的外表施以含有铁、铜、锰、钴等着色剂,使烧制出来的俑或者器具呈现绿、蓝、赭、黄等色中的一色或多色,颜色绚丽而丰富。 白描:指塑造形象不施颜色,完全以墨线勾勒的画法,多用于人物和花卉,也有动物画。白描源于古代的“白画”,魏晋时多用于粉本画样,经隋唐入宋后,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样式。白描主要用线条造型,所以线条挺劲,显示骨力是白描的基本要求。 界画:是指界笔、直尺为主要工具,以楼台、屋宇、宫殿等建筑物为主要题材的绘画。界画最早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在晋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亭台楼阁等建筑为主,以山师人物为衬托和点缀的绘画形式。在风俗画中也有体现,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青绿山水:是用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小青绿之分。大青绿以勾勒为主,少用皴笔,着色较重,富于装饰趣味;小青绿则以水墨淡彩为主,在此基础上略加石青、石绿。青绿山水以唐代展子虔为发端,因画风典雅细腻,表现真是严谨,备受宫廷贵族推崇。

大小李将军: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也都在宫廷任职,人称“大小李将军”。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展子虔的山水画艺术。李思训表现为细密风格,并开始在画面中寄寓情怀。现有《江帆楼阁图》传为李思训的作品,画巍峨山川、奔腾江流、岸边树林院落和路人上的悠闲行人,较为细腻工致。李昭道又受父亲影响又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他画《明皇幸蜀图》,画安史之乱,画面表现了骑从队伍行进崇山峻岭的情景,还特别安排和刻画了队伍突然转到平陆时,马儿的惊慌失措和皇帝的马看到小桥徘徊不前这些生动情节。

米氏云山:是指北宋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别开生面运用简笔淡墨,创造了墨晕为主的米点画法,表现南方特有的烟云迷茫的意趣,米芾受书法的影响,画法线条跌宕遒劲,米友仁画山水特点是“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这种墨点表现多雨多水气的山水画法,不重修饰,崇尚天真,充分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马一角,夏半边:山水画在南宋初期沿袭北宋时期中轴线构图,画面堆满了山,主峰在画面中央。后

来很多画家尝试局部取景,大胆剪裁,由中轴线而中分线,又由中分线而进为对角线。这种构图方法使画面出现更多空白,有利于衬托气氛,突出主题,也是使意境更加悠远。其中最突出的画家有马远和夏圭,他们的构图往往取山水的一角或一边,所以人们称他们为“马一角,夏半边”。

院体画:最初是指宫廷画院内供养的专职画家的作品,后来非画院画家的作品风格如果受宫廷画家影响也称为院体画。院体画一般格法严谨,崇尚写实,布局周到,笔墨工细,设色柔丽,多少有些工匠气息,与之相对的文人画则疏朗随意,不注重写实,讲求笔墨趣味和情感表现。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宋代文人士大夫把绘画进一步视为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都有精深的文化修养和书法造诣,强调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等要素。他们的绘画多为寄兴抒情之作,题材偏重墨竹、墨梅、山水树石及花卉,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反对过于拘泥于形似的描摹,力倡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清新的艺术风格。 浙派:明初的代表性画派,始于戴进,其山水画法取法南宋马远、夏圭一路,兼取北宋画法,笔下山水既有南宋的空灵诗意又有北宋的烟岚深重、层恋交错,比南宋景色丰富而较元人多生活实感,并且既法度谨严而又清新洒脱,既构图得当又气象恢弘,既笔墨劲挺又造型明快,形成独特的自家风貌,戴进在当时作为一名职业画家享有盛誉,在当时产生广泛的影响,拥有众多的最随者,如夏芷,李在、朱瑞等人。

