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 体温

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低体温是其早期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其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2]。探索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产科为预防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发生低体温,自20xx年12月以来在产房内综合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使极低体重儿的低体温发生率有明显下降, 现将做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xx年12月1日至20xx年4月30日出生的58例极低体重儿为干预组,20xx年12月1日至20xx年4月30日出生的51例极低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男婴31例(占53.45%),女婴27例(占46.55%),平均孕周(32.1±1.8)周,体重(1 237±182.7)g,Apgar 评分1 min (8.5±1.9) 分,5 min (9.4±1.1) 分,其中阴道分娩30例(占51.72%),剖宫产28 例(占48.28%)。对照组:男婴28例(占54.9%),女婴23例(占45.1%),平均孕周(32.2±1.7)周,体重(1 225±178.2)g,Apgar 评分1 min (8.6±1.7)分,5 min (9.5 ±1.2)分,阴道分娩26例(占50.98%),剖宫产25例(占49.02%)。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孕周、体重、评分、分娩方式及发生早产的原因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出生后采取常规的保暖措施,即环境温度按产房要求达到22~24 ℃,出生后立即置辐射床,设辐射床温度34 ℃,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处理完毕立即使用包被包裹法送往新生儿室。

1.2.2 干预组

1.2.2.1 分娩前的准备:提高产房的温度至26~28 ℃,由于极低体重儿出生时暴露于室温状态下,室温应达到晨间护理时早产儿室的温度[3]。目前医院的供暖系统基本为中央空调,环境温度较难控制。为此,我院产房内另独立安装了分体式的空调,有利于控制产房内的温度。提高辐射床温度设置在36.8~37 ℃[4]。早产儿所使用的物品均提早置于辐射床上预热,包括婴儿被、婴儿帽、无菌布料、复苏器械等,避免接触使用尚未预热的物品而带走其身上的热量。

1.2.2.2 减少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对于体重较低的早产儿,一位助产士协助娩出胎儿后,另一位助产士给予配合,立即使用已预热的无菌巾包裹早产儿的身体,并立即断脐,将早产儿转置辐射床上,减少产床上的暴露时间。研究表明在22~24 ℃室温条件下,刚娩出的新生儿深部体温平均下降0.1 ℃/min ,体表温度下降可达0.3 ℃/min。出生后0.5 h深部体温平均下降2~3 ℃,皮肤温度下降4~6 ℃。因此,尽可能缩短新生儿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及时转移至辐射床上,避免体温下降过快。

1.2.2.3 出生后的保暖处理:国外有学者认为,将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放置在塑料袋中有利于保护其体温。我院采取塑料保鲜膜包裹法,即从脚趾裹到肩胛,露出头部,并戴上已预热的婴儿帽,减少体表热量散失及不显性失水。

1.2.2.4 转运时的保暖:尽可能使用转运暖箱,提早半小时开启,调节箱温至35 ℃,将预热的治疗巾适当遮盖新生儿置入暖箱中。如果转运时使用暖箱有困难,就用预热的婴儿被尽可能将其包裹严密,避免透风,尽快将早产儿转往新生儿科。

1.2.2.5 对产房内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早产儿出生时的保暖意识:首先让其了解环境温度对早产儿体温产生的影响以及低体温对早产儿造成的严重危害,使产房工作人员意识到保暖对早产儿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暖意识,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暖措施。其次,对每个环节的保暖措施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其操作,使其能够按照科室制定的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1.3 评价指标 所有极低体重儿转入新生儿科常规测量肛温,体温低于36 ℃为低体温。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计数资料用x2,计量资料用t检验。

1.5 结果 两组患儿入科时的体温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 讨论

2.1 极低体重儿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极不成熟,棕色脂肪少,皮肤薄,体表面积大,导致产热少,散热快,尽管使用传统的保暖措施来减少热量的丢失,仍容易发生低体温。王丽岩等[5]对673例刚出生的新生儿通过常规的保暖措施采用腋温测定法发现: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体温均<35 ℃, 低体温发生率为100%。我院在采取干预措施前,极低体重儿在冬春季节低体温发生率为84.31%,平均体温(35.55±0.33)℃,通过采取干预措施,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下降。体温过低可明显增加患儿的并发症[6],影响救治率且延长住

院时间。本组资料显示干预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但在救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低体温持续时间短造成的影响不严重有关。

