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训师的自我修炼

内训师的自我修炼

每一位内训师可能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从对培训的自信(在自己的领域里)到迷茫(受到打击了,特别是参加完TTT之后),然后再到痛苦的自我重塑自信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需要内训师进行自我的修炼,也只有通过自我的修炼,内训师才能够修炼出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

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想或许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修炼的技巧。 肢体语言与语感。

虽然很多内训师都是参加过TTT(培训培训师)训练感受过原来培训可以这样做的震撼,但是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够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肢体语言与语感,毕竟这种行为习惯可能已经跟随了自己几十年了,要改变谈何容易。其实讲到底可能还是缺乏技巧的问题,因为看到别人做得这么好,而要跟别人一样一时半会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模仿,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学别人没学会却把自己给丢了),所以在肢体语言和语感这一块,要做到大方、自然和有魅力,是需要进行长时间和有耐力的训练的。

1、对着镜子练肢体语言。

据说很多职业培训师都是用这种方法练肢体语言的,因为可以通过镜子来看到自己肢体的变化,很直观的看出是否需要改进。我记得自己刚开始练肢体语言的时候学着一些动作感觉很僵硬,不像是自己做出来的,而且明显的出现动作与声音的不相统一,说这样的话做出的动作却很怪异,应该说那时候不知道怎么样通过动作来解释语言,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我发现动作开始变得协调了,而且也自然了,慢慢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说出一句话都会很自然地用肢体语言去诠释,然后就会想这样的肢体语言有无需要改进,经过大概一年多,在原来模仿别人肢体语言的基础上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每天用不同声调说话(至少半小时以上)。

要练习语感,除了开口说话真的没有太多的技巧,有的培训师每天早上用半小时的时间大声朗读报纸,有的则不管在电梯还是在洗澡都会来上一段,还有的走在路上左看右看每人就出来一段(偶就是这样,嘿嘿),当然,光说还是不行的,还要用不同的语速和语气来说,然后自己感受不同的语感下的不同效果,同样一段话用不同的方式讲演会有不同的效果,通过这种训练你会发现自己的语感慢慢的会变得很敏感,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场合调动不同的声色来说话,这个时侯,你就训练就已经发挥作用了。 讲故事

有人说讲故事太容易了,不就当笑话来讲吗?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讲完一个故事,下面的学员却不为所动,当老师问大家明白故事里的寓意吗?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说听不明白老师讲的故事想表达什么,这时候台上的老师的尴尬可想而知了。

说实在话,我一向认为讲好一个故事是不容易的,不是说我把故事的内容照搬出来就可以的,而是首先这个故事要与所讲的主题有关,其次是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吸引住学员的注意,最后讲完之后让学员总结从故事里了解到什么,再切入主题,这样的故事才具有“说服力”。

内训师的修炼中语言的表达技巧是最重要的,毕竟是要讲嘛,而讲故事则是讲授技巧中最需要提高的,因为故事可以帮助老师活跃课堂气氛,更是将观点视觉化的关键,试问干巴巴的观点怎么比得上由故事而产出的观点结论有力呢?

怎么提高讲故事的技巧呢?

首先,跟大家分享5W的工具,即why(为何)、where(故事发生的地点)、when(什么时间)、what(故事发生了什么)、who(谁)。当我们通过对故事进行分析而找出这些相关的因素的时候可以帮助记住故事的结构,就能够很清晰的表达故事的内容。

其次,故事需要加工。不是说我们看到一个故事就直接把原话一字不漏的讲出来,这就不叫讲故事了,这叫背了,讲故事是需要制造冲突来吸引学员的注意的,就像看电影一样,因为有冲突和悬念,才让我们迫切想了解电影的进一步会怎样发展。所以要把故事进行加工,找出冲突的地方,然后渲染这种冲突,引起学员对故事的兴趣。

最后,要讲好故事还需要不断的演练,我记得我曾经为了讲好一个故事将这个故事讲了1千多遍,然后录下来给自己听,让自己感受可否感动自己。通过这种演练既可以培养讲故事的语感,更可以在不断演练的过程中去理解故事本身的内涵,从而找到故事的冲突。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找个人,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问问他的感受,这样就近乎实战了。

读书(或阅读)

内训师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就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增加自己的“阅历”了,虽然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但是在我们没有走千里路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先通过阅读来增加自己的见识。

