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范本)

AA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

根据《AA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AA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本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AA市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主要措施,是指导全市“十三五”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20##年。

一、规划背景

“十二五”期间,全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抓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和企业家队伍的“五抓”举措,工业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工业总量较快增长,20##年以来规模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6.5%左右,20##年规模增加值预计占GDP总量50.4%、规模工业企业  户。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园区工业集中度78%左右。主导产业保持优势,造车和食品、医药、纺织、建材以及节能、天然气“1+4+2”特色优势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新型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大企业大集团提速发展,年产值10亿元企业46户,中小微企业户数、产值增速有力。工业投资保持增势,累计完成1180亿元,年平均增速20%。质量品牌步入高端,有国家级品牌18个、省级品牌127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家。要素活力增强,银行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电力等要素保障有力,企业家人才队伍和创业氛围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世界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及产城融合示范区、创新驱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举措和政策,为全市工业经济创造更优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四川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等多重利好叠加,特别是成都新机场规划建设带来空港经济新动力牵引,进一步凸显AA工业在区域、经济和产业方面的优势,对人才、资源的吸纳能力将显著增强,产业优化升级基础更加扎实。同时,全市也面临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不确定性因素多、区域同质化竞争加剧、新兴产业培育难度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重、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生产成本上升快、中高端要素集聚难、园区布局相对分散等巨大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安排,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工业主导制造为重,主动对接成都新机场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临空型工业”;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四川行动纲要,加快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主动对接“互联网+”,深入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深度融入国内外价值链。以既有产业改造升级为基础,以临空型工业的引进和培育为突破口,以参与国内外分工协作为平台,以增强创新能力和统筹能力为保障,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渝制造业核心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借港兴业、高端发展并举。利用航空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临空型工业”。利用空港创造的有利条件,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

2.坚持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并举。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3.坚持龙头引领、集群发展并举。发展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大批中小微配套企业发展。注重集群化发展和科学布局,强化区域协作和企业关联度。

4.坚持创新驱动、要素驱动并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面创新的能力、动力和活力。强化科技引领,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突出智慧制造、要素质量提升。

三、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定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渝制造业核心区

支撑基地:国际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国家机车商用车制造基地;西部绿色食品和医药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年,成渝制造业核心区地位确立,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制造业总体水平显著提高。

1.总量速度目标。到2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实现双突破,分别达到1000亿元和2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9%和8%。

2.园区发展目标。到20##年,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000亿元,园区建成面积达到140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达到90%以上。AA经济开区升级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3.结构优化目标。到20##年,国际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产值达到200亿元。国家机车商用车制造基地产值超过1000亿元。西部绿色食品和医药制造基地产值达到1500亿元。成渝经济区节能环保产业制造基地产值达到18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达到30%以上。培育年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2-4户、50-100亿元企业15户以上、10-50亿元企业50户以上。新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制造业100强企业10户以上。

4.工业投资目标。工业投入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0%以上,累计投入2500亿元左右。

5.创新驱动目标。R&D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0家。“互联网+制造业”普遍运用,信息化在工业企业集成化、管控服务一体化等领域应用扩大,工业电子商务应用率60%以上。

6.绿色发展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用水、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均达到国家和四川省要求。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工业空间及产业布局

围绕建设成渝制造业核心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构建“一核一极四区”。即:以AA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国际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新兴增长极,BB经济开发区,雁江、安岳、乐至工业集中发展区为支撑的空间布局。

1.     打造一核一极四区。

2.创新园区发展模式。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定位,“一核”和“一极”的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四区”的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2个。以AA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建立各园区的投资、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管理、利益分享的协调机制,强化园区联合、互动发展。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企业化,组建独立于园区的开发投资公司,大力引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一核一极四区”特别是专业性园中园的建设和管理。从干部任免、要素配置、鼓励搬迁、倒逼退出等方面,引导企业和产业按照园区主业进行“归位”,打造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园区。不断完善和优化信息管理、投资融资、仓储物流、专业检测、教育培训、各类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园区服务的企业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从投入产出强度、园区经济效益、产业集中度、信息化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完善园区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发展特色园中园,形成多元多层次园区和产业布局。