2.2 有研究认为,极低体重儿低体温基本发生在产房和转运途中[1-2],我院新生儿科调查后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同。因此,在产房内及转运途中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维持极低体重儿的适中温度很重要。由于新生儿出生前生长在一个封闭且接近母体深部温度的湿性环境中,出生后的外界环境相对而言是一个干燥寒冷的环境,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发生低体温,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由于生理方面先天发育不足,更容易发生低体温,因此最好采取干预措施。

2.3 机体热量的散失主要通过辐射、蒸发、传导和对流等途径。早产儿的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特别是头部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3,暴露时很容易造成体温的散失。产房内的医护人员平时接生操作时穿戴手术衣、帽子及口罩,室温稍高时,就容易满头大汗,经常将分娩室的温度调低,因此,有必要对产房内的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在早产儿分娩时,必须维持分娩室温度至26~28 ℃。尽管这温度容易使工作人员及产妇感觉较热,但对于从一个宫内37 ℃左右的羊水环境中出来的新生儿,这温度偏低仍感觉寒冷。因此应及时把刚出生的新生儿转移至辐射床上,再进行复苏及处理,使用物品在接触前先预热,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并带上帽子,均有利于减少散热。国外有研究认为,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从脚趾到肩部放入一个塑料袋并置于辐射加热装置上,可降低发生体温过低的风险,这可能与减少辐射、蒸发散热有关。我科采用塑料保鲜膜从脚趾裹到肩胛,露出头部并置于辐射床上,结果显示对预防低体温的效果较好[7],且不影响早产儿复苏。保鲜膜通过临床细菌培养,符合要求,新生儿使用安全。通过采取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极低体重儿低体温的发生。本组发生低体温9例,比干预前同期发生低体温者明显减少(P<

0.01),且均发生于体重小于1 000 g的早产儿。本研究同时证实,体重越低,越容易发生低体温。

综上所述,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首先应加强护理人员对极低体重儿的保暖意识,在产房积极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改变转运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从而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

 

第二篇: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

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

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

46例新生儿脓疱疮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46例新生儿脓疱疮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看护、消毒隔离护理、皮肤护理、疱疮面及水泡的护理、创面护理、观察护理、营养饮食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和出院宣教护理。结果:我院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17例4天内得到治愈,29例8天内得到治愈,且均全部治愈,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脓疱疮患儿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有利于临床的治愈效果,避免出现继发感染等情况,对护理新生儿脓疱疮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新生儿脓疱疮;观察;护理

在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性疾病,极具传染性,可导致全身感染。病源主要来自有感染源的产妇和医护工作者,由于新生婴儿的皮肤娇嫩,免疫力低,再加上与感染源接触,消毒隔离不到位,就会在几个小时或2天之内,由大面积脓疱疮,波及患儿全身[1]。患儿会有因有瘙痒症状,便哭闹不止,同时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严重患儿甚至引发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炎症。因此我院对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者在合理治疗之后,进行必要的护理,收效甚好,现将我院对46例新生儿脓疱疮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近年共收治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其中男26例(占56.5%),

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

女20例(占43.5%),男女比例为1.3:1,年龄在出生后的第7天到第21天。经过诊断分析,其诱发原因分别是蚊虫叮咬,洗澡次数少,一次性纸尿布使用过多。临床症状表现为:最先发于头部、颈部、臀部等处,呈片状分布。最开始表现为水泡或红疹子,随后转为脓性,抓破脓疱疮,细菌传播到其他身体部位。这种病症开始的时候,不宜被察觉,身体症状不明显,待病情加重,就会出现成片糜烂等其他明显症状。46例患儿在经过我院7天到21天的有效治疗和护理之下,均得到及时的治疗,并且得到有效的治愈,未留下疤痕。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消除患儿家人对此病症的焦虑和紧张之情,讲解病情,告知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便可获得有效治疗,不会留下疤痕。

2.2临床看护

在临床看护中,由于此症早期症状不明显,是随着病情逐渐加重,一些明显症状才会出现,为此医护人员在患儿最开始护理的时候,要有效观察患儿身上所生水泡或红疹的形态、部位以及有无瘙痒感等早期临床症状。如果发现转为脓性,出现脓包,要防止脓包破裂,造成相继传染。

2.3消毒隔离护理

对患儿的衣服、毛巾等患儿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采用高压消毒的措施进行盥洗,之后进行阳光暴晒杀菌。同时保证患儿房间的消毒