我见到过很多知名的培训师他们的阅读量是很惊人的,有的一年看100本以上的书籍,有的一周至少看一本,当然光看还是不够的,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会摘录精彩片段作为自己培训的素材的积累。

很多内训师在刚进入培训的时候可能不觉得自己知识的欠缺,但是随着课程讲得越多和开始涉及到课程设计,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知识量很乏,这个时侯除了在网上拼命找类似的培训素材好像别无他法了,其实如果我们平时就做好这样的积累,当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自然就思如泉涌了。

写作

曾经有一位培训师,在她刚出来做职业培训时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不足,于是她决定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每天不管多忙都要写下一段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感想,

通过近四年的文字锻炼,这位培训师从刚开始写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到四年后的今天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就一本书,并获得很多读者的好评,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这个文字记录让她的思路无比敏捷,在培训中也善于用自己遇到的记录下来的案例来授课而获得学员的推崇。

虽然我不敢说所有的培训师的文字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是我敢说那些职业培训师们都具有文字总结的习惯,他们都善于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当我翻出我两年多前写的文字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那是我写的,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没有前面2年多的文字积累,我也不可能在今天想写一篇文字很容易就写出来了。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写作习惯活跃了我的思维,让我在培训的方向和技巧上有了很多延伸的思路。

其实做很多事情开头都很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地去做,就会发现困难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受益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少。

学习PPT的制作技巧

有好些次参加培训都是听老师在讲台上读PPT的,那时候我们都在想与其让这么多人在这里听你读,不如把资料copy之后每人发一份回去自己研读,但是大家想归想却还是不敢说的,只能痛苦般的听老师把PPT上的内容读完,在离开培训室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下次他培训我坚决不报名,还有的说我宁愿请假也不参加。

在培训工具比较发达的现在,我们当然都是用PPT来演示我们的培训内容,如果我们可以做出一份赏心悦目的PPT,加上精彩的表达,一定会有更棒的效果。有人做PPT喜欢用很炫的动画或者很花眼的文字效果,殊不知这样会让学员把关注点放在了你的PPT上,却忽略了你的讲授,当一堂课结束后,问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以反而是你设计的那些动画了。

在PPT的制作上,我觉得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字要少要大。

在PPT的制作上,很多人习惯将word直接复制过来,其实这与我前面举的读PPT一样,会让学员对课程没有兴趣。作为内训师,要善于精炼语言,能够一句话讲完的观点不要换行,页面上只放观点不妨阐述内容,这样大家看完观点后就会跟着老师的讲授走,而不是老师讲,学员盯着字眼看老师讲到哪了。

看过不少人做的PPT,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字体弄得那么小,有时候把眼睛看痛了才知道是什么内容,这势必会增加大家的阅读难度,所以建议在设置字体大小的时候能够自己站开一段距离看看能否看清楚,看不清楚就再调大。

2、视觉化。

在PPT界,有一句话很有名,是“字不如表、表不入图”,说的就是视觉化的效果要比纯文字更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视觉化不是说我把图片一个劲地放进PPT里,而是

根据内容衍生出的相关性的图片,这样的图片才会让学员有所联想,从而增加对内容的印象。

关于视觉化的技巧,有兴趣的不妨搜索下国内的PPT达人的博客,会有很多的意外收获的。

当然,PPT不是目的,别让PPT影响了我们对于课程内容的驾驭,因为如果有一天您在授课时发现突然停电了,那时候真正考验您的时候。

分享

分享是一种好习惯,也是自我提高的一种途径。

我在成为内训师有一段时间特别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给我一个观点,我也不知道怎么来讲授比较好,这个时侯我想或许我可以尝试去向身边的人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尽管我现在还没有完善的思路,但是或许在跟他们分享当中我可以找到这个思路,于是我尝试跟下属跟同事去分享一些观点(把他们当学员),并且运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讲授,讲完以后请他们提看法,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授的过程里我也注意到一些措辞和表述内容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分享让我在讲授技巧上有很大的提高。最后我养成了分享的习惯,只要我想到一个观点,我似乎就迫不及待地跟身边的人分享,然后去理顺这个观点的思路。

与一位资深培训师交流时,他也提及他也有分享的习惯,他说做培训师其实或多或少都有这么一种“职业病”—喜欢跟人分享自己的所得,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快速的分享给身边的人,愿意通过分享去帮助身边的人提升能力,也通过分享实现自我提高。 养成不轻易否定别人观点的习惯

