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书信写法

目录

一、提称语

二、启辞

三、正文

四、结语

五、祝辞

六、署名

七、附候语及补述语

1、提称语

1.1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点击此处查看“汉语称谓表”。)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再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语常常被省略。省略提称语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1.2

Table 1.1 书信中请察阅敬语

文言文书信写法

1

文言文书信写法

文言文书信写法

1.3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2

文言文书信写法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2、启辞

2.1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

2.2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2.3

第一类,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Table 2.1 传统启事用语

文言文书信写法

3

详细说明如下: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4

第二类,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4

文言文书信写法

Table 2.2 传统寒暄用语

文言文书信写法

5

3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6

文言文书信写法

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4 结语

4.1

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恕不详叙,望早日面谈”等等。

结尾应酬语的写作原则与开头应酬语同,须从正文内容引出,要简捷自然,不落俗套。一般来讲,从书信中心内容自然引出的结尾应酬语就比较活泼和谐。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我国传统的信函书札中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很多,并且人们还在根据书信内容的需要不断创新。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4.2

结语分类总结。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7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盼慨允。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4.3

Table 4.1 传统结尾应酬用语

文言文书信写法

8

文言文书信写法

5 祝辞

5.1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Table 5.1 传统请安用语

9

文言文书信写法

5.2

常见祝辞分类总结。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

专此,致 专此,祝 专此即请 专此布达,即颂 专此奉复,并祝(复信用) 一般书信,用于平辈、友朋之间:

即颂 即请 顺效 顺祝

或为:

此候 此请 顺致 顺颂 即候

或为:

祝颂请 问致候

10

文言文书信写法

对尊长,可选用:

恭叩 恭淆 恭颂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请 敬颂

平辈间,为强调敬意,也可用:

恭颂 恭请 恭候

为强调郑重其事:

谨祝 谨贺

对晚辈:

此询 顺祝 即问 祝(你)愿(你)盼 望

对祖父,颂祝;

起居永福

对父母辈,颂祝:

金安 福安

对尊长:

康安 钧安 崇安 履福 颐安

对女长辈: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辈友朋间,可按四时颂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馁

逢年尾岁首,可贺:

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 岁祺 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 常时可颂:

近祺 日祉 时吉 时绥 起居安吉 行止佳胜 工作顺利 台安 大安 当日可达之信,颂: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对女性可颂:

淑安 妆安 阃安

对未婚女子,颂:

闺安

11

对父母健在而承欢膝下的平辈,可颂:

侍安 侍祉

对晚辈后生,祝愿:

学业锐进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进步 侍棋 课祉 祝收信人全家:

阔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妇:

双安 俪安 俪祉

贺有喜庆事者,道:

喜安 庆祺

贺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贺生子者:

麟安

对家居者,颂:

潭安 潭祺 潭祉

对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风顺 旅居康乐

唁丧,请候:

礼安 孝履

问病,祝颂:

早日康复 痊安

对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祷:

否极泰来

对知识界,可泛颂: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对编辑:

编祺 编安

12

对写作者:

著祺 撰安 笔健

对教师:

教祺 教安 诲安

对军界:

勋扯 戎安

对政界

政安 勋安 升安 公祺 钧祺 崇祺

对工商实业界:

筹祉 财安 吉利 赢祺 盈祺 发祺 运祉 事业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顺 万事顺

遂 百事称心 诸事如意 盛利久发 财源茂盛 日进斗金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视辞一项便可省去。还有,信一开头就称“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写祝好之类,便显得累赘了,应注意避免。

6 署名

6.1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6.2

自称,是对受信人的自称,如给祖父母写信时自称“孙”(或“孙女”),给老师写信时自称“学生”,给哥哥写信时自称“小弟”(或“小妹”)等等。一封信中的自称与开头所书受信人的称谓是相呼应的,它们之间反映着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反映特殊的感情或自谦。

书信中署名的一般运用规律如下:

1. 直系尊亲给子孙写信时不署名,只写“祖父示”、“父(母)字”即可;

2. 给家族中或其他关系中特别亲近的人写信时署名但不写姓,只写名或字,如“男伟”、“女儿迎峰”、“挚友洪东”、“愚兄晓林”等;

3. 其余关系用全姓名,如“学生林涛”、“同学赵白帆”等。

6.3

13

关于礼告敬辞,如“学生赵白帆敬启”、“男伟叩”、“鲁迅启上”等,这些便是自称、署名、礼告敬辞三者联用的形式,其中的“敬启”、“叩”、“启上”等,即所谓礼告敬辞,也叫做“末启辞”。

礼告敬辞的使用应切合写信人与受信人之间的关系。

时间是书信写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按常规,都把写信的时间写在最后,在礼告敬辞之下;如果省略掉礼告敬辞,则时间便写在署名之下。

Table 6.1 传统礼告用语

文言文书信写法

6.4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常用启禀词如下:

对尊长:

叩 叩上 叩禀 敬禀

对平辈:

上 敬上 谨启 鞠启 顿首 亲笔 手肃

对晚辈:

字 示 白 谕 手白 手谕

6.5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7 附候语及补述语

7.1

附候语是附带问候的辞令。给亲朋写信时,如果与受信人的家人或身边朋友、同事也有交情(如“请向某某致意”,“请在某某前问安”),或者写信人的家人及身边朋友、同事也认识受信人,往往在信中附带致以问候,表示思念及之情(如“某人嘱笔问候”)。所以,附后语通常有两种情况:

14

1.写信人附带问候受信人身边的亲友

例如:

①令尊前乞代请安(附带问候受信人的父母)