3.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将工业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主战场,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城市新区三个层次,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围绕“2+2+3”的城镇化格局,以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为重点,以宜居宜业宜商为目标,着力打造AA城区和BB城区两个综合性大城市,乐至县城、安岳县城两个综合性中等城市,龙简新城、三岔新城、空港新城三个特色新城,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小城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XX布局示意图


(二)推动工业扩量提档

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及四川行动纲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借助现代金融、仓储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环境,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强化集聚和集成,全面推进成渝制造业核心区建设,促进工业扩量提档。

1.培育发展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跨越赶超。抓住成渝“亿万”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机遇,紧紧依托新机场建设,借助成渝两地已经形成的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通信设备制造、软件等优势,吸引国内外电子企业投资,重点发展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光电子器件、北斗星导航应用、电路板制造、汽车电子、医用电子、穿戴电子设备、软件等新兴产业。推动弘信电子等企业产业链建设,形成成渝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15亿元。

智能装备产业:着力培育、错位发展。适应智能制造迅速发展需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积极发展工业控制用、居民消费用的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研发生产高精度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服务机器人及其系统、零部件,建设国内一流的机器人生产研发基地。在汽车制造领域推进工业机器人规模化示范应用,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15亿元。

航空制造产业:加快引进、链式发展。结合国内通用航空产业迅速崛起的实际,借助省内机械、材料、科研优势,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专项,按照“突破整机、链式发展”的思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航空整机、零部件、新材料制造企业投资,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器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制造,实现科研开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基础设施等协调同步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通用航空器制造基地、飞行基地、维修基地和培训基地。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15亿元。

2.壮大发展机车商用车产业

机车产业:做大规模、提升档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依托中车AA要车、电力机车等企业,加快引进和培育配套企业,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大力发展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新能源机车、内燃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机车,逐步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推动传统机车产品向高端制造产品转型升级,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机车制造及出口基地,内燃机车跻身全球前三强。培育和发展玉柴机器等企业发展船舶发动机、曲轴先进绿色动力装备,集成电站和钻采机械锻件能源装备业务。引导重点企业以高端定位、节能环保、资源延伸为方向实施资本运营和战略联盟,快速做大做强。鼓励机车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扩大军品、船电和新型机车市场份额。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13亿元。

商用车产业:引领市场走向、提高规模效益。强化成渝经济区商用汽车制造的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四川现代、东风四通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项目进度和投产达产,带动商用车产业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一体化。引进和培育整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发动机、车身、车架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提高关键零部件集成化能力和主要零部件本地化配套能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研发能力的世界级商用车生产基地和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部件生产基地。引进战略投资者与乐至熊猫机器、岳城车业、和平车业等企业资产重组,提高本地集聚集群化水平。推动四川南骏、凯力威、空分集团等企业创新发展、跨境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利税50亿元。

3.提升发展绿色食品和医药产业

食品工业:细分产品市场,做强特色产品。借助四川省食品工业资源特别是绿色资源丰富和AA加工制造基础优势,着力现有骨干企业集群发展、优化升级,集中发展猪肉、啤酒饮料、柠檬、面条粉丝四个产业链。以中央厨房等新业态为创新方向,做强肉类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延伸产业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加快百威啤酒、加多宝等知名品牌企业的后续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啤酒饮料产业规模。做强现有柠檬加工企业,引进高端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柠檬精深加工产业链,带动柠檬加工率超过60%。依托若男挂面品牌和安岳苕粉加工企业,做大做精面条、粉丝,稳步发展奶制品、白酒、调味品、果蔬等食品饮料加工业,形成西部最大的绿色食品制造基地。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利税27亿元。

医药产业:突出产业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发展现代中药制造业,加快发展化学药制剂、高端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着力开发新型疫苗、基因治疗药物、生物诊断药物等新药,不断扩大规模,推动传统医药产业向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西部医药制造基地。依托禾邦集团等现有制药企业,加快新版GMP技术改造,招引知名制药企业,适度发展化学药品。突出国光农化的特色产品和品牌影响力,提升资本运营能力,大力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化肥、农药系列产品。促进华派生物等兽药企业分工协作,加快发展兽药产业。依托港通、南格尔等医疗器械重点骨干企业,引进新的龙头企业,突出发展手术设备及耗材、医疗供氧系统等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医疗器械产业。到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利税35亿元。

