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报告(20xx年1月)

局相关处室、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形成《**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报告》。

一、发展形势分析

(一)“十二五”成就

“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策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十二五”和水利现代化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以提高防洪保安为重点,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为核心,有序推进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十二五”前四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154.07亿元,占“十二五”规划总投资的83.1%,其中20xx年完成投资21.89亿元,20xx年完成投资32.82亿元,20xx年完成投资49亿元。20xx年完成投资50.36亿元,2015计划完成投资52亿元,预计至20xx年底,全市“十二五”可完成投资206.07亿元,占计划投资185.3亿元的111.1%。

1、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海堤建设工程,组织实施了**闸下移工程及**县海堤巩固工程;沿海水利工程,实施了**供水工程*河*整治工程以及*河西延工程;区域治理工程,实施了*县*泵站改造和*河治理工程;实施了33条(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城市防洪工程,截止20xx年度,市本级和*区共实施了城市防洪闸站101座,新增排

2

涝流量365立方米/秒,其中市本级实施了*泵站、*闸站、等骨干闸站工程,新增流量160立方米/秒,20xx年起,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实施了*区保水活水工程,共新建、改建、拆建41座闸站工程,新增排涝流量26立方米/秒。

2、水源供给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组织实施了*河工程,拓浚河道 18.27公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施了**境内水源调整工程,新建*泵站(50m/s)、*泵站(30m/s)、*灌区9座小泵站(23m/s)以及引河、配套工程等;实施了*工程,兴建了库容为500万方的*水库,作为市区饮用水源地;实施了*水库工程,完成了补水泵站、水系调整和口门封闭工程,建成*县新的城乡供水水源地。

3、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快速推进。2011-20xx年全市实施了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专项工程)项目、大中型灌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旱改水、千亿斤粮食、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规模化节水、农桥建设等重点农村水利项目,共计疏浚农村河道2.60亿方,其中县乡河道1.73亿方、村庄河塘0.87亿方;兴建灌溉泵站1427座、排涝泵站943座、圩口闸1055座、防渗渠892公里、涵洞等小型田间建筑物19511处,加固圩堤2044公里;解决292.11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共铺设管道2.48万公里,新凿深井7眼,新建增压站5座。建设农村桥梁3795座。 4.水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333度,市政府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

3

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事项的通知》;严格地下水管理,实施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制度。20xx年以来封填(存)深井421眼,地下水年开采量由20xx年的1.0375亿立方米下降至20xx年的0.724亿立方米,压缩了3135万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减少278.2平方公里。强化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全市共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38家、节水型社区32家、节水型灌区4家,创建省、市级节水型学校22所。*市完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被省政府授予“*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县(市、区)”称号;*市获“*省水资源管理示范县(市、区)”称号。*市列入全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试点地区。**市列入全国第二批水生态试点城市。*、*、*三县(市)获批成为全省第一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市)。

5.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规划及前期工作。市、县分别编制完成《水利现代化规划》、《“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并获政府批复实施,完成了《**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市地区水利规划(2013-2020)》和《**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程规划》等专业、专项规划10余项;有序推进*支流治理项目——*、*河、*河整治工程,*拓浚工程,*二期工程,大中型泵站、涵闸更新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以及市本级城市防洪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

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五项制度”管理,开展水利工

4

程稽察近20项次。强化水利工程验收管理。共完成7项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30余项次阶段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

强化涉河事务管理,保证涉河项目办结率100%,湖泊巡

查到位率95%以上,湖泊界桩保全率100%,涉湖案件查处率100%;

加强依法行政。创建“执法全覆盖,服务零距离”执法

品牌,积极开展水资源水文专项执法和淮河流域采砂管理专项整治等行动。对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执法巡查制、业务培训制等25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加大乡镇水利站改革力度,全市125个乡镇水利(务)

站,到20xx年底,除*以外的8个县(市、区)111个乡镇

水利(务)站全部改制到位,明确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集中组织开展了各类教育培训50

多期,培训2500多人次,与*大学联合在**举办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班,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班学员共47人,13名同志入选全省水利系统首批“11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市本级在现有防汛指挥系统基础上,

