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在情感体验中升华

让写作在情感体验中升华

长阳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 李红群(邮编 443509)

随着中考语文作文分值的增加,写作越来越受重视。加大练笔力度,进行全方位的作文技巧指导,学生却越来越感棘手,越写越无味。这是为什么呢?缺乏生活,缺乏情感体验,这才是作文水平欠缺的根本原因,治标还得治本。

一、 文以情为贵,真情重于泰山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写作方面的要求为当前的作文教学解了围,其中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余秋雨先生也认为作文是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的训练。的确,真正上了境界的文章不是靠技巧取胜的,文章要有真性情,它是要靠真性情打动人的,缺少真情实感,讲究再好的作文“外包装”,读来也味同嚼蜡,索然无味。所以情感体验是写作必不可少的。

有许多大文豪并非科班出身,甚至有的没有上过学,根本没有受到过所谓的练笔训练和技巧培训,但是他们把旷世佳作留存人间。如鲁迅、郭沫若、高尔基、马克·吐温等。他们的作品都是诞生于真实的情感,出自于体验之中,是灵魂深处的最真表白。

再者,文人向来是多愁善感的群体。苏东坡饮酒赏月,触发了思念亲人之情,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徐志摩比常人多情,他的《再别康桥》一诗为许多人视为佳品;杜甫一生都非常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的许多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篇至今广为流传;现在的毕淑敏温情、质朴的散文,都缘于他们心中的最原始的情,包括学生写作出的优秀习作也都是有感而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光靠写作技巧是无法企及的。再说一个对于任何事物、任何情景都无动于衷、熟视无睹的人,即使学到了不少写作技巧,也难于获得写作灵感,写出感人之作。有时一味强调写作技巧,就是给学生写作戴上了“镣铐”。学生写作起来会举步维坚。

二、 情生于体验,体验出灵感。

情生于何处?生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所以,作文先要让学生学做人。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自己一颗敏感、纯净的心,要让学生自己的心充满爱。这就是说要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质。生活中的一个细小的事件,一个微小的物品,一个平凡的举动都能激发自己的情感,当见到别人的不幸,以及别人在不幸中表现出应有的品格时能产生应有的感动;看到一个人的善意举动或一个善意的眼神时心灵能涌起一股感激;看到动人的文章或影视剧时,心理能引起一些震动,与作者产生共鸣等。具备了这样的情感素质,就有了写好作文的基础。这种情感需要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充分体验

感受,寻觅那一份真情,一份真感动。我曾在九年级进行了一次尝试,让学生放假回家仔细阅读父母的脸和手,观察他们忙碌的身影,聆听他们朴实的话语。返校后让学生以“感动”为话题作文,许多饱含浓浓亲情的真心话语倾囊而出,全班五十五人,五十五篇佳作,让学生感动,让我看到五十五颗真心。这次写作的成功得力于情感的体验。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各个场合去体验,获得最真切的情感。如秋天来了,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采撷秋韵,触景生情,陶冶情操;中秋之夜,让学生吃月饼赏月、话月,品味月夜之韵,再来写作,学生笔下生花,文章酣畅淋漓。

其次,就是让同学们多读好书,这是开发情感的另一途径。如何读书也有讲究。读书,词汇的积累是基础,但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读书主要是看作者如何寻找情感与描写事物、事件的契合点,如何抒写自己的感情,读别人的作品,就是要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自己,看见自己。这种阅读,才是智者的阅读。

三、 文无定法,让写作随情而去

文无定法,写作应是不受固定模式束缚的。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选材?怎样创新等等,学生无所适从。与其这样,不如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记自己愿记的事,抒自己最真的情。一位名师说过:“作文,就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心灵自由自在的飞翔!让作文多一些童趣、童心、童真,少一些虚假的庄严和崇高!”只要学生自己具备了细腻和敏锐的情感,而且习惯于用笔来抒写性情,将情诉诸于笔端,那么诸如谋篇布局、详略处理等写作技巧就会成为随时抒写性情的桥梁,而不会成为学生作文的拦路虎了。

写日记和随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这样能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平时积淀的感情体验,充分再现心中所想,让学生在日记和随笔中自由发挥,破除虚假作文的面具。(日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随笔)。许多学生在随笔中写出了自己的事,抒发了真挚的情,一学生在《家在哭泣》中写下了母亲去世后的家境,语言质朴,催人泪下;一学生在《姐,你一路走好》中流露出对姐的歉意;一学生在《父亲》一文中写道:“跟父亲坐在一起,闻到的是父亲身上的汗味,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味儿,是洗不掉,掩盖不住的。”??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从此诞生了。