4.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加强专业化协作、构建产业链条。重点研发制造低温生冷装备、气体分离装备、高效节能压缩机、换热器、减速机、节能家电、节能建材等高效节能环保装备和节能照明设备,打造“成渝经济区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基地”。引导节能照明等制造企业向雁江聚集、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以及节能技术服务业企业向BB聚集、节能建材制造企业向乐至聚集,提升照明制造、装备制造、建材制造企业总体竞争力,形成良好产业发展平台。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15亿元。

天然气产业:深挖资源潜力、提升产业附加值。以“安岳气田”天然气资源为基础,深化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战略合作,加快油气钻探开发,提升清洁能源就地转化生产能力。延伸油气产业链条,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的天然气产业,拓展天然气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加快CNG、LNG及其产业链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化工及期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加速形成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一体化快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20亿元。

5.改造提升一般制造业

纺织产业:引进先进设备、向管理要效益。加大承接成渝制鞋产业转移力度,同时鼓励现有企业优化升级,着力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价值高的新型差别化纤维产品,壮大发展纺织、高档面料、装饰、服(工)装等下游产品。加快贵均纺织、大川制衣、花瑞毛巾等企业改造提升纺织水平,做优服装家纺行业。做强征峰鞋业等现有制鞋企业,加大承接成都和重庆制鞋企业转移形成完整的制鞋产业链条。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00亿元、利税15亿元。

建材产业:立足市场需求、强化产品创新。着力建设集群产业区,发展绿色新型环保建材,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特丽达、帝王、顺达等规模大、带动力强的企业发展,着力开发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材,重点发展外墙保温装饰材料、自保温混凝土砌块、轻质复合保温板材、中密度纤维板等新型建材。推进贾家家居产业园建设,做强沱江木业、佳美木业等企业,发展低碳、节材高中档家具、家装产品。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15亿元。

6.跨越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以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跨越式发展科技研发、产品设计、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新区、核心区、产业园区集聚发展,逐步扩大规模,提升为工业发展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依托新机场,明确临空服务业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研发中心、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临空服务业。全面推开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工作,积极引导空分集团、海大集团等大型企业剥离设计、研发、销售等业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15亿元。

(三)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1.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抓住成渝制造业高速发展和国家、四川省加快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等机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好、效益高、贡献多,在国内外和行业间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强竞争力、较大话语权的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总部型企业,进一步增强大企业大集团对产业支撑作用。

2.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围绕电子、智能装备、航空制造、造车、食品、医药、节能等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创业平台建设步伐,多元化、多角度打造独具特色的小微企业孵化园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形成小微企业创业百花齐放的局面。支持一批成长空间大、市场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配”路子,形成铺天盖地局面。到20##年,培育“小巨人”企业200户、成长型企业200户、科技创新型企业100户、微型企业1万户。

3.促进企业成链成群发展。引导大中小微企业之间加强分工协作、成链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同时鼓励同类企业搬迁进入主体工业园区,聚集发展、成群发展,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和产业生态圈。以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为纽带整合相关企业,培育一批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的企业。到20##年,新增国家级品牌10个以上,省级品牌100个。新增上市企业3—5户。

4.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参股融合,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技术不断创新、资产保值增值、职工相应受益的新机制。引导企业系统学习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益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强化数据管理和过程监控,加快培养一批黑带管理大师,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制造品质,努力实现“零缺陷”制造目标,做响企业品牌,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推动一批优质优势企业上市。

(四)狠抓工业重大项目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渝制造核心区战略定位,依托AA经济开发区和成都新机场以及其他“1525”园区等主要载体,以研发设计、智能制造、跨境发展为重点,一手狠抓现有重点企业扩能技改,一手狠抓招大引强,着力实施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每年组织实施20个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200项投资上千万元的重点项目。

1.突出重大项目作用。始终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置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来抓,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按照“策划储备一批、新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投产达产一批”的要求,突出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做强产业,强力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发展、加快发展。

