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fanwen118.com时间:2023.5.22
机械制图-剖视图的画法
一、 剖视图的概念
假想的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
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国家标准要求尽量避免使用虚线表达机件的轮廓及棱线,采用剖视的目的,就可使机件上一
些原来看不见的结构变为可见,用实线表示,这样看起来就比较清晰可见。
二 剖视图的配置
各种视图的配置形式同样适用于剖视图
根据剖视的目的和国标中的有关规定剖视图的画法要点如下:
1 剖切位置及剖切面的确定
根据机件的特点,剖切面可以是曲面,但一般为平面,表示机件内部的结构剖视,剖切平面的
位置应通过内部结构的对称面或轴线。
2 剖视图的画法
1)剖切符号:用粗短画(线宽1~1.5d)表示,用以指示剖切面的位置,并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
2)剖视图:“假想”剖开投影后,所有可见的线均画出,不能遗漏。
3)剖面符号:剖切平面与机件的接触部分(断面)画剖面线,剖面线应以适当角度的细实线绘制,
最好为45°斜线,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中剖面线方向与间距必须一致
4)剖视图的配置与标注.剖视图名称用”X-X“表示。
三、剖视图的种类
按剖切的范围,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视图。
1、全剖视图
(1) 概念: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2) 应用:表达内形比较复杂、外形比较简单或外形已在其他视图上表达清楚的零件。
例:全剖视图的作法:(如下图)
(3)注意:因剖视图已表达清楚机件的内部结构,其它视图不必画出虚线。
2、半剖视图
(1)概念:当零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到的图形,可以对
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
(2)应用:由于半剖视图既充分的表达了机件的内部形状,又保留了机件的外部形状,所以常采用它来表达内外部形状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件。当机件的形状接近于对称,且不对称的部分已另有图
形表达清楚时,也可以画成半剖视图。
(3)注意:
a、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应是对称中心线(细点画线),而不应画成粗实线,也不应与轮廓线
重合;
b、机件的内部形状在半剖视图中以表达清楚,在另一半视图上就不必再画出虚线,但对于
孔或槽等,应画出中心线的位置。
3、局部剖视图
(1)概念:用剖切平面局部的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
例:局部剖视图的作法:(如下图)
(2)注意:
a、已表达清楚的结构形状虚线不再画出。
b、局部剖视图用波浪线分界,波浪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能超出实体轮廓线,也不能画在机件
的中空处。
c、波浪线不应轮廓的延长线上,也不用轮廓线代替,或与图样上其它图线重合。
四、剖切面的种类
由于机件内部结构形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常需选用不同数量和位置的剖切面来剖开机件,才
能把机件的内部形状表达清楚。
1、 单一剖切面
(1)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如全剖、半剖、局部剖等。
(2)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即斜剖
2、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1)必须有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在起讫和转折处注写字母。
(2)剖切平面是假想的,不应画出剖切平面转折处的投影。
(3)剖视图中不应出现不完整结构要素。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1)先假想按剖切位置剖开物体。
(2)再将被剖切面剖开的结构及其有关部分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再进行投影。
对高职《机械制图》科研与实训相结合的探究
【摘 要】将机械制图中实训过程作为一个项目与科研相结合,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对制图的兴趣,而且启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带动学生成为动手和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起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机械制图实训;科研;创新能力
《机械制图》是高职机电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研究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规律与方法的学科,是人们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的工具,是现代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文件,被称为“工程界语言”。 机械制图中包括了材料、加工、表达方法、尺寸标注、基准选用、技术要求、标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大学学习期间接触机械知识、接受工程训练的第一门实训课程。将机械制图实训过程与科研相结合,探索科研训练引入教学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制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促教学,两者相结合,使教学得以成功和完整的实现。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职能的一种永恒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科研所获得新知识的剧增,推动了教学加速改革,教学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带动推进了教学的改革。科研是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学的一个源头。如何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充分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优化选择制图教材和参考书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生产产品为载体,以应用为目的,本课程不仅具有识图、绘图训练的系统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技能训练来分析零件的构造,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熟练使用测量工具,采取合适的测量方法量取所需数据,分解任务,有计划步骤地完成测绘全过程;进行正确的尺寸基准选择,尺寸、形位公差和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的标注;具有对数据的处理和查阅国家标准、机械手册等能力,能用手工绘制草图和用计算机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等。另外零部件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改进更新,所以,总使用以往的课程教材,一些知识就得不到更新,以往的产品也许就有可能淘汰,只有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选用企业的真实产品,成为最新学习技能和工作技能相适应的途径。
二、将科研引入教学,精心设计实训环节
在制图实训环节上,做到精心教学设计,做到师生互动。对专业课教学,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对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合理化改革和精要化的设计,进行同类合并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内容,增加
当前制图发展最新技术等内容,同时让学生了解本校在制图实训方向的最新动态,逐步将学生引导至学科发展的前沿和重大攻关课题;让学生带着需求、带着欲望去学习。并且在教学中将科研、生产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新成果、科研论的主要论点充实到课程中,以实例进行讲解,并通过教学使其转化和升级,启发他们进行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同时将科研中的难题也引入教学,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在实训教学中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除了正常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仪器绘图、零件测绘、草图训练和计算机绘图、形体构思训练、三维实体造型、创新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开展计算机绘图竞赛、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设计部门和机电企业的车间参观等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在制图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教育情景,培养现代化所急需的综合素质较强的高技能人才。
四、开放制图实训室,加强科研训练
制图实训离不开实训室,学生的基础有所差异,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开放实训室的需求极为迫切,尤其参加国家和省里的竞赛的学生,他们的绘图知识相对其他同学而言比较扎实,绘图技能也比较高。训练内容主要是尺规制图,内容的安排上先进行最简单的组合体及机件的表达方式模型的绘制,其次又进行了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最后又对其计算机绘图能力进行了培训。整个训练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既加深巩固了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通过对组合体及机件的测绘掌握测绘零件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同时又通过对复杂装配图的绘制,提高了其综合的制图能力,培养了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运用科研的方式,能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科研促进教师革新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授课质量。同时,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不断从事科研,就可能使讲授的知识体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避免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王乐,屠于梦,李晓艳.科研促教学.
[2]严伟.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机.械制图.
[3]葛菊英.机械制图实训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 更多类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