有人说,话题作文就不同于随笔了,其实不然,只要有了平时感情的积淀,同样能过话题作文这一关。因为话题作文是相当开放的,只要学生能将平时积累的情感调动起来,从心里掏出真实所想,写尽平常所能写,就能做到以平常心、真感情来写话题作文了。

文贵有情,没有真情的假泣不能感染人心,无病呻吟,更会让人恶心。文章是情感的产物,就应用笔去“表露灵魂的深处”。这样,文字便成了情感的载体,写作也就是随心所欲,随情而去。

 

第二篇:让情感在对话中升华

让情感在对话中升华──《半截蜡烛》教学随笔

郝东平

《半截蜡烛》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可是,这么一篇情节扣人心弦的文章,学生在第一课时读的过程中,语调却是那么平直,似乎那紧张的故事情节根本无法牵动他们的心,这不由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从而与文本、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呢?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及时进行了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给学生搭建一个对话的情感平台

由于《半截蜡烛》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知之不多。因此,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能“零距离”地亲密接触。

1、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为了让学生了解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我请学生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学生了解这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重,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5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并用多媒体放映有关德国法西斯暴行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然后介绍《马赛曲》的歌词让学生齐读:“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至此,学生对德国法西斯已是满腔仇恨,心中激起了与敌人作斗争的士气与情感,这也正是本文主人公的情感。

2、真情感染,以情激情:

小学生情绪的持久性不够,作为教师我们要潜心会文,很好地领会作者的情感,领会文章主人公的情感。我想,教师应带着自己体会的“情”走进课堂,应成为“情”的表达者,并在教学中加以自然地流露,并且与课堂教学相伴始终,给学生营造一个“情”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和行为,通过扣人心弦的讲解、绘声绘色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诵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是怎样的一分一秒啊?每过去一秒,就意味着蜡烛越来越短,就意味着可怕的后果将越来越近,这一分一秒,对他们一家三口来说是多大的煎熬啊!留给他们的时间已越来越少了。”在这段过渡语的描述中,我力求字字带情,声声传情,把学生带进一种紧张的气氛中。实践证明,教师合理地发挥语言魅力,用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教学语言渲染气氛,是调动学生深化情感体验与文本深层对话的有效策略。

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层对话

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情”的氛围,搭建一个情感的平台,充其量只是外因,真正意义上“情的互动,心的交流”,还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的语言,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半截蜡烛》一文对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德国军官周旋时的动作、语言、神情等都有细致入微的刻画。在教学中,我和孩子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相互交流、启发,共同感悟文本、丰富文本。 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讨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越来越短,杰克为什么还“慢慢地”站起来?该以怎样的语言朗读这段话呢?接着,我又启发学生想象:杰克的语言、行动显得那么自然、从容,此时,你能看到在他平静的外表下的内心世界吗?假如你是杰克,你会怎么想?有的说:“虽然我的内心火烧火燎般着急,但我叮嘱自己千万要冷静,要沉住气。”有的说:“我想,万一情报暴露,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灾难,也将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我一定要在蜡烛熄灭前把烛台移走。”

有的说:“我想,蜡烛越来越短,危难越来越近,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我绝不能让情报落到敌人手里。”……

我想,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真正忘情投入时,就是课堂灵性飞扬之时。此时,学生发自内心的语言分明在告诉我,他们已逐步走进了课文语言材料感人的精神内核,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他们已与文中人物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这是学生对课文进一步感悟、升华的过程。

当课文学至最后一节,我读完“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很多同学情不自禁地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张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他们由衷地为文中主人公的胜利而高兴。在临结束前交流阅读感受时,有的说:“他们一家在危难来临时,机智勇敢,镇定从容,真了不起!”有的说:“他们之所以能在危险面前表现得那么机智勇敢,镇定从容,是因为他们心中一直想着自己的祖国,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看来,阅读教学不仅是与作者的精神相遇,是与文本主人公的同悲喜共命运,对学生来说,还是一次生命成长的历程,是一次情感的洗礼啊!

伴着悠扬的下课乐声走出教室,我心中还是一阵阵激动。这堂语文课,我与学生在“情”的氛围中走进文本,深入研读文本,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震撼与感动。记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应当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在教学中,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的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