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前人在谈论一些文学现象时,总免不了要论及这些文学现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多注重这些文学类型的社会功能。

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学与外部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化,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才逐步形成。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1.维柯(1668-1744)

他在《新科学》中根据对古希腊社会的研究来探讨荷马史诗及其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荷马,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和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研究的批评方法。

2.赫尔德(1744-1803)

赫尔德强调每部文学作品都需要根据其历史背景来看待和解释。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3.法国的斯达尔夫人(1766-1817)

斯达尔夫人1800年发表的《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①自然环境因素对文学形态的作用。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兰西属于南方文学;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属于北方文学。

②将文学与广义的社会制度(宗教观念、民族风尚、时代特征)相联系,考察其间的互动关系。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4.丹纳(1828-1893)

在《英国文学史》的序言和《艺术哲学》中,他明确提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支配,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创造活动最终的根源。

种族????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

环境????指种族生存与其中的环境,包括气候、国家政策、社会的种种情况等诸多因素。 时代????包括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等因素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发展和丰富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

别林斯基坚持文学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他的批评既体现了革命的战斗的锋芒,又注意到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和个性,集中代表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批评理念,避 1

免了丹纳那种自然科学求证式的简单方法,显示出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成熟。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1、别林斯基

①文学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诗歌用两种方法来概括和再现生活现象,但引向一个目标。

②艺术具有自足性。?°艺术既然表现着社会的自觉,通过对善和真的崇高印象和高贵看法,表达着构成社会的个人的精神,那么,也可以说它是为社会服务的;可是,它不是作为一个为社会而存在的东西,而是作为一个为自己而独自存在,在自身中具有它的目的和它的原因的东西,来为社会服务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2、车尔尼雪夫斯基

①文学艺术必须是与现实条件相联系的,脱离开现实生活则失去其生命力。

②文学应当服务于现实生活。

诗就是生活、行动、斗争、热情。

③文学不能不是某一种思想倾向的体现者。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在近代以后开始出现的,这既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产物,又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文学的勃兴为社会历史批评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当时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较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加上西方进化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传入,为当时的革命文学提供了现成的批评观念、模式、方法以及批评话语。

茅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的最重要的代表。他的批评理论与实践为社会历史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之在30年代后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主流批评。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1.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2.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首先,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最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也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1.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2.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首先,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最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也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1.真实性

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

2

真实性是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

社会历史批评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考察包括时代背景的真实性问题、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乃至作品细节的真实问题等。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2.倾向性

倾向性????即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3.社会效果

社会效果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尺度,它强调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在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中展示审美理想,从而促人深省,催人奋发。

①认识作用

②教育作用

③娱乐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要求随时期的转变而有所不同。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二、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

三、考察作家与文学作品社会历史内容的关系。

四、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关注和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性,它要求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在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时特别注意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

由于倾向于文学作品反映当今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社会历史批评特别关注那些贴近生活和时代、反映社会变革题材的作品。

在从事文学批评的过程中,社会历史批评要从那些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使之产生震聋发聩的效果。对于叙事作品,社会历史批评格外关注人物形象和环境。

二、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

社会历史批评在阐释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同时,并不排斥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但社会历史批评从不就形式谈形式,而是联系社会历史内容来谈形式。

三、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系

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寻找作家价值观念和创作思想的深刻根源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任务。

在作家研究上,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包括作家所处的社会政治条件,还包括作家生活的艺术环境及文学思潮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社会历史批评还通过搜集和整理作家的生平史料,尽可能详尽地掌握作家的生活经历,通过作品揭示作家的思想意识和政治倾向以了解作者思想与艺术的发展变化,收集作家的创作自白和文学见解以了解作家的自觉追求和个性特征。这些工作做得越扎实,对作家的了解和把握就越深入全面。 3

四、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历来是社会历史批评不可或缺的方面,这一点与社会历史批评看重文学的思想性有关,也是社会历史批评的特色之一。

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文学的认识价值,把文学作品视为社会的写照和反映,希望通过文学更好地认识社会。

文学的社会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

第四节 社会历史批评评述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1.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

首先,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内容。社会历史批评试图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社会历史内容,就可能导致一些弊端。

第二,社会历史批评习惯于将作品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和有关史实联系起来研究,而相对忽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由此导致对文学作品本身特性研究不够。

第三,社会历史批评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从而将文学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读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2.庸俗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泛滥