升级建设防汛会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防汛调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正在集成市、县(市、区)已建防汛指挥系统;加强预警能力建设。修订完善防洪、抗旱、防台、防污等各类防汛防旱防台预案85个,其中市本

5

级13个。配合省防指开展洪水风险图编制,为洪水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完善防汛防旱组织机构,完善市、县、乡三级防汛防旱组织体系,全市新建专业防汛抗旱服务队4个,成立专群结合的应急抢险服务队伍约14.3万人;

工程管理取得突破。全市省级以上水管单位总数达25家,其中*河闸为国家级水管单位。继续推进水管体制改革,“两费”到位率达95%以上,为增强工程管理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规划目标预测分析

根据《**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明确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资源保护、农村水利四大体系发展指标,到“十二五”期末,各项指标实现情况总体较好,四大类15项发展指标中,总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等4个约束性指标全部实现,10个预期性指标中,供水保证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基本农田除涝标准、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旱涝保收农田占有耕地面积比、灌溉水利用系数等6个指标可达,区域防洪除涝、流域防洪、地下水超采面积比等3个指标基本可达,城市防洪除涝、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等2项指标未达。

(三)、问题与形势分析

1、存在问题

6

**水利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防洪、挡潮、

灌溉、排涝、降渍五套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规模标准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汛期水多、非汛期水少、常年水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防洪(潮)除涝整体能力不强,防洪减灾任务繁重。

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已初具规模,但现状功能体系尚不完善,发展也不平衡;沿海闸下港道淤积,外排出路不足;湖荡萎缩,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防洪工程体系老化,防洪除涝标准还不高,特别是区域防洪除涝和城市防洪除涝达标率还不足80%,亟待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二是水资源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虽然市域降雨较为

充沛,过境水量较多,但时空分布差异较为明显,加之缺少调蓄工程,本地径流及过境水难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干旱缺水年份与流域、区域基本同步,需水时来水量少,而丰水年则水多成灾。目前关于供水保证率的测算是以老海堤为界,没有考虑达标海堤外新垦区产业发展供水保证率,随着沿海开发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形势严峻。**地处淮河流域

下游末梢,境内河道在引排的同时也接纳了上游污水入境;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污水收集处理滞后;河道脏乱差现象较普遍,部分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不到

7

保证,水环境污染的现象没有明显改观,普遍存在占用河道、水域的现象,降低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四是农村水利综合保障能力还不强。农村水利设施仍然

存在标准低、老化失修和效益衰减问题;乡村级河道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未彻底解决, 明暗坝埂、阻水建筑物、水系不通、断头河及死水沟塘等情况依然存在,造成末稍灌排水系不畅。

五是水利管理仍较薄弱,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涉水事务

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还不强,涉水事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水利人才队伍结构尚不能满足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存在人才分布和结构不尽合理,高素质、高层次水利专业人才缺乏,人才老化现象严重,人才开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公共财政投入政策到位率不高,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多渠道筹集水利资金的机制尚未形成。

2、形势分析

首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提升水利综合保

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和加快苏北振兴叠加机遇,全市坚持“快增”与“快转”相结合,狠抓沿海开发和新特产业,发展方式进入到快速转型期。沿海港口、港城的大规模开发和滩涂大面积围垦,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将更需要水利的支撑和保障。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性气候灾害频发,对防

8

洪保安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饮水安全以及改善村容村貌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对农村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滩涂大面积围垦带来的用水结构和用水布局变化,对水资源配臵和有效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水安全、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臵能力及改善水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大力发展农村水利提出了新

要求。“十三五”期间,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强调民富、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着力增进民生幸福。防汛抗洪关系生命安危,饮水安全关系身心健康,水利建设关系生存发展,水利工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全市事关民生的农村水利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这些都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的同时,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扩大民生水利成果,使水利更好地惠泽民生,造福人民群众。

第三,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对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

9

出了新要求。随着全市沿海开发建设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率都将大幅提高,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要求更高。因此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

第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对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出了新要求。我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求全市上下加快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确保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到20xx年,以市为单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水利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目前存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不高,配套不全,区域防洪除涝能力不强等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积极构建配套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

