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提问策略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侃侃而谈的律师,富有激情的主持,他们精彩的表现本质上是因为在他们的言语中有高效的提问机制。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高效的结果,例如我们的考试,实质上就是一组提问,但考试本身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一种评价。作为教师,仅知道要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而不考虑如何有效提问,显然会使课堂教学僵化和低效。

  (一)提问的意义

  提问本身不是目的,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然为教学目标服务。①提问能帮助教师正确评价学生,了解学生对所学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已经学会了指定的任务;②提问能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精神,积极应用思维的技能去解决问题;③提问能保持教师的注意力,只通过讲授的方式去进行一堂课的教学,很容易产生的后果就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去重组教材和设计提问,常常假设学生能及时理解,很少有机会获知学生的错误认识;④提问能使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提供即时的反馈,即教师依赖提问使学生理解问题及相关的所有要素,同时利用学生的答案设计新的问题,使学生趋向于真正的理解。

  高效的提问要求学生在每个问题上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教师以各种不同的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二)高效的提问机制

  1.前面已经提到,优化的课堂具有“开放”的特征。当然,课堂上的提问也应该是开放的。这里的“开放”并不是指随意提一些问题,而是要求问题本身和问题的措辞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做更多的脑力活动。教师的注意力应多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所反映的思维过程,而非问题的答案。如果提问的答案仅仅用“是”或“否”就可以表达,那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完全不动脑筋。在这一点意义上,我们的提问问题要注意两个条件:①范围问题的范围有关问题的可能答案的宽阔度,刚一起步的问题给予宽广的范围。如对函数的定义的认识,可以问“你是如何理解定义的?”或“你觉得定义强调了哪些条件?”而不是问“你怎样理解‘A集合中每一个元素’与‘B集合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这两个条件的?”学生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其答案有助于表明他们在理解问题上的智力水平如何。如果一开始教师的提问范围较窄,这也许能更快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师期望的智力活动,但其后果是它们经常使教师忽视学生现有的水平。②目的性提问本身是教师期望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得什么,尽管问题是开放的,也希望学生的回答具备“具体、正确和完整”的特质。有时教师的提问不能诱使学生寻求到答案,或学生的回答离教师期望太远,教师应要求学生回答得更完整或更合理,回到有效的提问过程中来。在处理用解析式变换求函数的值域的问题时,教师希望学生用方程思想看待函数解析式,但学生往往难于作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把方程与函数的联系作一点解释。

  提问的一方面是教师想引导学生做出特别的反应、回答或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师不想牵着学生走,以致使学生失去大量进行思考的机会。由于所有的问题在本质上都有指向性,再开放的问题都不例外,故在高效的提问中,教师应寻求开放式问题与详细的、理由充足的回答之间的平衡。

  2.用提问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问题的类型和提问的顺序成为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布鲁纳的认知规律,知识的掌握包括①辨别发现;②比较联系;③解释综合;④应用实践;⑤整合小结(评价)这五个过程,这也是学生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第一步要求训练学生寻找重要的相关性信息,挖掘知识内涵,要避免叫学生注意细节和关注概念词汇本身;第二步是让学生建立各信息要素之间的联系,理解它们在同一个内容主体中互相联系的不同方式,应注意避免主动替学生解决;第三步是通过对知识的各组成部分的分析,懂得怎样将它们合成,不要急于提示学习内容的结果,必须保持范围的全开放性;第四步则相反,使学生在看到问题的全貌情况下,再进行拆分。前四步中的提问必须确保诱发学生产生的智力活动是正在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所要求的,即要限制提“综合先前知识”和“与其他章节相联系”的问题。由于教师会自觉地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所以提问就可能经常超越即时内容的限制。如果学生偶然独立地建立了一个跨章节或学科的联系,却不应打击这种思维,而应该让他保留那些思想,因为没有人能够“关闭”旧知识。不受内容限制的问题能够也应该由教师来问,但关键在于什么时候问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这是一个过程和时间问题。第五步的提问的综合质量或层次就应该最高了,甚至不再受内容的限制,以期完成新学知识的建构,新旧知识的整合。

  3.对提问本身的要求①提问题时态度应当积极或中立,应避免提问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学生,包括语气、表情、甚至内容本身,它们会降低学生回答的渴望。如“难道我们以前没有讲过吗?”、“你怎么会得出那个答案?”②不要让学生逃避提问,要让学生明白说“我不知道”是不可接受的,不能作为不参与课堂和不努力学习的借口。学生一无所知的情况是很少的,多数情形是学生不完全理解问题,或不能全部正确回答,甚至有时是不愿意回答,这些都是不主动进行思维活动;③不使用鼓励尝试的问题。一是课堂中的尝试学习,会使成绩差的学生的“缺乏计划、无组织、没有因果逻辑感和学习中的马马虎虎的态度”的特点得到了强化;二是课堂时间有限,而尝试学习是一个较大的学习过程,容易教学重点淡化,目标模糊。尽管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过程性目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体验,但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课堂尝试的学习过程只会使学生对问题悬而不决,降低教学效率。

 

第二篇: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摘要】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对数学知识的建构、是学生亲自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高中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讨论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展开探究式教学。(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2)搭建认知脚手架,促进问题解决; (3)关注学科整合,培育探究精神

【关键词】探究;问题;能力;课堂教学实践

discusses in 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shallowly the inquisition type teaching 

zhang hong

【abstract】mathematics study's essence is to mathematic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s the student becomes the actual proble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carries on explains and applies, is abstractly

personally student's power of thought that the emotion manner and the values and so on obtains variously the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high school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curriculum should make every effort through each different form independent study, inquisition, lets the student experience mathematics discovery and the creation course, develops their innovative ideology. how doe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 from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practice launches the inquisition type teaching in 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1) establishment question situation, raises the question consciousness;