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

隔离措施,采用消毒液进行擦拭,在温度、湿度上进行有效调节,并且每日进行1个小时的紫外线照射消毒[2]。要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在接触患儿前后,双手要进行有效消毒,每次采用2ml的洁灭净洗手3分钟,进行有效消毒后,再用清水洗净。在消毒隔离护理期间,严禁患儿家长随意进入探视,将外部的细菌带入病房,增加患儿交叉感染的病情,这样就达不到消毒隔离护理的效果。

2.4皮肤护理

要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患儿衣服要以全棉宽松式为主,而且每天都要进行更换消毒处理,避免衣服所带病菌与患儿皮肤产生交叉感染。如若并发腹泻的患儿,需要及时更换尿布,不要使用一次性纸尿布,同时每次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确保臀部皮肤干爽。在护理皮肤的时候,要着重针对患儿的腋下、颈部等不易察觉的身体部位进行护理,如果脐部有脓液流出,需要采用氧化氢和碘伏进行清洗擦拭,防治脓液传播,细菌传染[3]。也要避免患儿被蚊虫叮咬,防治皮肤破损,严防出现再次感染的情况发生。

2.5疱疮面及水泡的护理

对于疱疮面及水泡的护理,一定要在严格的消毒条件下,将疱泡的脓液完全吸出,保持疱泡壁不出现破损,保持完整性,这样才能及早结痂。在严格消毒护理中,要对患儿每日进行一次药浴,药浴时防治结痂破损,避免任何刺激。当结痂较厚不易自行脱落,可每日采用新洁灭尔消毒液进行反复冲洗,直至脱落,切不可自行机械脱落。

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

2.6创面护理

对患儿的创面要进行有效的护理,避免受压、充血。为此对于患儿的创面患处,尽量保持暴漏于空气状态,同时每日都要进行一次红外线照射治疗一次,通过热效应治疗,以期达到促进患儿血液循环的目的,加速创面愈合。在创面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患儿关节活动,缓解疲劳,对已经愈合的创面皮肤部位,可令患儿采取更加舒适卧位。

2.7观察护理

由于新生儿脓疱疮急剧皮肤传染行,其传染的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情况,防治脓疱疮诱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4]。为此需要每日对患儿进行测量体温、观察体征,看是否出现并发症的早期表征。密切观察患儿体表的脓疱疮、水泡、红疹的发展变化,是否扩散、脓液渗出、异味以及感染征兆。在观察护理的过程中,要尽量轻柔安抚患儿,避免哭闹、乱抓、乱动造成糜烂面破损等不必要的继发感染。

2.8营养饮食护理

由于新生婴儿的体质较差,抵抗力非常低,为了更好的进行康复治疗,需要进行有效的营养饮食护理,以达到增加患儿的抵抗力,促进有效治疗[5]。为此要对患儿进行科学的鲜血浆输入和丙种球蛋白的输入。同时也要给予患儿纯母乳喂养,保证患儿营养,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指导患儿母亲喂养姿势,避免出现创口机械破损。

2.8出院宣教

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

出院后,向患儿家长叮嘱出院观察事项,包括有无再次感染,水泡、红疹是否复发,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讲解患儿皮肤护理[6]。推荐采用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经常给患儿洗澡,换衣,以及进行床铺消毒。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卫生、干燥,尤其是保持皮肤褶皱等不易察觉部位的清洁。出院半年内,要每月定期随访,如有异常及时就诊[7]。

3结果

我院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17例4天内得到治愈,29例8天内得到治愈,且均全部治愈,没有出现并发症。 4讨论

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化脓性皮肤病,如果不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将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由于患儿均为新生儿,护理过程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分别从临床看护、消毒隔离护理、皮肤护理、疱疮面及水泡的护理、创面护理、观察护理、营养饮食护理进行有效临床护理,并且从心理护理和出院宣教对患儿家长进行安抚宣教护理。

我院医护人员在对46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的护理中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护理效果,令患儿避免继发感染,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避免发生危及患儿生命的险情,合理规范的临床护理,对护理新生儿脓疱疮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 [m]北京:

新生儿脓疱疮论文观察护理论文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52-953.

[2] 徐芳;马琦.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1):119.

[3]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2-535.

[4] 万惠;王长久.新洁尔灭与复方新诺明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3):165.

[5] 梅英.0.5%碘伏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叨[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1):79.

[6]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68.

[7] 魏克伦;杨于嘉.新生儿学手册[m].第5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