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方案范例

项目实施方案范例

一、项目实施方案概述

软件产品,特别是行业解决方案软件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用户购买软件产品之后,不能立即进行使用,需要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软件技术、软件功能、软件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调试、软件功能实现、人员培训、软件上线使用、后期维护等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将这一系列的工作称为软件项目实施。大量的软件公司项目实施案例证明,软件项目是否成功、用户的软件使用情况是否顺利、是否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软件产品本身的质量,软件项目实施的质量效果也对后期用户应用的情况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项目实施规范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需求调研确认阶段、软件功能实现确认阶段、数据标准化初装阶段、系统培训阶段、系统安装测试及试运行阶段、总体验收阶段、系统交接阶段等八个阶段工作内容,每个阶段下面有不同的工作事项,各个阶段之间都是承上启下关系,上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保证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的基础。下面将按照每个项目实施阶段分别介绍。

二、项目实施方案介绍 (一)项目启动阶段

此阶段处于整个项目实施工作的最前期,由成立项目组、前期调研、编制总体项目计划、启动会四个阶段组成。

此阶段主任务:

公司:在合同签定后,指定项目经理,成立项目组,授权项目组织完成项目目标。 公司项目组:进行前期项目调研,与用户共同成立项目实施组织,编制《总体项

目计划》,召开项目启动会。

商务经理:配合公司项目组,将积累的项目和用户信息转交给项目组。将项目组

正式介绍给用户,配合项目组建立与用户的联系。

用户:成立项目实施组织,配合前期调研和召开启动会,签署《总体项目计划》

和《项目实施协议》。

1、成立项目组

部门经理接到实施申请后,任命项目经理,指定项目目标,由部门经理及项目经理一起指定项目组成员及成员任务,并报总经理签署《项目任务书》。

2、前期调研

项目经理及项目组成员,在商务人员配合下,建立与用户的联系,对合同、用户进行调研。填写《用户及合同信息表》。在项目商务谈判中,商务经理积累了大量的信息,项目组首先应收集商务和合同信息,并与商务经理一起识别那些个体和组织是项目的干系人,确定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如何满足和影响这些需求、期望以确保项目能够成功。

3、编制《项目总体计划》

《项目总体计划》是一个文件或文件的集合,随着项目信息不断丰富和变化,会被不断变更,主要介绍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项目描述,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括用户的); 沟通管理计划,确定项目干系人对信息和沟通的需要:即什么人何时需要什么信息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将信息提供给他们。质量管理计划,确定适合于项目的质量标准和如何满足其要求。如果有必要,可以包括上述每一个计划,详细程度根据每个具体项目的要求而定。未解决事宜和未定的决策

4、启动会 项目组与用户共同召开的宣布项目实施正式开始的会议。 会程安排如下:

共同组建项目实施组织,实施组织的权利和职责;双方签署《项目实施协议》。 项目组介绍《项目总体计划》和《项目实施协议》,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

括用户的);

项目实施中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 项目实施中用户的参与和领导的支持的重要作用;

阶段验收、技术交接和项目结束后如何对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二)需求调研确认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向用户调查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包括管理流程调研、功能需求调研、报表要求调研、查询需求调研等,实施人员调研完成后,会编写《需求调研分析手册》,并交付用户进行确认,待用户对《需求调研分析手册》上所提到的需求确认完毕后,项目实施人员将以此为依据进行软件功能的实现。如果用户又提出新的需求,实施人员将分析需求的难度及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是否给予实现。需求调研阶段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进行需求调研准备

2、编制《需求调研计划》

3、内部评审是否通过《需求调研计划》,项目组、部门经理、

商务等人员根据合同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对《需求调研计

划》草稿进行评审,如评审通过,则在稍后的时间内签署,

如评审不通过则重新修改。 4、用户是否签署《需求调研计划》,如用户签署《需求调研计

划》,则作为以后需求调研工作的指南。否则重新修改。

5、《需求调研计划》是否有变更,如果计划存在变更,则执行

变更控制流程,否则按计划进行后续工作。

6、编写及发出《需求调研通知》,项目组编写《需求调研通知》,

确定进行需求调研的相关事宜,发给用户,为顺利完成需求

调研工作做准备

7、需求调研,项目组以《需求调研手册》为依据,从业务流程、

单据使用、打印格式、报表查询几个方面展开深入和全面

的调研,并搜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8、需求调研分析根据调研的结果,项目组和公司其他技术部

门将进一步进行分析,确定合理、可行的需求,将分析结

果形成《需求分析报告》草稿。

9、内部评审是否通过《需求分析报告》。项目组、部门经理、

公司其他技术部门的人员对《需求分析报告》草稿进行评

审,如评审通过,则在稍后由用户签署,如评审不通过则

重新修改,直至内部评审通过。

10、编写及发出《需求分析报告确认通知》。项目组编写《需

求分析报告确认通知》,发给用户,确定进行需求确认的

相关事宜,告之相关部门及人员安排好工作,准时参与需

求确认工作,为顺利完成需求确认工作做准备。 11、用户是否确认《需求分析报告》。如果用户确认,并签署

了《需求分析报告》,则需求调研阶段工作结束,进行后

续的软件功能实现的工作;如没有确认,则进一步进行调

研、分析,直至用户最终确认并签署《需求分析报告》。

双方签署了《需求分析报告》,需求调研工作结束之后,

如果用户提出新的需求或是变更已有的需求,则执行需求

新增及变更流程

(三)软件功能实现确认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人员根据需求调研阶段确认的《需求调研分

