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模板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绿叶菜无土栽培

学 号: 2000234786 姓 名: 挣扎昂 年 级: 2000 级 系 别: 物理化学系 专 业: 化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模板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模板

承 诺 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设计)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20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

前 言 ................................................................................................................................ 1

第1章 绿叶菜无土栽培的概况 .................................................................................... 2

1.1 绿叶菜无土栽培的优点 ................................................................................... 2

1.2 无土栽培需要掌握的要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配制营养液 ................................................................................................... 3

1.4合理浇施 .......................................................................................................... 3

1.5病虫防治 .............................................................................................................. 3

.................................................................................................................................... 3

第2章 实验准备 .................................................................................................... 3

2.1 种子的准备及来源 ........................................................................................... 4

2.2 设定绿叶菜无土栽培的培养形式 .....................................................................

2.3 绿叶菜的育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实验所需要的营养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主要营养液的配制 ........................................................................................... 4

2.3 实验过程 ........................................................................................................... 4

2.3.1 绿叶菜的定植 ............................................................................................ 4

2.3.2 作物无土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 4

2.3.3 测定营养液的PH ...................................................................................... 5

2.3.4 观察作物的生长形态并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7

3.1 食堂环境中细菌总数检测结果与分析 ........................................................... 7

3.2 食堂食物接触面与手表面细菌总数检测结果与分析 ................................... 8

3.3无土栽培的展望 .................................................................................................. 8

第4章 建议 ...................................................................................................................... 8

结 论 .................................................................................................................................. 9

参考文献 ............................................................................................................................ 10

致 谢 ................................................................................................................................. 11

摘 要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及其配套设备栽培农作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是人类种植方式上的一项重大革新,该技术以其农作物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农业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的发展和综合运用,它已逐渐形成一种在技术上高度密集配套、生产及管理上集约化、自动化、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农艺生产技术体系,加速这一技术的发展普及必将给农业生产带来技术内容和生产效果上的重大突破。无土栽培技术中水培是最常用的一种培养方式。

关键词:无土栽培, 营养液,水培。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是用营养液或是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培养液:用于进行组织或细胞培养的介质之统称。

水培:.水培是指花卉根系连续或不连续浸入营养液中栽培的方法。为了提高营养液中的含氧量,一般需要通气设施。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of microbial detection is used to detect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Heihe University dinning hall in the air by natural sedimentation method, in water,food contact surfaces and kitchen staff hand by diluted plate count method. And using lactose fermentation experiments confirmed and detected E. coli bacteria. We compared the determined results with national health food safety standard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and E. coli number in these samples are in accord with national health standards. Conclusion: Heihe University dinning hall have a good environmental hygiene.

Keywords: Environmental health;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I

前 言

当今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和1/4,并呈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阻碍农业持续发展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现实,我国农业有必要选择一条资源高效利用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无土栽培是世界设施农业中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具有避免土传病虫害及连作障碍、肥料利用率高、节约用水以及生产的可控性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的可靠途径。利用无土栽培可以在传统农业无法利用的盐碱地、戈壁、沙漠等非可耕地上进行蔬菜生产,同时无土栽培也是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因此,开发无土栽培技术是实现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也是蔬菜生产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化的新型栽培方式。

1

第1章 绿叶菜无土栽培概况

1.1 无土栽培的优势

无土栽培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具体有以下表现

1不受土地情况和环境的限制。土壤种植依赖于可耕地,而无土栽培能在可耕地○

以外如盐碱地进行,也可用于开发沙漠、岛屿、石山、水面、宇宙空间,没有耕地的城市居民也可以利用窗台、阳台、走廊、屋顶以及其他闲置的空间无土栽培花卉、蔬菜。无土栽培不受土地限制的优点,为人类在现有耕地不能随人口数量而增长的矛盾找到了解决的途径。因此无土栽培又被称为宇宙科学,必将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2早熟高产。无土栽培由于解决了土壤种植不易解决的水、空气和养分的供应○

