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评报告模板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测评报告

姓名 : 俊鸿           分组号 :          性别 : 男 

民族 : 未填写         职务 :            出生日期 : 1970-10-1    

任教课程 : 未填写     年级 : 未填写     班级 : 未填写  

备注 :

测验简介:

《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 》 ( Cattell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s Questionnaire, 简称 16PF )是用来测量人格特质的。该测验由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 Institute of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Testing )的卡特尔教授( Raymend B.Cattell )所编制的。卡特尔多年从事人格心理学研究,曾根据测验统计、人格心理、行为辅导与诊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编订了许多精确可靠的测验。 16PF 与其他类似的测验相较,能以同等的时间(约四十分钟)测量更多方面主要的人格特性。

具体来说, 16PF 直接测量的 16 种人格特征包括:

1 .乐群性( A ):描述是否愿意与人交往,待人是否热情;

2 .聪慧性( B ):描述抽象思维能力,聪明程度;

3 .稳定性( C ):描述对挫折的忍受能力,能否做到情绪稳定;

4 .支配性( E ):描述是否愿意支配和影响他人,是否愿意领导他人;

5 .兴奋性( F ):描述情绪的兴奋和活跃程度;

6 .责任性( G ):描述对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接纳和自觉履行程度;

7 .敢为性( H ):描述在社会交往情境中的大胆程度;

8 .敏感性( I ):描述敏感程度,即判断和决定是否容易受到感情的影响;

9 .怀疑性( L ):描述是否倾向于探究他人言行举止之后的动机;

10 .幻想性( M ):描述对客观环境和内在的想象过程的重视程度;

11 .世故性( N ):描述是否能老练、灵活地处理事物;

12 .忧虑性( O ):描述体验到的烦恼和忧郁程度;

13 .开放性( Q1 ):描述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适应程度;

14 .独立性( Q2 ):描述独立程度,亦即对群体的依赖程度;

15 .自律性( Q3 ):描述自我克制,自我激励的程度;

16 .紧张性( Q4 ):描述生活和内心的不稳定程度,以及相关的紧张感。

除直接测量这 16 种人格特征外,卡特尔教授等人还发展出了一系列公式,利用前面 16 个量表的分数以及这些公式,还可以计算出一些二元人格特征,主要包括:

1 .适应性与焦虑性:描述对现在环境的适应程度,是否感到焦虑不满;

2 .内外向:描述性格特征的内向或者外向程度;

3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描述个体的情绪困扰程度,以及进取精神;

4 .怯懦与果敢性:描述做事情时的犹豫或者果断程度;

《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 》 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是世界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人格测验。我国研究者也对测验进行了修订,使之更适合我国的国情,经检验,该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等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15 岁以上中学生和所有具备小学阅读水平的青年、壮年和老年人都可以适用。

分数:

此次测试日期为: 20##-06-21

乐群性: 5

聪慧性: 6

稳定性: 5

支配性: 6

兴奋性: 3

责任性: 6

敢为性: 5

敏感性: 4

怀疑性: 5

幻想性: 4

世故性: 2

忧虑性: 4

开放性: 4

独立性: 6

自律性: 7

紧张性: 4

次级人格因素 1 :适应与焦虑性: 4.2

次级人格因素 2 :内向与外向型: 4.2

次级人格因素 3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5.7

次级人格因素 4 :怯懦与果敢性: 4.9

分析说明:

因素 A -合群性:被测试者合群性一般。不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待人保持一般性的热情,能够与人保持交谈,但是不会特别主动的与陌生人攀谈,也一般不会主动地组织或者热切地盼望参加社交活动。同时被测试者也会比较喜欢独处,希望能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愿意与人合作,也不惧怕自己独立完成工作。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律人,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也能一定程度上坚持自己的意见。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能够在社会交往和独处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进而能够比较好地处理人际交往与独善其身之间的关系,这是比较好的,也希望被测试者能够保持这一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被测试者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可能还不是特别主动,有时会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因此希望被测试者能够增强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并学会与陌生人进行交往的技巧,这样有助于其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更为亲近的关系,并扩展交往范围。

