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20##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寿光市教科研中心

一、指导思想:

以潍坊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和市教育局教育教学要点为指导,以寿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小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内容,以校长提升工程为引领,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区域联片教研为抓手,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传承、合理借鉴、有效融合、积极创新,发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科研引领、资源开发、经验推广、教学服务的六大教研职能,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致力研究、引导、锻造基础教育小学根基,深入反思、凝炼、提升既有工作,为我市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1、课程建设有新进展。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的实施路径研究,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新体系,扎实开展课程整合研究。

2、课堂教学改革有新举措。以“全员参与、自主学习—教师主导、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思维活跃—检测巩固、当堂达标”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流程和有效教学策略,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重点,全面构建“一科一模”高效课堂。

3、教学管理有新突破。强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现不同层级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打造一批“双改行动联盟”示范学校。

4、教学研究有新举措。实施校本教研、主题式教研、教研联盟共同体、联盟之间“轮流坐庄”制,进一步提升教研工作的多样性、针对性、实效性。

5、教学质量监(检)测诊断及推进机制建设有新机制。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学校普遍试行监(检)测评价方案,初步建立起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机制。

6、特色建设有新亮点。深入实施“中小学英语提升工程”、“四项基本功锻造”和“阅读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建设,建设一批“书香校园”、特色学校,提高学校办学品味。

7、教育技术现代化应用有新提高。运用“现代教育网”平台优势,改革备课方式,尝试优课、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元素在课堂中的应用。

8、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效。籍寿光市教学能手重新认定的契机,实施每名市级及以上教学能手至少带一名徒弟制度,提高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指数。

9、教育教学质量有新提升。夯实小学基础,抓实根基教育,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0、教学视导实现新变化。强化立体教学视导,变一年一次视导分别为重点学校、一般学校每年分层多次视导,提高视导效度。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课程建设,持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上足课时,配齐师资,完善设施。加强课程实施能力指导与培训,指导学校明确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提升课程开设质量,提升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的实施水平。全面落实省定地方课程开设,切实解决地方课程开设低效问题。推进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类课程的校本化研究,解决校本课程开设薄弱的现象。

2、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坚持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探索校本课程开设的实施办法,提高校本课程开设质量;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研究与实践,在市属小学及有条件的规模农村小学确定20处学校,率先开展课程整合研究,消除学科割裂,减少课程门类,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组织开展课程资源评优活动,推动学校课程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打造一批精品学校课程,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3、开展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以省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为依托,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管理。重点关注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关注地方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开发和有效整合建设,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课效果。

(二)实施高效课堂,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4、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针对学科特点,以学案导学为基础,深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研究,在各学科深入开展有效教学方法、高效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实施“全员参与、自主学习—教师主导、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思维活跃—检测巩固、当堂达标” 的课堂教学流程和有效教学策略,全面构建“一科一模”高效课堂。构建三阶段、四环节、四课型、课堂三清的“三四四三”高效课堂模式。三个阶段指课前预习延伸、课内学习探究、课后复习巩固,四个环节指课内学习探究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检测巩固”,四种课型指基本课型的操作模式(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课堂三清指向课堂堂堂清的三大措施,“课前清楚、课堂结清、课后理清”。

5、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活动。围绕“聚焦课堂、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主题开展工作,发挥各级业务引领辐射作用,狠抓基于课程标准的备课上课、观课议课、学业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引进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积极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活动,转变理念,规范教学行为,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一年立模,二年~三年建模,三~五年创模的教学研究目标。

6、开展教材课标研读。大力开展以读懂教材、用好教材为重点的校本研训,提高教师解读课标的能力,准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小学要结合教材分析、课堂教学、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增强校本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粗放性、盲目性、随意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

(三)严抓教学管理,为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7、落实教学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教学组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工作五个教学环节管理;定时与不定时地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全面落实寿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小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课堂,发现问题,解剖问题和解决问题。

8、改进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常规制度,建立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监控—评价—改进”体系。创新备课管理方式,有效实施先周备课、电子备课、集体备课,积极尝试以“区域性集体备课,参与式互动讨论”为抓手的集体备课形式,鼓励使用“导学案”,落实备教一致,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实用性,实现智慧共享,资源共用,循环使用,螺旋式提升;改进作业布置与批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倡导教师面批作业。杜绝无效、应付式的常规发生。组织优秀常规展评,鼓励表彰先进集体与个人。

(四)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优化校本教研方式。坚持实用实效原则,积极开展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教研活动,研究教学难点,破解教学难题。建立完善校级教研联盟,以教研联盟共同体的方式,坚持联盟之间“轮流坐庄”制度,有计划、有主题的开展教研活动,开展互学互推互动,实现智慧与经验共享。积极开展校内校际“同课异构”活动,形成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的浓厚学术氛围,及时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防止形式单一,方法僵化,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选培20所在校长领导力强、师资力量棒、“双改”力度大、教研活动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教科研中心要进行重点参与、扶持、指导。打造均衡下的小学育人“高峰”带,召开现场观摩会,“成功一校,辐射一片”。