②令兄处乞代候(附带问候受信人的兄长)

2.写信人代自己身边亲友问候受信人

例如:

①广平及海婴随叩(附带代妻儿行礼问候)

②家父嘱笔问候(附带代父亲问候)

附候语的写作应特别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称谓的恰当,二是另行写起,三是力求简练。

7.2

补述语,即信写毕之后又要补充说明的话语。补述语一般用“又及:”、“又启:”加以提示。补述语不宜过长。 Table 7.1 传统信札附带问候用语

文言文书信写法

15

 

第二篇:×××小学全省书信文化大赛发言

拓展育人载体 弘扬书信文化

——在省少工委四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省少先队

辅导员培训班上的发言

×××小学少先大队

×××小学是×××县唯一一所城镇小学,现有72名教师,31个教学班,1562名学生。书信文化活动开展几年来,我校充分发挥传统书信的特殊魅力,以培养少先队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爱社会的优秀品德,提高书信写作能力和社会洞察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将“书信大赛”活动贯穿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精心组织,广泛参与,参赛率连续七年保持在了95%以上,20xx年第七届全省书信大赛中三年级以上学生参赛率更是达到了100%。现将我校开展书信文化大赛活动的几点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广泛营造活动氛围

一是深入宣传发动。采取刷写标语、悬挂横幅、办黑板报、开设“校园之声”广播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通过召开中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座谈会,精心研讨确定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活动方案和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要求,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形成学校、少先队、班级及师生、家长参与书信大赛活动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

二是明确责任促动。建立了校长牵头总抓、政教主任督促、大队辅导员主抓、中队辅导员具体组织实施的“书信大赛”活动机制。学校把书信大赛作为检验和衡量各班级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水平的

重要指标,与各中队辅导员老师签订书信大赛目标责任制,将活动任务层层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个辅导员、每个中队,力求实现“有写作能力特别是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参赛”的目标。

三是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了解书信文化、掌握书信写作知识是开展书信文化大赛的前提和目标所在。结合书信大赛,各班级和辅导员老师通过上书信写作课、举办书信文化讲座,积极向学生宣传每届书信大赛的活动主题和写作重点,讲授传统书信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书信写作知识。各班级、中队还相继成立了书信写作兴趣小组,每周利用1小时的时间坚持开展书信写作交流活动。各辅导员定期到各中队进行书信写作辅导,指导各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特别是20xx年,学校少先大队部还邀请报社资深记者对学校“校园小记者团”学生进行了新闻写作、书信写作等方面的培训,有效地确保了参赛作品的质量。

二、积极搭建活动平台

为推动书信文化大赛的深入开展,各班级、中队结合队员年龄、心理特点自主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书信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以活动促比赛,以活动求实效。

一是以节日为契机,借书信传情。充分利用重要节庆、纪念日来开展书信文化活动。如:在学雷锋的日子里,以“我身边的雷锋”为主题给班级和团队组织写信;母亲节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给家长写信;教师节以“老师,您辛苦了”为主题给老师写信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有效的加强了学生爱生活、爱亲人、爱朋友的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理解他人的良好思想品质。

二是以时事为线索,借书信感悟。学校少先大队部组织辅导员及时捕捉时事信息并通过校园网传递给学生,积极为学生参赛创造

条件。特别是各中队通过搜集、组织学生观看“北京申奥”、“雅典奥运”、神舟五号、六号发射专题教育片,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祖国的强大、时代的变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一方面自发组织开展了以“给刘翔哥哥的一封信”、“给航天英雄的一封信”为主题的书信写作活动。在组织参加第六届书信文化大赛活动时,各中队利用队会、队刊、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奥运知识,帮助队员了解奥运,引导队员通过书信体验奥运精神,关心奥运、支持奥运。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活动中,一些低年级的同学还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心声。通过此次活动,广大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祖国变迁,进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以实践为载体,借书信明理。结合历届书信大赛,学校大队部还先后组织开展了争做“校园清洁使、县城美容师”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体验清洁工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在接触社会和参与公益事业中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理想,在亲身经历中获得真实感受;开展了城乡队员“手拉手”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农村生活,以书信形式加强与农村孩子的交流、沟通,教育队员常怀感恩之心,树立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开展了“我对家乡知多少”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以“我自豪,我是××人”为主题向××以外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知名人士写信,重点介绍临泽的旅游名胜、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城乡新貌和好人好事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书信文化大赛有机地融入体验教育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丰富了生活素养,而且启迪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扩大了写作领域。

三、建立健全活动机制

为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全国、全省表彰奖励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表彰奖励面,制定了积极有效的表彰激励机制。一是学校设立了书信大赛专门奖项,将全校活动表彰奖励面扩大到了20%。二是在校刊《启明星》中开辟书信大赛专栏,刊登优秀书信作品、作者及优秀辅导员教师名单,扩大了书信大赛的活动影响。三是利用“校园之声”广播、主题队日(班会),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展评,激励队员积极参与。四是建立争章定级制度。坚持书信大赛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在保留原有基础章之外,以书信大赛为牵动,引入特色章,制定相应的争章手册,充分发挥雏鹰奖章的激励作用。

书信文化大赛活动开展几年来,我校先后已有200多名学生获“书信大赛”不同层次的奖项,100多件书信作品先后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书信大赛活动的开展,开拓了学生视野,促进了情感交流,丰富了德育活动载体,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为学校注入了真诚友善之风,为家庭倾入了理解宽容之意,为社会奏响了文明和谐之音,架起了家庭、社会、学校沟通的桥梁,撑起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晴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