江夏派:明代中国山水画流派之一,以吴伟为首。他山水技法也直接学南宋院体,他和戴进既是院体的代表画家,同事又因影响大,追随者众而被按其各自籍贯各成一派。吴伟山水画用笔较戴进更加随意,往往率性而为,画面干墨淋漓有霸悍之气。 吴门四家:又称“吴派”明代中晚期的代表画派。“四家”指明代的四大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他们都是精于诗、书、画的文人名士。都淡于仕途,优游林下,以诗书画自娱;他们都居住在远离京城的苏州,这里政治上相对自由,经济上繁荣富庶,又有文人集结,适合艺术创作。 南陈北崔:明末著名画家陈洪绶和崔子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追求夸张变形的艺术效果和古拙的审美趣味,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画史上称为“南陈北崔”陈洪绶清初出家为僧,绘画题材广泛,尤以人物画著称。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细劲圆转;

晚年人物造型夸张甚至变形,气质清逸高古;衣纹或细劲清圆或排叠洗练,设色古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装饰趣味。创世作品《归去来兮图》。崔子忠,山东莱阳人。作画师法周文矩,所画人物用线屈曲多姿,设色沉稳,画风高古。代表作《云中玉女图》。

波臣派:曾鲸,字波臣,善画人物肖像画,创墨骨画法,以淡漠勾勒五官轮廓,再以墨色干擦湿晕,多达数十层,然后着色。同时他还受西方绘画的影响,注重明暗凹凸,突出人物的立体感。此外他还重视人物精神气质的刻画,使人物形象形神兼备。 清四王:指清朝初期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源祁和王翚,王时敏是清朝初画坛领袖,王原祁是他的孙子,王鉴是他的同乡,王翚又是王鉴的学生。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其中王时敏与王原祁祖孙追随黄公望,更加注重笔墨风格,形成“娄东画派”,也称“太仓画派”。

常州画派:清初花鸟画家惲寿平放弃传统花卉以墨笔勾勒轮廓然后填色的画法,而创设没骨画法,以色彩直接渲染,电花以粉笔带脂,然后点染。惲寿平的花鸟还讲究写生,于绚烂中追求平淡天真。画风清新秀美,在清初花坛别开生面,独具一格,陆川甚广,学者众多,因惲寿平时常州人所以这一画派被称为“常州画派”又叫“南田画派” 四僧:清初“四僧”是指石涛、八大仙人、石溪、弘仁。四人都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明忘后出家为僧。四僧是属于文人画范畴,他们都受到徐渭的艺术风格影响,都在绘画中倾注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表现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创造了似又不似的艺术形象,既倾注了“尚意”又有法可依。他们个性鲜明、肆意豪放、不守绳墨的画风,突破了“四王”绘画的藩篱,振兴了当时的花坛,也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扬州八怪:清代活跃在扬州花坛上的一批画家,他们大都孤傲清高,行为狂放,个性很强。在创作上不收绳墨,离经叛道,有着很强的革新精神。这些画家总成为扬州画派,其中一些代表画家被称为“扬州八怪”,他们有相似的生活体验,大多出身知识阶层,有的终身不仕,有的经过科举从政,一度出任小管,却又先后被免职。他们生活清苦,深

知官场的腐败,藐视权贵,借助书画抒发内心。代表人物有:金农、黄慎、郑燮、李?、李方 、汪士慎、高翔和罗聘。

海派:上海经济发展快,成为东南地区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职业画家,一时画家云集流派纷呈。海派既保持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文人画传统,有注重吸收民间美术的特点,并从西画技巧中吸收营养,最终以大写意水墨技法,融汇金石艺术的雄强刚健和民间美术强烈鲜明的色彩,描绘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收到新兴市民阶层的喜爱。

海上三任:是指任熊、任熏、以及任颐。任熊以卖画为生,工任务、山水、花卉,尤以人物著称,技法全面。师法陈洪绶,笔力劲健,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代表作《高士专》任熏画风与任熊近似,而装饰趣味更强。他长于人物、花鸟,尤工花卉。代表作《天女散花图》