2.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抢抓成都新机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围绕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积极策划、包装、生成一批辐射面广、产业带动性强、投资潜力巨大的工业招商引资项目。用好用活西博会、珠洽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实施以企招商、以园招商、以产业链招商。突出招大引强,组织企业对接世界和中国500强、大型国企和知名企业,加强与成都、重庆的合作,加强与京津冀、环渤海的区域合作,在“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中寻找合作伙伴,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3.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认真梳理重大项目规划,按照在建项目、续建项目、新建、储备项目,分类抓好项目推进,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主动对接国、省产业政策,有针对性谋划项目,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省盘子。坚持“三个量化”、“三个倒排”管理,实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一月一次重点项目例会、一月一次规委会、一月一次土地审批例会和不定期现场办公会等制度,提升行政办事效率。落实市、县(市、区)主要领导定点联系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实行台账式管理,定期督查通报,确保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设立工业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积极协调项目推进所需要素,每年安排500—1000万元用于企业技改贴息,促进企业加快建设、及时投产达产。

(五)强化工业创新驱动

1.全面深化工业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四川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的相关政策文件,围绕重点产业,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推进工业全面创新改革,着力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五大工程。重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新创建国、省、市企业技术中心20个,新认定40户具有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新产品)。

2.营造全面创新氛围。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培育四川现代、南车玉柴、中车AA机车等一批创新领军型骨干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价值链高端融入并举,组织实施汽车机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一批科技创新专项,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打造“创客+”载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投融资服务、精准信息等。

3.完善创新发展政策。制定和完善全市工业技术创新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和四川省的财税支持政策,健全优先使用本市企业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实施节能、电子、航空装备零部件制造等新兴产业“双创”行动计划,建立一批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壮大创业投资规模,推动创新型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全面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等激励政策,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政策,将创新创业扶持由事后奖励改为事前引导。

4.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作为推动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的主要着力点,推进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企业能级提升示范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链协作能力全面升级。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重点打造中车共享等重点产业的代表性企业试点,扶持建设智能制造的示范工厂和示范车间,发挥引导作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先导,鼓励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六)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促进工业经济绿色发展。加快开展生态设计试点,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园区的重点企业,推行能耗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促进企业节能节水减排。加快研发应用低碳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行节能节水减排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建设清洁生产模式。以“一核一极四区”为载体,广泛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型,建设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加快设立“两型”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七)加快培育跨境产业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重点围绕造车装备、能源装备、食品医药、轻工、建材家居5个“一带一路”优势合作产业,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建立跨国经营政务数据库,构建以“政府部门为后盾+中介组织为核心+企业为主体”的跨国经营信息供给机制,实施50个重大产业项目(其中:走出去30项、引进20项),鼓励优势企业以“产业链”为载体抱团走出去,推动海外园区建设。完善企业跨国经营的财税支持政策,建立“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对跨国经营的龙头企业给予特殊财政奖励。依托新机场积极申报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向国家争取“一带一路”对外援助项目。到20##年,工业企业进出口总额扩大到50亿美元,年均增长40%左右。

五、规划实施

(一)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工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共同推进工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强工业发展领导力量,大力选拔使用懂工业、会管理的干部,完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各级党政一把手带头学工业、懂工业,带动各级干部集中精力抓工业、兴工业。组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航空制造、机车汽车、食品、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重点开发区(园区)专门工作机构,引进和抽调专业人才,服务产业、企业、开发区发展。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提升产业凝聚力、服务力。

2.强化政策引导。全面落实国省政策,把市委、市政府已发布的文件执行到位。深入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创新对企业从事技术改造、开拓市场、招商引资、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抓好财政、金融、投资等政策研究与制度创新,制定发展鼓励政策。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进入国省专项,努力争取国省有利于AA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积极改善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实现AA由“成都区位”向“成都环境”的转变,增强环境竞争力。

3.做好要素保障。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争取增量,挖掘存量,切实保障重大工业项目用地。抓好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加快“气化AA”步伐和储油项目建设,确保工业用能需求。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引入创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创造和满足企业需求。实施“宽带AA”战略,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工业服务应用设施建设,拓展“数字工业”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范围。

