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计划

电子商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马云的一句名言今天已然成为现实。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我国对既懂计算机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国内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利用电子商务。国内著名分析机构艾瑞咨询调查显示,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200多万,而国内每年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仅8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电子商务人才的普遍匮乏已成为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到20xx年,我国网民总数有可能达到7亿,网上消费者也将达到5亿,将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最具竞争力的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规模将位列世界第一,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中国正处于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形成期。未来20年,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中国服务贸易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信息经济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引导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兴技术的广泛渗透与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相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极大地推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电子商务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成为今后主导经济发展和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专业建设目标

从社会需求着眼,从岗位分析着手,结合黑河市电子商务行业的行业特征,构建以专业能力开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服务黑河两岸电子商务行业中初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使本专业成为黑河地区同类学校同类专业中的品牌,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与精品课程开发、实训中心建设、创业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出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专业建设思路

精心构建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高职升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子商务行业中初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突出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企业校区建设;构建以岗位能力为

主线的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学结合”情景下的精品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专业建设内容

①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高职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产业是一个日新月异、发展非常迅速的产业,所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正是基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这一特征,综合考虑中职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集学校、企业、专业和行业协会的力量为一体,搭建平台,学校和专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敏锐地把握电子商务企业和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人才需求状况及行业最新技术和技能发展状况,方便实现中职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而行业协会和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动态寻找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中初级人才。

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通过对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认工作岗位、分析工作领域、分析各领域的工作任务、确定每个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通过分析出的职业能力,组建课程开发团队,进行研讨,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构建和修改原有课程体系,邀请业内专家对课程体系方案进行论证,使之与电子商务务专业发展更匹配;以工作岗位能力为导向、继续将职业资格考证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调整并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开发“校企合作”精品课程及校本教材。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指导下,与企业专家联合确定课程建设方案,完成3门校级精品课程《网上开店》、《网络营销》和《物流仓储与配送》的建设。聘请行业协会及企业指导专家,通过两年的建设,完成《网上开店》、《网络营销》和《物流仓储与配送》3本教材的初稿及修订稿并投入使用。开发的校本教材将围绕项目课程的开展,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项目为单元,组织课程教学;以项目为主线,编排更合理的课程内容,实现其由项目引出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再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体现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推进专业教学模式改革,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深刻剖析,对工作过程的分解,加大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加强校内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采取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按照企业

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以网店运营及客服、网站策划/编辑、网站推广、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配送等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任务和过程为参照,将电子商务工作领域与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根据企业需求设定实训目标,下达任务书,引入相应的实训项目。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同时,通过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融合,以及基于校内大赛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技能训练与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搭建“教学共享”数字资源管理平台。进行数字化信息建设,搭建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立3门专业精品课程《网上开店》、《网络营销》、《物流仓储与配送》及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依托本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本专业教学资源包,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软件、实验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试题库、学习评价标准等;搭建专业的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会,对管理平台建设的内容进行充分论证;建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单元的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对内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并记录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对外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下,根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多元评价。评价目标做到多元,关注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专业素质评价、身体素质评价、职业素质评价、心理素质评价等;评价主体多元,即由学生、教师、家长、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评价方式多样化,即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根据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包括政府、学校、学生、行业、企业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体系,多渠道科学地收集大量信息,形成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与评价。

②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培养。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制度。把专业基础扎实,科研成果显著,理论、实践水平较高,学术思想活跃,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经考察选拔为培养对象,确保专业带头人的素质。确定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目标,制订培养实施计划。通过专业带头人与名师结对,赴国内外考察、培训,学习先进的职教理念、专业建设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强化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设计能力及领导专业改革的能力,提升其在全国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影响力。近三年,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加强梯队建设,形成由专业带头人组织起来的有层次的教学科研集体,带动教科研项

目的纵深发展;发挥专业带头人强有力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

骨干教师培养。制定骨干教师遴选、培养计划。推选年富力强,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及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的中青年教师组成骨干教师队伍。组织骨干教师与专家结对,让骨干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的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给他们发挥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使骨干教师的学习培训成为一种正常的研修行动。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大学、职业院校进修学习,使他们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学习到新知识、新技术,为专业建设的发展理清思路和方向。邀请行业的专家到校讲学,提高骨干教师对行业发展态势、企业运作流程、岗位实践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认知,提升其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使其在专业建设与改革中发挥骨干作用。