任颐成就最为突出,他长于默记,重视写生,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其人物画以肖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题材丰富,内容通俗,思想明确。画法上早年取法陈洪绶,后来吸收波臣派墨骨技法,代表作《苏武牧羊》。 岭南画派:以岭南特有景物为题材,主张“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弃够了法而用墨骨法,开创“撞水撞粉”法,使画面更为生动逼真;二依然注重骨法用笔和线条的表现力,在追求反传统效果的同时,依然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注重写生,尤其受到西洋印象派的影响,注重光与色的表现,画面赋色艳丽,对比强烈。岭南三杰是指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位画家最为活跃,成就也最大。 金陵八家:是指明末清初活动于南京一带的一些画家,包括龚贤、樊圻、高岑、吴宏、叶欣、谢荪等人。他们在创作审美观上有相同的方面。大都隐居不士,往来江淮一带,以书画卫生,以诗酒自娱。自结画社的则以社名称之。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出土的稀罕2帛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及其家属的墓冢。1号墓,墓主人是利仓的妻子辛追,随后发掘的2号、3号墓,墓主人分别是利仓及其儿子。在1号、3号墓的内棺盖上,均覆有“T”形旌幡帛画,全长约2米,构图大致相同,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阴间的景象。上段绘有日、月、龙及人面蛇身的神;中间绘墓主人出行、宴飨等人

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阴间之物。这样由下到上,寓意银魂升天。

两幅帛画在构图上均通过穿壁的蛟龙,将天上、人间与阴间相连;墓主人都处在画面中心的位置,旁边有跪迎和随从侍从,突出了其身份的高贵;墓主人皆侧面刻画,形貌皆备;画中奇禽异兽造型夸张而不失严谨,线条勾勒流畅而挺拔;平涂设色,局部施以渲染,颜色华丽厚重。两幅作品均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秦陵兵马俑的布局、功能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秦始皇陵坐落在陕西省临潼县,发现并挖掘了三座埋葬大型陶塑兵马俑的从脏坑,其中1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2、3号坑规模较小。 1号坑象征以战车和步兵混编的主体部队;2号坑为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3号坑是军事指挥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部队所需要的所有结构和装备,可以说是秦代禁卫兵的真实写照。坑里陶塑兵马俑真人事物大小,所造写实,布局严谨,排成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在现了秦军当年百万大军,横扫六国,军容整肃、勇猛攻战的宏伟气派。这在盛行“视死如生”思想的汉代,它们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性的只能陪葬,同时也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从艺术造型上看,秦俑的造型特点是:1、手法写实,造型严谨;2、人物塑造性格鲜明,形象生动;3、总体布局上,利用站立个体的大量重复,形成一种庞大的气势,营造出一种恢弘的军事氛围。

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的用途、内容和艺术手法是怎样的?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将军,建立不少功勋,英年早逝,汉武帝特地为他选了茂陵东面的墓址,并在墓冢周围放置纪念碑式的一组大型石刻,以表彰和纪念他的功勋。现在的霍去病墓石刻,以马踏匈奴为主,包括卧马、卧虎、石蛙、石鱼、野猪、石蟾等共14件,提名刻石2件,全部花岗岩雕成。在雕刻手法上,作者循石而刻,融合圆雕、浮雕和线刻等技法,不作细致刻画,又恰当表现对象特征,较多的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突出作品的整体感和和力度感,呈现出一种古拙朴厚的美学趣味,充分体现了汉代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特点,同时也是汉代石刻的杰出代表。 马踏匈奴雕像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马踏匈奴是置于霍去病墓冢前面的石刻,高1.68米,是霍去病墓群雕的主题部分。雕造了一匹其余昂扬、傲然挺立的战马将一匈奴踢翻在地,动弹不得,象征霍去病将军在抗击匈奴入侵战斗中所建立的奇功。马蹄下仰面朝天的失败者,手中尚握有弓箭,正在作垂死挣扎。整件作品轮廓简洁准确,马头到马背大起大落,马腹下凿空处理,加上马的体积占了整件作品的近三分之二,使马的形象十分浑厚有力。匈奴的面部造型更多的运用了线刻的技法,使形象相对弱化,加强了马的稳定与厚重,突出了主题。马踏匈奴时刻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石刻的标志性作品。 顾恺之在艺术史上有何贡献和影响?

