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介绍

912班学习小组介绍

(一)学习小组的建立

1、科学划分小组

各学习小组在总体水平上要保持基本一致。按照稳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班主任从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发言、考试成绩、个性品质等方面选出优、良、中、差四类学生,每类各选取1--2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人数原则上为4-5人,可根据本班学生数划分为12个学习小组。

2、小组展示

学习小组建立后,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能够展示本组特色、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组名,同时制定出本组组规。这有利于凝聚人心,进一步彰显团队合作精神。一名成员将本组的组名,组训,组员目标及其他另增栏目制作成名片贴在教室右墙,要明确好个人与小组的目标,便大家共同鞭策,共同进步。

(二)学习小组的运行

1、明确职责

根据每个小组成员所尤其擅长的科目,担任本小组的学科小课代表,供负责整个小组的单科学习与辅导及单科作业的收发,意在调动小组的积极性,并能在成员不懂的情况下,通过向小课代表提问得到落实,实现成员间的优劣互补。每个小组的优类学生负责担任小组长,带领整个小组前进。每一位成员分担小组不同的学习任务与责任,使其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各尽所能,各有提高。

2、小组考核

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日常表现与学习情况,每周,每月会进行小组总评价,根据OEC得分排名,小组长依次自主选择座位,并及时更换教师右墙名片的排列顺序,使之能够促进学生,增强学生的动力。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介绍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介绍

(

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介绍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我们级部实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做法:

1、培养得力组长。

按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将学生分成4个学习小组,每组7—8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都要有学习优秀者,一般让后几位上黑板展示,前几位进行订正和评价,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较好的、具有特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学生为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

2、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

培养学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谈话,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学生质疑,有疑

问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想法;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依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的发言。

3、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取长补短,使小组合作的结果真正体现出集体智慧的力量。

4、发扬民主、激励合作。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大地发挥同学之间的合作效能,可采用下列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员等,可采用激励性语言,还可以把小组合作中成果具体量化,进行评比、给予发布。每月让同学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组长,最佳组员,带动全班同学向好组长、好组员看齐,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小组合作,有效形成合力。

5、要规范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参与交流讨论,规范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小组长的人选不要固定,要引进轮流机制。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落实具体的任务,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

色。这样,才能使每个人能在不同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完善,避免了出现好学生占居着整个小组的发言大权,中差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能当“配角”的局面。使得更有意义,更具实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中顺利展开。

6、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

教师为学生的预习提供目标设计,把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全想好,能应对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和各种突发问题。加大对学生作业、随堂练习、随堂笔记等的检查力度。

7、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预习、认真读书、认真倾听、认真探究、乐于思考、切磋交流、敢于质疑等等,形成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首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再次,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

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

有个性倾向的意志品质。

9、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

同体”!从帮与被帮两学生的学习情况、品质、行为、

习惯等各方面的进行衡量。

10、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

(展示阶段)、动口(交流和讲解阶段)。 二、形成了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经过不断研讨,根据“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最终确定了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展示提升--拓展反馈”,以此来创建高效低耗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问题情景:各学科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导向性地设计出具体问题,上课时展示给学生,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问题的设计要能把学生的胃口调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漫无边际和盲目性,减少无为的时间浪费,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示交流:学生依据自学提纲和自主学习的情况,对自己不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针对性,避免了自主学习的漫无目的、

能解决的问题(包括新提出来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解决。如果小组内还解决不了,可以在班上提出来共同解决。 展示提升:在预习、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展示后由学生进行讲解,教师根据讲解情况纠偏。同时,教师应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然后再进行探究。

拓展反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对知识与能力方面进行拓展延伸,以进一步提升。

三、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程序及要求

(一)明确学习目标,自主预习课本知识。

【操作】口述或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实际上我们已将自学环

【时间】课上约5分钟,依提纲进行学习。

【目的】明确学习目标,达成学习方向,找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步骤】1、教师可联系前面所学知识,介绍本节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

2、出示或口述学习提纲,有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对课本知识已有所了解。

3、可以阶段性的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4、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解决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 节前移至上课的前一天,并要求根据自己预习情况,完成有关作业。

(二)展示交流阶段:自学基础知识,小组交流互助。

【操作】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细化提纲上的知识点,并对提纲进行学习和解答。

【时间】约10-15分钟

【目的】1、让学生学习本节知识,探究科学知识,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养成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学习习惯。

【步骤】1、学生对提纲中所有的知识点和问题都要进行学习和解答。

2、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要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要穿插其中,指导学生,解答疑惑。

【注意事项】1、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视督导,关注但不建议直接告知答案。

2、要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纵向延伸横向联系,理清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小知识结构。