二、“十三五”总体思路与目标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要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按照“水安全保证、

10

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水能力提升”总定位,把水利保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村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不断提高水利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

2、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

科学治水,人水和谐。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臵、有效保护水资源。

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实行防洪除涝抗旱并举、开源节流保护并重、建设管理改革并进,促进区域与流域、农村与城市水利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水利综合效益。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合力。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加强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形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11

3、总体目标

到20xx年,基本建成较高水平的水利发展“六大体系”: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除涝减灾工程体系;优化配臵、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管理服务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水利发展支撑体系。全市水利基本现代化综合得分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及部分领域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4、总体思路布局

根据*省水利现代化总体目标,结合**市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围绕六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利管理服务水平,巩固水利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

(1)以流域区域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实施*二期工程、*整治工程、海堤巩固完善工程等流域治理工程,推进江河支流治理、涝片治理、城市防洪等区域治理工程以及圩区治理、沟河疏浚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流域、区域以及城市防洪除涝水平。

(2)以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市、县饮用水源地建设,供水干、支线河道整治及平原水库建设。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作可靠、监控到位、应急保障”的要求,加强重要引水河道保护,推进饮用水源达标建设,建设备用水源地,

12

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

(3)以水生态试点县、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实施市本级生态文明试点市以及*、建湖、*生态文明试点县(市),推进水生态示范工程实施。推进城市和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河道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增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城乡水环境。

(4)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服务现代高效农业、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规模化节水工程、中小河流建设重点县等工程,不断强化现代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⑸以深化水利改革发展为突破,加快水管理服务体系建设。贯彻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指导意见》和《江苏省水利厅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实施方案》精神,重点就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加快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加强水利法治建设和科技创新、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进水权制度建设等11个方面改革创新,全面提升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利管理服务水平。

⑹以提升水行政治理能力为目标,加快水利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充分考虑水利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点,坚持

13

依法治水,完善水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与服务、水利信息化与水文化建设。

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1、防洪减灾工程:海堤巩固完善工程,完成*、*、*及市本级海达标完善工程,实施*闸下移及闸下港道整治工程,拆建*闸,推动海堤外迁达标工程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市区城市防洪重点推进第*#防洪区闸站工程和堤防达标建设,加大力度推进7个县(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流域行洪河道整治,争取实施*二期工程及*影响工程,实施*总渠加固工程,完成*整治工程建设任务;区域行洪河道整治,完成灌河、新洋港、*河等3条江河支流治理及*港整治工程建设任务,根据治涝规划及里下河洼地治理项目安排,实施*城区越河段、*南段,*湖13条穿湖荡河道治理,整治*段,实施*河道整治。

2、水资源保障工程:结合江河支流治理,完成*河骨干水源工程,实施蟒蛇河中段拓浚、新洋港城区段整治工程;疏浚整治*河等沿海供水支线疏水工程,推动实施*湖水库、陈家港水库等平原水库工程。实施*河清水通道综合治理。

3、水生态文明:以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和试点县建设为重点,推动面上水生态文明建设。市本级实施国家级水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将开展*生态净化提升工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态维护工程、*清水绿色长廊工程、**湖湖荡水

14

生态修复工程等15项重点示范工程建设;*、*、*3县(市)获省级试点示范县(市),围绕河湖水生态修复、城乡水环境整治、节水型社会建设、地下水保护、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示范县建设。实施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按照大中沟轮浚和小沟级河道整村推进计划,持续开展大、中、小沟疏浚综合整治,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

4、农村水利:继续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努力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方;继续实施*和*堤东、*、*、*等4个大型灌区和部分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提高节水工程控制面积,推动灌区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灌区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灌区运行管理效率;每年对4个县(市、区)实施千亿斤粮食项目,重点解决末级渠系工程配套问题;推广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在完成土地扭转的小农场,推广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疏浚农村河道土方2亿方,在沟通水系的同时,大力推广生态河道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体自净化能力。

根据上述建设任务,初步安排“十三五”规划骨干工程五大类28项,匡算工程总投资493亿元,预计20xx年底完成投资35亿元,“十三五”投资257亿元,结转“十四五”投资201亿元。