(2) build cognition scaffold, promotion question solution; (3) attention discipline conformity, the cultivation inquires into the spirit 

【key words】inquisition; question; ability; classroom instruction practice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探究式学习。本文主要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讨论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展开探究式教学。

1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在数学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的转化为数学问题情境。但,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起学生有效学习的心向的。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从数学与社会的结合点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也可以利用数学的认知矛盾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还可以将教材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中的先定理后应用的实际问题,调换为从应用题开始的问题情境创设,以突出“问题解决---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等等。总之, 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探究心向,使问题呈现巧而生趣,准而能思,找准创新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

例如:

容易知道,正弦函数y=sinx是奇函数,正弦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即原点是正弦函数的对称中心.除原点外,正弦曲线还有其他对称中心吗?如果有,对称中心的坐标是什么?另外,正弦曲线是轴对称图形吗? 

如果是,对称轴的方程是什么? 

你能用已经学过的正弦函数性质解释上述现象吗?  对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讨论上述同样的问题.  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正弦曲线的图象特征的探究,观察发现正弦函数除原点外,还有其他对称中心,由 

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可知,其对称中心的坐标为

(kπ,0),k∈z同时也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方程为 

x=kπ+π/2,k∈z. 

由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和周期性,余弦曲线的对称中心坐标为(π/2+kπ,0)k∈z,对称轴的方程是

x=kπ,k∈z;正切函数的对称中心为(kπ/2],0)k∈z,正切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曲线不是轴对称图形.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作问题探究,进一步概括出如下结论: 

(1)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对称中心都是曲线与x轴的交点,即平衡点:其对称轴都正好是使正弦或余弦函数值取到最大(小)值. 

(2)正切曲线的对称中心包括曲线与x轴的交点,还包括一些其他在x轴上的点. 

这样对于研究函数y=asin(ωx+φ)+b、

y=acos(ωx+φ)+b的对称性就比较有益.最后归纳发现研究三角函数的对称性的基本思路是: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周期性来研究其对称性. 

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通过情境的探索, 不断产生新问题; 已解决的问题又成为提出新问题的情境,(当然在探究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也很自然想到了利用三角形面积为工具,利用平面向量为工具来证明) 从而引发在深一层次上去提出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问题解决。

2 搭建认知脚手架,促进问题解决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认知脚手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脚手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探究新问题需要知识的固着点,问题本身与固着点的“潜在距离”愈远,一般说来探究的难度就愈高。由此可见,知识、经验是探究能力的基础,不能离开一定的知识、经验的丰富度去强调探究能力。“脚手架”的设计和给出的关键是要把握探究的新问题与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之间的距离“度

例如:

在函数的单调性的“探究”问题. 

画出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 

(1)这个函数的定义域i是什么? 

(2)它在定义域i上的单调性是怎样的?证明你的结论. 

学生按步完成这个探究,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写出它的定义域,说出它的单调性,并用定义加 

以证明.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并及时作出概括和评价,共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同归纳出探究过程的四个部分,即画图象、写出定义域、判断单调性、证结论,强调整个过程的难点重点即在单调性证明中要注意到分式问题变形方法,一般是通分,对作差比较中的代数式的符号都要作出说明,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时其不等式方向要改变等. 

设问1:你能说函数y=1/x是减函数吗? 

强调指出函数的单调性的本质及其单调区间不能求并的根据. 

设问2:函数y=k/x(k>0)具有怎样的单调性?  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板作出函数的图象,改变参数k(k>0)使图象呈现出优美的动态曲线,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再用定义加以证明. 

设问3:那反比例函数y=k/x(k≠0)的单调性呢?  提示学生注意对系数k>0和k0和t<0分类完成.  教师通过“弱化”的问题1和问题2将问题转化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方程段(下一个) 部分 1由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解决了问题2,就说明学生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3,学生解决了问题3,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4,这个案例的设计体现教师搭“脚手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架”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坚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 ,诱导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结论, 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

3 关注学科整合,培育探究精神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两者的整合不但有利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而且有利培育学生求知、求实、进取的探究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学实验室”.对某一数学问题或现象,主动探索,通过实验研究构建新知识。函数是中学阶段重要部分,其抽象的概念与性质比较难理解,特别是有关图像的初等变换问题。例如:在教高一三角函数部分内容的知识时,发现学生对平移变换、翻折变换等知识点难以理解,只会死记硬背。通过手动描点画图来研究,很费时,并且影响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进行观察、对比与思考,很难找出数形两种表达式之间的联系,于是决定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

例如:

问题1: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之间关系如何?

问题2:a.b及绝对值对图像有什么影响?试用计算机探究。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将具体化,让学生取一定数量、不同情况的函数图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尝试。如取,等,让学生自己用计算机大量作图探究在同一坐标系中依次作出与;与;与;与;与;与的图像。这里强调要有规律地选取函数,不要盲目随意画图。

学生多次尝试后有了感性认识.再分组讨论、分析,提出假设(猜想规律),让学生用熟悉的函数实证。然后小组交流,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得出规律,解答问题。再顺势让学生思考:

问题3:与、、的图像关系。最后让学生对研究过程反思:刚才是如何研究的?对我们解数学问题有哪些启发?结论是否还可以引申推广?是否还可以验证其他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如互为反函数图像之间关系等)?通过反思,学生认识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数学问题方便简洁、效果好。

问题4:研究函数与、、的图像之间的关系(对称变换问题)。(课后思考题)

从学生作业反映出出来他们已有效地掌握这种探究方法,而且掌握了函数图像的变换问题;学生经历了数学的构建过程和数学经验的积累过程,更深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学习数学的成功经验。

4 建议与反思

探究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