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文的建构

备课笔记兼谈体验式作文的建构空间

刘 杰

体验式作文,就是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活动。

体验式作文作为当前作文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其先瞻性势必会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创作理念,注重生活体验,回归本真性情,用情感充实自己的创作空间。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作文教学理念,体验式作文一定会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清新与活力,而且我们可以预见,这种清新是持久的,这种活力是无限的! 那是因为,体验式作文的理念遵循了艺术创作当然也包括写作的基本规律:艺术来源于生活。可以想见,当晨曦的一抹阳光、餐桌上的呢喃细语、街边一隅的温情瞬间、忙忙碌碌的世间百态通过学生善于体验的神经唤起敏感的语言命脉的时候,写作将会变得多么简单自然又充满情趣,甚至这样的写作会成为他们的迫切诉求和精神享受。

是的,体验是一种生活的姿态。著名的作家史铁生就是将多情的体验变作了写作之夜的灯光从而拉长了自己生命的历程。他说:写作之夜,我用双手使自己尽情跳着生之舞。而哪一位被称为作家的人又不是如此呢?尽管我们的写作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出一个两个作家,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谁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学生因学习写作而重新拥有了儿时那双明亮湛泽的眼睛,有了乐观自信永葆激情的生活态度呢?这一定会带给我们不失为人师的自豪感。

体验,是一种写作方法。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不一定是用华美的词句来表达的。也许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语言。因为情真意切,沉默也同样的打动人心。“万般词藻美,唯有体验真。”靠背诵几段满分作文的开头结尾或段落就能答遍天下作文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教会学生回归自我,回归生活,回归体验。

体验,是一种评判标准。曾几何时,一个作文命题让无数学生一夜之间失父丧母,生编硬造曲尽词句就是为了博得一点同情分。不堪回首,满篇宿构的佳句美章也会得到毫不吝情的满分。这些其实都是作文教学中不该有的扭曲,是与束梅赏叹的人别无二致的愚蠢行径,也是对学生性灵才情的践踏与埋没。在以学生为主体和倡导个性人文的当今教学环境下,绝不能允许这种闹剧再次上演!

体验式作文,倡导的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学习形式,意在通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习要素,提升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从而在写作中得到反观和体现。但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体验和创作并不是一回事。有了体验不一定会有创作,有了体验的创作也不一定会将体验带入到更高的写作境界。其实,反过来也成立,有时候,好的创作并不一定非要有“体验”这一活动过程。我指的是,当我们把体验式作文的创作仅仅纳入到一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时,也许有些前置的体验活动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仅仅需要一种创作的理念引导,就能将学生曾经有过的体验唤醒,从而激发他们进入到写作状态。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唤醒式”的写作方式也许更加贴近我们现有的教学时态本身。

下面,我想就自己的理解,发表一下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建构空间”的浅近观点。

首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待任何一次写作,我们一律追求先体验后创作的活动过程,事必躬亲,言必情真。特别是对于学生陌生题材的创作,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体验是为写作服务的,甚至,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来说,体验比写作本身更加重要。因为语文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的时候,体验活动的效果是不可量化也无法量化的。因此设计合宜的体验活动就成了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在体验活动中,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创作状态得到原始的展现,创作欲望被激活,真情实感受到萌发,那么,这次体验活动无疑是成功的。有时候甚至可以不计最后的作品本身质量如何。因为,我们要看到,体验活动对作文创作的长远影响。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体验是第一位的,创作是第二位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这种认识,将体验写作的理念传达给学生,使他们时时处处保有一种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写作状态和善于体验、长于表达的敏感触角。

习惯用写作来表达情感的人都有一种体会,那就是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们都有一种将体验转化为文字的迫切诉求,今天我做了什么,我得到又失去了什么,我在做事情时有怎样的情感态度,所有这些,他们都

能够及时转化为文字来使情感得到释解并期于别人的共鸣。如果我们通过体验式写作方式,让所有的学生达到这样一种写作状态,我们就不愁作文该怎么教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愿望,我们的体验活动给予了学生更为广阔的表达时间和空间,体验的方式和内容是多样的,体验的生成是无限制的,我们盼望的是体验带动创作这样一种写作境界而非因创作而定体验。因此我认为,那种“作文先导式”的体验方式依然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除了体验方式与内容的开放性,我认为,我们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表途径,多种形式的报纸展示平台(板报、手抄报、自编期刊等)和网络平台都是比较实用而高效的。通过情绪的大众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和延续。