社会历史批评的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为庸俗社会学提供了可乘之机。庸俗社会学习惯从政治观念出发评判文学作品,用阶级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政治标准成了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正常的文艺批评变成了政治斗争。

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

庸俗社会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危害极为严重,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充当了急先锋,文学批评几乎成为?°大批判?±的同义词。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批评理论体系的批评方法,有其存在的深厚基础和运用价值。

1.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这个创作主体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员。

第二,文学作品本身与社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三,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必然要回到社会中去。只要文学与社会的联系不被割断,社会历史批评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从批评对象和批评家两方面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就文学史上出现的多种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而言,社会历史批评尤为适合分析直接描写或再现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的现实主义作品。

就文学批评工作者而言,那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批评家乐于选择和接受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宣泄他对社会的关切和焦虑,抒发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真诚的渴望。

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

4

文学在更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 社会历史批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

首先,社会历史批评有必要在当代学术语境中重新审视?°社会历史?±这个命题,更加全面系统地考察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特定时代文学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其次,社会历史批评开始关注一些过去忽略或正在兴起的一些新的领域,如印刷技术的革命和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学文类兴盛的影响等,这为社会历史批评提供了文学与社会的新课题。

最后,社会历史批评的框架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这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历史批评的科学性和具体性。

残花醉笑夕颜,木叶翩离黄昏。莫若那曾时,梦中想思几许。飘落,飘落,还道西风无情。 残花,只道是一抹残影,残影笑黄昏,只为绽放最后的绚烂。曾几何时,希望自己是绚烂的。 而今,却如木叶般,飘飘洒洒,夕阳虽无情,奈何,木叶更无情,无情,无情,谁又见,珊枕泪痕红泫。 那曾时,笑也涩涩,哭也涩涩,莫若,莫若,此时相对亦无言。笑也瑟瑟,哭也瑟瑟。 几分离别,梦呓,梦寐,梦中人寂寂,梦醒人茫茫。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相思泪,说不尽,离人话。 往事如烟,烟似梦,梦中芳菲为谁憔悴。 落花寂寥,人惆怅,只恨西风,吹散流年。一昔一幕,一忆一生。 自己不过是苍苍茫茫中 一木叶,一抹荒烟, 世事如梦,曾经如风,风吹过,梦便醒。只是风怎样也吹不散梦。风一更,梦一更,此间思无声。 罢了,罢了。梦亦梦,风亦风,我亦我。吹吹散散,飘飘摇摇,只人看残花

徘徊于流年的风口,看绿叶看黄花落红,却怎样也走不出昨日的昨日,望不穿明天的明天

微许飘零意。漫掩书,闲萦西风,落花无绪。寂寞冷香天付与,一寸万缕千丝。即吹去,不数别离。何必沉吟忘飞回,无须问,此雪为旧迹。那年恨,谁犹记?平生憔悴自知矣。再吹去,弦断寒心,惘然知己。忆往长自最销魂,归向杯中月里。又携来,梦痕依稀。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每个人一生之中心里总会藏着一个人

也许这个人永远都不会知道,

尽管如此,这个人始终都无法被谁所替代。

而那个人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被提起

或者轻轻的一碰,就会隐隐作痛。

风瑟瑟,雨潇潇兮,望穿残影,古绸破碎画无痕。只见那人回头说了句:兰州,你到底何时才能从了老衲?

5

 

第二篇:历史社历史知识

历史社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

2、隋炀帝发动的三次战争是对高丽。

3、6xx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是李世民。

4、唐太宗时期,先后进谏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魏征。

5、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6、我国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始于唐朝。

7、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

原。他生活在当时的楚国。

8、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唐玄宗时被称作回鹘。

9、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是新罗人。

10、今天的印度半岛各国,唐朝时称为天竺。

11、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年号是天宝。

12、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

13、建于隋朝的建筑物是赵州桥。

14、后世尊称的“药王”是孙思邈。

15、被后人尊称“诗圣”的唐朝诗人是杜甫。

16、《天王送子图》的作者是吴道子。

17、淮南市和重庆、大连、青岛、无锡等城市一起被国务院批准为“较

大城市”,享有地方立法权的时间是19xx年。

18、杜甫在《八阵图》《蜀相》和《咏怀古迹》诗中都写到同一个人,

这个人是诸葛亮。

19、岳飞《满江红》中,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其中“匈奴”

