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专业建设规划

江都职教集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xx年)

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的载体,专业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为了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地方未来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开设有中职专业32个,五年制高职(包括其他类大专)专业16个,普通高职专业3个。专业涵盖扬州重点发展的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建筑业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四个千亿产业群和以智能电网、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多个新兴产业,其中机电、数控、建筑、电子、会计五个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总体来看,我校专业建设有以下特点:

1、专业建设工作趋于规范。专业建设学校实行了校系二级管理,制定了《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办法》、《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办法》等规章,在专业开发、修订、评估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实施过程中,坚持市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整合、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课程内容改造及校本教材建设,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更贴近工作领域。同时将专业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考核,使专业建设工作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2、专业培养方向更符合社会需要,特色更加明显。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工作咨询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按照“转模式、调结构”的要求,对各个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重构,按照“必须、够用、先进”原则,进一步压缩了文化课,加大了实训和一体化教学比例,不同层次实训教学比例普遍达到5:5以上,突出了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

内容的选择,到教师(师傅)的配备、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人,校企实现了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3、专业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逐年提高,20xx年,我校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32 人次进入前三名,在市级大赛中,54 人次进入前三名。学校毕业生连续保持了98%以上的就业率,受到企业的好评,不少学生在职场中取得了可观的业绩。

总体来看,学校专业建设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体制机制,为下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专业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整体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一体化教学改革需要深入。三是教师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需要尽快提高。四是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情况

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并将教育与民生和社会公平紧密联系起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要求到“十二五”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7%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劳动者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的相间梯次发展,力争到20xx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这为技工教育加快发展提供了很好政策支持。

江都地处长三角,有着极好的地理和交通优势,素有“交通枢纽、电力枢纽、水利枢纽和鱼米之乡、花木之乡、建筑之乡”美誉。“十二五”期间,随着苏中江都机场、淮扬镇铁路、五峰山过江通道等重大基础工程的实施,为更好地承接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随着我省沿江大开发战略和扬州电子信息产业、“三新”产业基地目标的实施,为我市支柱产业的规模扩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江都政府确立了以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建筑业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四个千亿产业群和以智能电网、软件和

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为新兴产业的打造目标,涌现了以中海造船、江苏诚德钢管有限公司、江苏亚威机床有限公司、扬州嵘泰有限公司、扬州天雨集团、江苏同昌电子有限公司、江都建设等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企业,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占我市全部工业比重接近7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我市规模工业比重达32%以上。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都需要以大批的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支撑。 三、发展定位

从总体上言,我们要围绕扬州经济区和江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我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学校发展定位。以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为基础,创建国内知名的中等职业示范性学校。

2、专业规模与层次。以中、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体,普通高职专业保持3-5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8个,中职专业分别保持在37个以上。在校生规模保持在9000人左右。

3、专业面向。以面向扬州电子信息产业、“三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为主体,重点开发面向江都经济的新专业,增设船舶制造、软件、新能源类专业群。

4、教学定位。以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实训场所建设,实施以技能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5、职业培训。以面向在职提升为主,通过地方项目引领、精品专业带动及市场化运作,建立专业特色突出的培训体系。

四、任务及措施

1、整合优化专业体系。全面梳理现有专业,进一步规范专业名称和学制,形成大专业小方向、模块式的专业体系。

2、根据江都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升现有专业技术含量,开发以面向江都经济为主体的新专业。

建议新专业:智能电网、化工(精细化工、工业分析与检验)、环保(环境保护与监测、环境检测与保护)、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等方向。

3、重点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根据省重点专业建设标准,重点建设7个品牌专业,包括数控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会计、建筑工程、电子技术、韩语、日语。

4、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全面建立一体化模块式和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严把教材质量关,保证优质教材进入课堂。

5、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按照专业建设的总体要求,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梯队,建立完善人才选拔与激励工程,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二是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选拔制度;三是着重抓好队伍培训。四是鼓励教师技能提升。每年开展一次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五是加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管理,实行工作绩效与荣誉待遇挂钩。

6、深化校企之间的内涵合作,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按每个专业三个校外实习基地的标准建立合作企业网;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建设3-7个校内校企合作基地。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硬件建设,逐步淘汰陈旧的或过时的实训设备,配合课程改革,配置相对先进的设备,建立更多的一体化教学环境,优化实训场(室)环境。

7、完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一是依托校内实训条件和师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巩固“金蓝领”、农民工技能提升、特种作业、退伍兵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等传统培训项目。二是加强高端培训项目的开发,创建培训品牌。三是加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的合作,扩大成人函授教育规模。四是加强培训管理,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专门化管理的培训机制。

8、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机制,保持常规教学有序、高效运行。 一是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狠抓各环节的落实,加大教学督导检查、考核、整改力度;二是建立完善教学评估机制,包括教师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三是重点抓好课堂效果的提升,加强学风建设,加大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力度,继续积极推进一体化模块式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四是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效果提高;五是大力营造学技能氛围,继续办好技能竞赛月,参加各级技能大赛。

9、加强专业建设的研究。重视和加强专业设置和建设前的市场调研,及时总结各系在专业建设中的经验,每年举办一次专业建设研讨会,逐年提高专业建设研讨会的学术氛围。教务处要对加强专业建设过程的指导和研究,建立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和评估体系。

10、加强组织领导。系部是专业建设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主动地、能动地、负责任地履行好应尽的职责,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江都职教集团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三日

 

第二篇: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院校名称

举 办 单 位

主 管 部 门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专 业 名 称 应用电子技术

二ΟΟ九年十二月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