其次,写作是对生活的积累和再现。上面说到,体验是第一位的。然而有时候,却不一定非要有体验这个前置环节形式的。因为,作为一个生活在公共关系中的完整的个体,学生时时处处都在体验,特别是当体验成为学生理念上的习惯时,他们的体验积累会更加的丰富和完整。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对人生,他们都有着一定体验的经验积累和资源,这些资源一经激发,就会转化成文字传达出来。

此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有节制的表达和理性的沉淀。其实,写作本身也是一种体验,不同的是,写作体验是对诸多感性形象的理性加工,或者是分类表述,或者是细节放大,或者是同类归纳,或者是分析梳理。通过写作,同一项体验内容呈现出了不同的风采,而我们也从中认识到,这就是作文创作的魅力与价值! 体验作用于写作,写作反作用于体验,这就是体验与写作的关系。

体验式作文教学就在“写作——体验——写作”这样不断的反观与沉淀中展现其广阔的建构空间。

就我本人而言,我更加喜欢以写作带动体验的形式。也曾观摩过不少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对于那种情景模拟的体验现场真的不甚苟同。在课上模拟一次野外探险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采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再现某种场景也无法让学生亲身感知冷暖悲喜,真正的体验应该就在生活中,而且每一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情感积累的。一堂成功的作文指导课,应该是是通过唤醒这些储备的体验,将积累的情感释放,将沉淀的思绪拨动,进而使之成为学生再加工的真实的新鲜的体验,这就是我说的写作体验。 我也曾设计一节名为《听——》的写作指导课,其主要的流程是这样的——

1.通过朗诵,优美再现学生熟悉的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片段,直接依赖文字唤醒学生对熟悉的几种声音曾有的体验。

2.通过多媒体播放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的音效,如一滴水滴落的声音、敲碎鸡蛋壳的声音、火车的汽笛声等等。让学生依靠各种方式来描摹再现这些声音。

3.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加入方法指导:白描再现声音,运用写作技巧,依托想象与联想等等。

这堂课没有事先的体验环节,但却将学生的体验积累充分的唤醒,并通过创作将这些积累变作了每个人的独特体验。

我试图寻找更多的方法来使激活学生的体验,生成更多更优秀的作文。在追寻中,我进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迷途,这想这是牵绊我们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那就是,作文教学的序列性。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想办法让这节作文课成为上一节作文课的延续,又成为下一节作文课的必要和铺设。 也许是语文学习的工具性特点,她的序列性一直无法像理工科那样井然。如果是数学,这一章的学习一定要在下一章节之前是一定有其充分的依据的,因为没有了这一章的结论性命题,也许你就无法开启下一章的条件设定。语文的章节性关系则比较模糊。尽管如此,我们一次次再版的语文课本序列性还是越来越清晰的。正在进行的初四一轮总复习让我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这一点。从初一到初四,层层铺设的梯度关系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文言文。但是,作文教学的序列性却一直没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体现,以至于写作文成为某些老师备课仓促的临时安排。“还没有备课,无法进行新课了,上作文吧”,“好长时间没有写作文了,上作文吧”,“学校要检查,还差一次作业,上作文吧”。诸如此类的待遇让作文课在师生中遭到了难堪的境遇。而且作文评改的费时低效使作文周期长,这一次作文和上一次作文毫无延续性,同样不用谈对下一次作文的铺设作用了。

如果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公开课),要不要考虑它在作文教学中的序列位置呢?这是我的第一个纠结不下的困难。而且我也认为,这是整个作文教学中的症结所在。

如果解决了作文的序列化问题,哪怕是学期分段甚至年级分段的序列化,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有序有效的多。

在这里,我想冒用一位前辈的作文教学方法缓解我的焦虑。有一年夏季的教师培训中,师专附中的李文彪老师谈了他在写作教学中的心得,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从事语文教学以来,第一次深深打动我的经验报告。现在还依稀记得李老师的作文序列是年级分段的,他说,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情实感,所以我要让他在初一年级学会说真话,你可以写的不美,没有文法,但是一定要真实,类似于日记或随记。初一一年内,只要求这一点;初二年级要学着把话说得美一点,这时可以插入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但是还要注重真情,有了真情就不怕不会表达;到了初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到一定层次,再加上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些精妙的议论就会使作品更上一个层次了,因此初三要加大训练学生在叙事之上有独特的体会和见解。至于初四阶段,就是综合性较强的训练了,毕竟,我们的学生还要面临中考,必要的应试作文训练是不可避免的。