因素 B -聪慧性:被测试者的聪慧水平属于平均程度,思维能力一般。在平常的生活中,被测试者学习能力一般,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能够顺利理解和解决遇到的一般性问题,从而较好地适应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可能不会给人以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的印象。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的聪慧水平中等,思维能力一般。在平常的生活中,被测试者基本上能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较好地适应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可能不会给人以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的印象。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有利于被测试者在学业和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而希望被测试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留心观察,随时补充知识,扩大知识面,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注意主动地锻炼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跟从模仿别人怎么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素 C -稳定性:被测试者的情绪稳定性中等。在面对一般性生活事件和程度较低的挑战时,能够保持平静和稳定的情绪,不易烦恼、忧愁和紧张,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在面对比较大的挑战和压力时,则可能会受到外在事件的支配而使自身的情绪变得起伏不定,患得患失,无法理智的面对现实和处理问题。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的情绪稳定中等,有时能够冷静而理性地处理问题,但压力较大又难免情绪化,这种不良情绪往往会影响被测试者有效的解决问题。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被测试者首先要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有所认识,当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时,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被测试者不妨学习使用几种有效的宣泄不良情绪的合理方法,例如,深呼吸法、找人倾诉、写日记、参加体育锻炼等等,一定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待情绪逐步平静时,再采用理性的态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做会不断增加被测试者的情绪稳定性和抗挫折能力。

因素 E -支配性:被测试者的支配性处于一般水平。通常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加于人,也不会希望通过控制他人来让他人执行自己的决策;同时,对问题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不会轻易听任于他人的摆布,也不会强硬的坚持自己的看法。因而能够以一种沟通和合作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上级和下级。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的支配性中等,能够在听取他人意见和主动表达个人意见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被测试者能够继续保持这一特征,在他人的意见和指令有利于处理好问题时,应该甘于服从,保持谦虚、配合的态度;但是当他人的意见和指派有失公平或者不合理时,也要主动地说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当然对于集体的决策还是应当无条件的服从和与其他成员良好合作。最后,希望被测试者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以促进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时不断的发展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

因素 F -兴奋性:被测试者的兴奋性较差。被测试者通常较为严肃和安静,具有低于平均水平的自发性。通常严肃、审慎、冷静、寡言,行动拘谨,内省而不轻易发言,较消极、阴郁。有时候可能过分深思熟虑,又近乎骄傲自满。在职责上,常能够认真而可靠地开展工作。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通常较为安静和拘谨,有失活泼和热情,这一性格特征使得被测试者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同时比较善于深入思考问题,工作比较严谨、认真。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被测试者在学习和工作方面,能够继续保持认真而严肃的态度,从而较好地完成工作;在社会交往方面,被测试者应注意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得更为开朗而活泼,能够大方地与人交往,轻松而愉快地与人交谈,做到热心而富有感情,为此,被测试者可能还需主动地学习更多的社交技巧。

因素 G -责任性:被测试者的责任性中等。被测试者通常倾向于接受各种规则、规范和道德准则和义务,但并不会僵化、严格地去遵从它们;当遵守规则与维护自身利益严重冲突的时候,有时可能也会违反规则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的责任性中等,被测试者能够较好地遵从社会规范,具有一定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被测试者多读书、多思考生活当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提高自己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尽量遵守社会规则和规范,履行道德准则和义务,也要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并积极保护自己和他人利益;对于那些可能存在不足之处的规则,还希望被测试者能够积极而理智的促进其不断修正和完善,尽量避免因违规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因素 H -敢为性:被测试者的敢为性中等。在陌生的或者压力比较大的社会交往情境中,被测试者通常比较胆小,退缩,容易害羞和窘迫,较少主动地和陌生人交流;但是在自己比较熟悉的情境中,则能够很自然地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被测试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动采取行动来表现自己。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在敢为性一般,能够正常应对一般的社交情境,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比较拘谨。在今后的生活中,被测试者应该更加自信、坦然的与他人交往,真实的展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对事物的看法。被测试者不要过分顾及他人对自己言行的评价而试图掩饰和伪装自己,一个人的真实本相是无法演示的,如果勇敢的表现自己更容易使自己得到发展和进步,也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

因素 I -敏感性:被测试者的敏感性中等。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通常能够兼顾感性和理性,在关注事情客观进展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其中的感性成分,从而在理智逻辑与感情之间寻得自己的平衡。在日常生活当中会注意到事物的实用性,也可以欣赏其艺术性因素。

指导建议:

与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在敏感性上的特征一般,同时兼俱理性和感性的成分,这一特征有助于被测试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生活和世界,能够结合 " 情 " 与 " 理 " 来制定综合的决策。这一特征使得被测试者能够适应大多数的工作,良好的体验生活,也希望在今年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同时被测试者需要处理好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关系,对人多用 " 情 " ,对事多讲 " 理 "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因素 L -怀疑性:被测试者的怀疑性中等。在一般的情况下,被测试者通常认为他人是值得信任和真诚的,但是也会对他人的行为动机进行反思,因而对非常值得怀疑的行为会保持警觉,与人相处时不会给人爱猜忌,不信任人的印象,也不会让人觉得过分轻信,易受欺骗。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的怀疑性水平一般,倾向于在信任和怀疑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这一特征有助于被测试者建立正常的人际合作,同时也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免受侵害,因而希望被测试者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这一优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把握好信任和怀疑之间的 " 度 " ,通过社会实践逐渐提高自己的分析和鉴别能力,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来确定自己的态度。

