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驾驶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党支部领导:

我于xxxx年xx月入伍,现xx、我自愿申请学驾驶,在部队学习和锻炼,继续为消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请中队领导对我给予严格审查。

入伍以来,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严格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尊重领导,团结战友,艰苦奋斗,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军事技能,任劳任怨的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在灭火救援中缺什么、学什么,短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在本职工作中,我作为一名消防员,抢险救援或着是灭火救援中,做到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往前、不怕牺牲,平时刻苦钻研理论知识,并掌握了一定的消防器材使用,保证器材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为中队的执勤备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效地促进了战友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提高了战斗力,入伍以来,我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在训练和日常生活中,刻苦训练,不断克服训练中的种种困难,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使自己变的坚强起来。

在生活中,严格遵守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能够积极组织并参加中队的各项活动,不断丰富中队的业余和娱乐生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力求做一名合格而优秀的军人,但作为一名消防工作者,我坚定献身消防事业的信心,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吃苦耐劳,积极工作,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如果领导经过严格的审查批准了我,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军政素质,为消防事业尽责尽职,克服和改正过去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争取在训练和本职工作中更上一层楼。如果不能被批准,我也决不灰心丧气,继续安心工作,努力寻找差距,克服缺点,时时刻刻已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向组织靠拢,不断完善自我,迎接新的挑战。

恳请组织以一个合格消防战士的标准来要求我,帮我进步。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xx年 x月 xx 号

 

第二篇:驾驶学校申请书

第一章 项目总论················································································ - 6 -

1.1 项目概述···················································································· - 6 -

1.2 项目建设背景·············································································· - 6 -

1.3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 7 -

1.4 项目建设单位·············································································· - 8 -

1.5 项目建设计划·············································································· - 8 -

1.6 项目投资···················································································· - 8 -

1.7 资金筹措···················································································· - 9 -

1.8 财务效益分析·············································································· - 9 -

1.9结论··························································································· - 9 -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 10 -

2.1项目可行性分析········································································· - 10 -

2.1.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10 -

2.1.2当前实力支持······································································· - 10 -

2.2项目必要性分析········································································· - 11 -

2.2.1中国驾驶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 11 -

2.2.2解决当前驾驶行业发展瓶颈的需要·········································· - 11 -

第三章 项目市场研究分析·································································· - 13 -

3.1市场PEST模型分析··································································· - 13 -

3.1.1政治法律环境······································································· - 13 -

3.1.2技术环境············································································· - 13 -

3.1.3经济环境············································································· - 14 -

3.1.4社会环境············································································· - 15 -

3.2中国驾校的发展········································································· - 15 -

3.3汽车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 15 -

3.3.1市场简析············································································· - 15 -

3.3.2汽车市场缺口分析································································ - 16 -

3.3.3汽车市场分析······································································· - 17 -

3.4本项目市场及收入分析································································ - 17 -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 19 -

4.1  项目区位城市行政区划与地理位置·············································· - 19 -

4.1.1  行政区划··········································································· - 19 -

4.1.2  自然地理··········································································· - 19 -

4.2  项目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 - 20 -

4.2.1  区位优势··········································································· - 20 -

4.2.2  区内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 - 20 -

4.3  项目区位生活配套设施状况························································ - 20 -

4.3.1  自然资源··········································································· - 20 -

4.3.2  基础设施··········································································· - 20 -

4.3.3  交通状况··········································································· - 20 -

4.3.4  经济状况··········································································· - 21 -

4.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 -

4.4.1  工程地质条件···································································· - 22 -

4.4.2  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 - 22 -

4.4.3  水文地质条件···································································· - 23 -

4.5  建设场址条件分析···································································· - 23 -

4.5.1  建设用址··········································································· - 23 -

4.5.2  地形、地貌········································································ - 23 -

4.5.3  水文地质条件···································································· - 23 -

4.5.4  气象情况··········································································· - 24 -

4.6  建设条件分析结论···································································· - 24 -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 25 -

5.1方案概述··················································································· - 25 -

5.2设计总则··················································································· - 26 -

5.2.1设计依据············································································· - 26 -

5.2.2指导思想············································································· - 26 -

5.3设计构想··················································································· - 27 -

5.3.1布局基本原则······································································· - 27 -

5.3.2交通道路与场地设计构想······················································· - 27 -

5.3.3教练场技术要求···································································· - 27 -

5.3.4单体设计············································································· - 28 -

5.4总平面布局················································································ - 30 -

5.4.1空间布局············································································· - 30 -

5.4.2景观组织············································································· - 30 -

5.4.3交通组织············································································· - 30 -

5.4.4公共设施及市政设施····························································· - 31 -

5.4.5建筑设计············································································· - 32 -

5.5结构设计··················································································· - 32 -

5.5.1设计依据············································································· - 32 -

5.5.2结构选型············································································· - 32 -

5.6道路及竖向工程········································································· - 33 -

5.6.1道路交通工程······································································· - 33 -

5.6.2设计依据············································································· - 33 -

5.6.3设计原则············································································· - 33 -

5.6.4道路等级及红线宽度、断面布置············································· - 33 -

5.7给排水、燃气工程······································································ - 36 -

5.7.1给水工程············································································· - 36 -

5.7.2排水工程············································································· - 37 -

5.8电力工程··················································································· - 37 -

5.9电信工程··················································································· - 37 -

5.10网络接口················································································· - 37 -

第六章 工程项目管理········································································ - 39 -

6.1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 - 39 -

6.2 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 40 -

6.3 项目投资管理············································································ - 40 -

6.4 质量管理·················································································· - 41 -

6.5 工程进度管理············································································ - 41 -

6.6 合同管理·················································································· - 41 -

6.7 协调管理·················································································· - 42 -

6.8 安全建设管理············································································ - 43 -

6.9 资金管理·················································································· - 43 -

第七章 项目进度安排········································································ - 44 -

7.1项目进度安排············································································ - 44 -

7.2保障措施··················································································· - 45 -

第八章 招投标方案············································································ - 46 -

8.1招标形式··················································································· - 46 -

8.2招标信息发布············································································ - 46 -

8.3招投标工作组织········································································· - 46 -

第九章 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 48 -

9.1编制法规依据············································································ - 48 -

9.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 48 -

9.2.1环境质量标准······································································· - 48 -

9.2.2污染物排放标准···································································· - 48 -

9.3驾校内部道路环境问题································································ - 49 -

9.4水土流失的影响········································································· - 49 -

9.5 环境空气的影响········································································· - 49 -

9.6 噪声影响·················································································· - 50 -

9.7环境影响对策············································································ - 50 -

9.7.1 工程设计方案上采取的保护环境措施······································ - 50 -

9.7.2 施工时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 50 -

9.7.3其它对策············································································· - 51 -

9.7.4施工期环保措施要求····························································· - 51 -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3 -

10.1投资估算················································································· - 53 -

10.1.1投资估算说明····································································· - 53 -

10.1.2 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 - 53 -

10.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 58 -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 59 -

11.1财务评价依据··········································································· - 59 -

11.2投资总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本计算················································· - 59 -

11.3投资收入、税费及利润计算························································ - 60 -

11.4财务评价················································································· - 63 -

11.4.1 评价指标··········································································· - 63 -

11.4.2敏感性分析········································································· - 64 -

11.4.3经济评价结论····································································· - 65 -

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 - 66 -

12.1 经济效益················································································· - 66 -

12.2 间接效益················································································· - 66 -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 67 -

13.1项目风险因素··········································································· - 67 -

13.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 67 -

13.1.2市场风险············································································ - 67 -

13.2风险规避对策··········································································· - 67 -

13.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 67 -

13.2.2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 68 -

第十四章  结论及建议······································································· - 69 -

14.1结论························································································ - 69 -

14.2建议························································································ - 69 -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