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他诗、书、画皆精,善画肖像、历史道释人物、禽兽、山水等。为人极痴,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理论上,顾恺之的绘画非常重视“传神”注重对眼神的刻画,传神写照、以形写神。他提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尔,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技巧上,顾恺之绘画注重用线造型,其线条如春蚕吐丝,紧劲连绵,又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一样悠缓自然,大大发展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现在有三件作品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即《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其中所画人物皆雍容华贵,仕女仪态端庄,气息高古。

顾恺之还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他流传下来的画论著作有《画云台山记》和《论画》两篇。 南北朝时有哪些重要画家,各自的绘画有什么特点?

陆探微,刘宋时期的著名画家,擅画“一笔画”所画人物秀骨清像,极其传神。后人评价:“张得其肉,陆得其骨”。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代表画家,其绘画为“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风格。他吸收当时天竺晕染画风,使画面形象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形象,成为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被称为“张家样”。

曹仲达,北齐画家,所画人物,衣服被处理的紧贴身躯,人体结构关系清晰可见,宛如刚从水中走出一般,即所谓“曹衣出水”。他按这种技法画的梵像被称为“曹家样”。

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主要擅长人物画和表现贵族生活的风俗画。作品有《北齐校书图》。

谢赫的《画品》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影响?

谢赫是南齐时期的画家,但他的最大贡献是他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品》,这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和画家进行品评的著作。《画品》中提出绘画的社会功能是“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同时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分别品第高下。

其中还提出了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六法”,即:一 气韵生动;二 骨法用笔;三 应物象形;四 随类赋彩;五 经营位置;六 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是把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是对造型基础中形的要求;“随类赋彩”是对设色的要求;“经营位置”指构图;“传移模写”指临摹和复制。“六法”的提出,影响了千余年中国画的品评标准,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的总结,在绘画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唐代人物画的主要题材、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是什么?

唐代中国绘画走向成熟,尤其人物画获得重大的发展,多以宫廷、贵族、官宦、历史事件、宗教、仕女等为主要题材。

唐代主要人物画家有: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周昉等。

阎立本,是初唐非常受重视的宫廷画家,有着杰出的绘画技艺和才能。他工于写真,擅长故事画,作品多表现贵族生活和宫廷事件等,曾画有《秦府十八学士》、《步辇图》等。

尉迟乙僧,约与阎立本同时,与其父尉迟跋质那同属由山西入居长安的外族画家。他擅长画佛像和外国人物,画“外国鬼神,奇形异貌,中华罕继”。技法有与中原有所不同,“画外国菩萨,小则用笔紧劲,如曲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设色沉着,如堆起绢素。这种铁线描和侧重晕染的画法,是初唐花坛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风,为其后画家探索更为成熟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技巧创作了条件。

吴道子,盛唐画家,授以内教博士之职。也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吴道子的创作成就首先表现在宗教绘画上,绘制壁画三百余,内容涉及各类经变、文殊、佛陀、菩萨等,他有熟练的技巧,以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能在巨大的画幅中展现出独特的情景和氛围,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笔下的想象千变万化。+“吴

带当风”

张萱,盛唐时候的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画,尤善描写宫廷妇女被遗弃被冷落的寂寞之情。传世作品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皆为宋摹本。

周昉,继承并发展了张萱仕女题材,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开始效仿张萱画法,后来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画的人物想象色彩柔丽,衣裳劲简,菩萨端庄,并妙创水月之体。他画的仕女,多浓丽丰肥。有《明皇骑从图》、《杨妃出浴图》、《挥扇仕女图》等作品。 什么是减笔人物画?

是用笔简约而内涵丰富的作品,是笔墨技巧和造型能力极度纯熟后功到自然成的产物。减笔人物画源自宋代的梁楷。梁楷为南宋宫廷画师,画技超群,他人物、山水、花鸟皆能。既能画工细严谨的宫廷画,也擅长画洗练放达的减笔画。他的减笔画著名的《太白行吟诗图》,画面行笔流畅微妙,墨韵渲染神奇,不仅捕捉了浪漫诗人飞扬拨扈的神态,而且直取内心,以流畅的线条回互和墨晕堆垛的巧妙运用,使诗人气质在笔墨简呼之欲出。人物发髻描写与眼神的笔墨挥洒妙趣生辉,行吟的动态亦十分传神。笔墨的挥洒与长袍的吹拂都一一暗示了行进的方向。

什么是徐黄体异?

