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

颜色爱好测验

摘要: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通过用等级相关的方法计算两种量表和两被试颜色爱好的等级相关系数,说明了两种方法的测试效果基本一致,不同被试对颜色的爱好是有差异的。

关键字:颜色爱好 对偶比较法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1 前言

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包括感觉阈限和测量阈上感觉两大类。阈上感觉的测量是通过制作心理量表来实现的。

一个适量的刺激能引起相应的感觉,但是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时,感觉并不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像声音,重量等等。所以要测量心理量是如何随刺激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就需要制作心理量表。心理量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如共有10个刺激则可配成45对。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心理顺序量表:心理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它只按心理的某种标志把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顺序量表上只能查出某事物在一定的心理量顺序中所处的位置。顺序量表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用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来制作顺序量表。

心理等距量表:等距量表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零,不但能说明某种心理量的顺序,可以说明其中两个心理量之间的差别。它比顺序量表要精确。一般用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来制作等距量表。

本次实验尝试用对偶比较法测定被试的对颜色爱好的程度,并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顺序量表和将顺序量表转化为等距量表。

2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颜色爱好的程度,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作顺序量表。

3实验方法

3.1被试

随机抽取的10个身体健康无色盲症的应用心理学061班学生

3.2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3. 3 实验程序

3.3.1 对偶比较法;

( 1 )实验前主试按对偶比较法原则排列呈现顺序,并制成相应的表格。每对色笔比较两次,两次比较时应颠倒两支笔的空间位置。

(2)主试按顺序成对地呈现不同颜色的笔,要求被试加以比较并报告两者中喜欢哪一个,被试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不能有折中答案。主试记下被试的选择结果,喜欢的记“1”分,不喜欢的记“0”。并将得分填到相应的表格内。

3.3.2 等级排列法:

(1)主试要求被试依次“最喜欢--最不喜欢”的顺序将10种颜色笔从左至右排好。主试记下结果,排在最左侧者计10分,然后依次减少1分,最右侧者记1分。

( 2 )主试要求被试依次“最喜欢--最不喜欢”的顺序将10种颜色笔从左至右排好。主试记下结果,排在最左侧者计1分,然后依次递增1分,最右侧者记10分。

4实验结果

1、

1

2

3

4

5

6

表一:等级排列法的实验结果和具体运算过程 A黑 B褐 C深蓝 D浅蓝 E绿 F青 G黄8 7 10 6 5 3 4 7 2 4 6 1 9 10 10 8 7 3 4 1 5 9 8 10 5 6 1 3 10 1 6 4 5 7 8 3 1 6 7 5 9 10 H橙 I粉红 J大红2 1 9 5 8 3 6 2 9 4 2 7 3 2 9 2 4 8

7 2 8 10 9 10 10 7 等级总和 76 平均等级

7.6 (MR)

平均选择分

2.4 数(Mc=n-MR)

P=Mc/(n-1) 0.27 M′c=Mc+0.5 2.9

1 6 8 7 6 3 5 3 47 62 4.7 6.2 5.3 3.8 0.59 0.42 5.8 4.3

7 3 3 4 2 1 6 4 49 38 4.9 3.8 5.1 6.2 0.57 0.69 5.6 6.7 10 9 1 5 8 7 9 10 58 71 5.8 7.1 4.2 2.9 0.47 0.32 4.7 3.4 8 5 6 2 9 4 8 1 53 31 5.3 3.1 4.7 6.9 0.52 0.77 5.2 7.4 4

9

5

2

65

6.5

3.5

0.39

4

P′=M′c/n 0.29 0.58 0.43 0.56 0.67 0.47 0.34 0.52 0.74 0.4 Z -0.53 0.20 -0.18 0.15 0.44 -0.08 -0.41 0.05 0.64 -0.25 Z′ 0.00 0.73 0.36 0.68 0.97 0.46 0.12 0.58 1.18 0.28 名次 10 3 7 4 2 6 9 5 1 8

2、根据上表Z′做出如下等距量表

0 0.5 1

图一:10人对10种颜色爱好的程度

3 表二:被试一10对颜色对偶比较数据处理

A黑 B褐 C深蓝 D浅蓝 E绿 F青 G黄 H橙 I粉红 J大红

A黑 B褐 C深蓝D浅蓝E绿 F青 G黄 H橙 I粉红J大红

— A(A) — A(A) C(C) — D(D) D(D) D(D) E(E) E(E) E(E) F(F) F(F) C(F) A(A) G(G) C(C) H(H) H(H) H(C) I(I) I(I) I(I) J(A) J(J) J?

