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城乡调查报告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学生

社会调查报告

(城乡调查)

                                           

题目:关于黄家埠镇高桥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阮馨逸       指导教师    王金安

所在分院     工商管理分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班  级     11工商2班     学    号   1120300211

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20## 9 月 12

关于黄家埠镇高桥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摘 要: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垃圾收集及处理的现状与问题,发现当地的垃圾收集相对及时,人们的垃圾收集意识普遍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是并没有进一步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垃圾分类意识十分欠缺。农村地区的垃圾收集处理更是存在严重的问题,垃圾收集处理无序影响了农村环境的整洁。我认为该镇应该健全垃圾收运体制,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并且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加大对农村地区垃圾收集处理的宣传与整改,使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工业发展、垃圾收集、生活品质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黄家埠镇工业区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而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生活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高桥村的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村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调查设计准备与调查过程

(一)调查目的

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是乡镇管理及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及污染防治能力与水平相对滞后,亟需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黄家埠镇高桥村建设工作正进行到关键性时刻,因此本镇的环境面貌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申报评比的重要的考察因素。此次调查旨在了解该村的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状况,并作出该村垃圾处理现状的结论,引起人们对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重视,也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并也使自身从此次调查中增强垃圾正确收集处理的意识,并从自我做起,做到生活垃圾规范收集处理。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1)年龄:居住在黄家埠镇高桥村大约16~50岁之间群众,之所以选这个年龄段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所在地区,对所在改地区及周边的卫生环境情况、垃圾收集处理状况较为了解。而且他们也比较了解时事,对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意见,具有一定代表性。

(2)性别:男女不限

1.调查样本数量:200份(黄家埠镇100份,高桥村地区100份;实发220份,收回200份)

2.问卷调查项目及数据:乡镇的清洁状况;垃圾箱的数量及分布密集度;垃圾数量;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三)调查过程

(1)主要走访了镇的主干道和几个人口相对密集、人口较多的老生活村庄

(2)还有两个大型的农贸市场,有黄家埠镇菜市场和五星菜市场(即高桥村菜市场)

(3)新建的新型工业区,有A区和B区

(4)以及夏天晚上人们较为集中的高桥村文化宫

三、黄家埠镇高桥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黄家埠镇高桥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3年来,黄家埠镇财政落实乡镇建设资金过亿元 ,有力支持了乡镇道路、乡镇景观、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功能,提升了乡镇品位。并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活动期间,该镇政府向全镇人民发出“‘低碳家庭、时尚生活、文明乡镇、绿色环境’投身乡镇建设 争做低碳一族”活动倡议书,让百姓都切身参与到保护乡镇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建设中去。

但是,据统黄家埠镇现日产生活垃圾近100吨,其中镇日产生活垃圾约15吨,约占垃圾总量的 10%。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 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目前黄家埠镇由于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而且周边群众意见强烈,所以,如今该镇垃圾收集处理仍存在着严重棘手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垃圾的堆放行为存在差别

在问卷调查的第一题——“您是否为本地居民?”中,调查到有42%的居民是外地居民。黄家埠镇由于新建工业区,有大量外地居民入驻,而高桥村尤为严重。在问卷调查的第四题——“您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度高吗?”中,共有80%的本地居民选择了“C.比较关注”和“D.高度关注”,本地居民对于居住地的环境问题还是有很高的关注度的,而且一般把生活垃圾打包投放于垃圾箱内;仅有35%的外地居民选择了C和D项,外地居民对环境问题关注偏低,迫切发现外地居民习惯随手投掷生活垃圾。外地居民周边的空闲地、沟塘等已成为农村 “天然垃圾场 ”。垃圾的随意倾倒,对农村村容村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垃圾分类箱没有明确的分类,人们垃圾分类意识欠缺

在问卷调查的第八题——“您是否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中,调查到73.5%的居民选择了“A.比较了解,但不是很清楚”。因此,调查发现,居民普遍对垃圾分类的意识缺少。在问卷调查的第九题——“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的益处?”中,69%的居民选择了“B.不是很清楚”。而且垃圾箱也没有明确的分类,在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十分欠缺,政府也没有明确提出分类的要求,这也是制约该镇垃圾处理的瓶颈问题。