四、水利管理与服务

15

根据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指导意见》和《江苏省水利厅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实施方案》,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立足水利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点和我市水利发展现状以及水利面临的形势任务,构建有利于增强水利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水利行业良性发展的科学完善的水利制度体系。到 20xx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二)基本要求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坚持水利公益性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资源配臵和利用的效率和公平,强化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弥补市场不足。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的关系,对水利改革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以及重点任务进行科学谋划,充分发挥基层创造性,抓好改革试点示范。处理好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关系,统筹推进各项水利改革,强化改革的综合配套和保障措施,区别不同情况,增强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水利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和群众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提高水利改革决策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三)主要任务

16

我市《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了11个方面的改革任务:

一是加快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通过创新水行政管理方式、合理划分水利事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水行政管理方式,建立事权清晰、权责一致、规范高效、监管到位的水行政管理体制,激发市场、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是强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体系,严格水资源监测考核,建立权属清晰、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创新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按照水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符合**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把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配臵、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水务)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四是完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通过强化河湖规划管理、健全河湖管理体制、加强河湖水域管理等,加快完善河湖管理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改进管理方式,规范涉水活动,促进河湖健康,不断提高科学管水能力。

五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加快理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着力扭转水利“重

17

建轻管”局面,健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重点是加快推进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落实工程管理“两项”经费,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六是加快水利建设管理改革。通过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强化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水利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积极推进设计、管理、施工、招投标等环节市场化改革,努力建设规范有序、管理严格的水利建设市场秩序。

七是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农村水利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农村水利发展,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保障。

八是健全防汛防旱应急保障机制。按照指挥决策科学化、应急处臵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的要求,深化防汛防旱管理体制改革,改进防汛防旱调度管理方式、完善防汛防旱决策指挥体系、提高防汛防旱应急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九是加强水利法治建设和科技创新。坚持依法治水,健全水法规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保障良好的水事秩序;坚持科学治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驱动水利改革发展,着力提升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十是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积极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改革,

18

通过加大水利公共财政投入、创新投融资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等举措,加快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

十一是构建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调节中决定性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统筹兼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功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关键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水利局成立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水利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各专项改革小组协调推动改革工作的推进。

2、制定工作方案。逐项分解落实水利改革任务,各改革专项小组认真制定专项改革工作方案,细化改革措施,明确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阶段性目标,保证改革积极、有序、平稳地推进。

3、建立工作机制。建立水利改革信息报送和动态跟踪机制,及时掌握改革进展情况。加强调查研究,科学谋划改革发展举措。各级水利部门建立系统内部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联动机制;强化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水利改革有序推进。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监督考核,确保各项改革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19

4、推进改革试点。围绕水利改革重点任务,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积极推进水利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强工作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注重宣传引导,提升水利社会认知度,为水利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建议

1、**地处淮河水系下游,是全省洪水走廊,同时也是尾水集散地,请求省厅继续对**水利建设投资政策给予倾斜和关照,对区域、流域防洪除涝工程投资补助比例提高到80%以上;同时,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视频会提出要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建议省加大水生态、水环境建设投资比例,充分调动地方兴办水环境工程的积极性。

2、随着我省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沿海百万亩滩涂开发推进,现有供水工程体系不能满足滩涂开发对淡水资源需求,建议省厅尽快审定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明确我市临海引江供水布局,为实施沿海供水工程实施提供规划依据。

3、全市现有达标海堤**公里,近年来,我市*、*、*、*等县(市)由于实施了滩涂围垦、挡潮闸下迁工程,在省确定的达标海堤外陆续实施了新外移海堤,*、*、*、*港城建设不断向新垦区辐射,全市约有110公里新海堤承担着挡潮任务,而原有达标海堤其实已不承担挡潮功能,建议省厅起动达标海堤防线调整规划,在“十三五”期间起动实施外移

20

海堤达标建设,提高新海堤挡潮标准,落实管理责任,为沿海垦区发展提供防潮安全保障。

附表:

1、**市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表

2、**市“十三五”期间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计划表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