4.注重人才支撑。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打造新的领军人物和后备人才队伍。鼓励各园区、各产业组建“企业家协会”,增强企业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责任感。实施优秀人才引进工程,在职称评聘、荣誉评选、子女就学、住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依托各类培训工程、创业孵化器、职业教育等平台,实施技能型人才保障工程,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用工信息发布、招聘平台,建立中小企业与劳动力输送机构合作培养平台。

(二)规划落实

1.做好规划年度实施方案。根据“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做好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年度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明确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加强分工协作,落实具体措施,跟踪进展,定期公布执行情况。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作为工业发展的综合牵头部门,加强与市级和县(市、区)沟通协调,整合和优化配置工业发展所需的政策、资源和要素,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形成加快工业发展的合力,确保规划落实。

2.增强规划衔接与约束力。注重“十三五”工业规划与“十二五”工业规划规划的衔接、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区县规划以及农业、服务业等规划的衔接。同时,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完善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将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产业布局、要素配置等方面必须符合规划要求,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3.加强动态评估与调整。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反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第二篇:梧州市工业发展规划

$%%(年!!月

《梧州市工业发展规划(2009-2015)》通过专家评审

将做大做强五大百亿元产业,加快发展五大五十亿元产业

本报梧州讯(记者/吴凌平通《规划》提出做大做强"大百亿元产讯员/赖晓东)!!月,日,《梧州市业,加快发展"大五十亿元产业,培工业发展规划($%%(2$%!")》顺利通育壮大两大潜力产业的思路和“两带过专家论证评审。《规划》提出“一一圈”(黄金水道产业带、高速通道区一龙头三基地”即:粤桂产业转移产业带、城乡一体工业经济圈)的工承接与加工贸易先行示范区、广西西业发展布局。

据了解,梧州工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江经济带新兴龙头工业城市、珠江经

济带及环珠江三角经济圈重要的加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该市去年委托自治制造业基地、泛珠三角区域重要的有区经委对梧州市工业发展规划进行适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林产林化当修编。在经过大量的调研交流、考加工基地,为梧州市工业经济的全面察讨论、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编振兴确定了方向。在产业发展方面,制工作组先撰写了《梧州市工业发展

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梧州市工业发展规划($%%(2$%!")》。在专家评审会上,与会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论证评审。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规划》根据国内外特别是广西和梧州科学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面临的新机遇,科学谋划梧州市未来,年的工业发展新蓝图,对梧州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意通过论证评审。

!%

星期二

农历己丑年九月二十四

通联采访部主编

值班主任:李宇宁

值班编辑:谌怡秋

值班电话:(!""#)$%&!'()电子信箱:*+,,-.,/01234125

第"版

覃塘区:“小财政”巧做“大民生”

本报记者

自$%%&年建区以来,覃塘区!%%.

特困人口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少年儿童基本实现就近入学、九成以上农民有了医疗保障……这一项项成绩的背后,是覃塘区始终坚持实施“小财政、大民生”理念,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结果。

近日,覃塘区委书记李水恒说:“在财政收入只有$亿多元的情况下,今年覃塘区先后筹集了!+*亿元资金投入卫生医疗、教育科技、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建设,筹集力度是去年的!+,倍。”

刘艺

本报实习生

莫秀云

本报通讯员

覃伟

覃塘区近年来一直把民生列为“一

号工程”,为老百姓办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缓解了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行路难、住房难等问题。

今年以来,覃塘区共投入教育基础设施资金$!%%万元,同比增长&,.。为此,覃塘区宣传部长刘庆强感慨:“覃塘区委、区政府从建区以来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教育资金,初中毕业生中考成

市)区首绩连续!&年位居贵港市"县(

位。”

此外,覃塘区着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设施建设。今年,该区共筹措资金,&&%万元,兴建卫生基础设施项目,筹资力度是建区以来历年的'倍多。同时,该区将重大疾病年内最高补偿金额由'万元调至"万元,激发了农民参合积极性,今年该区农民参合率已达(%+'.。

覃塘区不断降低看病费用。据统计,今年!/(月,覃塘区内住院患者人均住

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覃塘区四家班子领导挂点骨干企业,为1,家企业争取贷款或融资$+*亿元,引导、扶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增长调结构双轮驱动