矛盾,因此植物生长快,产量比传统的土耕农业大为提高。有资料表明,无土栽培种植的番茄比同期土壤栽培的番茄苗期提早10天左右,结果期提早7一10天,产量提高3一4倍。无土栽培技术是人类种植方式上的一项重大革新。无土栽培不仅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而且把人类的种植活动从土壤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为实现农业、园艺生产的工厂化、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农业上的”绿色革命”之后,各国正在兴起的一场新的”栽培革命”,这。就是无土栽培”绿色革命”,其结果使农作物的产量成倍地提高。”无土栽培”改变了自古以来农业生产依赖于土壤这种传统的种植习惯。并把农业生产推向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生产的新阶段,成为未来农业的雏形。随着农业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的发展和综合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已逐渐形成一种在技术上高度密集配套、生产及管理上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农艺生产技术体系,加速其发展必将给农业生产带来技术内容和生产效果上的重大变革。 3作物病虫害少,清洁卫生,产品质量好,无公害无污染。无土栽培可以避免土壤○

传播的病虫害及连作障碍,从而可提供大量无公害蔬菜,适应生态农业及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 4不使用有机肥,无异味,不使用有机肥,生产的产品外观新鲜,品质良好。○

无土栽培无需传统耕作中的中耕、除草、土壤消毒、追肥等烦琐环节,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强度明显下降。营养液栽培的水肥供应一般采用微管道灌溉系统,较易实行定点、局部化、可明显降低水肥的浪费。

2

5便于工厂化生产,无土栽培充分显示出农业可以像工业生产一样,机械化、○

自动化生产作物,完全由人工控制植物生长,现在世界上已有全自动化无土栽培设施和立体化无土栽培工厂。

6充分利用水分和养分:土壤栽培时,灌溉水的大部分被蒸发掉及渗透到土壤○

下层,被植株吸收利用的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且所用的肥料由于土壤的固定和转化作用,损失也较多。而采用无土栽培时,水和肥可按植物的实际需要人为供给,损失较少,且营养液能多次循环利用。

1.2 无土栽培需要掌握的要领

1.3 配制营养液

1.4 合理施浇

1.5 病虫防治

1.3.2 稀释平板计数法检测方法 “平板计数法”对环境中微生物细菌总数(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9]的测定。稀释平板计数法,就是根据适宜细菌生长的营养丰富、理化适宜的条件制作满足其生长的培养基平板,设置样品悬液的浓度梯度,然后铺平板,经过(36±1)℃、(48±2)h培养,对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进行统计的检测方法。平板计数法检测方法,不但操作较为简单,而且测定结果也较为准确。 3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种子的准备及来源

2.2 设定绿叶菜无土栽培的培养形式

实验室宜采用水培方式种植,重力循环供液。

2.3 绿叶菜的育苗

将实验种子置于15~20℃冷凉处催芽,将出芽的种子播于已消毒的育苗基质中,浇清水后表面覆盖1.5~2.0cm厚基质,出苗后根据苗情浇灌1/4~1/2剂量的标准配方营养液。

2.4 实验所需要的营养素及用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模板

2.5 主要营养液的配置

.3.1.3 计数

对每块平板上生长的菌落进行统计,分三组进行,计算每组所有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总数,以每平皿菌落数(CFU/皿)报告结果。 2.3.2 食堂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在我校食堂获得水体样品,然后迅速带回微生物实验室,在实验室进行操作。 用移液枪吸取1mL水体样品加入90mm平皿中,倾入融化冷却至略微不烫手 4

状态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待冷却,封膜翻转平板,在(36±1)℃恒温箱中进行(48±2)h培养。共计10个平板培养基。培养结束后进行计数计算。

2.3.3 食堂食物接触面与手上细菌总数的检测

2.3.3.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从我校食堂“稻香园”获得餐具(菜刀、砧板、餐盘)表面分别取样面积25cm2与后厨工作人员手的表面(取两只手的表面,25cm2/只)样品,并对样品用Marker笔进行标记。迅速送至本校物理化学系微生物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处理。