10、常规活动形成常态。各学校要明确校本教研的固定活动时间,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教研教改成果交流,学校或教研组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并真正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倡导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教研理念,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大力提倡有效教学法的探究,主动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将每年4月和10月份定为“同课异构”教研月,校长教师共同参与开展不同学科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并将活动实施内容报教科研中心小学科。小学科将随机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去,实行与“计划听课、推门听课、预约听课”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课堂教学、教学常规进行随机听课、抽查、参与活动,对教学质量进行随堂检测和跟踪检测,加强对常规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的阶段性、过程性检测与评价。以达到以评促研、以研促改、以改促教、以教促学的目的。

11、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积极做好微课制作与使用的培训工作。指导教师制作微课程视频并运用于课堂实践,配合高效课堂建设,探索微课用于课堂教学的方式。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推进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录播教室使用频度的提高。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领航与支撑作用,借助各级教学管理平台,鼓励教师借鉴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理念与做法,拓宽教学空间,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12、培植推介教改典型。深入总结一线教改经验,培育教学改革典型,及时总结推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重视梳理、培植优秀教学法,组建教学法研究共同体,实行资源共建,智慧共享,提倡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年内组织优秀教学法评选、展示、推介、表彰活动,让教师享受专业发展的尊严与荣誉。

13、创建“双改”明星学校。重点打造20所在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两方面成效显著、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学校,进行重点业务扶持、重点调度、重点推介,形成优质带动、全面跟进的发展格局,择优选推潍坊市“双改行动联盟”最优学校。

(五)强化团队战略,提升校长教师专业素养

14、实施“校长提升工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是学校工作原点的回归。教科研中心将“校长提升工程”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以开展校长评课比赛、上课比赛、校长讲座、校长论坛、读书沙龙等比赛活动为载体,给优胜单位、优秀校长授牌颁证,提升校长教学变革领导力;把创新工作思路、改革组织方式、注重管理实效、解决实际问题,校长上课、参与听评课、组织校本教研、青年教师指导纳入年度教学视导内容,提高校长驾驭教学管理水平。

15、实施教师专业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校-镇-县-市-省-国家”六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梯体系,完善优质课、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机制。依托“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为载体,自下而上开展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同课异构、网上晒课、网络直播等活动,通过“晒课”和“赛课”,评选出“优课”,向上级业务部门推荐,引领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学校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倡导教师读书、学习、研究、思考、写作,不断提高专业阅读能力、研究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鼓励教师成名成家。开展名优教师教学叙事评比、业务技能培养、展示活动,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基本功比武活动,发现、培养、推介典型教师,为名优教师树立成就感和归属感,以此激励青年教师的成长。

16、继续实施青蓝互助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磁场”作用,落实每名市级及以上教学能手至少带一名徒弟结对帮扶制度,将听课、评课,反思、论文、教案、竞赛、课题、活动设计等具体指标都列入师生年度考核,不断完善师带徒、老带新、名师带团队、教研员带学科的群体优势,着力打造学科精英团队。评选优秀结对个人和优秀案例。

17、提高校长教师科研水平。充分利用研究基地和各研究课题组织,加强校长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科研水平。继续深化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进一步完善“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工作机制。进一步研究完善成果推广机制,对各级重大问题研究成果、自主创新成果及“轻负高质”先进单位、个人创新做法,通过推介会、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真正发挥好教科研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研究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政策,增加科研创新工作在综合评估中所占的比例。

(六)实施根基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18、倡导实施全科教学。启动全科教学研究,转变教师观念,鼓励教师包班教学。尝试在有条件的小学低年级实行全科教学,将全科教学与课程整合相结合,与全人教育相结合,与班级建设相结合,优化教师配置,提升教师课程整合意识与能力,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成长新环境。

19、关注科学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教学的常态化,开齐上好科学实验课,引领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0、重视实践活动教学。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建设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实现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常态化。广泛开展基于兴趣爱好的学科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成长、自然观察、社会考查、科学探究、参观游学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然中探索自然,在社会中体验社会,在生活中感受自我。重点打造10所实践活动教学带头学校。

21、推进英语提升工程。继续落实英语教师三年培训计划,健全县域英语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农村英语师资专业化水平。落实英语课程教学规范管理要求,健全英语教学、监测、评价标准。优化英语教学设施与阅读条件,实行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改善小学英语学习环境,促进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确保英语多媒体、教学软件等高质、足量,能用、好用。

