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进入企业的感受

大海之所以浩瀚,是因为有无数的河流注入他的身体,河流汇入大海,就要适应海的咸味、海的波澜。同样,一个新员工进入一个好的公司也要适应、融入公司的环境、制度、文化,最终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力量。

新员工进入公司,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在此期间,新员工对公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理解接受公司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尽快进入岗位角色。由于新员工和企业处于相互熟悉磨合的过程,或多或少地要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如果这种心理困惑得不到解决的话,就会给今后的日常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很快就会跳槽。因此,新员工遇到心理问题时有必要在试用期间乃至今后工作中及时向领导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的环境。想克服这些障碍,不是没有办法的:

第一,要了解自己的期望。究竟自己对公司的期望是什么?而这个期望又是否合理呢?我们的期望,往往建基于旧有的文化观点,跟眼下身处的社会往往有很大的分别。所以,要随时修正自己的期望,以便适应一种新的生活体验。

第二,要乐于聆听、观察和发问。对于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地方,要多聆听别人的意见,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抱有勇于发问的精神。

第三,新员工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工作,一定要能够给自己定好位,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善待自己,注意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工作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断学习、创新,随时保证知识的更新;强化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尽快融入集体和同事中;及时归纳总结,从总结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要做到厚积薄发,练好基本功,抓住机遇,尽快成长起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员工需要完成的另一个角色转变就是从“新”向“老”员工的角色转变,这是一个对新环境、新工作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新”作为起点到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的开始,新人培训是一个了解职位和业务流程,配备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调整新员工进入工作状态的全过程。

第四,新员工应摆正心态。态度决定一切,多做事,不要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斤斤计较。积极、有效地既求助于他人,同时又给予他人支援,这样能充分利用公司资源,又能借助别人提供的基础,吸取别人的经验,很快进入角色。求助别人没有什么不光彩的,求助是参与群体奋斗的最好形式。别人不会因你的问题多,而嫌你笨,多数人都喜欢你向他请教,多熟悉一份业务对新员工未来成长极为有利。乐于助人将得到大家的喜欢。也不必为多做分外的事情与同事搞的不愉快。如果封闭自己,怕分工不划算,想单打独斗,搞出点明堂来,往往是不现实的。实践是提高水平的基础,它充分地检验了一个人的不足,只有暴露出来,才会有进步。实践再实践,尤其对新员工十分重要。只有实践后善于去总结,才会有飞跃的提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怕做小角色,才有可能做大角色。有一句明言:“没有记录的公司,是迟早要跨掉的!”多么尖锐,一个不善于总结的公司会有什么前途,个人不也是如此吗?

多数新员工都是从基层做起。成功学家罗素"塞吉说过:“没有家庭背景的年轻人最好的出头之道是:“第一,找个职位;第二,守紧口风;第三,多多观察;第四,保持忠诚;第五,使老板相信,你少不了他;第六,彬彬有礼。”只有凭借实际能力与责任心定位,对于个人的评价以及应得到的回报主要取决于实干中体现出来的贡献度。

新员工也许会感受到公司没有想象的公平。真正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只有在努力者面前,机会才是均等的。只要不懈努力,让你的主管了解你,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后如何做大梁?其实一个

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生活的评价,是会有误差的,但决不至于黑白颠倒,差之千里。太阳总会升起,哪怕暂时还在地平线下。

第五,想成功就要丢掉速成的幻想,现实生活中能把某一项技术精通是十分困难的。如果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难熟能生巧。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做任何一件事对于新员工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都不是多余的。努力钻进去,兴趣自然在。把自己锻炼成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有真正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企业骨干。关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积极投入到工作中,适应了岗位工作的员工就会成为优秀员工。机遇偏爱踏踏实实的工作者。

作为一个新员工要勤于动脑、动手,要深入透彻地分析,找出一个环节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踏踏实实地一点一点地去做。建立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欣赏新生活,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束缚,适应公司的环境、制度、文化,磨炼自己,使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

 

第二篇:做好新人培训,让新员工感受企业关注

做好新人培训,让新员工感受企业关注

成功的新人培训,可以给新员工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并塑造员工行为的作用,为新员工迅速适应企业环境,并与其它团队成员展开良性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HR或者培训部门安排的新员工入职教育、交叉培训以及与公司优秀老员工学习交流等一系列环境适应性培训很常见。因为刚刚进入企业的员工,无论过去是否具备工作经验,都会对自己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能否胜任新的工作、能否和上下级以及同事之间处好关系、个人未来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产生不同程度的忧虑,新员工培训一方面可以帮助新员工了解公司情况,了解工作的流程与制度规范,帮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并使他们初步了解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新员工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排除心理上与经验上的不适感,稳定情绪,进而提高工作技能。然而,现在企业常见的培训模式往往以单向的教育为主,员工被动接收,参与性不强,而且培训师是进行重复作业,培训方式单一老套,所以常常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变成无效的培训,这也是令HR真正恐怖和头疼的事情。

要真正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就要突破两大误区:一、不能只讲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要举例子说明员工的发展和成长;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和企业的发展规划在战略意义上应该和必须是一致的。这一点十分重要!二、不能只有对员工的要求、行为的禁忌,必须这样必须那样,而绝口不提对员工的关爱,要告诉他们:有些事情不能急,有些事情暂时不能为,人际关系不能破,等等,开局好就布局易了!