“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教师考取专业技能证书提供物质保障。加强校企合作,壮大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实行专职教师下企业实践,要求教师到企业轮岗锻炼每年至少1个月,通过企业实践,提升其实践能力,达到理实一体化的融合,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最终构建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一专多能、善于创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聘任。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一个由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从资源库中聘请3-5名长期在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弥补在职教师实践操作经验的不足;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实施规范化管理;提升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吸引其参与校本课程改革及校本教材开发等。

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基地建设

建立校企对话协作机制。加强学校、专业部、专业教师三个层面与行业协会、企业、企业员工三个层面的联系与合作,构建多层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不少于10家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参与的校企对话协作机构,结合校企具体情况,借鉴国内外校企对话协作经验,制定和逐步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制定和逐步完善校企合作实施流程,以拓宽校企合作领域,保证校企合作朝深入发展。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已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中,选择2家以上校企合作较成熟的企业,将其建成校级以上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实现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满足职业体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校

内以学校二、三期项目建设为依托,建设高效仿真化、真实化情境和教学实践一体的校内电子商务和物流实训基地,预期建成后,能满足学生实践训练及教师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培训、科研与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应用和各种社会服务需求。

深度校企合作建设。在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设计和产教一体实施等方面深入合作,建设2家以上深度合作企业,鼓励企业参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校本教材的编写,鼓励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实践锻炼,同时,企业利用学校师资和科研等资源,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帮助企业解决电子商务业务问题,使校企合作深入进行。进一步深入拓展与创维集团共建的创维企业校区功能,构建 “员工进校园、学生进企业”的互动良性机制,使之成为企业校区以及深度校企合作建设的样板。

五、专业建设资金预算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共5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课教师培训和专业实习实训室的建设。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统一管理,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在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电子商务专业国家重点支持专业建设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监控,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专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学习领会、宣传发动,为项目实施提供思想保障。搞好学习动员,召开电子商务专业全体教师大会,组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有关示范学校的文件精神。通过会议、网页等途径大力宣传示范学校建设目标、思路、举措及进展情况,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专业全体教师搞好项目建设的工作热情。

政府主导,多方合作,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利用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资金;二是争取当地政府财政投入。通过以上途径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并严格执行示范学校建设经费管理制度,确保重点专业建设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合理安排预算,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利于操作,确保建设项目资金合理安排。

加强管理,建章立制,为项目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为保障项目建设按进度顺利实施,将制定电子商务专业项目监督检查建设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建设监控机制,执行督查和改进制度,健全保障机制,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建立项目评价机制,实施分阶段目标考核,对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及时反馈汇

报建设情况,增强项目建设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督查、管理和指导。

 

第二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析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析

陆影

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全国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也日趋增多,但目前很多高职类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不合理,培养的电子商务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需求。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十分必要,应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应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配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和实践性教学,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师资水平。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需要。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电子商务

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将着重落实到电子商务的应用上,未来5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热潮。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b(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半年新增4 800万。网络购物人数规模达到4 640万,宽带网民数1.63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5 040万人,当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网络的迅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才的紧缺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会达到200多万人。

全国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700多所,但是目前很多高职类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不合理,培养的电子商务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出现就业难。主要问题是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职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十分必要。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为使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更为贴近,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动态更为合拍,以变应变,搞活办学机制,使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真正符合社会要求、适应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具有企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通过到相关的商务企业、单位、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研,了解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国外的差异情况,了解市场对高职高专层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分布,在客观评价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基础上,在对电子商务岗位群做认真细致考察和分析基础上,总结近几年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对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现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做出了重大改革,其核心是将电子商务专业由原来单一笼统的电子商务应用改为按不同培养方向划分为电子商

务专业(商业网站设计维护方向)和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与策划方向)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大专业小方向使培养目标岗位化。

1.商业网站设计维护方向(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能够根据商务需求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满足,能够开展网络建设、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工作。