宋人谚语:“黄筌富贵,徐熙野逸”。指五代时期两位著名花鸟画家不同的创作风格。五代花鸟画充分发展,并形成黄筌为代表的“富贵”一派,和以徐熙为代表的“野逸”一派。

黄筌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西蜀宫廷画师,他的花鸟画用勾勒填彩法,细线勾勒,赋色柔丽,情态逼真。现有《写生珍禽图》可见他精湛的写实技巧和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

徐熙是南唐士大夫, 出身名族,性情旷达,终身不仕。他喜爱画平凡的花竹草虫禅蝶之类,每每细心观察,作画取其神态,注重落寞,略施颜色。他不拘精勾细描,务求生动有趣,以表达其文人情怀和审美意趣。突破了唐以来花鸟画细笔填色的格式,与黄筌为代表的工致富丽的宫廷画风有很大不同,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

谢赫的《画品》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谢赫是南齐时期的画家,但他的最大贡献是他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品》,这是古代第一部作品和画家

进行品评的著作。《画品》中提出了社会的功能是“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同时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分别品第高下。其中还提出了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六法”,即: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是把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作为艺术表现的高标准则;“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述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是对造型基础中形的要求;“随类赋彩”是对设色的要求;“经营位置”是指构图;“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和复制。

《唐朝名画录》内容和影响是怎样的?

为唐朝翰林学士朱景玄所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绘画断代史。书内按“神、妙、能、逸”四品记述了唐代共120人。《唐朝名画录》的体例和内容成为后世编写中国绘画史籍提供了参照。 唐代绘画史论的集大成者是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这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丰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张彦远出身世家,家富收藏,是晚唐时期重要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著有《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传世。《历代名画记》全书七卷,汇集自古代至唐三百七十余位画家的传记资料及作品著录,其中还有作者的观点和评价。全书内容包括:一、绘画史评述及理论认识;二、有关绘画资料、著录以及鉴赏和收藏;三、画家传记和作品。书中首先先阐明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又进一步阐述谢赫的“六法”,强调了“气韵”和“骨法”的关系;提出“笔不周二意周”等主张,并阐述顾、陆、张、吴等大家的画风特点,提出存在“疏体”和“密体”的观点等。 《历代名画记》在中国绘画史学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被推认为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经典文献。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特点? 顾闳中专画肖像画,《韩熙载夜宴图》表现南唐当朝大臣韩熙载放浪形骸的夜生活。韩熙载因为对政事不满,又长期郁郁不得志,索性逃避政治,沉迷声色。南唐后主李煜想任韩熙载为相,派顾闳中潜入韩府观察,回去后创作了这一画卷。画面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酬宾五个场景。画中人物不同的身姿容貌心理都刻画传神细腻;尤其是韩熙载身穿不同的服装出现在不同的场合,表情与神

态处理非常恰当;画中对床第、几案、杯盘等生活器具陈设的刻画也细腻逼真,整幅作品不仅表现了失意官僚的矛盾心理和腐朽生活,也对后人研究五代时期服饰、器具等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图像资料。 五代山水画“荆关董巨”的艺术特点?

五代开始山水画进入黄金时代,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合称“荆关董巨”。

荆浩对北方雄伟的自然山水有深刻的体会,善用“斧劈皴”表现北方山水石险峻峰利的质感。中锋鼎力的构图使山体几乎占满整个画幅。这也是山水画初期把主题置于正中央的惯用手法。《匡庐图》为荆浩的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画面巍峨高山顶天立地,云壑飞泉,长松挺拔;皴染手法运用流畅;空间层次分明,高远、平远、深远兼备;在技巧上较唐代有了很大提高。荆浩的山水画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

