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论文的格式

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相关通知(格式要求)

一、根据教务处有关毕业论文格式的最新通知,结合英语专业的具体情况,特将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08级毕业论文要求规定如下:

1、毕业论文装订顺序:封面、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目录、毕业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纸型为A4。

2、科文学院毕业论文封面:论文题目用英文(Arial四号加粗)、其他用中文(楷体四号字)填写。

3、英文摘要与英文关键词:另起一页;英文摘要的标题为Abstract(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中);英文摘要的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行间距为2倍;英文关键词与英文摘要之间隔一空行,英文关键词之前注明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左对齐);英文关键词(三到五个)的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各关键词之间五个空格。

4、中文摘要与中文关键词:另起一页;中文摘要的标题为摘 要(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居中);中文摘要的内容用楷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中文关键词与中文摘要之间隔一空行,中文关键词之前注明关键词:(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中文关键词(三到五个,须与英文关键词相对应)用楷体小四号字,各关键词之间五个空格。

5、目录:另起一页,标题为Contents(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中),目录内容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行间距为2倍。

以上用罗马字母i,ii,iii标注页数,页码居中。

6、论文题目与论文正文:另起一页,开始计页数,页码居中;论文题目居中,字体为Arial四号加粗;论文正文与论文题目之间隔一空行,论文正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行间距为2倍;论文中的小标题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

7、参考文献:另起一页,参考文献的标题居中,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参考文献内容的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行间距为2倍。

(一)、文学方向的论文格式按照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MLA)所规定的格式撰写,具体要求参照四年级写作教材《简明大学英语写作教程》第272到275页、第283到295页以及Sample Research Paper 1(第296到316页)。

(二)、语言学、教学、翻译等方向的论文格式按照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所规定的格式撰写,具体要求参照四年级写作教材《简明大学英语写作教程》第272到275页、第283到295页以及Sample Research Paper 2(第317到332页)。

(三)、如果引用中文参考文献,应在英文参考文献之后按照作者姓氏拼音顺序单独列出,格式如下:

图书类参考文献:作者名,书名,出版地点,出版单位,出版年代

期刊类文献:作者名,文章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除论文题目用英文(Arial四号加粗)外,全部用中文填写,字体为楷体小四号,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的封面一式两份,一份作为论文封面,另一份作为成绩评定表封面,毕业论文要件(毕业论文本身、开题报告、成绩评定表等)必须要用A4纸打印。

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及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

内 容 和 格 式 要 求

一、论文内容与文本格式

论文文本按照封面(Front cover)、扉页(Title page)、致谢(Acknowledgements)、中英文摘要(Abstract)以及关键词(Key words)、目录(Contents)、正文(Body)、注释(Notes)、参考文献(References)、附录(Appendix)的顺序排列。正文部分的长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得少于70页;同等学历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班学生不得少于60页,学科教育(英语)硕士学位班学生用中文撰写的不得少于50页。上述“正文”指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等在内的论文主体部分。

论文文本按照A4开本,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参数为:页面大小为A4,即210×297mm;上下页边距2.54cm,左右页边距为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英文部分基本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汉语部分基本字体为宋体。要求字号:正文小4,成段引文、注释、参考书目为5号。行距设置为1.5倍窄式行距。

封面和扉页的内容和格式按学校及学院要求的规格制作。最后正式提交的论文定稿必须经导师审查合格签字后方可提交。

二、论文选题与目录结构

鉴于英语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和学术传统,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不宜过大,应注意兼顾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注意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性。提倡小题大做,反对抄袭模仿、大而无当的论文选题。

论文的结构应符合论证的逻辑性。论证某一个论题时,应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结构最好以假设、论证和总结的模式。

论文的章节根据内容来设定,一般分为5-7章,包括导论(Introduction)、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理论推演(Theorization)或案例分析(Empirical Study)和结语(Conclusion)。理论推演或案例分析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分为1-3章。

目录设置一般不超过三级标题。论文各章节按以下格式标示:

1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居中,黑体,小三号字)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左对齐,黑体,小四号字)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

2.1.1 ………………….. (首行缩进5个英文字符位,黑斜体,小四号字)

2.1.2 …………………..

2.2 ………………………….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

3.1.1 …………………..

3.1.2 …………………..

3.2 ………………………….