今年,该区还为贵港台泥公司等&家企

“只有地方经济发展了,群众才能业办理退税$+$亿元,增强了企业发展活享受到更多的实惠。”覃塘区区长徐育东力。

目前,覃塘区企业发展稳定,各项满怀信心地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

击的严峻形势,我们迎难而上,化压力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前&季度,覃塘区为动力,出台推动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企业用电耗电量同比增长近!倍,工业措施,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总产值增长$'+&.,财政收入增长&!+&.。

其中,水泥产业更是一路飘红,水泥展!”

熟料)总产量达!&-*万吨,同比增长今年覃塘区主动作为,发挥财政资(

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广-&+*.。

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后劲,覃塘区加开筹资门路,保证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资

金按进度划拨。今年该区'"项扩内需中快工业园区建设,今年又投入$$%%万央投资项目,已有-%.开工建设,有效元,开展贵港台湾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拉动了固定投资的增长,今年前&季度,优化投资环境。在今年的中国2东盟博览覃塘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亿元,会上,覃塘区共有!%个项目签约,投资

额达"%亿元,全部落户在台湾产业园同比增长'%+-.。

保增长重在保企业。为应对国际金内。院总金额为)&('元,仅相当于同期区外住院患者人均住院总金额的)0&;普通门诊人均医疗费用仅为$"+&元。

南宁拟投13亿重金打造四大港区

梧州市工业发展规划

梧州市工业发展规划

本报南宁讯(记者/覃海明)!!月"日,记者在南宁市交通部门了解到,该市将投资!#亿元建设南宁港,整合一批小而散的码头港口,重新划分为隆安港区、中心城港区、六景港区和横县港区,到$%!"年,南宁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万吨。届时,南宁港将发展成为联系北部湾经济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交通运输节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于区域物流、商贸和加工制造业的大型内河港口。

在我区全面启动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建设大背景下,南宁市积极挖掘潜力,大力更新改造各港口码头,同时抓紧修编《南宁港口总体规划》。目前,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正在上报自治区政府及交通运输部审批。《规划》将南宁港划分为隆安港区、中心城港区、六景港区和横县港区'个港区。

隆安港区依托隆安县,发展目标为沿江临港工业物资运输服务中心,同时兼顾为周边区域提供货物运输服务,规划建设件杂货、集中箱作业区。重点开发宝塔作业区,规划岸线长"(%米,陆域面积)*+(万平方米,布置,个千吨泊位,年通过能力'"%万吨。

中心城港区发展目标为服务于南宁

市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件杂货、集装箱、危险品作业区,主要为南宁市及周边区域提供货物运输服务。重点建设牛湾作业区,规划岸线长$",%米,陆域面积!!&+'万平方米,布置"个千吨泊位,!*个$%%%吨泊位和!个工作船泊位,年通过能力*%%万吨。牛湾作业区距离建设中的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仅&+'公里,是以后进出口货物的主要作业区,将成为连接北部湾、大西南内陆和内河航运的重要港口。

六景港区发展目标为西南地区货物联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中转运输基地、开发沿江产业带重要的物流平台。规划岸线长-&'%米,陆域面积'%-+"万平方米,布置&&个千吨泊位,'$个$%%%吨泊位和&个工作船泊位,年通过能力$"%%万吨。

横县港区发展目标为横县沿江临港工业物资服务中心。规划建设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砂码头和危险品作业区等。规划岸线长!(%%米,陆域面积(%+'万平方米,布置!!个千吨泊位,!$个$%%%吨泊位,年通过能力*%%万吨。

根据规划,南宁市争取明年,月动工建设六景港区作业区一期工程,明年!%月前开工建设中心城港牛湾作业区。

民生位列“一号工程”

双休日,覃塘镇龙岭小学$%%余名留守儿童兴高采烈地在学校的“留守儿童关爱之家”里学习电脑、看书读报、打球跳舞,感受着“家”的温暖。今年初,该校投入"万元资金,添置电脑、书报、球类等学习娱乐用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