取用医用无菌棉签蘸上0.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需检查的部位(餐具表面和手表面)25cm2,擦拭后快速将棉签投入盛有25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得到的溶液为2.5cm2/mL。将所得溶液放于2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225mL,用玻璃棒搅拌3~4min,制做成1:10的样品匀液,静置备用。

2.3.3.2 设置浓度梯度 分别对每种样品进行以下操作。

用移液枪吸取已备好的1:10的样品匀液1mL,沿试管管壁注入到盛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注意移液枪枪头不能接触液面),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如上操作步骤,制备10倍稀释浓度的梯度匀液,每稀释递增一次需换用一个枪头。设置的浓度梯度从1:10样品原液算起,将设置好的浓度梯度分别记作为10-1,10-2,10-3,10-4。

对样品用Marker笔进行标记。迅速送至本校物理化学系微生物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处理。

取用医用无菌棉签蘸上0.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需检查的部位(餐具表面、手表面)25cm2,擦拭后快速将棉签投入盛有25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得到的溶液为2.5cm2/mL。将所得溶液放于2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225mL,用玻璃棒搅拌3~4min,制做成1:10的样品匀液,静置备用。

2.3.4.2 设置浓度梯度与接种

用移液枪管吸取1mL1:10的样品匀液,注入含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振摇试管使溶液混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如上操作步骤,制备10倍稀释浓度的梯度匀液,每稀释递增一次需换用一个枪头。依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选择三个1:10;1:100;1:1000稀释度,每一稀释度,分别接种5管。

2.3.4.3 乳糖发酵试验

5

按照接种量,使用单料或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将需要检测的样品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管溶液中,每一稀释度接种5管。然后将发酵管置于(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如果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均不产气,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若有产气管,则进行下列操作。

2.3.4.4 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转种到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放于(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然后取出平板,进行菌落形态的观察,并进行革兰氏染色与证实试验。

2.3.4.5 证实试验 从培养后平板上,挑取具金属光泽、深紫色的可疑大肠菌群菌落2~4个,用革兰氏染液进行染色,同时在乳糖发酵管接种,然后放在(36±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h,观察溶液的产气情况。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乳糖发酵管产气的菌落,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2.3.4.6 检测报告

根据大肠杆菌菌群阳性的管数,检索MPN检索表,报告样品匀液每100mL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6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食堂环境中细菌总数检测结果与分析

标号 细菌总数

1 183

2 1

3 0

由表3-1可知,在空白对照组中,有一平板染菌,其余两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0和1,所以,此结果有效。

表3-2 “重庆鸡公煲”后厨间空气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标记 细菌总数

Ⅰ1 8

Ⅰ2 8

Ⅰ3 6

Ⅰ4 8

Ⅰ5 7

Ⅰ6 7

Ⅰ7 17

Ⅰ8 7

Ⅰ9 13

Ⅰ10 16

表3-3 “金城牛大碗”后厨间空气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标记 细菌总数

Ⅱ1 12

Ⅱ2 15

Ⅱ3 6

Ⅱ4 33

Ⅱ5 25

Ⅱ6 9

Ⅱ7 18

Ⅱ8 10

Ⅱ9 27

Ⅱ10 8

表3-4 食堂二楼就餐大厅空气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标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细菌总数 4

无效

6 4 11 6

无效

无效

无效

无效

无效

5 8 6

无效

“无效”表示细菌总数多不可计或培养失败。

根据表3-2,表3-3,表3-4,得到计算结果:“重庆鸡公煲”每平皿菌落数为9.7(CFU/皿),“金城牛大碗”每平皿菌落数为16.3(CFU/皿),食堂二楼餐厅每平皿菌落数为6.33(CFU/皿)。根据《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13],自然沉降法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45(CFU/皿),因此,符合国家标准,空气质量良好。

