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历史批评角度看兰斯顿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 《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 《圣经<箴言>》的修辞分析 从《红楼梦》及其译本看中英非赞同表达的异同 《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悲剧——悲剧分析及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 论简爱与凯瑟琳性格与命运之异同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 A Brief Study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hina--from its Future Developing Prospective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违反合作原则下的幽默效果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Differences of Talent Requiremen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Employment Advertising 浅议英语情态动词“can”和汉语能愿动词“能”—以类型学为视角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中美大学课堂文化比较研究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Strategie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 from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霍桑的《胎记》中乔治亚娜的死的深层原因探究 命中注定的悲剧--西奥多·赫曼·阿尔伯特·德莱赛《珍妮姑娘》的悲剧分析 科技英语中名物化的功能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浅析《珍妮姑娘》的悲剧原因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 论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义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 评《河湾》主人公-萨林姆的非洲观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论《隐形人》中的象征主义 从精神分析法研究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塞斯的母爱 《动物农庄》的极权主义的研究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英语环境的营造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英文电影对白中俚语的翻译 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 《可以吃的女人》女性主义解读 The Art and Achievement of Ying Ruocheng's Drama Translation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imal Farm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论《序曲》反映的威廉?华兹华斯的辩证想象观 硬汉形象-浅析厄内斯特?海明威《杀人者》 《哈利波特》的圣经原型解读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初中英语阅读技能教学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春节”和“圣诞节” 《夏日鸟笼》的女性主义解读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 论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中美人际关系分析 人名名词词汇化问题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分析中美价值观 浅析简爱的双重性格 从功能翻译论的角度探讨品牌名称的翻译 沃尔特?惠特曼的民主观解读 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的研究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 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角度谈广告翻译 中美商务谈判差异研究及建议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无助与反叛 通过《紫色》中三位女性人物分析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英语汽车商标的翻译策略 论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叙事中的后现代特征分析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宠儿》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之旅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

87 报刊英语新词的汉译

88 从妇女主义视角看《紫色》中西丽的成长

89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heory in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

90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

91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92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3 论英语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干扰及相应对策

94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95 A Tentative Study of Affective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96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97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98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99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00 从人格特质理论探析简爱的个人特质

101 南方时代变迁中的胜利者与失败者——《飘》中主要角色的性格与命运对比 102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103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104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105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美国梦的幻灭

106 海明威的女性主义思想

107 英汉翻译中动物词汇的翻译

108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109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110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

111 英语意识流小说汉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11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13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

114 欧·亨利作品中人生的真正意义

115 浅析电视媒体的品牌战略

116 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

117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118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调查

119 浅析“欧亨利式结尾”在其小说中的主题揭示

120 爱的缺失:班吉康普森的痴人说梦—《喧哗与骚动》班吉叙述视角研究

121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

122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123 应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英语新闻听力

12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5 从功能对等论的角度看电影《暮光之城》的字幕翻译

126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12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

128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D.H. Lawrence’s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129

130 从影视作品看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变迁

131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

132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133 探究《蝇王》中的人性

134 “eye”的认知分析

135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136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137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

138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139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美文化碰撞背后的价值观差异 140 有关小学双语教学现状及实施问题分析

141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142 《我的安东妮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143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144 小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145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

146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芭芭拉少校》对白分析中的应用

147 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48 从跨文化角度看导游词翻译的词汇空缺现象

149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50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151 追寻荆棘的女人——浅析《荆棘鸟》中梅吉的形象

152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53 论女性主义对翻译标准的影响

154 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

155 作为失败者的淑:双性同体视角

156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

157 中国的超前消费以及其对“八十后”的影响

158 浅析《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

159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160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论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语域翻译 161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价值观

162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性格解读 163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164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

165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66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167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168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169 从现实主义分析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成因 170 美国牛仔和牛仔文化

171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国商品说明书的英译

172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

173 从饮食角度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174 《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

175 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

176 英语习语汉译方法浅析

177 无法挽回的毁灭--欢乐之家女主角莉莉的悲剧

178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179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180 An Analysis of Word Formation of China English

181 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

182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国外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的应用 183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