…………………………

………………………………………………………………………………………………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6.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6.4 Prospects for Further Study

注意:每章另起一页。正文部分用小四号字,1.5倍行距,每段开头应缩进5个英文字符位。

2

三、文献引用

文内凡引用其他学者及作者本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文献资料,均需注明出处。凡注明引用文献的出处,均采用APA格式。基本格式如下:

(一)对文献进行整体性概括综述的,须注明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如在正文中叙述:

Leech (1963, 1977a, 1983)

Leech (1983)

Leech and Short (1981)

Leech et al. (2001)

Payne, Bergin, Bielema, and Jenkins (1991)

Shen Jiaxuan(2004)

如在正文中引出出处:

(Leech, 1983)

(Leech & Short, 1981)

(Leech, et al., 2001)

(Leech, 1983; Leech & Short, 1981; Leech, et al., 2001)

(Payne, Bergin, Bielema, & Jenkins, 1991)

(Shen Jiaxuan, 2004)

(二)其余所有对文献部分内容进行引证的,都必须注出所引证内容的起止页码。如在正文中叙述:

Leech (1983, p.5)

Leech and Short (1981, pp.166-167)

Leech et al. (2001, p.236)

Leech (1983, p.15; see also Leech, 2001, p.236)

如在正文中引出出处:

(Leech, 1983, p.5)

(Leech & Mahoney, 1981, pp.166-169)

(Leech, et al., 2001, p.236)

(Leech, 1983, p.5; Leech & Short, 1981, pp.166-167; Leech et al., 2001, p.236) 3

(三)中文人名必须用英文转写。如在正文中叙述:

Shen Jiaxuan(2004, p.243)

Shen Jiaxuan and Wang Wei(2001, pp.121-127)

Shen Jiaxuan et al(2005, p.11)

Shen Jiaxuan(2001, pp.121-127; 2004, p.243)

如在正文中引出出处:

(Shen Jiaxuan, 2004, p.243)

(Shen Jiaxuan & Wang Wei, 2001, pp.121-127)

(Shen Jiaxuan, 2005, p.11)

(Shen Jiaxuan & Wangwei, 2001, p.121-127; Shen Jiaxuan, 2004, p.243; Shen Jiaxuan, et al., 2005, p.11)

注意:人名和年代之间用逗号;不同的作者之间用分号。较短的引文用双引号引述,超过两行的引文单独成段,用5号字,前后空一行,左端缩进5个英文字符位。如果引文不只一段,则段首再缩进5个字符位。

四、参考文献(References)格式

凡是正文中引用或提及过的文献,参考文献部分都必须列出。凡是参考文献部分列出的文献,正文中必须引用或提及过。两者之间必须一一对应。

论文中使用的参考文献(包括论文)一般不得少于50项,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得少于40项,中文文献一般不得超过10项(英汉对比研究类的论文可以适当超过此限),网络文献一般不得超过5项。

参考文献按英文在前、汉语在后的顺序排列,所有文献均按作者(或第一作者)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同一作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献,按出版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出版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献,按文献标题中第一个实词的字母顺序分别用英文字母a、b等区分标注并排序。如果一条文献的长度超过一行,从第二行起,缩进5个英文字符格。外文文献使用英文标点;中文文献使用中文标点。

参考文献部分的基本格式如下:

(一)外文文献

1.专著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4

disorders (4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Cheng, C.-C. (1973). A synchronic phonology of Mandarin Chinese. The Hague: Mouton de

Gruyter.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Lyons, J. (1992[1968]).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n Dijk, G., Klein, E.J.K., Pullum, G. & Sag, I. (1985). Generalized phrase-structure

grammar. Oxford / New York: Blackwell.

注意:作者姓名按照“姓,名的缩写”的格式书写;两位及多位作者的姓名中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两位作者的姓名中间加上“&”;机构作者按照专用名词的格式书写。出版年份放在括号里面。书名用斜体,标题(含副标题)中首词及专用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用小写字母。如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为初版之外的其他版本,必须在书名后面的括号内注明版本信息,如“(4th ed.)”。除了期刊以外,其余正式出版物均须注明出版地(含出版城市和出版社名称)。中文文献的格式相同。

2.论文集

Aijmer, K., & Altenberg, B. (Eds.). (1991). 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 London: Longman.

Svartvik, J. (Ed.). (1990). The London-Lund corpus of spoken English. Lund: Lund University

Press.

注意:凡论文集应在编者姓名后面加以注明。独立编撰的论文集在编者的姓名后面注明“(Ed.)”(=Editor);由两人或多人编撰的论文集在编者们的姓名后面注明“(Eds.)”(=Editors)。

3.论文集论文

Fillmore, C.J. (1968). The case for case. In E. Bach & R.T.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pp.1-88).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James, N. E. (1988). Two sides of paradise: The Eden myth according to Kirk and Spock. In 5

D. Palumbo (Ed.), Spectrum of the fantastic (pp. 219-223). Westport, CT: Greenwood.

注意:收录在论文集中的文章的标题(含副标题)用正体,论文集(含副标题)的标题用斜体。论文集和文章的标题及副标题中首词及专用名词的首字母均用大写,其余均用小写字母。必须在论文集名称后面注明所引用论文的起止页码。中文文献的格式相同。

4.期刊论文

Lakoff, G. (1970). Global rules. Language 46(3), 627-639.