因素 M -幻想性:被测试者的幻想性中等。被测试者通常能够既关注现实的环境和事实,同时也不乏想象力,进而在关注外界环境因素与关注内在思维过程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在解决问题时即能关注事物的事实和细节,又会从更广阔的思路去思考。被测试者不会让人觉得缺乏想象力,也不会给人留下过分冲动、不切实际的印象。

指导建议:

同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的幻想性水平一般,通常能够既关注现实的环境和事实,同时也不乏想象力,在今后的生活中,还希望被测试者能够更好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好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要关注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这样既可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又不会使自己的想法过分异想天开、脱离实际。

因素 N -世故性:被测试者的世故性较低。被测试者敢于暴露个人的信息和观点,坦白、直率、天真。他们通常思想简单,感情用事,与人无争,心满意足,与人交往时非常坦率,朴实,乐于谈论自己,甚至是有关家庭的信息,真实诚恳,没有防备。极低分者有时在需要委婉的情况下也直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毫不避讳,有时会显得幼稚、粗鲁、似乎缺乏教养。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比较坦白、直率而天真,喜欢直接地表达自己,并愿意向不熟悉的人公布自己的信息,容易给人留下幼稚和鲁莽的印象。被测试者需要加以注意的是过多地暴露自己容易让他人有机可乘,有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适时适度的公开自己的信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得体,逐步提高自己的社会成熟度。

因素 O -忧虑性:被测试者的忧虑性中等。被测试者对自己的优点和缺陷有着较为现实的认识,不会盲目地自我怀疑或者自我推崇,因此有时会为自己的胜任能力而感到担忧、担心;但是他们不会轻易的自我否定,相信自己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会经常的感到担心、忧愁,不会时时有患得患失。

指导建议:

和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的忧虑性水平中等,对自己基本可以胜任的任务会保持平和的心态,但是面临有难度的任务时会感到紧张、忧虑。被测试者应当认识到这些焦虑的情绪往往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相反过分的担心会影响正常能力的发挥。因此被测试者在感受到自己过多的忧虑情绪时要自己为自己减压,研究证明越是复杂的任务越需要身心相对放松的状态才有利于实际能力的发挥。

因素 Q1 -开放性:被测试者的开放性中等。与绝大多数人一样,对新观念和经验的开放程度一般,不会顽固地墨守成规,不会反对新思想、新事物,但也不会主动地去探索、寻求变革,而是在遵循常规的基础上接受一定的变化性,在必要的时候会尝试新的途径和方法。

指导建议:

与绝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的开放性居于中等水平,既服从于传统,同时又能够接受新的观点,但是可能还缺乏一些主动的创造精神,不会特别积极地倡导变革。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被测试者能够对生活多一些观察,主动发现现实中的不足之处,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改善的方法,应该意识到变革虽然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也有可能会促使生活向着更为积极的方向转变。

因素 Q2 -独立性:被测试者的独立性中等。像大多数人一样,会在融合于群体及独立于群体这两个极端中间寻找一个平衡。被测试者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但同时也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并有着独立担负工作的信心和能力。被测试者不会过分依赖于团体也不会给人过分特立独行的印象。

指导建议:

像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的独立性居于一般水平,被测试者能够较好的承担起生活当中的任何角色,既保持一定的独立观点也愿意接受他人的正确看法。希望被测试者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保持这种优势,达到独立与合作之间的平衡。为此,被测试者应该首先意识到保持独立和与他人合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在需要群体合作的工作任务中,要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并注意在合作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对于那些需要独立完成的工作,被测试者也要有信心和能力来独立地承担并完成任务。

因素 Q3 -自律性:被测试者的自律性中等。被测试者处理问题时会有一定的计划性,但是经常无法完全按照计划实施。他们会比较顾全大局,但有时会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而违背规则或习俗。被测试者能够正常的适应各种环境和团体,但是不善于有意识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很快被大家认同为团体的领导者。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的自律性属于一般水平,被测试者具备一定是自律能力,在多数时候能够处理好工作、学习与娱乐的关系,但是也会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律性高低与一个人最终的成就是成正比的,因此被测试者还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坚定自己的目标,增强自己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使被测试者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和经历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因素 Q4 -紧张性:被测试者的紧张性中等。与大多数人相同,被测试者通常能够保持心态的平和放松,享受生活和工作带给自己的乐趣,但是在面对压力情境时,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焦虑,进而调整身心进入 " 备战 " 状态。适度的紧张有利于被测试者更好的完成任务,提高效率和效果。