项目业主单位:MY市实验驾驶技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MY市F城区TX镇

1.2 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 全国各地普遍形成了持续不衰的学车热。仅以MY为例, 现已有驾校多所, 年培训驾驶员达数万人之多。驾校的迅猛发展, 究其原因, 首先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驾车, 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职业, 而是一种技能。会驾车, 无疑将增加择业时的筹码。

其次, 我国的汽车市场正在由公款购车为主转向以私款个人购车为主的市场。私人购车量的急剧扩大, 使普通人驾车的机会增多, 这无疑是学车族人数大增的最重要原因。另外, 新的汽车驾驶训练考试办法颁布后, 学车人的年龄大大放宽, 考核的办法及手续简化,这也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学车热情。随着驾驶培训的发展,驾校训练车型品种单一的状况的改变,也让学员自由选择车种, 学以致用, 使驾校在扩大生源, 服务用户方面更具竞争力。驾校的学员, 无疑是最有潜力、销售市场最集中的汽车消费群体。驾校行业,无疑是前景广阔的发展行业。

MY市在经过5.12在地震后,经过三年左右的灾后重建,通过MY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MY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得到长足的发展。现阶段,MY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机动车拥有数量逐年上涨。因此,这也进一步扩大了MY的汽车驾驶培训市场。目前MY约有7家驾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各驾校教学质量参差不一。

本项目正是在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的背景下及在MY本土建立一所高标准高质量的驾驶培训学校的构想下提出来的。 

1.3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规划拟建成一所一级驾校,配套训练场和考试预备场地两大功能模块。根据所取得地块的地形地貌等制定整个教练场的规划设计方案。在教练场智能化或综合配套方面采纳最好的或最有特色的规划,增加模仿难度,突出标准性,以激发教练和训练人员科学、规范、积极的训练欲望。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总用地面积:7.4公顷,其中考试用地面积:2.55公顷,培训用地面积:4.85公顷。总建筑面积:951.8平方米,其中考试综合用房面积:410平方米,培训综合用房面积:541.8平方米。

电子化考场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2.55公顷;

硬化面积:20131.2平方米(2.1公顷);

绿化面积:5368.80平方米(0.5公顷);

绿化率:21.1%;

花池(路沿石)长度:3106.4米;

建筑面积:410平方米;

停车位:19个。

训练场详细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4.85公顷;

硬化面积:38688.4平方米(3.9公顷);

绿化面积:9811.6平方米(0.9公顷);

绿化率:20.2%;

花池(路沿石)长度:4512.4米;

建筑面积:541.8平方米;

停车位:19个。

本项目还包括驾校四周的围墙,驾训教练场围墙高度2.1米,长度1040.94米。

同时本项目还包括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通讯、配电站、环卫设施等公共及市政基础设施。

1.4 项目建设单位

MY市实验驾驶技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1.5 项目建设计划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 计划在 20##年11月完成立项审批前期工作,20##年12月中旬前完成初设和施工图设计,20##年1月完成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 20##年10月项目全部完工。

1.6 项目投资

1、工程费用:1667.2万元;

2、其他费用:374.55万元;

3、基本预备费:102.09万元 ;

4、流动资金:80万元;

5、建设项目总投资:2223.83万元。

1.7 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

1.8 财务效益分析

依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有关规定及相关行业实际运营基础数据,对项目法人财务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各项财务指标均优于基准收益率,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主要财务指标:本项目计算期内预计正常运营年年均经营收入1502万元,平均每年上缴营业税及附加49.57万元,企业平均年利润总额957.61万元,上缴所得税平均每年239.40万元,税后净利润均值为718.21万元,所得税后投资利润率32.3%,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0.47%,税后投资回收期3.1年(含建设期9月),项目盈亏平衡点36.39%,项目建设在财务上是完全可行的。

1.9结论

从中国先进的汽车行业市场、本项目建设区域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本项目是可行性。

在政策方面,国家的相关政策出台为驾校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也整顿了驾校的不良风气,为本校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针对中国驾驶行业的发展,优质驾校的建立成为了迫切的需要,成为了解决驾驶行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本报告通过市场PEST模型分析,进一步提高了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通过对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分析,本校决定坚持科学化管理、正规化教学、高质量服务。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以“优质的驾校”打造M为阳驾驶员培训学校的名片。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可行性分析

2.1.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从20##年4月1日起,新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将实施,驾驶员培训学校将逐步对学车者实施学时预约和按学时收费的新制度,同时对驾校教练提出了更高的资质要求。新的规定对教练员管理、驾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将最大限度地保护学车人的权利,同时也将对学员学车的观念、时间和费用成本带来很大影响。新规定对驾校的教练员的资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练员分为理论教练员和驾驶操作教练员。都要具备机动车驾驶证,且年龄不超过60周岁。同时规定还要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对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实行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制度。教练员教学质量信誉考核内容应当包括教练员的基本情况、教学业绩、不良记录等。

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加大,为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的建立创造了更规范的环境,也从某个角度上保证了驾校的质量。

2.1.2当前实力支持

随着中国逐步的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国外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思想都被引进国内。中国驾校的总体实力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从学校的目标管理、人员技术管理、财务管理、政策管理到教学管理、招生事宜等都走向了规范化和人性化相结合。

实力支持使驾校的素质和质量有了强大的发展后盾,同时更提供了本项目建立的力量基础。

2.2项目必要性分析

2.2.1中国驾驶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学员供应量不断增加的中国驾驶行业中,驾校“超载”运行, 各驾校发展不尽平衡。如今, 轿车进入家庭引发了新的学车热潮, 考个驾照成为都市人的新时尚, 也是自谋职业和实现再就业的一条途径。由于新的学员大量拥入, 大多数驾校人满为患。学员增加, 驾校没变, 结果导致驾校超载运行, 致使培训标准难以执行。另外, 各驾校软硬件建设上差异较大。有的师资匮乏, 教学设施陈旧, 教练员业务素质较低, 日常管理松懈, 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中国驾驶行业的发展迫在眉睫。对于驾校而言,驾校行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上升空间,优质驾校的建立也迎接着很大的发展市场。

2.2.2解决当前驾驶行业发展瓶颈的需要

当前驾驶行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驾驶制度、行业竞争机制、人员素质。驾驶制度是上升到国家政策的层次。只有加强国家政策的落实和监督力度的加强,才能为驾驶行业的发展运行提供更大的保证。目前,驾校在社会上的数量不少,也造成了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甚至出现部分学校恶性竞争或破坏竞争机制等不良现象。行业自律, 加强内部管理是驾驶行业的需要。驾驶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驾校是近年来产生的新型教学机构。教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社会背景不尽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人际关系复杂,文化程度差异很大,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驾校中的部分教员出现了认识上的困惑,善恶混淆,荣辱扭曲,只看重个人利益,存在拜金主义及利己主义,缺乏职业责任感及敬业精神。各驾驶培训学校应本着对国家、社会、个人负责的态度。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前提下, 加强管理, 挖潜增效, 降低培训成本,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从解决当前驾驶行业的发展瓶颈来看,优质的驾校成为了社会上最大的需求,也成为驾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校将重视质量、重视管理,实现以人为本,力求创建优质的驾校,成为社会需要的学校。


第三章项目市场研究分析

3.1市场PEST模型分析

3.1.1政治法律环境

全国汽车服务高科技产业化委员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驾校评价活动,并建立全国驾校评价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依据,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汽车驾校近6000余家,但小、散、弱的特点十分明显。eaF学车会学车网在机动车驾驶员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汽车驾校所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为进一步提升驾校总体服务水平,构建权威评价体系,于20##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汽车驾校评价活动。eaF学车会学车网活动采用报纸、手机、网络、调查员投票卡4中投票形式,使公众对驾校的教学质量、科技手段、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将以消费者最直接评价为主,综合调查员和专家意见评出消费者推崇的驾校,并建立全国驾校评价体系。

