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专业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20##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计划

专业建设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学院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院整体竞争力的体现,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16号文件”和我院“十二五”发展与建设规划,特制订本系“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   专业现状

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20##年国家发改委已把物联网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同年国务院批准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为适应无锡地区经济的发展,我院于2010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基础上开设物联网专业方向。随着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充分调研,20##年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基础上申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年正式开始招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始建于20##年,20##年该专业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国家首批建设的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专业,是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是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的培养培训基地,拥有省级软件实训基地,是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专业。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软件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与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满足物联网实用人才培养要求的“立体化培养、个性化拓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我院“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立足苏南,辐射长三角, 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培养目标定位:

  面向物联网产业,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具备物联网组建、管理、维护、应用,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维护与管理,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的系统集成与维护等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专业发展定位:

1.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工学结合,优化专业建设,努力建成院级特色专业。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人才培养面向物联网技术应用(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内容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产业,紧扣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脉搏,具有良好的专业发展前景,也填补了目前高职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空白。

2.根据物联网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适当调整发展规模,适时优化现有专业、方向和增设新方向。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建设。

4.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精理论、擅实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5.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维护,保证实验实训开出率达互100%。

三、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省级示范院校和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单位的优势,以计算机系专业群建设为基础,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广泛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创新“立体化培养与个性化能力拓展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本专业建成省内领先、市内一流、行业企业认可、社会满意的无锡市重点专业。

四、建设目标

1)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合作机制

建立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无锡市信电局、锡山区政府、无锡物联网产业园区、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无线龙科技有限公司等的合作,组建“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共育、共管、共享、共担机制。

2)创新“立体化培养与个性化能力拓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无锡英臻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大为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无线龙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天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逐步递进的原则,完善以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及省级软件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合作企业、校企信息化交流平台四位于一体的立体化培养平台;完善“师傅带徒弟”式的个性化能力培养平台。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3)构建“项目主导、模块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物联网物联网组建、管理、维护,物联网应用平台设计、维护的工作过程,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引入实际项目,以项目为主导,按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个依次递进的模块建立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对接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专业课程标准对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

4)优化“精专业,强实践”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校企“互兼互聘、互培共育”,优化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实行校企专业双带头人制, 1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出任专业带头人;建立拥有10名以上兼职教师的资源库,聘任一批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40%。

5)建设“内外结合、功能互补”的专业实训基地   

新建校内物联网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建设5个校外实训基地,建设3个深度融合型校外实训基地,在无线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厂中校”一个。

6)提升“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的社会服务能力

紧密围绕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依托计算机系物联网研究室,校企合作进行技术研发,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依托“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拓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训。

 

第二篇: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20xx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区域经济发展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和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层包括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应用层包括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目录管理等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子集系统。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

无锡市通过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引进优势企业、孵化培育中小企业、鼓励推进现有企业转型,培育物联网产业新的业务增长点。围绕物联网产业的四大核心领域,截至到20xx年6月份无锡市已有各类传感器、新型传感网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内容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企业361家,从业人员7.31万。20xx年底,无锡将在新型传感器、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以上,形成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孵化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上市企业5家以上,到20xx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和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层包括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应用层包括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目录管理等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子集系统。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

无锡市通过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引进优势企业、孵化培育中小企业、鼓励推进现有企业转型,培育物联网产业新的业务增长点。围绕物联网产业的四大核心领域,截至到20xx年6月份无锡市已有各类传感器、新型传感网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内容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企业361家,从业人员7.31万。20xx年底,无锡将在新型传感器、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 1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规模的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以上,形成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孵化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上市企业5家以上,到20xx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二、 建设原则

充分发挥省级示范院校和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单位的优势,以计算机系专业群建设为基础,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广泛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创新“立体化培养与个性化能力拓展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物联网项目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加强软件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将本专业建成省内领先、市内一流、行业企业认可、社会满意的无锡市重点专业。

三、具体建设计划

1. 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办学机制

继续推进与政府、园区、企业的合作,在原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调整组建由政、行、企、校组成的物联网技术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建立并健全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的章程、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职业能力递进培养的原则,探索以项目为主导的、由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积累、岗位能力形成、职业能力形成、职业岗位训练等构成的 “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贯穿教学全过程的立体化培养与个性化能力拓展相结合,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与软件开发工作过程相结合。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协议就业率达到90%以上。

3.优化课程体系打造核心课程

依据软件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维护技术人员等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项目主导、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校企共同开发和建设优质核心课程3门,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化特色教材3本,建成2门网络课程,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实现共享。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集培养、培训、评价、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于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校企融合的高水平“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重点培养校企专业带头人各1名,培养骨干教师 3 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5%,建设“双师”素质培养基地3个,建立拥有6名以上兼职教师的资源库,确保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40%。

5.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新建物联网技术实训室1个;推进校企融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3个以上集顶岗实习和就业于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能力拓展、实习管理、就业指导一体化服务模式,自主开发一体化服务的网络平台。