指导建议:

同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的紧张性处于中等水平。被测试者有时会体验到紧张与不安,但多数时候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安稳和平静。需要注意的是,适度的紧张对于任务的完成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多和过少的紧张对于任务的完成都是不利的,因而被测试者应注意在紧张和平和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希望被测试者能够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竭尽全力,在遇到苦难和挫折时,要注意保持冷静和平和的心态,努力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适应与焦虑性:被测试者的生活基本顺利,感到基本上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但也会在工作或生活中有一定的压力和危机感,这偶尔带来一些困扰,但同时也构成前行的动力。中度的焦虑水平能够促使被测试者高效率的完成日常工作。

指导建议:

同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基本上适应了当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也体验到了一定的焦虑和紧张感。这种状况有助于被测试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达到目标。希望被测试者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当前的压力状况,在必要的时刻,学会采用适当的排解方法来暂时地缓解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忧虑担心。

内向与外向型:被测试者性格内向,羞怯而审慎。不喜欢参与社会活动,不喜欢与他人交往,与人相处多拘谨不自然。被测试者喜欢独处,在独自一人时可以自得其乐,而不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内向者一般做事较细心,能从事需要较高精确性的工作。

指导建议:

被测试者的性格比较内向,喜欢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工作,不喜欢进行社会交往内外向的性格特征无所谓好坏,只是需要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来适应于自己的性格特征,如进行理论研究,或者从事与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并避免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但是这一性格特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不善于进行社会交往的被测试者,社交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社会交往能力。

感情用事与机警性:日常行事中兼有理性和感性的成份,一般问题都可以理性的思考和解决,但是在重大事件或紧急情况下,也难免表现得情绪化,过多考虑自己的感受,抱怨和回避压力,不够理智和机敏。被测试者喜欢有情趣的生活,但不会因此过分花费精力和时间。

指导建议:

和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兼俱感情用事和安详机警的特征,这使得被测试者能够较好地处理一般化的问题,对于重大事件或紧急情况下的事情,被测试者的处理方式可能还不太成熟,这时需要被测试者既要避免感情用事,需要控制情绪。在较为冷静的时候客观地分析问题,并解决困难;同时又不能在缺乏思考的情况下过于冒险地采取行动,需要多一些思考,并考虑一下其中的感性成分,最后需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能有助于被测试者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怯懦与果断性:被测试者的果断性一般。被测试者会受到社会期望以及社会规范的一些影响,在重要目标的选择和重大事件的决策上往往遵循多数人的看法或者权威人事的意见。但同时对于个人的一般性问题愿意自行作出判断、决策,通常会主动听取他人的建议,不会让人有锋芒毕露的感觉,也不会让人感到怯懦,缺乏主见。

指导建议:

同大多数人一样,被测试者的怯懦和果敢性特征居于一般水平,被测试者在学习

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果敢和魄力,但是有时也会优柔寡断、人云亦云。希望被测试者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独立和果断。人的果断性来源于丰富的经验和对事情全面细致的了解,因此被测试者需要积极观察和思考,不断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要在决策之前尽量多的收集相关信息和他人的观点作为参考依据,一旦作出决策就要坚决实施,不需要过多的犹豫和反复权衡。

关于测验结果的几点附加说明:

1.不要将测验结果当作被测试者的永久 " 标签 " 。任何心理测验都是存在一定误差的。同时被测者本人在测试时的情绪状态、对测验的态度等主观因素,测试过程中的环境干扰因素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被测者的分数和等级。因此在阅读本测试报告的结果时,请参照日常生活中测试者本人的实际表现来理解本报告的结果。同时人的大多数能力和性格特征都是可能改变的,因此测评的结果仅是评价个人情况的一个参考因素,请不要把本测验的结果看成是对被测试者的 " 标签 " 或最终 " 宣判 " ,而应视为眼下暂时的情况。

2.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多个被测试者的报告基本相同。在阅读多个被测试者的测评报告时,可能会发现他们在某些特征上的解释是完全相同的,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在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时,一般不是对每个分数都给出一个特定的解释,往往是把分数分成几个分数等级,对每个等级给出一种解释;第二,根据相关的统计理论可知,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格特征,大多数人的得分都是居于中间水平的(占人群的 50% 以上),处于分数两极的人要少得多,因此虽然中间分数段的人数量较多,但其特征具有相似性,可以采用统一的结果解释。