关仝师从荆浩,但笔法更为简练概括,峰峦气势更富于变化。擅画秋山、寒林

村居、野渡景象,画面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称为“关家山水”其传世画迹以《溪山待渡图》最为出名。画面主峰当中耸立,云雾缭绕,山中飞瀑披兮;山下有行人,充满诗情画意;渡口系一悠闲小舟,颇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此外画面上用了熟练的“雨点皴”,并杂有“卷云皴”。

董源被称为“董北苑”他因在江南为画师,所以主要表现江南风光,画面上江山萦回,往往有渔人张网或鼓乐迎娶的情节,风景刻画秀美,具有抒情气息。与北方荆浩、关仝所画雄伟山水、阳刚之美截然不同。《潇湘图》中所用点子皴,是董源最明显的技法特点,即用浓淡疏密的墨点作画,近看点画迷离,远看则物象毕露,恰当的表现了江南空气湿润。董源作画用笔草草,一片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巨然是南唐的大画家,是僧人,《秋山问道图》是巨然最有名的真迹,画面具有画史记载的巨然作品的明显特点;使用披麻皴,这种皴法在巨然画轴上十分显著,是南宋皴法的典型。和斧劈皴想对立,一刚一柔,表现南北方山石土质与石质的不同,再就是苔点。他使用“瓜子点”也是巨然画面特色。 “北宋四家”在山水画史上的成就是什么? 北宋四家:李成、范宽、郭熙、米芾。 李成擅长画寒林,善用淡漠晕染出丰富的层次和虚旷的空间,在表现“林木清旷,气韵萧深”的

意境方面无人可及。作品有《寒林平野图》和《读碑窠石图》。在平原空间中,他画长松挺立而空气清冷。在《读碑窠石图》中画的是一片冬季空旷的寒林中,两个人骑着驴子都在观看墓碑的情景。画面上荒荆满地,杂树丛生,枝干纠结,表现出强烈的荒凉悲仓,这种背景下将苍凉的感觉发挥到了极致,使寒林景象长生了按时效果,也使观者内心引起强烈的震撼。

范宽以《溪山行旅图》名闻天下。范宽初学荆浩李成后来领悟到“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师造化不如师心源”,最终创造了与李成迥然不同的山水风格。在《溪山行旅图》中,范宽不厌其烦的皴法,着力表现北方山川特有的阳刚之美和逼人气势,直把山的伟大庄严,描绘进每一块顽石中,是他笔下山水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郭熙作画取法李成,对自然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感受,能将山川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细致变化付诸笔端;他的画注意意境的表现,无论画高山峻岭还是平远小景,都取景富有新意。作品有《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关山春雪图》等。他善用卷云皴,并对树枝的画法也独具特色,叫做“蟹爪枝”。郭熙除了对山水的精心体会和出色技法外,还有卓著的画论《林泉高致》。

米芾北宋的大书画家,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大画家,与其子米友仁创造了山水风格被称为“米氏云山”。米芾的画法受其书法的影响,在的“珊瑚贴”珊瑚画法线条跌宕遒劲,分明是书法功夫。

南宋四家具有怎样的艺术面貌和艺术成就?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是南宋山水画坛的代表家。

李唐他跨越两宋,在北宋是宋徽宗画院的画家,靖康之变后逃亡江南,在南宋画院地位很高。被誉为“李唐可比李思训”《万壑松风图》为李唐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画面上所表现的铁铸山、白练云、流动泉、万壑松充满阳刚之美,依然是北方的山水精致。构图也是沿用北宋的宗峰鼎立,主峰置于画面的正中央,尤其出色的表现了山体的重量感。皴法用笔主要是小斧皴兼用雨点皴。他到南宋画院后,所画便是一派江南风光,虽画法仍用小斧皴,但是意境大变,已非范宽、关仝、荆浩之风。

刘松年工山水人物,皴法学李唐,但又变雄健为典雅,画风严谨,所画山水与人物往往占有同等地位,善画西湖风景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有表现西湖风景的《四景山水图》存世。

马远出身绘画世家,他的山水画,不仅把小斧劈皴发展陈成了大斧劈皴,盛行南宋山水画坛。而且他的构图章法也有巨大变革,就是由中轴线而中分线,又进而发展成为对角线。有人将马远的章法叫角隅法,也称为“马一角”

夏圭继马远之后出现,其绘画取景也是取其边角,被称为“夏半边”善用大斧劈皴和刚性的线条塑造坚硬的山石,用笔水分饱和所造成水墨淋漓之感为前代画家所不及;夏圭点景人物用减笔法,以少胜多,点戳成形,别有意趣。

元四家的艺术特点?