桂平航运枢纽通航发电比翼双飞

本报桂平讯日前,西江航运桂平枢纽分公司传来捷报:今年!2!%月,该枢纽一线船闸累计船舶过闸核载吨位&%!,+!*万吨,过货量$%,!+'&万吨,同比分别增长!'+!,.、$!+*-.;电站发电量$&'$'万千瓦时,上网电量$$&'!+%,万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实现安全通航和发电比翼双飞,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今年$月初,西江航运桂平枢纽创造了安全运行$%年的佳绩,成为我国内河“航电结合、以电促航”的楷模。面

对来之不易的成绩,桂平航运枢纽分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优质服务于“航”的理念,狠抓安全生产,积极挖潜扩能,加大技改力度,加强科学调度,努力提高水能利用率,确保电厂正常运转多发电,确保船闸安全、文明、快捷、畅通。为了应对今年夏季洪水,桂平航运枢纽分公司抽调骨干力量,从'月中旬起进行&次汛前检查和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水文监控与调度,各种应急物资落实到位,确保安全度汛。(梁泽义苏洁)

重点工程项目刷新

岑溪地税单月税收纪录

本报岑溪讯据岑溪市地税局税收快报统计,今年!%月,该局组织税收收入&&"%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创造该局成立!"年来单月组织税收收入最高成绩。!2!%月,该局累计组织税收收入!(,&&+-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

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是该局的重要措施。该局在旺征工作中,抓住年纳税"万元以上的!(*户重点纳税企业,以及县、市、区级推进的重大工程项目的税收管理,尤其加大对重大工程项目进度和结算程度的管控,!(*户重点企业入库税收($%"万元,重点工程项目入库税收&%""万元,以上两项税收占全局同期税收收入总量的,$+'.。该局还狠抓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追缴该市电子工业园区各企业欠缴耕地占用税!$%%多万元,组织重点工程项目用地耕地占用税入库"%%多万元,成为该局!%月税收增收的主要增长点。

(石敬东杨中杰陈海文)

梧州360名青年志愿者盛会展风采

本报梧州讯(记者/吴凌平)“请把

这两万多张椅子在下午'时&%分前全部再擦一遍,然后摆放整齐!”!%月&%日中午,随着有关负责人一声令下,在第六届梧州国际宝石节主题晚会现场,!&"名青年志愿者忙开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辛劳动,终于完成任务。这是梧州国际宝石节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一个剪影。

在宝石节期间,由共青团梧州市委组织的&,%名青年志愿者分为接待组、会务组、安检组、礼仪组、讲解组和翻译组,为盛会提供酒店接待、会场会务、入场安检、节会礼仪、随车讲解和外语翻译六方面的志愿服务。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活跃在盛会的每个角落。来自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梧州分校的青年志愿者黄慧君,在礼仪组提供志愿服务,开幕式那天早上-时就开始站在门口迎送嘉宾客商,一直忙到中午!$时。由于迎宾的岗位不

能空缺,连上厕所这样的“小事情”都要周密统筹安排,为此,她和其他礼仪小姐从早上起床后至中午都不敢喝水。当天,礼仪组的&,名礼仪小姐忙着奔波于开幕式、第二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暨市长圆桌会议、宝石节主题晚会等现场,几乎都是连轴转。

“对于志愿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这是该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谢克非的最深体会。在开幕式现场设置的红地毯表面有一些细小的垃圾来不及清理,&%多名志愿者用扫把打扫,但收效不大。情急之下,他们就蹲下去用手将细小垃圾一粒粒捡起,使&%%多米长的地毯干净整洁。

微笑青春,魅力梧州。&,%名青年志愿者以微笑的服务、优雅的坐姿、挺立的站姿、轻盈的行姿……在宝石盛会上尽情释放青春魅力。

?20xx年度贵港市计划投资建设水运项目15个,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72876万元,占年度计划的85.62%,其中台泥(贵港)有限公司白沙码头工程一期主体工程已于9月通过竣工验收。图为台泥(贵港)有限公司白沙码头。