是指女真统治者。

20、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论语》。

21、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最高峰的文学批评巨著

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

22、下列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风又绿江南岸”;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位卑未敢忘忧国”与诗词作者对应、

的是杜甫,王安石,王维,陆游。

23、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中,故事发生地点在浙江境内的有《梁山伯与

祝英台》和《白蛇传》。

24、史湘云是《红楼梦》作品中的人物。

2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26、晚唐诗坛上,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又与杜牧并称为“小李

杜”的诗人是李商隐。

2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28、我国古代戏曲中的杰作《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29、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

30、“初唐四杰”除了卢照邻、骆宾王,还有两个是杨炯、王勃 。

31、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人是黄帝。

32、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中心学说是“仁”的学说。

33、道家学派在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老子和庄子。

34、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人是秦始皇。

35、我国最早的一段长城是谁下令修建的?赵武灵王。

36、《天工开物》是我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是明朝的宋

应星。

3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武则天。

38、下列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左传》。

39、我国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四级考试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40、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南宋的都城在杭州。

41、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42、唐宋时期韩愈等八位文学家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这个

合称是说明八人在古文都有突出的成就。

43、最早设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是汉武帝。

44、古人所说的“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45、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46、“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47、“琴挑文君”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司马相如。

4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指的是宋武帝刘裕。

49、《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是指刘备、关羽、

张飞。

50、19xx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成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的刊物是《新

青年》。

51、20xx年在我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第29届夏季奥运会。

52、中国共 产 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 53、我国的古都最早定于西安的是西周 。

54、西汉与东汉时期,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当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

汉武帝、汉明帝 。

55、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的贤相是姚崇、宋王景。

56、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历史上出现多次分裂局

面,但也有不少历史人物重新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这些历史人物不包

括 赵匡胤。

57、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术最初运用于桂陵之战 。

58、清朝官方组织编篡的最大一部丛书是《四库全书》。

59、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玄宗

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

始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乱”是唐之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

60、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峻法暴政

的是商纣王 。

61、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韩非子 。

62、促使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隋亡之鉴 。

63、元朝最大的港口是泉州。

64、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朱升 。

65、隋朝建立于5xx年。

66、“四书五经”是儒家主要经典的总称, 其中“四书”是指《大

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67、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汇集了305篇诗歌。

68、闻名世界的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是李冰 父子

主持修建的。

69、开创“贞观之治”的杰出政治家是唐太宗。

70、后世尊称王羲之为“书圣”;尊称杜甫为“诗圣”。

71、毛泽东词中所说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人是成吉思汗。

72、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当了三次的皇帝的是 溥仪。

7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爱国名将戚继光的格言。

74、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黄帝

75、国际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由印度人发明的

76、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我国古代的东汉。

77、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7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诸葛亮的住处 。

79、“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

在安徽芜糊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太平天国。

80、“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此联称颂的英雄

是郑成功。

81、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

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

8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七律〃人民解

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描绘的战役是渡江战役。

83、“烽火戏诸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分封制政治制度

84、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我国古

代的哪一王朝北宋。

85、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

86、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一直成为为中国传统医学

的主要诊查手段的我国古代名医是扁鹊。

87、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是同盟会。

8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89、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90、赵州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营造者是李春。

91、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人是林则徐。

92、“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首题词是周恩来写的。

93、郭沫若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概括了杜甫的伟大成就。

9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联是对蒲松林作品高度而又恰如其分的评价。

95、“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李大钊《圆明园故址》)“两度劫”发生在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侵华战争中。

96、朱德诗云:“一家三夫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这诗中“三夫子”是指谁苏轼、苏洵、苏辙。

97、我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都由五种元素构成,即“五行”。那么, “五

行”指金、木、水、火、土。

98、俗语有说三教九流,其中的“三教”指儒 佛 道。

99、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统军大将兵权的是宋太祖 。

100、春秋时楚灵王喜欢细腰美女,为此他专门修了一座宫殿来收养细腰的宫女,称“细腰宫”。

101、“瘦金体”由宋徽宗所创。

102、我国古代被誉为“书圣”的大书法家是王羲之。

103、春秋时候的齐国和鲁国在今天的山东。

104、中国古代火药何时开始用于战争唐朝。

105、慈禧太后掌权时期中国的两任皇帝是同治和光绪。 106、我国古迹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107、诸葛亮的办公地点,武侯祠在成都。

108、创造出“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法的名医是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