— D(D) — D(F) E(E) D(D) E(E) D(D) H(H) I(I) I(I) D(D) E(E) — F(F) — H(H) H(H) I(I) I(I) F(F) J(J) — I(I) — H(H) I(I)

第一轮 3 0 3 8 5 第二轮 4 0 4 7 6 总计C 7 0 7 15 11 P=C/2(n-1) 0.39 0.00 0.39 0.83 0.61 C′=C+1 8 1 8 16 12 P′=C′/2n 0.4 0.05 0.4 0.8 0.6 Z -0.25 -1.65 -0.25 0.84 0.25 Z′ 1.39 0.00 1.39 2.49 1.90 顺序 6 10 6 2 4

4、根据上表Z′做出如下等距量表

2 1 6 6 1 6 8 2 12 0.44 0.11 0.67 9 3 13 0.45 0.15 0.65 -0.13 -1.04 0.39 1.52 0.61 2.03 5 9 3 9 4 9 2 18 6 1.00 0.33 19 7 0.95 0.35 1.65 -0.39 3.29 1.26 1 8

图二:被试一对10种颜色爱好的程度

5讨论

5.1 空间误差:即样品在空间中不同方位呈现,于判断时产生的误差现象。由于比较时每对刺激同时呈现,一左一右,会产生空间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差,本次实验采用了每对刺激都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的位置的方式进行。如第一轮以AB形式呈现,则在第二轮中以BA形式呈现。尽管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但是发现,本次实验还是出现了空间的误差。

第一轮 第二轮

被试一:

黑色——大红 大红; 大红——黑色 黑色

深蓝——青色 深蓝; 青色——深蓝 青色

深蓝——橙色 橙色; 橙色——深蓝 深蓝

深蓝——大红 大红; 大红——深蓝 深蓝

5.2 由于此次使用的样品是水彩笔,直接用笔身颜色来判断,而这些水彩笔的颜色整天偏暗,都不够鲜艳,因此有些本来被试挺喜欢的颜色,如黄色和红色,由于偏暗,造成被试把这两个颜色排在了后面。 6结论

6.1根据表一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0个被试对10种颜色的喜欢程度排列是:粉红>绿>褐>浅蓝>橙>青>深蓝>大红>黄>黑。根据Z′行数据,可画出此被试者对这几种颜色喜爱的程度,如图一所示。

6.2从表二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被试一最喜欢粉红色,最不喜欢褐色。根据Z′行数据,可画出此被试者对这几种颜色喜爱的程度,如图二所示。

参考文献

1 杨治良主编,《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p187-193 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心理实验指导书》P7-8

 

第二篇:颜色偏好论文

吉林地区高师院校大学生对粉笔颜色偏好的研究

杨令乐

(吉林市北华大学心理系  132013)

摘要:本实验采用对偶比较法对高师院校在校大学生50名被试进行粉笔的颜色偏好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


果:  (1)男女大学生的粉笔颜色偏好顺序是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紫色、橙色、粉色、白色 (2)男女大学生对粉笔的颜色偏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对粉笔的颜色偏好程度不同,偏好顺序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高师院校大学生     粉笔        颜色偏好       对偶比较法         性别


1  前言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的眼睛所引起的视觉经验,颜色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颜色偏好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从葛斯(Garth)最早对抽象颜色偏好进行研究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学者对颜色偏好就进行过许多研究。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以往抽象颜色偏好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代、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对抽象颜色偏好的影响。

三十年代周先庚、曾虹文、王益荣在不同时期研究了中国学生的颜色偏好,发现不同年代的学生对特定颜色的喜好存在差异,但也存在较大的稳定性,白色、绿色和蓝色一直是中国学生较喜欢的颜色。

到了九十年代,李文馥对3岁一90岁的中国城市人进行颜色偏好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最不喜欢的颜色是灰、棕。这些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抽象颜色的偏好会有较大的变化。

Ellis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北美大学生

在颜色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男性被试对暗蓝色的喜爱显著高于女性。国外,Sinha等人对13~19岁青少年进行抽象颜色偏好研究,发现性别差异不显著。而国内颜色偏好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发现男女对抽象颜色的偏好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男女在某些颜色上存在偏好差异。    

