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小学生素质素质综合评价

浅谈如何搞好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

尹庄小学、陶国彦

历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素质评价,主要是进行课内的单一评价,这种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把考试分数等同于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的素质,忽视了学生的全面、整体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这种传统的学生素质的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下面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本人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对如何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几点粗浅认识。

我认为,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它随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再者,学生全程参与评定,在评定过程民主化的同时,还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化。

一、评价内容

1、思想品德素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基本能反映这方面素质的日常表现情况。

2、科学文化素质——和以往考试分数不同,我们评价孩子某一学科的情况,是把该学科要素尽量细分.如语文学科评价项目就分解为听话、说话、朗读、作文、作业、识字、写字、单元练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项,这样您会详细地了解孩子在某门学科的长处和不足,以便更好的进行教育和帮助。同时对于上级规定开设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形成性评价,学科每学期进行四次评价,其它学科进行三次。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期末考查,进行学期总评。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每学期评价两次,其它学科评价一次,教师从上课、听课及提问、发言情况、带齐

学具、预习复习、作业完成情况及作业质量、坐姿、课外阅读、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节奏等方面全面考查,给予综合评定。 对于自然、音乐、美术、社会和科技活动的评价,在教育学中进行,我均采用三次评价:自然注重操作课上的个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最后进行综合评价;音乐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美术主要采用作品展方式进行;科技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制作展览方式进行评价。

3、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两项,对学生身心健康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实践技能素质——考查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自我服务劳动、了解和掌握简单信息技术的情况,反映学生的劳动态度、习惯和实践能力。

5、成功的足迹——记录孩子一学期所取得的各项成功,包括比赛获奖、作品发表以及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6、师生心里话——反映师生互动交流沟通的情况,教师重点评价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并提出殷切希望;学生向老师倾诉学习、生活的看法或心理需求。

7、家长回音——请您提出对学校工作或对孩子表现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认真对待每一份回复,以便我们今后更好的改进工作。

二、评价方法

1、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学生在家里和社会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评价的主动权应由班主任负责,各科任教师、家长、学生的评价占一定的比例。

2、评价的方法是多元性的,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家访、问卷、测试、谈话、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摸清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及发展需求,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此项工作是一个艰苦的、细致的、长期的积累性工作。

3、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的发展情况,采用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好、

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对学生操行情况的评价采用定性语言表述的方式。

三、评价机制

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以等级的形式出现,每学期评价一次,毕业时进行总评,评出该生整个小学阶段的综合素质等级。

1、教师评价

班主任结合各任课教师,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针对学生平时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说明每个学生的成功足迹与存在的潜能,提出不足。

2、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前应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引导,避免以偏概全。班主任应将评价要素进行描述、说明,以保证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准确性。每名学生都参与对全班其余同学的评价,评价按“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进行,由学生在认为合适的选项上画“√”,学生互评完成后,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对同学互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学生的等级。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能客观地分析自己;使教师、家长能正确评价学生,从而有利于教育观的转变,有利于家长从只求高分不管能力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从重负中解脱出来。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条件。 以上综合评价学生的制度,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第一,使学生认识自己,发展个性,显示才能,涌现出许多有个人特长的学生。以20xx年下学期为例,我班举行的“五星” 、“体育之星”、“劳动服务之星”“学习之星”“纪律之星”“关爱之星”等多达60人次,平均每人获得将近两项。 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争先进,争星级的积极性。

第二,学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约束自己。牛鑫涛(我班学生)在三年级刚入学时,脾气急躁,爱打人,上课讲话影响别人,是素质评比、集体的评议使他对自身的缺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较大的转变。现在全校学生集体自律精神和主人

翁精神增强了,校园文明行为多了,打架骂人少了,自觉做好事的人多了,违反纪律的人少了,校风校貌改变了。

第三、增强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减轻了家长的一些负担,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得到提升,学校的校容校貌得到很大改观,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品质、文明修养、行为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学校呈现出了一种和谐、健康、进取、有序的文化氛围。相信,在我校的评价改革的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进步的快乐,教师会享受到教育成功的幸福。

综上上述仅仅是我的几点体会,希望与同事们共勉。此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差异,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差异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让不同智能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总之,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是一个较大工程,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摸索、反思和改进,愿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和庄镇尹庄小学 陶国彦

二○一三年六月十七日

 

第二篇: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doc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

对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业的评价工作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教导处和班主任工作来讲,更是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我们习惯以“三好生”(劳动、文娱、学习)来定位学生的学业成就,它一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师生的主观印象为评价内容,体现不出学生发展的状态与水平。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学生的期末学业评价也必然需要一种新的,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的新的评价体系来与之相适应。以下就是我关于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观点。

一、素质综合评价的观点分析与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评价

所谓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某一事物或对象的具体事实所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是评价的本质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往往把评价混同于测量或测验,其实它们有不同的涵义,测量是确定某一事物或对象数量值的活动或方法,而评价则是在获得尽可能全面、系统的信息的基础上,对某一事物或对象进行定性描述、定量的表述,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质有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先天特点的含义;还有后天的素养,即平日的修养。而修养则是一种养成,表明着发展的状态与水平。素质教育是指立志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不断改变学生的发展状态的教育。小学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学生的发展状态、水平(具体体现在“细则”的各项目及各项目的具体指标之中)直接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三)什么是素质综合评价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了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

(四)素质综合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①、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了切实评价;

②、对学生的全过程进行了评价。

③、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水平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2、发展性原则

①、促使学生与学校的不断发展是本评价体系的最宗目标。

②、评价内容(项目和各项指标)随着学生与学校的发展而发展。

3、民主性原则

在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中,项目与指标的确立,以及最后的评定,均由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同学等多方面合作完成。实现评价指标公开化,评价过程民主化,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

4、主体性原则

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更本。

5、差异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承认了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允许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发展水平、状态的差别。

6、时代性原则

综合评价的项目和指标直接体现着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因此,它必需符合当前学校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将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

(五)素质综合评价----先进个人评定制度的先进理念

1、体现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的理解是:“面向全体”是相对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讲的,指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全面发展”是相对与学生来讲的,从学生的个人角度看,指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求得自身不断发展,从学生的集体角度来看,指每个集体都得在各方面均有人才出现。开学初,学生议订的目标,有利于让教师进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助于教师及时向学生提供本身发展迫切需要的“营养”。

2、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期末素质综合评定的指标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又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原则下制订出来的 。它随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再者,学生全程参与了评定,在评定过程民主化的同时,还体现

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主人翁精神奖的设立,更是为了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化。

3、德育为首,育人为本

对于人的养成来讲,“德”是首要的。我们将德育指标渗透到各项目之中,使每个项目都有德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真正体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