梁海莉/摄

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港口强县

黄星荣

论坛

藤县蝶山会外引资7.5亿元

本报梧州讯(记者/吴凌平)“丰过深入交流,最后达成投资意向,顺利约,合同投资额!(亿元。蝶山区也成

富的原材料,便利的‘黄金水道’,成签下了投资合同。功签约项目*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功人士的现身说法,让我决定投资,亿此前在第六届梧州国际宝石节签约这批项目涵盖工业、农业、商贸、旅游元在藤县建设陶瓷生产项目。”佛山科仪式上,藤县已分别与*家企业成功签以及房地产等行业。林达陶瓷设备公司总经理黄秋源说。!%月&%日,第六届梧州国际宝石节签约仪式结束后,藤县在中午午餐桌上又成功签下了这一陶瓷“大鳄”项目。

无独有偶,!%月&!日上午,梧州市蝶山区也与广东海达银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功签订健康饮料生产项目投资合同,总投资达!+"亿元,主要利用该区自建工业厂房生产梧州凉茶、纯净水等健康饮品。据悉,本届宝石节上,蝶山区获得广东海达银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有意在梧投资的信息后,马上派出招商团队与客商取得联系,安排客商到六堡茶生产加工基地以及自建工业厂房参观考察,并召开洽谈会。双方经图为藤县和佛山科林达陶瓷设备公司的签约仪式。

本报记者吴凌平

本报通讯员黄国策/摄

平南县地处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

东接粤港澳,南邻北部湾,西靠大西南,具有十分突出的内河港口发展优势。近年来,平南县坚持“港口强县”战略,利用黄金水道开发港口,发展临江工业,形成“以港促工,以工促港”的发展模式,促使平南港口货物吞吐量节节攀升。20xx年,平南县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108.97万吨,比上年增长36.82%,连续三年稳居广西内河第二大港地位,成为珠江水系内河4个超千万吨级港口之一。为进一步发挥港口优势,平南县正积极探索把港口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港口经济成为拉动平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港口强县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是发挥港口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平南濒临西江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交通前景广阔,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在发展进程中,积极引导县内企业等各种市场主体,结合平南的港口及岸线资源,主动在产业定位、工业发展、园区经济等方面与港口相互作用、互补共享。更深层次地参与港、澳、台、珠三角等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进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县域经济。

二是借助港口平台,转化资源优势。平南县拥有大量的石灰石、花岗石等非金属矿藏,为发展现代化建筑建材

业提供了难得的天然条件。近年来,平南县发挥好港口的重要作用,利用好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坚持招大商,引巨资,把潜在的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纷至沓来。特别是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的引进,标志着平南县现代建筑建材业正逐步壮大,为平南成为广西第一大县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内河港口大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挖掘岸线资源,科学规划港口。西江平南河段拥有约86.4公里的岸线资源,河道宽阔(约1000米以上),水势平缓,是优良的深水资源。南北两岸都是平原或微丘地区,平坦开阔。根据平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具备的条件,可将平南港定位为:面向泛珠、连接泛北、服务大西南的中转枢纽港。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件杂货、干散货、矿产、建材运输为主,具有装卸、存储、中转、现代物流等功能,综合运输体系相互衔接配套,集疏运手段齐全的3000万吨级大型内河港口。

四是改善投资环境,营造投资洼地。近年来,平南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推出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行政服务体系方面,平南县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费制收费”服务,并不断完善“代办制”和“并联审批办法”。全力为投资者、群众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开放公平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作者系平南县县长)

南广高速铁路

贵港段项目税款预计3.5亿元

已入库5674.64万元

本报贵港讯(记者/刘艺通讯员/秦世楼)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南广高速铁路贵港段是贵港市目前在建的重大项目之一,全长约!""公里,项目合同总金额约-"亿元,至$%!!年!!月土建工程完成,预计共产生税款&+"亿元。截至今年!%月!*日,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入库税款",*'+,'万元,其中,仅前期征地产生的耕地占用税就达'$"$+"万元。

该项目自今年&月开工建设以来,贵港市地税部门高度重视税源监控与纳税服务,由主要领导直接挂帅指挥,联合各级政府部门为项目建设单位解决在规划、征地、建设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综合治税力量动态监控和项目税收管理系统软件对比分析,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程,并积极动员建设企业按时申报缴纳税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