元四家是元代中晚期四位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文人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想接近的艺术观,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笔墨风格,具体来讲:

黄公望平生经历多坎坷挫折,云游于江浙地区,于当地社会名流文人雅士相往来。黄公望在所著《写山水诀》中声称:“画一窠一石”当一笔撇脱,有士人家风“他吸收荆浩、董源画法,山川浑厚,笔墨藏润,多用长线条,披麻皴。作品《富春山居图》草木华滋,意境优美,得富春山神韵。

吴镇则笔墨酣畅秀润,意境苍幽,格调清雅。多作渔夫图,每自题清新诗句于画上,抒发胸怀,寄托志趣,更使画面富有诗意。

倪瓒画境以古淡天真见长,用笔惜墨如金,以少胜多。善画一河两岸构图,近树陂陀,远山俯卧,中间大片汪洋,画中多不见人,意境清幽深远,荒寒萧索,令人顿生孤寂冷清之情。有《渔庄秋霁图》等作品,都是典型的倪氏风格。

王蒙画山水多体现隐居生活,笔下山体极尽迂回只能事,山势险峻,郁深苍秀,善用解索皴和牛毛皴,用墨厚重,构图繁密,与倪瓒的渴笔枯墨的空灵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作品有《夏日山居图》。

“吴门四家“有什么艺术特征?

吴门四家简称“吴派”,“四家”是指四大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他们都精于诗、书、画的文人名士;都淡于仕途,以诗书画自娱;在艺术上又都共同继承了元代尚意趣、精笔墨、重士气的绘画传统;其绘画作品普遍体现出宁静典雅的风格。

沈周被称为吴派的领袖,他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有生在书香门第,终身不仕。《庐山高图》是他画的给老师当礼物的,沈周作画有粗笔和细笔两种风格,以细笔最受珍视,称为细沈,此图正是他

细笔之作,画庐山高俊,瀑布风流,近处一人仰望,取“高山仰止”之意。构图、用笔仿王蒙,设色雅淡,意境苍幽宁静。其粗笔作品画风质朴豪放,气势雄强,构成浑厚沉郁,笔墨粗简遒劲的风貌。作品有《夜坐图》。

文征明诗文画皆精,他的山水画风格有两种,一种是工细的,多为浅绛青绿山水,娟秀清新,这类风格最能代表文征明的特点。作品有《江南春图》,画面体现的是倪瓒的词意,描绘江南妩媚的春色。此外文征明还有一类粗笔作品,用笔遒劲条畅。《古木寒泉图》。

唐寅,字伯虎,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诗、书、画皆有造诣,所画题材涉及人物、山水、花鸟、楼阁。人物画有工笔和写意两种,工笔画有《孟蜀宫妓图》用线细劲流畅,设色浓丽;写意仕女画《秋风执扇图》则以笔墨洒脱和顿挫的线条。他的山水画,宗法南宋院体,融入自己的文人情调,皴法细劲见雄强。

仇英以勤奋和天赋跻身文人画行列。他博览众长。其作品谨严而不失生动,用笔流畅而不是顿挫,画面精丽而不是妍雅,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风格。作品《秋江待渡图》。

白阳青藤?

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陈淳,被后人誉为“青藤白阳”。徐渭的水墨大写意,用笔狂放,墨法变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徐渭还擅长行草,运笔一如泼墨花卉,不拘绳墨,腾挪多姿,为明代书法注入了鲜活的气息。陈淳山水师法宋元,萧疏苍秀。与山水画相比,陈淳花鸟画的成就更高,他的没骨写意花鸟画,深具特色。在“吴门画派”兴复文人画的风潮影响下,随着思想家强调发挥主观能动的“心学”兴起,明代中期的绘画变得更有生气,在技法上也有许多突破,表现于花鸟画创作上,水墨写意的大家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号白阳山人的陈淳(1483年-1544年),及号青藤的徐渭,世称“青藤白阳”。

南北宗论?