3.政府部门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力度不够,垃圾处理无秩序

在问卷调查的第五题——“您认为,目前环卫部门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中转、运输的基础设施配置状况如何?”的问题中,46%的居民选择了“B.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改进”,35%的居民选择了“C.很不合理”,仅仅9%的居民选择了“A.配置合理”。因此,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群众普遍对镇政部门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多数认为在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环境保护方面,政府部门的职责最大,而且认为现在乡镇等地区在垃圾处理设施方面的投入还很欠缺,垃圾回收机制还有很大的问题有待解决。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1.乡镇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

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乡镇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乡镇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2.资金投入不足

调研中了解到,镇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制约,乡镇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镇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在农村,因经费原因,乡镇集镇保洁人员过少,且工资偏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

3.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活

目前,黄家埠镇垃圾管理工作仅靠乡环卫部门单兵团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并且整个社会的参与度不高,所以垃圾收集、处理存在合理的管理制度,造成如今的问题。

4.该镇垃圾分类的处理的意识十分匮乏,绝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认识浅薄

主要问题在于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建立垃圾处理的配套设施,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后续手段。相关的政策法规不配套,没有制定和实施优惠的鼓励政策和明确的奖罚措施。

5.农村环卫基础设施严重短缺

虽然该镇的镇政府所在地配置了一些收集池和垃圾桶,大多数乡村还是空白,基本没有专用收集车辆工具,有一些收运车辆工具也是兼做或租借的。并且没有健全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机制,乡镇联动、乡镇一体的卫生管理,环卫作业体系还未建立,乡镇环卫管理队伍力量非常薄弱。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该镇的垃圾收集及处理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还存在着很多垃圾处理的瓶颈问题,对于垃圾收集处理的制度还有待完善。 我们建议要对垃圾处理加强规划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垃圾收集处理逐步规范化。可以进行区域分类管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可先建简易垃圾填埋场,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村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乡镇垃圾的有效处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与乡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镇政府各级部门要强化对乡镇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不断增强乡镇居民的卫生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要在发挥好环卫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前提下,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和广大乡镇居民对垃圾管理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

2.加大投入,加快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黄家埠镇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善现有的初级垃圾处理方式。其次,要积极拓宽垃圾处理经费渠道,是财政部门设立固定经费还是由专门企业来负责,找到解决垃圾收集处理的真正有效方法。再次要按照 “谁污染、谁负担 ”的原则,加大对乡镇居民卫生费和单位垃圾处置费的征收力度。

3.在农村,逐步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

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要采取清扫、运输、处理等措施治理村镇生活垃圾污染;又要采取回田复土、堆肥利用、能源转换等措施对村镇生活垃圾加以综合利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农村环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纳入财政支出的总计划,适时、适量安排必要的经费。加强宣传,形成乡镇共建的良好氛围。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卫工作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普及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同时要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

4.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处理水平

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足长远,把乡镇垃圾处理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不断汲取外地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创条件,改进乡镇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在技术、人员、设备上要依靠科技,按照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的总体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综合效益的统一。

五、结束语

通过这次乡镇调查,我认识到了生活垃圾的收集及处理对我们如今生活的重要性。生活垃圾收集及分类处理是实现乡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一场“革命”。

调查之旨在于能给我们一个启示,针对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不科学这一问题进行调研,使我们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队垃圾收集、处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能逐渐改掉陋习,也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生活环境的保护要靠我们大家一起来践行与推广,从规范收集处理生活垃圾开始,使我们的乡镇环境更加美好,为营造真正的低碳生活而努力。

附:本次调查问卷

1.您是否为本地居民? 

A.是    B.否 

2.你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垃圾经投掷垃圾箱后都如何处理?

A.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   B.一把火烧光   C.回收利用 D.不知道

3.您觉得垃圾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可多选)

A.造成大气污染

B.造成水污染

C.造成土壤污染

D.造成视觉污染

E.造成疾病污染

4.您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度高吗?

A.不,我从来都没有关注过

B.偶尔会留意一下

C.比较关注

D.高度关注,我会时刻留意这方面的信息

5.您认为,目前环卫部门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中转、运输的基础设施配置状况如何?