6.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紧密围绕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成立校企联合研发团队,合作进行技术研发,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社会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年内完成横向课题1项,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

四、建设目标

1 依托政产学研平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与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无锡)、无锡物联网产业园区、及相关物联网企业的交流,在人才订单培养、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实训室共建、现场教学、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广泛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及时掌握物联网技术发展动态及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根据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

充实由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跟踪物联产业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制定和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2 基于工作过程,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

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专业的核心职业岗位,即物联网组网技术员、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基于核心职业岗位归纳出物联网组网方案拟定、物联网工程施工组织及实施;配置和使用网络设备、物联网管理与维护;保障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物联网应用及物联网应用系统维护、数据库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网络编程工具、网页设计软件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等五项职业能力。以物联网组建和管理、物联网应用和应用系统维护工作任务包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年以工作任务包内的项目作为引导(工作任务包内呈“项目递进式”关系,工作任务包间呈平行关系,每个工作任务包与一项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相对应),采用模块化阶段式培养模式;第三学年为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图 模块化课程体系

3 深化教学改革,确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规划与建设》等精品课程建设已取得较大成效的基础上,完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工作任务包内实际项目切分成若干个呈递进关系的子项目,教师即“项目经理”,按实际项目分若干小组实施,一个教师指导一个小组(10-20学生)。每个子项目按照“资讯→计划→确定→实施→检验→评价”六步法开展教学, 4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教、学、做相结合,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图“六步法”教学

4组件物联网实训基地,构建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训体系

对已有实训基地强化管理,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与完好率,构建集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应用技术开发、社会培训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适应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计划于于20xx年8月前完成物联网组网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展示室、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以计算机工程系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室为主体,于20xx年年底前完成物联网应用技术网上虚拟学习、实训平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布局、功能不断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进一步加强,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充分利用藕塘职教园区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资源,构建校内、校外、高职园区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训体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及双师团队。

6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室建设,产学研协同发展

本专业所面向的物联网新兴产业并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根据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将研发项目引入校内,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依托江苏信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紧缺型技能型人才“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培养基地、江苏省软件特色专业、无锡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室。

5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7 紧贴物联网技术发展,鼓励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研究

五、建设方案

针对以上专业规划目标,本专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需采取以下建设措施:

1. 专业发展措施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补充新生力量;

(2)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体系,突出精品课程建设;

(3)加强专业建设,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情况,对本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4)狠抓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5)强化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过程;

(6)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

2. 教学团队建设措施

(1)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培养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和责任感、遵纪守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积极引进和聘请具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团队的结构;

(3)积极为专任教师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水平,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4)通过考核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考取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等职业资格;使中青年教师能尽快取得“双师型”教师的资格。

(5)通过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做好“传、帮、带”,指导年轻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

(6)加强教师团队管理,通过听课检查制度、督导组及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座谈会制度等,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7)积极引进和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员、工程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逐渐提高专业实践课程由兼职教师(企业技术员、工程师)担任主讲教师的比例。

3. 课程建设措施

(1)在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上,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

(2)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物联网技 6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术行业实际工程项目,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3)依据物联网技术职业资格标准及岗位的任职要求,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软件一线管理人员及开发人员、专任教师,研究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职业资格要求和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大纲,设置课程体系,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

(4)积极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加快完成与企业合作的能够反映本专业特色的教材编写;

(5)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直接嵌入课程体系之中,课程完成后即可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证;

(6)充分利用我院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产学合作实习基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学生参加真实企业及虚拟企业的实训,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完成相应的任务;

(7)对各门课程提出具体建设要求,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等的适时修订;

(8)充分利用学院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上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备课、教学、考试等多个教学环节。

4. 教材建设措施

(1)在教材选用上坚持三优先原则: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获奖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的高职高专教材;优先选用“十一五”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

(2)积极鼓励、组织教师开发体现工学结合“深度融合”的教材(含讲义);

(3)以任课教师推荐、教学实践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专业教材及教辅材料资料库;

(4)引导学生主动、广泛的阅读课外专业参考资料,通过加强资料、图书建设,为学生选择、组织有关物联网技术最新理论与实践提供信息资源;

(5)规范各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的制作、整理与修订工作,建立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料库;

5. 实践教学环节的措施

(1)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

(2)加强对校内课程教学的实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建立严格、完备的实训室管理规范,学生需要按照实训指导教师要求,完成实训报告;

(3)加强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引导和管理。

(4)逐步完善现有实训室的实验设备,升级现有的教学软件、设备,以适应教学需要;

(5)加大力度开展校企合作,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开辟新的校外实习 7

物联网专业建设规划20xx年

(实训)基地,鼓励青年教师到软件行业顶岗锻炼;

(6)加强对校内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监督。聘请校外专家及行业、企业项目经理及技术能手现场传授实际开发技巧和经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6. 加强制度建设的措施

(1)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师生座谈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

(2)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3)完善细化和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4)建立完善的教学档案。

2012

8 物联网技术专业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