22、实施“阅读能力提升工程”。抓住小学阶段“阅读黄金期”,填补“阅读饥饿期”,重点在提高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上加强培养。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走廊图书架、教室图书角等功能,分类建立师生阅读书目,为师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创新阅读策略,扩大阅读范围,实行自主阅读与组织阅读相结合、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校内阅读与家庭阅读相结合,形成“大阅读”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读书评优活动,深入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开展朝阳读书、大师进校园、读书节等读书活动,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年级”“书香班级”“读书之星”等创建活动,适时组织学生写字、诵读、读书明星、读书征文、作文竞赛、演讲、汉字听写大赛等成果展评活动。建立阅读工作评价机制,通过与组织活动、质量检测、教学视导等结合,对学校读书活动进行有效评估与专项监测,推动“阅读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以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开展 “二十佳诵读推广学校、二百佳诵读教师、一千佳诵读学生”评选活动,把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建设推向深入。各单位学校要根据1月6日会议的安排,迅速做出规划、拿出方案、落实要求、着手实施、走在前列、创出经验。

(七)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绿色质量评价体系

23、健全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质量永远是办学的生命线。根据《寿光市关于实施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意见》,市镇校三级联动,建立市级统筹、以镇为主、以校为本的质量监测机制。重点做好校本质量监测,学校要根据一校一策的原则,形成有效的“课前预测-当堂达标-单元过关-期中达成-终结提高-全程优化”的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流程机制,构建本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质量监测管理,完善以“抽测”为平台的教学质量动态评估体系,适度加大抽测成绩在教学评估中的比重。认真做好各级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探索建立面向全市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信息数据库,发挥大数据的诊断和矫正功能,为教师教学提供科学的反馈和指导,为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建立起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机制。

24、检测内容与能力发展结合。继续将规范书写列入教学质量的检测内容。坚持把学生书写质量评价赋值于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的测评之中,对学生书写质量的评判等同于对各学科文化知识的评价,促进学生书写质量上档升级。将课外阅读内容作为语文学科质量检测的内容之一,从推荐的书目中选择能提升学生分析、理解、应用能力的内容,作为考查点予以命题并赋值。

25、提高质量监测信度与效度。坚持质量监测的制度化、常态化与多样化,实行全面性质量监测,将学生兴趣爱好、体质健康、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业负担等指标纳入监测评价范围,树立绿色教育质量观,努力构建“轻负担、高质量”的小学教育教学新生态。组建学科专家团队,研究细化课程标准,确立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细目,并依据教学细目建立标准化试题库。严把常态下的学生综合质量评价关,推进网上阅卷系统建设,实现质量监测的标准化、科学化,提高大数据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26、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要制定《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通过教师与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多维评价,让学生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制定自我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发挥学生成长档案袋的作用,记录学生发展轨迹,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八)、改革视导方式,推进学校管理评价的科学化

27、抓好“三位一体”的教学视导。加强教研员教学指导能力,坚持“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教研策略,突出“指导”,抓好教学调研。以对重点学校调度,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调研为重点,把送课与调研相结合,指导、帮助两类学校提升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凸显“督查”,实施好动态督查。把重点调度学校全方位管理纳入动态监管范围,深入学校不定期督查,结果记入年度评估成绩。落实“评价”,组织好常规常态视导。要将跟进式指导、跟踪视导、推门听课、专项指导、调研指导、巡回讲学等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课程执行能力,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更加规范、有效。

28、实施重点学校重点视导。教科研中心确定20所左右学校为重点调度学校,采用不定期到校方式,把学校制定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阶段完成情况作为年度任期发展目标落实情况定性量化;把校长关心教师成长、关注课堂、带头上课、参与教研、学生发展、教学质量等作为校长工作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注重过程性评价,一次一评价,一次一计分,累计作为年度视导成绩,纳入对各镇(街道、区)教办、学校的年度综合考核,年底不再进行一次性视导。其它一般学校仍采用年终一次性视导方式。加强交流,指导学校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各重要节点组织召开教学工作调度会,不断强化质量意识,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

29、改善视导评价环境。学校要确立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校长要切实履行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职责,积极组织并参与教学管理,始终将教学工作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教科研中心坚持早发布视导细则,坚持过程性指导与管理,注重细而实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从严要求,从而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效能。坚决反对弄虚作假、临时应付的不作为做法,实施“一假为零”的工作落实制度,还学校教育以自重与清白。

30、加强自身锻造,提升引领水平。加强学习交流,强化实践创新,举办“教研论坛”,建设学习型科室,构筑“人才高地”。在教研员中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每人主持或参与一个科研课题的研究,每月读一本理论书籍,每年撰写一篇以上质量较高的论文,每年举行一次专题报告会,每年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学科骨干教师。进一步完善兼职教研员工作制度,强化跟踪指导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指导水平,形成自己的专家引领团队,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有思想、有能力的教研员队伍。

附件一:《月段工作安排》

附件二:《学科教研计划》

寿光市教科研中心

20##年1月

20##年小学教研工作配档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