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他将唐至元

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标准不一,对同属南宗的文人画家的评价亦有褒贬等等,反映了理论上的混乱。与董其昌同时的陈继儒、莫是龙、沈颢等人亦倡导或赞成南北宗论,他们彼此呼应,对明末及清代的绘画发展产生了影响。 吴昌硕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

吴昌硕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习篆刻和书法,后来工诗书画印,尤擅长写石鼓文。在篆刻方面,以其气魄雄厚,古朴跌宕。绘画最初从学于任颐,并得其赏识和提携。吴昌硕以大写意花卉著称,所作花卉,笔墨苍老,墨色出神入化,赋色大胆强烈、对比鲜明而不乏浑厚古拙,他继承了徐渭 、八大仙人、石涛、扬州八怪以来的大写意花鸟画传统,又将书法、篆刻趣味融入绘画,使诗、书、画、印和谐共存,相得益彰,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将文人画的微妙境界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传世作品极多,代表作有《三千年结实图》轴、《墨荷图》轴。其次在人物画和山水画方面,也富有金石情调和浑朴气象,代表作有《罗汉像》、《近水茅草堂图》等。

黄宾虹的山水画有何特点?

黄宾虹是近代成就最为突出的山水画家,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独创风格三个阶段。他学识渊博,对中国画论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在反复临摹古人的过程中研习古代传统,深入研究中国画笔墨技法,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五笔七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笔墨理论。在此外他游遍名山山川,搜遍奇峰打草稿,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画稿和速写。有了高度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掌握和发展了传统笔墨技法,又有大量的写生和实际生活的观察和切身感受的积累,黄宾虹创造了独有的风格浑厚华滋,“黑、密、厚、重”的特点尤为突出。其意境清远而深邃,大气磅礴,令观者动容。由这样一种郁勃的意象和高华的气格当中,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强大张力。

潘天寿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潘天寿修养全面,诗、书、画、印、论皆有建树,画品、文品都非常高。其绘画受马远、夏圭、戴进、沈周、石涛、八大、吴昌硕等影响吸收中家之长,尤以花鸟画成就最高。其绘画作品首要的特点是构

图新奇壮阔,其取景的方法和角度也与众不同。他笔墨功底深厚,运笔果断而精炼,追求骨法用笔的古拙劲健、强悍而有控制。善于用墨,泼墨的元气淋漓、苍茫厚重和浓墨与焦墨兼用导致的枯湿浓淡,变化无穷,渲染奇胜。又将金石篆刻之趣入画,多方起落,繁密疏旷,气势豪放昂扬而又敬慕严肃,体现出画家深厚的传统修养和独特创造力的完美结合,反映出近代文人志士昂扬奋进的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著作有《雁荡山花》、《铁石帆运图》等。 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徐悲鸿的艺术风格融汇中西、博大精深,他的油画作品《田横五百士》、《傒我后》等,以不让西方的精湛技巧和逸气逼人的中国气派奠定了中国油画的基石。画面既有中国画特有的虚实变化,同时以微妙的冷色轮廓线传达出空气感,形成独立的形式美感,表现出画家愤世嫉俗、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他强调写实,认为素描写生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指出艺术家应该与科学家一样有求真精神,以素描为基础来研究艺术。他的国画作品引入人体创作,大大加强了人物想象的力度,画面以灵活多变的线条与虚和曼妙的渲染完美结合,使中国画对于体积、空间的表现力空前丰富。《泰戈尔像》

《巴人汲水》等作品运笔出神入化。

徐悲鸿的动画画驰名中外,他运用熟练的解剖透视和非凡的记忆力。尤其善画奔马。所绘马的形象精神昂扬、凌空奔驰,被誉为“一洗万古凡马空”,同时作为中国绘画的象征,出现在世界各地,代表着中国艺术的高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