标记 细菌总数

Ⅳ1 0

Ⅳ2 120

Ⅳ3 60

Ⅳ4 30

Ⅳ5 70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模板

Ⅳ6 0

Ⅳ7 60

Ⅳ8 20

Ⅳ9 60

Ⅳ10 15

7

3.2 食堂食物接触面与手表面细菌总数检测结果与分析

表3-6 食堂食物接触面与手表面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样品

10 13 18 16 6

-1

细菌总数/(CFU/mL)

130 180 160 60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模板

(CFU/ cm2) 123 94 109 24

10 11 9 10 5

-2

10 8 6 7 3

-3

砧板 刀具 餐盘 手

3.3 无土栽培的展望

虽然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无土栽培技术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今后无土栽培将会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无土栽培的兴起,将使农业、园艺、林业、花卉生产及开发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土栽培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4章 建议

校园食堂环境关系着每一位在该校师生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需严格管理,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安全意识,从思想上警觉。

(2)保障保证食材、餐具、水体、工器具与从业人员的卫生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细菌超标的可能性。例如,紫外线(UV)对微生物具有杀死作用,其中在254nm处效果最佳。UV灭菌后无残留,不会对食物的湿度和温度产生影响,经济效益较高。Wong报道说,UV能够抑制猪皮和猪肉表面的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senflenberg的活性,但对Salmonella senhenberg的抑制作用比对Escherichia coli抑制作用强,对猪皮抑菌作用比猪肉抑菌作用强[15]。

(3)食堂环境管理最关键的是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标准,在保证食材卫生的条件下,将食材被污染的隐患消灭在食堂工作执行过程中。

8

结 论 为了解黑河学院食堂环境卫生情况,本实验选择空气、水体、餐具表面和后厨工作人员手表面这几个典型的对象,在我校实验室具备的条件下对学院食堂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进行了检测。

通过自然沉降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这两种方法检测出所选样品的细菌菌落总数,采用乳糖发酵试验检出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大肠杆菌,并证实其存在。本实验通过检测结果与卫生标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校食堂环境中细菌菌落总数基本符合卫生标准,大肠杆菌数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了在食堂用餐人员放心就餐。

9

参考文献

[1] 华红娟,鄢涛,曹飞.高校食堂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9-93.

[2] 陈盼,贺稚非,龚霄,伍先绍.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J].食品工

程,2007,(1):58-61.

[3] 郝江燕.食品中大肠杆菌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

技,2013,(15):370-374.

[4] 庞小燕.人源菌群仔猪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5.

[5] 郝志强.分析自来水微生物检测技术[J].科技风,2013,16.

[6] 金银龙,鄂学礼,张岚.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判定标准》释义[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0.

[7] 乐毅全,王世芬.环境微生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8] GB/T 18204.1-200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S]. [9] Hirota K, Yoneyama T , Ota M , Hashimoto K , Miyake Y. PHaryngeal bacteria and professional oral health care in elderly people[J]. Nihon Ronen Igakkai

zasshi .1997, (2):125-129.

[10] 李殿鑫.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2.

[11] 刘斌.食品微生物检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

[12] GB 4789.28-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

[13] GB/T 17093一1997.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S].

[14] 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

[15] Wong E.,Linton R.H,Gerrard D.E.Redu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senftenberg on pork skin and pork muscle using ultraviolet light[J].Food

Microbiology.1998,(15):415-423.

10

致 谢 来到黑河学院学习是我的一份幸运,感谢学院对我的精心培养,感谢老师们对我的辛勤指导,感谢各位同学朋友们对帮助和大力支持,是你们伴我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充实了四年的光阴。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陈老师的无私指导与帮助,让我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实验得以完成,论文的得以结稿。陈老师认真客观的科学态度,务实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奋勇前进。这个阶段的实验,对于我而言也非常好的锻炼,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的知识与技能更上一层楼。最后,再次感谢帮助与支持我的所有人,谢谢你们。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