全国驾校评价体系将对驾校的建设提供了更严格的规范,同时对驾校的整体素质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促进驾校的发展。

3.1.2技术环境

中国在发展阶段不断强化各行业与国际、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技术,行业之间也开始互相借鉴、创新、改进,甚至在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上也走向先进化和科学化。中国驾校的总体实力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从学校的公司目标管理、人员技术管理、财务管理、政策管理到教学管理、招生事宜等都走向了规范化和人性化相结合。

先进、科学、规范的技术为驾校的素质和质量提供了强大的保证,建立了力量基础。

3.1.3经济环境

从20##年1-02月汽车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来看:

3.1.4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运输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道路运输运力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对驾驶员的大量需求,使驾驶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承受能力也增强,从而加大了对汽车的消费倾向,也带动了对驾驶证的需求上升。这一个现象给驾校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3.2中国驾校的发展

目前,国内汽车驾校近6000余家。公安部通报了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增长情况,20##年全国机动车增加1669万多辆,驾驶人增加1910多万人。截至20##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6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接近2亿人。

3.3汽车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3.3.1市场简析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千万辆汽车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位,也意味着中国汽车行业跨上了一个高台阶,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做大了。面对如此大的一个市场,必然也带来驾校的市场。

截至20##年11月底,全国机动车汽车保有量情况:为1.86亿辆。其中汽车8962万辆、摩托车9122万辆、挂车103.5万辆、拖拉机1464万辆、其他机动车21674辆、全国机动车驾驶员18883万人。其中汽车驾驶员:12914万人。机动车驾驶人保持高增长态势,与20##年底相比20##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新增817.5万人,增长4.5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51%,其中汽车驾驶人为1.29亿人,占驾驶人总数的68.39%,是汽车保有量的1.85倍。(视为巨大的购车潜力)私人机动车保有量13565万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6.84%;私人汽车保有量:4624万辆占汽车保有总量的66.42%。进口汽车保有量:521万辆。其中:进口机动车保有量:283万辆。进口汽车保有量:238万辆占进口机动车总量的84.41%,增长率5.83%。09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的水平,意味着今后几年也将维持这一水平,或继续增长,它将带来迅速扩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

3.3.2汽车市场缺口分析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国外汽车行业加剧了汽车制造商兼并重组,甚至面临破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市场营销都在发生着重大的调整和变化。09年汽车市场政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政策市场的特征非常明显,制造商和经销商都在忙于应对汽车销售的快速提高,驾校的发展与汽车市场的发展有时出现脱轨现象。这个现象意味着驾校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进行改进,与同类行业进行同步发展,共同发展。

 由于汽车销售、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市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和变化,对车市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趋势、消费偏好仍有难以预料的状况发生。

3.3.3汽车市场分析

 20##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消费市场,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机动车驾驶人的数量也相应大幅增长。

 汽车市场全年实现汽车产销1300万辆目标已成定局,暂列世界第一,美国产销未过1000万辆,日本也仅有6、7百万辆。今年的汽车市场政策特征非常明显,主要是由拉动汽车消费的政策主导,政策的推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年四季度,无论是销售量还是汽车价格都一反常态,市场呈现狂热购车的状态,出现提前释放的突出现象。全年表现为汽车市场刚性需求的特征,范围之广、力度之强都是近几年来出乎意料的,甚至一些专家学者预测中国汽车市场仍将有10-20年的高速发展期(年均20%-30%的增长)。行业部门、汽车制造商、专家业内人士、相关机构对20##年车市总体预测很乐观,认为最少要有10%-15%的增长率,甚至有可能达到30%的增长。

3.4本项目市场及收入分析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驾训场规划拟建成符合一级驾校高等级训练场和考试预备场地,场地功能模块拟分成两大功能模块。根据所取得地块的地形地貌等制定整个教练场的规划设计方案。在教练场智能化或综合配套方面采纳最好的或最有特色的规划,增加模仿难度,突出标准性,使教练和训练人员激发科学、规范、积极的训练欲望。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位于经开区TX镇,学校规模较大,初步确定按照一类驾校配置师资力量。目前该片区内无相同类型学校竞争。因此市场前景广阔,可为该区域及周边县市人民提供驾驶培训服务。学校按照一类驾校设置标准,所配备的教学车辆不少于50辆。按每辆车设8名学员考虑,每年将接纳学员约4000人。按目前MY驾驶培训市场价格,初定每名学员平均学费为3000元。则一年营业收入将达1200万元。

 另外,以高标准建设的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另外一大功能是作为MY市驾驶员考试考点之一。本项目另外一部分收入来源则是电子化考场出租考场收入。经测算,项目启动后,每年到本驾校考点考试的学员将达5万人左右,以每人70元场地费用计算,每年场地费收入约350万元。

 MY市实验驾驶学校作为以高标准现代化建设的一类驾校,将配备强大的师资力量,辅以严谨的教学作风,加上优美的学驾环境,在项目运营后将迎接周边市县各地的朋友前来培训。同时高标准电子化考场也将作为MY市驾驶员考试考点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将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必备品,汽车销量将逐年上升,与此同时,近年来人们的学车热情持续不减,有车无车都要学开车,因为开车已经成为一项基本技能。本项目位于经开区TX镇,项目周边没有同类项目,且本项目以高标准建设,配备专业的教练及管理团队,持续不断的学车热情为本项目提供了广阔前景的市场。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

4.1  项目区位城市行政区划与地理位置

4.1.1  行政区划

MY市位于SC盆地西北部,F江中上游地带。东邻XX市的XX县、XX县和XX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南接德阳市,西北与XX县接壤。全市幅员面积20249km2,人口530万。辖AX、ZT、XX、XX、XX、XX6县,F城、游仙2区及江油县级市(6县2区1市),距SC省省会成都90km。

MY市XX区是20##年8月成立的省级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MY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MY市新型工业集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位于MY城南,距市区约2公里,幅员面积约38.86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5.06平方公里)。下辖TX镇和城南街道,涉及10个村、6个社区(居委会),人口约5.6万(城镇居民约3.6万)。

4.1.2  自然地理

MY市地处F江中上游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45′~105043',北纬30042′~33003′。MY市境地貌受地质构造制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地,山脉有摩天岭山脉、岷山山脉和龙门山山脉,包括最高峰海拔5500米的XX;东南部为平坝、丘陵,位于东南端海拔307.3米的郪江河谷短沟口,是境内最低点。境内幅员面积构成比为山区占61.0%,丘陵占20.4%,平原占18.6%。

4.2  项目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

4.2.1  区位优势

MY市是SC省经济发展战略中“XX”经济走廊上重要的一环,XX高速公路开通后,拉近了MY与成都的距离,公路里程约100公里,促进了两城市间的交流与互补,进而加快了MY的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连接XX的XX高速公路将按计划年内通车,公路里程仅280公里,使MY的交通地位进一步提升。

4.2.2  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

MY自1985年撤地建市以来,坚持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建设、科技、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年均10.8%的速度增长。

4.3  项目区位生活配套设施状况

4.3.1  自然资源

MY自然资源丰富,F江水系流贯市境。水能蕴藏量超过300万千瓦,天然气储量10万亿立方米。

4.3.2  基础设施

开发区日供水能力1. 8万立方米,日供气量70万立方米,有装机容量5.1万千瓦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两个,220KV变电站一个,日处理2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一个,燃气、通讯、网络、道路等设施完善。正在建设的日处理5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加气站、加油站、消防站将进一步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

