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赵璐 齐园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这条主线,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原有知识基础入手,通过学生实践体验、寻找规律、主动探究,归纳总结数量关系,拓展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突破传统,立意精准。

植树问题走进课堂,作为数学拓展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走进传统的解题训练上,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体验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棵数”与“段数”以及“总长、段数、段长”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棵数=段数+1”、“棵数=段数-1”“棵数=段数”的结论,而不知其中缘由。这堂课齐老师避开了就题解题,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探究的“框架”,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亲自动手画一画“在20米的小路上种树,每隔4米种一棵,请你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生成画图、找规律、推算的方法框架”,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感悟到方法比单一解题更重要的思想,为学生的后继学习起到桥梁作用。

2.引导得法,学得主动。

齐老师精确简练的数学语言表现了一名优秀数学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表述准确、重点突出,引导得法,教学有序才能使学生学得有效。课一开始齐老师由游戏“手指操”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从学生身边渗透植树问题,为学

生自主解决植树问题提供了探究问题的“框架”。学生自主探究,并能说出自已设计的原因。接着,齐老师揭示不同的情境,提出了开放性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实践中,发现其中各种不同植树的规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齐老师注重逆向思维的训练。教师合理应用教学资源,通过观察发现并且总结出;一端栽树时:段数=棵树,两端都栽时:段数+1=棵树;两端都不栽时:段数-1=棵树。

3.设计新颖,印象深刻。

一节课,给学生留下什么记忆往往是这节课成效的反映。齐老师的这节课设计新颖,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课堂中齐老师举了许多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实际问题,绳子上穿千纸鹤,独轮车比赛时,校园中的长廊中的石柱等,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收获很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比交待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齐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渗透着数学思想,一一对应,有序性??,充分体现了思维训练课的特点。之后齐老师的报告更是精彩,内容是《细化解读课标,读懂教材和学生,让教学设计更有效》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报告,从自身

的教学实践讲起,以《小数的加减法》为例,课前的思考,调查报告,分析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去突破这些难点和重点,课堂上的所有设计都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上好一节课需要多么精心的准备,特别是在最后齐老师还提出要把教学变成儿童研究这一理念。我想对这次的学习会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

 

第二篇: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体会

滨海港镇中心园 吴海青

今天室外温度很低,我们县各乡镇的一百多位老师共同来到了县二实小幼儿园,我们很有幸的在这里听了市机关幼儿园的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的三节示范课。刚开始整个幼儿园都停电了,县领导排除万难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明亮、温暖的环境,使我们更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听完了三位老师的课,我觉得我自己身上还有太多的不足,从她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第一节课,是田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小班健康活动《毛毛虫变形记》。这次活动,田老师利用“毛毛虫”变成“蝴蝶”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成功的教育了幼儿:什么都得吃,而且不能挑食!活动的过程设计的一环扣一环,很紧凑,不拖泥带水。活动中,田老师能与幼儿一起坐在地上,一起学毛毛虫爬,显得非常的亲切,这一点就是我所没有的。本学期,我带的也是小班,每次上课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做的好像少了点什么,今天才发现是“亲和力”,我与孩子之间少的就是亲和力,总会让孩子觉得我是大人,我是老师,而不是他们的朋友。

第二节课,是杨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中班音乐活动《小枕头》。当写到这的时候,我还能轻轻的哼唱出这首歌。这是首三四拍的歌曲,旋律非常的优美。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能应用今年最火的节目“中国好声音”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开始,并将幼儿分成了三队,在活动中能进行“PK”,孩子们听到“PK”这两个字真是

斗志昂扬啊!小枕头是幼儿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幼儿对小枕头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能运用图谱使幼儿更方便的记忆。更值得我学习的是,杨老师在制作这个图谱的时候,把每一句图谱都设计成了一个大的,两个小的,更形象的体现出三四拍歌曲“强弱弱”的特点。

第三节课,是郑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儿歌创编活动《我们家有只“鸡”》。在最后的专家点评中我才知道,这首儿歌原来是一首歌曲改编来的。我很佩服这位郑老师的大胆创新,这是我们大家都要学习的一点。这节活动很有趣,很诙谐,郑老师也是通过图谱,方便幼儿学习这首儿歌,以及创编。我个人认为,这节活动的高潮在于创编处。教师不停的拿出图片让幼儿创编,从小鸡、花母鸡到肯德基、飞机、二头肌??每一张图片的出现,都能让幼儿积极的来创编,别说是幼儿,连在场的每一位教师的目光都会全程的跟随着郑老师。

活动最后,我们也听了市两位专家的点评,她们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都比较高,一些细微末节的地方都能听的很仔细,点评的很仔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这三位老师身上的那种精神,从生活中,从孩子的经验中去发现,去创新!

相关推荐