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研课题申报表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无锡交通技师学院

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

(20##年度)

                           

主持人(部门)                      

课题组成员                     

                           

科研督导室  印制

 

第二篇:沙岗学校科研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

盖州市沙岗学校课题组

20xx年9月30日

沙岗学校科研课题成果公报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其显著特征是教师和学生两者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交互在一起,共同参与课堂中的教和学。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尽如人意。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致使课堂教学华而不实、热而乏效教学效果低微,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活动,特别淡化了学生的经历、体验、认识和运用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缺乏积极探索的精神和不断创造的能力,严重影响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只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创新精神,面对突飞猛进的知识增长与更新,面对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社会生活,就不能变通地学习,主动地建构,不敢“别出心裁”地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导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缺失。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构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将为有效教学指明方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在实践中,有利于教师角色转换、教学方式转变和专业素质发展,有利于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通过研究使课堂充满激情,让教师养成有效的反思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次论证,我们确立了“关于构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能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之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新型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举一反三”,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可见,建构主义的第一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主体参与式”教学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一方面是其学习方式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赋予课堂教学自主建构内涵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价值,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构建新的知识,而不是靠教师教给他现成的知识。

2、主体教育理论

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

3、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

有效性的途径。即可概括为:积极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混合编组和小组自评。为使合作学习能产生最佳效果,其中的重要原则包括人人参与,即鼓励每个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每个人承担个人职责,并定期更换角色,以便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责任;学生需面对面坐在一起进行合作,以便于开展互动;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效果要进行反思,以改进自己的行为表现等。可见在这些主要原则下,教学目标不仅有学业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小组团队的分工合作,互相依赖、鼓励,共同实现学业上的成功,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愿望,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且还有合作技能目标即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表达沟通和分享能力、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及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主体参与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实践合作学习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习者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主体参与式”教学提倡分组活动的形式,这种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智慧经验在合作中得到共享。

4、创造性教学理论

创造性教学是本世纪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它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操作获得知识,注意帮助学生扩大思维范围,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创造性教学是一种主体性教学,它主张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上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时间。创造性教学是一种问题解决式教学。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动态性教学。它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发现真理,其教学程序往往是“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由继承到创新,同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是一个不断前进和不断深入

的动态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教学实践证明,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力是紧密相联的。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把教学与学生的这种愿望相结合,注意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就能亲自体验到人类驾驭知识、改造现实的自豪感。这种内在的情感体验,又会反过来激励学生再探索、再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2、启发性原则

它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反映了教学相长、掌握知识技能与培养创造能力的统一性等教学规律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造成学生自觉地积极地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民主性原则

它要求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论越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地把学生的思维轨迹重新纳入自己设计的轨道,用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教科书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对于那些在平时,特别是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教师的意见的学生,要表扬。即使他的观点是错的,也要在肯定他的勇敢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和学生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4、差异性原则

教育工作实践和教育科学证明,学生心理品质中的因素,固然影响着他们创造才能的发展,但非智力因素,如理想、信念、兴趣、动机、情感、意志、

沙岗学校科研课题成果公报

性格等,往往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其中,理想和信念是整个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精神支柱;意志是人自觉地克服困难,调节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重要心理过程,它是任何创造活动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动力系统勤奋、顽强、自信、进取、刻意求新和富于韧性等性格特点,也是具有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个性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和发展不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发挥它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动力作用。

5、激励性原则

即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从已有成功中获得激励,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要坚持正面观点、方法和成果,要坚持正面观察,多肯定、表扬、鼓励,尽量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从而增强主体参与的动机、热情和信心,主动不断地争取成功。这是主体参与的动力因素和促动手段。缺乏激励评价,就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根本谈不上主体参与。实施这一原则,必须贯彻如下要求:

(1)从小处入手,从容易办到的地方入手;

(2)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发展其追求主体参与的心理品质;