析手册》中的用户需求内容进行具体软件功能的实现工作。在软件功能实现的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员将记录软件实现的详细过程。便于公司售后服务之用。每一个实施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记录、存档。按照调研要求的所有功能实现完毕后,项目实施人员将编制《软件功能确认表》,将定制好软件功能待

用户确认,用户根据《软件功能确认表》上的功能逐一确定软件功能是否达到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功能,项目实施人员将会记录下来并进行功能修改,直到满足用于要求。

(四)数据标准化初装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人员指导用户进行系统标准化资料的准

备工作,并对用户进行初装资料的软件操作培训,以便用户能够及时的将标准资料录入系统,初装完成后,项目实施人员会对资料初装的情况进行核查,为以后具体业务功能的开展做好基础。

 

第二篇:课题实施方案范例

课题实施方案

五、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与措施

1、本课题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实践,在师资、生源、设施等方面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针对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长期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作用和地位,能较快地与新课程实验相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点。有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容易找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目标,积极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

2、建立定期听课、评课制度,加强课堂案例分析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对课题进行分工,广泛开展研究;建立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制度,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每月相互进行听课,要求每位成员要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针对性的进行评课和分析,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交流,分析,特别要重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入分析,对其产生过程、解决问题途径、学生学习方法、态度的评价深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优化数学的教育教学。

3、加强有关资料的积累、收集工作。课题组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学后感、教后感、观后感和反思教学过程的随笔。加强教研组建设,采取教研组内教研、评议措施。图书馆和学校英特网等渠道将为课题组成员收集各种相关信息提供方便。整理和收集好原始素材,便于为以后出成果奠定扎实的素材基础。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

筹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课题开题动员,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本课题在课题组成员中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申报立项,开题论证。 理论学习:系统学习相关教科研理论,搜集相关资料,展开理论研讨,对各研究人员着手设计研究计划,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工作:学习材料,培训骨干,形成方案。

2、探索实施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根据实验方案,调整数学学科教学,开展实验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进行各类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按要求进行研究,完善研究方案和调整研究人员,进行中期评估和阶段性成果展示等。

3、第二轮实验阶段:20xx年8月~20xx年7月

4、总结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

通过本阶段实验,总结研究经验,评估研究成果,形成充满活力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全面生动地主动和谐地得到发展。进行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观摩活动,请专家鉴定成果,进行成果汇总、论文汇编,举办结题鉴定会、完善课题研究项目等并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

七、预期成果形式:论文、研究报告

八、研究人员的安排

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的分工,具体如下:

1、负责人:

蔡文雄 数学组副组长、海口市市级骨干教师 、一级教师 负责课题的管理、研究和实施 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1

(一)总体目的:

1、探索在广域网环境下,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学生学 习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和途径。

2、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对学生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影响。

3、络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师角色转换中所起的作用。

(二)具体目的:

1、 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养

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对科学和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能力;

2、 发展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 促进学生通过研究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5、 培养老师的科学研究精神,转变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使老师变为教学科

研的专家。

三、实验假设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广域网的网络环境基础上,采用研究型教学能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使老师实现角色转变,由一个单纯的教书先生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四、研究变量与对象:

1、自变量:广域网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2、因变量: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提升。老师角色的转变。

3、相关变量:实验学校教师的素质,学校网络环境,生源情况。

4、研究对象:高一、高二实验班学生

①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从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两个班,然后再随机确定实验班与对照班。

②其余平行班均为该年级两个实验班的对比班。

5、干扰变量界定与控制

①被试:所有受试学生对实验均处于“盲点”,确保其在常态下学习;实验班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而对比班采用平常的教学模式;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每一学年度的一、二学期之间对调互换,以避免“实验期望”效应。

②教师:选择学历、资历、能力等基本相近的教师承担实验,并随着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每一学年度的一、二学期之间的对调互换,也相应互换为实验教师或对照班教师,以抵消教师之间的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环境:确保教室环境、教学时间等环境条件的相对一致性,避免实验环境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五、行动研究内容:面对存在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将探究“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方法、作用。以利指导我校今后的教学,从而真正实现以科研促教学。

1、进一步认识到利用广域网(校园网、因特网)开展的研究型教学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学生要通过网络来查询他们需要的资料,并且要学会查找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归纳信息,培养他们利用网络的能力。

2

2、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利用几年的时间,通过不同学科、在选定的班级里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实验,探索基于广域网的环境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探究研究型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的原理、方法和途径。