做培训师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不是评判大家的对与错,也不是告诉大家对与错,而是通过交流引导大家做出结论,这一点相当的重要,因为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一听到跟自己的观点不同时就很容易站到对立面去了,还有的甚至和学员吵起来,其实这都是不明智的,因为一旦你跟学员有冲突,不管是你有多正确,学员都会认为老师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这时候反而容易让大家对你产生反感,这样的课也就开不下去了。

培训师应当有一颗宽容的心,不管是听到自己想听的还是不想听的,都可以通过引导或者借力打力来化解,比如如果有人提出对此观点的不同看法,这个时侯可以将这个话题抛给其他学员,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最终让其他人去说服他,如果最终大家认可他的观点,我们也不用着急,我们可以给所有人戴一顶高帽,赞赏大家在这一方面的深刻见解,最后声称观点无所谓对错,只是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群而已,这样问题自然就化解了。

在工作中,我见到过很多人执着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样就很容易引发争论,最终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培训师也轻易的去否定别人的观点,则容易失去学员对你的信任,不利于课程的开展。

当然,说到自我的修炼,还有很多方面,本文也仅仅通过自己在修炼中所体悟到的心得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不希望以偏概全,如果您有更好的修炼方法,还望不吝分享。

 

第二篇: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作为一个摄影师,如何能够拍出更好的照片?如何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

认识你自己

学习摄影的途径有很多,其实都包含着一个首要目的——帮助你来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Canon EOS40D相机 17mm镜头f11 1/200s IS0100

图片提供:深圳无限映画摄影工作室

婚纱的拍摄流程,往往需要以“稳”为主——对于各种技法的运用要比较有节制;本片在场景、构图、用光、服装搭配等各个方面做到了既中规中矩又颇具匠心——不难想像,这样的效果在商业拍摄中一定会受到最广泛的欢迎。

所谓的摄影水平,必然包含着有关人像摄影的各方面的元素,这些元素合在一起,再加上你的灵感与才气,就构成了摄影的整体水平。按照我们熟悉的“木桶理论”:木桶中盛水多少,是由最短的那块板所决定的——同样,在拍摄中很可能在某些方面你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灵气,有了相当出色的发挥,但是,最终影响并限制整体水准的,往往是你不熟悉或者忽略的那些环节。你所用的模特如何?你与化妆师的配合是否融洽?你对镜头语言是否运用自如?面对电脑你是否经常不知所措???往往你忽略甚至认为无所谓的东西,正是你最需要学习和补充的。

很可能你已经体会到,现今的人像摄影并非对着模特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最终作品的水平取决于各个环节的水平。如果你准备成为一个专业或职业摄影师,就必须对各个环节都有所把握,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这个流程的水平就是你的摄影水平。提高水平,就要从流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哪怕你曾经拍出过很好的作品或者获过这样那样的奖项,在整个流程建立之前,显然你尚未达到一个真正专业摄影师的标准。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Canon EOS5D 相机 EF 17-40mm F4L 镜头 f10 1/125s IS0100

摄影:于子

白色的纱幔、红色的灯光与对一个狭小空间的充分调度,构成了一个富有冲击力的画面。

技法与手段

你掌握的东西越多,你在一幅作品中能够解读的信息也就越多:面对一张人像作品,一个外行只能看到漂亮的模特,感觉到画面的感染力;而作为摄影师的你,显然已经可以对模特、化妆、造型、服装搭配、场景设置、镜头语言、构图技巧、瞬间与动态、色彩运用以及后期调整、妆面与皮肤

处理等等诸多因素做出分析,找到其中哪些环节是非常出色、值得加以学习和借鉴的,哪些只是一般状态或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保持这样的分析、观察习惯,开始时,诸多元素可能交织在一起显得非常复杂,不过,当你的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更多的东西在你眼里就变得简单明了,此时你可能一眼就能分辨出一幅作品中包含的最为关键的元素是什么了。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MAMIYA RB67SD相机KL 180 F4.5 L-A镜头 f5.6 1/125s