4.3.3  交通状况

MY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XXX构成的大三角区域之内,道路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是XX经济圈的重要一极。开发区距离XX100公里,XX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和第二条成M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行车时间将大幅缩短。开发区距离重庆280公里,正在建设的M渝高速公路建成后只需2.5小时即可到达。正在建设的MY至西安高速公路通车后,开发区至西部各大城市之间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开发区距MY火车客站5公里,离火车货站6公里,位于开发区内的机场开通有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国内10多个主要城市的航线。依据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根据紧靠M三高等级公路、成M高速公路、宝成铁路的特点,区5年内拟投资6亿元改建、新建中心干道和城市主干道;MY南郊机场到20##年达到旅客吞吐量7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000吨,开通航线30条,航班起降达6000架次。五年内可基本形成一个集高等级公路、城市路网、航运输相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

4.3.4  经济状况

经过8年多的发展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以长虹PDP为龙头的电子信息和以利尔、美丰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两大主导产业,以华晨瑞安、富临精工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以华润啤酒、雪宝乳业为代表的食品饮料等其他产业。于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6亿元、财政收入1.04亿元、企业总数212户、规模以上企业74户、亿元企业9户。

下一步,将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翻两番、五年大跨越、20##年产值达千亿”的目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环保与新材料三个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园区倍增计划”、“产业倍增计划”和“一基两化”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子信息、化工环保、军转民三个特色产业园区。至20##年,力争实现“三年翻两番”。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年均增长62%,工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1亿元,年均增长35%。至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39%,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亿元,年均增长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至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目标,年均增长27%,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4.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4.1  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实施区域地貌为F江二级阶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沿河岸阶地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粘土、粉土、粉沙土,砂卵石层,基岩地层以侏罗系紫红色泥岩为主,间有长石石英砂岩。其中泥岩易风化,砂岩抗风化能力较强,地层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4.4.2  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

拟建工程地区地质构造处于川北台陷MY帚状构造带,西北侧紧邻前龙门山褶断带,东南云风场向斜以南,出现成群的新月型平缓褶皱,呈半环状排列,靠近MY附近褶皱大部分收敛,地层趋于平缓,地层倾角3-4度,近于水平,倾向北西,区内未发现断层构造。自中更新世起,区内地壳的运动方式以间歇性整体升降为特征。由于是整体运动,区内未发现明显断裂构造,自有记录以来,区内未发现大规模的地震灾害,表明区内地壳相对稳定,地质构造条件较单一,新构造运动不明显,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区域相对稳定,适宜建筑。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8版),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4.4.3  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内水资源丰富,不仅与F江相邻,而且地下水源充沛,沿F江岸有冲积而成的河滩,砂石资源极为丰富。本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路基和路坡的稳定有利。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地基下部砂卵石层中,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侧向径流补给,以地下径流排泄或从井中人工排泄。水位变化受季节控制,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1.5-2.5米,结合场地附近管井抽水试验资料,卵石含水层透水性、富水性良好,单井出水量一般大于500立方米/天。

据资料,地下水无色、无味、透明,PH值7.1,为HCO3-Ca型水。地下水按环境分类属II类,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4.5  建设场址条件分析

4.5.1  建设用址

本项目位于MY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TX镇,南可到三台,北可到MY,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4.5.2  地形、地貌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总用地面积:7.4公顷,其中考试用地面积:2.55公顷,培训用地面积:4.85公顷。场地较为平整,附近没滑坡,泥石流等不利因素。

4.5.3  水文地质条件

资料表明,该拟建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壳处于稳定状态,场地地貌简单,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适应本项目工程建设。

根据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项目所在地不会受到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影响。

4.5.4  气象情况

本项目建设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异常极端高温及低温,最大风速16.3m/s,年平均湿度79%,不属于雷区。

4.6  建设条件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用地区域地理条件及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水、电气及通信设施配套完善,周边无污染企业,环境优美。建设用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壳处于稳定状态,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地貌简单,处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适宜本项目的建设。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方案概述

本项目位于MY市F城区TX镇,北临TX镇F沿村一社,河堤路,南临TX镇中心社区八组居民点,西临经济技术开发区3号路。地块大致呈现不规则型四方形。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总用地面积:7.4公顷,其中考试用地面积:2.55公顷,培训用地面积:4.85公顷。总建筑面积:951.8平方米,其中考试用房面积:410平方米,培训用房面积:541.8平方米。

电子化考场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2.55公顷;

硬化面积:20131.2平方米(2.1公顷);

绿化面积:5368.80平方米(0.5公顷);

绿化率:21.1%;

花池(路沿石)长度:3106.4米;

建筑面积:410平方米;

停车位:19个。

训练场详细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4.85公顷;

硬化面积:38688.4平方米(3.9公顷);

绿化面积:9811.6平方米(0.9公顷);

绿化率:20.2%;

花池(路沿石)长度:4512.4米;

建筑面积:541.8平方米;

停车位:19个

本项目还包括驾校四周的围墙,驾训教练场围墙高度2.1米,长度1040.94米。

同时本项目还包括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通讯、配电站、环卫设施等公共及市政基础设施。

5.2设计总则

5.2.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相关规则

2、《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交通行业标准》(JT/T433-2004)

3、《机动车教练场技术要求》(JT/T 434—2000)

4、《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_50016-2006)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2.2指导思想

根据社会、经济、自然状况,结合本地块的用地条件及用地性质,坚持“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最佳统一的原则,科学的设计高起点、大规模的车驾管中心,按照“高技性、舒适度、集约化、人性化”的指导思想,合理规划功能结构和道路体系,使之具有便捷为民的服务流线和舒适的工作流线,同时又不失大方、典雅的氛围,具有交警管理功能的严肃性。在保证功能组织合理的前提下使平面构图优美完整,具有艺术性。突出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引导性和超前性,探索面向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开发新模式。

5.3设计构想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驾训场规划拟建成符合一级驾校高等级训练场和考试预备场地,场地功能模块拟分成两大功能模块。根据所取得地块的地形地貌等制定整个教练场的规划设计方案。在教练场智能化或综合配套方面采纳最好的或最有特色的规划,增加模仿难度,突出标准性,使教练和训练人员激发科学、规范、积极的训练欲望。  

5.3.1布局基本原则

(1)与城市规划体系合理衔接;
(2)在保证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将项目做得较好;
(3)分期分块开发策略,本项目一次设计,分多期实施,每期均具备独立完整的实施方案,以利用于分期投入及灵活的建设管理;(4)尽量合理利用地块固有的地形和场地设施以及景观生态及文化元素;
(5)将合理组织景观视线通廊,设置重要景观节点;
(6)在平面布置方面流线的连续性和训练科目的贯通性;

5.3.2交通道路与场地设计构想

(1)场地应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宽度要符合道路设计规范;
(2)道路选择城市二级路,路面除垫层外,面层采用12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3)道路与绿化带用路沿石隔离;

5.3.3教练场技术要求

(1)符合国家机动车教练场技术要求(JT/T 434—2000)的有关规定;(2)符合《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交通行业标准》JT/T433-2004  (交科教发[2004]528号)文件的有关要求。
  (3)模拟考试场地应设置模拟考试人员休息、等待区域,社会车辆停车位以及1个大车和3个小车红外标准考试库房。
  (4)训练场地应设置训练人员休息、餐饮以及管理人员用房,并设置等待区域,场地应设置4个以上红外大车考试库和18个以上小车红外标准训练库。
  (5)所有考试场地要将上坡起步等必考科目集中设置,选考科目应有合理的流线,便于训练和考试选择;