据了解,目前,高师院校一直重视师范生的教师技能的训练,特别重视粉笔字的书写规范和美观,而师范生在绘画和书写时对粉笔不同的颜色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喜好。

高师院校大学生对粉笔的颜色偏好是怎样的顺序,不同性别的师范生对粉笔颜色的偏好是否具有差异这一问题,以往研究没有涉及到此颜色偏好,也一直没有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

因此,本实验希望在吉林地区高师院校的大学生中调查对粉笔颜色的偏好情况,并探讨男女对粉笔颜色偏好是否有一定的差异。


2  实验方法

2.1 被试

   实验共采用被试50 人(其中男25人,女25人),来自吉林地区高师院校的大学生,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 岁,色觉正常。

2.2 实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吉林地区高师院校大学生粉笔颜色偏好的问卷,对颜色喜好的评价采取对偶比较法。

2.3 实验材料

问卷调查粉笔的颜色偏好,选用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粉色、白色 8种颜色,将每种颜色与其它颜色一一配对,形成矩阵式表格。

2.4 实验任务

要求被试对粉笔颜色的28种组合比较1次,在每对颜色交叉处,如果喜欢横行颜色则填“1”。如果喜欢竖行颜色则填“0”。

2.5 实验设置

为了平衡28种组合的呈现顺序,呈现顺序分为A组和B组,A组呈现的顺序是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粉色、白色。

B组呈现的顺序是白色、粉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A组和B组呈现顺序的同卷各一半。接着在10天内完成问卷调查。

2.6 实验处理

将选择结果叠加后进行处理。

结果与分析

1.粉笔颜色偏好结果

表1是50名被试对粉笔颜色总的偏好结果,颜色偏好程度以平均值M表示。例如,黄色得分为5.64,即表示黄色与其它7种颜色进行两两比较中,有5.64人次选择黄色。


表l 粉笔颜色偏好结果

注:平均值M=每种颜色被选择的累积次数/ 人数50



2.性别差异分析。

首先,表2是男女生粉笔颜色偏好结果,对选择次数进行卡方检验,得到的卡方为149.75,P<0,01,显示男女生对粉笔的颜色偏好程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排序等进行统计处理,得到排序等级相关r=0.69,

P<0.0l,说明男女生的粉笔颜色偏好顺序具有一致性。


表2 男女粉笔颜色偏好的结果


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2个主要结论:

(1)   吉林地区高师院校男女大学生共50名被试的粉笔颜色偏好顺序是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紫色、橙色、粉色、白色。

(2)   吉林地区高师院校男女大学生对粉笔的颜色偏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对粉笔的颜色偏好程度不同,偏好顺序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曾虹文.中国学生颜色爱好特点及其发展.心理科学通讯,1984,(1):16—22

[2]李文馥.中国城市人爱好颜色的特点.心理科学通讯,1990,(5):13—19

[3]  杨治良" 实验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 吴筱珍,王骧业" 关于大学生的《颜色———情绪》的调查[J]心理科学通讯,1986,9(1):38-40

[5] 黄希庭,黄巍,李小融" 关于中国人颜色情调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1,14(6):1-7

[6] 吴鸿业, 吴映群, 陈文斌等. 广州大学生对粉笔款式及颜色爱好特点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 1989,21( 2) : 195 -206

[7]林仲贤, 张增慧, 刘光智.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颜色爱好的调查. 心理学杂志, 1987, 4: 43- 52

[8] 王益荣" 中国大学生颜色爱好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7,20(6):599-560

[9]李文馥, 张筱菁. 美术专业人员和非美术专业人员颜色爱好特点比较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15( 1) : 3- 7

[10]揭水平,大学生服装颜色偏好研究,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附录 


吉林地区高师院校大学生对粉笔的颜色偏好的调查问卷(A组)

同学你好,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今大学生对粉笔的颜色偏好,现做此次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协助和支持,本次调查只用做统计分析,请先填好基本资料,下面的表格列出的是粉笔的不同的颜色,请不要过多考虑,以你的喜好为准,在每对颜色交叉处,如果喜欢横行颜色则填“1”。如果喜欢竖行颜色则填“0”。


年龄                 性别:   专业: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系

082

杨令乐

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