可惜,在我的教学中,没有机会自始至终的实践这一写作序列,因此对于成果并没有发言权,但是对李老师出色的作文教学成绩还是有所耳闻的。假如能够有机会再带一级学生,我将亲身实践李老师的这一写作指导序列,从而填补我在这方面认识的空白。

第二个思索就是,如何一反作文教学的片段式训练形式,在一堂课中全程展现学生的创作过程。

我所观摩过的作文指导课,包括我自己设计的作文课,几乎都是三段论:立目标——作品展——试仿写。先树立一个本节课的目标,当然由于上文谈到的问题,这个目标大都是巧立名目,完全无法体现作文的序列性;再从大量的资料中寻找足以佐证的优秀例文,有学生品读评价,最后再提笔仿写片段。当然,仿写片段也许更多的是时间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暴露了作文写作指导的随意性,为什么不是写提纲谈体会?为什么不是整合资料重组原文?但是,这仅仅的设想,真正想在一堂课中展现,也许真的很难。

最后,取材的困难就不说了吧。经历了省优质课评选,我觉得取材的困难已成为其次了,现在亟待解脱的还是前两个问题。如果前两个问题能够如愿得到释解,取材应该就水到渠成了。

这些都是备课反复斟酌的问题,虽然知道这不是我瞬间就能解决的问题,但出于公开课的压力还是不能释然。不过,我想,我应该能够备好这堂课,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第二篇:体验式作文课题

《丰富体验,快乐作文》课题研究方案 马秀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针对我校学生对作文教学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与畏惧的心理,而教师也视其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健康开展。为此,我们在充分比较、借鉴的基础上,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的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或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轻松愉快地书写自己的感受,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促使学生主体化人格的形成。通过这样的一种作文教学,改变学生无素材可写,害怕作文的现状,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旨在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以进行有益的探索,为本校的作文教学探索出一些高效的、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以改变当前我校堪忧的作文教学现状。让学生在积极的生活体验中学作文,充分利用活动体验,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写作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体验作文教学以观察情境为基础,激发情趣为核心;以教师创设的情境唤起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或使学生曾经的体验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写作中感受作文的快乐。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作文教学,并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水,泉水丰盛,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也就是说作文的本质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创设写作情境,唤醒学生写作热情

学生写作最大的障碍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教师就要有目的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创造写作氛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只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文章的。因此,要把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向万千世界,既能在一草一木、一物一事中感受灵魂的颤动,也能在纷繁复杂中学会平静客观理性地思考。古今中外,许多作者都善于把自己融入生活,移情入景,这才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这种观察既可以是直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的直接观察,如课堂游戏、参加课外活动、游览自然风光、进行各种社会调查等;也可以通过影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媒体进行的间接观察,了解国内外大事,开拓知识视野。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不只是旁观者,更要做参与者,目的是使学生对所要描绘的对象有一个更为真实、细致、客观和深刻地了解。如在写“春天”这个主题中,教师可找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让学生到公园、田野去观察新生的嫩叶、萌发的小草和绽放的迎春花,感受春天万物萌生的勃勃生机,让他们的心灵随着斑斓的风筝一起放飞。让心充实起来,这才能找到写作的源泉。

(二)扩大阅读积累,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是否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呢?不一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模仿和借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尽量把写作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但是只读课本中的文章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查阅相关的文章,仔细阅读,做好读书笔记,背诵一些精彩的句子和段落。结合“书香校园”的活动,每学期开展好读书节系列活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开展“师生共读经典书”、“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感悟。在与作家的心灵对话中,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在与作者的共鸣与碰撞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还要注意学习他们抒发情感、描绘事物的方法和视角。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确立写作的方向和重点,从而提高作文质量。

(三)优化体验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体验式作文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体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参加到活动中去,充当活动的主角,积极的参与交流。

(四)课题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课题组成员相互深入课堂听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问题及时反馈交流。定期提交论文和心得。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作好资料积累和保存。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低段和中段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拟定本课题研究方案,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进行本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依据研究方案全面开展工作,注意积累好研究资料。我们将按照边研究、边总结的原则,召开课题研究交流总结会,评选优秀设计方案和优秀作文,并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调整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六、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马秀珍

课题组成员: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反思、优秀作文教学设计、优秀作文集、优秀作文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