Murzynski, J., & Degelman, D. (1996). Body language of women and judgments of

vulnerability to sexual assault.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6, 1617-1626.

注意:文章名用正体,标题及副标题中首词及专用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用小写字母。期刊名(含卷号和/或期号)用斜体,首词和后面的实词及较长的(及含5个及其以上字母)的介词的首字母应大写。必须期刊名后面注明所引用论文的起止页码。中文文献的格式相同。

5.会议论文

Coulmas, F. (1996). Language rights-interests of state, language group and individual.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Rights, MIT, MA.

注意:未发表的会议论文按照此格式书写。如已经发表的,应列出文集出处,并注明会议召开的地点。中文文献的格式相同。

6.学位论文

Johnson, M.J. (1991).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of modality in archaic Polish. MA thesis,

MIT, MA.

Thomas, J. (1986). The dynamics of discourse: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nfrontational

interaction. PhD diss.,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Lancaster.

6

注意:未发表的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按照此格式书写。如已经发表的,按照专著格式书写,但应在书名后面注明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及时间。博士论文应注明“PhD diss.”(=PhD dissertation),硕士学位论文应注明“MA thesis”等。中文文献的格式相同。.。

7.即将发表的论文或即将出版的著作

Michael, J. (In press). The fifth element revisited. Language.

Sanders, E. (In press). Modality in modern Korean discours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注意:书必须是有出版社决定出版的才可引证,期刊论文必须是有期刊决定发表的才可引证。中文文献的引证要求相同。

8.网上文献

Smolensky, P. (1995).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onstraint component. Con of UG.

ROA-86.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7, from /psyrelig/psyrelpr.htm

注意:网上文献必须是正式的网络学术刊物或者网上下载的正式出版物的电子版本才可引征。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下载的期刊论文可以按照纸质期刊的格式,不必注明下载日期和网址。中文文献的引证要求相同。

(二)中文文献

1.专著

吕叔湘主编(1999[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论文集

《中国语文》杂志社编,(1984),《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论文集论文

陆俭明,(1984),分析方法刍议,见《中国语文》杂志社编,《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 7

上海:教育出版社,11-26页。

4.期刊论文

袁毓林,(1998),语言信息的编码,《当代语言学》第2期,15-23页。

5.会议论文

沈家煊,(1999),认知与配价,第6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广州。

6.学位论文

董秀芳,(2001),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 王伟,(1998),“能”的个案: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的认知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硕士学位论文。见赵汀阳主编(2003),《论证3》,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6-40页。

注意:已经正式发表的,要按顺序写明各项出版信息。

7.中译本

Chao, Y.-R. (1970[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中译本:吕叔湘译,(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Chomsky, N. (1971). Deep structure, surface structure,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D.

Steinberg & L. Jakobovits (Eds). (pp.183-216). 中译本:赵世开译,(1980),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语言学译丛》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77-230页。

8.即将发表

刘思昆(将出),北京口语中的情态系统,北京:语文出版社。

刘思昆(将出),北京口语中的能性情态助动词,《世界汉语研究》。

9.网上文献

刘思昆(2002),北京口语中的“能”与“会”,中国语言文字网。

8

注意:如还有不清楚的,请参照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编辑出版的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中的参考文献格式。

五、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放前,英文在后。中文摘要(含关键词)的篇幅控制在一页半以内。英文摘要(Abstact,含关键词,Key Words)的篇幅控制在两页以内。以上均用小四号字体,1.5倍窄式行距。中、英文摘要的内容应相互吻合,简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重要内容,包括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或实践背景、选题原因、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论、论文的基本框架等。注意精练、具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不要出现不必要的套话和空话。中文摘要应特别注意防止出现翻译腔。

关键词不超过5个,要求能够涵盖全文的核心内容,以便他人检索。关键词的先后顺序按照其间的逻辑关系来排列。

六、致谢

致谢是学位论文中的形式,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求写得具体、规范、实在,重点突出,切忌内容空泛、语言过分夸张,语言上要字斟句酌,无可挑剔。要防止把一大堆与论文写作无关的人员写进致谢。

七、文体风格

学位论文属于学术写作的范畴,应采用正式文体,以论说为目的,强调客观性。行文中应避免第一人称叙述,用第三人称阐述观点。

刘承宇

20xx年9月10日撰稿

20xx年6月1日最新修订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