摄影:李绍斌

嘈杂破旧的环境、华服的外籍模特、简单直接的时装化拍摄手法,加上出色的黑白影调控制能力,打造出了突出的视觉张力和文化感。

任何一幅出色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一个完整有效的工作流程之上,并且通过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的出色发挥而形成的。经常也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摄影师的工作流程并不完整或是存在明显的缺失,但凭着某个环节的出色表现,也能够构成一幅作品——不过,这样的作品常常不可避免地会让人感觉到在专业性方面有着某种欠缺;还有少数非常成功的摄影师的作品,可能在流程环节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达到这样的境界当然很不容易,由此更能让人体会到,提高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对于刚起步的摄影师来说,借鉴与模仿是提高水平的最直接快捷的途径。人像摄影有众多的客观条件作为前提,因此,即使希望能完全“复制”一幅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完全不必担心自己的作品在某一阶段看起来“很像”某位著名摄影师。

对于新锐摄影师们,大多数尚处于我们所描述的第一种状态:有一个基本完整有效的工作流程,并在一两个方面具有出色的发挥。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才具有最直接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Canon EOS 5D MarkII相机 EF50mm F1.4 USM 镜头 f7.1 2.5s IS0200

摄影:刘卓能

本组照片的核心技巧来自于一个非常简单的Photoshop操作——反相。因为很少有人以此作为主要的创作手段,所以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自我拓展

在某个时期里陷入自我重复而停滞不前,是多数职业摄影师——尤其是从事经营性拍摄、技巧熟练的摄影师——不可避免都会遇到的一种困境。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一些人甚至会因此失去对行

业与摄影的兴趣和热情。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MAMIYA RB67SD 相机 C 50mm F4.5镜头 f5.6 1/125s ISO100 摄影:李绍斌

服装与环境的和谐搭配、适当的镜头透视效果运用、加上良好的瞬间抓取,在平淡之中创造了令人心动的效果。

在商业性拍摄中,为了效率与管理,将拍摄过程形成相对固化的流程和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毫无疑问,从某种意义而言,为了兴趣和自我表现的个人拍摄,与日复一日模式化的商业性拍摄完全是两回事。对于个性突出的年轻摄影师来说,模式化的重复过程是一种相当大的考验。不过,这种考验也并非毫无意义:首先,可以磨练任何职业都必需的耐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次,可以让每个技术

环节都变得高度熟练。商业的东西,充满着喧嚣、浮躁与浅薄,置身其中,天长日久难免不受到感染。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个人对镜头、画面和影像的感觉则是最重要的。很多职业摄影师都有一条很有效的经验:将拍摄分为个人和营业两部分,把个人化的拍摄作为一种“积蓄”,将营业性的拍摄作为“释放”。事实证明,坚持这种个人化的创作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是相当宝贵的。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Canon EOS30D 相机 18mm焦距 f4.5 1/2s IS0100

摄影:刘卓能

场景、模特、服装和道具——一切均以反常规的方式出现??对现代的新锐摄影师而言,“与众不同”往往是最重要的!

对职业人像摄影师而言,过度的“专业化”——每天所见、所想、所做的都是自己行内的那一套——未必就是件好事。人像摄影只是摄影的一个门类,而商业人像只不过是人像摄影的一个分支,如果能时常从自己习惯的思维定式中跳出来,思路和视野都会更开阔。上一代的摄影师们喜欢从时装摄影——尤其是国外的时装摄影师那里寻找思路和灵感;而新一代的摄影师则把目光投向影视剧、MTV、卡通和电子游戏,将更广泛的流行文化元素纳入人像拍摄之中,展现了更丰富的变化与可能。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Canon EOS-1Ds MarkⅢ相机 EF 70-200mm F2.8L镜头90mm焦距 f13 1/160s IS0100

场景设置、模特安排、服装造型、复杂的布光??典型的时尚大片操作手法——进行这样的拍摄,其规模和复杂程度不难想象;而目的只有一个:个人风格的展现!或许有人认为:这些都已经与人像摄影无关——不过,是谁规定了人像摄影应该是什么样子?

人像摄影师的自我训练

ALPA相机 Carl Zeiss Biogon 38mmF/4.5镜头 f8 1/15s ISO100

摄影师:颜志雄

和谐优美的画面后面,包含着巨大的拍摄投入——携带模特、化妆师、服装、摄影器材进行上千公里的旅行??看到这些,你还会认为今天的人像摄影是一件很容易很简单的事情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