2.网络营销与策划方向(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熟悉现代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和掌握商务活动的业务流程,同时具备足够的电子商务技术知识;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开展商务活动,满足商务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方式;能够开展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营销业务管理等。

二、加强电子商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发展也日新月异,形态、模式纷繁多样的状况,为了使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应不断加强电子商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在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师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实验和实训环节、考核方式以及实际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内涵建设。

1.根据市场就业需求,修订教学计划。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应始终把强化技能作为培养的核心。围绕该培养核心,定期修订教学计划,邀请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和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比例,提高实验室授课课程比例,增加并完善专业选修课。同时,根据新开设的知识课程,设立配套的专项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以符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便于学生在取得毕业征的同时也能取得国家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

2.规范专业课程改革操作流程。从教材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用、实训实践操练等始终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围绕学生就业进行“实践导向型”课程开发和改革,根据就业岗位要求规范专业课程改革操作流程。在教材建设上要突出实用性与适用性,要选择适应高职教育的教材。并根据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选择更新教材。同时,也应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编教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案例”、“模拟”、“仿真”式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课程教学的内容更贴近社会的技能需求。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现代化与网络信息化资

源建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推进专业课程现代技术的应用,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网站、电子教案、视频点播、BBS、专业教学模拟系统、在线练习、在线考试、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重方法研究。在教学方法上使用讲授、案例分析、演示辅导、课堂实操训练、归纳总结和课后练习等方式,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形式。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高职大专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必需、够用”为度,经常选择实用性、趣味性、有典型特色的教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三、师资队伍建设实施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除了重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员结构外,非常重视双师结构,有企业背景教师和企业人员兼教比例,鼓励专职教师参与企业实际营运管理,同时吸纳企业优秀人才参与学院课程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指导,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了高职学生岗位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1.聘请博士以上或高级职称的学者、专家为学术带头人或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可以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出一些极具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给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展讲座,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

2.加强与企业一线的合作力度。可以有计划地选送一批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及大学进行调研、实习或专项进修。从企业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基础的实践教学教师。

3.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各类学术活动、各类竞赛、进行学历的进修达标工作。积极开展教师职业规划,开展以老带新计划。

4.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与技术合作,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建立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掌握最新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

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操练技能

1.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占了很大比重。在校内实验室建设中,要

建设科学、合理,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设置实验室,同时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充实实训设备,完善功能,增加实验实训项目,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2.配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强化学生技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毕业生具有“双证书”甚至“多证书”。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具有学历证书外,也应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实施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为此,电子商务专业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引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不仅应涵盖助理电子商务师的考试内容,也应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以国家专业岗位技能考核的鉴定证书来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1)重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在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时.就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要求实践教学的比例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如《网页制作与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电子商务技术》等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比例占到45%以上,有些课程甚至超过50%。课内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多媒体形象化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软件模拟教学、科研式教学、学生上机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课内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重视模拟软件在实践教学过程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可以使用很多模拟教学软件(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模拟教学软件和物流模拟软件)、电子商务考试培训模拟平台等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能对电子商务有直观、生动的理解。

(3)开设综合实训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将电子商务各门课程融会贯通,可以在核心专业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从建立电子商务网页到网络营销策划再到简单商务网站的建设,将所学的课程通过网站建设贯穿起来,使学生有整体的认识。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Internet上开设网店,进行实战。

3.与岗位近距离接触。为了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真实感受,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企业电子商务的运用情况,请企业专业人士为学生释疑解惑,通过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真实感受。还可以通过

电子商务大赛、网络营销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等,让学生亲自实践,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强化锻炼了操作技能。在学校举行的相关比赛活动中,邀请企业参与,企业可以作为活动的载体亦可作为专家对比赛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点评。

总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应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师资水平,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需要,配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和实践性教学,使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能与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满足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需求,更好为社会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一君,等.关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郑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J].电子商务世界,2005,(3).

[3]陶剑文,黄崇本.基于平台+岗位的“2+I”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叨.职业教育研究,2007,(1):15-17.

选自《经济研究导刊》20xx年第14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