184 觉醒的灵魂——解读《兔子归来》中的女性主义

185 浅析英诗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丁尼生《鹰》的不同译文比较 186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187 浅析埃德加?爱伦?坡《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死亡主题 188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189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190 英语幽默中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

191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192 对比分析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193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194 金钱决定婚姻

195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浅谈吉祥语的翻译

196 从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看中国高校名称的翻译

197 透过英汉基本颜色词看文化内涵及差异

198 删译在中英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199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

200 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中斯蒂芬的心理创伤和恢复分析

 

第二篇: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前人在谈论一些文学现象时,总免不了要论及这些文学现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多注重这些文学类型的社会功能。

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学与外部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化,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才逐步形成。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1.维柯(1668-1744)

他在《新科学》中根据对古希腊社会的研究来探讨荷马史诗及其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荷马,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和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研究的批评方法。

2.赫尔德(1744-1803)

赫尔德强调每部文学作品都需要根据其历史背景来看待和解释。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3.法国的斯达尔夫人(1766-1817)

斯达尔夫人1800年发表的《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①自然环境因素对文学形态的作用。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兰西属于南方文学;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属于北方文学。

②将文学与广义的社会制度(宗教观念、民族风尚、时代特征)相联系,考察其间的互动关系。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4.丹纳(1828-1893)

在《英国文学史》的序言和《艺术哲学》中,他明确提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支配,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创造活动最终的根源。

种族????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

环境????指种族生存与其中的环境,包括气候、国家政策、社会的种种情况等诸多因素。 时代????包括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等因素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发展和丰富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

别林斯基坚持文学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他的批评既体现了革命的战斗的锋芒,又注意到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和个性,集中代表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批评理念,避 1

免了丹纳那种自然科学求证式的简单方法,显示出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成熟。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1、别林斯基

①文学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诗歌用两种方法来概括和再现生活现象,但引向一个目标。

②艺术具有自足性。?°艺术既然表现着社会的自觉,通过对善和真的崇高印象和高贵看法,表达着构成社会的个人的精神,那么,也可以说它是为社会服务的;可是,它不是作为一个为社会而存在的东西,而是作为一个为自己而独自存在,在自身中具有它的目的和它的原因的东西,来为社会服务的。?±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2、车尔尼雪夫斯基

①文学艺术必须是与现实条件相联系的,脱离开现实生活则失去其生命力。

②文学应当服务于现实生活。

诗就是生活、行动、斗争、热情。

③文学不能不是某一种思想倾向的体现者。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在近代以后开始出现的,这既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产物,又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文学的勃兴为社会历史批评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当时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较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加上西方进化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传入,为当时的革命文学提供了现成的批评观念、模式、方法以及批评话语。

茅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的最重要的代表。他的批评理论与实践为社会历史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之在30年代后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主流批评。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1.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2.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首先,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最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也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1.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2.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首先,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最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也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1.真实性

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

2

真实性是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

社会历史批评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考察包括时代背景的真实性问题、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乃至作品细节的真实问题等。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2.倾向性

倾向性????即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3.社会效果

社会效果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尺度,它强调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在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中展示审美理想,从而促人深省,催人奋发。

①认识作用

②教育作用

③娱乐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要求随时期的转变而有所不同。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二、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

三、考察作家与文学作品社会历史内容的关系。

四、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关注和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性,它要求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在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时特别注意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

由于倾向于文学作品反映当今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社会历史批评特别关注那些贴近生活和时代、反映社会变革题材的作品。

在从事文学批评的过程中,社会历史批评要从那些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使之产生震聋发聩的效果。对于叙事作品,社会历史批评格外关注人物形象和环境。

二、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

社会历史批评在阐释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同时,并不排斥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但社会历史批评从不就形式谈形式,而是联系社会历史内容来谈形式。

三、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系

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寻找作家价值观念和创作思想的深刻根源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任务。

在作家研究上,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包括作家所处的社会政治条件,还包括作家生活的艺术环境及文学思潮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社会历史批评还通过搜集和整理作家的生平史料,尽可能详尽地掌握作家的生活经历,通过作品揭示作家的思想意识和政治倾向以了解作者思想与艺术的发展变化,收集作家的创作自白和文学见解以了解作家的自觉追求和个性特征。这些工作做得越扎实,对作家的了解和把握就越深入全面。 3