培训方式要多样化

新员工课程设计和培训的形式其实可以多种多样,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故事发生在杭州,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五,一家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期三天的高层管理人员《NLP卓越领导力特训营》到了最后一天,培训班上有28名学员。上午9点,培训室的电话铃突然响了,是参加者罗亮的紧急电话。罗亮接完电话后匆忙挂掉,说他要离开培训班一个半小时。

他解释说,那天也是在另一个地方为新员工做为期一周的入职培训的最后一天。原计划是对新员工进行1.5小时的讲授式培训,但是讲师因故不能前去培训。由于罗亮以前做过这方面的培训,因此被邀请去代替原来的讲师。然后,他就离开了。

赶到培训地点后,他发现自己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讲课材料和教材。怎么办呢?他想起在特训营里培训时学到的一个培训原理:“学习就是创造,而不是照本宣科。”于是,他立刻就有了一个培训计划。

走进培训室,罗亮发现学员们都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他们已经接受了一周的培训,大量的培训资料一个接一个,让他们感到异常乏味。

为了让他们回归真实的生活,罗亮叫他们立正站好,从1到4报数,然后分成四个小组。他叫这四个小组分组活动20分钟,去向老员工进行咨询,问老员工类似如下的问题:“你认为优秀的销售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当我们在日常的销售当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什么,会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罗亮告诉他们要在20分钟内找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并把他们的发现收集起来,以供大家一起消化吸收。然后,各个小组就按照他的指示分头行

动了。

20分钟后,他们回来了,一个个都情绪激动,充满生机,完全摆脱了昏睡状态。当每一组汇报收集的信息时,罗亮仅仅需要偶尔问一些问题。更令他惊讶与兴奋的是,学员们几乎已经掌握了他所要教授的全部内容,而且是以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只用了50分钟,而不是原来的1.5小时。

大家对罗亮的这种授课方式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他们告诉他,这是他们一周中所见到的最好的培训方式。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HR或培训师在设计这类课程和选择培训方式时有以下启示:学习者完全参与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存储,而是知识的主动创造;学习者的广泛合作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以体验式行动为中心的学习经常要优于以讲解为中心的学习;以体验式行动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设计时间,要少于以讲解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

上述案例只是那个聪明的培训师的“急中生智”。正式培训课程的解决方案应主动遵照以下五个步骤来设计这类培训课程1、明确培训的目标与最后结果;2、设计知识/技能的陈述、讲解、演示;3、设计体验式学习;4、培训课程的实施;5、评价与改进。使培训即使不具备企业环境支持、领导发动、绩效驱动等完备条件时,也可以更成功。但要注意的是,上面五步的逻辑顺序是前后相关、严密接合的。不要为求速度而跨过中间环节。

其中第一个环节决定着培训的出发点与价值点;第二个环节取决于培训师的自身积累与水平;第三个环节是培训的核心,是学员的最主要阶段;第四个环节考验培训师的临场控制能力与培训经验;第五个环节是培训课程提高的关键。

尤其是“讲解”与“体验式学习”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讲,“讲解”阶段要占总培训时间的20%,而“体验”则占到了80%。但在设计阶段,常常是“讲解”要花费培训师大量的时间去准备知识与道具,“体验”设计常常相对用时较短。

体验式学习效果最佳

同时在培训中要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调动学员多种感官参与。多种感官参与包括身体的、听觉的、视觉的、智力的。只有多种感官同时被调动时,学习效率才会最大化地提升。比如:学员坐在教室里过久,精神集中度就会降低。站起来,四处走走,不时地做一些体力运动,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会使整个身体投入到学习之中,最终改善人们的学习。

另外,培训师在培训中适时地提问让学员大声回答,或进行小组讨论,以及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的讲解工具,会刺激学员的感官,也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还有,培训课后的相关测试和布置家庭作业,更是一个能使学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把经历提练成心理模型的过程。这是学习的升华。

所以,HR或培训师只要了解了成人学习的特点,就可以灵活安排和运用各种培训形式与方法。对于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可以采用参观、讲解、亲身体验等形式;职业基本素质可以由企业内部领导、老员工与新员工座谈,现身说法,也可采用演讲的形式;团队与沟通的培训,可以采用游戏、户外拓展等方式,让每一个参与的人能够有切身感受;融洽新老员工的气氛,可以采用文娱、体育等多种形式;对于岗位工作,部门负责人可以采用讲解、演示、示范操作等形式进行。

作为HR或者培训师不要奢求设计一个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学习项目,而要创造一个灵活的开放式的设计逻辑。只有设计一个可以不断发展的项目时,才能保证培训的持续成功。英盛培训网建议应该鼓励学员主动奉献他们自己对于改进学习项目的想法。同时,要把培训的改进视作是学员的任务之一。这样才能不断的把握学员需求及适应方式的变化。 本文来源:英盛培训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