5.3.4单体设计

(1)单体建筑拟采用轻钢结构;
(2)考试场地各功能体建筑面积;
门卫室:20平方米
交警考试人员办公室:20×4=80平方米
考试人员休息室兼教室:120平方米
监控室:60平方米
配电室:30平方米
厕所:40平方米
(3)训练场地各功能体建筑面积;
门卫室:20平方米
教练休息室:20×4=80平方米
考试人员休息室兼教室:120平方米
监控室:60平方米
厕所:40平方米
食堂及餐厅:100平方米
(4)各建筑等均要吊顶并进行保温设计;
(5)其他。
5、场地照明:场地应设置必要的市政照明设施
6、教练场环境:  
(1)多层次的立体绿化;  
(2)绿化应与低矮灌木为主,兼顾环境整体效果;  
(3)园林小品、标识、设立教练场标志性雕塑;  
(4)重点体现水景和灌木,水景要使之活水防臭。
7、公共配套设施的设计建议
    教练场应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和市政基本设施,含化粪池等。
8、其他设计要求
    各种管线:合理利用MY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的水、电、气、电信等市政及专业管线的接口,处理好训练场今后的智能化、供水、供电、排水、排污、排洪、电视、等管线的布置问题,敷设采用共用沟或埋地方式,设计预留一定空间,便于今后施工接口,教练场配电房应放置在公共地方,隐蔽、外观造型好。   
    环卫设施:充分考虑环卫设施(垃圾站、公厕等)的合理数量及位置,即便于教练场内业主的日常生活及运动,又便于教练场物业管理及相关部门的管理。
    停车位:严格按照政府规定停车位相关指标设计,把握好适度超前的原则,为今后教练场购车数量的增多预留合理的空间。
    智能化设施:遵循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原则,建议设置周边防范报警系统、门禁及教练场巡逻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紧急求救装置等智能化子系统。
   交通系统:确保教练场内交通系统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在功能上的合理衔接,高度重视教练场内学院的交通安全,同时结合各训练科目之间的交通联系,组织教练场内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应有较为宽敞的主干道,连接主干道和各建筑物的次干道应方便、实用。

5.4总平面布局

5.4.1空间布局

将用地划分为几大功能部分来进行规划设计,首先根据功能需要,将场地分成左右两个区域,在左边区域为培训区域,右边为考试区域、按照工作和考试流程并结合管理、服务等要求设置相应配套设施

5.4.2景观组织

(1)城市绿化景观带:

MY市实验驾校四周设置3米的绿化带,通过对城市绿化带内绿化、路面、道路设施,道路两侧建筑的控制,并考虑与MY市实验驾校整体和周边环境的对景呼应,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做到“线上成荫,荫景相连”。

(2)MY市实验驾校公共绿地景观:

考虑到人在使用上的生理需要与观赏的心理需要相吻合,做到景为人用,MY市实验驾校采用首尾贯通循环的彩石铺地作为主要配景元素,并辅以花架、灯柱廊、休闲景亭、花、林、草、石等小品,使之依附于景物与建筑之中,做到“带上成景,景景各异”

(3)、考试场地绿地景观:

道路中间隔断上以低矮植被绿化,同时,中间人工种植鲜花,以增加景观效果。道路旁绿化带注重竖向设计,从里到外,依次种植花草,灌木,乔木,高度逐渐增高。乔木设置在靠近围墙的道路。绿化设计的主题思想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即能体现植物的自然生长的随意性与活泼性,又能体现绿化的整齐划一。

5.4.3交通组织

本规划区按照功能分块,在内部设置南北主干道,干道以西是驾驶培训场地,地块以东是考试场地;在东西方向设置两条次干道,形成一纵二横的内部路网格局。各个地块交通组织如下。

(1)培训场地

培训场地设置两个出入口,其北面为主要出入口,东面为次要出入口。南北方向主干道两侧为桩考训练场地,场地训练设置在整个地块的西南方向,在东西次干道的南侧。整个培训场地,倒桩和场地训练互不干扰。

场地训练采用环状道路,大小车互不干扰,加强整个场地的安全性。各个场地考试科目设置在环状道路上,加强了训练的时效性。

(2)考试场地

考试场地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场地西面。在考试场地内分别设置科目二和科目三的出入口,使得两种考试互不干扰。

科目二考试道路设置为环形道路,进出口分别设置。

科目三考试交通组织较为复杂和专业,在设计时贯彻节约用地的理念,根据必考—选考的路线进行交通设计。将大小车分别设置,同时还设置快速通道,方便车辆通行。

5.4.4公共设施及市政设施

在充分体现MY市实验驾校的现代性的同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以提高场地的效率、品质,公建分布结合绿化体系布置。

1、垃圾收集与处理

场地内设有1个垃圾站,设置在场地西北角绿地上,设计成小品式构筑物以美化环境,由物业公司集中至转运站,再由环卫车运至处理场。

2、公厕

公厕主要设置在建筑物里,场地内不单独设置。

3、配电站

场地内设有1个配电站,设置在场地西北角绿地上。

5.4.5建筑设计

整个场地内分为考试场地和训练场地。因此本别设置考场综合楼和训练综合楼。

考场综合楼主要设置考生休息室、监控室和考官休息室。

训练场地综合楼主要设置驾校办公室、理论培训室和学员餐厅。

5.5结构设计

5.5.1设计依据

1、本工程按照国家及现行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主要如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以及1996年局部修订

(2)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92)以及1996年局部修订增补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2、荷载取值和抗震设防标准

住宅、楼梯、走道   1.5KN/ m2

厕所、厨房  2.0KN/ m2

上人屋面  1.5 KN/ m2

不上人屋面  0.7 KN/ m2

基本风压  0.55 KN/ m2

本工程位于SC省MY市,根据有关规范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取基本烈度7度,场地土按Ⅲ类考虑。

5.5.2结构选型

1、低层住宅

主干道临街建筑采用地商住宅、底框结构,主要包括住宅、休闲娱乐建筑、门卫室,下部采用条形基础,上部结构采用砖砌体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量民居建筑采用砖混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

2、公共建筑

    主要包括入口的村委会综合楼等,建筑为大开间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5.6道路及竖向工程

5.6.1道路交通工程

现状情况:地形为典型川中浅丘地形。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508.20米,最低海拔高程489.12米,相对高差19.08米。

5.6.2设计依据

1、国家及SC省有关规划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条例。

2、黄木村第二居民点地形图资料(1∶1000)。

3、有关本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料。

5.6.3设计原则

1、设计与现状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2、道路平面结合平、纵、横统一考虑,使之有机结合,布置合理,同时兼顾线路的总体性及局部路段的特殊性,使布局更加合理。

3、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在不过多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量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线形标准。

4、与道路性质及环境相适应,兼顾道路的美观和景观。

5.6.4道路等级及宽度、断面布置

1、布置原则

(1)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相结合。

(2)保证车辆、行人的交通安全和畅通。

(3)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协调。

(4)有利于道路排水。

(5)选择横断面的合理布置形式,考虑近、远期结合。

2、道路分为三级:主路、支路、宅前路

         主路:红线宽度6.0米;

         支路:红线宽度4.0米;

         宅前路:红线宽度3.0米。

3、道路及硬化材料比选

(1)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较沥青混凝土路面长,造价较沥青混凝土路面低,其后期养护、维修费用相对较小。

水泥混凝土路面缺点主要表现在使用的舒适程度上。由于存在大量的结构缝,行车震动大,噪音高,降低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2)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结构可靠,使用性能优良的高级路面。因为具有噪声低、震动小、无反光等优点,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上有较好的舒适感、安全感,货物运输损耗低。

但沥青混凝土路面造价高,后期养护、维修费用较大。

(3)结论

考虑MY实验驾校项目的性质,场内道路用于车辆训练及考试等,使用频率较高,且考虑到造价成本,降低后期养护费用。本可研推荐校内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由于道路容易起尘等特点,从环保角度出发,驾校内部设置绿化措施吸音吸尘,降低水泥路面环境影响。

4、交通设施

(1) 停车场(位)设计原则

A、停车场宜根据停车特性及需求来确定停车场车位与形式及停车容量。

B、尽可能分散多处布置,应避免停放出入口对着交通道路。

(2) 停车场只在建筑集中地带根据需要设置停车场或停车位

(3) 另在街头用地不规则处设置多处街头绿化休闲小广场。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道路平曲线半径: R=6米。