四、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历来是社会历史批评不可或缺的方面,这一点与社会历史批评看重文学的思想性有关,也是社会历史批评的特色之一。

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文学的认识价值,把文学作品视为社会的写照和反映,希望通过文学更好地认识社会。

文学的社会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

第四节 社会历史批评评述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1.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

首先,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内容。社会历史批评试图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社会历史内容,就可能导致一些弊端。

第二,社会历史批评习惯于将作品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和有关史实联系起来研究,而相对忽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由此导致对文学作品本身特性研究不够。

第三,社会历史批评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从而将文学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读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2.庸俗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泛滥

社会历史批评的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为庸俗社会学提供了可乘之机。庸俗社会学习惯从政治观念出发评判文学作品,用阶级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政治标准成了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正常的文艺批评变成了政治斗争。

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

庸俗社会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危害极为严重,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充当了急先锋,文学批评几乎成为?°大批判?±的同义词。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批评理论体系的批评方法,有其存在的深厚基础和运用价值。

1.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这个创作主体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员。

第二,文学作品本身与社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三,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必然要回到社会中去。只要文学与社会的联系不被割断,社会历史批评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从批评对象和批评家两方面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就文学史上出现的多种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而言,社会历史批评尤为适合分析直接描写或再现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的现实主义作品。

就文学批评工作者而言,那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批评家乐于选择和接受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宣泄他对社会的关切和焦虑,抒发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真诚的渴望。

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

4

文学在更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 社会历史批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

首先,社会历史批评有必要在当代学术语境中重新审视?°社会历史?±这个命题,更加全面系统地考察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特定时代文学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其次,社会历史批评开始关注一些过去忽略或正在兴起的一些新的领域,如印刷技术的革命和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学文类兴盛的影响等,这为社会历史批评提供了文学与社会的新课题。

最后,社会历史批评的框架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这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历史批评的科学性和具体性。

残花醉笑夕颜,木叶翩离黄昏。莫若那曾时,梦中想思几许。飘落,飘落,还道西风无情。 残花,只道是一抹残影,残影笑黄昏,只为绽放最后的绚烂。曾几何时,希望自己是绚烂的。 而今,却如木叶般,飘飘洒洒,夕阳虽无情,奈何,木叶更无情,无情,无情,谁又见,珊枕泪痕红泫。 那曾时,笑也涩涩,哭也涩涩,莫若,莫若,此时相对亦无言。笑也瑟瑟,哭也瑟瑟。 几分离别,梦呓,梦寐,梦中人寂寂,梦醒人茫茫。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相思泪,说不尽,离人话。 往事如烟,烟似梦,梦中芳菲为谁憔悴。 落花寂寥,人惆怅,只恨西风,吹散流年。一昔一幕,一忆一生。 自己不过是苍苍茫茫中 一木叶,一抹荒烟, 世事如梦,曾经如风,风吹过,梦便醒。只是风怎样也吹不散梦。风一更,梦一更,此间思无声。 罢了,罢了。梦亦梦,风亦风,我亦我。吹吹散散,飘飘摇摇,只人看残花

徘徊于流年的风口,看绿叶看黄花落红,却怎样也走不出昨日的昨日,望不穿明天的明天

微许飘零意。漫掩书,闲萦西风,落花无绪。寂寞冷香天付与,一寸万缕千丝。即吹去,不数别离。何必沉吟忘飞回,无须问,此雪为旧迹。那年恨,谁犹记?平生憔悴自知矣。再吹去,弦断寒心,惘然知己。忆往长自最销魂,归向杯中月里。又携来,梦痕依稀。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每个人一生之中心里总会藏着一个人

也许这个人永远都不会知道,

尽管如此,这个人始终都无法被谁所替代。

而那个人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被提起

或者轻轻的一碰,就会隐隐作痛。

风瑟瑟,雨潇潇兮,望穿残影,古绸破碎画无痕。只见那人回头说了句:兰州,你到底何时才能从了老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