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二附中校志

复旦二附中校志

第一节 学校的沿革、规模及社会影响

复旦二附中的前身为复旦子弟学校中学部, 1985 年改为现名,但作为子弟学校的性质仍不变:仍接受复旦大学和杨浦区教育局的双重领导,学生仍以复旦子弟为主体。

二附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初中部每年招收新生约 200 人,高中部每年招新生 40 人。全校现共有 7 个年级 21 个班级,学生数约 1000 人。

学校硬件设施优越。其中“望道楼”为教学楼,“步德楼”为综合辅助楼,而“相辉楼”则是复旦二附中与复旦附中共建合用的文体馆。楼馆内有齐备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

复旦二附中最值得自豪的是它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阵容。教师业务精湛,工作责任心强,历年来为学校屡创佳绩。二附中目前已是众所周知的杨浦区最强的几所学校之一,在全市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附 表

复旦二附中校志

复旦二附中校志

复旦二附中校志

注:自19xx年始,二附中正校长由复于附中副校长兼任

复旦二附中校志

附表四

复旦二附中校志

复旦二附中校志

复旦二附中校志

第二节 办学特色 着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有各种方面的能力,有的长于文,有的长于理;有的长于艺术,有的长于机械。在学校眼中没有好生差生之别,学校就是搭建舞台,使各类学生的长处得以充分发展。因此学校除了在主课堂着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外,还致力于发展第二课堂。学校常年设有 20 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发展特长,寻得自信。二附中的第二课堂培育出了累累硕果, 2000 年 10 月《解放日报》曾以《潜能在这里开掘》为题作过专版报道。

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校实施“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即到初二、初三,在数学、外语两科,根据学生能力与程度,进行分层,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中获得适合自己的教学。“分层走班”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给学生各方面获得充分发展拓开了空间。

据统计自 1989 年至 2002 年,历届学生参加全国性各类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有 26 人,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有 8 人;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有 127 人,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有 24 人。突出的有: 1989 年朱正获上海市“宇宙、地球的未来和我们”知识竞赛一等奖; 1992 年张震宇获全国第六届数学联赛一等奖; 1998 年张乃真获上海市初中英语竞赛一等奖; 2001 年屈铭志获第六

届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全国英特尔少年英才奖; 2002 年,阎灏获上海市首届初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一等奖。

打金字塔塔基,着眼学生发展后劲

学校教学不能只围绕竞赛或应试转。学校培养学生应把目光放至学生整个人生道路。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应是金字塔型的,初中阶段是打金字塔的塔基,塔基部应该宽大厚实,从教学角度说也就是要基本功扎实,兴趣广泛,知识面宽阔,这样将来才能较稳健地达到一定高度。所以对整个初中阶段我们实行“先放开后收拢”的策略,在低年级我们要求“放开”,除了抓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外,就是放手发展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我们绝大多数学科都有拓展学习的计划。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和科技节活动。我们提倡学生读的书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而到高年级,则逐渐将学生注意力“收拢”到如何周密严谨地整理知识上来。这样就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培养的学生既能在升学考中出成绩,又有充足的发展后劲。

努力营造研究的氛围

学校目前正在完成一个区级重点课题 —— 《大学城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杨浦区提出科教兴区的方略,建设大学城正是区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而二附中作为复旦大学的子弟中学,正处于大学城的典型环境中,得天独厚地具备搞这一课题的条件。现在全校 50 来个教师承担着 27 个子课题的科研任务,基本上是人人参与。管理层与广大教师以科研的态度来从事教育教学,推动了并将进一步推动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学生中则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的探究性学习以环境教育为突破口,长期以来我校在生物与环境科学等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如:生物学科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地理学科组织学生自编环保小报,撰写环保论文,化学学科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的资源和设备进行空气质量的检测,并写出论文获市二、三等奖。这些年来我校先后有 10 多位同学分获市区环保论文一、二、三等奖。

甚至有学生被评获“上海市百佳环境之友、绿色卫士”、“全国青少年明天小小科学家”等荣誉称号。因此, 2001 年我校被杨浦区命名为“杨浦区青少年环境保护实验站”, 2003 年学校又被上海市命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成员学校”。

倡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

1997 年学校成立了帮困助学基金,资助学校生活困难但又学习刻苦的同学,基金都来源于学生和教师的自捐赠。 2001 年我校又与复旦大学外文系联手与河南易县贫困山区的学校建立了希望书架,并且每个班级资助一位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共 17 位,现在双方一直保持通信往来。

学校要求人人有服务岗位,班班有服务队,并且每人有一本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卡,政教处定期检查交流,每学年评选优秀志愿者和优秀服务队,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2003 年起我校又和复旦大学团委联合开展了“青春与世博同行”志愿者服务活动。

 

第二篇:复旦二附中班主任工作计划书

复旦二附中班主任工作计划书(2007、2)

中队(特色名称)________________,中队辅导员_________,中队长_________,中队人数___人

复旦二附中班主任工作计划书

复旦二附中班主任工作计划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