3、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把我校的校园网建设成为师生开展工作与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师生从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窗口,使之真正成为我校开展各类教学的一个活动平台。

4、明确教师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和创设各种方法、活动形式,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并且做到环环相扣,保证学生学会研究型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5、通过亲身的经历,努力转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教书”这种单一的角色,实现由“教师”向“科研专家”的转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6、教师通过观察、座谈、调研、活动结果和作品分析等形式,评价和反思广域网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成效,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这些结果的分析,锻炼归纳能力、表述能力和自我的评价能力。

如下图:

7、行动研究过程中的原则:

(1)把“基于广域网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行动计划付诸行动,这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我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实践中的模式、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利用推行研究型教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2)在这个具体的实施阶段,行动研究中的行动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既要严格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实践,又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变化因素,要有弹性,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调整。但对调整要做好必要的记录,说明调整的理由。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原先制定的计划对现实条件的分析不充分甚至有误,我们有必要重新修订计划。

(3)认识研究型教学的作用、任务、原则,探索研究型教学实践的基本特点。

(4) 在指导学生研究型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需要把握研究型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综合性”,并在行动实施中自觉地表现出来。

(5)在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期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具体步骤为:

动员培训阶级-----对学生阐明研究型学习的意义,研究的课题,请相关老师作有关的讲座,培养学生搜集信息、选择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为研究型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

学生寻找、确定研究目标------学生可根据教师布置的课题,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取有一定意义、有一定价值的目标为研究的方向。

搜集整理材料----以研究目标为内容,通过网络手段搜索与目标相关资料,通过理性分析,从纷繁复杂材料中选取有用的信息为主题服务。

得出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并加以归纳总结,最后得到自己的结论。

发布结论------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自己的结论对外发布,以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再经过修订,得到最后的结论。

8、对行动研究实验的观察:

(1)课题组的研究教师要对实施(行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及时地对计划实施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最终对本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具体的方法有:

——观察。对实施的过程、学生的反映等情况进行观察。

3

——访谈与问卷。对象可能包括一般的社会人士、有关专家、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先拟一个提纲——选一两个进行试验性的访谈——修订提纲——大面积的访谈。问卷是获得比较客观的、数量化的材料的重要手段。

——个人资料收集与记录。个人资料有两大类:学生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简历、以往成绩表现、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和教师本人的个人资料(教师有意识地记录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适时地分析这些材料,往往能够对自己的实践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鼓励学生参与到行动研究过程中来,并把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表述出来,不但对行动研究的进行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可以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有利于全面分析研究结果。

(2)本课题研究将忠实地执行这些方法,特别是鼓励学生参与到行动研究过程中,鼓励他们积极撰写参加主题性学习的感受,并提出一定意见。当然,除这些方法之外,我们还将大量使用文献调查研究法。

(3)老师应当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记录和积累自己的“教历”,主要内容可以包括:自己对某主题研究活动的设计,实施的情况,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观察与分析,通过分析提出可能解决方案。

9、行动研究实验的调整——根据行动研究,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收集了相关数据之后,对原先的计划、实施进行必要的总结、反省或必要的调整。这需要建立在对行动研究评价的基础上。

对行动计划和行动实施效果的评价。要检测行动计划确定的准确性和行动实施的效果性,必须对行动结果进行评价。为了有效地评价行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表中的几个方面来看:

课题实施方案范例

对行动研究实验的反思,我们从以下6个方面来进行:

(1)据实施的进展情况,时时反思我们提出来的问题是否确定,原因分析是否得当,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必须立即商讨,看是否要重新界定问题,并且充实原有的计划。

4

(2)在实施的过程中,检验我们制定的行动计划是否明确、具体、有操作性?是否能有效地针对解决所提出来的问题?

(3)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按照行动研究计划和实施行动指南来进行?有没有按照观测实施效果的方法来记录或收集有关的数据?

(4)分析本行动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有理有据地对待研究成果。

所谓信度是指研究的可靠性,指的是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换句话说,如果别人也用这样的行动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法,是否可能得到一样或大致的结果?

内在信度是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如果使用多个人收集资料,内在信度的问题便是:收集人之间能达成一致吗?如果对教师行为进行研究,使用课堂观察方法收集资料,内在信度的问题便是:两个或更多的观察者在看待同一教师的表现时,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吗?如果缺乏内在的信度,资料仅是收集者的一个函数,即随观察者眼光不同,观察的结果不同,这就不能反映真实发生的情况。

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如果研究是可靠的,一个使用相同方法、相同条件的研究者应得到与先前研究相同的结果。

所谓效度是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具体言之: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是指研究成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亦即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程度。

(5)资料的分析与解释是否恰当?

(6)反思的结果将作为进一步执行或修正行动研究计划的反馈信息,以使行动研究更加切合问题的实质,提高计划的周密性和实施的效果性。这样看来,在行动研究中,计划——实施——反思,是不断循环的,在循环中不断完善,不断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质量

六、研究方法

鉴于本项研究内容多,跨度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需采取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理论研究法

4、比较研究法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