(3)要强调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肯定学生的每一个创新上的微小成功。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构建了“学案导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辨证统一,我们构建了 “学案导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释疑;归纳提炼、体验收获;拓展延伸、评价总结。其教学基本流程是这样的: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虽然仅仅是过渡环节,但它是检验教师备课程度、衡量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

重要标尺。课堂的精彩往往由此开始,处理好了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及心理特点,将教材中抽象、单一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身边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进而提出相关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度的理想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积极思维。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为接下来学生的自主学习埋下伏笔。为能更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在此之前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需要适当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前检测。

2、自主探究、合作释疑。

这个环节是本模式应用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它的基本程序是: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分组展示汇报。

学生依据学案引导进行教学内容初探,自行解决一些较为基础性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教师创设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开拓思路,提升学习能力。这一环节中教者可适当安排一些基础训练,内容以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为宜。对于一些疑难问题,由于很多学生不能通过自学完成,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组内讨论交流解决。学生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体操作中要注意不能任其自流,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必须拿捏准确、适可而止。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消除其胆怯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该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肯定、鼓励为主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尽量引导学生独立得出结论,对于其中难度较大的应给予适度的启发和点拨。

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训练。习题的选择要注意“梯度和“层次性”,既要包含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判意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的原则是:先行自做,有疑则议,议必充分,议必有果。

在充分的互动交流中,学困生的种种疑问得到了解决,学优生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更精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

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和交往表达能力都会逐渐得到提高。

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尤其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放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逐步找到接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力求保证教学双方思维活动能够达到同步协调。切忌居高临下,一味采取灌输的方式。由于小组合作需要较为充足时间做保证,因此在课堂上不能频繁使用。

3、归纳提炼、体验收获。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本小组进行发言,让学生的探究思路和方法得到充分地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判、反思与改进,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在具题目,也要有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的题目,这样,才能确保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标准,从而提高练习的实际效果。

4、拓展延伸、评价总结。

针对性训练之后,教师应另行设计一些综合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条件发散、过程发散、问题发散,使学生明白知识在不同的习题中,有相同的作用,相同的习题由于知识的角度不同,有不同的解法。在这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中,使知识得以组合,并产生新的认识,更好地体会知识内涵,洞察知识的内部境界,以便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的人生启迪、思想感悟、情感升华,英语的语言运用,数理化的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等都可以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旨在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创新拓展搭建平台。

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及其所在小组的表现予以综合评价,评价要采取多元化、开放式的方法进行,可以使用语言评价,也可以采用赋分的方式,既要尊重客观事实,又要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课题研究期间,我们课题组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先后邀请过盖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孙林太、王颖等专家前来我校讲学、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同时我们先后赴山东杜郎口

凤城六中等一批名校和本地的一些兄弟学校参观、学习、考察,走出思维定势使,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在很多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学媒体从教师演示的工具转变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参与。

(三)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通过我们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确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如:(1)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形成了自主预习、合作交流、探究质疑、整理复习、独立作业、练后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生具有该年龄段应具有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待学习与生活都抱有乐观的态度。(3)注重了将课上知识与课外生活相联系,能够学以致用,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4)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等等。不但学习的知识基础较以往扎实了许多,而且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培养了一支研究性的师资队伍

自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几十次的模式研究课和“教、学案设计的研究活动,在此期间我们要求上课老师谈体会、谈感悟、谈目标达成度,要求与会老师谈感受、谈不足、谈问题,再经过集体的研究、讨论、搜集、汇总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现在,我们课题组所有老师在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均能在模式的框架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教学,一支研究性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五)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学校教、科研风气的形成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工作同步办法,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各学科的合理化建设。自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与集备活动、教研活动齐头并进,先后有计划地开展了 “撰写优质学案”、 “建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定期举行骨干教师优质“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实验教师“研究课”等活动。并且每次活动都面向全校甚至盖州市

沙岗学校科研课题成果公报

沙岗学校科研课题成果公报

沙岗学校科研课题成果公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