3.为什么各个分量表的分析说明有时会出现矛盾。人的能力和性格非常复杂,仅仅靠一套测验数据来解释或者归纳人的特征总是显得单薄,有时甚至会出现互相矛盾的结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 可能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被测试者没有真实做答(题目理解错误或希望得到好的评价而掩盖真实情况等);第二,在对各个分量表得分进行的分析说明时,评价者往往只考虑这一个因素的作用,而认为其它因素处于恒定水平,例如一个关于学习情况的测验中的两个分测验是 " 信心 " 和 " 努力 " 。如果被测试者在 " 信心 " 分测验当中取得高分,结果分析中出现: " 由于您对学习充满信心,所以敢于突破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因而会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 同时被测试者在 " 努力 " 分量表中取得低分,结果分析中出现: " 由于您的努力不够,您的成绩会很不理想。 " 也就是说,实际上由于每个分量表只说明本量表中单一因素的作用,因而 " 矛盾的分析说明 " 只是证明多个不同因素对于被测试者同一方面的影响相反,而不是真的存在矛盾。

4.以整体的观点看待测评结果。很多测验都包含多个分测验,对于这类测验来说,不应仅仅孤立地理解单个分测验的成绩。这是因为每一分测验与其他分测验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不同能力方面或者性格特征是组合在一起共同对人的行为起作用。因此在评定一个人的特征时,一方面需要理解各个分测验的分数的含义,但更重要的是综合所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备注:

此次测试日期为: 20##-06-21

乐群性 : 级别中等 .

聪慧性 : 级别中等 .

稳定性 : 级别中等 .

支配性 : 级别中等 .

兴奋性 : 级别较低 .

责任性 : 级别中等 .

敢为性 : 级别中等 .

敏感性 : 级别中等 .

怀疑性 : 级别中等 .

幻想性 : 级别中等 .

世故性 : 级别较低 .

忧虑性 : 级别中等 .

开放性 : 级别中等 .

独立性 : 级别中等 .

自律性 : 级别中等 .

紧张性 : 级别中等 .

适应与焦虑性 : 级别中等 .

内向与外向型 : 级别较低 .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 级别中等 .

懦弱与果敢性 : 级别中等 .

答案:此次测试日期为: 20##-06-21

(1)    A  (2) A  (3) B  (4) A  (5) C  (6) A  (7) B  (8) A  (9) B  (10) B  (11) B  (12) B

(13) A  (14) B  (15) B  (16) A  (17) C  (18) C  (19) A  (20) A  (21) B  (22) C  (23) B (24) C  (25) A  (26) A  (27) B  (28) B  (29) A  (30) B  (31) A  (32) C  (33) B  (34) B (35) B  (36) B  (37) C  (38) A  (39) B  (40) C  (41) A  (42) A  (43) B  (44) B  (45) B (46) C  (47) A  (48) B  (49) C  (50) C  (51) C  (52) C  (53) B  (54) C  (55) B  (56) B (57) A  (58) C  (59) A  (60) A  (61) A  (62) C  (63) B  (64) B  (65) A  (66) A   (67) A (68) A  (69) C  (70) B  (71) C  (72) A  (73) A  (74) B  (75) C  (76) B  (77) B  (78) B (79) A  (80) B  (81) A  (82) A  (83) B  (84) C  (85) B  (86) A  (87) C  (88) A  (89) A (90) C  (91) C  (92) B  (93) B  (94) A  (95) A  (96) C  (97) C  (98) A  (99) C  (100) B (101) C  (102) A  (103) B  (104) B  (105) B  (106) B  (107) A  (108) A  (109) A    (110) A  (111) C  (112) C  (113) B  (114) C  (115) C  (116) A  (117) C  (118) C    (119) C  (120)  C (121) A  (122) C  (123) A  (124) C  (125) B  (126) B  (127) A    (128) B  (129) B  (130) A  (131) A  (132) C  (133) C  (134) B  (135) A  (136) B    (137) A  (138) C  (139) A  (140) C  (141) B  (142) C  (143) A  (144) C  (145) C    (146) A  (147) A  (148) A  (149) B  (150) C  (151) B  (152) B  (153) C  (154) B    (155) C  (156) A  (157) A  (158) B  (159) B  (160) B  (161) B  (162) C  (163) C    (164) B  (165) B  (166) A  (167) C  (168) B  (169) C  (170) B  (171) B  (172) C   (173) B  (174) B  (175) A  (176) B  (177) A  (178) A  (179) A  (180) A  (181) B    (182) B  (183) C  (184) B  (185) A  (186) B  (187) A

报告者:北京师大辅仁心理发展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