交叉口缘石半径:路与路相交r=6米

入户花池与道路缘石半径:R=1-2米。

5、竖向工程设计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结合用地,分析研究自然地形,结合解决各项控制标高,使建筑用地与内部道路之间在竖向上能良好的结合。场地平整主要控制单位面积上的填挖方量,避免高填深挖,合理、经济地组织好土石方工程,做到填挖方基本平衡和在经济运距范围内移动。土石方工程量采用方格法计算。

场地平整及室外工程规划方法

竖向规划采用“结合地形、以建筑分台”的原则进行,不改变原自然地形坡向,基本保持原地面排水体系,避免深挖、高填。

5.7给排水、燃气工程

5.7.1给水工程

    1、用水量计算

    (1) 生活用水量:拟设驾校为340人,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50升/人.日生活用水量51.0m3/日;

    (2) 公建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25%计,为12.75m3/日;

    (3) 管网渗漏和未预见用水量按以上15%计。

则项目用水量为73.3m3/日。

    2、管网设计流量

    驾校用水高峰较为集中,时变化系数按KS=2.0计,配水管网设计流量3.56/S。

    3、水源及管网布置

    驾校内给水管呈树枝状布置,由上一级给水管网上引回DN100主水管供驾校用水。

    4、消防给水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区内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校内设置消火栓,其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

    5、管材

给水管材采用PPR管材和配件。

5.7.2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

    驾校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在同一台地设置化粪池,处理后,整体排入川西北物流园区市政管网,再集中处理;雨水的排除,以直捷、就近、分散为原则,排入居民点地势低洼处。在低洼处设置水泥管,连通后接入分台地设置防洪沟。

    2、污水量

  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为58.6m3/日。

    3、污水管道布置

    根据平面布局,驾校内设置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设备集中处理后排放。

    4、雨水管道布置

    雨水管道原则上沿道路敷设,根据道路竖向,就近排入低洼处,再汇入由排水管道。

    5、管材及敷设

    雨污水管采用塑料管。雨水管最小管径为D300,污水管最小管径为D300。

5.8电力工程

驾校供电接市政电网

5.9电信工程

驾校内将建设完善的通信管网系统,在各建筑设置电话信号接入口。

5.10网络接口

驾校内将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本项目建筑设置宽带网接口。

5.11电视

建设完善的电视信号管网系统,在合适位置设置前端电视主箱,接入SYWV-75-9型电视电缆,经前端电视主箱分流至各楼栋。

经过以本章分析论证,本可研认为该建设项目方案上是合理的、可行的,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作更细致的论证分析工作,确保项目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第六章 工程项目管理

6.1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

为了有效实现项目的预期建设目的,建设参与各方应当通力合作,竭诚为项目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在合作中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责权利对项目进行协调管理。本项目应当充分发挥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在建设过程中协调内外部的关系以及资金筹措等多方面工作,项目咨询机构主要协助甲方完成项目前期的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咨询工作,项目监理单位主要在专业上协助业主,从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等方面管理好项目。设计单位从技术上为项目的实现进行控制,材料供应商主要负责项目材料的供应,施工单位主要从项目的具体实施上面进行管理,是项目目标实现的直接生产者。见图6-1所示:

 

6-1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

项目具体的设计、施工、监理任务及材料供应通过签订合同交由各承包商完成。项目管理班子主要负责:

1、 建设资金的筹措与运作以及日常财务工作,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2、协调各方关系,包括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关系。

6.2 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项目建设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如:《建设管理单位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招投标管理办法》、《进度计划监督制度》、《建管人员到岗情况检查办法》、《工程进度备案检查办法》等管理制度和办法。

6.3 项目投资管理

项目的投资控制着重是在承发包阶段和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确定造价控制目标,制定工程费用支出计划并付诸实施,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跟踪检查,收集有关反映费用支出的数据,将实际费用支出额与计划费用支出额进行比较,发现实际支出额与计划支出额之间的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6.4 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并经验收合格。质量管理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监理、施工单位的资格和质量保证条件;

2、组织和建立本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3、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监督、控制;

4、质量事故的报告和处置;

5、督促、检查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督促、检查工程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规范要求;

7、督促、检查工程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6.5 工程进度管理

在施工承包合同、监理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进度、进度违约金等条款,通过招标的优惠条件鼓励施工单位加快进度,控制对投资的投放速度,控制对物资的供应,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等。依据规划、控制和协调等管理职能手段,在工程的准备及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

根据目标工期编制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定期收集反映实际进度的有关数据,同时进行现场实地检查。

6.6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控制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的基本依据。由于建设工程合同标的大,投入的资金数额大,技术面广、复杂、施工周期长,使用的人力物力多,涉及的单位多等原因,更加有必要将建设工程合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个项目,均要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或多方的责、权、利,以保证工程项目和工作任务的实现。

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制定具体的《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管理的原则、范围、主要内容、合同管理的组织原则及职责、合同承办人的职责、对合同的订立、审查及履行的监督检查,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纠纷等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和解决办法,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

市场经济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在工程建设招标、材料供应招标、监理招标中应按照合同法和工程建设有关管理制度和规章与中标单位签订完善的合同条款,并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管理,以保证项目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实现项目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环保等目标,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7 协调管理

协调工作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也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组织与外部各关联单位之间,建设项目组织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专业与专业间、环节与环节间,以及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其它建设工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矛盾,特别是工期紧迫,需进行多头、平行作业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因此,要取得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功,就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组织协调、排除障碍、解决矛盾,以保证实现建设项目的各项预期目标。

6.8 安全建设管理

首先,监督和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制度。必须建立有符合该项目特点的安全生产制度,参与项目的管理、监理、施工及相关人员都必须认真执行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制度要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行业及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

其次,做好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结果必须认真对待,需要整改的必须限定整改完成时间,落实整改方案和责任人。

6.9 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资金应在指定银行开设专用账户,专款专用。制定每月用款计划,确保建设资金足额、恰当、适时用于工程建设。


第七章 项目进度安排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项目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MY市实验驾驶技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努力,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本项目工程内容较多,涉及到勘测、设计、施工等内容,子项间交叉内容多。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 计划在 20##年11月完成立项审批前期工作,20##年12月中旬前完成初设和施工图设计,20##年1月完成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 20##年10月项目全部完工。

7.1项目进度安排

1、 20##年11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上报、立项审批、规划审批、环境评估等工作。

2、 20##年 12月,完成方案及初步设计。

3、 20##年12月,完成施工图纸设计。

4、 20##年 1月,完成新建工程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招标、施工合同以及其他开工前手续办理。

5、 20##年1月底,正式开始工程施工。

6、 20##年10月,工程竣工、验收。


表7—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7.2保障措施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基建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和协调的一切事项。做好项目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按时保质提供可供施工的设计图纸,水、电到位。

通过加强管理,合理运用有效资金。在投资成本、材料价格、材料质量、建筑质量等方面都会采取极其认真、谨慎的态度积极参与,力争将本项目建设成为高效、优质、价廉的一流工程。


第八章 招投标方案

8.1招标形式

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年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以及MY市有关工程招投标文件规定,施工单位,设计和监理单位等拟采用的招标形式如下:

8-1  建议招标基本情况表

8.2招标信息发布

招标公告及其它公告的信息在当地政府指定的网站上公开发布。                                                                                                                                                                                                                                                                                                                                                                                                                                                                                                                                                                                                                                                                                                                                                                                                                                                                             

8.3招投标工作组织

由业主可委托具有此类工程招标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实施项目的招标工作,中介机构须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完成编标、公告、资审、评标等工作。根据七部委《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及国家、省市有关招投标法规、规定及项目的特点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和评标、决标小组。评标专家组根据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向招标领导小组推荐候选单位,并提供详细的评标报告。招标领导小组经综合考虑后择优选定中标单位,向中标单位发放中标通知书。