A.配置合理   B.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C.很不好   D.不在意

6.您认为垃圾回收实施过程中,哪个群体应发挥最大作用?(可多选)

A.普通居民   B.环卫工人   C.政府部门   D.垃圾的最后处理者(比如填埋场、焚烧厂)

7.您认为垃圾回收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有哪些 ?(可多选)

A.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B.公众对垃圾分类的了解较少

C.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D.设施不完善

E.职能部门没有跟进

F.其他

8.您是否了解生活垃圾分类方式?

A.比较了解,但不是很清楚   B.清楚的知道   C.一点都不了解

9.你是否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的益处?

A.了解       B.不是很清楚

10.如果镇政部门要求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您能接受么?

A.能接受   B.觉得麻烦,但是愿意接受   C.不愿意   D.没有必要

11.如果是为了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需要,要求垃圾处理进行收费,您能接受的数额是多少?

A. 10元以下    B.10—15元    C. 15—20 元     D. 更多

12.您感觉当地政府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A.很重视   B.较重视   C.一般   D.不重视   E.十分不重视

13.您认为本乡镇(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还应进一步解决吗?

A.应该        B.无需         C.不在意

14.您认为现在提倡垃圾分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A.为了保护环境   B.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  C.形式主义   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

15.您对如今本镇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情况有什么建议或是要求?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社会调查(城乡调查)

评阅单

注:本页前二栏由学生填写

 

第二篇:关于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6-08-21 16:47 来源: 县人大城建工委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整治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作为环境整治重要内容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如何,最近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县市容局领导的陪同下,就此问题在县城和部分乡镇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县城乡现日产生活垃圾近500吨,年产约17.5万吨,其中县城日产生活垃圾约80吨,年产2.8万吨,约占垃圾总量的16%。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量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目前我县生活垃圾都是采用简易填埋式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单一、原始。而且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上因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配套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周边群众意见强烈。

调研期间,调研组对我县城乡结合部,黄池镇及原亭头乡集镇和部分自然村卫生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中发现,县城区一、二级主干道和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处理相对及时,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是县城卫生死角。沿护城河两岸倾倒垃圾现象仍很突出,城河中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在原亭头乡集镇,居民随意在沿路两侧和附近沟塘中堆放垃圾,集贸市场内污水横流,卫生状况不堪入目。而在农村,生活垃圾基本上还处在一种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村庄周边的空闲地、沟塘等已成为农村 “天然垃圾场”。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对农村村容村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重视不够。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虽是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但环境整治并没有真正引起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长期以来,政府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工作举措都缺乏必要的力度。

(二)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城乡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城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三)资金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县乡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滞约,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城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在农村,因经费原因,乡镇集镇保洁人员过少,且工资偏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少数乡镇集镇和大部分村至今都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每一个垃圾堆放地都成了一个污染源,大量的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我县生态环境,尤其是水源已造成严重污染。

(四)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活。目前,我县垃圾管理工作仅靠县乡环卫部门单兵团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

(五)垃圾无公害处理水平不高。垃圾填埋是我县生活垃圾处理的唯一方法,在垃圾的分类收集,综合处置和循环利用方面我县尚未破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滞后。且因各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防漏措施等都达不到技术指标,从而对水体、土壤、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与垃圾无公害处理要求相差甚远。

三、关于做好城乡垃圾处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城乡垃圾的有效处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强化对城乡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在发挥好环卫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前提下,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和广大城乡居民对垃圾管理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逐步形成全社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投入,加快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县乡两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短期内县城要争取建1—2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同时要适当增加县城和乡镇集镇保洁人员及其工资待遇。其次,要积极拓宽垃圾处理经费渠道。一方面要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加大对城乡居民卫生费和单位垃圾处置费的征收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债资金的争取力度,弥补我县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及民间资本等多种资本投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参与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实现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污染达标排放。第三,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垃圾收集池、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的布点规范,促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有序化。

(三)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完善垃圾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县乡两级政府要针对我县城乡垃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制定有关垃圾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或地方性规定,明确城乡垃圾管理的主体、责任、权力和范围,大力推进城乡垃圾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避免职责不清、规范不严、随意性大的问题。要把农村垃圾处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排放治理有效结合起来,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要科学安排,强制推广。要大力引导城乡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垃圾分类收集。在农村,要积极推行 “户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运作模式,逐步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

(四)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足长远,把城乡垃圾处理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不断汲取外地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创条件,改进我县城乡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按照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体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综合效益的统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