3、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和讨论学习的程序,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学兵”。

4、教师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存在的疑惑找到途径。 各组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障碍时,教师可及时点拨,和需提升的“点”,从而为“真正落实该讲不该讲的问题”打下基础、

(三)展示提升阶段:课堂分组展示,实现思维对话

【操作】学生分组轮流展示,互相纠正,讨论更正,归纳总结,教师可给予点拨和补充。

【时间】约20分钟

【目的】1、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3、通过辅导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4、学生的展示和互评是体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手段,借此实现“思维对话”。

5、老师的点评和补充是实现师生“思维对话”的途径。

【步骤】1、学生分组轮流展示,查找错误,更正结论。

2、教师适当讲解,点拨补充。

3、师生概括归纳,揭示规律。

【注意事项】1、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展示所学知识,尽可能暴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认真纠错,找出错因并更正答案。

2、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才能给与讲解和点拨。

3、学生对学生的展示和讲解可进行点评和补充。

4、教师的讲解点评应简练准确规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2、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查漏补缺,

是面上都不会的问题,二是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中考知识点,三是引导学生将相似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异同比较,四是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

5、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说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思路、步骤和方法,清楚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出错的原因,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并揭示规律,指导学生正确应用。

6、教师要“退居二线”,主要承担纠偏、点评、总结和释疑。

(四)拓展反馈阶段:总结与反思评价

【操作】当堂检测达标情况,总结、反思当堂学习成果

【时间】约5分钟

【目的】通过当堂检测反馈,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步骤】1、出示检测题

2、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并批阅

3、学生反思当堂学习成果

【注意事项】1、课堂习题要典型,数量适中,题型搭配合理,能涵盖本节知识点,要照顾学生差异。

2、学生对本节学习成果进行反思与归纳。

3、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正面评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我们实行了《学习小组评价制度》: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组间课堂表现效果评价,组内跟踪评价,学习习惯养成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提高。具体操作如下:

(一)、合作学习组间课堂表现效果评价:

1、评价项目及评价标准:

A:课前测评正确的+1分;

B:展示正确的+1分;

C:讲解准确、清楚、站位合适+1分;

D:质疑问题有价值的+1分;

E:回答问题正确的+1分;

F:课堂违纪的—5分;

2、记分办法:

每天所上课由课代表分别给每小组计分,每周五汇总,合计后每组成员可获得2分、1.5分、1分、0.5分的加分。将所得分再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

(二)、合作学习组内跟踪评价:

1、评价项目:

A、课前测评及评价标准:

A1听写、默写、训练能主动参与,+1分;

A2测评正确,+1分。

B、自主学习:

B1能积极主动学习并能提出问题+1分;

B2听课:集中精力听课、主动回答问题+1分; B3回答正确+1分。

C、积极与讨论,主动帮助同组同学+1分。

D、大胆展示、讲解、质疑:

D1能大胆展示、讲解、质疑+1分;

D2展示、讲解、质疑正确+1分。

E、学习效果:

E1测评正确+1分:

E2课堂违纪-5分;

E3受到批评-1分。

2、记分办法:

每天的上课由记录员分别给小组成员计分,每天小计一次,每周五汇总,合计后小组成员可获得2分、2分、1.5分、1.5分、1分、1分、0.5分、0.5分的加分。将所得分再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

3、记分方式:

由各学习组长监督,由组内成员轮流记录。

(三)、班级集体荣誉汇总:

记分方式:

班级集体荣誉汇总,分为合作学习加分和常规加减分。合作学习组间课堂表现效果评价得分由各课代表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合作学习组内跟踪评价得分由学习组长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常规加减分由班长、团支部书记、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宿舍长回报给团支部书记,由团支部书记将减分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每周五下午由团支部书记汇总。

(四)考核:

1、对学生学习常规的检查考核,由任课教师、班主任检查、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课代表、学习组长与教导处和学工处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对有得分和减分的学生,由有关检查人员填写表格,汇总后交级部存档。

3、每生每周累计得分达20分以上者,发证书一张,每学期累计获证书12张(含12张)以上者,该生操行评定等级为优秀;累计获证书获7~11张者,该生操行评定等级为良好;累计获证书3~6张者,该生操行评定等级为合格;累计获证书0~2张者,该生操行评定等级为不合格,签发家庭教育通知单,并给予警告处分。

五、实验效果:

经过三年的实验,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已显示出如下优势:

1.学生的社会知识性得到了发展。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充分体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逐步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交技能得到了提高。

2.教学的多边互助极大的增强,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口、动手、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3.学生的个别差异得到重视,获得成功体验的喜悦时常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基本做到了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

4.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学习习惯明显提高,实验三载,成效显著。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

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