第九章 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本项目应当对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9.1编制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9月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

9.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9.2.1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

2、水质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I类;

3、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 III类。

9.2.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297-1996二级标准;

2、水污染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3、施工期噪音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音极值》GB12523-90。

9.3驾校内部道路环境问题

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驾校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自接进入周边城区,避免直接污染;其它工程,特别是道路绿化,是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驾校内部学习考试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9.4水土流失的影响

工程对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表现在施工期,尤以施工中的填方取土影响最大。整个项目场地平整以填方为主,填挖基本平衡,且工程数量不大。基本不存在水土流失影响

9.5 环境空气的影响

目前,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为燃煤烟气,在工程建设期将增加施工机械、车辆尾气、粉尘的污染,影响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

实验驾校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车辆尾气、粉尘的污染,影响空气质量。虽然其影响较小,但本可研仍建议驾校选用高标准环保车辆一降低对空气的影响

9.6 噪声影响

施工过程中,大量现代化工程机械的使用,会带来噪声污染问题。从本工程采用的机械设备分析,搅拌站、搅拌车、混凝土泵车、推土机、汽胎碾、挖掘机等,最大声源强度可达90dB(A)左右。

施工运输车辆来往在沿道路一带,一般不穿越主城区,对城区中心地带声环境无碍。项目周边有居民区分布,噪声较大的声源(如装载机、挖掘机等)对工程区内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一定影响。对声源强度较大的影响区附近敏感点(如学校、居住集中区)应加强监测和噪声控制。

9.7环境影响对策

为消除或减缓、降低本项目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次研究在设计、建设、运营等各环节都做了深入的考虑。

9.7.1工程设计方案上采取的保护环境措施

1、在设计阶段,遵循尽量减少拆迁安置工作,减少空气污染、噪声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拆迁安置和工程处理的费用。

2、平面布局建议符合规划;竖向设计结合地形,避免高填深挖;弃土场采用集中堆放,结合废弃荒地整治的方针。在上述几个方面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3、设计阶段,考虑驾校内部多种植绿化树木,可以吸音吸尘,美化环境。

9.7.2施工时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临时占用地时,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及恢复耕植土复耕;占用的荒地或其它闲置用地也应及时清理并恢复植被;开挖土方及时利用,减少弃土。

工程污水禁止随意排放,应及时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或引排至附近排污渠道中;施工过程中注意检查施工机具,杜绝滴、漏油污,减少对项目周边及水源的污染;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所有废弃物、垃圾、集中处理。

运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

驾校内部的生活污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监控,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

9.7.3其它对策

1、混凝土拌和场地远离居民区,尽量不在夜间施工,尽量缩短工期,减轻噪声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2、采用石灰、水泥等拌和稳定土施工时,为防止飞灰、扬尘污染,采用掺和外加剂或喷洒润滑剂使材料稳定及随时洒水等措施。

9.7.4施工期环保措施要求

1、施工前期招投标

招标文件的编制,应将各项环保措施要求编入相应条款;投标文件中应包含环保措施落实及实施计划;对投标文件环保部分进行评估。

2、进场、退场的土地资源保护

工程施工布置应控制在项目用地范围内,严禁随意占用绿地。工程完工后,应立即清理工程弃碴,开挖等场地应及时恢复与绿化。

3、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机具噪声值较高,应合理选用施工机具,控制使用超标的高噪声施工机具进入工程施工区。产生高噪声的施工工序如爆破、钻孔等作业,应视环境敏感程度,调整工作时间,离人群密集区较近的施工段夜间不安排施工作业。

在噪声敏感区域附近施工,如居民区、医院、学校,合理安排高噪声阶段施工时间,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车辆行经办公区、居民区时应适当减速,并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施工点与住宅区距离小于250m时,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应停止施工作业。

4、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管理,确保施工机械和车辆各项环保指标符合尾气达标排放要求。为了减少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对施工区干道车辆实行限速控制,配备专用洒水车降尘。上料场开挖进行适当加湿处理。水泥、粉煤等采用集装箱或水泥罐等封闭式运输方式。弃土过程中最易产生扬尘,应避免运泥土车辆走主城区城市干道,运土车辆应加蓬,并对车身进行清理,严禁超重、超高装置、载,未铺装的道路极易产生扬尘,应定期洒水降尘,对已铺装好的道路,应定期清扫。路面定期洒水,防止扬尘对沿线环境的污染。

项目投入运营后,加强对内部道路管理,选用高标准环保车辆,使用天然气作为汽车动力(目前国内已有CNG天然气汽车),同时尽量少鸣笛。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

10.1.1投资估算说明

按照我国现行资金管理体制和项目的概、预算编制方法,项目建设总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投资两大部分组成。

本项目为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项目主要包括一下内容:

1、培训学校的室外土方工程;

2、砖围墙;

3、室外给排水工程;

4、室外电气工程;

5、电子化考场的配套设施,包括修建综合用房,硬化地面,绿化工程,停车位等子项;

6、训练场的配套设施,包括修建综合用房,硬化地面,绿化工程,停车位等子项。

10.1.2 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

1、《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2007版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3、《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7)

4、材料价格按SC工程造价信息(20##年第2期)计算

5、其它费用的计算依据及计算标准:

根据建设部(1996)建标字第628号文“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其他费用定额”有关规定计算各项费用。所用的计费标准和规范有: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发改价格[2007]670号);《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招标代理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年修订本,计价格[2002]10号)。

(1) 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的有关规定内插;

(2)项目前期工作费(除环境评价):照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号)的相关规定计列;

(3)项目前期工作费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和评估按照国家计委《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的相关规定计列;   

(4) 工程勘察费: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年修订本)的相关规定计取;

(5) 工程设计费: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年修订本)的相关规定计取;

(6) 工程建设监理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的相关规定计列;

(7) 工程保险费:按第一部分费用(即工程建设费用)的0.50%计;

(8) 标底编制及招标管理费:应按《招标代理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

(9) 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部分费用之和的5%计算;

(10) 涨价预备费:由于本项目工期较短,所以不考虑涨价预备费;

(11)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按第一部分费用的1%计算;

10.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指项目建成后,转化为固定资产价值的全过程中所需支出的全部费用,包括工程费用和建设期利息。其中,工程费用指直接形成固定资产的工程项目费用;建设期利息指项目建设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借款的应计利息。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用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本项目无贷款,故不考虑建设期利息)

2、流动资金投资估算

    为了使项目顺利建成,投入营运,并增强承担风险和处理意外损失的能力,除了必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外,还需具备一定数量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属于铺底性质的流动资产,它将被长期占用,只在项目终结年一次性收回,一般采用短期借款和资本金的方式解决。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行业流动资金占用比例估算项目建设流动资金投资估算,本可研暂列流动资金80万元。

3、工程项目总投资构成

工程项目总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流动资金

该项目各类工程主要通过同类地区20##年2月同类工程概算价格类推。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工程费用估算表详见表格10-1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工程投资估算表详见表格10-2

10-1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工程费用估算表

102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工程投资估算表

建设总投资:

1、工程费用:1667.2万元;

2、其他费用:374.55万元;

3、基本预备费:102.09万元 ;

4、流动资金:80万元;

5、建设项目总投资:2223.83万元。

10.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本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11.1财务评价依据

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于20##年7月3日以发改投资 [2006]1325号文批准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精神,对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推荐方案进行财务评价,从而论证本工程的经济合理性,为项目决策和审批提供可靠依据。 

11.2投资总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本计算

    1、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计算

    项目成本费用构成了项目的主要现金流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把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单独列出进行计算。

    (1)固定资产折旧计算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本建设项目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主要由工程费用转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中的成本费用计算带有预测性质,为便于分析计算,我们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折旧年限为5年,且假定残值率为5%。

    (2)无形、递延资产摊销计算

    无形资产通常有一定的有效年限,其成本应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完毕;递延资产一般也应在投入运营后不少于5年内平均摊销。本项目的摊销年限按5年计算。

   2、总成本费用计算

     计算依据:

     项目建成后,20##年将投入全面运营,运营成本费用主要为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的教练和管理人员的工资。

  ①项目建成后,根据学校的规模,教练暂定为15人,管理人员10人的标准计算,

教练年均工资4. 8万元/人,年工资总额=15×4. 8=72万元

管理人员年均工资2.64万元/人,年工资总额=10×2.64=26.4万元

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工资按照3%上涨。

②固定资产维护费:按固定资产净值的0.3%计算。

     ③管理及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会议费等,一般按照运营成本、员工工资及福利等费用总和的 10%计算。

  综上,年总成本费用计算公式为:

    总成本费用=当年运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员工工资+固定资产维护费 +管理及其他费用

11.3投资收入、税费及利润计算

1、财务收入计算

    在计算各年度财务收入时,财务收入主要指学员报名参加驾校培训的学费和对外租赁考试场地收入,计算如下:

①学费收入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承受能力也增强,从而加大了对汽车的消费倾向,也带动了对驾驶证的需求上升。这一个现象给驾校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根据MY驾校学习现状,保守估计每年学车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位于经开区TX镇,学校规模较大,初步确定按照一类驾校配置师资力量。目前该片区内无相同类型学校竞争。因此市场广阔,可为该区域及周边县市人民提供驾驶培训服务。按照一类驾校设置标准,所配备的教学车辆不少于50辆。按每辆车设8名学员考虑,每年将接纳学员约4800人。本可研按每年4000人计算,按目前MY驾驶培训市场价格,初定每名学员平均学费为3000元。则一年营业收入将达1200万元。(项目投入使用后,第一年为市场培育期,培训目标按80%计算,以后每年按总数计算)。

②租赁考试场地收入

以高标准建设的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另外一大功能是作为MY市驾驶员考试考点之一。本项目另外一部分收入来源则是电子化考场出租考场收入。经测算,项目启动后,每年到本驾校考点考试的学员将达5万人左右,以每人70元场地费用计算。则每年租赁考试场地收入约350万元。

2、税费计算

营业税            3%

企业所得税         25%

城市维护建设税    营业税*7%

教育费附加税       营业税*3% 

3、基准收益率

本项目参照行业项目特点,基准收益率取12%(税后)。

     4、利润计算

    (1)利润预测假设

    ①学校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经济环境无重大变化;

    ②赋税基准及税率无重大变化;

    ③项目建设计划如期实现;

    ④无其他不可抗力、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

    (2)损益表的编制

    损益表也称利润表,它反映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关系以及利润分配关系。根据上文计算结果,利用下列公式预计运营期各个年度的损益表如附表。

    利润总额=财务收入-税费-总成本费用

    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

    可分配利润 =净利润-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益金

编制说明:

    所得税根据现行税收政策以内资企业标准来计算,没有考虑税收优惠政策。

    法定公益金根据现行政策,标准为5%-10%,本项目采取标准为10%来提取。

11.4财务评价

11.4.1 评价指标

(1)盈利能力分析

①现金流量分析

本项目根据现金流量分析测算出的盈利能力指标如下:

表11-1  盈利能力指标表

以上指标表明:项目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均远远高于基准收益率12%的水平,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②利润分析(详见附表);

经测算,本项目静态投资指标如下:

总投资收益率  43.06%

(总投资收益率 = 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 / 项目总投资*100%)

资本金净利润率 32.30%

(资本金净利润率=项目达产年税后净利润或年税后平均利润/资本金×100%)

年平均利润情况如下:

利润总额  957.61万元

净利润      718.21万元

以上指标表明,本项目静态投资指标较好,利润总额及税后利润较高。

③财务计划现金流量分析(详见附表)

本项目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基本合理,生产期各年净现金流量无负值,项目在寿命期内累计盈余资金达3422.58万元。

11.4.2敏感性分析

由出租、出让单价变化而影响的收入、基建投资是影响财务内部收益率的二大因素,现分别按±5%,±10%变化作了敏感性分析,如下表11-2、表11-3

11-2 销售收入敏感性分析表

11-3 建设投资敏感性分析表

通过上面的分析比较,学费和租赁单价是影响的收入、财务内部收益率的最敏感因素。其次为基建投资。

11.4.3经济评价结论

通过对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财务评价可行。


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

12.1 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将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本可研项目在建设阶段,建设项目有项目招标,可由当地有实力基建公司完成。项目正式启动后可以在当地增加项目所在地就业,将吸纳若干教练员、保洁工作者、保安及管理人员等。同时对当地油料公司、当地汽车零配公司有长期扶持作用。同时,项目正式启动后随着MY实验驾校的日益发展,将会贡献可观的税收收入。

12.2 间接效益

同时,本可研项目正式启动后,将起到培养技术密集人才的作用,增加劳动工作者的技能,拉动当地内需。项目可带动周边地区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当地学车者综合成本降低。项目带来运输费用

降低、客货在途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等由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 

  MY实验驾校将以严格的教学作风认真对待每一员学员,保证每一位学员技术过硬,驾风严谨。在汽车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在交通事故常频发的当今,过硬的驾驶技术,良好驾驶习惯的间接效益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以本项目效益巨大。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13.1项目风险因素

13.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驾校是一个对市场需求、对政府政策依赖性很强的行业,在本驾校发展期间,不可抗力因素必然存在,例如自然灾害、政府行为以及社会异常事件。本校在固定设施和设备上投入力度大,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损失将是十分严重。在驾驶行业上,政府的政策一直在更新、规范,要适应政府的政策和由此带来的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也是我们要面对的不可抗力因素。

13.1.2市场风险

作为新建项目,在市场开发上存在一定风险。在驾校行业,口碑与信誉是十分重要的,在本市这个市场上,已经存在不少建校多年的驾校,也占据了一定份额的市场,有固定的客户,也隐藏着固定客户带来的隐形客户,这对于本校开发市场具有一定的风险。

13.2风险规避对策

13.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不可抗力因素对于每个企业公司而言都是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政府的政策,我们可以采用用之并利己的规避对策。如今,政府的政策逐渐向学员的利益偏向,而作为重视质量、重视教学的本校,可以利用政府的政策,提高本校的声誉,严格按照政策办事,从学员的切身利益出发。

13.2.2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市场开发是企业发展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作为新建学校,我们就要首先从未被开发的资源出发,寻找新一片领域。传播本校的宗旨,发扬本校“打造优质驾校”的品牌,通过营销传播的手段为本校开发忠诚度高的客户,再由固定客户发挥连带作用。


第十四章  结论及建议

14.1结论

从中国先进的汽车行业市场、本项目建设区域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本项目的可行性高。

在政策方面,国家的相关政策出台为驾校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也整顿了驾校的不良风气,为本校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针对中国驾驶行业的发展,优质驾校的建立成为了迫切的需要,成为了解决驾驶行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本报告通过市场PEST模型分析,进一步提高了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通过对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分析,本校决定坚持科学化管理、正规化教学、高质量服务。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以“优质的驾校”打造成为MY驾驶员培训学校的名片。

14.2建议

1、项目资金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应抓紧予以落实。

2、建议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为该项目的建设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促使其尽快建成发挥效益。

3、项目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工期,减少夜间施工,并注意建筑垃圾的及时清理。

4、该项目施工中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应注意文明施工和环境。

5、项目投入使用后,应严格规范管理,保质保量,以培养合格、优秀的驾驶人员,对国家、社会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